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精品园建设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13
油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大,建设一个高效、可持续的油茶基地成为了必要且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就油茶基地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探讨,以满足任务名称的要求。
二、油茶基地选址1.选址原则:–地理位置优越:选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便于后期的物流和市场开发。
–生态环境好:选择空气质量好、水源丰富的地区,保证油茶生长的优质环境。
–土地利用合理:选择土地利用空间合理、土地资源丰富的区域,确保油茶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2.选址具体步骤:–市场调研:调研当地市场需求及潜在竞争对手,了解市场状况和发展潜力。
–生态评估:对潜在地点进行生态环境评估,考察土壤质量、水资源状况等。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生态环境、投资成本等因素进行评估,选出最适宜的基地地址。
三、油茶基地建设规划3.1 基地规模规划1.建设规模:–初始阶段:建设面积1000亩,栽培油茶20000株。
–未来发展:根据市场需求,计划逐步扩大基地规模,达到5000亩的栽培面积,栽培油茶10万株以上。
2.基地布局:–主要建设油茶种植区:占60%的面积,用于栽培油茶的主要区域。
–基地管理区:占15%的面积,主要用于办公、仓储、设备维护等管理工作。
–生活区:占10%的面积,提供员工的休息、食宿等生活所需。
–客户体验区:占15%的面积,用于接待客户、展示产品、开展农事体验等。
3.2 基地设施建设1.基地办公区建设:–办公楼:建设一栋办公楼,用于管理人员的办公工作,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
–会议室:建设配备先进设备的会议室,用于内部会议和与客户、合作伙伴的会议。
–休息区:建设员工休息区,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和设备。
2.基地生产设施建设:–种植区:根据油茶种植的需要,建设温室、育苗室、晾晒场等相关设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加工区:建设油茶加工车间,配备现代化的油茶加工设备,用于油茶加工和产品包装。
3.基地生活设施建设:–宿舍区:建设员工宿舍楼,提供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
百亩油茶实施方案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制定百亩油茶实施方案如下:一、选址规划。
1. 选择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土壤疏松肥沃,阳光充足,气候湿润的地块作为油茶种植基地。
2. 根据土地资源和地形地貌,合理规划油茶种植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确保生产生活有序进行。
二、品种选择。
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油茶品种,如福建油茶、云南油茶等。
2. 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和油茶的用途,合理配置不同品种的油茶,以提高经济效益。
三、土壤改良。
1. 对种植区进行土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采取有机肥、复合肥等方式进行土壤改良,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四、科学种植。
1. 根据油茶的生长习性,科学规划种植密度和行距,确保每株油茶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和营养。
2. 采取合理的灌溉制度,保证油茶的生长需要水分。
3. 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确保油茶的健康生长。
五、加工销售。
1. 建立油茶加工厂,加强油茶的深加工,生产油茶油、油茶茶叶等系列产品。
2. 开发销售渠道,拓展油茶产品的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六、政策支持。
1. 政府加大对油茶种植的扶持力度,提供种植补贴、技术指导等支持措施。
2. 加强对油茶种植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农民参与油茶种植,推动当地油茶产业的发展。
七、环境保护。
1. 在油茶种植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 加强对油茶种植区的环境监测,确保油茶种植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八、农民培训。
1. 组织农民参加油茶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油茶种植管理的技能。
2. 建立油茶种植合作社,推动农民合作种植,提高种植效益。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推动百亩油茶种植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油茶林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油茶林的建设已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油茶林建设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2.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3.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三、实施步骤。
1. 选址规划。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地块进行油茶林建设。
同时,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科学规划油茶林的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 种植技术。
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油茶品种,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油茶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
3. 生态保护。
在油茶林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避免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保障油茶林的安全。
4. 产业发展。
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油茶产业,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
5. 政策支持。
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投资者和农民参与油茶林建设,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预期效果。
1. 增加油茶产量,提高油茶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 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生态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推动油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五、总结。
油茶林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要共同努力,科学合理地推动油茶林建设实施方案的落实,为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油茶示范园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油茶种植的效益和质量,建设油茶示范园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建设目标。
1. 建设一批规模适中、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油茶示范园,推广优质油茶品种,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
2. 通过示范园的建设,带动周边地区的油茶种植,形成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的新格局。
3. 促进油茶产业的升级,推动农民增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建设内容。
1. 选址,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块作为油茶示范园的建设地点。
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油茶品种进行示范种植。
3.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灌溉系统、防护设施、道路、办公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示范园的正常运转。
4. 技术引进,引进先进的油茶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示范园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含量。
5.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示范园的建设成果和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油茶种植。
四、建设步骤。
1. 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计划,制定详细的油茶示范园建设方案。
2. 开展选址工作,对潜在的建设地点进行勘察和评估,确定最佳的建设地点。
3. 进行品种选择和引种工作,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油茶品种。
4. 同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引进工作,确保示范园的顺利建设和运营。
5. 完成建设后,开展示范园的试运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和技术。
五、建设保障。
1. 资金保障,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争取政府支持和各种补贴,确保建设资金的到位。
2. 技术保障,引进专业的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示范园的正常运转。
3. 管理保障,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示范园的高效运营。
六、建设效果。
1. 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
2. 带动周边地区的油茶种植,形成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的新格局。
3. 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油茶园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一、背景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油茶的种植业务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发展。
为了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我们建议建设一座油茶园基地。
本项目建议书旨在提供基地建设的方案和目标。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2. 建设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基地;3.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4. 建立油茶种植技术交流平台。
三、项目计划1. 土地选址:选择适宜的土地,拥有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以确保油茶的生长和发展。
2. 设施建设:建设必要的温室、水利设施、种植工具和设备,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种植条件。
3. 种植管理:采用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包括合理的施肥、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油茶的健康生长。
4. 技术培训: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升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广现代农业管理理念。
5. 产销一体化:建立与油茶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实现产销一体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项目预算1. 土地选址费用:XXX元;2. 设施建设费用:XXX元;3. 种植管理费用:XXX元;4. 技术培训费用:XXX元;5. 其他费用:XXX元。
五、预期成果通过油茶园基地建设项目,预计可以实现以下成果:1. 油茶产量增加20%;2. 油茶质量提高30%;3. 农民收入增加15%;4.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六、风险评估1. 天气因素: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可能对油茶生产造成影响。
2. 市场风险:油茶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可能对项目收益产生影响。
3. 技术风险:应用新的种植技术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七、总结油茶园基地建设项目带来的收益和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和现代化建设,我们相信可以实现项目目标,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改善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油茶基地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油茶产业。
为了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我们制定了油茶基地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1. 建设规模化的油茶基地,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
2. 提高油茶种植的技术水平,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
3.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三、实施方案。
1. 选址规划,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块作为油茶基地。
确保基地的土地质量和生长条件。
2. 种植技术,引进优质油茶品种,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
3. 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油茶基地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灌溉系统、储藏设施等,确保基地的正常运转。
4. 市场开发,积极开拓油茶产品的销售渠道,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5. 生态环境保护,在油茶基地周边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建立项目组织架构。
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3. 开展选址规划工作,确定油茶基地的具体位置和规模。
4. 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5. 同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开发工作,确保项目的全面推进。
6.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油茶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五、项目效益。
1. 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2. 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3. 增加油茶产品的供应量,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当地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六、风险控制。
1. 加强对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保证油茶产量和质量。
2.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油茶基地的正常运转。
3. 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调整销售策略,降低市场风险。
七、总结。
通过实施油茶基地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油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油茶基地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项目目标。
1. 建设规模,建设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
2. 建设质量,确保油茶基地的品种优良、产量高、质量稳定。
3. 建设效益,实现油茶基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项目内容。
1. 土地选址,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块进行建设。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油茶品种进行种植。
3.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4. 生产管理,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确保油茶基地的正常运营。
5. 生态环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四、项目实施。
1. 前期准备,进行土地调查、品种选择、技术咨询等前期准备工作。
2. 建设阶段,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3. 种植管理,进行油茶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
4. 生产经营,建立销售渠道,确保油茶产品的销售和经济效益。
五、项目保障。
1. 资金保障,确保项目资金的到位和使用。
2. 技术保障,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3. 政策保障,依法享受相关政策支持,提高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项目效益。
1. 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 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七、项目风险。
1. 自然灾害,如干旱、水灾等自然灾害对油茶基地的影响。
2.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价格波动等对油茶产品的影响。
八、项目总结。
油茶基地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农业项目,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充分发挥各方优势,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取得良好的效益。
打造中国最美油茶基地,助力农业扶贫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加强,油茶作为一种优良的经济作物,成为了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策略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进油茶种植技术的创新和提升产地的品牌形象,建立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我们决定打造中国最美油茶基地。
一、基地规划
1.基地选址:选择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的地区,建立油茶基地。
2.基地规划:设计油茶收购、加工、储存、销售等全产业链配套设施,配备生产和管理人员。
二、油茶种植技术创新
1.种植方式:探索新型油茶栽培模式,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
2.油茶树种选育:选育出黄油茶、紫油茶等高产、高品质油茶品种。
三、油茶品牌建设
1.品牌定位:以生态、健康、有机、品质满意为核心,定位高端油茶品牌。
2.品牌推广:通过电商平台、专业市场、农业博览会等多种方式
宣传油茶品牌。
四、油茶产业链拓展
1.油茶加工:建立专业的油茶加工厂,提高油茶制品附加值。
2.旅游产业:利用油茶山、油茶园景观资源,发展生态观光旅游。
3.农业服务:提供技术转化、咨询服务、物联网监控等支持农业
生产的配套服务。
五、贫困地区扶贫
1.产业脱贫:将油茶行业作为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主导产业,促
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
2.创业培训:组织农民参加油茶种植技术培训、经商培训等活动,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以上的规划和实施,我们相信打造中国最美油茶基地,助力
农业扶贫是完全可行的。
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油茶示范基地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油茶种植的技术水平和产量,建设油茶示范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二、示范基地选址。
1. 地理位置,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地区作为示范基地。
2. 地块面积,示范基地面积应达到一定规模,以满足示范和推广的需要。
三、基地建设。
1. 基地规划,根据油茶种植的特点,合理规划基地内的种植区、管理区和示范区等功能区域。
2. 基地设施,建设灌溉系统、肥料施用设施、防治病虫害设施等,保障油茶种植的正常进行。
四、种植管理。
1. 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密植、及时修剪等。
2.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油茶生长需求,科学施肥,提高产量和品质。
3. 病虫害防治,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保障油茶健康生长。
五、技术培训。
1. 培训内容,开展油茶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摘加工等方面的培训课程。
2. 培训对象,面向当地农民、种植大户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六、示范推广。
1. 示范效果展示,定期组织参观活动,展示油茶种植的良好效果,吸引更多人参与。
2. 推广模式,通过举办油茶节、发布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油茶的种植价值和市场前景。
七、经济效益。
建设油茶示范基地不仅可以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结语。
油茶示范基地的建设对于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支持和参与,共同推动油茶示范基地建设,为油茶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油茶样板基地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油茶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农作物,其茶籽含油量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为了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我们计划在某地建设油茶样板基地,以示范推广的方式带动当地油茶产业的发展。
二、项目目标。
1. 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油茶样板基地,面积不少于100亩;2. 推广优良的油茶栽培技术,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3. 培育一批油茶种植技术人才,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4. 促进当地油茶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实施步骤。
1. 土地选址,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块,进行土地测量和评估,确保选址合理。
2. 基地规划,根据选址情况,进行基地规划设计,确定油茶种植区、科普教育区、生产加工区等功能区域。
3. 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基地内道路、排水系统、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地运行顺畅。
4. 油茶种植,选择优质油茶品种,进行规范化种植,采用科学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
5. 技术培训,邀请油茶种植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当地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油茶种植技术培训。
6. 宣传推广,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渠道,对油茶样板基地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油茶产业。
7. 产业链拓展,引进油茶加工企业,开发油茶深加工产品,拓展油茶产业链,提高产值。
四、项目效益。
1. 带动当地农民增收,通过技术培训和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2. 推广油茶种植技术,通过示范推广,提高当地农民的油茶种植技术水平,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
3.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油茶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4. 促进乡村振兴,油茶样板基地的建设将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五、项目保障。
1. 政策支持,获得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人才培养,引进油茶种植技术专家,培养当地油茶种植技术人才,为项目的长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泰顺县筱村镇葛垟油茶精品园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分析“建设绿色屏障,增强富民能力,继续走在前列”,是浙江省提出的“十一·五”林业发展目标,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是增强富民能力的载体。
实施这项工程,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林农增收、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强化林业服务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的出台,为我国油茶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全国各大油茶产区掀起了一股油茶种植热潮。
开展以油茶为主导产业的兴林富民示范村建设,对促进油茶产业再次提升,以油茶高水平管理带动毛竹、茶叶等林特产业发展,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是项目建设的根本目标。
二、项目建设条件分析(一)区位及自然生态条件泰顺县筱村镇位于本县中北部,是文泰线上近年来兴建的重要集镇,东临凤洋乡,南接三魁镇,西界下洪乡,东北到新浦乡,与县城交通距离39公里。
全镇共14个行政村,,1.6153万人,是该县中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运输中心。
全镇土地总面积121299亩,林业用地98341亩,森林覆盖率75.58%,生态环境十分优越。
项目区山地资源丰富,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雨热基本同期。
地貌基本特征为中山丘陵、海拔高度由西北向东南逐级抬升,最高海拔达1017.5米;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年平均气温16.1℃,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低温-10.5℃。
≥10℃活动积温4999.1℃,无霜期242天。
年日照时数1759.2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0%,是全省日照最少的一个县。
年降雨量1980.6毫米,年降雨日数在199.4天,以春末夏初的梅雨期较集中,占全年雨量的28.8%。
年蒸发量1107.4毫米。
年相对湿度82.0%。
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加上生态基础好,是建设丰产优质油茶基地和茶叶等林特产品基地的有利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全镇共5047户,总人口16153人,土地总面积121299亩,水田6875亩。
2009年全镇人均收入5301元,其中林业收入1974万元。
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以农业为主的种植业和外出务工。
(三)油茶产业现状全镇现有油茶面积2100亩,多为八十年代初栽种的,原由集体管理,九十年代中期承包到户,剩余劳力逐渐向油茶产业转移。
镇里通过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培训,摸索了一套管理经验。
每一年铲扶1~2次,施肥1次,每三年深挖垦复1次的管理方式已成为人们的传统管理模式,油茶收入逐年增加。
2009年全镇总产茶籽4.5万公斤,油茶产值仅18万元。
目前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基地大部分是八十年代开发的,品种老化,树龄较大。
二是由于经营水平较低,除垦复施肥外,先进生产技术难以推广。
三是油茶产品的精加工和品牌建设还比较滞后。
(四)油茶产业发展前景油茶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也是我国江南低丘山区最重要的食用油料树种,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山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橄榄油的3倍,其他元素含量也都优于橄榄油,它与橄榄油并称世界两大木本高档食用油,是“油中珍品”和“液体黄金”,既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同时,油茶副产品多,其产业链很长,附加值高,综合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被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医药、食品业、化妆品行业,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综合利用,油茶的经济效益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因此,油茶产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成为欠发达地区的重要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
中国每年的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接近2000万吨,按照国际橄榄油消费占食用植物油消费3%的比例测算,中国的年市场消费量需要60万吨。
而我国全年年产量10万吨左右,只相当于南欧橄榄油的1/5,仅国内市场每年就有50万吨的缺口。
目前国内市场的中、高档精制茶油每公斤高达40元至60元,出口成品油国际市场价格每公斤达12美元左右,而精品油国际市场售价每公斤可达25美元以上,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
三、建设目标和期限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实施,改造全镇油茶基地2100亩,建成年亩产茶油20公斤以上,产值400元以上的高效生态油茶基地1000亩;建成年亩产茶油40公斤,产值1600元精品基地1500亩;培育示范户10户;全镇油茶产值达178万元,人均油茶收入达110元以上。
通过油茶基地低产改造建设带动茶叶、毛竹等基地建设,茶叶、毛竹等其它林业收入争取达到2500万元,全镇林业总收入达到2678万元,农民人均林业总收入达1621元以上,比2009年提高36%以上。
项目建设期限: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
四、项目地点及范围筱村镇葛垟大坪(详见项目实施图)。
五、项目建设方案(一)、高效生态油茶精品园建设方案选择立地条件较好、集中连片1500亩的林地,进行深翻土地,选育良种;实施标准化生产,林分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高效生态油茶精品基地。
亩产茶油40公斤以上,产值1600元以上。
(二)标准化建设方案1、按照浙江省《油茶森林食品》基地建设标准和“五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在1500亩高效生态油茶精品园全面推广实施,并辐射全镇所有油茶基地,力争按标准化生产油茶基地比例达到95%以上。
2、组织技术培训。
在以前进行有效培训的基础上,项目期内对油茶种植户进行系统的油茶森林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对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基本掌握模式生产技术,并能在生产中熟练操作。
(三)经营管理方案1、镇成立油茶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按示范区建设要求,落实基地规划、建设等工作,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验收,保证建设质量,以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2、完善项目经营机制。
通过市场机制动作,种植环节由专业大户经营和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以园地租赁、承包、转让、拍卖等形式实现园地经营权的相对集中,通过园地流转,培育经营大户;鼓励大户参与区域性的油茶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实现“市场+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市场动作模式,争取全镇有60%农户加入区域性专业合作组织。
(四)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规划项目期内建设生产管理便道2.5公里;建设防护林带8公里;修建蓄水池3座;埋设地下管道4公里;建筑管理房1座;建设示范基地标志牌1座。
(五)环境保护和改造方案1、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
在生产管理中,要按标准明确肥料、农药的使用规定,严防违禁农药及其它有害物质投入园地。
2、保护森林生态。
加强项目区生态公益林建设,建设防护林带,园地套种草本类作物,改善项目区森林生态,确保产品和生态安全。
六、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方案项目规划总投资307万元。
其中:1、油茶精品园建设(包括施肥、深翻复垦、生产管理等)投入:250万元;2、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投入:3万元;3、道路、防护林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3万元;(二)资金筹措方案按“谁投资,谁受益”和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大部分资金由农户自行解决,政府扶持基础设施、科技培训、项目管理等以奖代补资金。
资金筹措计划见下表:七、效益分析(一)项目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全镇油茶投产面积4600亩,其中亩产值1600元以上高效生态精品园地1500亩,油茶产值可望突破240万元,每年林农可增收182多万元。
油茶产业的发展,可带动全镇林特产业全面发展,茶叶、毛竹、板栗等林特产品每年可增收526万元。
全镇人均林业收入可增加438多元。
(二)总体评价油茶既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茶作为高营养、无污染食品,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油茶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综合利用,油茶的经济效益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油茶生产成本低,进入投产期后,管理成本较轻,每年每亩只需150元左右,当年投入产出比可达1∶3以上。
同时,油茶抚育管理、采摘、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解决山区农民就业问题,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油茶既是优秀木本油料作物,也是优良绿化树种,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油茶树耐干旱,耐贫瘠,根系发达,树冠大,树干矮,可以绿化荒地,保持水土。
同时,油茶由于皮光叶厚,四季常绿,不易着火,是防火的好树种。
经营油茶很少使用农药,不会给生态造成危害。
项目实施以原有荒芜茶园改造为主,采用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形式组织生产,抗风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本建设项目符合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方向,也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促进山区林特产品产业化开发,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八、保障措施(一)政策保障省林业厅和温州市都已将油茶产业列入十一·五林业发展的重点,在园区建设方面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二)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把油茶产业作为农业的二大支柱产业,并制定了泰顺县油茶产业中长远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产业发展政策。
(三)资金保障在生产环节,以劳动力投入为主,加上林农已有一定的资金积累,肥料投入资金不多,政府还在基础设施、科技培训、项目管理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以奖代补资金,项目资金的筹措和投入应该没有问题。
(四)技术保障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林农基本掌握了生产技术,县林业局还为项目建设专门配备技术干部,在技术上有了保障。
同时聘请中国亚林所、浙江林科院的有关专家为油茶产业首席专家,负责指导油茶中长期规划,技术培训和重大技术疑难点攻关等。
本县建立县、乡(镇)、园三级林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油茶精品园建设顺利实施和后期的经营管护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五)管理保障县林业部门把兴林富民示范村镇工程建设列入林业工作责任制考核,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县领导小组计划对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每月检查一次相关任务的完成情况。
总之,通过努力,筱村镇已有较好的油茶产业基础,葛垟油茶精品园建设项目已具备了良好的建设条件,项目建设一定能够取得预期效果。
泰顺县筱村镇葛洋油茶精品园基本情况表泰顺县筱村镇葛洋油茶精品园主要指标规划表附表三泰顺县筱村镇葛洋油茶精品园建设方案实施简表附表四泰顺县筱村镇葛洋油茶精品园效益估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