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48.68 KB
- 文档页数:1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1.下面叙述情境中的物体可以被当作质点的有()A.拍摄在天空展翅翱翔的雄鹰B.研究如何将足球踢出“香蕉球”C.测量列车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速度D.研究内部结构的分子【解答】解:A、拍摄在天空展翅翱翔的雄鹰时要注意雄鹰的姿态,故不能视为质点,故A错误;B、研究如何将足球踢出“香蕉球”时,要分析球的大小和形状,故不能视为质点,故B错误;C、测量列车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速度时,列车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视为质点,故C正确;D、研究内部结构的分子时,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视为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2.某班教室有前后两个门,一次课间活动时,该班的甲、乙两同学(均视为质点)同时出教室前门去室外各自活动,活动后又同时从后门进入教室。
则从出教室到进教室这段时间内,两同学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A.路程B.平均速度C.出教室门时的速度D.进教室门时的速度【解答】解:B、根据题目我能确定的就是初末位置相同,位移相等,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A、路程为运动轨迹长度,不确定,故A错误;CD、进出教室门时的速度为瞬时速度,不确定,故CD错误;故选:B。
3.(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就越大B.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D.速度变化率小,速度一定变化慢【解答】解:A、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t,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B错误;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两者不能等同,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故C错误;D、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率小,速度一定变化慢,故D正确。
故选:D。
4.(4分)在下列图象中,描述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解答】解:A、图中速度随时间不变,即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图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图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图中v﹣t图线的斜率不断增大,表示加速度不断增大的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哪个是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A. 猜想—问题—合理外推—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B. 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C. 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 猜想—问题—合理外推—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详解】首先由问题提出猜想,然后数学推理,再进行实验验证,去掉次要因素进行合理外推,最后得出结论。
故选C。
2. 某同学乘坐出租车回家,自己乘坐的出租车在路边停住,看到车外相邻并排同向行驶的另一出租车时,感觉自己在后退。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同学选择的参考系是自己乘坐的出租车B. 另一出租车在向前行驶C. 若出租车行驶时速度计示数为30 km/h,这是出租车的平均速度D. 若出租车计价器显示行驶了5km,这5km一定是出租车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答案】B【解析】【详解】AB.自己乘坐的出租车在路边停住,看到车外相邻并排同向行驶的另一出租车时,感觉自己在后退。
表面选择的参考系是另一出租车,并且另一出租车在向前行驶。
A 错误,B 正确;C .出租车行驶时速度计示数为30 km/h ,这是出租车的瞬时速度大小,C 错误;D .出租车计价器显示行驶了5km ,这5km 是出租车运动的路程,只有当出租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才表示位移大小,D 错误。
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一上·连城期中) 共享单车能够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同时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自行车租赁业务。
下列对“共享单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和消费者共同享有单车的所有权和经营权②顺利实现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消费者享有一定时期的使用权③有利于绿色消费、保护环境④共同享有单车的价值和使用价值A . ①②B . ②③C . ②④D . ③④2. (2分) (2017高一上·林芝期中) 今年5月,凤台市民胡先生在凤台河东开发区某汽车4S店刷卡消费20万元(非透支)购买了一辆汽车,然后开车去附近加油站加了200元的当日零售价是5.54元∕升的92#汽油,这里的20万元和5.54元()A . 前者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后者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B . 执行的都是价值尺度的职能,都是观念上的货币C . 执行的都是流通手段的职能,都是现实的货币D . 前者表示商品的价格,后者表示商品的价值3. (2分) (2018高二下·南宁期中) 2017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主要负责开展数字货币深入研究,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做准备。
专家表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目的是替代实物现金,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材料表明数字货币()①将进一步拓展货币职能,使货币的本质发生变化②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将丰富货币形式,使现行货币价值缩水④能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②④4. (2分) (2017高二下·甘肃期末) 近几年,金银纪念币发行以各种形式出现,如央行公告表示,2015年将发行生肖贺岁普通纪念币各1枚。
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A. Register for her favorite class.B. Take literature class with the man.C. Help the man sign up for a course.2. How much should the woman pay?A. 40 dollars.B. 76 dollars.C. 80 dollars.3.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exam?A. Worried.B. Confident.C. Excited.4.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Hailee?A. She's honest.B. She's troublesome.C. She's experienced.5. What is the man doing?A. Going to a party.B. Giving a suggestion.C. Making an invitatio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22.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汉书·薛宣传》载:“殆今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
”这表明A.刺史干预郡县行政B.官吏之间相互制衡C.军阀割据局面形成D.监察制度日趋完善2.法国革命固然推翻了专制统治,为法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却也因此丧失了超越英国的机遇。
法兰西民族的历史证明,长期的革命或者内乱,最终是有利于自己的竞争对手的。
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A.带有过于激进的弊端B.对法国社会并非完全必要C.从总体来看弊大于利D.有利于法国社会结构调整3.《宋史·王安石传》记载:“据家货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
”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A.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B.加重了部分农户的负担C.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上计制是古代中国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的一种制度。
西汉时郡、国上计主要由郡丞、长史承担;东汉后期郡、国上计则由郡丞、长史的下属——“上计缘史”承担。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王国问题的基本解决B.外成与宦官交替专权C.专制集权的相对削弱D.地方长官的地位下降5.文官为终身职业,任期有法律保障,故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政府危机之时,或在内阁换班和总统换马之际,他们能够使政府公务照常进行,持续有序地治理社会,因而成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A.杜绝了专制局面的出现B.确保了文官队伍的优良素质C.消除了官员的腐败现象D.保证了资产阶级统治连贯性6.1938年,中共中央决定在敌后方的各中央分局、区、地、县、市、分区的党委设立组织部,集中管理干部的考察、征调和分配等工作,并且开始出现了地方干部与军队干部在管理上的分工。
这些做法A.标志着我党干部制度的成熟B.秉承“三三制”政权建设原则C.适应了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D.配合了解放区行政区划的调整7.在14世纪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中,法国一度成为“评论法学派”的中心。
潍坊市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
该图A.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B.说明华夏文明源远流长C.体现了地域文化同步发展D.显示文化区系相对封闭2.盐、铁、酒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产品和销售量极大的商品,并称“三业”。
起初皆可私营,武帝时收归官府,实行专营。
这一做法旨在A.促进商品流通B.稳定市场秩序C.加强经济控制D.维护小农经济3.历史上的某次土地制度改革,其目的不是改变土地私有制,也没有实际地改变当时私有土地的占有状况,但它把公有土地平均分配给耕种者,然后要求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承担同等数额的租赋。
这次改革A.阻断了土地兼并B.促进了人口流动C.稳定了社会秩序D.消除了社会矛盾4.由于地处长城内外,长城外各族以游牧经济为主,长城以南则是以城郭为居的农业经济。
为适应这种状况,辽中央政权釆取了灵活的统治策略。
这一做法A.解决了辽宋之间的矛盾B.促使辽过渡到农耕文明C.适应了不同生产方式的需求D.促进了南北经济贸易往来5.它比古代经传更有系统和更为完整,并因其重新解释古代经典著作而赋予儒家思想以更多推理的内容。
这种新形式的儒家思想,经过加工,提供了对生活问题的更多解答。
它指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明清新儒学6.图2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疆域轮廓图。
推断这一时期是A.唐 B.元 C.明 D.清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成就,还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四大发明,都源于现实生活的“利禄”而产生,满足大一统专制社会中各方面的需要。
这旨在强调中国古代科技具有A.实用性B.经验性C.总结性D.规律性8.维新运动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传统功名不高的读书人发动的,阻力重重。
但在短短一两年内,维新运动便能达高潮,甚至一时出现“咸与维新”,一些高官也屡屡“赞助”以显自己的“开明”的局面。
试卷类型:A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2021.5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函数()()lg tan 1f x x =-的定义域为( ) A .ππ,2x x k k ⎧⎫≠+∈⎨⎬⎩⎭Z B .ππππ,22x k x k k ⎧⎫-<<+∈⎨⎬⎩⎭Z C .πππ,2x k x k k ⎧⎫<<+∈⎨⎬⎩⎭Z D .ππππ,42x k x k k ⎧⎫+<<+∈⎨⎬⎩⎭Z 3.在现代社会中,信号处理是非常关键的技术,而信号处理背后的“功臣”就是正弦型函数.若某种信号的波形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sin sin33xf x x =+,则其部分图像为( ) A . B .C .D .4.若π,02α⎛⎫∈-⎪⎝⎭1sin 2a -=( ) A .sin cos αα+B .sin cos αα--C .sin cos αα-D .cos sin αα-5.斐波那契螺旋线被誉为自然界最完美的“黄金螺旋”,它的画法是:以斐波那契数1,1,2,3,5,8…作为正方形的边长拼成长方形,然后在每个正方形中画一个圆心角为90°的圆弧,这些圆弧所连起来的弧线就是斐波那契螺旋线.如图这些圆弧所连成的弧线就是斐波那契螺旋线的前一部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与矩形ABCD 的面积之比为( )A .34B .14C .π4D .π86.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a =,AD b =,M 为CD 的中点,BD 与AM 交于点N ,则MN =( )A .1163a b -- B .1163a b - C .1163a b + D .1163a b -+ 7.已知π02αβ<<<,()4cos 5αβ-=,2sin 2β=,则sin α=( ) A .210 B .7210C .210-D .7210-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两个人共提一个行李包的情景,若行李包所受的重力为G ,两个拉力分别为1F ,2F ,且12F F =,1F与2F 夹角为θ,当两人拎起行李包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2G F F =+B .当π2θ=时,122F =C .当θ角越大时,用力越省D .当1F G =时,π3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四个三角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cos π1cos1-=B .πsin 2cos 22⎛⎫+= ⎪⎝⎭C .tan 20tan 2511tan 20tan 25︒+-︒︒︒=-D .cos73cos 28sin 73sin 28︒︒+︒︒=10.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若()2,5a =-,()3,4b =,则向量b 在向量a 方向上的投影的数量为145B .若(1,3a =-,则01,2a ⎛=⎝⎭是与向量a 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 C .若向量a ,b 不共线,则a b -与a 一定不共线D .若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三个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2,1-,()1,3-,()3,4,则顶点D 的坐标为()2,411.已知M ,N 是函数()()π2cos 2103f x x ωω⎛⎫=+-> ⎪⎝⎭的图像与直线1y =的两个不同的交点,若MN 的最小值是π,则( ) A .()π2cos 213f x x ⎛⎫=+- ⎪⎝⎭B .函数()f x 在区间π0,2⎛⎫⎪⎝⎭上单调递增 C .π112y f x ⎛⎫=++ ⎪⎝⎭是奇函数 D .函数()f x 的图像关于点7π,012⎛⎫⎪⎝⎭中心对称 12.如图,设()0,πα∈,且π2α≠,当xOy α∠=时,定义平面坐标系xOy 为α的斜坐标系,在α的斜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的斜坐标这样定义:设1e ,2e 是分别与x 轴,y 轴正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若12OP xe ye =+,记(),OP x y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设(),a m n =,(),b s t =,若a b =,则m s =,n t =B .设(),a m n =,则22a m n =+C .设(),a m n =,(),b s t =,若//a b ,则0mt ns -=D .设()1,2a =,()2,1b =,若a 与b 的夹角为π3,则2π3α=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A ,B ,C ,D 是平面上四个点,则AB CB CD -+=______. 14.已知()()cos f x x ωϕ=+(0ω>,π02ϕ<<)的图像过点10,2⎛⎫⎪⎝⎭,要使该函数解析式为()πcos 23f x x ⎛⎫=+ ⎪⎝⎭,还应该给出的一个条件是______.15.已知函数()πsin 4f x x ω⎛⎫=+⎪⎝⎭(0ω>)满足()()122f x f x -=的12 x x -的最小值为π4,则ω=______,直线13y =与函数()y f x =在()0,π上的图像的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为______. 16.潍坊的传统民间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弘扬民族文化,潍坊某中学开展劳动实习,学生到一个铸造厂学习铁皮裁剪技术,如图所示,铁皮原料的边界由一个半径为R 的半圆弧(点O 为圆心)和直径MN 围成,甲班学生决定将该铁皮原料裁剪成一个矩形ABCD ,则当该矩形ABCD 的周长最大时,tan α=______.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角α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 重合,始边落在x 轴的正半轴上,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04,5P y ⎛⎫-⎪⎝⎭,其中00y >. (1)求0y 和sin α,cos α,tan α的值;(2)求()()πcos cos 2π2sin cos αααα⎛⎫-++ ⎪⎝⎭--的值.18.(12分)已知向量()2,3a =-,向量()4,2b =,向量()3,c m =(其中m ∈R ),且()2a b c +⊥. (1)求a b ⋅的值和c ;(2)若2AB a b =+,BC b c λ=+,且A ,B ,C 三点共线,求实数λ的值. 19.(12分)三角函数中有许多形式简洁,含义隽永的数学等式.某学习小组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四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甲:22sin 67.5cos 67.5267.5cos67.5︒+︒︒; 乙:22sin 41cos 94241cos94︒+︒︒; 丙:22sin 37cos 982cos98︒+︒︒;丁:()()22sin 25cos 160225cos160-︒+︒︒-︒. (1)请从上述四个式子中任选一个,求出这个常数;(2)根据(1)的计算结果,请将结论推广为一个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20.(12分)将形如11122122a a a a 的符号称为二阶行列式,现规定二阶行列式的运算如下:1112112212212122a a a a a a a a =-.已知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 ,b 的夹角为θ,6a =,b t =(其中0t >),且π2sin 41π2cos13t=.(1)若θ为钝角,试探究a b +与5a b -能否垂直?若能,求出cos θ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若π3θ=,当0k >时,求4a kb -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a 与4a kb -的夹角. 21.(12分)潮汐现象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我们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地球上不同的地点潮汐规律不同. 下表给出了某沿海港口在一天(24小时)中海水深度的部分统计数据: 时间t (时)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水深h (米)13.41413.4121086.666.68101213(1)请结合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选择合适的点,画出该港口在一天24小时中海水深度h 与时间t 的函数图像,并根据你所学知识,请从()()20h t at bt c a =++>,()2th t =,()()sin h t A t B ωϕ=++(0A >,0ω>,π2ϕ<),()()cos h t A t B ωϕ=++(0A >,0ω>,π2ϕ<)这四个函数解析式中,选取一个合适的函数模型描述该港口一天24小时内水深h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求出其解析式;(2)现有一货轮需进港卸货,并在白天进行物资补给后且于当天晚上..离港.已知该货轮进港时的吃水深度(水面到船底的距离)为10米,卸货后吃水深度减小0.8米,根据安全航行的要求,船底至少要留出2.8米的安全间隙(船底到海底的距离),如果你是船长,请你规划货轮的进港、离港时间,并计算出货轮在该港口停留的最短时长.(参考数据:2 1.4≈,3 1.7≈)22.(12分)已知函数()22sincos 222x x xf x =+ (1)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不等式()3f x m -≤对任意ππ,63x ⎡⎤∈-⎢⎥⎣⎦恒成立,求整数m 的最大值; (3)若函数()π2g x f x =-⎛⎫⎪⎝⎭,将函数()g x 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得到函数()y h x =的图像,若关于x 的方程()()1sin cos 02h x k x x -+=在π5π,1212x ⎡⎤∈-⎢⎥⎣⎦上有解,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高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1.5一、单项选择题1-4 CDBD 5-8 CAAB 二、多项选择题9.BD 10.BC 11.AC 12.ACD 三、填空题13.AD 14.2ω=或周期πT = 15.4,9π4 16.12四、解答题17.(1)解:由题意,1OP =,所以220415y ⎛⎫-+= ⎪⎝⎭,所以035y =±, 又因为00y >, 所以035y =, 则3sin 5α=,4cos 5α=-,所以3tan 4α=-. (2)()()π3cos cos 2π1sin cos tan 11243sin cos sin cos tan 1714αααααααααα⎛⎫-++-+ ⎪++⎝⎭====-------.18.解:(1)因为()2,3a =-,()4,2b =, 所以862a b ⋅=-=,()()()24,64,28,4a b +=-+=-,因为()2a b c +⊥, 所以()()()28,43,2440a b c m m +⋅=-=⋅-=,所以6m =,故()3,6c =,936c =+=(2)因为()2,3a =-,()4,2b =,()3,6c =,所以()28,4AB a b =+=-,()43,26BC b c λλλ=+=++ 又因为A ,B ,C 三点共线, 所以AB kBC =,即()()8,443,26k λλ-=++,所以438264k k k k λλ+=⎧⎨+=-⎩解得:103815k λ⎧=⎪⎪⎨⎪=-⎪⎩,故λ的值为815-.19.解:(1)选甲时:22sin 67.5cos 67.567.5cos67.5︒+︒︒11sin13512222︒=-=-=.(2)()()221sincos 135cos 1352a ααα+︒-︒-=,证明:左边22sin αααααα⎛⎫⎛⎫=++ ⎪ ⎪ ⎪ ⎪⎝⎭⎝⎭, 222211sin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22αααααααα=+-++-,22111cos sin 222αα=+=.20.解:(1)由题意得,ππcos 1143t t -=-=, 所以2t =,即2b =, 则62cos 12cos a b θθ⋅=⨯=,所以()()225453648cos 201648cos a b a b a a b b θθ+-=-⋅-=--=-, 因为θ为钝角,所以cos 0θ<, 故()()51648cos 0a ba b θ+-=->,故a b +与5a b -不可能垂直. (2)因为π3θ=,所以π62cos 63a b ⋅=⨯⨯=, 所以2222223481636486464278a kb a ka b k b k k k ⎛⎫-=-⋅+=-+=-+ ⎪⎝⎭,当38k =时,2min 427a kb -=,所以min433a kb-=,此时342a kb a b -=-,因为2333692722a a b a a b ⎛⎫⋅-=-⋅=-= ⎪⎝⎭,所以332732cos ,3226332a ab a a b a a b ⎛⎫⋅- ⎪⎝⎭-===⨯-,又因为[],30,πa a b -∈ 所以π,36a ab -=. 21.解:(1)可选择以下6个点:()0,13.4,()2,14,()8,10,()14,6,()20,10,()24,13.4,其图像如下:选法一:设选取的函数解析式为:()()sin h t A t B ωϕ=++(0A >,0ω>,π2ϕ<), 由题意得:122T =,所以24T =,π12ω=, 又因为()()()()max min 214146h t h A B h t h A B ⎧==+=⎪⎨==-+=⎪⎩,解得4A =,10B =, 所以()π4sin 1012h t t ϕ⎛⎫=++⎪⎝⎭, 由()π24sin 106h ϕ⎛⎫=++⎪⎝⎭,得πsin 16ϕ⎛⎫+= ⎪⎝⎭, 所以π2π3k ϕ=+,k ∈Z ,又π2ϕ<,所以当0k =时,π3ϕ=, 所以()ππ4sin 10123h t t ⎛⎫=++⎪⎝⎭,[]0,24t ∈(参照解法一相应给分). 选法二:设选取的函数解析式为:()()cos h t A t B ωϕ=++(0A >,0ω>,π2ϕ<),求解过程同上,可得()ππ4cos 10126h t t ⎛⎫=-+ ⎪⎝⎭,[]0,24t ∈. (2)根据题意可知:货轮安全进港的水深至少达到12.8米,由()ππ4sin 1012.8123h t t ⎛⎫=++≥ ⎪⎝⎭, 解得:ππ4sin 2.8123t ⎛⎫+≥ ⎪⎝⎭,即ππ 1.4sin 1232t ⎛⎫+≥≈ ⎪⎝⎭所以πππ3π2π2π41234k t k +≤+≤+,k ∈Z , 故241245k t k -≤≤+,k ∈Z又因为[]0,24t ∈,所以05t ≤≤,所以可安排货轮在0时到5时之间进港.货轮安全离港的水深要求至少达到12米,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最早在晚上22时后水深符合要求,可安全离港,货轮在港时间最短为17个小时.综上规划决策如下:应安排货轮最晚在凌晨5时进港,最早在晚上22时离港,在港时间最短为17个小时.22.解:(1)由题意得,()22sin cos 222x x x f x =+2sin 2cos 12x x ⎫=-⎪⎭sin x x =π2sin 3x ⎛⎫=+ ⎪⎝⎭.由πππ2π2π232k x k -+≤+≤+,k ∈Z ,得5ππ2π2π66k x k -+≤≤+,k ∈Z , 可得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5ππ2π,2π66k k ⎡⎤-++⎢⎥⎣⎦,k ∈Z . (2)因为ππ,63x ⎡⎤∈-⎢⎥⎣⎦,所以ππ2π633x ≤+≤, 所以1πsin 123x ⎛⎫≤+≤ ⎪⎝⎭, 所以当π6x =-时,()f x 的最小值为1;当π6x =时,()f x 的最大值为2, 所以()12f x ≤≤.由题意得,()33f x m -≤-≤,所以()33m f x m -≤≤+对一切ππ,63x ⎡⎤∈-⎢⎥⎣⎦恒成立, 所以3132m m -≤⎧⎨+≥⎩,解得14m -≤≤, 所以整数m 的最大值为4.(3)由题意知,()ππππ2sin 2sin 2236g x f x x x ⎛⎫⎛⎫⎛⎫=-=-+=+ ⎪ ⎪ ⎪⎝⎭⎝⎭⎝⎭, 将函数()g x 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 得π2sin 26y x ⎛⎫=+ ⎪⎝⎭, 再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得()ππ2sin 22sin 2126h x x x ⎡⎤⎛⎫=-+= ⎪⎢⎥⎝⎭⎣⎦, 因为关于x 的方程()()1sin cos 02h x k x x -+=在区间π5π,1212⎡⎤-⎢⎥⎣⎦上有解,整理得: ()sin2sin cos 0x k x x -+=,即()2sin cos sin cos 0x x k x x -+=(*)在区间π5π,1212⎡⎤-⎢⎥⎣⎦上有解,令πsin cos 4t x x x ⎛⎫=+=+∈ ⎪⎝⎭⎣,(*)式可转化为:210t kt --=在2t ∈⎣内有解,所以1k t t =-,2t ∈⎣,又因为y t =和1y t =-在2t ∈⎣为增函数,所以1y t t =-在⎣为增函数,所以当2t =1k t t =-取得最小值2-t =1k t t =-取得最大值2,所以22k ⎡∈-⎢⎣⎦,综上所述:k 的取值范围为,22⎡-⎢⎣⎦.。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的内容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建立过程。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法是人类最早认识自然规律使用的研究方法B.施莱登通过归纳法得出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C.科学的发现需要归纳和概括,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无关D.科学理论的建立往往要经历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2.下表表示玉米和人体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含量(干重,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玉米和人体细胞中C、H、O、N的含量都很高,其原因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关C.据表可推断,人体细胞比玉米细胞中的蛋白质含量高D.微量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却不可缺失,如缺乏镁元素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3.为探究矿质元素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将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蒸馏水(甲组)和土壤浸出液(乙组)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幼苗的生长状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B.根系吸收的水能与蛋白质、多糖等结合,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C.将乙组玉米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D.乙组幼苗长得好,因为无机盐对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4.糖类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分子,地球生物量干重的50%以上是由葡萄糖的多聚体构成。
脂质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
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储存能量和调节生命活动等功能B.葡萄糖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葡萄糖形式存在C.脂肪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D.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5.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多种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这些氨基酸进入人体细胞后,重新合成多种蛋白质。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 1 , C :12, O :16,Na :23,S :32,Cl :35.5,Al :27,Cu: 64, Ba:137 Fe :56 Mg :24 Cr:52 K:39 N:14 Si:2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面贴上危险警告标签。
下列物质贴错了包装标签的是( ) A. 浓硫酸B. 汽油C. 酒精D. 氯化钾2.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3.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的反应为:S+2KNO 3+3C K 2S+N 2↑+3CO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KNO 3B. 该反应中C 被还原C. 若消耗32g S ,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 AD.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22.4L ,则有0.75 mol 物质被还原 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B. 常温常压下,ag 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 ,则cg 该气体的体积为22.4bc aN ALC. 2mol/L 的CaCl 2溶液中Cl -的数目为4N AD. 46g 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3N 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B.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C. H 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D. 1mol H 2O 约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6.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下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A. Cl 2+2KBrBr 2+2KClB.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C. 4NO 2+O 2+2H 2O=4HNO 3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盐卤点豆腐、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高压直流电除烟尘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③氢氧化铁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 ④做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⑤向FeCl 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⑥1mol FeCl 3完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约为N A 个 ⑦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是溶液,不可能是胶体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8.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Cu 2+、Cl ﹣、OH ﹣ B. H +、Ca 2+、HCO 3﹣、NO 3﹣ C. Fe 2+、H +、SO 42﹣、NO 3﹣ D. Na +、CO 32﹣、OH ﹣、K +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往NaHSO 4溶液中加Ba(OH)2溶液至恰好中和: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2O 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H ++CO 32-=CO 2↑+H 2O C.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 +=2Fe 3++3H 2↑D. 往Ba(OH)2溶液中加少量硫酸溶液:Ba 2++OH -+H ++SO 42-=BaSO 4↓+H 2O10.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 ·L -1的是( ) A. 10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mL 溶液 B. 将80g SO 3溶于水并配成1L 的溶液C. 将0.5mol ·L -1的NaNO 3溶液100mL 加热蒸发掉50g 水的溶液D. 标况下,将22.4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L 溶液11.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 ,X 本身不导电,但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一定是电解质 B. X 可能为非电解质 C. X 只能是盐类 D. X 可以是任意化合物12.将SO 2通入足量Fe 2(SO 4)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 2CrO 4溶液,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为SO 2+2Fe 3++2H 2O=SO 42-+2Fe 2++W ①, Cr 2O 72-+a Fe 2++b H +Cr 3++Fe 3++H 2O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还原性:Cr 3+>SO 2B. 配平后方程式②中,a=6,b=7C. Cr 2O 72-能将Na 2SO 3氧化成Na 2SO 4D. 方程式①中W 为OH - 13.200 mL 0.3 mol/L 的K 2SO 4溶液和100 mL 0.2 mol/L 的Fe 2(SO 4)3溶液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3 mol/LB. 0.4 mol/LC. 0.45 mol/LD. 0.5 mol/L 1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A. H 2SO 4与Ba (OH )2溶液反应: Ba 2++ OH - + H +十SO 42-= BaSO 4↓ + H 2OB. 碳酸钙中加入盐酸 : CO 32- + 2H + = CO 2↑ + H 2OC. 将氢氧化铁放入盐酸中: Fe (OH )3 + 3H + = Fe 3+ + 3H 2OD.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2H + + O 2—= H 2O15.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 ·L -1的金属氯化物(RCl x ) 溶液20 mL ,恰好与20 mL 0.15 mol ·L -1的AgNO 3溶液完全反应。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标志之一.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金、铜、铁、铝,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B .金属的熔沸点高低C .金属的活泼性强弱D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2.(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运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用胶状氢氧化铝凝聚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净水B .用红棕色氧化铁制造红色油漆C .氢氧化铝作为医用的胃酸中和剂D .用氧化铝制造耐火坩埚和耐火管3.(2分)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Na 2O 2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B .标准状况下22.4L CCl 4所含的原子数为5N AC .56g Fe 与任何物质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 AD .1mol 镁与足量氧气或氮气反应均失去2N A 的电子4.(2分)氮化铝(AlN )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 可通过反应Al 2O 3+N 2+3C 2AlN+3CO 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 2是还原剂,Al 2O 3是氧化剂B .每生成1 mol AlN 需转移3 mol 电子C .AlN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 .AlN 的摩尔质量为41 g5.(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2AlO 2﹣+CO 2+3H 2O ═2Al (OH )3↓+CO 32﹣B .FeCl 2溶液中加入氯水:Cl 2+Fe 2+═Fe 3++2Cl ﹣C .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CO 32﹣+2H +═CO 2↑+H 2O D .NaOH 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HCO 3﹣+OH ﹣═CO 32﹣+H 2O 6.(2分)可以用来断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是否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 .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B .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放出C .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钙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D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7.(2分)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32﹣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42﹣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C.加入稀盐酸溶液没有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8.(2分)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的是()①Al ②AlCl3 ③Al(OH)3 ④NaHCO3.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2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mol•L﹣1 KNO3溶液:H+、Fe2+、Cl﹣、SO42﹣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Mg2+、Na+、SO42﹣C.在无色透明溶液中:Ba2+、Ca2+、NO3﹣、Cl﹣D.0.1 mol•L﹣1 FeCl3溶液:K+、NH+4、I﹣、SCN﹣10.(2分)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条于其中探究Mg 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热可得MgO固体11.(2分)FeC1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不含Fe3+ B.溶液中一定含Fe2+C.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12.(2分)在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理论上,加入NaOH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示意图如图,b处NaOH的体积为1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混合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为0.2molB.NaOH的浓度为0.5 mol/LC.在b点处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AlO2D.图中线段oa:ab=5:113.(2分)在由Fe、Fe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2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无Fe3+离子,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混合物里3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3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Fe2+离子与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C.混合物里,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D.混合物里,Fe2O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比FeO的物质的量多14.(2分)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将过量稀盐酸加入铁粉中,充分反应有气体生成,溶液呈黄色稀盐酸将Fe氧化为Fe3+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把一小块钠放在坩埚里加热钠先熔化,发出黄色火焰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生成了Na2O2A.A B.B C.C D.D15.(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选不给分,少选但正确给1分,每题3分,共24分.)16.(3分)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O2只作氧化剂B.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O2是还原产物D.2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mol电子转移17.(3分)0.1molMg分别在足量的O2、CO2、N2中燃烧,生成的固体质量依次为W1、W2、W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W2>W1>W3 B.W1=W2>W3C.W1=W2=W3 D.W3>W2>W1 18.(3分)将1.12g铁粉加入2mol/L氯化铁溶液25mL中,充分反应后结果是()A.铁有剩余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C.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6:1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19.(3分)m g Fe2O3、CuO的混合物,加入60mL 1.0mol/L H2SO4溶液中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1.5mol/L NaOH溶液至刚出现沉淀时,消耗NaOH溶液20mL;将m g的混合物用CO气体加热还原,实验过程中总共耗去标准状况下的CO 1.68升,得固体w g,w的值为()A.m﹣0.48 B.m﹣0.72 C.m﹣0.8 D.m﹣1.220.(3分)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①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C.③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D.④线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21.(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克C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全部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恰好也增加a克B.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分别投入到足量且等质量的水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1mol Na2O2与2mol 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Na2CO3 D.向某溶液中加入氯水,然后再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22.(3分)向mg镁和铝的混合物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mol/L氢氧化钾溶液V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c=B.p=m+C.n=m+17Vc D.m<p<m23.(3分)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a范围内,只发生NaOH和HCl的反应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C.a=0.3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三、填空题(46分)24.(12分)(1)在呼吸面具中,Na2O2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可加入过量.(3)有Na2SO4、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溶液.(4)可以验证Fe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的一种试剂是(填选项序号).a.稀硫酸b.铁c.硫氰化钾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在溶液中能发生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Al(OH)3的电离方程式可以表示为.(6)碱式碳酸铝镁常用作塑料阻燃剂.①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是由于其受热分解需吸收大量热量和.②Mg a Al b(OH)c(CO3)d•xH2O中a、b、c、d的代数关系式为.25.(10分)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KAl(SO4)2的电离方程式.(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C、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沉淀C ;溶液E .(3)写出①、②两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①;②.26.(10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湿棉花的作用.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得溶液B;②取少量溶液B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若溶液未变红色,则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是.(3)该同学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结果溶液未变红色,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如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现象,请写出白色沉淀变成红褐色沉淀所发生发应的化学方程式:.27.(14分)(1)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请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有关生成H2的变化:;.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在标准状况下,22.4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CO混合气体,其密度为10/7g/L,加入足量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点火花点燃至完全反应,则容器中存在molO2,molNa2CO3.(3)取一定量的镁铝合金,用足量盐酸溶解后,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滤出沉淀物,加强热灼烧,最后得到白色粉末,干燥后称量,这些粉末与原合金的质量相等,则合金中铝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已知2Fe2++Br2=2Fe3++2Br﹣,2Br﹣+Cl2=2Cl﹣+Br2.往100mLFeBr2溶液中缓慢通入2.24升氯气(标准状况),结果溶液中有三分之一的Br﹣被氧化成Br2.求原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5)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图处理:根据题中条件计算V=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分析】金属的冶炼与金属的化学性质特别是金属的活泼性有关,越活泼的金属发现的越晚.【解答】解: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金、铜、铁、铝,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也为金、铜、铁、铝,可见金属的冶炼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而金属的熔沸点、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与金属的冶炼无关,另外金属的含量与金属的冶炼也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冶炼,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分析】A.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B.依据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性质解答;C.氢氧化铝碱性较弱,能够与盐酸反应;D.耐火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解答】解:A.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固体杂质颗粒,用于净水为物理吸附过程,故A不选;B.用红棕色氧化铁制造红色油漆,是利用氧化铁为红棕色物理性质解答,故B不选;C.氢氧化铝碱性较弱,能够与盐酸反应,可以作为医用的胃酸中和剂,故C选;D.耐火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氧化铝具有较高的熔点,氧化铝制造耐火坩埚和耐火管,利用氧化铝高熔点的物理性质,故D 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明确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差别,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积累.3.【分析】A.Na2O2固体与CO2反应时为歧化反应;B.气体摩尔体积使用对象为气体;C.铁与其他物质反应可以生成三价铁,也可以生成二价铁;D.1mol镁与氧气、氮气反应都生成1mol镁离子.【解答】解:A.Na2O2固体与CO2反应时为歧化反应,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即N A个,故A错误;B.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B错误;C.56g Fe物质的量为1mol,与其他物质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3N A或者2N A,故C错误;D.1mol镁与氧气、氮气反应都生成1mol镁离子,失去2N A 的电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是解题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分析】Al2O3+N2+3C2AlN+3C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3价,C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2价,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Al2O3+N2+3C2AlN+3CO,该反应中,氧化剂为氮气,还原剂是碳,故A错误;B、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0价降低到反应后的﹣3价,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故B正确;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C错误;D、氮化铝的摩尔质量是41g/mol,单位错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和转移电子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5.【分析】A.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B.电荷不守恒;C.碳酸氢根离子为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D.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解:A.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离子反应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A错误;B.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离子方程式:Cl2+2Fe2+═2Fe3++2Cl ﹣,故B错误;C.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HCO3﹣+H+═CO2↑+H2O,故C错误;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HCO3﹣+OH﹣═CO32﹣+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6.【分析】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只有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据此解答.【解答】解:A.碳酸氢钠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不能确定是否有碳酸钠,故A不选;B.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确定是否有碳酸钠,故B不选;C.只有碳酸钠才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可以确定是否有碳酸钠,故C选;D.二者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确定是否有碳酸钠,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熟悉二者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二者性质的异同,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题目难度不大.7.【分析】A.生成的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原溶液中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等离子,不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B.生成的沉淀可能为氯化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加入稀盐酸排除了干扰离子,再加入氯化钡生成的白色沉淀只能为硫酸钡;D.生成的沉淀可能为碳酸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钙离子.【解答】解: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该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不一定有CO32﹣,故A错误;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可能为AgCl,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不一定有SO42﹣,故B错误;C.加入稀盐酸溶液没有产生白色沉淀,排除了干扰离子,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故C正确;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该沉淀可能为CaCO3,溶液中可能含有Ca2+,不一定有Ba2+,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检验离子存在时,必须排除干扰离子,确保检验方案的严密性,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8.【分析】根据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判断,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主要有:①两性物质: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等;②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KHS、KHSO3、NaH2PO4等;③弱酸的铵盐及其酸式盐:(NH4)2S、NH4HS、(NH4)2CO3、NH4HCO3、CH3COONH4等;④某些金属:Zn、Al等;⑤某些非金属:Si、S等;⑥其它一些物质.如:a、某些盐类物质既与酸反应,又与碱反应;b、个别酸性氧化物SiO2;c、具有还原性的无氧酸:H2S、HI等与氧化性酸反应、与碱反应;d、具有氧化性酸:浓H2SO4、HNO3等与还原性酸反应、与碱反应.以此解答本题.【解答】解:①金属铝与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碱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故①正确;②AlCl3属于盐,能与碱反应,但不与强酸反应,故②错误;③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碱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③正确;④NaHCO3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故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9.【分析】A.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D.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合生成络离子.【解答】解:A.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A不选;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Mg2+,酸溶液中NO3﹣、Al、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选;D.Fe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共存,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10.【分析】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加到水中;B.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C.过滤操作应用玻璃棒引流;D.灼烧固体应用坩埚.【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加到水中,而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故A错误;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B正确;C.过滤操作应利用玻璃棒引流,将浊液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故C错误;D.灼烧固体应用坩埚,不能用蒸发皿,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稀释、过滤等实验操作及离子的反应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基本操作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1.【分析】氧化性Fe3+>Cu2+,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先发生2FeCl3+Fe=3FeCl2、然后发生CuCl2+Fe=Cu+FeCl2,据此解答.【解答】解:由题意知氧化性顺序为Fe3+>Cu2+,>Fe2+,则剩余的固体一定含有铜.成份有两种可能,一、只有铜,没有铁,当固体为铜时,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恰好全部参加反应或部分反应生成Fe2+和Cu;二、剩余固体为铁和铜的混合物,当固体为铁、铜时,溶液中的Fe3+、Cu2+全部参加反应生成Fe2+和Cu,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CuCl2+Fe=Cu+FeCl2,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一定含有Fe2+;所以,剩余的固体一定含有铜,只要有固体剩余一定没有Fe3+,一定含有Fe2+,可能含有Cu2+,故C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Fe3+、Cu2+的氧化能力大小的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正确判断Fe3+、Cu2+的氧化性强弱及固体的成分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掌握铁离子与金属铜、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分析】AlCl3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沉淀,加入aLNaOH溶液时,沉淀达最大值共0.2mol,此时溶液为NaCl溶液,继续滴加NaOH 溶液直至过量,氢氧化铝与NaOH反应逐渐溶解,在bL时,即再继续滴加NaOH溶液(b﹣a)L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沉淀为氢氧化镁0.1mol,溶液为NaCl、NaAlO2溶液.【解答】解:A、根据图示信息和Al原子守恒有:n(NaAlO2)=n(AlCl3)=n[Al(OH)3]=0.1mol,故A错误;B、在bL时,溶液为NaCl、NaAlO2溶液,由图象可知:n[Al (OH)3]=0.1mol,n(Mg(OH)2]=0.1mol,根据Mg原子守恒有n (MgCl2)=n(Mg(OH)2]=0.1mol,根据Al原子守恒有n(NaAlO2)=n(AlCl3)=n[Al(OH)3]=0.1mol,由Cl原子守恒有n(Cl)=n (NaCl)=2n(MgCl2)+3n(AlCl3)=2×0.1mol+3×0.1mol=0.5mol,由Na原子守恒有n(NaOH)=n(NaCl)+n(NaAlO2)=0.5mol+0.1mol=0.6mol,所以c(NaOH)==0.6mol/L,故B 错误;C、在bL时,即再继续滴加NaOH溶液(b﹣a)L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沉淀为氢氧化镁0.1mol,溶液为NaCl、NaAlO2溶液,故C错误;D、加入aLNaOH溶液时,沉淀达最大值共0.2mol,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此时溶液为NaCl溶液,在bL时,即再继续滴加NaOH 溶液(b﹣a)L时,氢氧化铝与NaOH恰好反应,氢氧化铝完全溶解,沉淀为氢氧化镁0.1mol,溶液为NaCl、NaAlO2溶液,所以两部分NaOH溶液的体积之比等于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n(NaCl)与n(NaAlO2)之比,故oa:ab=a:(b﹣a)=0.5mol:0.1mol=5:1,故D正确.故选D.【点评】理清反应的整个过程,问题即可解决,即可利用方程式也可根据关系式,本题采取原子守恒计算,难度较大.13.【分析】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且无Fe3+,故溶液中溶质为FeCl2,n(HCl)=0.2mol,n(H2)==0.02mol,n(Fe2+)=0.1mol,由反应2Fe3++Fe═3Fe2+知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但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根据以上分析知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但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故无法确定混合物里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故A错误;B.反应后所得溶液为FeCl2溶液,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错误;C.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且无Fe3+,故溶液中溶质为FeCl2,由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及反应2Fe3++Fe═3Fe2+知Fe比Fe2O3的物质的量多,但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故C正确;D.FeO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不能确定Fe与FeO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物质的量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溶液中无Fe3+离子,题目难度中等.14.【分析】A.过量稀盐酸加入铁粉中生成氯化亚铁;B.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亚铁;C.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D.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解答】解:A.过量稀盐酸加入铁粉中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变为浅绿色,且有气泡,现象与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B.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亚铁,则现象、结论不合理,故B错误;C.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熔化后的液态铝不能滴落,现象不合理,故C错误;D.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钠先熔化,发出黄色火焰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现象以及结论合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15.【分析】A、碳酸氢钙与碳酸氢钠不发生反应;B、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C、NaHCO3和Na2CO3的摩尔质量不同,二者相同质量,物质的量不同;D、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比碳酸钠多,反应消耗水,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解答】解:A、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再加入NaHCO3饱和溶液,碳酸氢钙与碳酸氢钠不发生反应,不能生成碳酸钙沉淀,故A错误;B、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故B错误;C、NaHCO3和Na2CO3的摩尔质量不同,二者相同质量,物质的量不同,与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守恒可知,生10 / 10。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多颗卫星组成,包括中圆地球轨道卫星、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离地高度2.1万千米。
静止轨道卫星在地球赤道平面内,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倾斜地球同步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离地高度均为3.6万千米。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周期等于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B.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周期大于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C.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D.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2.(3分)如图所示,物块a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与小球b相连,一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b,a、b均处于静止状态。
只改变水平力的大小,使b缓慢下降,直至拉b的轻绳竖直,若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则该过程中()A.f变小,F变大B.f变小,F变小C.f变大,F变小D.f变大,F变大3.(3分)港珠澳大桥目前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桥面上加速运动,某时有一辆卡车从另一车道追上小汽车,若以并排行驶时的位置为位移起点,两车速度的平方v2与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卡车运动的加速度大B.在x=L处小汽车追上了卡车C.位移0~L段,卡车的平均速度大D.位移0~L段,小汽车的平均速度大4.(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铜棒ab,用两根等长的绝缘细线水平悬吊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ab中未通电流时,细线竖直;通入恒定电流I后,棒静止时细线向纸面外偏转的角度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A.棒中电流的方向为b→aB.若只增大两细线的长度,ab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θC.若只改变磁感应强度,使ab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为D.若只改变磁感应强度,使ab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为5.(3分)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圆心为O,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MN为圆的直径。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活性炭可用于净水B.碳酸钠可用作糕点膨松剂C.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D.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2.下列关于金属钠和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石蜡油中B.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ClO两种分子C.液氯、氯气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D.金属钠久置空气中最终变为碳酸氢钠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4.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科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Cl2、KCl在水中均易电离,且水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B.NaCl、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二者均属于电解质C.Na2O、Na2O2均属于氧化物,都能与酸性氧化物CO2反应D.Na2CO3、NaHCO3均属于可溶性盐,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5.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Ca2+、Cl-、NO3-B.Ag+、K+、CO32-、Cl-C.Na+、Cu2+、NO3-、SO42-D.Na+、H+、CO32-、NO3-6.实验室用烧碱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下列图示对应操作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