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时钟问题解题方法.doc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时钟问题经典例题详解时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计时工具。
生活中也时常会遇到与时钟相关的问题。
关于时钟的问题有:求某一时刻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直线等类型。
要解答时钟问题就要了解、熟悉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规律和特点。
一个钟表一圈有60个小格,这里计算就以小格为单位。
1分钟时间,分针走1个小格,时针指走了1/60*5=1/12个小格,所以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个小格,以此作为后续计算的基础,对于解决类似经过多长时间时针、分针垂直或成直线的问题非常方便、快捷。
例1:从5时整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了直线?5时整时,分针指向正上方,时针指向右下方,此时两者之间间隔为25个小格(表面上每个数字之间为5个小格),如果要成直线,则分针要超过时针30个小格,所以在此时间段内,分针一共比时针多走了55个小格。
由每分钟分针比时针都走11/12个小格可知,此段时间为55/(11/12)=60分钟,也就是经过60分钟时针与分针第一次成了直线。
例2:从6时整开始,经过多少分钟后,时针与分针第一次重合?6时整时,分针指向正上方,时针指向正下方,两者之间间隔为30个小格。
如果要第一次重合,也就是两者之间间隔变为0,那么分针要比时针多走30个小格,此段时间为30/(11/12)=360/11分钟。
例3:在8时多少分,时针与分针垂直?8时整时,分针指向正上方,时针指向左下方,两者之间间隔为40个小格。
如果要两者垂直,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第一次垂直,此时两者间隔为15个小格(分针落后时针),也就是分针比时针多走了25个小格,此段时间为25/(11/12)=300/11分钟;另一次是第二次垂直,此时两者间隔仍为15个小格(但分针超过时针),也就是分针比时针多走了55个小格,此段时间为55/(11/12)=60分钟,时间变为9时,超过了题意的8时多少分要求,所以在8时300/11分时,分针与时针垂直。
2017国考行测备考:时钟问题时钟问题以及时钟所演变出来的知识点在国考中时有出现,教育专家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希望大家可以快速掌握。
时钟问题可以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两个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时钟问题有别于其他行程问题是因为它的速度和总路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每秒或者千米每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多少角度”或者“每分钟走多少小格”。
对于正常的时钟,具体为:整个钟面为360度,上面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为30度;60个小格,每个小格为6度。
分针速度:每分钟走1小格,每分钟走6度时针速度:每分钟走十二分之一小格,每分钟走0.5度但是在许多时钟问题中,往往我们会遇到各种“怪钟”,或者是“坏了的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每分钟走的度数会与常规的时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要学会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
要把时钟问题当做行程问题来看,分针快,时针慢,所以分针与时针的问题,就是他们之间的追及问题。
【例1】有一座时钟现在显示10时整.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再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二次重合?【解析】分针每小时走一圈12格,时针走1格,分针每小时比时针多走12-1=11格,每分钟多走11/60格。
10时整的时候,时针与分针相距10格,第一次重合,分针要在相同的时间里比时针多走10格,所用时间是:10÷11/60=54又6/11(分钟)第二次重合,分针要比时针多走12格,所用时间是:12÷11/60=65又5/11(分钟)【例2】小明做作业不足一小时,作业结束的时候他发现和开始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换了位置,请问他用了多少分钟?【解析】分针和时针换了位置之后一共走了360度,利用路程和等于速度和乘以时间,可得到时间等于360/(6+0.5)=55又5/13。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时钟问题考点和解题方法总结在考场上人与人拉开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识点的积累,还有面对考试题型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解答思路,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时钟问题考点和解题方法总结”,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时钟问题考点和解题方法总结在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往往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有的同学觉得这部分性价比高有的觉得很低,根据数学能力的不同这部分得分差距也会拉开的比较明显。
细究数量关系的难点,主要为两点,第一题型较多,第二思路难找。
因此,善于总结各类题型解法显得尤为重要。
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关于时钟问题的常考类型以及解题思路,希望能对大家做题有所帮助。
时钟问题的常考考点主要有两类:钟面问题和坏钟问题。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分别讲解这两类考点。
一、钟面问题钟面问题主要研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的关系,通常围绕时针与分针重合、垂直、呈多少度等提出问题。
而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将其转换为普通的追及问题。
我们知道,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走的速度是固定的,记住这些速度其实就能够将其转化为普通的追及问题。
总结如下:(1)时针每分钟走0.5°。
(2)分针每分钟走6°。
(3)分针每分钟比时针多走5.5°。
下面以一道习题实际讲解。
例1:小明开始做作业时,时针在6、7之间,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10°,做完作业时,时针还在6、7之间,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仍是110°。
问小明做作业耗时多少分钟?A.20B.42C.36D.40解析:刚开始做作业,在6点到7点中间,时针与分针夹角为110°的情况有两种。
一种时针在前分针在后,另外一种分针在前时针在后。
因为“做完作业时,时针还在6、7之间,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仍是110°”如果是分针在前面的情况,当再次呈110°时,应该已经超过了七点。
因此分针在的情况不符合,本题为第一种时针在前的情况。
行测数量关系备考:时针问题时钟问题其实是行程问题的一种,主要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相遇追击问题以及坏钟时间与标准时间的关系。
根据解题方法的不同,时钟问题可以细分为钟面问题和坏钟问题两大类。
中公教育专家就将这两种问题的解答方法给各位考生做一下讲解:知识点一:钟面问题要快速解时针问题,必须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钟面问题经常围绕着时针与分针重合、垂直(夹角为90°或270°)、成直线(夹角为180°)、成一定角度等展开。
1.已知时间点求角度(1)整点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画出钟面示意图即可得出。
例题1:清晨5点时,时钟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中公解析:画出示意图,可知夹角为5格,即5×30°=150度。
(2)非整点时,则需根据整点情况,再结合两针走过的角度之间的关系根据示意图求解。
例题2:在时钟盘面上,1点45分时的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是多少?中公解析:画出示意图,1∶00到1∶45分,时针走的度数为0.5°×45=22.5°。
9点到1点之间有4个格,角度为30°×4=120°。
所以夹角为120°+22.5°=142.5°。
2.已知时针分针成某一角度求时间这一类问题即相当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
追及速度=5.5°/分钟,追及路程=角度差。
这类问题的解题流程如下:(1)找出两针转动的角度差;(2)利用公式:角度差÷5.5°/分钟=分钟数,求出所需的时间。
:例3:4点多少分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第一次重合?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B。
画出示意图,4点时,两针夹角为4×30°=120°。
4点时,时针在分针前面,第一次重合即分针追上时针,即分针比时针多走120°,则需要120÷5.5=分钟。
3.时针和分针等距分列数字两旁这类问题可转化为相遇问题来求解,这种情况下,速度和为6.5°/分钟,两针转过的角度和=路程和。
时钟问题详细讲解我只是在论坛看到相关内容,并加以整理:一、重合问题1 、钟表指针重叠问题中午12 点,时针与分针完全重合,那么到下次12 点时,时针与分针重合多少次?A、10 B 、11 C 、12 D 、13 答案B2 、中午12 点,秒针与分针完全重合,那么到下午1 点时,两针重合多少次?A、60 B 、59 C 、61 D 、62 答案B讲讲第 2 题,如果第2 题弄懂了第1 题也就懂了!给大家介绍我认为网友比较经典的解法:考友 1. 其实这个题目就是追击问题,我们现在以钟表上的每一刻度为一个单位,这时秒针的速度就是是分针速度的60 倍,秒针和分针一起从12 点的刻度开始走,多久分针追上时针呢?我们列个方程就可以了,设分针的速度为1 格/秒,那么秒针的速度就是60 格/秒,设追上的时候路程是S,时间是t ,方程为(1+60)t =S 即61t =S ,中午12 点到下午 1 点,秒针一共走了3600 格,即S 的范围是0<S<3600,那么t的范围就是0<t<3600/61,即0<t<59.02 ,因为t 只能取整数,所以t 为 1 ~59 ,也就是他们相遇59 次。
第 1 题跟这个思路是一样的,大家可以算算!给大家一个公式吧61T =S (S 为题目中最小的单位在题目所要求的时间内所走的格数,确定S 后算出T 的最大值就知道相遇多少次了)如第 1 题,题目中最小单位为分针,题目所要求的时间为12 小时,也就是说分针走了720 格,T(max)=720/61.8 ,取整数就是11 。
1 、钟表指针重叠问题中午12 点,时针与分针完全重合,那么到下次12 点时,时针与分针重合多少次?A、10 B 、11 C 、12 D 、13考友 2. 这道题我是这么解, 大家比较一下:解: 可以看做追及问题, 时针的速度是:1/12 格/ 分分针的速度是:1 格/ 分.追上一次的时间= 路程差/ 速度差=60/(1-1/12)=720/11 分,从12 点到12 点的总时间是720 分钟, 所以重合次数n= 总时间/ 追上一次的时间=720/720/11 次。
公务员考试指导:时钟问题常见种类时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计时工具,生活中也时常会遇到与时钟相关的问题。
关于时钟的问题有:求时间差:例:从上午五点十五分到下午两点四十五分之间,共有多少时间?A.8小时B.8小时30分C.9小时30分D.9小时50分解析:这种属于最简单的时钟问题。
答案是.45-5.=9.30 C求慢(快)表在几小时后显示什么时间?例:有一只钟,每小时慢3分钟,早晨4点30分的时候,把钟对准了标准时间,则钟走到当天上午点50分的时候,标准时间是( )。
A.点整 B.点5分 c.1l点1O分 D.点分解析:慢表显示经过的时间是::50-4:30=6小时20分钟=380分钟,实际经过的时间应该是:380÷[(60-3)/6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答案为C:4:30+6:40=:。
例:一个快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1分钟,一个慢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慢3分钟。
如将两个钟同时调到标准时间,结果在24小时内,快钟显示点整时,慢钟恰好显示9点整。
则此时的标准时间是( )。
A.9点分 B 9点30分 c.9点35分 D 9点45分解析:这是2个不准确的时钟问题,也是这种问题的一个延伸。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小时内,快钟与慢钟有4分钟的差距,而4分钟里面,1分钟时快走造成的,3分钟时慢走造成的。
所以当它们(快慢钟)的差距有60分钟时,那么一样,1/4的时间=分钟时快走造成的,3/4的时间(45分钟)时慢走造成的。
所以标准时间为9点45分,答案为D。
戴晓东总结:其实这种类型题是较为简单的,关键把握一点,就是不准确的时钟与标准时间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常说的一小时慢(快)多少,然后再推广到几个小时后,而这种比例是不变的。
延伸:通过第二道例题,大家可以多少感觉到,有点像路程问题,其实这正是解决时钟问题中较困难问题的一个核心思想。
下面,我们继续往下看,来看看时钟问题中较为困难的类型。
求某一时刻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直线等类型。
时钟问题解题方法时钟问题解题方法时钟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应用题型,它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来解决。
时钟问题主要包括两类:时间计算问题和时钟指针位置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解决这两类问题。
一、时间计算问题时间计算问题是指给定某个时间点,然后求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时间点。
这种类型的题目通常涉及到小时、分钟和秒钟三个单位。
下面介绍几种解题方法:1. 相加法相加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经过的时间比较短的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将经过的小时数、分钟数和秒数分别相加。
(2)将所得结果转换为标准时间格式。
(3)若超过24小时,则需要对结果进行取模运算。
例如:现在是10:30:45,经过2小时20分钟30秒后是多少时刻?解答:10:30:45 + 2:20:30 = 12:51:152. 分别计算法分别计算法适用于经过的时间比较长或者涉及到日期变化的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先将小时、分钟、秒分别计算出来。
(2)将小时、分钟、秒依次相加。
(3)将所得结果转换为标准时间格式。
(4)若超过24小时,则需要对结果进行取模运算。
例如:现在是2022年1月1日10:30:45,经过3天2小时20分钟30秒后是多少时刻?解答:10:30:45 + 3*24 + 2:20:30 = 13:51:15,即2022年1月4日13:51:15二、时钟指针位置问题时钟指针位置问题是指给定一个时间点,求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或者求分针和秒针的夹角。
下面介绍几种解题方法:1. 公式法公式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任何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2)计算分针和秒针的位置。
(3)根据公式计算夹角。
例如:现在是3点20分,求时针和分针的夹角。
解答:时针位置为150度,分针位置为120度。
则夹角为|150-120|/12*360=15度2. 比例法比例法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如当时刻为整点或者半点时。
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备考:时钟的追及、相遇和快慢问题解析成公不等待决胜国考就现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课程火热开售中>> 时钟问题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圆形轨道上两人追及或相遇问题,不过这里的两个“人”分别是时钟的分针和时针。
时钟问题的速度的衡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米/秒或者千米/每小时,而是2个指针每分钟走的角度。
今天华图教育专家为大家浅析这一题型。
时钟问题常考的类型如下:一、追及问题这类题我们一般会找相邻且较小的整点时间(较小的原因是利用顺时针来做题),利用路程差=速度差时间来解题。
例:8点28分,时钟的分针和时针的夹角(小于180)是多少度?A.70B.90C.154D.86【解析】在本题中,相邻且较小的整点时间是8点整,此时分针落后240度,从8:00-8:28,分针追上(6-0.5)×28=154度,故目前所成角度为240-154=86度,答案选D。
二、相遇问题这类题一般会出现与某个时间点角度相等或者是出现1小时后时针和分针交换位置两种情况。
例:一部动画片放映的时间不足1小时,小明发现结束时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这部动画片共放映了( )分钟。
【解析】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即告诉我们时针和分针共走了360度,即路程和为360,分针一分钟走6度,时针一分钟走0.5度,分针和时针一分钟走 6.5度,所以这部动画片放映了360/6.5=720/13,约等于55.38分钟。
三、快慢钟问题例:一个时钟每小时慢3分钟,照这样计算,早上5时对准标准时间后,当晚上这个钟指着12时的时候,标准时间是几时几分?【解析】设想有一个标准钟。
慢钟与标准钟的速度比就是57:60=19:20,两个钟所显示的时间变化量,与他们的速度成正比例,慢钟共走了24-5=19小时,故标准钟走了20小时,时刻是次日1时。
对于时钟问题,希望大家一定要理解“将它转化为行程问题”的原理,考试时,可以通过题干的表述先确定它是以上三种中的哪一种,然后应用相应的解题方法,分别考虑时针与分针的转动情况,将时钟问题转化为表盘上的追击问题,利用速度差求解,简单而方便!。
公务员行测考试时钟角度题示例在行测数量关系部分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种特别的题型,时钟的指针转动角度和时间的换算和运算问题。
这种题常常环绕时针和分针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设问。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时钟角度题示例,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时钟角度题示例由于时针和分针都是按顺时方向转动,所以这类问题可以类比行程问题的追及问题(环形路线)进行学习记忆。
分针总在“追赶”时针,则两者的“追及距离”其实即为顺时针方向的角度差。
我们一样把12点(0点)整作为运算起点。
时针每小时转动角度:360°/12=30°,则每分钟转动:30°/60=0.5°;同理得出,分钟每分钟走6°。
所以两针每分钟产生的角度差为6-0.5=5.5°,即角速度差为5.5°/min。
设角度差为Δα,耗费时间为t,则公式为:Δα=5.5t。
下面通过例题来体会如何运用上述思路和公式吧:【例1】钟表有一个时针和一个分针,24小时内时针和分针成直角共多少次?A.28B.36C.44D.48【解析】以12点整,两针重合开始运算。
第一需要知道题干中的“成直角”其实就是角度差Δα=90°的意思,接下来就很好推敲了。
直接代入公式得:90=5.5t,则t=180/11。
也就是说每经过180/11分钟,时针与分针的角度差就扩大90°,形成一个90°→180°→270°→360°(即0°)的周期循环,每个循环包括4次,其中有2次(90°和270°时成直角,另外两次成平角)符合题意。
24小时的时间总量换算成分钟是:24×60=1440min。
则总的周期循环数为:1440min除以(180/11)min再除以4次=22个周期。
22个周期循环里,每个循环有2次时针和分针成直角,则24小时内所有成直角次数为:22×2=44次。
行测数量关系:时钟问题时钟问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经常考到的问题,为大家提供行测数量关系:时钟问题,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能帮助大家攻克这类问题!行测数量关系:时钟问题时钟问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常见的一类考点,往往看似复杂而另众多考生望而却步。
但是,任何事物万变不离其宗,抓住问题的本质,就能化繁为简。
今天,就跟大家来聊聊时钟问题的考察方式和解题技巧,以此来帮助大家快速破解此类题型。
一、解题关键我们可以把时钟问题与行程问题类比,将分钟和时针看做表盘上匀速运动的两个“人”,从而转化为圆周上的追及或相遇问题。
时钟一周有12个刻度,指针转动一周为360度。
所以指针走过相邻两个刻度时,转动了30度。
在描述时针和分针转动速度时,我们通常用度/分钟来作为速度单位。
解析:快钟、标准时间、慢钟的速度之比是61:60:57。
可知标准时间每过60分钟,快钟比慢钟多走4分钟。
此时快钟9点慢钟8点,快钟多走60分钟,说明经过了60÷4=15小时。
快钟15小时比标准时间多走15分钟,故此时的标准时间为8点45分。
行测数量关系:排列组合概念巧区分排列组合问题是行测考试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考点非常多样化,但是这两个考点无论有什么样的考法,都离不开一个基础知识点,就是排列数和组合数的概念的基本运用,这个概念不复杂,但确实是很多人容易混淆的,接下来带领大家仔细区分。
一、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若选取顺序对结果有影响叫排列。
常用A表示。
若选取顺序对结果无影响叫组合。
常用C 表示。
两个概念的联系:核心都是计算一个事件的方法数,只要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计算有多少种方法数的问题,都是利用排列和组合来求解的。
区分就在于,若选取顺序对结果有影响,就用排列来求解,若无影响,就用组合来求解。
而很多同学容易迷惑的就在于有没有影响不易区分,举例说明。
二、例题例1:班上有50个人,从中选2个人买苹果,问:有多少种购买苹果的方法数?来源:中公教育。
时钟问题解题方法引言时钟问题是数学中一类有意思且常见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要求我们计算时钟指针在给定时间内经过的角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解决时钟问题的方法,包括几何法、代数法和分析法。
几何法几何法是解决时钟问题最直观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几何图形中的角度概念来计算时钟指针所经过的角度。
方法一:角度转化法1.将整个表盘看作一个圆,表盘上有12个小时刻度和60个分钟刻度。
计算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的刻度点所对应的角度。
2.根据给定的时间,计算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的刻度点所对应的角度。
3.通过减法计算时针、分针和秒针指向的刻度点所对应的角度差。
4.如果得到的角度差为负数,则将其转化为正数。
5.最后,将求得的角度差取绝对值,即可得到时钟指针在给定时间内经过的角度。
方法二:时针分针夹角法1.将整个表盘看作一个圆,表盘上的刻度点和表心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2.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计算时针和分针构成的夹角。
3.通过减法计算得到的夹角。
4.将求得的夹角取绝对值,即可得到时钟指针在给定时间内经过的角度。
代数法代数法是解决时钟问题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它通过设置变量和方程来表示时钟指针所处的位置和时间,通过求解方程来计算时钟指针所经过的角度。
方法一:代数方程法1.假设表盘上12点对应的角度为0度,表盘上的刻度点与12点之间均匀分布,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的刻度点所对应的角度分别为x、y和z。
2.根据时钟指针的运动规律,可以推导出以下方程:–x = (h * 30) + (m * 0.5) + (s * (1/120))–y = (m * 6) + (s * (1/10))–z = s * 63.其中,h、m和s分别表示小时、分钟和秒钟。
4.根据给定的时间,代入相应的数值,求解方程组,即可得到时钟指针在给定时间内经过的角度。
分析法分析法是解决时钟问题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方法。
它通过分析时钟指针的运动规律和周期性来计算时钟指针所经过的角度。
钟表问题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一:暴力法
可以使用暴力法来解决钟表问题。
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条件,将钟表的小时数和分钟数都可能的取值列举出来,然后挨个判断是否满足条件。
如果满足条件,则输出结果。
这种方法的运行时间复杂度较高,但是可以保证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结果。
解题方法二:枚举法
另一种解决钟表问题的方法是使用枚举法。
假设钟表的小时数为h,分钟数为m,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一个0到719之间的整数,即 h * 60 + m。
然后,我们可以从0到719开始枚举所有可能的整数,然后判断该整数是否满足问题中给出的条件。
如果满足条件,则可以通过逆向转换得到相应的小时数和分钟数。
这种方法的运行时间复杂度较低,但是需要遍历较大的整数范围。
解题方法三:数学方法
还有一种解决钟表问题的方法是使用数学方法。
问题中给出的条件是:一天中的时间是以12小时制表示,并且时针和分针的转动速度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将一天的时间抽象为一个圆,时针在12小时内转动一周,而分针在60分钟内转动一周。
我们可以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表示一个时间点,然后通过计算时针和分针的转动角度的关系来求解问题。
具体的数学推导过程较为复杂,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以上是三种常见的解决钟表问题的方法,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解答。
时钟问题的关键点:
时针每⼩时⾛30度
分针每分钟⾛6度
分针⾛⼀分钟(转6度)时,时针⾛0.5度,分针与时针的速度差为5.5度。
请看例题:
【例题1】从12时到13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可成直⾓的机会有: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解析】
时针与分针成直⾓,即时针与分针的⾓度差为90度或者为270度,理论上讲应为2次,还要验证:
根据⾓度差/速度差 =分钟数,可得 90/5.5= 16⼜4/11<60,表⽰经过16⼜4/11分钟,时针与分针第⼀次垂直;同
理,270/5.5 = 49⼜1/11<60,表⽰经过49⼜1/11分钟,时针与分针第⼆次垂直。
经验证,选B可以。
【例题2】在某时刻,某钟表时针在10点到11点之间,此时刻再过6分钟后的分针和此时刻3分钟前的时针正好⽅向相反且在⼀条直线上,则此时刻为
A.10点15分
B.10点19分
C.10点20分
D.10点25分
【解法1】
时针10—11点之间的刻度应和分针20—25分钟的刻度相对,所以要想时针与分针成⼀条直线,则分针必在这⼀范围,⽽选项中加上6分钟后在这⼀范围的只有10点15分,所以答案为A。
【解法2】常规⽅法
设此时刻为X分钟。
则6分钟后分针转的⾓度为6(X+6)度,则此时刻3分钟前的时针转的⾓度为0.5(X+3)度,以0点为起始来算此时时针的⾓度为0.5(X—3)+10×30度。
所谓“时针与分针成⼀条直线”即0.5(X—3)+10×30—6(X
+6)=180度,解得X=15分钟。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行测时钟类经典题型的快速解题技巧行测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测时钟类经典题型的解题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行测时钟类经典题型的解题方法钟表问题在考试中常分为三种考法:一、求特殊时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二、求形成特殊角度所需时间;三、坏钟问题。
我们常把钟表问题归类为行程问题的一种,将分钟和时针看做两个速度不同的物体在表盘上匀速运动。
和常规的行程问题的区别在于速度和行程的度量方式不再是常规的速度单位而是度/分钟。
下面我们来了解时钟问题的一些常识问题:将整个表面看作是360度,12小时对应12小格,顾每小时对应30°,分针每小时做过一整圈,速度就是360/60=6°/分钟,时针每小时走过30°换算到分钟就是30/60=0.5°/分钟,知道这两个的速度后,很多问题就可以用追及思想来求解了。
一、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问题,特殊时间成角。
例题1:求上午九点四十五分分针时针形成的角度?【解析】首先令分钟和时针都在一个最接近的整点时间,看它们形成的角度,本题中最接近的时间是九点整,无论是画图还是常识我们都可以知道九点时分针和时针是90°的角,在让分针单独走45分钟,45×6°/分钟=270°,此时可见两针之间夹角为270-90=180度,再让时针单独走45分钟45×0.5=22.5°,两针之间夹角又会缩小22.5°,变成180-22.5=157.5°。
可见我们做这道题的顺序是先画出整点夹角,再让分针和时针分别走过一段时间,看最后形成的夹角。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初学者用来求解时钟问题,比较清晰和直观。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时钟问题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觉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了解历年公务员入围分数线,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公务员行测题库帮助您刷题刷出高分来!>>>我想看看国考课程。
时钟问题时钟问题是基于时针、分针等在钟面以不同的速度运动彼此不断重合、分离、重合、……的关系而出现的一类试题。
从运动的角度来看,时钟问题可以视为行程问题的变形,同时因为时钟特有的性质,在该类题目的运算中也有自己的特点。
时钟问题的一般类型就是时针和分针重合、成一直线或直角问题,实际上相当于时针和分针的追及问题或相遇问题。
也会有一些其他体型,如牵涉到弧度的问题,以及时钟快慢的问题等。
时针和分针间的距离一般用角度即两者的夹角来表示,如重合时距离为0,成一直线时距离为180度,成直角时距离为90度。
各自的速度也用角度来表示:时针每十二个小时绕钟面转一圈,每分钟走360÷12÷60=0.5度分针每小时绕钟面转一圈,每分钟走360÷60=6度速度差为6-5.5=5.5度/分钟速度和为6+5.5=6.5度/分钟例1: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在4点多少分第一次重合?( )A.22又7/11分 B.21又9/11分C.19又8/11分 D.20又7/13分正确答案:B解析:4点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时针在前,分针在后;要两针重合,需要分针赶上时针。
分针与时针的速度差为5.5度/分钟,而4点时时针与分针相距120度,则分针需120÷5.5=21又9/11分钟能追上时针,此时两针第一次重合。
例2:从4时到5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可成直线的机会有多少次?A.1次B.2次C.3次D.4次正确答案:B解析:两针成一直线,包括两针重合以及成180角两种情形。
4时整时,时针与分针成120度角;5时整时,时针与分针成150度角。
广东事业单位行测:钟表问题【导读】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助力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今天小编特意为大家带来的备考内容是《事业单位行测:钟表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一举成功!行程问题是数学运算当中比较难的一种题型,一方面是因为太抽象,另一方面是因为其知识点非常灵活,会有很多变形,比如简单的相遇问题可以演变成三者相遇或者多次相遇,追及问题可以演变为牛吃草问题或者钟表问题,下面我们就给各位考生解决一下钟表问题。
追及问题有简单的直线上的追及,也有环形跑道上的追及,而钟表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环形的追及问题,把时针和分针看做速度不同的两个人,把钟面看成一个环形跑道,那钟表问题就相遇速度不同的甲乙两个人在环形跑道的追及问题了。
既然是追及问题那必须用到的公式就是: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时针和分针的速度,但这里的速度不同于人跑步的速度单位(米/秒,米/分钟等等),时针和分针的角速度是角速度,分针走一圈360°,用时60分钟,所以分针的速度为6°/分钟,时针走一圈360°是12个小时,即720分钟,所以时针的速度为0.5º/分种。
这两个是确定不变的,大家要作为常识储备。
既然速度差是一定的,那么根据公式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就可以猜到时钟问题一般就会让我们求解时间,或者求解路程差,仍然要注意这里的路程是时针和分针走过的角度。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道题。
1.已知路程差求时间例题1:已知现在是12点整,问过了多久时针与分钟第一次形成180°?【解析】:12点整的时候,时针与分针夹角为0°,最终夹角变成180°,说明在一段时间内,分针比时针多走了180°,而本题想求的就是究竟经过多长时间分针与时针的路程差是180°。
根据公式路程差=速度差*时间,180°=(6°-0.5°)*t,求得t=360/11,单位为分钟。
时钟问题一般是行测考试之中的必考题,但因为很多考生对于其中出现的追及、相遇和快慢钟等问题掌握不牢固
,往往很容易失分。
时钟问题常考的类型如下:
一、追及问题
这类题我们一般会找相邻且较小的整点时间(较小的原因是利用顺时针来做题),利用路程差=速度差时间来解题。
例:8点28分,时钟的分针和时针的夹角(小于180)是多少度?
A.70
B.90
C.154
D.86
【解析】
在本题中,相邻且较小的整点时间是8点整,此时分针落后240度,从8:00-8:28,分针追上(6-0.5)×28=154度
,故目前所成角度为240-154=86度,答案选D。
二、相遇问题
这类题一般会出现与某个时间点角度相等或者是出现1小时后时针和分针交换位置两种情况。
例:一部动画片放映的时间不足1小时,小明发现结束时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这部动画片共放映了()分钟。
【解析】
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即告诉我们时针和分针共走了360度,即路程和为360,分针一分钟走6度,时针一分钟走0.5度,分针和时针一分钟走6.5度,所以这部动画片放映了
360/6.5=720/13,约等于55.38分钟。
三、快慢钟问题
例:一个时钟每小时慢3分钟,照这样计算,早上5时对准标准时间后,当晚上这个钟指着12时的时候,标准时间是几时几分?
【解析】
设想有一个标准钟。
慢钟与标准钟的速度比就是57:60=19:20,两个钟所显示的时间变化量,与他们的速度成正比例,慢钟共走了24-
5=19小时,故标准钟走了20小时,时刻是次日1时。
对于时钟问题,0希望大家一定要理解“将它转化为行程问题”的原理,考试时,可以通过题干的表述先确定它是
以上三种中的哪一种,然后应用相应的解题方法,分别考虑时针与分针的转动情况,将时钟问题转化为表盘上的追击
问
题,利用速度差求解,简单而方便!行测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7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