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霄烈士遗书:《给女儿的信》
- 格式:docx
- 大小:7.55 KB
- 文档页数:1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往事沈从文这事说又是十多年了。
算我是六岁。
因为我第二次见到四叔时,他那条有趣的辨子就不见了。
那是夏天秋天之间。
妈怕我到外面乱吃东西,每天都要靠到她身边坐着,除了拿五个小钱到道门口去买士元的凉粉外,剩下便都不准出去了!至于为甚又能吃凉粉,那大概是妈知道士元凉粉是玫槐糖,不致吃后生病吧。
本那时的时疫也真凶,听隔壁瑞龙妈说,杨老六一家四口人,从十五得病,不到三天便都死了!爹好象到乡下江家坪老屋去了好久了,有天忽然要四叔接我们,大概也就是闻到城里时疫的事情吧。
妈也不说什么,她知道大姐二姐都在乡里,我自然有她们料理。
只嘱咐了四叔不准大哥到乡下溪里去洗澡。
因大哥前几天回略晚,妈摸他小辫子还湿漉漉的,知他必是同几个同学到大河里洗过澡了,还重重的打了他一顿呢。
四叔人不大肥,但很精壮。
妈常说这是会走路的人。
铜仁到我凤凰是一百二十里蛮路,他能扛六十斤担子,一早动身,不摸黑就到了,这怎么不算狠!他到了家时,便忙自去厨房烧水洗脚。
那夜我们吃的夜饭菜是南瓜炒牛肉。
妈捡菜劝他时,他又选出无辣子的牛肉放到我碗里。
真是好四叔呵!那时人真小,我同大哥还是各人坐在一只箩筐里被四叔担去的!大哥虽大我五六岁,但在四叔肩上似乎并不什么不匀称。
乡下隔城有四十多里,妈怕太阳把我们晒出病,所以我们天刚一发白就动身,到行有一半的唐峒山时,太阳还才红红的。
到了山顶,四叔把我们抱出各人放了一泡尿,我们便都坐在一株大刺栎树下歇憩。
那树的杈桠上搁了无数小石头,树左边又有一个石头堆成的小屋子。
四叔为我们解说,小屋子是山神土地,为赶山打野猪人设的。
树上石头是寄倦的:凡是走长路的人,只要放一个石头到树上,便不倦了。
但大哥问他为甚不也放一个石子时,他却不做声。
他那条辫子细而长,正同他身子一样,我伸出手扯着他辫子只是拽。
“芸儿,莫闹!扯着我不好走!”他总是和和气气这样说。
“四满①,到了?”大哥很着急的这么问。
“快了,快了,快了!芸弟都不急,你怎么这样慌?你看我跑!”他略略把脚步放快一点,大哥便又嚷摇的头痛了。
红色家书朗诵稿红色家书朗诵稿(10分钟左右、5组)序A(女)一百年长吗?那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银河中,转瞬即逝的一颗流星。
正是这短短的一瞬,有一群人,用血肉之躯,扣响了时空之门。
百年间,有人将他们无限的柔情与赤胆,迸发于笔尖,把那段红色的记忆永远地封存于短暂的生命之中。
而今,当我们重新捧读这些力透纸背的书信时,字里行间是他们用生命铸就的信念与忠诚,用鲜血坚守的初心与使命……第一组:夏明翰(写给妻子)B(女):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短短20个字,是夏明翰就义时写下的豪迈诗篇,那一年他只有28岁。
他出身富裕之家,却有着一颗与穷苦百姓共振的心脏;他学识广博,却弃笔从戎,要在泥泞与艰险之中,趟出一条自由与光明的道路。
1928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夏明翰在武汉被捕。
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他用敌人给他写自首书的半截铅笔给妻子郑家钧写下了这封催人泪下的家书,这,也是夏明翰的遗书。
男夏明翰:亲爱的夫人钧:同志们常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我才觉得你是巾帼贤。
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
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
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
“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
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
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B(女)伴随这封信的,还有一枚血吻。
这是他对妻子、对女儿最强烈的爱恋与思念,这也是他舍身赴死时,留给这世间最浓情的告别。
第二组:江姐(写给弟弟)江姐: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奋斗到底。
A(男):这,是江姐写给弟弟的信。
蓝旗袍、红线衣、白围巾,江竹韵在荧幕中永远是一位亲切、温和的中年大姐,所有人亲切地称她为江姐。
而事实上,她牺牲时是一个只有29岁的娇小女子。
1948年,她的爱人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牺牲,江姐接过彭咏梧的工作,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高山下的花环》读后感范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高山下的花环》,掩卷回味,觉得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而且是一部感人肺腑的生活教科书。
作品描绘了我们新时期最可爱的英雄群像,其中英雄连长梁三喜的优秀品质更加可歌可泣。
梁三喜,这位来自沂蒙老区的连队基层干部,是个“吃粮费米,穿衣费布”的大汉,长长脸膛瘦削黝黑,厚厚嘴唇带着憨气。
他的旧军装,他的“八撮毛”牙刷,他的训练用的笔记本,无不表现了他那坚强、朴实、勤劳克己而又宽厚善良的性格,无不闪耀着一位英雄战士特有的思想光彩。
梁三喜牺牲了,他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然而,他牺牲前写的那封家信,却集中表现了英雄战士那种瑰丽而又宝贵的精神品质,对“给亲属留下什么遗产”这个问题作出了发人深思的回答。
遗产,是一面照人心灵的明镜,自古到今,不少人在它面前暴露了冷酷自私的灵魂。
梁三喜给他的亲属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呢?这位在生前没给妻子买过一件衣服的英雄连长,在他的家信里是这样对妻子说的:“秀:我除了给你留下一张欠帐单外,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你。
几身军装,摸爬滚打全破旧了,唯有一件新大衣……”啊,一封遗书,一张帐单,一件军大衣,这就是梁三喜留给亲人的“全部遗产”。
在某些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他们对“遗产”的理解是:存款呀,住宅呀,家具呀……而梁三喜的亲属,不但没有得到这些,反而要替他偿还一笔欠款。
——划不来啊!我想起了一九二八年在长沙被杀害的年轻女共产党员赵云霄,她留给生下来才一个多月的女儿的遗产,是一封遗书,嘱咐女儿“好好长大成人,且要好好读书”。
不要忘了父母是怎样死的;我又想起了赵一曼,一九三六年八月,这位东北人民革命军女英雄在走向刑场之前,留给他儿子的遗书,鼓励儿子“赶快成人”,“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云霄,赵一曼,这两位英雄早已离开了我们。
今天,我们从梁三喜这个艺术形象的身上,同时看到了她们的影子。
想一想吧,为什么对“遗产”这个概念的理解,先烈们竟会这样不谋而合?原来,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革命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绝无金钱的位置。
小宝宝,我不能抚育你长大了——赵云霄写给儿子生平事迹赵云霄,1906年生,河北阜平人。
1924年考入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受党委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赵云霄与中国共产党员陈觉终结为革命伉俪。
在简朴的婚礼上,他们宣誓以革命事业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相约为革命奉献一生。
一封家书启明我的小宝贝:启明是我们在牢中生了你的时候为你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有了你4个月的时候,你的母亲便被湖南清乡督办署捕到陆军监狱署来了。
当时你的母亲本来是立时处死的罪,可是因为有了你的关系,被督办署检查了四五次,方检查出来,是有了你!所以为你起了个名字叫启明。
小宝宝!你是民国十八年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又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
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抚养你了,不得不把你交与你的祖父母来养。
你不必恨我,要恨当时的环境!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
你的父亲是死于民国十七年阳历十月十四日,即古历九月初四日。
你的母亲是死于民国十八年阳历三月二十六日,即古历二月十六日。
小宝贝!你的父母,你是再不能看到,而且也没有相片给你,你的母亲所给你的纪念只有相片和衣物及一金戒指,你可作一生惟一的纪念品!小宝宝!我不能抚育你长大,希望你长大时好好的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
我的启明,我的宝宝!当我死的时候你还在牢中。
你是不幸者,你是个世界上的不幸者!更是无父母的可怜者。
小明明!有你父亲在牢中给我的信及作品,你要好好的保存。
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
血泪而书成。
你的外祖母家在北方,河北省阜平县。
你的母亲姓赵,你可记着。
你的母亲是二十三岁上死的。
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
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泪涕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写作背景1928年9月,因叛徒告密,被派往长沙执行地下工作的赵云霄外出送通知返回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我最亲爱的孩子啊……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烈士赵一受于1936年写给儿子的遗书(2)“当此革命时期,家庭衣食可维持就够了……人生是要做伟大事业,而不是做了金钱的奴隶呵!”——烈士胡孟晋于1939年写给妻子的辞别信(3)“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于1950年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信(4)“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于1982年致蒋经国先生信中的引文(5)“唯有感恩真心真情真爱,懂得知足知责知进,方能厚积薄发、厚道有福、厚德载物。
”——维和战士张宝磊写于2016年的一封家书书信最能传递人的真情实感,它写下的是文字,记录的是心声。
以上几则书信片段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两则或三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1950年初,26岁的留美学生朱光亚在《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中这样慷慨陈词。
“真是越出国越爱国,越比较越自信”“对这个国家没信心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回国的”,如今,被称为“哈佛八剑客”的王俊峰、刘青松等青年学子发出如此心声。
抚今追昔,尽管时空相隔,但两代知识分子都抛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走回国创业、报效祖国的人生道路。
他们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生动映照着“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深刻诠释了“祖国就是一个强磁场”,令人感佩。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朱光亚、钱学森那一代知识分子,当年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祖国。
王俊峰、刘青松等一批海归学子,今天面对的是一个欣欣向荣、走向复兴的祖国。
陈觉写给妻子的一封信《与妻书》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
虽然已时隔一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
它反映了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原文】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
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红色家书》读后感】家国天下的担当家国天下的担当——读《红色家书》有感当读到《红色家书》陈觉、赵云霄两位革命伉俪的遗书时,“家国天下”四个字瞬间进入我的大脑。
何谓“家国天下”?《礼记·大学》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陈赵夫妻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信仰、对共产事业、对家国天下的担当。
陈赵夫妻均出生在较为富裕的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在当时社会的思想浪潮中,清醒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革命,于是在1925年,两人毅然决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作为我党的早期党员,双双被派往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在此期间,两人相遇相爱,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1928年,陈赵因叛徒出卖被捕,并分别于1928年10月14日和1929年3月26日在长沙英勇就义。
烈士也是普通人,面对死亡,陈觉写出了对妻子的深情:“回忆我俩在苏联求学时,互相切磋,互相勉励,课余时间闲谈琐事,共话桑麻,假期中或滑冰或避暑,或旅行或游历,形影相随”,也写出了对家中至亲的愧疚:“母亲天天为了惦念她的在异国的爱儿而流泪,我现在也懊悔此次在家乡工作时竟不去见他(她)老人家一面,到如今已是死生永别了。
前日父亲来时我还活着,而他日来时只能看到他的爱儿的尸体了。
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但他也写出了自己“家国天下”的情怀和担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
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陈觉的这段话,与如今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中的“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何其相似,不同的是陈觉用生命彻底贯彻了誓言,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用牺牲生命,但仍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贯彻,才不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泱泱中国。
陈觉牺牲四个月后,赵云霄在狱中诞下一女,取名“启明”,寓意黑暗中的一道光芒,我想当时敌人一定试图利用母亲的担当说服赵云霄,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烈士遗像前想到的作者:姜甲晨来源:《共产党员·下》2017年第01期徜徉在风景如画的鸭绿江畔,滔滔江水更让我们无法忘记无数革命先烈视死如归、无数仁人志士英勇奋斗的感人事迹。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舍生取义,才有我们今天的富足安康。
赵云霄和陈觉都是无数先烈中的一员。
他们也曾拥有如花般灿烂的青春,但如此鲜活的生命却在他们风华正茂时戛然而止。
今天,让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穿越历史的时空,跟随思绪一同追忆他们那段光辉的历程。
赵云霄同志是河北省阜平县人,1925年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并与在该校学习的陈觉同志结婚。
1927年,他們二人一同回国,在东北、湖南做党的秘密工作,建立兵工厂,组织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湖南省委遭到破坏,夫妻二人先后被捕,并相继在长沙英勇就义。
陈觉牺牲时只有25岁,临刑前,他给妻子留下了一封充满大无畏革命气概和对爱人无限深情的遗书,当时赵云霄已怀身孕。
半年后,女儿出生刚满月,赵云霄就被敌人杀害了。
临刑前,她在狱中给女儿喂了最后一次奶,并给女儿留下了一封生离死别的遗书。
谁无父母儿女?谁不向往幸福的生活?哪个母亲愿意抛下自己的亲生骨肉?哪个孩子不想依偎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今天,当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当情侣花前月下漫步的时候,当亲朋好友欢声笑语相聚的时候,是否还记得——为了今天,赵云霄和陈觉夫妻二人早在80年前宁死不屈、慷慨就义。
透过两份遗书的字里行间,透过烈士身躯上沉重的锁链,透过怀中紧抱的婴儿,后人看到的,是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深情眷恋,是一名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高大身影。
今天,站在烈士遗像前,我想到许多许多……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理想信念,在生死抉择面前发出了“面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哪怕是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这一豪言壮语,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为什么要在如今幸福的生活中回忆过往?有人可能会说:“它会冲淡今天杯中的美酒。
”有人可能还会说:“如果我生在那个年代,也会赴汤蹈火!”的确,我们与当年英勇奋斗、随时做出生死抉择的先烈相比,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已经迥然不同了,但为人民谋求幸福、让祖国更加富强的理想和信念是始终如一的,因为我们都曾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换言之,虽然面前没有刺刀、老虎凳,但我们始终要做勇于牺牲的奉献者。
给:fc 儿的信福建博物院/文图本期“见字如面”栏目,要为大家介绍一封来自伟大母亲的信,看看她对女儿都有哪些想说的。
母亲是坚强的,母爱是伟大的。
一个在监狱中苦苦坚持的女子, 同时也是一个在黑暗中勇敢地散 发光和热的勇士。
赵云霄对女儿的爱,倾注在一封书信上……赵云霄(左)与她的丈夫陈觉(右)这是陈觉烈士的妻子赵云霄在就义前两 天给尚在襁褓中的女儿留下的一封信。
1928年,赵云霄因叛徒告密被捕,面对 反动当局的严刑拷打,她宁死不屈。
“惩共法 院”判处赵云霄、陈觉死刑。
因赵云霄怀有身 孕,延期执行。
陈觉牺牲后4个月,赵云霄 在狱中产下女儿,取名“启明”。
她相信,孩 子代表着未来,而未来是光明的,就像东方的 启明星预示的那样:黑夜就要过去,光明就会来临。
1929年3月26日,赵云霄在最后一次给女儿哺乳后,就被押往刑场英勇就义,时年23岁。
信中,赵云霄告诉孩子:“小宝宝,我很明白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
”并告诉孩子要接好 革命的班。
“小宝贝!你的父母,你是再不能看到……你的母亲所给你的纪念只有像(相)片和衣物 及一枚金戒指,你可作一生的唯一的纪念品!” “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负你父母的 期望。
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 ”句句带血,行行带泪,但革命信念坚不可摧。
在这封信中,丝毫感受不到两个将死之人对生命消亡的恐惧,感受到的只是共产党人面对死亡的从容与满腔真情的流露。
英雄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却永存人间,陈觉赵云霄伉俪临危不惧、舍身取义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千百万为中华民族前仆后继的革命者们。
42.A &^i ir。
《绝笔2》纪录片观后感及启发•相关推荐2022《绝笔2》纪录片观后感及启发(精选5篇)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绝笔2》纪录片观后感及启发(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笔2》纪录片观后感及启发1近日,在学校党支部的倡导下,我观看了纪录片《国家记忆---绝笔》。
纪录片通过展示十多位共产党员的遗书、家信、入党誓词等临终绝笔,展示了这些老一辈共产党员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
通过观看,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他们的初心与情怀,也悟道一些蕴含的丰富精神宝藏。
一封封绝笔,是先辈们的临终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他们在那个激荡的年代对共产党的崇高信仰。
叶挺将军,在临终前发出“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的呐喊;陈然在酷刑中写下惊天动地的诗篇,体现出一个党员的鉴定信念。
无疑,这些英雄都具有斗争之勇,视死如归,不畏牺牲。
正如陈觉给妻子的书信中写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还有夏明翰临死前的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革命先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挽救了更多的生命,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
尽管我们目前处于和平年代,但是也需要有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精神,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和勇气担起时代重任。
舍小义为大义,先辈们的绝中有对爱人的思念,有对子女的殷切期盼。
红岩烈士蓝蒂裕牺牲前在狱中给儿子的遗嘱写道: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烈士钟奇牺牲前在丢弃的香烟盒上给妻子写道下“一定要再结婚”的殷切嘱托。
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都是这些革命先烈舍小家顾大家而来的。
革命先烈临死前,一定是经过了艰难的取舍,但是他们都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就如那句歌词说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一封封绝笔,展现了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向党之志,斗争之勇,家国之爱,学习他们的初心和情怀并将其传承下去,让这些无声的字传递出有声的奋进力量。
《党费》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党费(节选)王愿坚过了半个多月,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并且利用个别动摇分子破坏我们,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
于是我又带着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一到黄新同志家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
灯影里,她正忙着呢。
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
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箩筐里。
一边整着,一边哄孩子:“乖妞子,咱不要,这是妈要拿去卖的,等妈卖了菜,赚了钱,给你买个大烧饼……什么都买!咱不要,咱不要!”妞儿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有气无力地倚在她妈的身上。
她不肯听妈妈的哄劝,还是一个劲儿地扭着她妈的衣服要吃,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
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
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看了这情景,我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
一进门我就说:“阿嫂,你这就不对了,要卖嘛,自己的孩子吃根菜也算不了啥,别屈了孩子!”她看我来了,又提到孩子吃菜的事,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哪里有咸菜卖啊!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儿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儿困难。
这刚刚凑齐,等着你来呢!”我想起来了,第一次接头时碰到她们在择青菜,就是这咸菜啊!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的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快,快开门!”拉开门一看,原来就是第一次来时见到的择菜的一个妇女。
她气喘吁吁地说:“有人走漏了消息,说山上来了人,现在,白鬼来搜人了,快想办法吧!我再通知别人去。
”说罢,悄悄地走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儿走?快想法儿隐蔽起来!”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因为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
学习材料——革命烈士的遗书革命烈士陈觉与赵云霄的遗书[按]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树立起一座座丰碑,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人的崇高形象。
宣传这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激发广大党员和干部为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录著名的革命烈士陈觉与赵云霄的遗书,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能从中感悟革命先烈的崇高风范。
在军事博物馆的一个展柜中,并排陈列着两封烈士的遗书。
它们的主人是一对年轻的伉俪,即著名的革命烈士陈觉与赵云霄。
陈觉,1903年生,湖南醴陵人,原名炳祥。
1924年在醴陵县立中学上学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赵云霄,1906年生,河北阜平人。
1924年,考入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受党委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陈觉与赵云霄由相识到相知,最终结为革命伉俪。
在简朴的婚礼上,他们宣誓以革命事业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相约为革命奉献一生。
1927年9月,正当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时,陈觉与赵云霄学成回国。
俩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出生入死,一起在东北、湖南醴陵先后从事革命活动--组织游击队,建立小型兵工厂,发动醴陵年关暴动,带领农民开展武装斗争。
1928年春,陈觉出任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
与此同时,赵云霄被调回长沙在湖南省委机关工作,参加组建中共湘南特委。
就在俩人为了革命而分离奔波的过程中,已怀有身孕的赵云霄于当年9月因中共湖南省委遭破坏而被捕;陈觉于10月在主持中共湘西特委工作期间,在常德被捕。
被捕后的赵云霄与陈觉均被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
残酷的国民党当局,使这对革命伉俪咫尺天涯!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威逼利诱,两人都大义凛然,不为所动。
陈觉还痛斥了利用乡情前来劝降的一个法官。
赵云霄烈士遗书:《给女儿的信》
启明我的小宝贝:
启明是我们在牢中生了你的时候为你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有了你4个
月的时候,你的母亲便被湖南清乡督办署捕于(到)陆军监狱署来了。
当时你的母亲本来(是)立时(处)死的罪,可是因为有了你的关系,被督办署检查了四五次,方检查出来,
是有了你!所以为你起了个名字叫启明(与你同样同生一个叫启蒙)。
小宝宝!你是民国十
八年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有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
小宝宝!
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扶(抚)养你了,不能不把你交与你的祖父母来养你。
你不必恨我,而(要)恨当时的环境!
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所以才处我们的死刑)。
你的父亲是死于民国十七年阳历十月十四日,即古历九月初四日。
你的母亲是死于民
国十八年阳历三月二十六日,即古历二月十六日。
小宝贝!你的父母,你是再不能看到,而(且)也没有像片给你,你的母亲所给你的记(纪)念只有像片和衣物及一金戒指,你可作
一生的惟一的记(纪)念品!
小宝宝!我不能扶(抚)育你长大,希望你长大时好好的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
死的。
我的启明,我的宝宝!当我死的时候你还在牢中。
你是不幸者,你是个世界上的不幸(者)!更是无父母的可怜者。
小明明!有你父亲在牢中给我的信及作品,你要好好的保存。
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
血泪而(书)成。
你的外祖母家在北方,河北省阜平县。
你
的母亲姓赵,你可记着。
你的母亲是二十三岁上死的。
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
读书,才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
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
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泪涕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