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设计——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7
道路绿化设计——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说明前期分析道路绿化设计应该解决的问题、提供良好、安全的交通环境是首要问题,主要体现引导、诱导视线种植,防眩种植等方面;、生态防护问题,体现在遮荫、滞尘、吸收有害气体等方面;、城市形象的体现,道路是城市的风景线,道路绿化应该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城市形象。
、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后期养护,尽力降低养护成本。
利用生态学原理,使植物自然更新,最终达到稳定的道路绿化景观效果。
焦作市人民东路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人民东路是人民西路的延伸段,绿化景观设计应考虑与已建成的人民西路的景观协调问题;、与周边用地性质的协调问题;、人民路是城市主干道之一,道路景观设计应考虑体现城市形象,体现焦作作为旅游城、煤炭城、拥军城等城市特色;4、节点的处理应考虑节点与整个道路景观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区位人民东路(东环路――文昌路段)位于焦作市老城区南部,与新城区毗邻,规划为焦作市城市主干道。
绿化景观设计范围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景观设计要求对人民东路(东环路――文昌路段)道路中央12米宽绿化分车带以及慢车道外7米宽绿化带进行绿化景观设计。
现状分析人民东路(东环路――文昌路段)全长约5300米,道路为两板三带式,道路总宽(含人行道)76米。
其中中央分车带花坛宽12米,两侧车道各17米,慢车道外各7米宽绿化带,此绿化带外各8米宽人行道。
全线由西往东分别与东环路、文渊路、东二环路、山阳路、文丰路、中原路、云阳路、长林路、西径大道、宁远路、中兴路、文昌路交叉,其中在东二环路与山阳路段之间与瓮涧河交叉,现瓮涧河主要用于城市泄洪。
道路周边规划用地为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与商业金融业用地。
区内地下水位偏高,种植土基本为回填土,局部需做土壤改良,地形平整。
规划设计依据河南省焦作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绘制的《焦作市人民路(东环路-文昌路)道路平面布置图》.《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设计招标通告》.《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设计、施工招标文件》.《焦作园林志》.《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综合分析道路性质人民东路属于城市道路,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市居民,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民路中央绿带绿化改造说明
一、现状说明
人民路中央绿化带始建与1996年,总面积约16800㎡,其中仅有乔木棕榈高度不过1.8米约300株,其余为龙柏25株,云杉8株,大叶黄杨66株等,组形较为简单,无层次,灌木老化,草坪均已退化。
二、现状分析
人民路的现状苗木单一无层次苗木少,就此现状考虑在不破坏原有的植物基础上,增加植物组团,利用原有植物构成序列对比的弱化群落,着重于新增植物组团密而重,与其形成对比,使视觉丰富,有强有弱,断续变化,产生节奏。
三、设计说明
1、根据人民路的现状为了丰富景观,选用5-8米雪松为基调,选用大叶女贞和红叶李为亚乔木,选用小叶女贞球、连翘、棣棠、锦带等为灌木层,草选择常绿的本地草种麦冬,层次间点缀以百日红,形成乔灌草三结合的植物群落,在原有的绿化基础上丰富景观。
2、色彩上做到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3、形态上,塔形的雪松与广卵形的大叶女贞形成形态上的对比,球形的小叶女贞球与连翘、棣棠等灌木构成型态上的对比与调和,产生丰富的层次变化。
4、植物的组团相互之间即浑然一体,又具有个体的彰显特征。
二0一二年四月。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方案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绿化景观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改善城市道路环境,创造舒适的行车和行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绿色空间。
二、设计内容1. 选择适合的植物:根据道路的环境条件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树种和草坪植物进行绿化,比如行道树可以选择乔木或灌木,草坪植物可以选择耐旱、耐寒的品种。
2. 设计绿化带:根据道路的宽度和交通状况,确定绿化带的宽度和位置,确保不影响交通安全和视线。
3. 设计景观元素:在绿化带中设置景观元素,如雕塑、景石、喷泉等,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
4. 设计照明系统:在绿化带和景观元素周围设置适当的照明设施,保证夜间行车和行人安全,并提供美观的夜景效果。
5. 设计休憩区:在绿化带中设置休憩区域,配备座椅、凉亭等设施,提供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三、设计原则1. 生态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的植物,提高绿化带的生态效益。
2. 安全原则:确保绿化带不影响交通安全,设计合理的人行道和道路标志,提高行人和行车的安全性。
3. 美观原则:通过植物的组合和景观元素的布置,创造美观的绿化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4. 可持续原则:选择具有长期生长和抗逆性的植物,减少养护工作和资源消耗。
5. 可行性原则: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四、实施步骤1. 调研:对道路环境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道路宽度、交通状况、气候条件等信息。
2. 设计方案: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制定绿化景观设计方案,包括植物选择、绿化带位置和宽度、景观元素布置等。
3. 植物选购和布置:购买符合设计要求的植物,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布置,保证每棵植物间距适当,并保证植物的生长质量。
4. 景观元素建设:根据设计方案建设景观元素,如雕塑、景石、喷泉等,确保其符合设计意图。
5. 照明设施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照明设施,保证其稳定性和美观性。
6. 休憩区建设:根据设计方案建设休憩区域,设置座椅、凉亭等设施,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前期分析道路绿化设计应该解决的问题1、提供良好、安全的交通环境是首要问题,主要体现引导、诱导视线种植,防眩种植等方面;2、生态防护问题,体现在遮荫、滞尘、吸收有害气体等方面;3、城市形象的体现,道路是城市的风景线,道路绿化应该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城市形象。
4、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后期养护,尽力降低养护成本。
利用生态学原理,使植物自然更新,最终达到稳定的道路绿化景观效果。
焦作市人民东路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1、人民东路是人民西路的延伸段,绿化景观设计应考虑与已建成的人民西路的景观协调问题;2、与周边用地性质的协调问题;3、人民路是城市主干道之一,道路景观设计应考虑体现城市形象,体现焦作作为旅游城、煤炭城、拥军城等城市特色;4、节点的处理应考虑节点与整个道路景观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区位人民东路(东环路――文昌路段)位于焦作市老城区南部,与新城区毗邻,规划为焦作市城市主干道。
绿化景观设计范围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景观设计要求对人民东路(东环路――文昌路段)道路中央12米宽绿化分车带以及慢车道外7米宽绿化带进行绿化景观设计。
现状分析人民东路(东环路――文昌路段)全长约5300米,道路为两板三带式,道路总宽(含人行道)76米。
其中中央分车带花坛宽12米,两侧车道各17米,慢车道外各7米宽绿化带,此绿化带外各8米宽人行道。
全线由西往东分别与东环路、文渊路、东二环路、山阳路、文丰路、中原路、云阳路、长林路、西径大道、宁远路、中兴路、文昌路交叉,其中在东二环路与山阳路段之间与瓮涧河交叉,现瓮涧河主要用于城市泄洪。
道路周边规划用地为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与商业金融业用地。
区内地下水位偏高,种植土基本为回填土,局部需做土壤改良,地形平整。
规划设计依据1.河南省焦作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绘制的《焦作市人民路(东环路-文昌路)道路平面布置图》2.《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设计招标通告》3.《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设计、施工招标文件》4.《焦作园林志》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综合分析道路性质•人民东路属于城市道路,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市居民,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绿化景观工程设计1设计依据(-)道路及其它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二)经甲方确认的景观设计方案;(三)国家颁发的现行的建筑、园林设计规范及有关规定。
2设计规则(一)为了将整个场地营造为生态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有较高舒适性的地方,除充分利用外部的自然景观资源外,精心组织内部绿化。
力求营造处处有绿、生机盎然的绿意环境。
(二)合理进行绿化系统规划,并通过绿化点、线、面、垂、嵌的手法使场地环境交织于林木花草之间。
路边绿化由乔木、灌木、草丛、以及堡坎竖向绿化等多种层次构成。
(三)行道树树种与树池风格应与周边路网相结合,保证片区的统一性、整体性。
故本计次人行道树采用香樟,种植间距为每5米一颗,在人行道宽度大于4米路段进行种植种植,保证人行道景观效果,树种干径13"15cm o3设计内容(-)总平面图设计部分:总平面图、索引平面图、总平面铺装图;(二)详图设计部分:平面详图(局部平面放大图)、剖面详图、立面图、通用详图;4采用材料(一)砖强度等级为MU10;(-)对应砂浆强度为M7.5,水泥沙浆比例为1:2.5;(三)铺装密缝拼接,缝隙对齐,保持铺装平面,不起翘角。
铺装与地面建筑物交接处,需保证铺装的完整,缝隙密缝接。
异型铺装需严格按设计尺寸切割,密缝拼接。
杜绝铺贴小于IOOn1m宽度的饰面。
(四)所有外露铁件表面漆处理方法如下:1.钢结构采用Q235(即A3)钢材,钢材要求具有标准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及硫、磷、碳含量的合格保证书,符合GB/T700-88结构钢技术条件。
2.所有铁件之间连接采用满焊方式,电焊条选用E4315的手工电弧焊条型号,所有构件的焊缝高度均为8MM,焊缝长度见各大样。
3.钢结构的防护:a.除锈采用钢刷清除构件表面的毛刺、铁锈、油污及附着在构件表面的杂物;b.油漆采用硼钢酚醛防锈打底,酚醛磁漆二度。
(五)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预制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六)为保证视觉景观效果的统一,所有井盖均做双层井盖。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说明绿化工程它是树木、花卉、草坪、地被和攀缘植物等植物的种植工程,要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工程原理、按照国家批准的文件施工。
绿化工程是创造处景色如画,健康文明的绿化景观,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物质福利的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境。
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城市道路绿化条例》2、《公园设计规范》3、交通部公路发包(1995)1036号文《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4、交通部发JTJ/T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5、《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6、内蒙古自治区及通辽市地区园林绿化有关规定7、霍林郭勒市提供现场勘察测绘资料二、设计理念:1、提高公路绿化层次的差异,从高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高落差的绿化格局。
2、多栽乔木,少栽甚至不栽草,实现从“路边有绿化,到道路从森领中穿过”设计理念的跨越,实现公路绿化带长远性与可持续性。
3、提高绿化种植质量。
4、根据道路绿化的管理难度,本设计做到重点突出。
三、园林绿化树种选择:道路绿化工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品种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本路段所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要使绿化苗木成活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
为此,我们继续遵循“适地适树”绿化建设基本原则,加强树木花草生态学特性的考察和研究,在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应注意当地环境的适应性,种间关系的协调性和互补性,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应用经过试验的适应当地条件的引种树。
101省道绿化的总体目标是:以绿为主,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加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
植物选择应考虑生物学特性、公路结构特点、立地条件、管理养护条件等诸多因素,具体有以下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抗逆性强,要求耐干旱,抗污水,病虫害少,便于管理。
2、不会产生其它环境污染,不影响交通,不会成为附近农作物传播病虫害的中间媒介。
道路景观设计项目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介绍(项目背景、目的及意义)(一).项目背景,本设计是一条交通景观型城市主干道,全长292米,绿化总面积为8072平方米,路宽14米,断面形式为两板三带式:绿化带(13米)+人行道(3米)+机动车道(14米)+中央绿化带(3米)+机动车道(14米)+人行道(3米)+绿化带(13米)。
本次绿化设计的内容为3米宽中央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和两侧13米宽的绿化景观带。
(二).目的及意义,道路景观作为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城市景观和道路景观紧密结合。
大气、时尚的道路景观风格体现着新通州蓬勃发展的城市风貌。
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的绿篱像是给通朝大街披上了飞舞的彩带,自然搭配的花灌、乔木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点缀其中,无处不在的洋溢着动感都市的特有魅力。
充分考虑满足使用功能在不同地段合理的划分了商业、居住休闲、自然风景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每个空间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大道。
因地制宜,根据周围环境及人们的使用需要,适当设置与整体城市风格相协调的道路铺装、文化休息、公共服务设施。
二、项目的研究方法、设计思路(设计立意、构思及指导思想)(一).设计立意,设计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道路与景观、人文、生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念,结合现有道路现状,我们提出合理的布局及按照“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思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以人为本,极力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且性格独特的新景观街区。
(二).构思,本段路的绿化景观设计结合交通型主干道车速快、车流量大的特点,突出景观、生态效益,贯彻“四季常绿、四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设计原则,达到引导视线、美化环境、组织交通的目的。
本次设计运用几何构图形式,形成简洁、明快、具有时代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使司乘人员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方案1. 概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方案是为了改善城市道路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设计的。
本方案旨在通过合理植被布局、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等措施,打造宜人的道路绿化景观,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交通的场所。
2. 设计原那么在进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那么:2.1 生态环境保护原那么设计方案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保存城市内的原生植被和自然景观,并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
2.2 人性化设计原那么设计应考虑行人和驾驶员的需求,提供舒适的行走和驾驶环境。
同时,在绿化设计中要有足够的座椅、草坪和休闲设施,为市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2.3 美学原那么设计应注重道路绿化景观的美学价值,通过合理的景观布局、植物选择和色彩搭配,营造出美丽宜人的景观效果。
3. 设计内容3.1 植被布局设计方案中的植被布局应结合道路规划和周边环境特点进行,利用适宜的植物种类和规模,营造绿化隔离带和景观廊道。
植被的选择应考虑四季常绿或欣赏植物,使得道路绿化景观具有长期欣赏价值。
3.2 水景设计在道路绿化景观中,可以设置适量的水景,如喷泉、人工湖泊等。
水景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气候和空气质量。
3.3 道路照明为了保证道路的平安性和美观性,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照明的布局和灯光效果。
合理的照明设计不仅有利于行人和驾驶员的视觉,还可以营造出浪漫且平安的夜间景观。
3.4 噪音控制设计中应考虑降低道路交通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可以采用隔音墙、绿化带等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传播,创造宁静的道路环境。
4. 实施与维护4.1 实施方案设计方案的实施应制定详细的方案,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同时,需要考虑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配备。
4.2 维护管理设计方案的维护管理是确保道路绿化景观持续美观的关键。
需要建立专门的维护队伍,定期进行植物养护、景观修剪和设施维修等工作,保证道路绿化景观的长期可持续开展。
南水北调工程焦作人民路段绿化带设计0前言南水北调工程是历史性的重大战略工程,将大大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问题,促进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为南水北调总干渠唯一从中心城区穿过的城市,焦作市高标准建设南水北调绿化带,对确保总干渠水质安全、渠堤安全、城市防汛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绿化带设计以绿色自然为主题,将该片区域设计为具有雨水收集净化系统的科普类生态公园,向公众科普生态知识,传达绿色环保的思想。
同时,园内也将设置游赏景观和活动区域,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好去处。
1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南水北调工程包含西、中、东三条线路,政府预计将投入5000亿人民币。
它的运作原理是将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往北部地区,改善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的不平衡局面。
与此同时,南水北调工程还促进了中国南北方经济的发展、平衡人口与资源的分配,使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1]。
2 项目背景南水北调中线由丹江口向北流向北京,途经过焦作市中心区域。
总干渠城区段总长16.7公里,城区段长度为8.4公里。
计划将建设南水北调防护隔离绿化带,用以隔离城区与干渠,减少水源污染[2]。
项目选取其中的人民路段,以“绿色生态,回归自然”的主题对其干渠南侧设计200米宽的绿化带进行设计改造,以达到涵养和保护南水北调干渠的目的。
3 现场调研分析绿化带的设计范围为沿着南水北调人民路段的干渠,向南2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
人民路段北侧基本以住宅区和农田为主,南侧比邻商业街区,局部为住宅区。
人民路横跨在运河之上,连接南北两地,北临站前路,南临焦东路,西临塔南路,东临山阳路。
交通发达,车流量大。
项目基址主要为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质较好,土地开发利用潜力较大,适宜乡土树种生长。
4 设计思路以流动的水流为设计元素,联通南北两地。
场地内设置多样的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净化系统,用以涵养水源。
在植物方面多加种植本地适生树种,采用自然式种植方式,展现自然野趣;多样化的交通方式和亲近自然的景观节点,给游人带来最佳的赏景体验。
具体设计方案绿化工程1、设计依据1)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3)投标提供的相关资料;4)现场踏查核实资料。
2、设计目标结合片区的未来发展,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营造舒适通行、景色优美的独特隧道道路景观。
良好的道路景观空间在本片区不仅仅是综合交通资源的载体,亦是人们休憩交流的场所。
3、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导向:绿化设计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道路铺装及小品设施布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驾驶者疲劳度等,创建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2)整体设计:道路景观基于市政道路设计和现状及规划建筑设计整体统一设计,结合各段道路两侧建筑特性构景,尽量减少因道路建设而对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道路景观与周边不同性质用地有机融合。
3)适地适树: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多利用本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
以岭南树种为主,同时兼顾引种适应性,观赏性强的树种,合理搭配。
4)地域文化:突出岭南的历史文化特色,将一些文化符号和岭南特有的建筑材料应用到交通标识、景观小品和街道家具当中。
4、主要措施(1)在绿化带范围种植乔木和少量的灌木,形成统一、整齐的道路绿化景观,突出线性感。
(2)沿路标识、垃圾箱、广告牌等小品设施进行统一的设计,形成该片区独特的个性元素。
(3)为了打造完整的道路形象,隧道出口和入口的绿化设计方式大致统一,衔接成完整的道路景观。
5、设计内容1)景观空间设计主要为道路绿化带的绿化设计,通过乔、灌、草立体结合及垂直绿化的有机配置设计,形成“简约、现代、彩色”且赋有文化气息的景观特点。
以简洁大气,规则的乔木种植与统一的道路铺装,突出道路线性空间。
2)道路铺装设计在人行道铺装采用环保型透水砖。
环保型透水砖是一种新型环保建材,具有环保、高强度、耐磨不脱层、透水秀气、自然呼吸、通透散热、隔音、防滑、保持色彩鲜艳不易褪色等优点。
人行道铺装以简洁大方,色彩统一,审美耐久的灰色透水砖为主题,局部以暖色系列进行分割,打造一条即统一又有变化的个性化道路空间。
绿化景观设计说明范例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该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周边是办公楼和商业区。
目标是打造一个宜人舒适的绿色空间,为周边居民和上班族提供一个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
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生态友好、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参与。
二、设计原则1.绿化景观设计应符合现有建筑风格和周围环境的特点。
2.设计应注重生态环保,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化学药剂的使用。
3.引入自然元素,如花草树木、水景和石头,增加景观层次和多样性。
4.设计应考虑到场地的多功能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社区互动等。
5.绿化景观设计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和雨水收集系统等。
三、设计方案1.植物选择: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的本地植物。
考虑到四季的变化,选择季节性花卉和树木,以保持整个年份的景观吸引力。
植物的布局应考虑到各种颜色、高度和形状的搭配,形成美观的景观效果。
2.水景设计:设计蓄水池和小溪等水景,为景区增添自然的元素。
在池中可以放置荷花和其他水生植物,吸引昆虫和鸟类。
同时,水景还可以起到降温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3.休闲空间:设置多功能的休闲空间,包括座椅、树荫伞和躺椅等。
为了增加舒适度,可以设计一些开放式的凉亭和休息站。
同时,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如篮球场、儿童游乐场和瑜伽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照明设计:在夜晚提供良好的照明是必要的。
通过选择适当的灯光,可以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并增加夜间的安全性。
同时,应优先考虑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
5.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绿化景观的建设和维护。
可以提供一些园艺培训课程和社区活动,增加居民对绿化景观的参与度,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设计实施和后续管理1.设计方案的实施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设计完成后,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包括植物的养护、灌溉和修剪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设施的状况,及时处理病虫害和损坏问题。
道路绿化方案设计说明1. 引言道路绿化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减轻交通噪音等。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道路绿化方案设计,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那么、设计步骤以及绿化植物的选择等。
2. 设计目标道路绿化方案的设计目标是为了创造一个舒适、宜人、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具体目标包括:•提供良好的视觉景观,增强城市美感;•改善道路周边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减轻交通噪音,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
3. 设计原那么在道路绿化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那么:•生态优先原那么: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绿化植物;•可持续开展原那么:选择易于管理和维护的绿化植物,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美观性原那么:将设计与艺术相结合,注重景观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平安性原那么:在道路绿化设计中考虑交通平安和行人通行的需求。
4. 设计步骤4.1. 研究调查在进行道路绿化方案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研究调查工作。
这包括对道路及周边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包括道路宽度、交通流量、土壤条件、气候特征等。
还需要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规性。
4.2.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研究调查的结果,制定道路绿化的设计方案。
方案应考虑道路的宽度、交通流量和周边环境的特点。
同时,还需要根据设计目标和原那么,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和景观元素,并确定植物的布置方式。
4.3. 植物选择根据设计方案,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绿化植物。
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到其绿化效果、生长特性、耐旱、耐寒、耐污染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注意植物的树种组合和色彩搭配,以创造出美观的绿化景观。
4.4. 设计施工在设计方案确定后,进行绿化施工。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和已有的植物,确保施工质量和平安。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定植方式、施肥、浇水等细节问题,以保证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和开展。
道路景观设计项目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介绍(项目背景、目的及意义)(一).项目背景,本设计是一条交通景观型城市主干道,全长292米,绿化总面积为8072平方米,路宽14米,断面形式为两板三带式:绿化带(13米)+人行道(3米)+机动车道(14米)+中央绿化带(3米)+机动车道(14米)+人行道(3米)+绿化带(13米)。
本次绿化设计的内容为3米宽中央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和两侧13米宽的绿化景观带。
(二).目的及意义,道路景观作为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城市景观和道路景观紧密结合。
大气、时尚的道路景观风格体现着新通州蓬勃发展的城市风貌。
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的绿篱像是给通朝大街披上了飞舞的彩带,自然搭配的花灌、乔木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点缀其中,无处不在的洋溢着动感都市的特有魅力。
充分考虑满足使用功能在不同地段合理的划分了商业、居住休闲、自然风景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每个空间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大道。
因地制宜,根据周围环境及人们的使用需要,适当设置与整体城市风格相协调的道路铺装、文化休息、公共服务设施。
二、项目的研究方法、设计思路(设计立意、构思及指导思想)(一).设计立意,设计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道路与景观、人文、生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理念,结合现有道路现状,我们提出合理的布局及按照“绿化、美化、文化”的建设思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以人为本,极力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且性格独特的新景观街区。
(二).构思,本段路的绿化景观设计结合交通型主干道车速快、车流量大的特点,突出景观、生态效益,贯彻“四季常绿、四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设计原则,达到引导视线、美化环境、组织交通的目的。
本次设计运用几何构图形式,形成简洁、明快、具有时代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使司乘人员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景观绿化环境设计说明一、景观设计的目标景观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布局、选择适宜的植被,创造出美观、舒适的环境,同时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活动等需求。
景观设计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绿色生态。
二、景观设计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场地的整体性,统筹各个元素的关系,使整体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
2.人本性原则: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根据人们的需求和感受进行设计,创造出人们喜欢、舒适的环境。
3.生态性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适宜的植被,促进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4.可持续性原则:景观设计应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选择对环境友好、易维护的植被,合理运用资源。
三、景观设计的要点1.布局设计:合理规划景观空间的布局,根据场地的形状、大小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划分,形成景观节点,并设置步道、广场等连接空间的元素。
2.植被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根据功能和美观性要求选择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等,形成绿意盎然的景观。
3.开放空间设计:合理规划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等,提供人们休闲、活动的场所,设置休闲设施和游乐设备,增加空间的互动性。
4.引导导向设计:通过合理设置景观元素,如路灯、标识牌、雕塑等,引导人们在空间中前进,提供方便、安全的导向。
5.水体设计:合理规划水体的布局,如湖泊、噴泉等,净化环境,提供视觉效果和声音效果,增加景观的趣味性。
6.照明设计:合理规划照明设施的布局,为夜间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同时增加景观的美感。
四、具体的景观绿化环境设计方案1.公园设计方案: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形状,设计出中央广场、草坪、花坛等元素,设置攀爬架、凉亭等休闲设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2.街道绿化设计方案:根据街道的宽度和交通情况,设置绿化带和行道树,营造出生态友好的街道环境,提供行人和车辆的绿色通道。
3.居民小区景观设计方案:根据小区的规模和居民的需求,设计出花园、健身区等元素,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增加社区的互动性。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说明xx年xx月xx日•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概述•道路绿化景观规划与设计•道路绿化景观植物的种植技术•道路绿化景观的实践应用目•道路绿化景观的工程概预算录01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概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是指运用植物材料和工程技术手段,结合地域自然条件和城市交通特征,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美化和综合利用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的过程。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定义与概念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提高城市环境和生态质量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吸收车辆排放的尾气和粉尘,降低噪音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升城市形象和美感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和形象,通过植物、花卉、小品等元素,营造优美的道路景观,提高城市的魅力和美感。
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可以提醒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减少疲劳驾驶,提高行车效率。
多元化和个性化设计未来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设计,通过不同的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元素,营造出独特的城市道路景观。
智能化和数字化未来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数字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道路绿化景观的数字化管理和监测。
公共参与和社会化未来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公共参与和社会化,鼓励市民参与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实现社会共建共享。
生态化和可持续性未来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将更加注重生态化和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手段,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内外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02道路绿化景观规划与设计总体规划与设计原则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设计适合的绿化方案。
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满足交通功能需求突出景观特色追求整体效果确保道路绿化景观不妨碍交通视线和通行能力。
根据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设计有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
运用植物造景手法,突出整体绿化效果。
1绿地的功能分区与布局23突出主要景观节点,明确各级道路的绿化重点和景观层次。
道路绿化设计——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说明本文地址: /paper/detail.asp?id=1892前期分析道路绿化设计应该解决的问题1、提供良好、安全的交通环境是首要问题,主要体现引导、诱导视线种植,防眩种植等方面;2、生态防护问题,体现在遮荫、滞尘、吸收有害气体等方面;3、城市形象的体现,道路是城市的风景线,道路绿化应该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城市形象。
4、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后期养护,尽力降低养护成本。
利用生态学原理,使植物自然更新,最终达到稳定的道路绿化景观效果。
焦作市人民东路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1、人民东路是人民西路的延伸段,绿化景观设计应考虑与已建成的人民西路的景观协调问题;2、与周边用地性质的协调问题;3、人民路是城市主干道之一,道路景观设计应考虑体现城市形象,体现焦作作为旅游城、煤炭城、拥军城等城市特色;4、节点的处理应考虑节点与整个道路景观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区位人民东路(东环路――文昌路段)位于焦作市老城区南部,与新城区毗邻,规划为焦作市城市主干道。
绿化景观设计范围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景观设计要求对人民东路(东环路――文昌路段)道路中央12米宽绿化分车带以及慢车道外7米宽绿化带进行绿化景观设计。
现状分析人民东路(东环路――文昌路段)全长约5300米,道路为两板三带式,道路总宽(含人行道)76米。
其中中央分车带花坛宽12米,两侧车道各17米,慢车道外各7米宽绿化带,此绿化带外各8米宽人行道。
全线由西往东分别与东环路、文渊路、东二环路、山阳路、文丰路、中原路、云阳路、长林路、西径大道、宁远路、中兴路、文昌路交叉,其中在东二环路与山阳路段之间与瓮涧河交叉,现瓮涧河主要用于城市泄洪。
道路周边规划用地为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与商业金融业用地。
区内地下水位偏高,种植土基本为回填土,局部需做土壤改良,地形平整。
规划设计依据1.河南省焦作市规划建筑设计院绘制的《焦作市人民路(东环路-文昌路)道路平面布置图》2.《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设计招标通告》3.《焦作市人民东路绿化设计、施工招标文件》4.《焦作园林志》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综合分析道路性质•人民东路属于城市道路,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市居民,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人民路作为城市主干道,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一个重要源头,运用绿化手段,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从源头上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特别在炎热的夏季,使市民穿行在荫凉的街道上。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降低机动车造成的空气污染、噪声、吸收灰尘。
枇杷、广玉兰、紫叶李、金枝槐、法国冬青、丰花月季等植物材料的应用,给市民带来了色彩斑斓的视觉感受,还起到杀菌滞尘的作用。
•人民东路作为城市主干道,性质上属于城市景观大道,代表了焦作市的整体形象,应突出焦作作为省级园林城市的城市风貌与城市特色。
人民路道路现状特点及规划要求•人民西路现已通车,焦作市市政府位于人民西路中段;人民东路正在建设中。
全线路板结构为双向8车道,中央12米分车带,两侧车行道各17米宽,车道外各7米宽绿化带,此绿化带外各8米宽人行道,总宽76米。
道路两边规划用地为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与商业金融业用地。
标准平面结构如下:设计指导思想•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规划及现状提出布局合理,概念新特的景观构想。
•充分考虑实地实情,使设计与施工达到完美结合。
设计原则1.生态性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焦作城市道路绿化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
•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道路绿化体系,构成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绿色长廊。
•坚持生物多样性,采用丰富的植物品种,坚持以树为主,乔灌花草结合,实现优化配置。
2.安全性原则•中央分车带的绿化应采用注重景观与视线引导及指示性功能兼顾的合理化设计,同时考虑防眩设计。
•在道路交叉口处,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H<0.8m的低矮灌木或地被。
3.协调性原则•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
•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关系,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
4.服务性原则•人民东路属于城市道路,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市居民,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道路绿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焦作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
景观构思景观构思基点生态学的观点要求我们观察世界,倾听他的呼声并了解他。
世界是生物和人过去到现在一直生存的地方,而且一直处在变化过程之中,我们和他们是这个现象世界的共栖者,和这个现象世界的起源和命运是联系着的。
——麦克哈格1.生态概念生态已不仅是“生态学”中的术语,已成为影响时代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观念强调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及再利用,它强调有针对性地保护有利资源并将限制因素变为优势特点。
“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引导我们塑造人工景观应以自然条件为基础。
从节约、经济的角度出发,这样不仅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融合”与“生长”人民东路作为焦作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据焦作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位,与城市肌理相融合,与城市景观共生。
道路景观必将与城市景观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我们提出了生长的概念,将道路景观视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生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与周边景观体系相连接,相渗透。
3.经济原则快速建设往往出现蔑视资源与资源浪费的失误,为了合理有效地完成建设,人民西路的景观强调低投入,即降低投资成本,降低日常维护成本,而以生态养护为主,重点地段重点投资的对策将会取得良好的效益。
4.文脉延续文脉好似城市的足迹,是一个城市精神品格形成的根本,人民东路景观应当结合城市现代多元的文化特性,同时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体现焦作市作为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及省级园林城市的城市特色,并反映焦作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景观构想1. 总体方案构想运用丰富的植物元素与人工造景手法,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结合植物生长变化创造出线性四维空间;中央分车带一改以往单一规则式种植,运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灌木与乔木相搭配的种植方式,以300米为一个单位形成线性景观序列;在人行道一侧的绿化带,则着重体现物种多样性及植物的层次变化,体现景观多样性,运用各具特色的花灌木与地被组合成为一条绚丽斑斓的花带,其上方栽植行道树,营造出人行树荫下、花草随行间的城市新景观。
因考虑人民西路现已建成,风格为简约式,故而沿袭了人民西路的设计思想,构成设计方案二。
2. 景观节点构想:人民西路规划中少有较开阔的区域,景观节点考虑就以道路交叉口以及公交港湾等具有一定变化的景观空间,本次设计选取3类节点进行设计:•道路交叉口处外围绿化带节点:丰富的植物色带点缀,草花、低矮花灌木与景石自然搭配,小巧别致,增加街口的人性化氛围。
•中央分车带遇到道路交叉口位置:考虑到行车安全性与视线诱导种植,此处外侧栽植小叶女贞篱,内侧满栽美人蕉,花开繁茂,为过往司机起到提示作用,同时使道路绿化景观丰富多彩。
•行车道外两侧绿化带遇到公交港湾位置:此处绿化带宽度仅为2米左右,采用满栽金叶女贞种植方式,简单质朴,与周边景观风格迥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可适当消除候车时的焦急心情。
3. 林荫道构想以安全性、功能性为前提,强调节奏感、韵律感,形成线形景观肌理。
同时在安全性上应当满足道路设计规范要求,如防眩光、禁行要求等。
生态功能上又具有遮荫、防尘、降噪等特点。
种植设计植被景观是人民西路道路景观建设的核心,而植被绿化风格的规划控制将对城市生态格局和经济可行性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方案采用线形排列方式,以形成现代、粗犷、自然、朴实的线形景观肌理。
种植规划的原则•适地适树,道路绿地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道路绿地植物应重点选择滞尘、防风、抗污染的树种。
•道路绿地植物选择应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尽量丰富植物材料。
•改变行道树树种单一的现象,确定骨干树种,确保道路绿化能体现出和谐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整体风貌。
•适当增加常绿树比例,促进道路绿地的环保及景观效果。
增加中、低层树种和地被花卉,进一步丰富道路植物景观。
抗污染树种选择根据《焦作市志》中的分析:焦作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气候区,具有优越的城市小气候环境,土壤较肥沃,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设计选择以下抗污染树种•滞尘树种:枇杷、广玉兰、黄山栾、千头椿、悬铃木等。
•抗二氧化硫树种:夹竹桃、百日红、大叶黄杨、紫荆等。
具体树种设计•方案一种植设计----多元本方案种植色彩较为丰富,部分采用色叶植被,植被的纵向即沿着道路由西向东方向进行有规律的序列变化设计,体现焦作作为旅游城市的热情及开放。
行道树:8米宽人行道两侧种植双排行道树,树种为千头椿与黄山栾,这两种行道树以主要交叉路口为单元交错种植(千头椿树干通直高大,树冠开阔,叶大荫浓,新春嫩叶红色,秋季翅果红黄相间,是优良的彩叶树种。
黄山栾果色金黄,凌冬不凋);慢车道外侧种植全球五大行道树之一的悬铃木,为慢车道行人提供良好的遮荫条件。
中央分车带:注重城市道路的观赏性,采用斜向构图,并在适当位置建造微地形,其上自然式种植黄杨球;同时考虑到道路绿化的生态效应,运用满栽的枇杷、金枝槐、紫叶李分别与黄杨球间隔种植,红黄绿色彩斑斓,自然与规整富于变化;物种间运用金叶女贞篱进行分隔,凸现植物创造的丰富层次,给人以充分的视觉享受。
两侧绿化带:沿人行道一侧以自由曲线方式种植地被、花灌木,间隔建造微地形,更好的烘托出自然种植方式;沿慢车道一侧则以行道树下规则栽植小叶女贞篱的方式,行人以绿化带中间的花灌木为主要观赏点。
具体栽植品种:人行道一侧向外依次种植:葱兰+南天竹+百日红——小叶女贞+丰花月季+法国冬青——金叶女贞+麻叶绣线菊+紫荆——白三叶+二月兰+夹竹桃——紫叶小檗+丰花月季+红瑞木——阔叶十大功劳+棣棠+石楠,形成连贯的彩色花卉、灌木带。
临慢车道一侧种植1.5米宽的规则式小叶女贞篱,使慢车道一侧绿化景观简洁、一致,创造安全的行车环境。
同时遮蔽林下冬季的凋零。
林下草坪选择成本低、易养护的暖季型草天堂草。
•方案二种植设计(简约)本方案种植设计强调简洁明快,植被的纵向即沿着道路由西向东方向进行有规律的序列变化设计。
植被横向为4个层次变化,依次为行道树、花灌木篱、常绿灌木篱、天堂草。
各个植物层次高度相近,层次分明、整齐划一,沿袭了人民西路的设计风格。
行道树:8米宽人行道两侧种植双排行道树,树种为千头椿与黄山栾,这两种行道树以主要交叉路口为单元交错种植(千头椿树干通直高大,树冠开阔,叶大荫浓,新春嫩叶红色,秋季翅果红黄相间,是优良的彩叶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