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史隋唐五代时期艺术设计的时代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30
谈中国艺术的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摘要:中国是个手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之后,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黄土高原上的中华先人在初步自足的状态下,对生活的理想状态进行探索,使原始社会的艺术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艺术主流。
随着统治者的更替,艺术所凸显的民族风格也随之改变。
这样特殊的情况,造就了中国几千年来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先秦时期的艺术萌芽,秦汉时期的艺术发展,魏晋南北朝的少数民族风格,隋唐的文化繁荣,宋元明清的艺术成熟,近代的艺术发展。
不同的时代风格,不同的民族风格共同在就了中国绚丽多姿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艺术,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追溯设计艺术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艺术是伴随人类的起源所产生的。
决定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特定性,换言之,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进行自由自觉的社会生产活动——劳动。
人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求,对石器进行了改造,创造了人工制品,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人类吃穿住行所需的生活资料。
原始时期的艺术,简单来说就是劳作艺术。
通常人们把原始时代又称为石器时代,这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最初是石器工具的制造。
人类围绕着如何将石块这一自然物,想方设法将其改造成为解决人类生存,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工具和利器。
而远古时期的另一个代表艺术是陶器艺术。
陶器的发明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人类第一次改变自然材料而创造的,使人类文明的发展成为可能,使人类的艺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总而言之,原始时期的艺术是以生产发展为主要目的的生存艺术。
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又有所提高,不似原始时期只为了生存的需要。
先秦时期最值得一提的艺术当属青铜器。
先秦青铜器涉及奴隶主的日常生活,典礼仪式,讨伐征战的方方面面,所以此时代也被称为“青铜时代”。
当时的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青铜器成了权力的象征,而青铜器的锻造技术也不断提升。
简述隋唐五代园林的主要特征隋唐五代园林的主要特征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时期,它涵盖了从隋朝到唐朝再到五代十国的时间段。
这段时期在中国园林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隋唐五代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简述隋唐五代园林的主要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欣赏这一时期的园林艺术。
一、宫殿花园的繁荣隋唐五代是封建帝制时期,皇帝是权力的象征,而宫殿花园则是皇帝权力和地位的体现。
隋唐五代期间,宫殿花园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花园常常规模巨大,气势宏伟,充满了宏大的意象和寓意。
它们通过运用各种园林元素如池塘、假山、廊架等,打造出风景如画的景致,给人以壮丽和庄严的感受。
二、造园理念的进一步发展隋唐五代时期,造园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
传统的造园理念以山水为主,以自然景观的再现为目标,而隋唐五代的园林则更注重人文因素的引入。
园林主人常常运用人工元素如建筑、雕塑和壁画等,来增添人文气息和艺术价值。
这种人文化的园林理念使得隋唐五代的园林更富有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追求意境的完美表达隋唐五代园林在追求意境和意象的表达上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它们通过创造出虚实结合的景观,使人们在园中流连忘返。
假山、小品、岩洞等园林元素的运用,使得园林中仿若进入了一个幻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
隋唐五代园林还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景观的布置和植物的选择等细节,创造出浪漫、宁静、舒适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
四、园林文化的繁荣和传承隋唐五代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繁荣和影响力超越了当时的时空限制。
这一时期的园林文化在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宝贵遗产。
它的建筑风格、造园理念和园林元素等许多方面都对后来的园林设计和园林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隋唐五代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通过以上对隋唐五代园林的主要特征的简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园林艺术的独特之处和重要地位。
隋唐五代的建筑艺术风格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古代建筑艺术发展的成熟阶段。
隋代对中国的重新统一,为建筑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短短的三十几年中,规划兴建了大兴、洛阳城,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园林,开凿了闻名世界的大运河,建成了世界上最出色的敞肩石拱桥——安济桥。
唐代在隋代建筑成就的基础上,继续营建了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使这两座城市更趋完善。
同时,还兴建了一大批规模巨大、气魄雄浑的宫殿和皇家园林。
富有诗情画意的私家园林大量涌现。
随着佛教的发展,寺庙、古塔等宗教建筑遍及全国。
绵延百里的唐十八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园中最浩大的建筑艺术群体。
唐代各类建筑都有辉煌的成就,其风格特点是布局严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工艺精湛,既注重功能需要、也突出艺术形式,统一中富于变化、华美间不失典雅,强烈地显现出强大帝国自信向上、锐意进取、力求众美的创造热情和时代精神,成为古代东方建筑艺术的典范。
(一)大兴——长安城的艺术成就大兴——长安城,是隋唐两代的都城。
自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开始营建,至唐昭宗时的人为破坏,在320年的峥嵘岁月里,它以特有的宏伟富丽和强大帝国的豪迈气概而着称于世。
尤其是那功能完备的艺术格调和方整对称的整体布局,都达到了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对国内外的城市建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1。
功能完备的宏大都城形象地展现城市的功利性能,是建筑艺术的首要法则,也是大兴——长安城所具有的艺术特色之一。
大兴——长安城,位于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南岸,是隋唐两代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自隋文帝开始,经过隋炀帝至唐玄宗百余年的多次营建,完成了它的宏伟规模,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繁华的东方都城。
隋文帝建国之初,以西汉的都城长安为国都,位置在今西安西北的汉城一带,面积约36平方公里。
由于此城城池狭小,宫殿、官属、居民相间杂处,况且日久凋残、水质咸卥、水量不足,难以适应新生帝国发展的需要,便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命宇文恺重新营建都城。
隋唐五代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美学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和建筑美学也有很多值得探讨的方面。
城市规划在隋唐五代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是道路简直且宽敞,城市的整体布局也相当合理。
在此期间,唐朝的长安城、洛阳城和开封城等一些重要城市的规划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唐长安城为例,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城市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完美结合。
长安城中城墙以内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城市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贯穿其中,将城市划分为九个坊。
这些街道都是由宽敞、顺畅的大道和小巷组成的,这种完美简洁的城市规划意味着人们可以方便地前往自己的目的地,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用于交通和商业。
此外,长安城还有一些特色的建筑群,如太极殿、衙门、西市、北邙山等。
洛阳城是这一时期最早发展起来的城市之一,它的城市规划与长安城很相似。
在五代末期,北宋皇帝赵匡胤为了开封城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思和理念,将城市规划精细到了极致,使它成为当时的首都之一。
建筑美学隋唐五代时期,我国建筑美学在设计、施工和装饰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
建筑朴素、自然、大气,内涵丰富、富有哲学感和信仰意义,这些特点都成为了古代建筑的代表。
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主要以大型宫殿和寺庙为主,五代时期则以宫殿为主,这些建筑大多数都采用了檐枋式,即屋脊向上翘起的式样。
这种风格不仅美观大气,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止风雨倾泻导致水浸和房屋受损。
在装饰方面,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装饰非常精细,例如壁画、彩画、雕刻等。
当时对彩画和镂空雕刻的运用最为突出,它们以优雅、复杂和华丽而著称于世,加强了建筑的装饰效果。
结语总之,在隋唐五代时期,城市规划和建筑美学都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丰富历史文化,对我们今天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研究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隋唐五代的建筑设计1.隋唐五代建筑历史背景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高潮时期。
隋和初唐的建筑风格基本上是两晋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延续。
从盛唐(8世纪)开始,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高坐式家具形式也已稳定下来。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残破,十国中如南唐、吴越、前蜀、后蜀保持相对安定局面,建筑仍有发展,并影响到北宋前期的建筑。
2.隋朝建筑历史特点隋朝时期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成熟时期。
隋朝建造了规划严整的大兴城,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安济桥。
并且其单体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柩窗,风格庄重朴实。
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
其长安城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经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在建筑材料方面,砖的应用逐步增多,砖墓、砖塔的数量增加;琉璃的烧制比南北朝进步,使用范围也更为广泛。
在建筑技术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木构架的作法已经相当正确地运用了材料性能,出现了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从而使构件的比例形式逐步趋向定型化,并出现了专门掌握绳墨绘制图样和施工的都料匠。
建筑与雕刻装饰进一步融化、提高,创造出了统一和谐的风格。
住宅,根据主人不同的等级,其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这一时期遗存下来的殿堂、陵墓、石窟、塔、桥及城市宫殿的遗址,无论布局或造型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雕塑和壁画尤为精美,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的高峰。
2.1 隋朝典型建筑设计——赵州桥赵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