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州市初中化学中考模拟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93.50 KB
- 文档页数:9
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气体液化B.用水果发酵制作酵素C.海水晒盐D.浓盐酸挥发后产生白雾2.(2分)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A.液化气站B.煤矿的井下通道C.农产品批发市场D.电影院等娱乐场所3.(2分)生活中的聚乙烯塑料属于()A.复合材料B.纳米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D.金属材料4.(2分)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B.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C.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推行自行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5.(2分)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闻气体气味B .取用块状固体C .滴加液体D .稀释浓硫酸6.(2分)视黄醇对治疗夜盲症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式可表示为C20H30O X,相对分子质量为286.下列有关视黄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视黄醇属于有机化合物B.视黄醇的化学式中X=1C.视黄醇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D.视黄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59%7.(2分)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A.Zn B.CuO C.Cu D.NaOH8.(2分)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燃烧法可以鉴别羊毛和蚕丝B.钢铁腐蚀、汽油燃烧均属于缓慢氧化C.黄曲霉素可用作抗生素D.铵态氮肥和熟石灰不能混合使用9.(2分)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第 1 页 共 9 页广东省2020届中考第一次模拟考化学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K:39 Cl:35.5 Zn:65 Fe:56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白玉做床,金做马B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 .实际质量比读数小B .污染试剂C .酒精洒出D . 读数偏大3.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 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 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实验B .假设C .观察D .做结论4.给150mL 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A .①③④B .②④⑦C .②④⑥⑦D .④⑤⑧5.如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 .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 .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 .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6.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黄铜的硬度一定比纯铜大B .合金一定由不同金属组成C .铁矿、铜矿也属于金属材料D .生活中的金属材料以纯金属为主7.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 .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 =2和b =8B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 2﹣C .硫原子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6D .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克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广州市2020版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W G H 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待测26212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2 .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溶液组成B.酸的通性C.空气中物质的含量D.燃烧的条件3 .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 NH4NO3和NaCl鉴别分别加水溶解,测温度变化B CaCl2溶液中混有盐酸除杂加入过量的CaCO3粉末,过滤C CH4中是否含有H2检验点燃,罩一干冷烧杯,观察燃烧产物D KCl与MnO2固体混合物分离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蒸发A.A B.B C.C D.D4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5 . 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
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则铅元素(Pb)的化合价为()A.+1 B. +2 C. +3 D. +4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 20℃时的溶解度大于80℃时溶解度B.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C.加热KClO3时,用MnO2作催化剂,能提高氧气的产量D.相同条件下,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高于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7 . 在管道煤气中常添加微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6S),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
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硫醇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B.乙硫醇中碳、氢、硫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3:16C.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D.乙硫醇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8 . 已知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克/升,氢气的密度是0.089克/升,氢气难溶于水。
2020 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春风得意B. 掬水月在手C. 火上浇油D. 草木皆兵2.2019年12月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出2019年1月至10月期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约1.1°C。
如果任由温室气体继续排放到大气中,将会对多方面带来更严峻的威胁。
下列做法与低碳环保理念一致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B. 市区尽量开车出行C.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D. 化石燃料过度使用3.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B. C. D. 4. 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B. 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5.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云南松为可燃物B. 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C. 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 可以喷洒干粉(NaHCO3)进行灭火6.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2222H O H O=↑+↑D. 如图若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10mL7.如图是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⑧都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 ⑤⑦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C. 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可用④来解释原因D. 图中物质均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8.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物质X 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4612810反应后的质量/g0待测8954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B. 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 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克D. 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9.小红在上学路上看见苗圃工人在给植株矮小的樟树施加一种灰白色的难溶解于水的肥料。
2020年广东省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化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姓名班级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S-32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1.如图为自米水生产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清水池中的水是溶液 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C.消毒用的液氯是化合物 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纯净物2.很多成语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了解成语中的化学知识,可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拓宽知识面,下列成语所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A.玉石俱焚——玉石是可燃物B.百炼成钢——降低生铁的含碳量C.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D.炉火纯青——炉火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在炉子上方燃烧,火焰成蓝色;3.咏梅诗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诗人闻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轻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体积小D.分子间有间隙4.运输汽油的车辆必须张贴的警示图标是()A.B.C.D.5.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
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6.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检测到我市某溶洞中的流水中溶有较多量的Ca(HCO3)2,下列对该溶洞中的流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洞中的流水是硬水B.取适量溶洞中的流水,加肥皂水时会出现较多浮渣C.溶洞中的流水可作为优质饮用水D.溶洞中的流水不宜直接洗衣服7.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使泥水变澄清C.量取4.5mL液体D.称量10.5g固体8.科学家用Xe(氙气)首次合成了 XePtF6,在XePtF6中Xe、F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显+1、﹣1价,则XePtF6中Pt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4 C.+5 D.+79.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A.物质的鉴别B.物质的制备①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②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①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料②选择合理催化剂,将水变成油C.物质的应用D.物质的提纯①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时间②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①用铁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②用水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10.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11.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B.C.D.12.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A 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铜网B Fe粉(炭粉)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C CaO(CaCO3)高温煅烧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足量Fe粉,过滤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0分)13.(7分)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机密★启用前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评分:________________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 号.用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H-1,C-12,Mg-24,Al-27,Zn-65,Fe-56,Cl-31.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稀硫酸B.取用液体C. 加热液体D. 取9.5ml 液体2.下列成语或诗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石成金B.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C.百炼成钢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O 2 2个氧元素B.122-O H 过氧化氢中水的化合价为-1价C.3+Al 一个铝离子D.HCl 6 6个氯化氢分子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的是( )A.液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B.金刚石燃烧时颜色不会改变C.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D.将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可以检验CO 的存在5.电解水的实验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一段时间后,两管液面高出现差距B.1管内的气体具有还原性C. 根据实验可以得出所用的水是一种化合物D.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食盐B. 花生油C. 白醋D. 蔗糖精2.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 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 糖水热的时侯白糖全部溶解C. 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D. 喝糖水时感到很甜3.温度/℃01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B.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30℃时,在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45.8 g溶质D. 40℃时,将饱和KNO3溶液降温至20℃,一定有晶体析出4.结合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B.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C. 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5.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人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B.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C. A、B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D. A、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6.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 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 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A HCl盐酸氢氯酸B Ca(OH)2生石灰氢氧化钙C CaO熟石灰氧化钙D NaOH纯碱氢氧化钠8.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9.“雪碧”等碳酸饮料的pH小于7,若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无法确定10.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同时加入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CuSO4Na2SO4NaOHB. K2SO4Ba(OH)2HNO3C. KOHMgSO4KNO3D. KClK2SO4KNO31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2020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六个大题,30个小题。
2.回答第一大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三、四、五、六大题时,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0年1月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富有成效,目前各行业已有序复工复产。
疫情防护期间,下列外出回家的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出示身份证件B. 登记身份信息C. 体温计测体温D. 用消毒剂消毒【答案】D【详解】A、出示身份证件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B、登记身份信息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C、体温计测体温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D、用消毒剂消毒,病毒所含蛋白质变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 新型冠状病毒其最大特点在于其外壳上的蛋白质,蛋白质也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下列食品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 )A. 米饭B. 黄瓜C. 薯条D. 牛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薯条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D、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 氧气能助燃,可以作燃料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答案】D【解析】【详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A错;B、氧气能助燃,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B错;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故C错;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D正确。
2020年广州市初中考模拟测试题化学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园球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O16 Na23 Ca40 S32 C135.5 Fe56 Co59 Cu 64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愿意。
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201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农业上大水漫灌农作物2.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
下列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人工降雨B.燃放烟花C.焚烧垃圾D.汽车尾气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都可以用于灭火D.煤的综合利用措施主要有煤的气化、焦化和液化4.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变成CO2气体B.从含SiO2的沙子中提炼高纯SiC.海水晒盐D.从潮湿空气中分离出水5. 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种类变多B.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6.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C.红棕色的Fe2O3逐渐变黑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以直接排放7.下列物质的使用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用明矾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用碱液清洗水垢C.用生石灰和水作为“自热米饭”的热源D.用活性炭将硬水软化8.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X的化学式为H2O2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并相对应的是性质用途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铝合金用于制作卫生间的置物架B钨的导电性好钨用于制作灯泡里的灯丝C CO2水溶液显酸性CO2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D氢氧化钠能够与酸反应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0.(2019年广州)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11.中国古代诗句中蕴含有很多化学原理,下列诗句的解释不正确...的是诗句解释A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宝锷”的成分为合金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的密度比沙大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生石灰得到熟石灰12.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C.“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D.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13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⑤②①③B.②④⑤①③C. ②⑤④①③D. ⑤②④③①14.在A+B 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B.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将20gA和30g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为50gD.此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15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 Na2CO3溶液B. MgCl2溶液C. Ba(NO3)2溶液D. 酚酞溶液16.某白色固体A,含有K2SO4、NaOH、Ca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A进行如下实验。
注BaSO4难溶于盐酸;K2SO4、BaCl2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据此实验可知,固体A中的物质最多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17. 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 M的原子易失电子B.x只能为7C. M 为金属元素D. x 为8时,M 为阴离子18.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 3 32Ca OH Na CO 2NaOH Ca CO +=+↓B.2222H O H O O ==+↑C.33NaNO KCl NaCl KNO +=+D. F e 3HCl FeCl3H2+=+↑ 1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 ACO 2 CO NaOH 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BNaCl 固体 KNO 3固体 水 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NaOH 溶液 Na 2CO 3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D CaO CaCO 3 水 过滤,烘干 20. 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I 和II 实验结束,将两实验的废液全部倒入一洁净烧杯中, 反应后得到溶液A 和固体B,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据此得出以下结论:①通过实验I 和II 能验证Al 、Ag. Cu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②实验反应后固体中一定含有Cu ;③若A 是无色溶液,A 中可能含有AgNO 3;④若A 呈蓝色,溶液A 中至少有两种溶质⑤若A 呈蓝色,固体B 中一定不含Cu;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21.(3分)地球大气中存在氧气(O 2) 和臭氧(O 3)两种含氧元素的单质,其中臭氧氧主要存在于15000-30000米的高空,能减弱高能量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
(1) O 3表示一个_____________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2)高空中可发生转化: 2O 33O 2, 该变化属于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5分)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_g,水_________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_____盘。
(填“左”或“右”)(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
(填序号)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6)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23. (5分)(2019年广州)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NaOH、Na2CO3、K2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步骤I: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静置,有固体剩余。
步骤II:取步骤I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滴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红色逐渐褪去,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III:取步骤II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I中溶液的红色褪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样品的组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7分)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小亮同学将一称重后的铜片伸入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待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铜片直接称量,发现其质量增加了ag。
请回答:(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出铜片后,烧杯内的溶液质量减少了_____g。
(3)小健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取出铜片后的溶液中,充分振荡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生成。
则可推断,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25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
它们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通常状况下A、B、C为气体,D、E为液体。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化学式。
(2)A物质的用途(答一点即可)。
(3)请写出E→C+D的化学方程式。
(4)D生成C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26. (4 分)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___________处的高度,再确定______处的高度。
(填“甲”或“乙”)(2)结束实验的操作作是:先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