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相关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8.82 KB
- 文档页数:7
第1篇一、题目背景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始建于公元590年,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赵州桥不仅结构独特,设计巧妙,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在教师资格证面试中,以赵州桥为题目的题目,旨在考察考生对古代桥梁建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面试题目1. 请结合赵州桥的历史背景,阐述赵州桥在古代桥梁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分析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并举例说明其设计理念在现代桥梁建筑中的应用。
3. 以赵州桥为例,探讨古代桥梁建筑在工程技术、艺术审美和人文精神方面的价值。
4. 结合赵州桥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将赵州桥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5. 针对赵州桥这一教学案例,设计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三、参考答案1. 赵州桥在古代桥梁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赵州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它不仅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很高的地位。
赵州桥的设计理念、施工技术、艺术风格等,对后世桥梁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
赵州桥在古代交通、军事、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及其在现代桥梁建筑中的应用:赵州桥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独特:赵州桥采用单孔大跨度石拱桥结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此类桥梁。
(2)设计理念先进:赵州桥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地理环境、水文条件等因素,体现了古代桥梁建筑的科学性。
(3)艺术风格独特:赵州桥的石雕、石刻、石栏等,展现了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赵州桥的设计理念在现代桥梁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现代桥梁设计中注重结构优化、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都与赵州桥的设计理念密切相关。
3. 赵州桥在工程技术、艺术审美和人文精神方面的价值:(1)工程技术价值:赵州桥在桥梁设计、施工、材料选择等方面,为后世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赵州桥》
标题:赵州桥——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
一、引言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单孔敞肩石拱桥。
这座古桥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并督造,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二、结构特点
赵州桥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37.02米,主拱圈由28道独立的拱券组成,每道拱券由20块弧形石头拼接而成,采用了“敞肩式”设计,即在主拱两侧各有两个小拱,既减轻了桥体自重,又增加了过水面积,使得洪水季节河水能更快地通过,减少了对桥体的压力,这种独特的设计在世界桥梁史上独树一帜。
三、历史价值
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功能性的桥梁,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它的建造技术和艺术风格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才能。
其设计独特,造型优美,结构坚固,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屹立不倒,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四、文化意义
赵州桥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它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民族自豪感。
如今,赵州桥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遗产。
五、结语
赵州桥以其独特而优美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坚实的质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赵州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魅力和风采。
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11《赵州桥》知识点、同步练习题《赵州桥》课文知识点归纳教材分析:《赵州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性很强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精巧、造型美观。
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课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
第二段讲赵州桥的设计精巧。
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
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
介绍赵州桥美观时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
第四段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我会写:赵zhào(赵国、姓赵、赵州桥)省shěng(节省、身份、省钱)县xiàn(县城、知县、县长)匠jiàng(木匠、工匠、能工巧匠)设shè(设想、假设、设计)计jì(计算、计较、不计其数)史shǐ(历史、史记、史无前例)创chuàng(创造、创业、创办)举jǔ(举手、举行、举重)且qiě(而且、尚且、且慢)智zhì(智力、智慧、心智)慧huì(聪慧、慧眼、秀外慧中)历lì(历代、历来、历历在目)多音字:省shěng(节省)xǐn(反省)横héng(横竖)hèng(蛮横)爪zhǎo(爪牙)zhuǎ(爪子)济jì(救济)jǐ(人才济济)近义词:闻名——有名雄伟——宏伟减轻——减弱节省——节约坚固——牢固美观——美丽精美——精致宝贵——珍贵反义词:减轻——加重容易——困难节省——浪费精美——粗糙坚固——松散理解词语:遗产:先人所遗留下来的财富。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本课指赵州桥的设计前所未有。
雕刻: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
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11课赵州桥的课文笔记
一、背景介绍
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北省赵县城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石拱桥之一。
该桥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赵州桥长50多米,宽9米,跨度达37米多,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非常美观。
二、细节梳理
1.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赵州桥的设计非常独特,它采用了石拱结构,使得桥梁非常坚固耐用。
同时,大桥洞的设计使得河水在流过时可以顺畅流淌,减少水流阻力,增强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2.赵州桥的历史意义
赵州桥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杰作,对中国的桥梁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智,也见证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三、知识点总结
1.赵州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石拱桥之一,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
2.赵州桥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3.赵州桥长50多米,宽9米,跨度达37米多,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
大桥洞。
4.赵州桥的设计非常独特,采用了石拱结构和大桥洞设计,非常坚固耐用。
5.赵州桥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杰作,对中国的桥梁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州桥知识点归纳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座石拱桥,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修武县赵州镇。
赵州桥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六七六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结构最为复杂、规模最大的石拱桥之一。
它被誉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
赵州桥具有许多独特而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一步一步地归纳介绍。
1.桥梁建筑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州桥的建立起源于古代中国人在桥梁建筑方面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通过研究赵州桥,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
2.石拱桥的结构与建造技术: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它的建造需要运用一系列复杂的建筑技术。
例如,石拱的设计和构造、桥墩的布置和加固等。
这些技术在古代中国桥梁建筑中的应用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桥梁对于交通和经济的重要性:赵州桥作为一座古代桥梁,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交通工具,更是推动当地经济和人流的重要枢纽。
通过研究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我们可以了解桥梁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桥梁建设对于交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4.文化和艺术价值: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理念和工艺水平。
桥上的雕刻和装饰等元素,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研究赵州桥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丰富内涵。
5.古代工匠精神的传承:赵州桥的建造离不开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勤劳。
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建造一座桥,更是通过精湛的技艺和耐心的劳动,创造了一项伟大的工程成就。
赵州桥的存在证明了古代中国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研究赵州桥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和勇气。
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通过研究赵州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和特点,感受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勇气。
19、赵州桥知识拓展1、赵州桥简介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监造。
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1000多年来,赵州桥以其奇特的建造艺术,赢得了世人的惊叹。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遴选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2、世界各地名桥塔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入海处,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塔桥。
塔桥建于公元1886-1894年,两端各有一座高耸人云的方形尖塔。
桥长60米,分上下两层,下层是可并行6辆汽车的吊桥、上层是固定的人行桥。
塔桥中辟有展览馆和博物馆。
长藤桥西非几内亚有座用42根长藤结成的软桥。
人走在上面,桥便被压得弯弯曲曲,使人仿佛置身云端。
沙岩桥美国亚利桑那州与犹他州交界处的白霍山西北,有一座天然形成的拱形石桥。
这座桥高出水面49米,长84米,桥身由粉红色的沙岩构成,远望宛如雨后彩虹,当地印度安人称之为“彩虹桥”。
玻璃桥保加利亚克内日河上建有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大桥,其桥柱、栏杆、扶手、台阶都由特种玻璃制成,既美观又坚固3、天下第一桥天下第一桥系一天然石桥,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处砂刀沟游览线一带。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一块厚约5米的天然石板,横空“架”在两座山峰之上,把东西两峰连接。
桥高350米,是张家界最高的石桥。
高度、跨度和惊险均为天下罕见,故称“天下第一桥”。
桥长20米,宽仅~3米不等,但较平坦,可通行人。
桥上苍松挺拔,桥下云雾荡漾,万丈深渊。
四周悬崖绝壁,水滴飞溅。
踏上桥面,使人有凌空御风之感。
手扶铁栏杆,仰视,青峰飘渺于云霭缭绕之中;俯瞰,奇峰如笋群,岩壑深谷中阵阵烟岚泛起,散而复聚。
4、与“桥”有关的历史故事乾隆皇帝看高桥——奉城高桥镇有座石拱桥,建于明永乐六年。
相传当地有个乡绅外出,有人问他出生何处?他说高桥。
那人又问高桥有多高?他夸耀说:“初一跌下去,月半咚声响。
赵州桥数学原理
赵州桥,也称为涿州桥,是中国河北省涿州市的一座古代石拱桥,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杰作之一。
虽然没有明确的官方文献记录关于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的数学原理,但根据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古代工程实践,我们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数学原理。
1. 拱桥结构原理: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拱桥是一种在桥面上部形成曲线状的结构。
数学上,拱桥的稳定性和荷载分布涉及到静力学和力学等知识。
建筑师可能使用了几何学、力学和材料力学等知识,确保桥的拱形结构能够承受交通和水流的荷载。
2. 桥墩分布和间距:赵州桥的石桥墩均匀地分布在桥面上,桥墩的位置和间距可能受到数学原理的影响,以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均匀承载。
在设计桥墩的位置时,可能会考虑桥梁的跨度、荷载分布等因素。
3. 建筑测量和工程准确性:在建造赵州桥时,可能采用了测量学和几何学原理,确保桥梁的尺寸和结构的准确性。
例如,测量桥墩高度、拱的曲率等,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均匀承载。
4. 地基工程:桥梁的稳定性也与地基工程相关,建筑师可能使用了地质学和土力学等知识,确保桥墩的承载能力和地基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可以推测在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中可能运用了数学原理,但缺乏详细的历史文献记录,因此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学方法和原理。
这些推测是基于类似工程项目和古代桥梁工程的一般原则。
1/ 1。
《赵州桥》教案与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会欣赏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感受赵州桥的宏伟壮观。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造技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兴趣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赵州桥在桥梁建筑领域的创新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赵州桥的结构原理和建造技术。
(2)如何评价赵州桥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赵州桥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讲解赵州桥的PPT或教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赵州桥的相关知识。
(2)准备记录笔记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赵州桥的壮观景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简要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赵州桥的结构原理和建造技术,引导学生理解其创新之处。
(2)分析赵州桥在桥梁建筑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赵州桥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5. 总结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赵州桥的重要性和价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进行课后反思。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深入了解赵州桥的建造背景和历史意义。
2. 选取一座中国古代桥梁,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其结构和特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赵州桥的宏伟壮观。
在课堂讲解环节,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的结构原理和建造技术,让他们了解到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和美感。
《赵州桥》是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一课的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设计特点和美观程度。
文章首先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等信息,接着重点描述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和美观程度,最后强调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在设计特点方面,文章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其中,赵州桥的独特设计是其坚固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采用了一个大拱和四个小拱的设计,不仅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而且在河水暴涨时,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这种巧妙的设计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在美观方面,文章通过描绘栏板上精美的图案,展现了赵州桥的精致和美丽。
这些图案包括两条相互缠绕的龙、两条飞龙和双龙戏珠等,它们形象传神,栩栩如生,仿佛真的在游动一样。
这些图案不仅增添了赵州桥的美观程度,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才华。
此外,文章还强调了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和宝贵性。
作为一座历经千年沧桑的石拱桥,赵州桥见证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辉煌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存在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也激发了人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仰和钦佩之情。
总之,《赵州桥》是一篇生动、准确、简练的课文,通过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设计特点和美观程度,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也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赵州桥》知识归类
会认字
县拱济匠计横史爪智慧历
会写字
赵省县匠设计史创举且智慧历
多音字
爪zhuǎ(爪子)zhǎo(张牙舞爪)
听写词语
设计雄伟创举美观智慧
近义词
节省——节约雄伟——宏伟才干——才能宝贵——珍贵
反义词
减轻——加重容易——困难节省——浪费闻名——无名
词语搭配
精美的图案精美的包装精美的礼品精美的画卷精美的工艺品
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宝贵的时间宝贵的经验宝贵的生命宝贵的财富关联词
抓关联词语法就是抓住句子中的关联词语,分析关联词语的作用,从而准确把握句子意思的方法。
如,本文中的“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个句子就运用了“不但……而且……”这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说明赵州桥有两大优点:一是坚固,二是美观。
突出了赵州桥的建筑特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主题
本文通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学习方法:
1.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句子。
3.要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练习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导语】赵州桥⼜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多宽的河⾯上,因桥体全部⽤⽯料建成,当地称做“⼤⽯桥”。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原⽂】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座世界闻名的⽯拱桥,叫安济桥,⼜叫赵州桥。
它是隋朝的⽯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常雄伟。
桥长五⼗多⽶,有九⽶多宽,中间⾏车马,两旁⾛⼈。
这么长的桥,全部⽤⽯头砌成,下⾯没有桥礅,只有⼀个拱形的⼤桥洞,横跨在三⼗七⽶多宽的河⾯上。
⼤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桥洞。
平时,河⽔从⼤桥洞流过,发⼤⽔的时候,河⽔还可以从四个⼩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个创举,既减轻了流⽔对桥⾝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冲毁,⼜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且美观。
桥⾯两侧有⽯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吐出美丽的⽔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相互抵着,各⾃回⾸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民的智慧和才⼲,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知识点】 字词: 洨河、闻名、隋朝、设计、建造、雄伟、砌成、桥礅、拱形、冲击、冲毁、重量、⽯料、美观、⽯栏、雕刻、缠绕、戏珠、智慧、遗产 句⼦: 赵州桥⾮常雄伟。
桥长五⼗多⽶,有九⽶多宽,中间⾏车马,两旁⾛⼈。
这么长的桥,全部⽤⽯头砌成,下⾯没有桥礅,只有⼀个拱形的⼤桥洞,横跨在三⼗七⽶多宽的河⾯上。
⼤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桥洞。
平时,河⽔从⼤桥洞流过,发⼤⽔的时候,河⽔还可以从四个⼩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个创举,既减轻了流⽔对桥⾝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冲毁,⼜减轻了桥⾝的重量,节省了⽯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且美观。
桥⾯两侧有⽯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吐出美丽的⽔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相互抵着,各⾃回⾸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赵州桥课文知识点总结赵州桥是一座石雕桥,全部由花岗岩石雕而成,风格古朴、雄伟,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
桥面铺设有石板,形成一条路面,两端分别设有桥墩。
整体结构稳固坚实,至今仍然完好无损。
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非常精密,不仅考虑到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更加入了美学因素,使得整座桥梁在外观上也十分优美。
赵州桥还具有独特的启闭式结构,桥中有七个开孔为不等的横梁,桥面可以升降,以适应黄河水位变化的需要。
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赵州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桥梁建筑之一,也成为了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赵州桥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工艺,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桥上铭刻了许多著名文人的诗文,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文学家罗隐的《赵州桥》诗,其中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一股清气动朱门”的蕴含,为这座古老的桥梁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同时,赵州桥也见证了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发展,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赵州桥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为后世的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赵州桥的成功建造,为中国古代桥梁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独特的启闭式结构更是为后世的桥梁建筑带来了启示,可以说,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工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总的来说,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它的独特的设计和建造方法,对后世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因此,学习了解赵州桥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发展历程,探索古代智慧和工艺精湛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赵州桥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探索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感受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魅力和价值。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教材分析:《赵州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一篇说明性很强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精巧、造型美观。
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
课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
第二段讲赵州桥的设计精巧。
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
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
介绍赵州桥美观时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
第四段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我会写:赵zhào(赵国、姓赵、赵州桥)省shěng(节省、身份、省钱)县xiàn(县城、知县、县长)匠jiàng(木匠、工匠、能工巧匠)设shè(设想、假设、设计)计jì(计算、计较、不计其数)史shǐ(历史、史记、史无前例)创chuàng(创造、创业、创办)举jǔ(举手、举行、举重)且qiě(而且、尚且、且慢)智zhì(智力、智慧、心智)慧huì(聪慧、慧眼、秀外慧中)历lì(历代、历来、历历在目)多音字:省shěng(节省)xǐn(反省)横héng(横竖)hèng(蛮横)爪zhǎo(爪牙)zhuǎ(爪子)济jì(救济)jǐ(人才济济)近义词:闻名——有名雄伟——宏伟减轻——减弱节省——节约坚固——牢固美观——美丽精美——精致宝贵——珍贵反义词:减轻——加重容易——困难节省——浪费精美——粗糙坚固——松散理解词语:遗产:先人所遗留下来的财富。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本课指赵州桥的设计前所未有。
雕刻: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
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导学案及知识点11.《赵州桥》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在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
出示:各类桥图片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
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3.这些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并参与修建的举世闻名的石孔桥。
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3.欣赏赵州桥图片4.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一同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
5. 板书课题:赵州桥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县、拱、济”等11个字,会写“赵、省、县”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爪”。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学会用关键词介绍赵州桥。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产生民族自豪感。
三、字词运用(一)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zhào shěng xiàn jiàng shèjìshǐ赵省县匠设计史chuàng jǔqiězhìhuìlì创举且智慧历指名学生领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重点指导写“设”字第四笔是横折弯,而不是横折弯钩。
辨析“县”字方框里面是两横,而不是三横。
(二)读准词语。
赵县安济桥石匠设计参加全部砌成横跨创举冲击力坚固栏板雕刻图案前爪抵着智慧宝贵(三)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人教版三年级赵州桥知识点赵州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代桥梁之一,位于河北省赵县境内的洹水河上。
它建于隋朝,由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赵州桥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卓越的工程技艺,被誉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单孔石拱桥之一。
# 赵州桥的构造特点赵州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其设计精巧,结构稳固。
桥身由青石砌成,拱形优美,拱高约16米,拱宽约9.6米,整个桥身长度约为50.82米。
桥的拱顶呈半圆形,拱脚则稍微向外倾斜,这种设计使得桥梁在承受压力时更加稳定。
# 赵州桥的历史意义赵州桥不仅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它的存在证明了中国古代工匠在桥梁设计和建造方面的高超技艺。
同时,赵州桥的建造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赵州桥的文化价值赵州桥不仅是一座桥梁,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是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史的重要标志。
同时,赵州桥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对后世的桥梁设计和建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赵州桥的保护与传承赵州桥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
为了保护好这座古老的桥梁,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等。
同时,赵州桥的故事和它所代表的文化精神也被广泛传播,成为人们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 结语赵州桥作为中国古代桥梁的杰出代表,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卓越才能,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也激励着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希望每一位了解赵州桥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魅力,并为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和刻苦治学的精神。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赵州桥,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是一座跨越滹沱河的石拱桥,也是古代交通要道之一。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书生,他孜孜不倦地学习,成为了才华横溢的人才,但是他仍感觉缺少了什么东西。
一天,他看到了桥墩上题刻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意识到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从小事做起,于是开始在赵州桥上每天捡拾一块石头,准备堆积成座高塔。
另一方面,他爱上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但是因为战乱而被迫分离。
年复一年,他仍在赵州桥上捡石堆塔,直到有一天,他堆起了一座高高的塔,女子也回到了他的身边,两人终成眷属。
《赵州桥》这篇文章涉及了很多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文化传统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背景是古代中国的一座桥,同时也涉及到了古人讲究的传统文化,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和“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等成语和俗语。
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为小学生们提供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也能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特点。
二、感情和人生哲学文章中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和一个人不断追求和坚定信仰的故事。
学生可以理解到,爱情是人生中很重要的部分,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到,独立思考和坚持不懈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汉字和词语学习文章中包含了很多词语、成语和名言警句,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等。
同时,还包含了一些生动的描述如“桥洞呈流水造型”,可以让学生对于词语和描述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起来,《赵州桥》这篇文章是一篇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感情、人生哲学和汉字词语学习的文章,既有亲和力,又有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方面提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四、阅读技巧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阅读技巧:1. 掌握上下文关系,理解文章背景和情节发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知识要点一、多音字:1、济jǐ济南;jì救济2、量liàng重量;liáng量一量3、爪zhǎo爪牙;zhuǎ鸡爪4、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5、冲chōng冲洗冲锋; chòng冲劲儿6、横héng横扫横七竖八;hèng蛮横横财7、省shěng 节省; xǐng 反省8、似sì似乎;shì似的二、近义词:节省—节约宝贵—珍贵才干—才能精美—精致参加—参与雄伟—宏伟坚固—牢固美观—美丽闻名—有名、著名三、反义词:减轻—加重节省—浪费容易—困难坚固—松散、松软美观—丑陋四、词语解释:1、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2、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3、雕刻:在金属、象牙、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
4、缠绕: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
5、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6、石拱桥:用石头砌成的弧形桥。
7、雄伟:雄壮而伟大。
8、节省: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或少耗费掉。
9、坚固:牢固;结实。
10、美观:(形式)好看;漂亮。
11、遥望:往远处望。
12、遗产:借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
13、回首遥望:把头转向后方,向远处望着。
14、历史遗产:由古人遗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
五、词语辨析:1、节省节约二者都有减少消耗的意思。
但节省除减少开支外主要侧重于省,而节约的使用范围更大。
例:政府号召我们要节约水资源,同时这也可以节省开支。
2、宝贵珍贵二者都有价值很高的意思。
区别在于:宝贵侧重表示因有用而可贵,多用于生命、经验、财富、意见等抽象事物,有时也可用于具体事物;珍贵侧重表示因意义深远、价值大而可贵,多用于具体事物。
例:老人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
六、词语听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回首遥望宝贵遗产冲击力七、有关桥的歇后语1. 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2. 过河拆桥——不留后路3.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4. 船到桥头——不顺也得顺八、桥梁之最1. 最长的跨海大桥是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
《赵州桥》相关知识导读:李春是我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他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开创了我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我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春是隋代的一位普通工匠,由于史书缺乏记载,他的生平、籍贯及生卒年月已无法得知。
我们仅能根据唐代中书令张嘉贞为赵州桥所写的“铭文”中有:“赵郡**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我们方知道是李春建造了这座有名的大石桥。
关于赵州桥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赵州桥是鲁班所造,这座大桥建成后,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带着柴荣,也兴冲冲地去赶热闹。
他们来到桥头,正巧碰上鲁班,于是他们便问道:这座大桥是否经得起他俩走。
鲁班心想:这座桥,骡马大车都能过,两个人算什么,于是就请他俩上桥。
谁知,张果老带着装有太阳、月亮的褡裢,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小车,所以他们上桥后,桥竟被压得摇晃起来。
鲁班一见不好,急忙跳进水中,用手使劲撑住大桥东侧。
因为鲁班使劲太大,大桥东拱圈下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桥上也因此留下了驴蹄印、车道沟、柴荣跌倒时留下的一个膝印和张果老斗笠掉在桥上时打出的圆坑。
当然这只是人们编造的一个神话故事,以纪念古代的能工巧匠。
赵州桥是安济桥的俗称,它位于今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河上,横跨**河南北两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长的敝肩圆弧拱桥。
大桥全长50.83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O2米。
全桥全部用石块建成,共用石块1000多块,每块石重达1吨,桥上装有精美的石雕栏杆,雄伟壮丽、灵巧精美。
它以首创的敝肩拱结构形式、精美的建筑艺术和施工技巧等杰出成就,在中外桥梁史上令人瞩目,充分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桥梁建造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高度智慧。
赵州桥建于隋代,隋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分裂、兵戈相见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里北上可抵重镇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
可是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河所阻断,影响了人们来往,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为此隋大业元年(公元6O5年)决定在**河上建设一座大型石桥以结束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的状况。
李春受命负责设计和大桥的施工。
李春率领其他工匠一起来到这里,对**河及两岸地质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认真总结了前人的建桥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按照设计方案精心细致施工,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
李春他们在设计和施工中创下许多技术成就,把我国古代建筑技术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赵州桥的设计在我国桥梁技术史有以下创新:(1)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我国古代石桥拱形大多为半圆形,这种形式比较优美、完整,但也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交通不便,半圆形桥拱用于跨度比较小的桥梁比较合适,而大跨度的桥梁选用半圆形拱,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
二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脚手架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
为此,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
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O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
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采用敝肩。
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敝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
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敝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
古代**河每逢汛期,水势较大,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据计算四个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提高大桥的安全性。
其次敝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70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
第三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四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
第四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敝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单孔。
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
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
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
这是我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赵州桥不仅设计独特,而且建造技术也非常出色,有许多创造性。
(1)桥址选择比较合理,使桥基稳固牢靠。
李春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周密勘查、比较,选择了**河两岸较为平直的地方建桥,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涮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粗石、细砂和粘土层。
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到6.6公斤的压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6公斤,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
选定桥址后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自建桥到现在,桥基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建桥。
(2)赵州桥的砌置方法新颖、施工修理方便。
李春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在石拱砌置方法上,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拱厚皆为1.O3米,每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相当灵活,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独立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
这种砌法有很多优点,它既可以节省制作“鹰架”所用的木材,便于移动;同时又利于桥的维修,一道拱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3)在保持大桥稳定性方面采取了许多严密措施。
为了加强各道拱券间的横向联系,使28道拱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连接紧密牢固,李春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
l)每一拱券采用了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使每个拱券向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以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桥的宽度上也采用了少量“收分”的办法,就是从桥的两端到桥顶逐渐收缩宽度,从最宽9.6米收缩到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性。
2)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了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其横向联系。
在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
3)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固。
4)为了使相邻拱石紧紧贴合在一起,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穿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
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
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赵州桥的桥台独具特色。
桥台是整座大桥的基础,必须能承受大桥主拱圈(桥身主体)轴而向力分解而成的巨大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
赵州桥的桥台具有下述特点:l)低拱脚:拱脚在河床下仅半米左右;2)浅桥基:桥基底面在拱脚下1.7米左右;3)短桥台:由上至下,用逐渐略有加厚的石条砌成5米长、6.7米宽、9.6米高的桥台。
这是一个既经济又简单实用的桥台。
为了保障桥台的可靠性,李春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固基措施。
为了减少桥台的垂直位移(即由大桥主体的垂直压力造成的下沉),李春采取了在桥台边打入许多木桩的措施,以此来加强桥台的基础;这种方法在今天的厂房、桥梁的建造上也经常采用。
为了减少桥台的水平移动(即由大桥主体的水平推力造成的桥台后移),李春采用了延伸桥台后座的办法,以抵消水平推力的作用。
为了保护桥台和桥基,李春还在沿河一侧设置了一道金刚墙,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流的冲蚀作用,另一方面金刚墙和桥基、桥台连成一体,增加了桥台的稳定性。
由以上措施保证了大桥具有坚固的桥台,提高了大桥的坚实程度。
赵州桥的敝肩圆弧拱形式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敝肩圆弧石拱桥,已经比我国晚了600多年。
英国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列举了26项从1世纪到18世纪先后由我国传到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的第18项就是弧形拱桥。
赵州桥建成后成为中国北南交通的要冲,有“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的美誉。
舟船在桥下航行,人马车辆从桥上驶过,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为**河两岸人员来往提供了便利条件。
这座大桥自建成至今已有130O多年,这期间经历了8次以上地震的影响,8次以上战争的考验;承受了无数次人畜车辆的重压,饱经无数次风刀霜剑、冰雪雨水的冲蚀,却雄姿不减当年,仍巍然屹立在**河上。
解放以后,赵州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对这一古代大桥进行了彻底维修,以保持其辉煌的历史地位。
赵州桥已成为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象征和进行爱国主又、历史主又教育的场所。
赵州桥的建成在我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影晌,它的大跨度、圆弧拱、敝肩形式力以后的桥梁建设开创了新的天地。
隋代以后,出现了杵多与赵州析相类似的大型拱桥,已经发现的就有十几座,如山西崞县的普济桥、晋城的景德桥、河北赵县的永通桥、济美桥等。
赳州桥已经成为我国桥梁建设的典范。
然而象赵州桥这样突出的技术成就和象李春这样杰出的桥梁专家,在封建社会中并不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甚至在史书中也没有留下多少痕迹,我们除了知道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大桥外,其他却一无所知,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坚信:李春作为一代桥梁专家和赵州桥作为一座历史名桥将永载祖国史册,为后人所牢记。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