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开采newfile采矿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5
1.采矿是从地壳中将可利用矿物开采出来并运输到矿物加工地点或使用地点的行为、过程或工作;2.矿山是采矿作业的场所,包括开采形成的开挖体、运输通道和辅助设施等;3.矿产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于地壳内的能被国民经济利用的矿物资源,它们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4.矿石是指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在质和量两方面都能为国民竞价所利用的矿物集合体;5.矿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产状的矿石的天然集合体;6.工业品位指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矿石中有用成分的最低平均含量;7.边界品位指可采矿石有用成份含量的最低界限,是矿体边界上矿石最低品位;8.矿石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单位含量;9.变质矿床是受变质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原岩或原矿床;10.变成矿床:原岩变质成为矿床,或原矿床变质成为具有另一种工业用途的矿床11.开拓巷道是指为开拓矿床掘进的巷道;12.井田指在一个矿山企业中划归一个矿井坑口开采的矿床或其中一部分13.矿田指划归一个矿山企业开采的全部矿床或者其一部分;14.矿区指划归一个公司或矿务局开采的矿体;15.矿井生产能力是指矿井正常生产期间,单位时间内采出的矿石量;16.矿块指在阶段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的阶段运输平巷,将阶段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17.采准指在已经开拓的阶段掘进一系列巷道,将阶段划分为矿块,并在矿块内为行人、通风、运料、凿岩和放矿等创造条件的采矿淮备工作;18.切割指在已经采准完毕的矿块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为回采创造爆破和放矿条件的工作;19.采切是指采准与切割的统称;20.矿石损失是指在矿床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数量减少的现象21.矿石贫化指采出矿石品位低于工业储量平均品位的现象;22.竖井开拓法指以竖井作为主要开拓航道开拓矿床的方法23.斜坡道指供无轨自行设备运行的倾斜巷道24.采场地压管理指回采过程中为控制或减轻地压造成的危害,或利用地压进行开采的工作;25.采矿方法指矿块中进行的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的总和;26.矿石损失指矿床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数量减少的现象;27.矿石损失率指矿床开采过程中损失的矿石量与工业储量的百分比;28.矿石回收率指采出的纯矿石量与工业储量的百分比29.矿石贫化指矿床开采过程中矿石质量品位降低的现象;30.矿石贫化率指采出矿石品位降低的百分率;31.废石混入率指混入采出矿石中的废石量与采出矿石量的百分比32.采准系数指矿块每采出一千吨矿石所需掘进的采准巷道与切割巷道米数33.采准工作比重指矿块中掘进采准和切割巷道采出的矿石量与矿块采出矿石量的百分比,34.特殊采矿方法:利用某些矿物的物理化学特性,通过钻孔将水或其他溶剂注入矿层,将矿层中的固态矿物转化为液态,再通过钻孔或地下坑道提出地面,而将矿石中的其余成分留在原地的一类采矿方法;5.与煤矿开拓相比,非煤矿床在井田划分,回采单元划分,矿井生产能力,矿床开拓方法,井筒硐位置,阶段平面开拓以及矿井开拓系统组成等方面有何特点并分析说明原因;Ⅰ井筒布置特点:⑴主井:一般选择井筒不穿过矿体且留保安矿柱,位于上,下盘,侧翼原因:①煤矿的井田尺寸较大,非煤井田尺寸较小;②煤炭价值低,非煤矿产价值高③煤层以缓倾斜和倾斜为主,非煤矿体则以急倾斜居多;⑵副井:副井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做辅助运输和废石场位置的影响与选矿位置的关系不大,因此,当条件不允许时,副井可以远离主井单独布置;⑶风井:风井的位置决定于进风井与回风井的相对位置,常见的有中央并列式,中央对角式和侧翼对角式,多采用对角式;Ⅱ井田划分:特点:通常按其自然生成范围划分,井田尺寸一般较小;原因:考虑矿床自然条件和技术经的合理性,大多数矿床范围较小;Ⅲ矿井生产能力:非煤矿山以中小型居多,也日益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而矿井服务年限则相应缩短,原因:首先要以满足国家的需要为前提,并综合考虑井田储量,矿体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以及矿山外部因素,按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确定矿井生产能力;Ⅳ回采单元划分:特点:视矿体倾角大小而定,有井田-阶段-矿块和井田-盘区-矿壁原因:非煤矿床中,水平和缓倾斜矿体较少,因此,除少数条件适合的矿床以外,一般都采用阶段布置方式;Ⅴ矿床开拓法:特点:多了斜坡道开拓法,原因:生产系统简单,环节少;矿床开拓快,矿井投产早,无轨自行设备机动设备机动,灵活,使用方便;六阶段平面开拓:⑴阶段划分:阶段高度也就是矿块高度;原因:阶段的高度受确定的应综合考虑矿床地质条件,技术和经济三方面的因素;⑵阶段运输巷道布置:阶段运输巷布置主要因素有矿体数目,厚度,间距,矿岩稳固性以及矿体赋存稳定程度等,对非煤矿山,阶段运输巷道布置除了应满足运输和通风的要求外,还应考虑探矿的覆岩和所采用的采矿方法;⑶井底车场:非煤矿的井底车场线路一般比较简单,结构大为简化;原因:非煤矿井生产能力一般较小,有时只装备一个井筒即可满足生产要求,受条件限制,只能分散布置主,副井,分别设井底车场;⑷主运输阶段和副阶段:主阶段相当于煤矿拥有辅助水平的开采水平,则阶段相当于煤矿的辅助水平;原因:非煤矿山的阶段服务年限短,生产比较分散;矿井开拓系统:有溜井与地下矿碎硐室;原因:有些大块矿石可能不满足放矿,矿石运输与提升的要求、6、非煤矿生成特点与煤矿生成特点有何区别由此产生的开采方法有何不同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1矿石: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集合体。
2矿产:是指一切埋藏在地壳中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资源。
3矿体:地壳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4矿石品位: 矿石中有用成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单位含量。
5边界品位:划分矿体与围岩(矿石和废石)的有用组分最低含量标准。
6工业品位: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开采利用的矿石中有用成分的最低平均品位。
又称最低工业品位。
7矿石损失:在矿床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数量减少的现象。
8矿石贫化:采出矿石品位低于工业储量平均品位现象。
9成矿作用:把地壳中的有用成分和其它成分分离开来,集中富集而形成矿床的地质作用。
10矿石的坚固性:矿石抵抗外力(机械、爆破破碎)的能力,常用普式系数表示。
11结块性指采下的矿石遇水和受压后重新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含粘土成分的矿采下后遇水受压易结块。
它对放矿、装矿和运输都有影响。
12氧化性指硫化矿石(化学成分为硫化物)采下后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变成氧化矿石(化学成分为氧化物)的性质。
它降低选矿回收率,并使矿石结块或引起自燃。
13 自燃性指硫化矿石氧化生热并自燃的性质。
该类矿石采下后不能在采场堆放时间太长,影响采矿方法的选择14矿床开拓:从地表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形成提升、运输、排水和动力供应等完整的生产系统。
为开拓矿床掘进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
15采准:在已经开拓的阶段掘进巷道,将阶段划分成矿块,并在矿块内为行人、通风、运料、凿岩和放矿等创造条件的采矿准备工作。
16切割:指在已经采准完毕的矿块中开切自由面和自由空间,为回采创造爆破和放矿条件的工作。
17回采:指在已经采切完毕的矿块中采出矿石的过程18主要开拓巷道:提升矿石的井筒及运输矿石的平硐和斜坡道;19辅助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中只起辅助作用的开拓巷道,如:副井、风井、充填井、矿石溜井、石门和阶段运输巷等。
20单一开拓法: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拓矿床21联合开拓法:用两种主要开拓巷道组合起来开拓矿床,通常是矿床浅部用一部主要开拓巷道开拓,深部用另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拓。
非煤矿山有两种主要开采方式,一种是地下开采,一种是露天开采。
对于埋藏较深的矿床,一般采用地下开采的方法。
地下开采有其特殊的作业特点,主要是:作业环境差,空间较小;地质条件多变,经常受到顶板、矿尘、水、火等灾害的威胁;生产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等。
因此,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井下作业安全常识才能保证安全。
一、下井前的准备1.人井人员在人井前,一定要吃饱睡足休息好,并且人井前严禁喝酒。
2.人井前要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胶鞋,做到整齐利索;脖子上最好戴一条毛巾,既可擦汗,又可防矿渣掉落到衣服里去,在自救互救中也可能用上。
3.人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矿灯等照明灯具。
4.随身携带的锋利工具,如瓦刀、斧子、锯等必须套上护套或装人工具袋,以防伤人。
5.必须遵守入井挂牌登记制度,登记后方可人井。
6.每个人井人员都必须自觉参加班前会,明确当班生产任务和安全注意事项,防止发生事故。
7.接受岗前培训,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人井。
每个在井下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熟悉自己工作地点的各种灾害情况的避灾路线。
8.了解本次下井所经过路线的安全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条件及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逃生路线和方法。
二、乘坐罐笼和人车罐笼是运送人员上下井和提升矿石、材料、设备的专用设备,是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和人员安全出入井的关键设备。
井下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上下井人员乘坐罐笼,都要遵守有关规定或把罐工的指挥,按顺序上下,不得拥挤和打闹。
无论任何时候,没有得到井口管理人员或把罐工的许可,不准进出罐笼,尤其是发出了升降信号以后,或者罐笼没有停稳之前,千万不要争抢上下。
每罐不得超员运行。
2.进入罐笼后,必须关好罐门或罐帘,人要站立稳当,两腿稍弯曲,手要握住扶手。
不要把头和手脚或携带的工具伸到罐笼外面去,不要在罐笼内互相打闹,更不准向井筒内抛扔任何东西,否则容易造成事故。
3.严禁人和物料或矿车同乘一层罐笼。
在装有爆破材料的罐笼内,除爆破工或护送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同行。
非煤矿山员工安全知识读本组—采矿方法概述1.采矿方法的分类及其适用条件根据回采时地压的管理方法,将非煤矿山的采矿方法划分为三大类,即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和崩落采矿法。
(1)空场采矿法。
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两步回采,即先采矿房后采矿柱,以围岩本身的强度及矿柱来支撑采空区的顶板。
因此,矿体和围岩稳固是其应用的基本条件。
(2)充填采矿法。
分两步回采,第一步回采时,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用充填材料充填采空区,防止矿岩冒落。
因此,不论矿岩是否稳固,均可以采用。
(3)崩落采矿法。
为一步回采,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同时崩落围岩并充满采空区,达到控制和管理地压的目的。
围岩不稳固也可以采用。
不同的采矿方法除满足其基本条件外,还依据矿体的产状和开采技术条件,派生出各种不同的采矿方法。
溶浸采矿法在金属矿山,如铀矿、金矿和铜矿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在锌、锡和镍矿中也有应用。
2.采矿方法一般安全规定地质资料比较齐全,赋存条件基本清楚的中型矿山,应有采矿方法设计,作为施工依据。
产状、赋存条件缺乏的矿体,必须在开拓、采准过程中,及时进行补充勘探,做出块段或矿块的采矿方法设计。
采矿方法必须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围岩稳定情况、设备能力等慎重选择。
厚度大或倾角缓的矿体,采用留矿法时,应合理地布置底部结构,防止底板留矿。
没有足够符合要求的木材时,不应采用横撑支柱法等耗用大量木材的采矿方法。
每个采场都要有两个出口,并上下连通。
安全出口的支护必须坚固,并设梯子。
在上下相邻的两个中段,沿倾斜上下对应布置的采场使用空场法、留矿法回采时,禁止同时回采,只有上部矿房结束后,才能回采下面采场。
采用全面采矿法时,回采过程中应周密检查顶板。
根据顶板稳定情况,留出合适的矿柱。
采用横撑支柱采矿法时,横撑支护材料应有足够强度。
要搭好平台后才准进行凿岩作业。
禁止人员在横撑上行走。
采区宽度(矿体厚度)不得超过3m。
矿柱必须合理地回收。
设计回采矿房时,必须同时设计回采矿柱。
非煤开采一、名词解释1、采矿方法:非煤矿床地下开采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矿床开拓,矿块采准切割与回采。
在矿块中进行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的总和,称为采矿方法。
2、矿石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成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单位含量。
3、矿块的底部结构:为接受回采工作面崩落的矿石,并将其转运至运输水平,在矿块的底部一般都设受矿巷道、二次破碎巷道和放矿巷道,这些巷道的组成与结构形式统称为矿块的底部结构。
4、放出体:放出矿石在采场原矿石堆中占据的空间位置所构成的形体称为放出体。
5、补偿空间;矿石自矿体上崩落之后,其体积将会由于碎账而增大,所以崩落后的矿石所需占据的空间要大于矿石原始体积占据的空间,二者之差为容纳碎账矿石而需开凿的空间,称为补偿空间。
1、矿产: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于地壳内的能被国民经济利用的矿物资源,它们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2、边界品位:是划分矿石与废石的有用成分的最低含量标准。
3、内生成矿作用:热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物质产生的热能,包括岩浆热能、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能、地球重力场内物质调整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位能,以及地表表生物质转入地球内部后在高压下发生脱水、矿物变化和物质变相过程中释放出来能量等等。
上述作用称为内生成作用。
4、采准:在已经开拓的阶段掘进一系列巷道,将阶段划分为矿块,并在矿块内为行人、通风、运料、凿岩和放矿等创造条件的采矿准备工作。
5、矿石贫化:指采出矿石品位低于工业储量平均品位的现象。
6、矿块底部结构:为接受回采工作面崩落的矿石,并将其转运至运输水平,在矿块的底部一般都设受矿巷道、二次破碎巷道和放矿巷道。
7、采矿方法:在矿块中进行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的总和。
8、空场采矿法: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两步骤回采——先采矿房,后采矿柱,矿房回采过程中形成的采空区靠矿岩自身的稳固性和矿柱维护,采场一般无需采取支护措施。
9、放出漏斗:在松动范围内,各水平层的对称漏斗状凹坑。
10、原地浸出法:将化学溶剂注入天然埋藏条件下的矿层,浸出矿石中的有用成分并通过钻孔提取反应生成物的特殊采矿方法。
一、名词解释:矿产:矿产是指一切埋藏在地壳中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资源。
矿石: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集合体。
矿体:满足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矿石的天然集合体矿床:一定区域内的矿体的总称。
(包括工业矿床和非工业矿床)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成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单位含量。
边界品位:划分矿石与废石的有用组分的最低含量标准。
工业品味: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开采利用的矿石中有用成分的最低平均品位。
矿石损失:在矿床开采过程中造成矿石数量减少的现象。
矿石贫化:采出矿石品位低于工业储量平均品位现象。
矿石贫化原因:1.开采过程中混入废石; 2.高品位矿石损失或高品位粉矿流失矿石的硬度:矿岩抵抗外力的性能。
10Rcf矿块底部结构:在矿块下部接受矿石、二次破碎和放出矿石的一组巷道的总称。
落矿:将矿石从矿体上分离下来,并破碎成适于运搬块度的过程。
矿石运搬:将回采崩落的矿石从采场运搬到阶段运输水平的过程,称为矿石运搬。
联合开拓法:用两种或多种主要开拓井巷的开拓方法。
采矿方法:在矿块中进行的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的总和。
它是研究矿块开采的方法。
拉底:将拉底平巷扩宽至上、下盘边界,形成拉底空间,为回采开辟自由面,为矿石的碎胀提供补偿空间,这就称为拉底。
采切比:从矿块内每采出一千吨(或一万吨)矿石所需掘进的采准切割巷道的长度。
矿石“三性”:①结块性:指采下的矿石遇水和受压后重新粘结在一起的性质。
② 氧化性:指硫化矿石采下后在水和空气的作用下变成氧化矿石的性质。
③ 自燃性:指高硫矿石氧化生热并自燃的性质。
(含硫量18%-20%以上)井田划分:井田-阶段-矿块非煤地下开采步骤:矿床开拓→矿块采准切割→回采(落矿、采场运搬和地压管理)开拓:从地表掘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完整的生产系统。
采准:在已经开拓的阶段掘进巷道,将阶段划分成矿块,并且形成矿块的生产系统(行人、通风、运料、凿岩和放矿等)的采矿准备工作。
一、名词解释1.矿床:是一定区域内矿体的总称,由一个或多个矿体组成。
矿床是在一定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能满足当前开采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的富集地带。
2.矿石品位:是指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单位含量。
一般以矿石中有用成分质量与矿石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采准:是指在已开拓完毕矿床里掘进采准巷道,将阶段划分为矿块作为回采的独立单元,并在矿块内创造行人、通风、运料、凿岩和放矿等创造条件的采矿准备工作。
类似于煤矿的采区准备。
为采准而掘进的巷道,称之为采准巷道。
4.斜坡道:供无轨自行设备运行的倾斜巷道。
5.补偿空间:崩落后破碎矿石所占据的空间与原始体积之差,为容纳碎涨矿石而需开掘的空间。
6.充填采矿法:随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称为充填采矿法。
7.二次破碎巷道:有时,要在放矿前对不满足放矿和运输要求的不合格大块进行再次破碎——二次破碎,此时需要设二次破碎巷道。
8.悬顶距:顶板暴露的宽度,即为最大控顶距。
9.矿石贫化:在开采过程中,不仅有矿石损失,还会造成矿石质量的降低。
10.开拓巷道:为开拓矿床掘进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
11.矿块底部结构:是矿块底部为接受矿石、二次破碎和放出矿石所需掘进的巷道组成及结构形式的总称。
12.切割:是指在已经采准完毕的矿块中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有的还要把漏斗颈扩大成漏斗形状,为回采创造爆破和放矿条件的工作。
大体上相当于煤矿长壁开采的开掘开切眼。
13.挤压爆破:如果崩落之前未留或未留出足够的补偿空间,而是使崩落的矿石向相邻的已崩矿岩进行挤压,以获得一部分补偿空间,这种爆破方法叫挤压爆破。
14.空场采矿法:是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两步回采,先采矿房后采矿柱。
回采矿房时形成的采空区在矿柱和围岩支撑下以敞空的形式存在,暂不处理,故称为空场采矿法。
15.控顶距:放顶后所保留的能维持正常开采工作的最小宽度。
二、简答题1.说明非煤矿床地下开采的井田再划分方式?A ,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体划分形式:井田—阶段—矿块;b 水平,微倾斜矿体:井田—盘区—采区。
非煤矿山施工工法
非煤矿山施工工法包括以下几种:
1.地下开采工法:采用隧道掘进、立井法等方式进行地下开采。
此类工法适用于矿山储量较大、矿体较均匀的情况,通过地下开采可以有效利用地下资源。
2.露天开采工法:采用开放式开采方式,通过控制爆破、挖掘
等手段将矿石从露天粉碎、运输。
这种工法一般适用于矿体较浅、储量较大的情况,能够高效快速地开采矿石。
3.水力开采工法:利用水流对矿石进行开采的一种工法。
常见
的水力开采工法包括淘金和水脉探测开采等,适用于大规模矿山的开采。
4.矿体修复工法:在开采完毕后对矿体进行修复和复原,保护
环境和生态。
常见的矿体修复工法包括填埋、覆土、植被修复等。
5.暗河探测工法:通过探测和勘探矿山地下的暗河,然后进行
开采。
这种工法适用于需要开采暗河中的矿石的情况。
6.岩体锚固工法:对矿山岩体进行加固和支护,确保矿山施工
的安全。
常见的岩体锚固工法包括岩锚支护、喷射锚杆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非煤矿山施工工法,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可以选择适合的工法组合。
矿产资源是指岩石圈内由地质作用形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特点:1、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不可再生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3、矿产资源赋存状态的复杂多样性;4、矿产资源具有多组份共生的特点。
非煤矿床主要特点(1)规模小,价值高,井型一般较小(2) 产状多变;采矿方法多而灵活;(3)矿岩稳固,硬度大,一般用凿岩爆破法采矿(回采),机械化程度较低,仅在中硬以下矿层用机械采矿。
(4)破、装、运、支、处五个工序。
其中,前三项工序比较难,后二项工序较简单。
矿产资源分类成矿作用: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矿物性质和工业利用情况: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能源矿床面对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基础地质工作和资源勘查力度;提高关系国家安全资源的战略储备。
矿产资源特点:1)地质条件复杂,矿种齐全,储量丰富2)矿产资源地区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3)部分矿产贫矿多,富矿少,某些重要矿产资源短缺;4)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综合利用水平低。
我国矿产资源短缺原因分析(1)快速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费需求与储量增速很小之间不平(2)过去20年矿产资源开发蓬勃发展,造成无序与毁灭性开采,导致资源浪费及大量死矿、呆矿,不仅对资源安全构成威胁,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3)资源潜力远未查明,特别是西部地区;(4)公众资源危机意识淡漠,珍惜资源、保护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意识不强。
解决我国资源短缺问题(1)研究开发更先进的采矿方法、更有效的回采工艺,让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利用率更高、成本更省、生产更安全;(2)加大对尚未得到开发利用的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变废为宝,极大限度发挥各种特殊矿产资源的使用价值。
特殊矿产资源:①传统采矿业产生的副产品,仍含有一定比例可以利用的有用成分的废石、尾矿;②有用矿物成分品位低的境外矿、表外矿;③传统方法难采难选的矿产资源;④矿体本身形成条件、物理化学性质特殊的矿床;⑤赋存条件特殊的矿产资源,如海底、极地、太空矿产资源。
重庆智鑫建材厂采矿工艺管理制度一、基本要求1)、公司所有开采活动必须在采矿许可范围内进行。
2)、选择矿用设备时必须考虑矿山地形、交通、气象条件、矿山规模和采矿工艺,并且设备要低能耗、高效、耐用。
3)、采矿设备、设施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工序要求。
采矿各工序(凿岩、落矿、放矿、运搬、地压管理,或穿孔、爆破、装运、排土工艺)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生产要求。
4)、采矿工艺必须适合地质条件,并考虑特殊灾害的影响,采矿方法必须与矿体的产状、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条件等地质条件项适应。
5)、采矿工艺要安全高效,开采顺序和方式必须适应生产现状。
6)、在采矿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处理好剥离和采矿的关系,严格遵守“采剝并举、剥离(掘进)先行”的原则。
7)、落矿方法和运搬方式必须与矿体倾角、厚度、形状及矿石和围岩的接触情况相适应。
8)、采出矿量要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矿柱回收要符合安全要求。
9)、采场地压管理和采场构成要素必须与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矿石和围岩的稳固性相适应。
10)、经常分析工艺联系,找出薄弱环节,研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以提高实际产量。
11)、要严格控制采矿损失率和贫化率,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12)、运行记录齐全,执行的效率和效力应达到95%。
二、生产工艺管理1)、落矿采用浅孔爆破方法落矿,炮孔可以采用水平和垂直两种布置方法。
开采缓倾斜矿体一次采全厚(矿体厚小于2.5-3米)时布置水平孔。
开采缓倾斜中厚矿体时,用需倾斜分层回采,炮孔可以采用水平和垂直两种布置方法。
一般矿石不稳固时炮孔宜水平布置,稳固时宜垂直布置。
分层的开采顺序取决于矿岩的稳固性。
一般来说,开采缓倾斜矿体时,若上盘围岩(顶板)稳固而矿石不稳固,应自上而下回采;否则,宜自上而下回采。
开采急倾斜矿体时,若矿石稳固,可自下而上回采;否则,应自上而下回采。
2)、矿石运搬重力搬运开采急倾斜矿体时,矿体下盘倾角大于矿石的自然安息角时可采用重力运搬,崩落矿石借重力自溜入放矿漏斗后,用闸门控制装车。
该法优点主要是采准切割工作量小,工序简单,各工艺可以平行作业,通风及作业条件好,但回收率低,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定的倾角小于40°的矿床。
(3)分段采矿法、阶段矿房采矿法主要用于急倾斜、厚度大的矿床开采。
矿房沿矿体走向或垂直方向布置,用深孔、扇形炮眼爆破落矿,由下部漏斗柱阶段平巷放矿。
主要用于围岩稳固,矿石较稳固、矿体厚度在8~20米,倾角大于矿石的自然安息角,且矿体内夹石少,矿体与围岩接触线明显的矿床。
二、崩落采矿法,特点是随着矿石采出,有计划地用崩落矿体的覆盖岩层和上下盘岩石来充填采空区,以控制采区地压。
一般在矿体围岩不稳固,地表允许陷落的条件下采用。
崩落采矿法是一种效率高,能适应各种不同地质条件的采矿方法。
在大、中型矿山应用较多,根据矿石是否在崩落废石覆盖下放出,崩落法还分围岩崩落采矿法和矿石围岩崩落采矿法。
围岩崩落采矿法是矿石不在崩落废石覆盖下放出。
该法还分单一分层和多分层的崩落法。
矿石围岩崩落采矿法是将矿石在崩落的松散废石覆盖下放出。
该法还分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有底柱阶段崩落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三、留矿采矿法,特点是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内暂时存留部分采下来的矿石,借以配合矿柱支撑采空区,并保持留有足够的回采空间。
一般在矿石较稳固,且不易氧化、粘结和自燃,矿体围岩中等稳固的条件下采用。
在开采厚度为0.7~5米的急倾斜脉状矿床的现有采矿方法中,留矿采矿法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
在中、小型非煤井工矿山广泛使用。
根据钻孔深度不同,分为浅孔留矿法和深孔留矿法。
该法生产工艺简单,容易管理,采准工作量小,成本低,通风条件好,开采强度和产量便于调节。
缺点是顶板暴露面积大,安全性较差,不利于机械化开采,并在采场内留矿积压大量矿石。
主要适用于矿床稳固、围岩中等稳固、倾角大于50°,且形状规则和地面允许陷落的矿床开采。
四、充填采矿法,特点是在回采时,采空区依靠充填其内的充填物来支撑。
这种方法能有效地维护采空区,对围岩的稳固性要求不高,但生产成本较高。
1.采矿方法分类:空场采矿法:在采场回采过程中维护空区暂不处理的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在采场回来过程中用充填处理空区的采矿法;崩落采矿法:在采场回采过程中用崩落围岩处理空区的采矿法。
空场采矿法:单层空场法、分层空场法、分段空场法、阶段空场法;充填采矿法:单层充填法、分层充填法、分段充填法、阶段充填法;崩落采矿法:单层崩落法、分层崩落法、分段崩落法、阶段崩落法。
单层空场法的特点是:回采过程中暂留高度相当于矿体厚度的空区,在支护的岩石顶板下的采空区作业。
适用条件:该法适用于回采水平和缓倾斜矿体,倾角不大于30。
;矿体的厚度小于3—4m;矿石和顶板岩石中等稳固以上,以保证工人直接在其暴露的顶板下作业的安全;矿石的价值不高或贫矿,以利于减少留矿柱的经济损失。
房柱采矿法是将阶段矿体划分为盘区,盘区由若干个矿房与间柱组成。
回采过程中主要留规则矿柱支撑顶板岩石的一种采矿方法。
适用条件:该法适用于回采矿岩稳固的水平或缓倾斜矿体,矿石价值不高。
矿体厚度取决于所采用的回采设备,用浅孔崩矿、电耙出矿时,矿体厚度小于6—8m;用深孔崩矿、无轨设备出矿时为8—20m。
分层空场法是将矿块划分为分层.在哭矿石顶板(上向分层)或假顶(下向分层)下的采空区作业法,分层回采过程中暂留约为分层高度的空区。
适用条件: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矿体厚度以薄和极薄矿脉为宜。
矿体厚度较大时,平场工作量显著增大,因而技术经济效果较差。
矿体倾角应为急倾斜,矿石无结块性和自燃性。
分段空场法是:将矿块划为数个分段自上而下回来的方法。
每个分段矿块又划为分段矿房与矿柱,分段回来过程中暂留分段矿房高度的空区,在分段巷道内钻凿深孔和出矿。
分段矿房回采结束后,及时间采矿柱和处理空区。
适用条件:本法适用于开采矿岩稳固的倾斜和急倾斜中厚至厚矿体。
阶段空场法是将矿块划分为阶段矿房和6矿柱,回采过程中暂留阶段矿房高度的空区,在巷道内作业,自阶段出矿巷道出矿的采矿法。
单层充填法的特点:矿块的回采按矿体全厚向前推进,在岩石顶板下的回采空间作业;当回采工作而推进一定距离后,除保留继续回来所需的工作空间外,其余空区用隔墙进行密闭,用充填处理空区并控制地压。
非煤开采技术姓名:题目:我国金属矿开采技术分析年级:学号:我国金属矿开采技术分析摘要:我国金属矿开采历史悠久,3000年前就开始凿井开采铜矿,2000多年前己有较规范的开采技术。
但近代,我国金属矿开采技术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态,矿山生产基本是靠手工作业,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金属矿采矿技术才得以迅速发展。
金属矿产资源在人们生存发展中起着很重要作用,很多能源及工业原料均来自矿产资源,随着科技进步,金属矿开采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通过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两方面,对我国金属矿所应用的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金属矿;地下;露天;开采技术前言我国矿产资源具有富矿少、贫矿多、大矿少及小矿多等特点。
在近代,我国金属矿的开采技术处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基本依靠手工作业,使得矿产资源浪费极其严重。
而自改革开放后,金属矿的开采强度大幅提高,开采技术不断进步。
现阶段我国部分矿山采矿工艺实现连续或半连续化,采掘设备实现了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金属矿的开采技术得到加强,有效地提高了我国金属矿资源的产量。
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采矿技术将向设备更加可靠,生产率再次提高,采矿系统更加完善,生产更加安全,矿产资源开采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谐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简单介绍几种金属矿的开采方法。
一、我国金属矿的开采历史是比较悠久的,在古代就具有了较为规范合理的开采技术,可在近代,我国金属矿的开采技术是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其生产基本依靠手工作业,从20世纪的50年代后,我国金属矿开采技术发展比较迅速,并且我国现阶段有部分开采设备已实现了自动化、大型化及智能化,并且我国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富矿少、贫矿多、大矿少及小矿多等特点,矿产资源短缺也较为严重,仅有加强金属矿的开采技术,方能有效提高我国金属矿资源产量。
1、露天开采技术露天开采也可称为露天采矿,主要是指按照矿床赋存条件,并应用一定采装运设施,在露天空间里从事金属矿的开采工作,这种矿体一般埋藏是比较浅的,或者地表有露头的,这个时候应用露天开采是比较合适的,随着我国开采技术发展,适合露天开采范围增加,还可适用低品位矿床及地下开采剩余残矿,我国90%左右的铁矿石产量为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技术主要有露天陡帮、高台阶开采、穿爆技术、露天采矿装备及间断—连续开采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