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统考真题答案 02676 作物栽培生理
- 格式:docx
- 大小:20.38 KB
- 文档页数:3
f67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6、库限制型品种7、棉盛蕾期8、衣分9、早秋桃 10、棉盛花期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 叶肉2 、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 蜡熟期B. 膨大期C. 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 蜡熟期C. 生理成熟期D. 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 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6、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02676作物栽培生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发芽:种子萌动以后,随着胚细胞分裂分化的加快,胚根和胚芽迅速生长,当胚芽长度达到种子的一半时,称~。
定芽:生于枝条顶端或叶腑处的称为~,生于老根、老茎或细胞培养形成的胚状体上的芽称为不定芽不定根:在茎叶等器官上产生的、发生位置不定的根为~顶端优势:顶芽抑制腋芽生长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低温促进作物开花的作用称为长日照作用:日照长度必须长于某一时数(临界日长)或暗期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方可进行花芽分化。
作物群体:是指一地块上的作物个体群,个体是群体的组成单位,群体是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
双受精:卵细胞与极核同时与2个精细胞的融合过程为~光磷化:叶绿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光补偿点:当光照减弱到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时,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呼吸作用:指作物的每个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质通过某些代谢途径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系数:作物组织在单位时间内释放CO2的摩尔数与吸收O2的摩尔数的比值作物的耐逆性:即作物组织经受逆境的直接作用,作物可通过本身的代谢反应以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仍然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叶龄指数:是穗分化各时期的主茎已出叶龄与该品种固有叶片数的比值。
生理需水:主要是指作物维持细胞膨压、分裂和增大,进行正常生理活动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
主动吸收:作用物细胞利用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作功而逆着浓度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被动吸收:指不需要代谢能量的因扩散作用或其它物理过程而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也称为非代谢性吸收。
群体生长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所增加的干物质量。
光合生产力:作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太阳能,形成干物质的能力是产量形成的基础。
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上干物质的增加速率,即每平方米、叶面积每天能生产多少干物质,也叫光合生产率。
相对生产率:在某一时间里,单位干物质重量的物质生产率,表示单位干物质的生产能力。
贵州省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物栽培生理试卷(课程代码:02676)(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注意事项:1、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按试题顺序注明大、小题号(大题号只写一次,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必须在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作物属于子叶留土类型的是A.棉花 B.烟草 C.茶 D.蓖麻2.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小麦属于A.定日性植物 B.中间性植物 C.长日性植物 D.短日性植物3.下列不属于粮食作物的是A.油菜 B.水稻 C.玉米 D.小麦4.是作物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是A.根 B.茎 C.叶片 D.果实5.下列作物抗寒性比较强的是A.小麦 B.烟草 C.高粱 D.水稻6.下列作物根系与其他作物不同的是A.十字花科蔬菜 B.韭菜 C.瓜类 D.棉花7.油菜、白菜、马铃薯的产品器官依次是A.叶、叶、茎 B.叶、种子、根C.种子、叶、根 D.种子、叶、茎8.下列作物叶片为单叶的是A.花生 B.大豆 C.棉花 D.苕子9.下列作物中既有C3途径也有C4途径的作物是A.薯类 B.麦类 C.稻 D.甘蔗10.土壤中的水分按物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A.重力水 B.自由水 C.毛细管水 D.束缚水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NAR:12.萌动:13.光呼吸:14.伤流液:15.作物营养临界期: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温度三基点指的是最低点、、和。
作物栽培考试试卷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生物产量:指作物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2、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或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3、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短于某小时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
如大豆、棉花、玉米。
4、立体种植: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立体种植实际上是间、混、套作的总称。
5、生育期:指作物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其中粮食作物分为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三小类。
3.作物的播种方式一般有条播、撒播、穴播三种。
4.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光合产量和经济产量。
5.绿色食品的显著特点:一是安全、无污染;二是优质、有营养;三是生产过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6.小麦分蘖中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叫无效分蘖。
7.玉米从播种到成熟可分为苗期阶段、穗期阶段、花粒期阶段三个生育阶段。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复种指数=耕地总面积/全年收获作物总面积(错)2.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就是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
(错)3.大多数双子叶作物的根系是须根系(错)4.理想型作物产量一般表现为:光合产量高,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高,经济产量高(对)5.中耕的原则是:深——浅——深,苗旁深,行中浅(错)6.冬小麦选用的品种一定是冬性品种。
(错)7.玉米“棒三叶”对子粒的贡献最大。
(对)8.玉米是C3作物,小麦是C4作物。
(错)10. 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会延长,甚至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错)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 C )。
A.环境 B.措施 C.品种 D.肥料2、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 B )。
作物栽培学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 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 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
4. 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
5. 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 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7. 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 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9. 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
10.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范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更窄。
作物栽培学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 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 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
4. 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
5. 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 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7. 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 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9. 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
10.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范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更窄。
作物栽培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中国2 、耐寒3 、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4 、根瘤5 、美国6 、子叶出土、子叶留土7 、免耕8 、温周期9 、胚和胚乳10、光照强度,日照长度、11、低温12、水分临界期13、营养品质14、条播、穴播二、选择(每选择1分,共12分)1 、C 中国2 、C 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3 、A 提早4 、A 活跃5 、C夜间6 、B 蛋白质7 、A 单作8 、D 套作9 、D CO210、B 提高11、B 刈割法12、A 基肥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生长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或重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完成。
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2、种子的寿命指作物的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3、作物的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
4、生物产量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转化所生产积累形成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5、作物栽培制度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如何?1)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
作物没有一定的营养生长期,通常不会开始生殖生长。
生殖器官的绝大部分养分由营养器官合成,营养生长期生长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殖生长期生长,最后影响到产量。
植株营养体向生殖体过渡要求一定外界条件。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的竞争此时期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会形成彼此消长的竞争关系,影响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协调和统一。
要促使其协调发展。
3)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
此时主要是生殖生长,但营养器官的生理过程还在进行,并对生殖生长产生影响。
如营养生长过旺,则贪青倒伏,种子和果实充实形成受影响。
生殖生长过旺,养分会大量分配在花、果上,容易引起植株早衰。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第1页共33页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4.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5.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7.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9.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10.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某”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第2页共33页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范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更窄。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作物栽培生理试卷(课程代码:0267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作物的种子属于颖果的是:A水稻B油菜C向日葵D荞麦2、下列作物种子其种皮的强烈脱水会导致种子“硬化”的是,A玉米B油菜C烟草D大豆3、下列作物属于子叶出土型的是:A豌豆B大豆C小麦D水稻4、下列属于须根系的作物是:A水稻B棉花C豆类D油菜5、在下列作物中,其开花顺序由中部花先开、然后向上、向下的是:A高粱B水稻C玉米D油菜6、下列激素中,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促进植物整株生长的是: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7、在下列灌水方法中,水利用率最高的是:A渠灌B井灌C喷灌D滴灌8、下列必需矿质元素中,其植株缺素症最先在新组织出现的是:A钾B磷C铁D镁9、在大气中存在量最多、毒性最大的气体是:A氟化氢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10、在下列作物中,对汞的吸收累积能力最强的是:A小麦B水稻C高梁D玉米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1、造成种子表面凝结水分的现象,其原因:一是“”,二是“”。
12、光饱和点时的光合速率表示植物同化的能力。
13、作物根系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木质部已成熟的及部分的成熟区。
14、根系吸收水分有两种方式:和。
15、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几乎年年发生,素有“”和“”之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6、种子寿命:17、春化作用:18、光能利用率:19、蒸腾作用:20、协合作用:21、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22、作物的逆境:23、渍涝: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24、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5、研究作物的生育进程,对于作物生产有何实际意义?26、影响根系吸水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27、影响根系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索主要有哪些?28、要确定某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需,需满足的条件是什么?29、在未熟种子的利用中应注意什么事项?30、水分亏缺对作物光合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小题,11分)31、论述作物旱害的预防措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超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生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的是A.蚕豆叶表皮细胞B.狗骨骼肌细胞C.牛神经细胞D.人红细狍【答案】A【解析】蚕豆叶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B、C、D均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识记,属于容易题。
解题关键是明确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2.将生长素能透过的明晈插在幼苗尖端与其下部之间,如图所示,给予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幼苗将A.直立生长B.不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D.背光弯曲生长【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发现。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植物向光性机理的理解,属于容易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明胶和云母的不同:明胶具有透水性,而云母具有不透水性。
3.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A.甲状腺B.性腺C.脊髓D.脑【答案】A【解析】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激素的分级调节,属于容易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激素的作用特点: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原因是只有靶细胞或靶器官上存在相应的受体。
4.在实验条件下,矮牵牛叶片细胞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这说明该细胞具有A.普遍性B.统一性C.全能性D.特异性【答案】C【解析】矮牵牛叶片细胞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说明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即具有全能性。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的全能性。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判断,属于容易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判断全能性的两个要素:一是起点为单个细胞,二是终点为新个体。
5.用γ射线处理籼稻种子,选育出了新品种。
该育种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单倍体育种D.转基因育种【答案】B【解析】用γ射线处理籼稻种子,可以提高突变率,培育新品种,该育种方法属于诱变育种。
作物栽培学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 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蘖。
2.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 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
4. 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
5. 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 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7. 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 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9. 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
10.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围更窄。
()10.玉米的生育时期分为出苗期、起身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抽丝期和成熟期。
2017年10月统考真题答案02678农业推广学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农业推广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267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5:BCBAA 6-10:DBACC 11-13:DB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4、孙达、合作推广学15、内在需要、外来的刺激16、服务农民、利益共同体。
17、马斯洛、5个具体。
18、传播方式、三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9、现代农业推广: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然后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或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20、创新的扩散[罗杰斯]: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传播的过程。
21、行为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的行为冲动,朝向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22、大众传播法:是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
23、开发性试验:是指对于某些引进的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进行探讨性的改进试验,以寻求该项新技术成果在本地最佳实施方案,使其更加符合当地的生产实际,技术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24、农业推广组织:是构成农业推广体系的一种职能机构,是具有共同劳动目标的多个成员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25、农民学习的特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l)学习目的明确(1分);(2)较强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2分);(3)精力分散,记忆力较差(1分);(4)学习时间有限(1分);(5)农民之间的相互学习(1分)。
2010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3*6)1植物的耐逆性:植物处于内外部环境都不利的条件下,通过代谢的变化来降低甚至修复有逆境造成的损伤或影响,使其仍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2短夜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没有严格要求,只要它的生活周期达到开花成熟状态,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可以开花的植物。
3极性运输:物质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4溶液培养法:水培法。
是在含有植物所需的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并具有适宜PH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5需水量:植物制造累计1g干物质蒸腾消耗水分的克数,是蒸腾效率的倒数,也称蒸腾系数。
6代谢源:制造并运输有机物质到其他器官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简答题(9*2)简述根系吸收矿质营养的特点:植物根系吸收盐分与吸收水分之间不成比例。
盐分和水分两者被植物的吸收是相对的,既相关,又有相对独立性。
植物根系从营养环境中吸收离子时,还具有选择性植物根系在任何单一盐分溶液中都会发生单盐毒害,在单盐溶液中,如再加入其它金属离子,则能消除单盐毒害,即离子拮抗。
简述脱落酸的生理作用:促进休眠;促进气孔关闭促进脱落抑制生长,该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增加抗逆性,ABA有应激激素之称论述题(14)详述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春化作用:低温诱导植物促进开花的作用。
春化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人工春化,加速成花。
春化处理,加速植物的花诱导过程,可提前开花,成熟,育种后代。
指导引种和育种。
引种时应注意原产地所处的纬度,了解品种对低温的要求。
控制花期,如低温处理可以使秋播的一、二年草本花卉改为春播,当年开花;对以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的植物,如洋葱,可用解除春化的方法,抑制开花,延长营养生长,从而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光周期现象:控制开花:光周期的人工控制可以促进或延迟开花。
在杂交育种中,可以延长或缩短短日照长度,控制花期,解决父母本花期不遇的问题。
抑制开花:促进营养生长,提高产量。
如甘蔗是短日植物,可以在短日来临时,用光间断暗期,即抑制甘蔗开花。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3. 作物的水分吸收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种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A. 锈病B. 病毒病C. 细菌性软腐病D. 线虫病5. 作物的氮、磷、钾被称为?A. 三大元素B. 微量元素C. 中量元素D. 重金属元素6. 作物的氮素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土壤C. 水分D. 光照7.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防治方法?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基因防治8. 作物的产量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品种B. 土壤C. 气候D. 管理9. 作物的光周期反应是指?A. 作物对光照时间的敏感性B. 作物对光照强度的敏感性C. 作物对光照方向的敏感性D. 作物对光照颜色的敏感性10. 作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B. 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水分和光照D. 适宜的氧气和光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12. 作物的水分管理中,灌溉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物的氮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4. 作物的磷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5. 作物的钾肥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轮作的意义和作用。
17. 简述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8. 论述作物栽培中土壤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措施。
作物种植学一、填空题1)按农业区划和生产特色,我国油菜生产大概可分为 _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油菜的角果拥有壳状和线状两种果皮。
2) 票据叶作物属须根系,其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构成,此中不定根是禾谷类作物根系的主要构成部分。
3) 豆类作物根部均有与之共生,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的根瘤菌。
4) 对大多半作物来说,磷的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而氮的临界期一般晚于磷。
5) 依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色,可将品种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三类。
6)环境有自然环境和 _ 人工 __环境之分。
7)净同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添的干物重。
8)世界四大油料作物是大豆、(油菜)、花生和向日葵。
9)水稻群风光积指数最大的期间是孕穗至抽穗。
水稻一世中对窘境最敏感的期间是减数分裂期。
10)烟叶为自花授粉作物。
11)引种是作物的人工迁徙过程,包含 __简单引种 ___和驯化引种。
12)玉米的“棒三叶”是指:穗位叶、穗位上叶、穗位下叶三叶。
13)苎麻的生殖方法有 __有性生殖 ___和无性生殖两种。
14)(钾)是烟草汲取量最多的营养元素,该元素不足,不单影响烟叶外观质量,并且影响其焚烧性。
116)(生物产量)是指作物一世中经过光合作用和汲取作用所生产和积累的各样有机物的总量。
17)(作物种植制度)是一个地域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栽种方式的总称。
18)禾谷类作物叶片的功能期往常是指(叶片达定长至 1/2 叶片变黄)所连续的天数。
19)决定作物产量和质量的要素第一是(品种)。
烤烟一般质量最好的是 ( 中部叶 ) 。
20)棉花的主产品是 ( 种子纤维 ) ;棉花去叶枝的时间为(第一果枝出现时)21.当前烤烟单株留叶数为 ( 20 片左右 ) 。
世界上栽种面积最大的烟草种类是(烤烟)。
21)水稻的花序为(圆锥花序)。
水稻的最早播期以日均匀温度稳固经过( 10 ℃)的日期为宜。
22)水稻僵苗不发、根系变黑并伴有畸形根(如虎尾状),则很有可能为(中毒)。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主要研究的是()。
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C. 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管理D. 作物的育种方法答案:C2. 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中,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萌发期B. 营养生长期C. 开花期D. 休眠期答案:D3.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pH值答案:D4.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加土壤肥力C. 减少病虫害D. 改善作物品质答案:C5. 作物的合理密植可以()。
A. 提高作物产量B. 降低作物品质C. 增加土壤侵蚀D. 减少水分蒸发答案:A6. 作物的灌溉管理中,以下哪个不是灌溉的原则?()A. 适时B. 适量C. 均匀D. 频繁答案:D7. 作物施肥中,以下哪个不是施肥的原则?()A. 适量B. 适时C. 均匀D. 过量答案:D8.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个不是防治措施?()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忽视防治答案:D9. 作物的收获时期应该根据()来确定。
A. 作物的生长周期B. 作物的市场价格C. 作物的病虫害情况D. 作物的品种特性答案:A10. 作物的种子处理中,以下哪个不是种子处理的目的?()A. 提高种子活力B. 减少病虫害C. 增加种子重量D. 提高发芽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遗传改良答案:A, B, C12. 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
A. 光照B. 温度C. 水分D. 土壤肥力答案:A, B, C, D13. 作物轮作的优点包括()。
A. 减少病虫害B. 增加土壤肥力C. 提高作物产量D. 改善作物品质答案:A, B, C14. 作物的合理密植可以带来以下哪些好处?()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土壤侵蚀C. 增加土壤养分消耗D. 提高作物品质答案:A, B15. 作物施肥的原则包括()。
作物栽培学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 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 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
4. 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
5. 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 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7. 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 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9. 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
10.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范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更窄。
贵州省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作物栽培生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02676)
(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注意事项:
1、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
里.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按试题顺序注明大、小题号(六题号尽写一次,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必须在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
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作物属于子叶留土类型的是【 C 】A.棉花B.烟草C.茶D.蓖麻
2.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小麦属于【 C 】A.定日性植物B.中间性植物C.长日性植物D.短日性植物
3.下列不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A 】A.油菜B.水稻C.玉米D.小麦
4.是作物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是【 C 】A.根B.茎C.叶片D.果实
5.下列作物抗寒性比较强的是【 A 】A.小麦B.烟草C.高粱D.水稻
6.下列作物根系与其他作物不同的是【 B 】A.十字花科蔬菜B.韭菜C.瓜类D.棉花
7.油菜、白菜、马铃薯的产品器官依次是【 D 】A.叶、叶、茎B.叶、种子、根
C.种子、叶、根D.种子、叶、茎
8.下列作物叶片为单叶的是【 C 】A.花生B.大豆C.棉花D.苕子
9.下列作物中既有C3途径也有C4途径的作物是【 A 】A.薯类B.麦类C.稻D.甘蔗
10.土壤中的水分按物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B 】A.重力水B.自由水C.毛细管水D.束缚水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NAR:净同化率,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
12.萌动:种子吸胀吸水后,胚部细胞开始分裂、伸长,胚的体积增大,胚根胚芽向外生长达一定程度就会突破种皮,这种现象就称为萌动,俗称“露白”。
13.光呼吸:绿色细胞在光合作用的同时,伴随存在着依赖于光的放出CO2和吸收O2的过程。
14.伤流液:如果将植物的茎在近地面处切去,不久即有液滴从切口流出,这种现象叫做伤流,流出的汁液叫伤流液。
15.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些养分的要求特别敏感,这时养分过多或过少,或由于元素间数量不平衡,将对作物造成最大损害,这种损害即使以后养料补足也难纠正,这个时期就叫作物该养分的营养临界期。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温度三基点指的是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
17.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18.土壤中离子向根表面的迁移有截获、集流和扩散三种方式。
19.根尖组织中根毛区吸水能力最强。
20.光合作用日变化大致可以分为单峰型、双峰型、严重型和平坦型。
21.胚具有明显分化的各种组织,有子叶、胚根、胚轴和胚芽。
22.水分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与外界介质间存在的水势差。
23.干旱的类型按干旱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土壤干旱、气候干旱和生理干旱。
24,常用的积温有两种,一是活动积温,二是有效积温。
25.离子被根细胞吸收进入共质体的过程有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两种方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简述光合产物运输分配的特点。
答:(1)优先供应生长中心(1分)
(2)就近运输(1分)
(3)同侧运输(1分)
(4)光合产物的再分配(1分)
(5)光合产物运输有滞后现象(1分)
27.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光照(2)水分状况(3)温度(4)风(5)CO2浓度(每点各1分)
28.有机肥有哪些作用?
答:(1)扩大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2分)
(2)增加土壤有效养分(1分)
(3)改善土壤物理形状(1分)
(4)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施用可提高产量(1分)
29.作物群体自动调节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1)一定的时间性(1分)
(2)群体的稳定性和个体的变异性(1分)
(3)一定的顺序性(1分)
(4)调节能力与生活有关(1分)
(5)有一定的限度(1分)
30.“S”形生长曲线可分为几个阶段?
答:(1)初始期:这时种子内部发生变化,生长缓慢(1分)
(2)生长期或快速生长期:这时一个累进的、自促的过程,生长率不断增加(1分)
(3)生长率渐减期(1分)
(4)稳定期:植株成熟,生长停止(1分)
(5)衰老期:生长量非但不增加,反而减少(1分)
31.种子衰老的生理表现主要有几个方面?
答:(1)酶活性丧失(1分)
(2)呼吸作用减弱(1分)
(3)种子渗漏增加(1分)
(4)游离脂肪酸增加(1分)
(5)种子变色(0.5分)
(6)发芽及幼苗表现(0.5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3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如何,生产中怎样调控?
答:(1)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
(1分)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交错在一起,在同一时间内,根、茎、叶、花、果、种各自处于生育进程的不同时期,彼此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
(2分)
(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间,叶片制造的和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不但流向营养体的尖端和幼嫩部位,而且还供应正在生长的生殖体,双方对营养物质有明显竞争。
(2分)(4)对调控以上三方面的关系的栽培技术进行说明。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