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诊治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82 MB
- 文档页数:6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诊治由上呼吸道疾病通过鼻分泌物后流和/或炎症刺激引起的咳嗽统称为上气道综合征(UACS)。
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叫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由于尚无法明确上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咳嗽是由鼻后滴流、直接刺激或上呼吸道咳嗽受体炎症引起,2006美国ACCP指南一致建议以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替代PNDS。
一、上呼吸道疾病引起UACS的途径上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分泌物后流和咳嗽受体炎症刺激,从而刺激迷走神经,传达到咳嗽中枢,运动神经然后引起咳嗽反应。
UACC引起咳嗽,可表现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与可表现为慢性咳嗽(>=8周)。
二、UACS的临床表现:咳嗽,咽喉部滴流感,频繁清喉,喉咙痒,口咽部粘膜鹅卵石样观,口咽部粘液附着,鼻塞流涕和声嘶等。
以下问题可能有助于UACS的诊断:是否有鼻漏?是否有清喉、吞咽时有粘液或咽喉发痒?是否有过敏或鼻窦疾病的病史?患者近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经经验治疗(第一代抗组胺药/减充血剂-伪麻黄碱,鼻内类固醇)症状得到改善或消除有助于UACS的确诊。
三、咳嗽的一体化处理方案:慢性咳嗽的初始治疗首选第一代抗组胺药和伪麻黄碱(A/D)治疗。
四、UACS治疗新进展①变应性UACS可单独吸入鼻皮质类固醇或联合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类药物治疗。
②非变应性UACS可以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治疗。
五、镇咳药物在UACS临床处理中的作用(一)常用UACS治疗的药物成分:①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A):抑制腺体分泌,减少鼻液后流对咽喉部的刺激以及抗胆碱能活性。
目前有美敏伪麻溶液(盐酸伪麻黄碱6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4毫克)。
复合配方双重途径治疗UACS②盐酸伪麻黄碱(D):选择性地收缩血管,减轻水肿、充血对呼吸道的影响。
③氢溴酸右美沙芬:通过抑制咳嗽中枢,有效控制咳嗽。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原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指由于鼻炎、鼻窦炎等患者鼻腔炎性分泌物倒流,经后鼻孔流入鼻咽部、口咽部、下咽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引起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临床上引起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由于认识不足,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
UACS 是一种综合征,而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
一、临床表现
咳嗽没有明显的规律和特征性,以白天清醒状态为主,睡后较少咳嗦。
可伴有咳痰,有咽后黏液附着感,鼻后滴流感;过敏变应性鼻炎表现为鼻痒、喷嚏、水样涕、眼痒等。
而鼻炎、鼻窦炎主要表现为粘液脓性或脓性涕、可有头面部疼痛、嗅觉障碍等。
变应性咽炎以咽痒、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为主要特征。
二、诊断
1.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鼻后滴流感.
2.有鼻部、咽喉部基础疾病史.
3.针对鼻部、咽喉疾病治疗后咳嗽缓解。
三、治疗
1.避免接触过敏原。
2.阻断或减轻炎症反应和分泌物产生:一般推荐的药物是第一代抗组胺药及减充血剂。
3.基础疾病治疗:治疗的一般性原则包括:①避免接触致病因素;②控制炎症,减少分泌物;③治疗感染;④矫正鼻部解剖结构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