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80)
- 格式:pdf
- 大小:411.13 KB
- 文档页数:19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 Ba-137 S-32 N-14 Mg-24 Na-23一、选择题目(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精燃烧B.水变成水蒸气C.玻璃破碎D.汽油挥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可以作燃料B.过滤可以将硬水软化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会污染环境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使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B.在钢铁表面刷油漆防止生锈C.不挑食,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D.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5.通常状况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022X+2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C.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容质的质量分数。
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III、IV、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容质的质量分数C.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D.若用装置V测景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7.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
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HgB. OC. ClD. S2. 化学反应中,通常作为催化剂的是()A. 酸B. 碱C. 盐D. 氧化物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易溶于水?()A. 氯化钠B. 硫酸铜C. 氢氧化钠D. 碳酸钙4.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的意义是()A. 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生成两个水分子B. 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生成两个水分子C. 两个氢分子和两个氧原子生成一个水分子D. 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生成两个水分子5. 以下哪种气体具有还原性?()A. 氧气B. 氮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二、填空题6. 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化学符号:()A. 银B. 锌C. 氦D. 氯7.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8.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 请列举两种常见的氧化剂:()和()。
三、实验题10. 描述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并说明实验现象。
四、计算题11. 某化学实验中,5克硫酸铜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五、解答题12. 请解释为什么金属钠在水中会浮起来,并发生剧烈反应?六、综合题13. 某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实验,包括燃烧硫磺、加热铜绿以及与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钙。
请根据这些实验,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a. 硫磺燃烧后生成的主要产物是什么?b. 加热铜绿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c.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注意,以上题目及答案仅为示例,实际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应以教育部门发布的官方试题为准。
在准备中考化学时,学生应重点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等。
同时,实验技能和计算能力也是中考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学生可以提高解题能力,为中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考化学试题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有颜色变化D. 有气体产生2. 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二氧化碳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种类C. 分子种类D. 物质总质量4. 以下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水D. 铁5. 以下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氢气D. 氮气6. 以下物质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7. 以下物质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8. 以下物质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9. 以下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甲烷D. 氮气10. 以下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A. 甲烷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11. 以下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氢气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2.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碳酸氢钠13. 以下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14. 以下物质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5. 以下物质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6. 以下物质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17. 以下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甲烷D. 氮气18. 以下物质属于无机物的是()A. 甲烷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19. 以下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氢气C. 氯化钠D. 碳酸氢钠20.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碳酸氢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化学式为H2O的物质是水,其中H代表氢元素,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溶液的是:A. NaClB. H2SO4C. Ca(OH)2D. NH3答案:B. H2SO42. 以下哪种溶液不会改变红色石蕊试剂的颜色?A. 酒精溶液B. 纯净水C. 弱碱溶液D. 强酸溶液答案:B. 纯净水3. 反应:2Al + 3Br2 → 2AlBr3 是一种()反应。
A. 合成反应B. 分解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D. 酸碱反应答案:C. 氧化还原反应4. 下列物质中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 酸B. 盐C. 碱性氧化物D. 非金属元素答案:A. 酸5.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增加了大量的:A. 氮氧化物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氢气答案:B. 二氧化碳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一、简答题1. 请解释物质的密度是什么,如何计算密度?答:密度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计算密度的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单位通常为克/立方厘米(g/cm³)。
2. 解释酸和碱的性质及相互中和反应。
答:酸是指具有酸性质的物质,常呈酸味,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碱是指具有碱性质的物质,常呈苦味,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二、填空题1.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的箭头的左边,产物在箭头的右边。
2. 物质的酸碱性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进行检测。
三、实验操作题请结合实际情况,展示一种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答:以酸碱中和实验为例: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包括酸、碱、试管、滴管等。
2. 将一定量的酸溶液放入一个试管中。
3. 使用滴管滴加适量的碱溶液至酸溶液中,同时观察溶液的变化。
4. 当酸溶液完全中和时,停止滴加碱溶液,并记录滴加的碱溶液体积。
5.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组实验。
注意事项:1. 进行实验时需要佩戴实验眼镜和实验服,确保安全。
2.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酸、碱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氯化钠C. 空气D. 纯水答案:C2. 根据题目中的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H2OC. 2H2 + O2 → 2H2O2D. 2H2O → 2H2 + O2答案:A3.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碳(C)B. 氧(O)C. 钠(Na)D. 镁(Mg)答案:C4. 根据题目描述,下列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CaO + H2O → Ca(OH)2B. 2H2 + O2 → 2H2OC.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D. 2Na + 2H2O → 2NaOH + H2答案:D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原子量单位是克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12克D. 1摩尔任何物质的粒子数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答案:B6.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B.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会改变C.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质量会发生变化D. 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转化为分子答案:B7. 根据题目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金属元素通常显示正价B. 非金属元素通常显示负价C. 氧元素通常显示+2价D. 氢元素通常显示-1价答案:A8.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pH=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B. pH<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C. pH>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D. pH=7的溶液是中性溶液答案:D9. 根据题目描述,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燃烧一定需要氧气B. 燃烧一定需要达到着火点C. 燃烧一定需要达到爆炸极限D. 燃烧一定需要可燃物答案:D10.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酸和碱可以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C. 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是氢气和水D. 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是氧气和水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等于反应物浓度的______次方乘积与生成物浓度的______次方乘积的比值。
化学中招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蒸馏水B. 空气C. 纯碱D. 铜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计算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需要遵循的原则是()A. 质量守恒定律B. 电荷守恒定律C. 能量守恒定律D. 动量守恒定律4.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铁(Fe)B. 铜(Cu)C. 氧(O)D. 钠(Na)5.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不能除去水中的()A.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B. 色素C. 异味D. 病菌6.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甲烷(CH4)B. 二氧化碳(CO2)C. 水(H2O)D. 氨(NH3)7. 根据题目所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确定元素的名称和核电荷数,需要观察的是()A. 电子层数B. 每层电子数C. 质子数D. 中子数8. 下列物质中,具有还原性的是()A. 氧气(O2)B. 氢气(H2)C. 氯气(Cl2)D. 氦气(He)9.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依据是()A. 反应物的化学性质B. 反应物的物理状态C. 元素化合价的升降D. 反应物的颜色和状态10. 下列物质中,不能燃烧的是()A. 氢气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碳D. 甲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和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1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若要制取16克水,需要________克氢气。
1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________(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14. 物质的量是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其单位为摩尔(mol),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为________。
中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化学符号是正确的?A. 氧(O)B. 氢(H)C. 氮(N)D. 碳(C)答案:A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A. 电能B. 热能C. 光能D. 机械能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 空气B. 蒸馏水C. 盐水D. 铁矿石答案:B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下列金属中,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铁B. 铜C. 银D. 钠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的溶液是酸性的?A. 碳酸钠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H2OC. 2H2 + O2 → 2H2O2D. 2H2 + O2 → H2O2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 2, 8, 1B. 2, 8, 2C. 2, 8, 8D. 2, 8, 4答案:B8. 以下哪种物质是电解质?A. 蔗糖B. 酒精C. 硫酸D. 汽油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是氧化物?A. 氢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碳酸钠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 → 2______。
答案:水;H2O1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铁排在氢前面,因此铁能与______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酸13.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蒸馏水是纯净物,因为它只含有______。
答案:水1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的变化。
例如,当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时,会放出大量的______。
中招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D. 氢气答案:C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 颜色改变B. 放出气体C. 产生沉淀D. 新物质生成答案:D3.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氢气B. 氧气C. 水D. 氮气答案:C4.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空气D. 氢气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氮气答案:B6.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A7.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B8.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C9.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B. 二氧化碳C. 酒精D. 氮气答案:C10. 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酒精D. 氮气答案:B1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答案:C12.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氮气答案:B13.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答案:A14.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B15.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3.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中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单质?A. 氧气B. 食盐C. 水D. 二氧化碳答案:A2. 下列哪种反应是化合反应?A. 火柴燃烧B. 铁生锈C. 水蒸发D. 木头腐烂答案:B3. 下列哪种物质是酸?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A4. 下列哪种物质是碱?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B5. 下列哪种物质是盐?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
()答案:×2. 酸和碱反应一定盐和水。
()答案:√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比铁活泼。
()答案:×4.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答案:√5.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硫酸中。
()答案:×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答案:水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位于______和______之间。
答案:铜、锌3.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____倒入______中。
答案:硫酸、水4. 氯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NaCl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氧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请简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
答案: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氧化剂在反应中接受电子,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氧或获得氢,还原剂在反应中接受电子,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3. 请简述溶液的定义。
答案:溶液是指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4. 请简述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答案: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卷说明:1.物理、化学同场分卷考试,考试总时长150分钟。
2.本试题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5分钟。
3.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 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端午时节,粽叶飘香。
粽子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是A. 采粽叶B. 洗糯米C. 系粽绳D. 煮香粽2. 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
下列气体不会污染空气的是A. 氮气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二氧化氮3. 2024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实施。
下图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 B. C. D. 4. 江西盛产大米,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A. 蛋白质B. 糖类C. 油脂D. 无机盐5.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的C. 蒸发溶液D. 滴加液体6. 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
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gB. 钬的元素符号为hoC. 钬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67D. 钬元素是非金属元素7. 慧眼识化学。
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A. 气体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B. 汽油除去油污——汽油能溶解油污C. 浓硫酸干燥某些气体——浓硫酸有吸水性D. 铝制品耐腐蚀——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8.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了用高效催化剂将甲烷与氧气在常温下制甲酸。
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过程中共有两种氧化物B. 高效催化剂的作用是增加生成物质量C. 物质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9. 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