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夏季四防培训教案(DOC8)(1)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8
夏季四防培训内容
一、夏季四防培训内容
1、防暑降温性饮食
(1)多吃清淡的海鲜、蔬菜、水果等,少吃肉类及精细油腻食物;
(2)尽量多喝水,多吃清淡食物,但要控制食量;
(3)多吃饼干、谷物、坚果、芝麻等,含淀粉的食物;
(4)可以适当喝茶、咖啡等,但要控制量;
(5)多吃西瓜、冰糕、冰棍等清凉食物。
2、防晒
(1)夏季出门要防晒,避免午后出门;
(2)外出时携带一把伞,避免暴晒;
(3)必要时要涂抹防晒霜,需用足够的厚度;
(4)室内要布置遮阳窗帘,避免阳光直射;
(5)穿着宽松的衣服,尽量选择淡色的衣服。
3、防中暑
(1)夏季外出要注意穿衣,应穿着轻便放置的衣服;
(2)活动时多饮水,预防脱水引起的中暑;
(3)要充分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4)要尽量避免在午后活动;
(5)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自身抵抗力。
4、防高温中毒
(1)夏季外出时,要穿着宽松的衣服,避免穿紧贴的衣服;(2)多喝清凉的饮料,多洗澡,多补充水分;
(3)要尽量避免午后活动,避开高温天气;
(4)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5)要尽量避免大量运动,多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2025夏季四防安全培训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雷电、大风等极端天气也频繁出现。
为了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我们组织了这次 2025 夏季四防安全培训。
一、夏季“四防”的内容夏季“四防”指的是防暑降温、防洪防汛、防雷电、防大风。
这四项工作对于保障夏季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至关重要。
1、防暑降温夏季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人员中暑,影响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是夏季安全的首要任务。
企业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为员工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降温用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措施,如安装风扇、空调等。
2、防洪防汛夏季是暴雨和洪水的多发季节,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设施和仓库造成严重的破坏。
企业应提前做好防洪防汛的准备工作,如清理排水管道、储备防汛物资、加固建筑物等;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应急响应流程;加强对员工的防洪防汛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3、防雷电雷电是夏季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可能会对电器设备、建筑物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危害。
企业应安装合格的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在雷雨天气,应停止户外作业,避免在大树、电线杆等易遭雷击的地方停留;关闭电器设备,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波侵入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触电。
4、防大风夏季大风天气较为常见,可能会吹倒广告牌、脚手架等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企业应加强对建筑物、广告牌、脚手架等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牢固可靠;在大风天气,应停止高空作业和户外吊装作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二、夏季四防的重要性1、保障员工生命安全高温、暴雨、雷电、大风等自然灾害都会对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通过做好夏季四防工作,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2、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夏季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设施损坏、原材料和产品受损,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班组夏季四防安全培训前言夏季是一个高温、多雨、多灾的时期,为了保障班组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进行了夏季四防安全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为班组成员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让大家合理合法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避免任何安全事故和生产事故的发生。
培训内容一、夏季高温防护高温天气下,人体很容易出现中暑、中毒等症状,因此班组成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夏季容易出现口渴、汗多等情况,建议班组成员每日摄入3000毫升左右的水分,喝充足的水对于缓解身体剧烈运动后的水分损失是非常必要的。
2.适当开启空调、通风:高温下,空气流通关系到身体散热能力,建议开启空调、使用通风扇等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气污染。
3.避免长时间日晒:出门时尽量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建议穿戴长袖、带帽、遮阳伞等防晒措施,注意错开烈日时段。
二、物体坠落防护硬帽是防护物体坠落的常见工具,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常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不戴硬帽或摘帽行走:有些员工会将摘下的硬帽随意搭在胳膊上、脑袋顶上或者挂在脖子上。
这样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在必要时戴好并调整好硬帽,避免硬帽倾斜、松脱等情况发生。
2.戴磁性眼镜:一些员工佩戴的磁性眼镜,如果未经测试难以判断是否具有防护功能,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应该淘汰。
3.拆分、更改、油漆、修补:在工作过程中,员工拆分、更改、油漆或修复硬帽时应遵循相关管理要求,避免对硬帽结构或性能产生影响。
三、消防安全消防安全是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班组成员了解如下内容:1.认真学习消防知识:了解生产车间内的消火栓、灭火器、自动灭火系统和联动控制系统等信息。
2.掌握火场逃生方法:在火场或有火灾情况时,要正确采取逃生方法,保持镇静,指挥他人,消除火源并灭火扑救。
同时,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定期演练。
3.消防设备保养:定期对消火栓、灭火器等设备进行保养,以确保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常使用。
夏季四防安全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夏季是一个高温多雨的季节,同时也是一年中灾害较为多发的季节。
为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高温天气的能力,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夏季四防安全培训计划。
通过此次培训,使员工了解夏季安全防范知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安全生产。
二、培训内容1. 高温天气防护知识2. 雨水天气防范知识3. 自然灾害防范知识4. 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三、培训方法1. 知识讲解:通过专业讲师授课,介绍高温天气、雨水天气以及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指导员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2. 互动讨论:组织员工围绕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加深对安全防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模拟演练: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培训成果,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时间:7月初地点:公司会议室五、培训人员1. 培训主讲人员:公司安全主管、应急管理专家2. 培训参与人员:公司全体员工六、培训流程1. 开场白介绍2. 高温天气防护知识讲解3. 高温天气应对讨论4. 雨水天气防范知识讲解5. 雨水天气应对讨论6. 自然灾害防范知识讲解7. 自然灾害应急演练8. 培训总结七、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后进行知识测试,考核培训成果。
2. 培训后组织员工填写反馈问卷,了解培训效果和意见建议。
3. 定期组织安全专项知识学习,持续巩固安全意识。
八、培训后续工作1. 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生产。
2. 组织定期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健全安全值班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4. 组织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以上就是夏季四防安全培训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通过此次培训,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公司夏季安全生产。
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够重视安全,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夏季四防安全培训资料夏季四防:防中暑、防淹溺、防雷击、防食物中毒一、防中暑1、中暑的预防(1)主控制室、配电间要尽量打开空调,并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5~27℃。
(2)合理安排时间,室外作业人员应尽量避开高温时间作业,合理穿戴防护工作服,避免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多饮用含盐的白开水,注意休息,备好防暑降温药物。
(3)夏季因高温天气影响,人容易疲劳,妥善安排高温期间职工的休息时间和休息场所,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
(4)供给必须的营养物质及耐热保健饮料等卫生保健措施,以提高工人的身体素质,控制和消除中暑,并减少高温对健康的远期作用。
对身体素质差、不适应高温作业的人员在在非高峰时可以适当轮换加气。
(5)备防暑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等。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就可服用所带药品缓解病情。
2、中暑的急救措施(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
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
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二、防淹溺(1)定期检查疏通驻地、各施工点的排水系统,对不通畅的要进行清理。
夏季四防培训资料夏季四防培训资料(一)夏季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也是各种疾病和安全事件频发的时期。
因此,夏季四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将介绍夏季四防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以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夏天。
一、防暑降温夏季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是确保身体健康的关键。
1.合理穿着夏季应选择透气性好、材质轻薄的衣物,避免暴露在阳光下。
同时,可以选择戴帽子、墨镜等物品,以遮挡阳光对头部的直接辐射。
2.适度运动尽量避免在炎热的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和中暑。
如果需要进行户外活动,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时段,并保持适度运动量。
3.科学饮食夏季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保持水分和盐分的摄入,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同时,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或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4.合理用药在高温环境下,应避免滥用药物。
如果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建议咨询医生的建议,了解药物对热度的影响,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防溺水夏季游泳成为人们消暑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不慎溺水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掌握防溺水的方法至关重要。
1.了解水性不同水域的性质和风险不尽相同,需要在了解清楚的情况下进行游泳。
对于未经熟悉或不会游泳水域,应避免靠近或入水。
2.掌握游泳技巧如果能够游泳,应保持游泳技巧的熟练,并避免在危险、复杂的水域进行游泳。
同时,尽量避免单独游泳,最好有人陪同。
3.不随意下水尤其是对于无生命救助经验和救援设备的个人来说,不要随意下水救人,以避免发生二次溺水事故。
应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寻求帮助。
4.了解溺水救护常识有必要掌握溺水救护的基本知识。
比如说,懂得正确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技巧,为他人提供及时的救助。
夏季四防培训资料(二)三、防日晒夏季紫外线强度较高,容易引起皮肤晒伤、皮肤癌等问题。
因此,夏季必须做好防日晒工作。
1.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在太阳高照的时候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中午时段。
一、前言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风险逐渐增加,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校特举办夏季四防安全教育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旨在通过讲解夏季常见安全隐患、应急处理措施等知识,帮助大家掌握夏季安全防范技能,确保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夏季。
二、夏季四防安全教育培训班课程内容1. 高温天气安全防范(1)了解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如中暑、热射病等。
(2)掌握预防中暑的方法,如保持室内通风、穿着宽松透气衣物、及时补充水分等。
(3)学会中暑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如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处、用冷水擦拭身体等。
2. 暴雨天气安全防范(1)了解暴雨天气对交通、出行、用电等方面的影响。
(2)掌握预防暴雨灾害的方法,如注意路况、避免出行、确保家中用电安全等。
(3)学会暴雨灾害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如及时关闭电源、注意积水区域等。
3. 雷电天气安全防范(1)了解雷电天气对人体的危害,如触电、雷击等。
(2)掌握预防雷电灾害的方法,如远离高大树木、金属物体等。
(3)学会雷电灾害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如迅速撤离现场、及时就医等。
4. 防溺水安全教育(1)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掌握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如学会游泳、不私自下水等。
(3)学会溺水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如及时呼救、施救等。
三、夏季四防安全教育培训班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邀请专业讲师针对夏季四防安全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了解夏季安全隐患和应急处理措施。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员了解夏季安全事故的危害,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 实操演练:组织学员进行模拟演练,使学员掌握夏季四防安全技能。
4. 互动交流:鼓励学员提问、分享经验,提高培训效果。
四、培训总结通过本次夏季四防安全教育培训班,学员们对夏季安全隐患和应急处理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夏季四防安全培训教材在炎热的夏季,各种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
为了提高大家对夏季安全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编写此夏季四防安全培训教材。
通过学习,大家能够更好地应对夏季的各种安全风险,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一、高温防暑夏季高温天气,极易引发中暑和其他热相关疾病。
为了预防和应对高温天气,有以下几点建议:1. 注意天气预报,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尤其是中午时分。
2. 出门前涂抹防晒霜,选择透气性好且适合夏季的衣物。
3. 多饮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避免脱水。
4. 在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空调,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二、防溺水夏季是游泳和水上活动的高峰期,但也是溺水事故频发的季节。
为了守护生命,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学会游泳或参加专业的游泳培训课程,提高自身的水中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在游泳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单独下水游泳,尽量选择正式的游泳场所。
3. 深水区禁止非游泳者进入,不要携带负重物品下水。
4. 在水上活动中戴好救生设备,尽量避免与酒精或药物的使用结合。
三、防雷电夏季雷电活动频繁,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在雷雨天气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在雷雨天气中尽量避免在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无避雷措施的开阔场地。
2. 如果被困在户外,应尽量躲避高大的物体,避免暴露在空旷的地方。
3. 在室内的时候,关闭电气设备,避免使用含有金属成分的物品。
4. 如果遇到雷电击中周围环境的情况,应迅速蹲下,尽量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四、防火安全夏季干燥炎热,火灾隐患增大。
为了保护自身和周围的环境,我们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检查家庭用电设备,避免因电线老化或短路引发火灾。
2. 使用电炉、电热毯等电器时,切勿离开或长时间不注意,避免引发火灾。
3. 不在室内吸烟,特别是床上和沙发上,避免烟蒂引发火灾。
4. 不随意乱扔烟蒂,尤其是在林区和丛林地带。
通过对夏季的四大安全风险进行培训和宣传,相信大家能够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夏季四防安全培训内容夏季四防安全培训内容夏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会的季节,但也是一个充满危险和挑战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需要注意各种安全问题,以确保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夏季四防安全培训内容。
一、防止中暑中暑是夏季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它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晕眩等症状,并且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
为了避免中暑,我们需要做以下几点:1.保持水分: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时,我们应该经常喝水补充水分。
2.穿透气衣服:穿着透气性好的衣服可以帮助身体散热。
3.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如果可能的话,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应该尽量避免。
4.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应该立即停止活动并寻求医生帮助。
二、预防溺水夏天是游泳的好时机,但也是溺水事故高发季节。
以下是预防溺水的几点建议:1.学习游泳:学习游泳是避免溺水最好的方法之一。
2.不要单独游泳:不要单独去游泳,最好和其他人一起去。
3.注意水深:在游泳前应该了解水深,并且只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游泳。
4.不要饮酒后游泳:饮酒会影响判断力和反应能力,因此不要在喝酒后去游泳。
三、防止食物中毒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因此食物中毒也容易发生。
以下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几点建议:1.保持卫生:在制作和保存食物时应该保持卫生,并且避免交叉污染。
2.避免生食:生肉、海鲜等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应该避免生吃这些食物。
3.及时处理剩余食物:剩余的食物应该及时处理,并且不要放置太长时间。
4.注意过期食品:过期的食品应该立即丢弃,不要再食用。
四、防止火灾夏季是火灾高发季节之一。
以下是预防火灾的几点建议:1.不要在野外生火:在野外生火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因此应该避免这样做。
2.注意用电安全:夏季使用空调和电扇较多,因此应该注意用电安全。
3.禁止吸烟:在易燃物附近吸烟容易引起火灾,因此应该禁止吸烟。
4.及时处理明火:明火应该及时处理,并且不要让它们无人看管。
总结夏季四防安全培训内容包括中暑、溺水、食物中毒和火灾等方面。
夏季四防及工作要点培训一、热防护1. 常识夏季来临,温度骤升,人体出汗排热,此时人体需要大量饮水,否则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表现为头晕、口渴、乏力、虚脱、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就近送医治疗。
2. 防范我们应该做好热防护工作,尤其是室外工作人员。
具体措施如下:1.做好防暑降温,随身携带清凉饮料和毛巾;2.避免暴露在阳光下长时间工作,可采取遮阳伞、遮阳帽等措施;3.加强心理建设,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减少疲劳;4.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强度。
二、防雷电1. 常识夏季是雷电多发季节,雷电灾害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安全都会造成威胁。
特别是远离市区的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集中的地区,防电防雷必不可少。
2. 防范1.避免在室外高地、水边、金属结构物等地停留;2.不要在野外乱扔烟蒂、易燃物等;3.避免在天气突然转暴中野外露天作业;4.室外应选择安全带、避雷器等设备,防雷措施要得力。
三、防毒1. 常识夏季气温升高,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加速,有些物质很容易挥发、蒸发,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2. 防范1.单位要选择有条件的时间进行化学危险品的保护作业;2.工作人员应佩戴好防毒面具;3.防护设备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有害物质集聚;4.工作完后,应及时消毒,以免影响其他人员的健康。
四、防溺水1. 常识夏季室外游泳、水上活动大量增加,这意味着溺水事故随时有可能发生。
特别是儿童、老年人、非游泳人员等更应该注意防范。
2. 防范1.入水前了解水情、熟悉水性;2.不单独前往水域,遵守管理规定;3.游泳时不要过度疲劳;4.发现发生意外后,安全离开水域,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五、工作要点1.了解自身身体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的员工,应注意增强体质,按照医生给出的要求准备、服药。
2.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充分审批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项目安全运行;4.在工作中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妥善保管劳保用品;5.加强协调配合,团结互助,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2025夏季“四防”安全培训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雷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增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们特组织了这次 2025 夏季“四防”安全培训。
“四防”,即防暑、防汛、防雷、防台风。
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讲解。
一、防暑夏季高温炎热,容易导致中暑等疾病。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中暑的症状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症状更为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中暑,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
特别是室外作业人员,应尽量避开中午 12 点至下午 3 点的高温时段。
2、加强个人防护,穿戴透气、轻便的工作服和安全帽,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护用品。
3、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4、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如安装风扇、空调等设备。
如果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将患者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腰带,使其平卧休息。
2、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
3、给患者饮用适量的淡盐水或清凉饮料,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如患者症状严重,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二、防汛夏季是暴雨、洪水等灾害的高发期。
防汛工作至关重要,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在防汛方面,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制定完善的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
2、定期检查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
清理雨水井、排水沟等,防止杂物堵塞。
3、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如沙袋、水泵、雨衣、雨鞋等。
4、加强对员工的防汛知识培训,提高大家的防汛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夏季四防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夏季的高温天气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掌握夏季饮食、穿着、作息等方面的四防知识。
3. 学会应对夏季高温天气的紧急救护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高温天气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夏季四防知识:饮食、穿着、作息等。
3. 夏季高温天气的紧急救护措施与急救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员提问:你们对夏季高温天气有什么了解?高温天气对身体有什么影响?2. 学习夏季四防知识(15分钟)2.1 饮食四防- 恶化食物: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易让人感到燥热,增加消化负担。
- 补水要及时:多喝水、喝清凉饮料、吃多汁水果和蔬菜。
- 注意饮食安全:避免食物受菌感染,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
2.2 穿着四防- 选择透气轻薄的衣物:棉质、麻质、亲肤材质的衣物有助于散热。
- 避免暴晒:尽量避免在太阳强烈的时候长时间暴晒。
2.3 作息四防-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在炎热时节过度劳累。
- 善于利用清晨和傍晚时段:这两个时段温度相对较低,适合户外活动。
3. 学习夏季高温天气的紧急救护措施与急救知识(15分钟)3.1 中暑的紧急救护- 迅速将中暑者从高温环境移到阴凉、通风处。
- 平躺休息,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 给予适量的清凉饮料补水,可用湿毛巾敷在额头、颈部等位置降温。
- 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意识不清、体温过高、出现抽搐等情况。
3.2 烫伤、烫烫伤的急救- 迅速将烫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冷却伤口。
- 注意不要用冰直接接触烫伤部位,以免引起其他损伤。
- 轻度烫伤可用消毒棉片包扎,需到医院就诊的情况:面积较大、深度较深、出现水泡等情况。
4. 小结与讲评(10分钟)总结夏季四防知识与急救措施,对学员进行问答评价。
五、作业请学员整理夏季四防知识与急救措施的笔记,并结合实际,写一篇关于夏季高温天气的四防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培训,学员明确了夏季高温天气对身体的影响,并掌握了饮食、穿着、作息等方面的四防知识。
夏季四防培训教案夏季四防:防火防爆、防暑、防雷击、防汛一、防火防爆有关术语及定义(一)燃烧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称为‘燃烧的三要素“。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且互相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方可发生。
3燃烧的过程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蒸汽或气态下进行的,由于可燃物质的状态不同,其燃烧的特点也不同。
气体最容易燃烧,只要达到其本身氧化分解所需的热量便能迅速燃烧。
液体在火源作用下,首先使其蒸发,然后蒸汽氧化分解进行燃烧。
固体燃烧,如果是简单物质,如硫、磷等,受热时首先熔化,然后蒸发、燃烧,没有分解过程。
如果是复杂物质,受热时,首先分解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产物和液态产生的蒸汽着火燃烧。
(二)爆炸定义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核爆炸三种。
1、爆炸和燃烧的区别从化学反应角度上讲,燃烧与爆炸没有明显的区别。
但在传播过程与机理上有所不同。
(1)燃烧是化学反应,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2)燃烧时化学反应区域的能量是通过传导、热辐射以及燃烧产物的扩散作用传入反应物中,而爆炸的传播是借助冲击波对爆炸物质的强烈冲击压缩作用而进行的。
(3)燃烧波与冲击波传播的速度不同,燃烧波的传播速度通常为每秒数毫米到数米,爆炸时沖击波速度超过声波,甚至可达每秒数千米。
3粉尘爆炸粉尘爆炸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如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发生一起特大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0多人,直接损失达数千万元。
并不是所有的的粉尘都能发生爆炸,能够引起爆炸的粉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粉尘必须是可燃的,这里所说的可燃指容易和氧反应,容易产生可燃性气体。
有的固体,在燃烧时不产生可燃性气体,也不出现有火焰的燃烧而只是表面燃烧,如活性炭,但不产生粉尘爆炸,假如活性炭吸附大量的溶剂蒸气,则会产生激烈的爆炸。
B粉尘必须呈悬浮状态,这是因为悬浮状态粉尘可很好与氧气接触,故堆积状态粉尘是不可能引起爆炸的,但如用气流扰动或某种外来因素使堆积的粉尘飞扬起来,它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粉尘不发生爆炸则已,一旦发生往往接连爆炸,造成巨大爆炸。
C粉尘浓度必须在爆炸范围以内,粉尘爆炸和气体爆炸性混合物一样,有一个爆炸极限的问题,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可能发生爆炸,当然爆炸极限与颗粒大小、湿度、环境温度、点火能量因素有关。
D有一定的点火源,粉尘爆炸的点火能量远高于气体爆炸性混合物。
(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1闪燃与闪点易燃、可燃液体表面挥发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当火源接近时,能发生闪燃现象。
引起闪燃的温度叫闪点。
如丙酮闪点-20;甲醇闪点7;乙醇14;甘油160。
闪点作为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不同的易燃可燃液体有不同的闪点,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2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需要一定的浓度才能爆炸。
这种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其中最低的浓度要求称为爆炸下限,最高的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极限也是判断火灾爆炸危险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3、1974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如下: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按照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了做好防火防爆工作,公司分为防火区、防爆区、固定动火区。
防爆区又分为甲、乙级防爆区。
4、爆炸危险场所等级划分根据1995劳动部《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特别危险场所、高度危险场所和一般危险场所三个等级(划分原则见附件一)。
特别危险场所是指物质的性质特别危险,储存的数量特别大,工艺条件特殊,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人员伤亡,危害极大的危险场所。
高度危险场所是指物质的危险性较大,储存的数量较大,工艺条件较为特殊,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具有一定危害的危险场所。
一般危险场所是指物质的危险性较小,储存的数量较少,工艺条件一般,即使发生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较小的场所。
在划分危险场所等级时,对周围环境条件较差或发生过重大事故的危险场所应提高一个危险等级。
5、爆炸危险场所等级划分原则1.危险等级划分依据物质性质、数量和工艺条件三个主要因素,每个因素分为A、B、C三级。
见下表2.物质性质最为危险或数量特别大或工艺条件最为特殊为A级,B级次之,C级最小。
3.工艺条件分为温度、压力和化学反应三个子因素,每个子因素同样分为a、b、c三级,根据三个子因素的级,按照二个c级相当于一个B级,二个b级相当于一个A级的原则,定出一个工艺条件级。
4.危险等级划分的三个主要因素一个为A级、一个为B级、一个为C级及以上者为特别危险场所;三个主要因素中一个为B级、二个为C级及以上者为高度危险场所;在高度危险场所规定的级以下者为一般危险场所。
5.危险等级划分时,危险场所的周围环境条件和发生过重大事故是作为附加因素考虑的,当周围环境条件较差或发生过重大事故的场所,应提高一个危险等级。
二、防火防爆技术安全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防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消结合”,是防止火灾爆炸的基本原则。
根据燃烧的三要素,燃烧爆炸的发生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所以最理想的原则是把这三个要素同时消灭控制,但不经济,有时也不可能。
火源很难控制,特别是一些静电火花(一)控制易燃易爆物质及助燃剂1、控制易燃易爆物质的用量,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质的用量,尽量不用或少用易燃易爆物品,通过不断的工艺、技术革新,使用不燃的溶剂或火灾爆炸危险性小的难燃溶剂代替易燃易爆物质,从而降低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2、加强密闭,使生产设备和容器尽可能密闭,减少“跑、冒、滴、漏”现象,防止易燃易爆物质在空气中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注意通风排气,尽管容器、设备采取了一定的密闭性措施,但危险物品的泄露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排气工作,以降低火险的危险性。
4、严格工艺参数控制,在生产中要加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教育,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料比等工艺参数,使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减少跑料的可能性。
二)着火源的控制与消除静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在工业上应用日趋广泛。
这里主要讨论静电的危害性,如静电火花放电,往往成为点火源酿成火灾爆炸事故。
1、静电的产生静电的产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这里就不讨论了。
磨擦起电是大家熟悉的,但是磨擦并不是产生静电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只要是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后(间距小于2.5+10(-8)厘米)分离都能产生静电。
由于不同物质对其电子的约束不同,在接触面上会有电子的转移,使一方带正电,一方带负电,直到达到平衡状态,突然分离就会产生静电,磨擦只不过是使两种物质接触更紧密罢,加剧了电子的转移。
以管道输送液体为例,在液体进入管道后,在与管道接触的界面上就会有电子的转移,使一侧带正电,一侧带负电液体不断流动,管道和液体分别带上静电,液体流速加快,静电压会加大,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流速。
一般溶媒小于3米每秒。
这里有个案例。
国内某厂200吨油罐,用顶部注入(应用液下注入)液体,由于冲击和晃动,不到10分钟就产生了一次爆炸事故,事后模拟试验,测得静电位在7000伏以上。
这里有几个数据:尼龙衣从毛衣上脱下可带数千伏电压;穿塑料靯在不导电地板上行走,可达千伏以上。
有一报道,某医院在给病人吸麻醉剂乙醚时,由于急速打开聚氯乙烯盖时,产生高达500伏的电压,发生了一次爆炸事故。
2静电危害静电积累导致火花放电,在危险场所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静电具有一定能量,对人体造成伤害,以及因闪光或刺激肌肉引缩造成二次事故;妨碍生产,影响产品质量。
制剂车间生产中,反映的更为突出。
3静电的消除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防止静电的产生;二是使产生静电尽快案例消除。
只要做好其中的一项工作,就可以避免静电事故的发生。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从工艺上控制静电的产生。
如合理设计与选材,尽可能使想到磨擦的两种物质在静电序列表中的位置接近,降低静电的产生;在火灾爆炸场所,设计设备管道尽可能光滑平整无棱角,管径无骤变,严格控制物流杂质;控制液体流速、压力、温度等参数。
(2)采用泄漏导走静电的措施。
如用空气增湿,加抗静电剂的方法导走静电。
(3)静电接地。
通近过接地导线将带电体的电荷引入大地,只适用于消除带电导体表面的自由电荷,非导体的静电电荷无法导走。
(强调静电跨接线连接,串联,沸腾床中间段不压紧,留下隐患)(4)装静电消除器。
又称静电中和器,是一种离子发生器,以生产离子来消除静电危害。
(5)人体防静电。
三、防雷击雷电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足够电荷的云块与云块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静电放电。
1、雷电放电特点高电压,可达几万伏以上;时间短,仅几十微秒;电流大,达几百千安。
2、雷电分类根据形状,分为片状、线状、球状三种。
片装雷,往往在云之间发生;线状雷,就是人们常说的落地雷;球状雷,比较特殊,是一种紫红色的发光环体,直径从几毫米到几米,时间可达数秒钟,可在空中飘行或地面滚动,会通过窗户进房入室。
3、雷电破坏性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人畜时,由于电效应产生电击,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放电过程中产生静电和电磁感应,也能酿成事故。
4、常见的防雷装置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避雷器。
公司一般是避雷网。
防雷装置实际上是接受闪电避免雷击装置,每一种防雷装置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5、防火防爆区的防雷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由于雷击可能产生A:静电感应,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要求及防雷等级,架设相应的防雷装置。
因此应有消除静电感应造成火花的放电措施,其方法必须使A:被保护物体的一切导电部分进行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一般在5欧以内,同时不准存在伸展长度大并与大地相互绝缘的金属物体;另外,雷电产生B:电磁感应,容易在导体的闭合回路中,形成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经过环路的接触不良处,发热可使易燃物着火或火花放电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因此,B对平行管道相距不到100毫米时,每20-30米须用金属线跨接,交叉管道相距不到100毫米时,也要也要跨接,跨接电阻小于0.03欧。
其他金属物间距小于100毫米时,也应跨接,并有不少于两处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5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