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8年高考理科猜题卷及答案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62
2018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Ba:1377.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生态文明”,下列做法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是A.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低碳出行B.用氯乙烯生产快餐盒,降低白色污染C.用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回收利用资源D.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CH3)4的名称为新戊烷B.CH3-CH=C H-C≡CH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共面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D.甲苯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一C2H4Cl取代后可得6种同分异构体9.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gC2H4、C3H6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总数为0.lN AB.在0.1 mo l·L Na2S溶液中,S2-、HS-、H2S微粒总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LC2H6中所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7N AD.50mL l2mo l·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3N A10.实验是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有关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I可用于探究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B.图Ⅱ用于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晶体C.图III中b口进气可收集Cl2、CO2等气体D.图Ⅳ中若X为NaOH溶液,则可完成SO2的喷泉实验11.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W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YC.元素W 与元素Y 形成的化合物Y 3W 4是一种新型有机材料D.X 的单质能与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产生氢气12.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材料,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卷)真题理科全套试题及答案汇总目录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语文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语文试题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理科数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理科数学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英语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英语试题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理科综合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理科综合试题答案........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2018年云南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A={x|x−1≥0},B={0, 1, 2},则A∩B=()A.{0}B.{1}C.{1, 2}D.{0, 1, 2}2. (1+i)(2−i)=()A.−3−iB.−3+iC.3−iD.3+i3. 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A.B.C.D.4. 若sinα=13,则cos2α=()A.89B.7 9C.−79D.−895. (x2+2x)5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A.10B.20C.40D.806. 直线x+y+2=0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点P在圆(x−2)2+y2=2上,则△ABP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2, 6]B.[4, 8]C.[√2, 3√2]D.[2√2, 3√2]7. 函数y=−x4+x2+2的图象大致为()A.B.C.D.8. 某群体中的每位成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概率都为p,各成员的支付方式相互独立.设X 为该群体的10位成员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DX=2.4,P(X=4)<P(X=6),则p=()A.0.7B.0.6C.0.4D.0.39.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a2+b2−c24,则C=( )A.π2B.π3C.π4D.π610. 设A,B,C,D是同一个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四点,△ABC为等边三角形且其面积为9√3,则三棱锥D−ABC体积的最大值为()A.12√3B.18√3C.24√3D.54√311. 设F1,F2是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点,O是坐标原点.过F2作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若|PF1|=√6|OP|,则C的离心率为()A.√5B.2C.√3D.√212. 设a=log0.20.3,b=log20.3,则()A.a+b<ab<0B.ab<a+b<0C.a+b<0<abD.ab<0<a+b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泄露天机2018高考押题卷理科数学(一)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一)注意事项:1.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标记选项,非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复数z=a+ai(a∈R)的共轭复数为z,满足z=1,则复数z 为()A。
2+iB。
2-iC。
1+iD。
i解析】根据题意可得,z=a-ai,所以z^2=a^2+1=1,解得a=0,所以复数z=i。
2.集合A={θ|0<θ<π/2.2<sinθ≤1},B={φ|4/5<φ<1},则集合AB={θ|π/4<θ<π/2.4/5<sinθ≤1}。
解析】A可以化为{θ|π/6<θ<π/2},所以AB为{θ|π/4<θ<π/2.4/5<sinθ≤1}。
3.从有2对不同表征的小鼠(白色斑块和短鼻子野生小鼠各一对)的实验箱中每次拿出一只,不放回地拿出2只,则拿出的野生小鼠不是同一表征的概率为3/4.解析】分别设一对白色斑块的野生小鼠为A,a,另一对短鼻子野生小鼠为B,b,从2对野生小鼠中不放回地随机拿出2只,所求基本事件总数为4×3=12种,拿出的野生小鼠不是同一表征的事件为(A,a),(a,A),(B,b),(b,B),所以概率为3/4.1.将函数f(x)=2sin(ωx+ϕ)的图像向左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y=sin2x+3cos2x的图像,求ϕ的可能值。
解析:将函数y=sin2x+3cos2x=2sin(2x+π/3)的图像向右平移π/6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2sin2x的图像。
因此,ϕ=π/6.2.在XXX墓中发掘出堆积如山的“汉五铢”铜钱,假设把2000余缗铜钱放在一起码成一堆,摆放规则如下:底部并排码放70缗,然后一层一层往上码,每层递减一缗,最上面一层为31缗,则这一堆铜钱的数量为多少?解析:构成一个以首项为70缗,末项为31缗,项数为40层,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和为S=40×(70+31)=2020缗,这一堆铜钱的数量为2020×1000=2.02×106枚。
2018年高考理数试卷含答案(全国卷Ⅲ-云南省)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012B=,,,则A B==-≥,{}|10A x xA.{}0B.{}1C.{},,012,D.{}122.()()+-=1i2iA.3i-+C.3i-D.3i+ --B.3i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4.若1sin 3α=,则cos2α= A . B .79 C .79- D .89- 5.522x x ⎛⎫+ ⎪⎝⎭的展开式中4x 的系数为 A .10 B .20 C .40 D .806.直线20x y ++=分别与轴,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圆()2222x y -+=上,则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 .[]26,B .[]48,C .232⎡⎣D .2232⎡⎣ 7.函数422y x x =-++的图像大致为坐标原点.过2F 作C 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 .若16PF OP =,则C 的离心率为A .5B .2C 3D .2 12.设0.2log 0.3a =,2log 0.3b =,则 A .0a b ab +<< B .0ab a b <+<C .0a b ab +<<D .0ab a b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向量()=1,2a ,()=2,2-b ,()=1,λc .若()2∥c a +b ,则λ=________.14.曲线()1e x y ax =+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则a =________.15.函数()πcos 36f x x ⎛⎫=+ ⎪⎝⎭在[]0π,的零点个数为________. 16.已知点()11M -,和抛物线24C yx =:,过C 的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 90AMB =︒∠,则k =_______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60分.17.(12分)等比数列{}n a 中,15314a a a ==,.(1)求{}na 的通项公式;(2)记n S 为{}n a 的前项和.若63m S =,求m .18.(12分)某工厂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出了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为比较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选取40名工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根据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单位:min )绘制了如下茎叶图:(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并说明理由;(2)求40名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m ,并将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超过m 和不超过m 的工人数填入下面的列联表:超过m 不超过m 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种生产方式(3)根据(2)中的列联表,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异?附:()()()()()22n ad bc Ka b c d a c b d -=++++, ()2P K k ≥ 0.0500.010 0.001 3.841 6.635 10.828 19.(12分)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CD 上异于C ,D 的点.(1)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2)当三棱锥M ABC -体积最大时,求面MAB 与面M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20.(12分)已知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22143xy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10M m m >,.(1)证明:12k <-; (2)设F 为C 的右焦点,P 为C 上一点,且FP FA FB ++=0.证明:FA ,FP ,FB 成等差数列,并求该数列的公差.21.(12分)已知函数()()()22ln 12f x x ax x x =+++-. (1)若0a =,证明:当10x -<<时,()0f x <;当0x >时,()0f x >;(2)若0x =是()f x 的极大值点,求.(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的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y θθ=⎧⎨=⎩,(为参数),过点(02,且倾斜角为α的直线与O ⊙交于A B ,两点.(1)求α的取值范围;(2)求AB 中点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设函数()211f x x x =++-.(1)画出()y f x =的图像;(2)当[)0x +∞∈,,()f x ax b +≤,求a b +的最小值.2018年高考理数(全国卷3)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C D A B C A D B C B C B13.123-17.(12分)解:(1)设{}n a 的公比为,由题设得1n n a q -=.由已知得424qq =,解得0q =(舍去),2q =-或2q =. 故1(2)n n a -=-或12n n a -=.(2)若1(2)n n a -=-,则1(2)3nn S --=.由63m S =得(2)188m -=-,此方程没有正整数解.若12n n a -=,则21n n S =-.由63m S =得264m =,解得6m =.综上,6m =.18.(12分)解:(1)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理由如下:(i)由茎叶图可知: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中,有75%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至少80分钟,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中,有75%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至多79分钟.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ii)由茎叶图可知: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85.5分钟,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为73.5分钟.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iii)由茎叶图可知: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平均所需时间高于80分钟;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平均所需时间低于80分钟,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iv)由茎叶图可知: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在茎8上的最多,关于茎8大致呈对称分布;用第二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在茎7上的最多,关于茎7大致呈对称分布,又用两种生产方式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分布的区间相同,故可以认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比用第一种生产方式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时间更少,因此第二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以上给出了4种理由,考生答出其中任意一种或其他合理理由均可得分.(2)由茎叶图知7981802m +==.列联表如下:超过m 不超过m第一种生产方式 15 5 第二种生产方式 515(3)由于2240(151555)10 6.63520202020K ⨯-⨯==>⨯⨯⨯,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异. 19.(12分)解:(1)由题设知,平面CMD ⊥平面ABCD ,交线为CD .因为BC ⊥CD ,BC ⊂平面ABCD ,所以BC ⊥平面CMD ,故BC ⊥DM .因为M 为CD 上异于C ,D 的点,且DC 为直径,所以 DM ⊥CM .又 BC CM =C ,所以DM ⊥平面BMC . 而DM ⊂平面AMD ,故平面AMD ⊥平面BMC . (2)以D 为坐标原点,D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当三棱锥M −ABC 体积最大时,M 为CD 的中点. 由题设得(0,0,0),(2,0,0),(2,2,0),(0,2,0),(0,1,1)D A B C M , (2,1,1),(0,2,0),(2,0,0)AM AB DA =-==设(,,)x y z =n 是平面MAB 的法向量,则0,0.AM AB ⎧⋅=⎪⎨⋅=⎪⎩n n 即20,20.x y z y -++=⎧⎨=⎩可取(1,0,2)=n .DA是平面MCD 的法向量,因此5cos ,5||||DA DA DA ⋅==n n n ,25sin ,DA =n所以面MAB 与面MCD 2520.(12分)解:(1)设1221(,),(,)A y x y x B ,则222212121,14343y x y x +=+=.两式相减,并由1221yx ykx-=-得1122043y x y k x +++⋅=.由题设知12121,22x y xy m ++==,于是34k m=-.①由题设得302m <<,故12k <-. (2)由题意得(1,0)F ,设33(,)P x y ,则331122(1,)(1,)(1,)(0,0)y x x y x y -+-+-=.由(1)及题设得3321213()1,()20y y xx y x m =-+==-+=-<.又点P 在C 上,所以34m =,从而3(1,)2P -,3||2FP =. 于是222211111||(1)(1)3(1)242x xFA x x y =-+=-+-=-.同理2||22x FB =-.所以121||||4()32FA FB x x +=-+=. 故2||||||FP FA FB =+,即||,||,||FA FP FB 成等差数列. 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 ,则1122212112||||||||||()422FB FA x x x x x x d =-=-=+-②将34m =代入①得1k =-. 所以l 的方程为74y x =-+,代入C 的方程,并整理得2171404x x -+=.故121212,28x xx x +==,代入②解得321||28d =.所以该数列的公差为32128或32128-.21.(12分)解:(1)当0a =时,()(2)ln(1)2f x x x x =++-,()ln(1)1x f x x x '=+-+. 设函数()()ln(1)1xg x f x x x'==+-+,则2()(1)x g x x '=+. 当10x -<<时,()0g x '<;当0x >时,()0g x '>.故当1x >-时,()(0)0g x g ≥=,且仅当0x =时,()0g x =,从而()0f x '≥,且仅当x =时,()0f x '=.所以()f x 在(1,)-+∞单调递增.学#又(0)0f =,故当10x -<<时,()0f x <;当0x >时,()0f x >. (2)(i )若0a ≥,由(1)知,当x >时,()(2)ln(1)20(0)f x x x x f ≥++->=,这与0x =是()f x 的极大值点矛盾.(ii )若0a <,设函数22()2()ln(1)22f x x h x x x axx ax ==+-++++.由于当1||min{}||x a <时,220x ax++>,故()h x 与()f x 符号相同.又(0)(0)0h f ==,故0x =是()f x 的极大值点当且仅当0x =是()h x 的极大值点.2222222212(2)2(12)(461)()1(2)(1)(2)x ax x ax x a x ax a h x x x ax x ax x ++-++++'=-=++++++.如果610a +>,则当6104a x a +<<-,且1||min{}||x a <时,()0h x '>,故0x =不是()h x 的极大值点. 如果610a +<,则224610a x ax a +++=存在根10x <,故当1(,0)x x ∈,且1||min{}||x a <时,()0h x '<,所以0x =不是()h x 的极大值点.如果610a +=,则322(24)()(1)(612)x x h x x x x -'=+--.则当(1,0)x ∈-时,()0h x '>;当(0,1)x ∈时,()0h x '<.所以0x =是()h x 的极大值点,从而0x =是()f x 的极大值点 综上,16a =-.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解析】(1)O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1xy +=.当2απ=时,与O交于两点.当2απ≠时,记tan k α=,则的方程为2y kx =-O交于两点当且仅当2211k <+,解得1k <-或1k >,即(,)42αππ∈或(,)24απ3π∈.综上,α的取值范围是(,)44π3π.(2)的参数方程为cos ,(2sin x t t y t αα=⎧⎪⎨=-⎪⎩为参数,44απ3π<<. 设A,B,P对应的参数分别为At ,Bt ,Pt ,则2A BP t t t +=,且At ,Bt 满足222sin 10t t α-+=.于是22AB tt α+=,2Ptα=.又点P 的坐标(,)x y 满足cos ,2sin .P P x t y tαα=⎧⎪⎨=-+⎪⎩所以点P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是2sin 2,222cos 2x y αα⎧=⎪⎪⎨⎪=--⎪⎩(α为参数,44απ3π<<.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解析】(1)13,,21()2,1,23, 1.x x f x x x x x ⎧-<-⎪⎪⎪=+-≤<⎨⎪≥⎪⎪⎩()y 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2)由(1)知,()y f x =的图像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且各部分所在直线斜率的最大值为,故当且仅当3a ≥且2b ≥时,()f x ax b ≤+在[0,)+∞成立,因此a b +的最小值为.。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 14 O16Na 23Mg24 Al 27 S32Cr52 Zn65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ﻭ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ﻭ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ﻭ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云南省部分名校高2018届统一考试(昆明三中、玉溪一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Al 27;S 32; Ca 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的是A.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染色质B.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细胞分裂方式C.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细胞质D.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细胞膜基本支架2. 糖类是生物体的重要构成物质和能源物质,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ATP 、RNA、质粒和叶绿体中均含有核糖B. 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C. 在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D. 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3.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D.细胞凋亡使细胞大量死亡,不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4.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小球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见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小球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少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小球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较少C.若d1、d2、d3浓度下小球藻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2>K1>K3D.图中净光合速率曲线表示随CO2浓度的增加,蓝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率5.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
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6.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14至18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至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一物体做加速度为—1m/s2的直线运动,t=0时速度为—5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初速度为—5m/s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B. 加速度为—1m/s2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C. t=ls时物体的速度为一4m/sD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运动15. 如图所示,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栓一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始终与细线垂直的力F缓慢拉着小球沿圆弧运动,直到细线水平。
在小球运动的整个过程中,F和细线拉力的变化情况为A. F先增大后减小B. F不断增大C细线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细线的拉力不断增大16.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用水平外力F拉物体A,要将A拉离物体B,则F至少大于A. 0.5mgB. i mgC. 21 mgD. 31 mg17. 一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从圆周上P点向纸面内各方向发射质量、电量、速率均相同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均从四分之一圆周磁场边界PQ上射出,忽略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1A.a 、O 、c 三点的电势关系为 ':a^: O > -:c18.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由一个原线圈和两个副线圈组成,匝数比n i : n 2: n 3=3: 2: 1, a 、b 端接正弦交流电,电路中电阻 R i =R 2=R 3,其余电阻均不计。
若 R 3消耗的功率为P,则 R i 消耗的功率为 A. 9P 25B.—— 9P 5 C. -P 1 D.- P 3 919.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随质量数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