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设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20.79 KB
- 文档页数:2
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安全交底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施工技术安全交底的内容:
1. 施工工艺:详细介绍施工的具体步骤和工艺要求,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加工方式、施工顺序等。
2. 安全注意事项:列举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对于高空作业,要注意使用安全带、搭设防护网等。
3. 现场操作规范:说明施工人员在现场的操作规范,包括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施工设备等。
4. 废弃物处理:明确废弃物处理的方式和要求,确保环境不受到污染。
5. 紧急情况处理:介绍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火灾、事故等。
6. 预案演习:安排在施工前进行预案演习,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能力。
7. 发生事故的责任追究:强调施工人员对于安全交底的理解和重要性,明确发生事故的责任追究。
施工技术安全交底的目的是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施工工
艺和安全要求,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质量。
通过交底,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遵守规范,并且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应对,减少事故的发生。
这对于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前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技术准备、物质准备、施工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场外协调工作准备等。
这些工作有些需要在开工前完成,有些则需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需要进行合同预算工作。
这包括根据施工图预算和工程施工预算,编制工程计划成本,并提出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的承包方案,指导项目经理部与各专业班组的承包方案。
同时,还需要编制施工材料预算作为材料部门备料、供料依据。
施工技术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开工前,应及时收集各种技术资料,包括工程地质资料、施工图、工程量清单、材料工本分析或成本分析等前期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对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进行认真熟悉,查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无矛盾之处,并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补齐或更正,并作出记录。
在研究设计图纸、资料过程中,还需与现场实际情况核对,并在必要时进行补充调查,以利作好准备。
同时,还需要摸清原有地下管线及地上构造物情况,便于施工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施工前还需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中心桩、道路控制点、雨污水管道、控制点进行检查复核,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建立施工临时水准点网,每100米设置一点。
除了技术准备,现场与周围环境的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需要了解沿线各单位因施工受到的影响情况,以及车辆交通影响,以便提出安排方案。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确定需要进行的科研工作,以及进行各类施工工艺的设计、安排、试验、审核。
此外,还需编制施工机具、材料、构件加工和外购委托计划,力求保证工期进度的需要。
最后,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和提供的情况,绘制具体的施工总平面图,并根据施工清单预算提出的劳动力计划,做好组织落实,保证施工需要。
部负责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协调,确保工程施工按照计划进行。
2、项目工程师负责现场技术管理和技术交底,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
3、技术总负责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指导,协助项目工程师解决技术难题。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临设活动板房施工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特进行本次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人员要求(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下额带,穿着合适的劳保服装,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3)酒后、疲劳、身体不适者不得上岗作业。
2.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如“禁止通行”、“危险区域”等。
(2)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3)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搭设与拆除安全措施(1)搭设活动板房时,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搭设过程安全可靠。
(2)搭设过程中,应使用合格的搭设工具,如电钻、扳手、螺丝刀等,确保工具完好。
(3)拆除活动板房时,应按照拆除方案进行,严禁盲目拆除。
(4)拆除过程中,应确保拆除区域周围无人员,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4. 用电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用电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应按照规范进行敷设,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3)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4)施工现场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使用非标准插座。
5.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2)高空作业时应使用安全带,确保安全。
(3)高空作业区域应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坠落物伤人。
(4)高空作业时应注意周围环境,确保作业安全。
6. 防火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使用明火。
(2)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3)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传达给所有施工人员。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提高安全意识。
3.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临时设施搭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临时设施搭设、拆除及维护等全过程。
三、交底内容1. 人员要求(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2)新入场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作业人员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
2. 施工现场要求(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3)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3. 施工材料及设备要求(1)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2)施工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4.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求(1)搭设临时设施前,应先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周边环境,确保施工安全。
(2)搭设临时设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 从下至上、从内至外进行搭设。
b. 搭设过程中,应确保各构件连接牢固,不得出现松动现象。
c. 搭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拆除临时设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 从上至下、从外至内进行拆除。
b. 拆除过程中,应确保各构件连接牢固,不得出现松动现象。
c. 拆除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事故应急处理(1)发生事故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立即上报。
(2)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3)事故原因调查及责任追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四、交底时间及方式1. 交底时间: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及施工结束后。
2. 交底方式:口头交底、书面交底及现场演示。
五、注意事项1.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安全生产。
2. 施工现场应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3. 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施工现场动态,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交底记录日期编号 .积水排至附近排水沟。
(1)雨水 在场地平整时,修整坡度,适当抬高中间地势,使雨水向四周流散,经现场排水明沟直接排入场外。
明沟断面尺寸为宽 200×高 150(办公区)、宽 200×高 200(生活区)、宽 300×高 300(靠 近北侧围墙),沟底找坡 1%,水沟内壁粉刷 1:3 水泥砂浆。
排水明沟上布设成品铸铁盖板,水沟盖 板材料为厚 5mm 边长 5 的角钢和厚 10mm 宽 50mm 的钢板。
盖板类型分为两类,第一类由 5 号角钢 10mm 厚 50 宽钢板组合,第二类由 5 号角钢和 5 号角钢组合,第一类中又分为钢板削角和不削角两种, 同一条水沟只能使用一种水沟盖板,水沟盖板单体长度为 950mm。
在临建四角及靠近北侧围墙一侧 布置泄水孔,并在临建场地西侧和东侧各设置一长 400×宽 400×深 300 的集水井进行排水。
临建生活区污水排放平面图 共20页/第11页排水沟节点图 1排水沟节点图 2 (2)生活污水 管理人员办公区和生活区卫生间的生活污水经 DN200 的排污管排放到管理人员生活区化粪池 中,再接 DN300 的排污管排放到工人生活区化粪池中,工人区生活污水直接接排到工人生活区化粪 池,最后统一排放到红线外侧的排污井。
生活排污排放平面图 (3)食堂废水 食堂废水与污水管道分别设置,在食堂操作间采用明沟排水,食堂产生的生活废水需经隔油池 处理后,再通过管道进行排放。
共20页/第12页六、施工现场临建 6.1 围墙本工程因保证现场施工、管理要求以及,需要在场地内沿施工用地红线及场地内(外)生活区 搭设临时使用围挡围墙。
按照杭州市政府安全文明施工文件《余杭区建设工程围挡标准化图册》要 求,临近市区道路一侧围墙净高不得低于 2.5m,因此现场红线位置围墙采用 2.5m 高的装配式围墙, 办公生活区采用 2.1m 高的彩钢板围墙。
施工现场施工及临时设施安全基本规定及施工准备一、基本规定1、工程项目经理部,必须确定安全管理部门,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指令,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对所属的施工生产部位进行安全监控、检查,保持安全施工。
凡施工现场进行作业,必须设专或兼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对现场的安全状态、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监控,确认安全;发现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必须立即纠正。
2、施工技术、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其专业理论知识与施工技术,熟悉国家、行业和北京市现行有关的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经考核合格,取得任职资格,方可上岗。
3、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开工前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掌握其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掌握《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 01-56-2001)中对相关工种的要求,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通过国家有关规定的培训、考试,取得资质证,方可参加作业。
严禁无证人员上岗作业。
4、实行总承包的工程,总承包单位应严格审查、选择合格的分包单位,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在工程分包合同中,必须规定总、分包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5、工程开工前,施工企业应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学习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和有关的法规、标准、规范、规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掌握工程情况、现况设施和环境状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含有施工方法、程序和安全防范、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应按审批程序批准后实施,需修订必须经原审批程序批准。
6、工程开工前,施工企业有关主管部门应向工程项目经理部进行工程项目关键部位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应向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并形成文件。
每项工序(分项工程)施工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一旦发生事故(事件)的应急措施,并形成文件。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模版一、总则为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模板》。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施工项目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三、责任和义务1. 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全面负责。
2. 班组长负责安排并指导队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 工人要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操作,严守安全规程,并积极参与现场安全管理。
四、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 安全操作规程1.1 熟悉工作环境和施工区域,了解安全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1.2 操作时应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护服,佩戴好防护手套等装备。
1.3 熟悉相关机械设备和工具的操作方法,严禁擅自拆卸或修改。
1.4 禁止在没有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高空作业或越界作业。
1.5 熟悉应急救援方案,能够正确应对事故和紧急情况。
2. 工作流程安全要求2.1 施工现场的布置和拆除应遵循安全操作规范。
2.2 泥浆、混凝土等液体材料的搅拌和运输时,应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3 在进行维修、更换设备或检修时,必须进行隔离措施,并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2.4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防火、防雷等安全要求进行操作。
3.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要求3.1 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如有异常应及时报修。
3.2 操作机械设备时,要熟悉操作手册,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3.3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要求,确保人员安全。
4. 高处作业安全要求4.1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持有有效的上岗证。
4.2 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必须检查和使用安全带等防护装备。
4.3 高处作业人员要遵循围栏、警示标识等安全扶手设施,严禁越界操作。
五、安全技术交底执行程序1. 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起草交底计划和交底内容。
2. 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安全技术交底的时间和地点。
3. 项目经理组织安全人员、班组长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半岛花园一期交底部位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交底内容:
工程概况及安全目标
一、工程概况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施工中,主要做好以下各项安全工作:建立安全文明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安全用电,基坑围护,模板支撑,脚手架搭设,机具安装使用,以及各种安全防护措施。
本工程使用的大型机械有:塔吊、施工电梯、搅拌机、砼输送泵等。
二、安全、文明施工总目标
本工程安全生产总目标是:安全等级创优良,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和机械事故,年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8‰以内,实现“五无”(无死亡、无重伤、无坍塌、无中毒、无火灾)。
文明施工目标: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争创惠州市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一、安全生产组织体系
公司主管生产副经理和工程部作为公司一级的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构,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和检查监督工作.
施工现场成立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统一抓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落实工作,各班组建立相应的生产管理小组,设立专职安全员,配合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