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共5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52
单反双反1.同轴取景照相机又称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简称单反照相机单反照相机。
取景时的主光轴与相机镜头成像时的主光轴是同一光轴,人眼和感光材料感受到的光线均来自同一镜头、同一光路,拍到的景物和看到的景物是完全相同的,不存在视差2.旁轴取景照相机的取景光轴与成像光轴是各自独立的,存在视差。
平视旁轴取景照相机3双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均是120照相机,在照相机上会有上下两个镜头,上面的一个镜头用于取景,它只能查看拍摄范围和确定被摄对象的清晰度,下面的一个镜头是外界景物在感光胶片上成像用的。
标准镜头优缺点与其他焦距的镜头相比,标准镜头既不夸张,也不压缩,变形也不明显,使人感到画面非常逼真、自然,同时它还具有以下一些优点:成像质量非常好,色彩还原好; 最大相对口径一般很大通光能力很强,在光线比较暗的条件下的工作能力要比其他镜头强,适用范围广,而且取景框明亮,便于快速、准确的调焦; ;戴上近摄镜,就可以近距离的拍摄或者翻拍;装上增距镜还可以当作中焦镜头一样使用.广角镜头的特点拍摄的景物空间范围广阔深远,常使画面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给以出人的空间透视效果,特别是远近景物的大小比例悬殊,突出了画面的深远感觉,近大远小,有.中长焦镜头特点在同样的距离上能拍到更狭窄的景物空间范围,有利于表现景物的局部,使画面构图简洁、精炼、饱满拉近了被摄主体后,能细致入微的描绘和再现景物的细节质感揭示事物的特性清晰范围小,有利于突出主体,虚化前景和背景,使画面的主题鲜明醒目鲜明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明显减弱,使空间显得狭窄、紧凑鱼眼镜头属于超广角镜头中的一种特殊镜头,它的视角力求达到或超出人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其结果是除了画面中心的景物保持不变,其他本应水平或垂直的景物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鱼眼镜头的应用1.令人感兴趣的前景可以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2.景深范围可从几厘米到无限远;3.选择尽可能少的线、面作为被摄物;构图时尽量将被摄主体置于画面中心,这样做可使畸变最小;4.相反,选择尽可能多的水平线条及易辨认的景物置于画面的边缘,可使畸变效果最大;5.取景时注意观察取景器的边缘,看是否有摄影者的手、脚、相机带或摄影者本人被摄入镜头,以免影响画面的艺术效果;6.对于多数鱼眼镜头来说,常用的滤色镜无法使用。
新闻摄影的特点和在不同媒介中的作用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是摄影影像应用于大众传播的发展历程。
摄影术是19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在20世纪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利用,而且直到今天,它的威力还远未充分发挥出来。
正如保罗-利文森所言:“摄影以它永恒的图像的直接性和震撼力在它那一时代所引起的兴奋,完全可以和我们这一时代的电视相媲美。
事实上,现在依然如此。
”
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8月19日,由法国科学院院士阿拉戈等人的支持,银版法摄影术被法国政府买下,并公布于世,宣告了摄影术的诞生。
1842年5月5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连烧了四天。
比鸥乌和施特尔茨纳二人奔赴火场,拍下了许多有关废墟的照片,后来大多散失,现仅存一幅。
这次摄影和这张照片是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
从1839年摄影术的诞生到1842年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活动,新闻摄影已经经过了近70年的发展,正是这长时间的发展,使得新闻摄影逐渐成熟起来,它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出来。
新闻摄影的特点
1.新闻摄影的新闻性
新闻性是新闻摄影区别于艺术摄影、实用摄影及其他门类摄影的本质特性之一,其直接体现就是新闻照片必须具有新闻价值。
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人们所关注的事实的报道,而新闻摄影也应遵循这一原则,要求新闻摄
影中的新闻性。
照片中所表达出的图像,一定是有新闻价值的人或事。
需要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事件,必须要有新闻性。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多媒体传播方式,通过图像记录和传递新闻事件。
这种形式迅速传播信息,引起公众关注,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闻摄影的历史、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历史回顾
新闻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的摄影技术开始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第一张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照片是由马修·布雷迪(Matthew Brady)拍摄的美国内战照片。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闻摄影在报纸和杂志中得到广泛应用。
特点
新闻摄影以其生动直观的方式,迅速传递信息。
相比文字报道,图像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增强记忆效果。
新闻摄影的主题广泛,包括突发事件、人物特写、社会现象等,丰富多样。
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闻摄影也在不断创新。
现代摄影师利用无人机、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拍摄出更加震撼和引人入胜的作品。
同时,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平台。
新闻摄影在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图像传递真实和有力的信息,引领观众了解世界。
摄影师们将不断探索创新方式,呈现出更加精彩的作品,为新闻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通过探讨新闻摄影的历史、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展现了这一传播方式的重要性和未来潜力。
新闻摄影的纪实性和影响力将继续影响社会,推动信息传播的发展。
简析新闻摄影的四大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像这一艺术门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摄影离普通市民越来越近,人们除了使用数码相机,还可以用手机等拍摄工具。
空闲的时候,带着一部相机,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出外走走拍拍,捕捉城市的点滴瞬间,成了不少市民的新选择。
正是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摄影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新闻摄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摄影,争当新闻小拍客,他们借助手中的数码产品,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分享和讨论自己的摄影作品,在这之中,就有一些照片成为新闻摄影照片,但是由于拍摄群体的基数越来越大,很多拍摄者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所以在这些照片中,照片质量参差不齐,有很多被淘汰,造成了资源浪费。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现象和原因,2013年,业内很多人士提出,新闻摄影要回到本源,新闻人要牢记和遵循新闻摄影的特点。
一、时效性新闻摄影的第一特点就是时效性,所拍摄的新闻照片必须体现一个新字,它所反映的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引人关注的新闻事实。
例如,政治事件、社会热点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纪实性报道等。
我有一个朋友,在日报社工作,是个新闻记者,他每天不管去哪里,工作用的公文包和数码相机都随身带着,几乎天天是二十四小时待命,城市里哪里有新闻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为的就是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掌握第一手资料,而他也只是所有新闻记者的一个小小缩影,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新闻记者,不辞辛苦,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去抓取点滴精华瞬间,让我们大众了解到了第一手新闻。
试想,如果新年的零点钟声,在第二天上午才报道,人们还会有激动的尖叫吗?如果2002年国足冲出亚洲的喜讯,在第二天再报道,球迷还会找到那种半夜欢呼游行的激动吗?如果2008年汉川地震的噩讯在第二天才报道,会耽误多少救援力量的进行?所以,时效性这一特点是新闻摄影第一特点。
二、真实性真实性这一特点,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之所在。
新闻报道的事件应该也必须是真实发生的,而新闻摄影是要借助于摄影器材把事件的形式形态真实地记录下来,帮助大众更真实,更清楚了解事件的媒介。
新闻摄影的特点学习借鉴他人作品当你浏览或者评论一幅摄影作品时,表面上看是在品评作者,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审视的过程。
全面的、客观的评价摄影作品,不仅是在帮助作者,而且还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
当你能够迅速地指出一幅作品的优点和缺点时,已经距离一名成功的摄影师不远了。
面对相同的影像,每一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建议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鉴赏一幅作品。
1、第一眼的视线落在主体上了吗?主体位臵对构图有什么样的影响?2、吸引我视线的是什么?(整体色彩?局部特征?)3、我的视线下一步还要转移到哪里?为什么?4、主体成像清晰、曝光正确吗?虚焦并非正常曝光是否有必要?5、背景聚焦清楚、曝光正确吗?如果不是,对作品的影响有利还是不利?6、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自然真实吗?如果不是,对作品的影响加分还是减分?7、图片所表达的视觉效果能够体现主题吗?8、剪裁和拍摄时,改变一下比例、变化一下拍摄角度会不会更好?9、你的评价客观公正全面吗?你的结论会被其他人接受吗?摄影作品是人拍摄的,对作品作出评价的也是人,以图一个定义:“新闻摄影构图,就是摄影者在新闻现场围绕主要拍摄目标,通过照相机的取景框合理展示画面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主体与空间的比例关系,寻求一种具有形象表现力,能够刺激人的感官,使人对内容产生兴趣的画面形式。
”新闻照片没有好的构图,就不能更好地纪实,也不能充分体现新闻照片所要表现的思想性。
一幅优秀新闻照片的价值如何,首先要看它所表现的内容,但仅有好的主题思想和深刻的内容还不够,还必须有与内容相一致的优美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
只有通过结构明确、光线协调、色调和谐、情节生动的构图,拍摄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新闻照片,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取得激动人心的效果。
初学摄影,在取景时了解和掌握黄金分割法。
对于提高作品美学价值很有帮助。
黄金分割法,就是把一条直线段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对全部的比等于其余一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比,常用2:3,3:5,5:8等近似值的比例关系迸引美术设计和摄影构图,这种比例也称黄金律。
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新闻摄影是一种通过视觉方式传达信息的媒体形式,具有独特的特性与优势。
一张有力的新闻照片可以以直观的方式告诉观众一个故事或传达一条信息。
以下是新闻摄影的特性与优势:1. 直观性:照片能够迅速传递信息,观众无需阅读大段文字就能了解事件的关键点。
一张照片可以显示出事件的情境和氛围,往往比文字更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2. 强调关键时刻:新闻摄影可以捕捉到关键时刻的瞬间,这些瞬间常常是一场重大事件的转折点。
通过捕捉关键时刻,新闻摄影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
3. 传递情感:好的新闻照片有能力唤起观众的情感,这种情感共鸣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相关的社会问题。
照片中的人物表情、动作和环境都可以通过视觉形象的方式传达出来。
4. 引发思考:一张有趣或富有想象力的新闻照片可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观众可以从照片中发现不同的细节和暗示,产生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5. 记录历史:新闻摄影是记录时代变迁和历史事件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照片记录下来的事件和瞬间可以让后来的人们了解到过去发生的事情,有助于保留历史和充实人们对历史的理解。
6. 跨越语言障碍:新闻摄影是一种非语言的传媒形式,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使信息更容易被广大观众理解和吸收。
总之,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有力的、直观的媒体形式,具有传达信息的能力、引起关注的能力和唤起情感共鸣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各种重要的社会事件和问题。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媒体形式,具有许多特性和优势,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引起关注和唤起情感共鸣。
下面我将进一步探讨这些方面,并分析新闻摄影在现代媒体中的重要性。
首先,新闻摄影的直观性使其成为传递信息的强大工具。
一张生动而有力的照片能够用简单的视觉元素传达复杂的故事和信息。
当人们在阅读新闻文章时,往往需要花费时间去理解文字的含义和信息的细节。
但是,通过一张照片,观众无需阅读大段文字就能迅速了解事件的关键点。
新闻构图摄影的概念及特性新闻摄影也是新闻的一部分,与文字不同的是,摄影通过图片、视频等更为具体和直观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们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让人们能够对事件的始终有个更清楚的了解,从而看到新闻背后的隐喻。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新闻构图摄影的概念及特性,欢迎大家观阅。
新闻摄影构图概念新闻摄影是以摄影的手段报道新闻。
它是一种形象,是形象新闻,而不是传统的文字。
新闻与摄影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没什么联系,但是实质上,新闻和摄影息息相关。
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可以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而摄影的影响则又可以反应新闻的内容,所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新闻摄影,如果缺失了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被称为新闻摄影了,因此,新闻摄影必须是“新闻”和“摄影”的综合。
在我们的生活中,绝不缺乏摄影的素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摄影都能被拍成新闻,有些图片非常的生动形象,但是它真只能被称为生活图片,不具备新闻特点。
1.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
现代人类获得新闻消息的来源主要包括三大途径:通过报纸、杂志等视觉媒体;通过广播等听觉媒体;通过电视、新闻纪录电影、互联网等视听觉媒体。
新闻摄影图片不再只是单纯的语言和文字的堆积,而是具体的影像和生动的语言描绘,语言是分国界的,但是图片是无国界之分的,新闻摄影图片可以说是一种国际性的通用语言。
2.新闻摄影具有现场纪实性。
新闻是具有现场纪实性的,我们不能随意捏造一段故事,然后把它当成新闻来看,新闻必须是时事,是生活中所发生的最真实故事,新闻摄影作为新闻的一部分,同样的,它也具有现场纪实性,当记者在拍摄新闻图片时,必须保证是真实客观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有依可查的,切记不能造成虚假新闻。
3.新闻摄影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
传递新闻信息是新闻摄影活动的目的,观众通过观看到新闻摄影的图片或视屏,可以对新闻有一个更真实、更直观、更具体的感受,从而了解到新闻的全部内容。
4.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
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本质上都是以摄影方式为表现手段的视觉媒介。
但无论从技巧上、内容上还是创作手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新闻摄影最重要的特性是真实性,所拍摄的对象一定是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而艺术摄影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更多的是表达创作者某种意图或思想。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
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
此外,新闻摄影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
艺术摄影则更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用美的东西感染人、感动人。
新闻摄影的特性1、新闻摄影是以摄影画面形象为主要表现的形式。
其基本任务是报道各种新的事实,属于新闻工作的范畴。
那种认为新闻摄影报道既是新闻报道、又是艺术创作的观点是不对的。
2.新闻摄影必须服从新闻工作的一般原则。
在一般原则指导下,必须充分照顾其形象表现的特点,才能扬其长、避其短,充分地发挥其形象报道的威力。
那种忽视新闻摄影形象特点的做法也要予以克服。
3.新闻照片是由摄影画面形象和具备新闻诸要素的文字说明结合而成的,对两者的要求应力求一致。
比如,要求报道的内容应是真人真事,要求表现这一内容的画面形象也应是真情实景。
而决不能在文字说明上要求服从新闻的真实原则,而在形象表现上却允许似是而非。
4.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应是新闻现场情景有选择的摄影纪实。
这种画面形象必须是摄影记者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和瞬间的选择、摄取得来的,而不是什么“创作”的产物。
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必须服从新闻的真实原则。
5.衡量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应坚持新闻的标准,主要是情景真实、观点鲜明、富有现场气氛;而不能把艺术照片的衡量标准强加到新闻照片头上,求全责备。
人们常常以“艺术性”来衡量新闻照片的形象表现力,从习惯上说来,也未尝不可。
但是,当使用这种说法时,要注意把两种不同性质的照片区别开来。
艺术摄影的特性1、艺术摄影不限于社会新闻。
1、旁轴取景相机在相机镜头旁另装有一组专起对焦取景作用的光学系统的照相机,称为旁轴取景相机,也叫旁侧取景相机。
这类相机由于构造相对简单,故价格便宜。
另外多采用镜间快门,无反光板动作,所以振动小,快门没有时滞。
由于最大孔径较大,因此在光照较暗的室内环境也便于拍摄,适用面较广。
由于取景与成像不同光路, 旁轴取景相机最突出的缺点是存在视差。
2、单镜头反光相机这是目前广泛使用于摄影各个领域的相机。
被新闻摄影、体育摄影、民俗风情摄影、风光及野生动物摄影等领域的摄影师大量使用。
这类相机的取景和成像共用一个摄影镜头,所见即所得,不存在视差,且可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功能齐全,配件完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但构造复杂,故价格相对较贵。
单镜头反光相机由于反光镜的升落造成相机振动较大,容易影响画面清晰度,成为它的一个最大缺点,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3.双镜头反光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是在方箱机身上,安装有上下两个焦距相同的镜头,上面用来取景和调焦,下面用于拍摄。
4.机背取景相机机背取景相机又称座机或技术相机、大画幅相机,有单轨和双轨两种机型,有金属机身,也有木制机身。
它是通过皮腔把镜头板和机背磨砂玻璃对焦屏联接起来,进行工作。
操作复杂、繁琐、技术要求严谨,但底片面积大,所得照片画面非常清晰,画质极佳,因此大量被广告摄影公司采用于商品广告摄影。
要求苛刻的风光和建筑摄影也广泛使用。
5、数码相机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试制成功用磁盘记录图像的数码相机。
谁也无法预料,短短20年,数码相机(又称数字相机,简称“DC”)可谓异军突起,如今已成风靡全球之势。
数码相机最大特点是记录影像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由感光材料演进到磁盘、光盘及各种闪存卡,从而减少了中间的冲洗环节,并能直接输入电脑,任意地进行修改,再通过打印机输出。
各种存储卡可重复使用,大大节省了时间、金钱。
二、镜头1、镜头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镜头的种类很多,根据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们通常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远摄镜头)、变焦距镜头和微焦距镜头几类。
新闻摄影的特点学习借鉴他人作品当你浏览或者评论一幅摄影作品时,表面上看是在品评作者,实际上也是一个自我审视的过程。
全面的、客观的评价摄影作品,不仅是在帮助作者,而且还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
当你能够迅速地指出一幅作品的优点和缺点时,已经距离一名成功的摄影师不远了。
面对相同的影像,每一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建议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鉴赏一幅作品。
1、第一眼的视线落在主体上了吗?主体位臵对构图有什么样的影响?2、吸引我视线的是什么?(整体色彩?局部特征?)3、我的视线下一步还要转移到哪里?为什么?4、主体成像清晰、曝光正确吗?虚焦并非正常曝光是否有必要?5、背景聚焦清楚、曝光正确吗?如果不是,对作品的影响有利还是不利?6、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自然真实吗?如果不是,对作品的影响加分还是减分?7、图片所表达的视觉效果能够体现主题吗?8、剪裁和拍摄时,改变一下比例、变化一下拍摄角度会不会更好?9、你的评价客观公正全面吗?你的结论会被其他人接受吗?摄影作品是人拍摄的,对作品作出评价的也是人,以人为本,从人的视觉系统感受出发,从人的思想思维习惯出发,那么一切都是有规律可言的,只要我们了解自己的视觉系统,在评价一幅摄影作品时,注意体会一下自己的视线的落点,并就此多问几个问题为什么?那么我们就会得出一个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结论。
三、新闻摄影构图的相关技巧“构图”是指画面各个部分的结构、组成、连结和联系,即构成画面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八个字:简洁、平衡、生动、完整。
一幅新闻照片,若是缺乏打动人心的构图形式,往往是难以吸引读者的,作品的立意、内涵也无法如实地传递给读者。
因此,构图在新闻摄影中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
新闻照片上再现的是新闻事实的视觉形象。
强有力的感人形象是传递信息和情感的主要手段。
就一张内容重要的新闻照片来说,如果没有生动有力的形象表现,就会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一张有完美形式的,但内容并不很重要的新闻照片,反而能引起读者的注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闻摄影的定义、特性与优势一、新闻摄影定义1、新闻摄影概念广义,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
(News Photography)狭义,则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
(Press Photography Reportage Photography)传播学概念:photojournalism,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2、“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涵义理解1)图文结合是图片和文字的有机完美结合。
2)图文结合是一种平等结合。
3)图文结合丰富了人类视觉传播的内容,扩大了新闻信息传播的范围,增强传播效果。
4)图文结合增强了新闻的可信性。
5)图文结合最终体现在书刊报版面上的结合3、新闻摄影定义: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影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来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4、新闻摄影也有以新闻规律作为基本指导原则的具体规定与限制,这体现在:1)必须以真人真事为拍摄对象。
2)必须拍摄具有报道价值的事物。
3)必须充分尊重被摄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4)必须抓取特定瞬间形象。
5)必须含有必要的文字因素。
5、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1)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2)新闻摄影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现场纪实性•艺术摄影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运用摄影手段来达到一种艺术表现的目的,创造性地应用摄影语言来表达一种审美情绪、审美感受,摄影艺术家强调地乃是主观性的表达。
•新闻摄影记者只能充分利用形象进行真实、细致的描绘,才能真正实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从而达到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的目的。
3)新闻摄影活动的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评价判断新闻摄影优劣的标准是其传递新闻信息量的多少及其传播效果。
4)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5)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新闻摄影的特性1、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1)新闻性a. 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新闻摄影报道应当最大限度地追求新闻摄影报道的信息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