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课程设计2组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工程科目。
桥梁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联系着东西方的交通,是现代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建筑。
桥梁工程课程是真实的、实践的,必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本课程主要以桥梁的基本原理、理论和计算方法为主,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按照规范进行桥梁设计。
课程结构:
第一部分:介绍桥梁工程设计方法及基本原理。
主要内容包括:桥梁历史与新发展、基本桥梁型及构造、现代桥梁型式与材料、桥梁设计技术。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与计算桥梁荷载分析和桥梁的构造及张力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介绍桥梁设计的标准及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准备。
第四部分:实际桥梁设计案例研究。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实际案例研究,结合设计标准和计算方法,以及实际桥梁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对具体桥梁设计提供指导。
第五部分:桥梁工程技术和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桥梁技术报告、桥梁实验验收及说明书等。
第六部分:桥梁维修技术及管理。
阐述桥梁的维修技术要求,以及桥梁的维护管理工作。
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设计合理实用的桥梁,建立良好的技能掌握桥梁工程结构设计、构造原理以及运用现代计算手段进行合理计算的能力。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3.熟悉桥梁工程的结构分析和计算方法。
4.能够运用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5.具备桥梁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6.能够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和职业道德;2.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视;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桥梁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以及桥梁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包括桥梁的结构分析方法、荷载分析、材料选择和设计原则。
3.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包括桥梁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桥梁工程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桥梁工程的知识和技能。
工程桥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2. 学生能够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了解桥梁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桥梁施工技术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桥梁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或手工绘图,完成桥梁结构的初步设计图。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桥梁模型的制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工程领域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工程实践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方法,提高桥梁设计的创新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桥梁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鼓励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具备桥梁工程基本素养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桥梁工程在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性2. 桥梁结构及受力分析- 桥梁结构的基本组成及受力特点- 桥梁受力分析的原理及方法3. 桥梁设计原理与步骤-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桥梁设计的步骤及注意事项4. 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5. 桥梁工程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 分析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了解桥梁设计的实际应用- 学生分组进行桥梁设计实践,完成初步设计图及模型制作6. 桥梁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 介绍桥梁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鼓励学生关注桥梁工程的技术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桥梁工程概述第二周:桥梁结构及受力分析第三周:桥梁设计原理与步骤第四周:桥梁施工技术第五周:桥梁工程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一)第六周:桥梁工程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二)第七周:桥梁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及课程总结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知识,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组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桥梁工程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2. 学生能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3. 学生能了解桥梁工程的材料选择、受力分析及使用寿命等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桥梁设计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桥梁工程中的问题;2.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并制作桥梁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评估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桥梁工程技术,培养对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关注桥梁工程的社会责任和环保要求;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对工程建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为实现课程目标,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分解具体学习成果,确保教学效果的落实。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桥梁发展简史及现代桥梁工程新技术2. 桥梁结构及设计原理- 桥梁结构体系及受力特点-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桥梁结构计算与分析3.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工艺及流程- 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4. 桥梁工程材料- 常用桥梁工程材料性质及选用- 桥梁工程新材料及其应用- 桥梁材料耐久性与维护5. 桥梁工程实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介绍- 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问题分析- 桥梁工程创新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对桥梁工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姓学教学院专业年指导教职单2017年7月目录1.设计资料 (1)1.1题目 (1)1.2设计资料 (1)1。
3设计内容 (3)1。
4参考资料 (3)2。
计算说明书 (5)2.1各种参数计算 (5)2。
2桥面板内力计算 (6)2。
2。
1单悬臂板内力计 (6)2.2.2铰接悬臂板内力计算 (7)2。
2。
3主梁内力计算 (8)2。
2.4横隔梁内力计算 (18)2。
2。
5挠度、预拱度计算 (21)11。
设计资料1。
1题目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形梁桥计算1.2设计资料1. 主梁细部尺寸单片主梁的梁宽为1.78m ,其细部尺寸如图1-1所示图1—1单片主梁示意图2. 桥梁净空一净14+2米(如图1-2所示)图1—2桥梁横断面示意图3. 跨径和全长(如图1—3所示)图1—3主梁立面图标准跨径主梁30.00b l m =;计算跨径29.50b l m =;预制全长29.96l m =全;4. 上部结构主梁布置图(如图1-4所示)(单位:cm )图1-4主梁布置图5.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23.0/KN m 。
6. 材料主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50,容重263/KN m ;桥梁铺装为C25混凝土垫层厚6。
5~17cm ,容重253/KN m ,沥青混凝土厚2cm;容重243/KN m 。
7. 设计方法杠杆原理法、偏心压力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等。
8.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 D62—2004).1。
3设计内容1.桥面板内力计算计算T梁翼板所构成的铰接悬臂板和悬臂板的设计内力。
2.主梁内力计算1)计算各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2)计算主梁在荷载作用下跨中截面的弯矩、支点和跨中截面的剪力;3.进行主梁内力组合,并画出主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对桥梁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和分析。
本课程设计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要求、施工方案、材料选择、结构分析等。
2. 设计要求2.1 桥梁的功能要求2.2 桥梁的工作环境要求2.3 桥梁的荷载要求2.4 桥梁的使用年限要求2.5 桥梁的安全性要求2.6 桥梁的经济性要求3. 桥梁的基本参数3.1 跨径3.2 桥宽3.3 桥高3.4 支座类型3.5 基础类型4. 材料选择4.1 桥面铺装材料4.2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4.3 防腐材料4.4 各种连接材料5. 结构分析5.1 静力分析5.2 动力分析5.3 稳定性分析5.4 疲劳分析5.5 桥梁振动分析6. 施工方案6.1 承包方式6.2 施工流程6.3 施工安全措施6.4 施工设备选型6.5 施工组织7. 经济性分析7.1 桥梁建设投资7.2 桥梁运营成本7.3 桥梁维护费用7.4 桥梁使用寿命8.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桥梁计算报告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方案说明书9. 法律名词及注释:9.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
9.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9.3 承包方式:桥梁工程的承包方式。
---二: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桥梁设计指南。
本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基本原理、结构分析、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内容。
2. 设计基本原理2.1 桥梁设计的目标2.2 桥梁设计的要求2.3 桥梁工作原理3. 结构分析3.1 桥梁荷载分析3.2 桥梁受力分析3.3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4. 桥梁材料选择4.1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的选择4.2 桥面铺装材料的选择4.3 防腐材料的选择5. 桥梁施工方案5.1 施工组织设计5.2 施工流程安排5.3 施工工艺和设备选择6. 桥梁验收与维护6.1 桥梁验收标准6.2 桥梁维护方法6.3 桥梁维护周期7.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结构分析计算表格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组织设计报告8. 法律名词及注释:8.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和技术要求。
桥梁工程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结构类型及特点;2. 学生能掌握桥梁工程中的力学原理,了解不同桥梁受力分析方法;3. 学生能了解桥梁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认识桥梁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桥梁工程的受力情况,进行简单的桥梁设计;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桥梁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能运用团队协作,进行桥梁工程项目的策划与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桥梁工程领域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对实际工程应用了解不足,需要通过实践课程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桥梁工程实际,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桥梁工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从事桥梁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介绍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桥梁的分类及功能、桥梁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工程概述2. 桥梁结构类型及受力分析:讲解梁桥、拱桥、悬索桥等主要桥梁结构类型及其受力特点,分析桥梁的受力分析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结构类型及受力分析3. 桥梁设计原理:阐述桥梁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等基本原理。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桥梁设计原理4. 桥梁施工技术:介绍桥梁施工的基本工艺、施工方法及工程管理,重点讲解桥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的分类、结构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掌握桥梁方案的比较与评价方法。
3. 学生能掌握桥梁工程中的力学原理,了解不同桥梁结构受力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梁设计原则,独立设计简单的桥梁方案,并进行比较与评价。
2.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分析桥梁结构的受力情况,提出优化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项目,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增强对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桥梁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以项目驱动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桥梁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的定义、分类与功能- 桥梁发展简史及现代桥梁技术2. 桥梁设计原则与步骤-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桥梁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桥梁方案比较与评价方法3. 桥梁结构类型及受力分析- 常见桥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基本原理- 不同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及优化4. 桥梁工程实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工程评价5. 课程设计实践- 简单桥梁方案设计及比较- 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及优化- 团队合作完成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桥梁概述及发展简史第二周:桥梁设计原则与步骤第三周:桥梁结构类型及受力分析第四周:桥梁工程实例分析第五周:课程设计实践(分组进行方案设计及优化)第六周: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教材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桥梁工程基础》相关章节紧密关联,涵盖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核心内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设计(20m跨径)目录《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桥梁设计说明------------------------------------------------------------------3计算书---------------------------------------------------------------------------4参考文献------------------------------------------------------------------------24桥梁总体布置图---------------------------------------------------------------25主梁纵、横截面布置图-----------------------------------------------------26桥面构造横截面图-----------------------------------------------------------27《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 (10人以下为一组)1、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上部结构设计(标准跨径为22米,计算跨径为21.5米,预制梁长为21.96米,桥面净空:净—8.5+2×1.00米)二、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人群3.0KN/m2,每侧栏杆及人行道的重量按4.5 KN/m计2、河床地面线为(从左到右):0/0,-3/5,-4/12,-3/17,-2/22,-2/27,0/35(分子为高程,分母为离第一点的距离,单位为米);地质假定为微风化花岗岩。
3、材料容重:水泥砼23 KN/m3,钢筋砼25 KN/m3,沥青砼21 KN/m34、桥梁纵坡为0.3%,桥梁中心处桥面设计高程为2.00米三、设计内容1、主梁的设计计算2、行车道板的设计计算3、横隔梁设计计算4、桥面铺装设计5、桥台设计四、要求完成的设计图及计算书1、桥梁总体布置图,主梁纵、横截面布置图(CAD出图)2、桥面构造横截面图(CAD出图)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书4、主梁内力计算书5、行车道板内力计算书6、横隔梁内力计算书五、参考文献1、《桥梁工程》,姚玲森,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2、《梁桥》(公路设计手册),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3、《桥梁计算示例集》(砼简支梁(板)桥),2002,人民交通出版社.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含条文说明.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含条文说明六、课程设计学时2周桥梁设计说明桥梁设计包括纵.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一、设计背景桥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区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
为了培养具备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任务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为:设计一座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
设计内容包括:桥型选择、结构计算、图纸绘制、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
三、设计步骤1. 调研与分析(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桥梁工程相关书籍、规范、案例等,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现场考察:对设计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3)分析需求:根据交通流量、车辆荷载、桥梁功能等因素,确定桥梁的规模、结构形式和主要技术指标。
2. 桥型选择根据调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桥型。
本次设计选用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主要优点如下:(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2)适用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地形、地质条件。
(3)承载能力较强,能满足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需求。
3. 结构计算(1)确定计算模型: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2)荷载分析:分析桥梁所承受的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3)内力计算:计算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4)截面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桥梁各构件的截面设计。
4. 图纸绘制根据结构计算结果,绘制桥梁施工图,包括总布置图、结构详图、施工详图等。
5. 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等。
(2)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周期,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施工质量控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为今后从事桥梁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桥梁工程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特点;2. 学生能够掌握桥梁工程中的力学原理和主要受力分析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桥梁施工过程及关键工序;4. 学生能够认识桥梁工程中的材料选择及性能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梁工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桥梁结构,并进行初步的受力分析;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桥梁模型的制作和展示;4. 学生能够运用科技手段,收集和整理桥梁工程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3.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桥梁工程入门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工程领域有好奇心,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介绍桥梁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应用;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一章内容列举:桥梁的定义、分类、发展简史、桥梁工程的地位与作用。
2. 桥梁结构及受力分析:讲解桥梁的主要结构类型、受力特点及分析方法;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二章内容列举:桥梁结构类型、力学原理、受力分析方法、稳定性分析。
3. 桥梁材料及性能要求:介绍桥梁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及其性能要求;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三章内容列举:钢材、混凝土、木材等桥梁工程常用材料及其性能指标。
4. 桥梁施工技术:讲解桥梁施工的基本工序、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四章内容列举:施工准备、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施工质量控制。
桥梁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桥梁工程施工课程设计1. 课程名称:桥梁工程施工课程设计2. 课程介绍:桥梁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旨在培养学生桥梁工程施工设计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桥梁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学习桥梁施工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程内容:- 桥梁施工概述:介绍桥梁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目标。
- 桥梁施工流程:学习桥梁施工的基本步骤和流程,包括调查设计、施工准备、起重安装、结构施工等。
- 桥梁施工方法:介绍桥梁施工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浇筑、拼装、预应力等。
-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学习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包括检测和监测技术、质量验收等。
- 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介绍桥梁施工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和安全管理措施。
- 桥梁施工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将学习如何应对桥梁施工中的问题和挑战。
4.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桥梁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桥梁工程施工的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案例学习:通过桥梁施工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实践操作表现和小组讨论表现。
- 课程作业:布置桥梁施工相关的作业,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际桥梁工程的施工方案,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常州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的分类、结构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了解桥梁工程中的力学原理。
3. 学生能够了解常州地区桥梁工程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梁设计原则,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桥梁设计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桥梁工程案例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桥梁模型的制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桥梁工程的认识,培养对工程建设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工程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桥梁工程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桥梁结构与设计原理- 桥梁的主要结构及力学原理-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常州地区桥梁工程特点及设计要求3. 桥梁工程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4. 桥梁模型制作- 桥梁模型设计原理及制作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桥梁模型制作5. 桥梁工程评价与展望- 桥梁工程评价标准与方法- 桥梁工程未来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桥梁工程概述第二课时:桥梁结构与设计原理第三课时:桥梁工程案例分析第四课时:桥梁模型制作(上)第五课时:桥梁模型制作(下)第六课时:桥梁工程评价与展望教材章节及内容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桥梁工程”章节相关,涵盖了桥梁的定义、分类、结构、设计原则、案例分析等方面内容,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土木工程(道桥)《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桥梁工程基本理论和重要概念的理解,熟悉具体工程设计的计算内容、步骤与方法等,使理论与实践能较好较快地结合起来。
从而,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以及参考资料等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生应用文字和图表准确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1)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内容;(2)内容条理清晰,尽量采用简图和表格形式;(3)图纸要求按照制图规范绘制;(4)设计说明书要求版面整齐、美观。
三、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1、课程设计题目:20m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2、设计资料:1)桥面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20m主梁全长:19.96m计算跨径:19.5m桥面宽度:净—16m(行车道)+2×0.75(人行道)+2×0.25(栏杆) 2)设计荷载计算荷载:公路一级,人群荷载3.5 ;3)材料选定混凝土:主梁用C40,人行道、栏杆及桥面铺装用C25;钢筋:直径 12mm采用Ⅱ级钢筋,直径<12mm采用Ⅰ级热轧光面钢筋。
4)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公路钢筋砼与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3)《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四、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内容1、结构布置1)主梁高:1.30m;2)主梁间距:2.0m;3)主梁梁肋宽:18cm;4)翼缘板尺寸:与腹板交接处14cm,悬臂端8cm;5)横隔梁:跨间等间距布置3根中横隔梁,间距4×4.85m(连同端横隔梁在内),下缘厚度取为16cm,上缘厚度取为18cm。
6)桥面铺装:采用4cm厚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6cm厚的C25铺装层。
2、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1)截面的面积计算2)截面形心轴的确定3)截面对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1)支点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2)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4、主梁内力计算1)恒载内力计算2)活载内力计算3)内力组合5、主梁的正截面设计6、主梁的斜截面设计7、全梁承载力复核1)斜截面抗剪强度复核2)斜截面抗弯强度复核3)正截面抗弯强度复核8、主梁的裂缝宽度复核9、主梁的变形验算10、CAD作图:桥梁各部分尺寸,包括纵断面、横断面、跨中截面,计3个图;五、学生成绩评定(1)断面尺寸作图占20%;(2)设计说明书内容及规范程度占20%;(3)计算正确程度占60%;。
桥梁工程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2. 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步骤;3. 熟悉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安全措施;4. 了解桥梁工程的养护与维修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桥梁工程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2. 学会使用桥梁设计软件进行简单桥梁的设计;3. 能够运用桥梁施工技术,完成桥梁模型的搭建;4. 掌握桥梁工程项目的管理与组织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桥梁工程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桥梁工程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桥梁工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 桥梁设计原理-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桥梁结构体系与受力特点- 桥梁设计的主要步骤与注意事项3. 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桥梁施工安全措施及质量管理4. 桥梁工程实例分析- 著名桥梁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桥梁设计、施工及养护5. 桥梁工程管理与组织- 桥梁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桥梁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桥梁工程项目的组织与实施6. 桥梁养护与维修- 桥梁养护与维修的重要性- 桥梁检查、评估与养护策略- 桥梁加固与改造技术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系统组织桥梁工程的相关知识。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对应教材相关章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简支梁(板)桥结构设计根据该桥桥位,初步确定桥梁总长40~50米左右(两桥台台背前缘之间距离),可采用跨径布置方案5×8、4×10、3×13、3×16、2×20、2×25、2×30等。
二、课程设计形式及内容分小组完成,每组2人。
要求每组详细方案设计不同。
主要内容如下:1.桥梁方案布置及构造尺寸,含桥梁布置图、桥墩构造图2.桥跨结构计算分两部分:一是桥面板计算及横向分布计算;二是主梁内力计算。
出图:边梁(板)构造图、普通钢筋图。
若为预应力结构需进行预应力筋的相关计算,出预应力钢筋图。
3.桥墩计算,出桥墩构造图、钢筋图、桥台构造图。
三、设计成果要求本课程设计是《桥梁工程》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计达到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完成桥梁设计的基本训练,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内容须达到以下要求:1.正确掌握、运用公路桥涵设计规范2.设计计算书内容完整,所有分析、论证要条理清晰,数据取值准确、符合常规,文字说明简明扼要,字迹清楚、语句通顺。
3.图纸要求:A3图纸,尺寸标注需详尽,要包含工程数量、图纸说明等。
四、提交成果将本任务书、所有图纸和设计计算书装入档案袋后写好班级、姓名、学号统一提交。
注:每份毕业设计装一个档案袋,注明分工情况。
五、时间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时间为:一周。
构造设计及计算根据课程进展按顺序开展。
六、设计资料1.纵、横截面见附件。
2.设计荷载:公路I级或II级,人群荷载:3.5kN/m23.部分未给出的参数学生参考规范拟定。
七、参考资料[1] JTG D60—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 JTG D62—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 JTJ024—85.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4] 易建国主编. 桥梁计算示例丛书——混凝土简支梁(板)桥[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5] 江祖铭,王崇礼.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附件:纵断面图横断面一横断面二横断面三。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设计资料1桥面净宽净-7 +2×1.5m人行道2主梁跨径及全长l=21.70m(墩中心距离)标准跨径计算跨径l=21.20m(支座中心距离)=21.66m(主梁预制长度)主梁全长l全3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2kN/m4设计安全等级二级5桥面铺装沥青表面处厚5cm(重力密度为233mkN/),混凝土垫层厚6cm(重力密度为243mkN/kN/),T梁的重力密度为253m6 T梁简图如下图主梁横截面图二、 设计步骤与方法Ⅰ.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和组合(一)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 1m 宽的板条进行计算) 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 g沥青表面 1g : 0.05×1.0 ×23 = 1.15kN m / 混凝土垫层 2g : 0.06×1.0 ×24 =1.44kN m /T 梁翼板自重3g :30.080.14g 1.025 2.752+=⨯⨯=kN m / 合计:g=g 5.34i =∑kN m /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悬臂板长 ()0160180.712l m -==弯矩 22115.34(0.71) 1.3522Ag M gl =-=-⨯⨯=-·kN m 剪力 0 5.340.71 3.79Ag Q gl ==⨯=kN(二)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1)将车辆荷载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后轴作用力为 140kN ,轮压分布宽度如图 5 所示,车辆荷载后轮着地长度为 a 2 = 0.20m ,宽度 b 2 = 0.60m ,则得:a 1 = a 2 + 2H = 0.2 + 2×0.11= 0.42mb 1 = b 2 + 2H = 0.6 + 2× 0.11 = 0.82m荷载对于悬臂梁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12l 0.42 1.420.71 3.24mo a a d =++=++⨯= 2)计算冲击系数μ结构跨中截面的惯矩c I : 翼板的换算平均高度:()1814112h =⨯+=cm主梁截面重心位置:()()111301601811130182241.18160181113018a -⨯⨯+⨯⨯==-⨯+⨯cm则得主梁抗弯惯矩:()()22326411111301601811160181141.2181813041.2 6.6310122122c I m ⎛⎫⎛⎫=⨯-⨯+-⨯⨯-+⨯⨯130+⨯⨯-=⨯ ⎪ ⎪⎝⎭⎝⎭结构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c m :3315.45101.577109.8c G m g ⨯===⨯ 22/Ns m 混凝土弹性模量E : 取102.8010E =⨯ 2/N m 由以上数据可得简支梁桥的基频:3.790f ===Hz按照《桥规规定》f 介于1.5Hz 和14Hz 之间,冲击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110.1767l n 0.0157 1.22f -μ=+-= 由于这是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 T 梁的翼缘板上,故冲击系数取 1+μ=1.223)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距为:()114020.821 1.30.7114.18444 3.244A p o b P M l a ⨯⎛⎫⎛⎫=-+μ-=-⨯⨯-=- ⎪ ⎪⨯⎝⎭⎝⎭·k Nm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14021 1.328.5244 3.24Ap P Q a ⨯=-+μ=⨯=⨯kN (三)内力组合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u d g 1.2 1.4 1.2( 1.35) 1.4(14.18)21.47A A P M M M =+=⨯-+⨯-=-·k N mu d g 1.21.4 1.2 3.79 1.428.5244.48A A P Q Q Q =+=⨯+⨯=kN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u d g 0.7 1.350.7(14.18)11.28A A P M M M =+=-+⨯-=-·k N mu d g 0.7 3.790.728.5223.75A A P Q Q Q =+=+⨯=kNⅡ. 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一)当荷载位于支点处时(应按杠杆原理法计算)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规定,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的布置位置。
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的分类、构造及功能。
2. 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桥梁设计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
3. 掌握桥梁施工技术,了解桥梁施工组织与管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桥梁工程案例,具备初步的桥梁设计方案比较与评价能力。
2. 能够独立完成桥梁设计计算,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桥梁模型的制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对工程学科的认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掌握桥梁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材料学、结构设计等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介绍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及功能,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整体框架。
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工程概述2. 桥梁设计原则与流程:讲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及主要设计参数,使学生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知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设计原理3. 桥梁结构设计计算:分析桥梁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荷载分析、内力计算、截面设计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三章 桥梁结构设计计算4. 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介绍桥梁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使学生了解桥梁施工过程及关键环节。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XX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设计
系部: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二○一一年六月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名:付迎春2011年6月9 日
XX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设计
一、编制依据
1、XX高速公路XX特大桥有关设计资料。
2、本工程建设涉及现行的国家和铁道部施工技术、安全、质量、验收等标准、规范和文件。
3、相关施工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文件。
4 、本标段现场勘测的地质资料。
5、《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及《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二、工程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