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在生态的氛围中感悟写作的快乐陆樱樱(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第35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获奖名单作者:来源:《江苏教育·班主任》2024年第01期(按获奖者姓名拼音排序)特等奖(30篇)创意表达:ChatGPT时代习作教学的路径探寻鲍英英东海县西双湖小学创意表达:“儿童小说”整本书阅读的审美建构蔡亚连云港市墟沟中心小学合作设计:“阅读任务群”为学生整本书阅读赋能查海燕南京市立贤小学吟诵:综合“诗”“乐”素养的跨学科教学陈璐苏州市吴中区甫里中学审议·复现·再探:教师游戏评价力提升路径陈若兰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幼儿园“画数学”:提升聋校小学数学教学品质的有效策略翟晓东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结构化“数学发现”:概念认知模块构建的价值、逻辑与路径方川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实验小学“层概念”:单元整体视域下思维递阶的实践逻辑费珊琳淮安市实验小学结构化呈现:可视化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韩冬梅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童心绳韵”课程:“育体”的基本盘到“育人”的适性场霍允强连云港市门河中心小学项目引路: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实践路径探寻陆伟丽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协同共建、六双融通”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实践研究罗义石杰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小学数学教师作业设计状况调查研究马伟中陈蒨常州市武进区学校和教师发展中心生长内驱:道德与法治儿童友好型作业的立意与实践潘磊卞小利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小学知“值”指“质”:学生体质健康增值评价的实践探赜潘立成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跨学科学习:从学科教学到整体育人的主动回归——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内涵阐释与实践路径裴永江盐城市希文小学“点线面”三阶推进:幼儿园生成性探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路径钱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学科实践视角下丰盈儿童“科学经验”的策略回应芮春花宗慧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我感、他感、共感:儿童记事本的价值意蕴沈玉兰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节选整教:整本书阅读视角下名著节选类课文教学重构王浩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基于“童趣互评单”助推大班幼儿游戏互评的创新实践王鲁鲁丰县大沙河镇中心幼儿园由“散点”到“结构”的意义与生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践地图王雪娟灌云县新区实验小学“野”有墨趣:港城田野石刻书法教学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王玉川刘艳连云港市幸福路小学具身体悟,给予量感自然生长的力量吴凌艳苏波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小学“前置性补偿”:高中英语单元整体听力教学的前补后偿晏杰连云港市海滨中学从“赋形”到“赋能”:高阶思维视域下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进阶路径于玮泰州市高港实验小学儿童无边界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袁干斌昆山开发区震川小学创意表达:描画儿童文学审美的逻辑起点——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为例张程晓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审美心理结构:动态建构学生的美术认知图式朱高峰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小学基于理解性教学提升儿童数学思维力的新路径朱玲苏州市敬文教育集团敬文实验小学校一等奖(526篇)大观念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单元读写融合教学柏金华建湖县汇杰初级中学数据赋能综合施策助力幼儿體质提升鲍丽云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幼儿园融美·建构·赋能:初中古希腊雕塑单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毕继敏苏州市吴中区南行中学(以下略)二等奖(1224篇)小学数学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建构及应用安丹诺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三教一体:应对隐秘角落里校园PUA的新尝试安薇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学传统手工艺融入幼儿劳动教育课程:理据、核心元素与路径柏玲玉南京市将军山幼儿园(以下略)三等奖(941篇)“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小学语文高年段作业设计研究卞雯玉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体育思政:优化以体育人,锻造时代新人卞雪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思政教育:提升高中物理育人实效的新实践卞跃能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以下略)先进组织奖(20个)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江阴市教育局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淮安市清江浦区教育体育局宝应县教育局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教育局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徐州市云龙区教育局苏州高新区(虎丘区)教育局苏州市相城区教育局张家港市教育局连云港市海州区教育局东海县教育局滨海县教育局丹阳市教育局宿迁市宿城区教育局优秀团队奖(20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徐州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學东海县和平路小学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枫香路小学宝应县安宜实验学校靖江市滨江学校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分校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小学连云港市墩尚中心小学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省射阳中学丹阳市丹北实验幼儿园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湖路小学杰出水手奖(26个)卜骥曹元玲陈梦怡陈云储玉萍顾晓梅贾海浪李大森刘艳玲陆怡芮春花苏波王浩王克亮王雷王智浩徐进霞杨庆华杨素霞姚彩霞尤元梅张静张玉美张媛支进朱秀玲感动人物奖(10个)蔡亚范来柱季红斌李皖怡马莹桦钱丽华唐萍陶斯骅王章虎张玮年度新秀奖(12个)陈畅龚前华顾丽娜郭禹辰何铭李雪曼陆文静马少婧潘立成吴丹吴金津尹力。
生态课堂,追寻语文课堂自然“静”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 沈勤学【摘 要】 “生态课堂”,指的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认知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策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也影响着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在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唤醒学生的激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享受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最终收获丰富的知识,同时实现能力的提高。
一、趣字当头,激发探究热情要想构建生态课堂,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坚持“趣字当头”的原则,在课前三五分钟时间里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本进行探究,而设计悬念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寻找答案,从而为学生们的高效阅读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在导入环节进行了悬念设计,这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现在我们检查身体的时候,医生们离不开听诊器,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设想一下,如果医生们没有了听诊器,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这样的问题,小学生们有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于是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总体的感觉就是没有了听诊器会给医生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于是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是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明的听诊器呢?”这样的问题让小学生们沉默下来,没有谁能说清楚第一个听诊器的来历,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第一自然段,同时提问学生思考:“雷奈克想要看清人体的内脏运动,这样及时判断人体内的病变,于是产生了制作听诊器的想法。
赴苏州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一:到苏州学习心得体会此次,县委组织部组织了我们组工干部到苏州农村干部学院学习10天,学习内容丰富,涵盖了苏州社会经济发展、干部素质提升、人才工作、创新党建工作法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方面面,既有情况介绍、又谈经验体会,学习期间我们先后参观蒋巷村、枫泾社区、泰元社区、华西村等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
这次学习中收获很大,无论在思想上、理论上、视野上都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和触动,此次学习主要的心得体会有两方面:一、苏州值得学习的方面1.抢抓机遇,超前谋划。
据农村干部学院副院长费春元和苏州大学副教授沈健的介绍,不是经济特区、不是沿海开放城市的苏州早在80年代,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又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积极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并在苏州建成了新加坡工业园区,苏州利用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优势,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苏州模式”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之一,苏州成功实施了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成功发挥了乡村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优势,在制造业、技术创新、旅游业、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成绩斐然。
这个古城、水城、园林城市、经济大市与苏州各级领导和苏州人民的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密不可分的。
2.居安思危,创新发展。
苏州在创新型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的探索也是可圈可点的,90年代,苏州乡镇企业破产,面临严峻的形式,紧抓上海浦东开放再开放的机会,苏州跟上海错位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今天苏州面临土地资源匮乏、劳动力资源不足、空气污染等压力和挑战,他们大力招商引资,采取了转变经济发展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引进海内外各类高级人才。
3.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苏州的发展证明,经济要发展,必须要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苏州人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敢于打破常规,敢为天下先。
他们处处解放思想,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用好用足,大胆尝试,敢闯敢干。
引领学生在生态的氛围中感悟写作的快乐陆樱樱(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摘要:让孩子们喜欢上作文,用自己的心去观察,用自己的笔去触摸,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自己的世界看作文教学,深知要跳出自己的经验看语文教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作文走进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幸福地感受着语文教学。
就如绘画一样,走进孩子的童真世界,同时也让作文的写作空间变得清纯可见。
关键词:写作教学;激发提高作文,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作文的难处,正因为此孩子们对写作没有了情感,强烈的惧怕心理让他们见到作文就害怕,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作文,用自己的心去观察,用自己的笔去触摸,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自己的世界看作文教学,深知要跳出自己的经验看语文教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作文走进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幸福地感受着语文教学。
就如绘画一样,走进孩子的童真世界,同时也让作文的写作空间变得清纯可见。
一、在文本的学习中引领孩子们创作作文课是需要灵性和灵感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的发挥文本的价值,并且让文本与学生的写作紧密结合。
不如讲到《神笔马良》一课,如果就文字的内容帮助同学们分析和讲解意义是不大的,我围绕着文本的内容与学生进行对话,在聊课的基础上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情境,进而引领孩子们用文本的语言风格和内在含义进行创作。
那一刻我以假如为题目让孩子们根据课文的学习进行创作。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他们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心灵的深处的真、善、美得到激发。
片段一:《假如》在寒冷的冬日假如是神笔马良,我很想变成一块可以燃烧的木炭将温暖带给人间。
在炎热的夏天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我很想变成一丝两份。
带给人们心情的凉爽。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我要变成一个万能的洗碗机,帮助妈妈分担家务的负担。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变成能干的机器人,帮助爸爸解决工作中的烦恼。
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在课堂上进行创作,每一句话里都能够感受到他们生命的成长,对待感恩和商量的理解。
一一风荷举——以“生态体验教育”思想建构和谐班级生态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谢晓虹【关键词】:生态体验教育,和谐班级生态【关键词解读】:生态体验教育是一种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活动、教育行为和教育评价。
由学生的生命成长带来的师生共同发展,学校全面进步,这是我们生态体验教育最终要达成的目标,因此在此过程中我们探索的各种方法都不能离开学生和学生的成长。
和谐班级生态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还包括在教师引导下的家长与孩子之间)在共同班集体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逐步达成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提升的良好氛围。
【引子】:不信春风唤不回常常听到别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我们教师,我总是不甘心,心里感到深切地悲伤。
悲伤来自心底的不忍。
不忍心我们的青年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埋首于习题只因为我们是教师,不忍心我们的家属必须包容必须承担家庭的所有事务只因为我们是教师,不忍心我们的孩子成长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时候只因为我们是教师,不忍心我们自身丧失感受生活幸福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只因为我们是教师。
教育的魅力原不在考试的成绩高低,原不在发作业批作业讲作业再布置新的作业,可是我们就这样过了一年或者二年,也许还要这样过很多年,考试考得再好,我不认为这样可以代表成长。
如果有人还对此甘之如饴,我想一定是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人不能这样成长,这样成长的人没有能力做教师去引导孩子的成长。
悲伤来自最初的梦想。
想起当初刚刚怀孕,报纸上人群中奔走相告的是教育要进行改革了,要实行素质教育了,要让孩子梦拥有快乐的童年。
当时想我的孩子真幸运啊,可是十五年过去了,中国教育如何了呢?教育改革真的那么难,以至于我们走了十五年还找不到真实的路径?一个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梁启超早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引领学生在生态的氛围中感悟写作的快乐
陆樱樱(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让孩子们喜欢上作文,用自己的心去观察,用自己的笔去触摸,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自己的世界看作文教学,深知要跳出自己的经验看语文教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作文走进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幸福地感受着语文教学。
就如绘画一样,走进孩子的童真世界,同时也让作文的写作空间变得清纯可见。
关键词:写作教学;激发
提高作文,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作文的难处,正因为此孩子们对写作没有了情感,强烈的惧怕心理让他们见到作文就害怕,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作文,用自己的心去观察,用自己的笔去触摸,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对于作文教学,教师要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自己的世界看作文教学,深知要跳出自己的经验看语文教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作文走进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幸福地感受着语文教学。
就如绘画一样,走进孩子的童真世界,同时也让作文的写作空间变得清纯可见。
一、在文本的学习中引领孩子们创作
作文课是需要灵性和灵感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的发挥文本的价值,并且让文本与学生的写作紧密结合。
不如讲到《神笔马良》一课,如果就文字的内容帮助同学们分析和讲解意义是不大的,我围绕着文本的内容与学生进行对话,在聊课的基础上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情境,进而引领孩子们用文本的语言风格和内在含义进行创作。
那一刻我以假如为题目让孩子们根据课文的学习进行创作。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他们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让他们心灵的深处的真、善、美得到激发。
片段一:《假如》
在寒冷的冬日假如是神笔马良,
我很想变成一块可以燃烧的木炭
将温暖带给人间。
在炎热的夏天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我很想变成一丝两份。
带给人们心情的凉爽。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我要变成一个万能的洗碗机,
帮助妈妈分担家务的负担。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我要变成能干的机器人,
帮助爸爸解决工作中的烦恼。
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在课堂上进行创作,每一句话里都能够感受到他们生命的成长,对待感恩和商量的理解。
这就是文本带给孩子们作文上的做大收获。
现在他们还小,刚刚接触写话,我相信在孩子们这样的文本熏陶先一定能够捕捉到写作的灵感也爱上写作的。
二、在生活的情节中激发孩子们的创作
写作要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才能够有更新颖的文章,但孩子们的写作是来自于生活的,也只有来自于生活的创作才是从心灵深处激发的,才能够表达他们最真实的愿望。
作为教学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感悟,在生活的情节中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和灵感,这样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才是有血有肉的,才会充满着真实的感受的。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我曾经给他们布置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幸福的生活从好习惯开始》,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感受好习惯带给自己成长的幸福。
作文范例:
《幸福的生活从好习惯开始》
以前我做事去哪个总是很拖拉,在做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慢给自己带来的坏处。
吃饭慢,别人吃完了我还在饭桌上,写作业慢,别人的作业做完了,而我孩子做没有了
玩的时间。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拖拉是一种不好的生活习惯,于是我下定决心改掉这个毛病,为此我为自己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并请爸爸妈妈监督。
我为自己制订了一个作息时间表,什么事情用多少时间都一一记录规划好,起床多久,洗脸刷牙多长时间,做数学多久、做语文多久。
为了怕自己老毛病再犯错,妈妈成了我负责人的监工。
开始执行的时候自己也是痛苦的,但我心理记着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终于改掉了做事情拖拉的坏毛病了,我很开心。
听大人们说,好习惯可以改变命运,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只有形成好的习惯,才能够做一个幸福成长的青少年。
看过此文,虽然文笔稚嫩,但却能够透过此文看到孩子们成长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着他们丰富的感受和实践,这便是作文教学最丰富的源泉,教师要多一双观察的眼睛,做好引领和激发,这样会让孩子们的观察生活的同时,养成文字思考的习惯,这个习惯足可以让每个孩子爱上文字,爱上写作,在写作中抒发情感。
三、在活动中放飞写作的思绪
校园生活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了同学们生命中靓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带着一颗期待的心等待孩子们的成长。
校园中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激发同学们写作思绪的很好的载体,在这个载体中,孩子们感悟的已经不仅
仅是活动本身带给自己的成长,还有的便是活动外延带给自己的成长引领。
儿童节一直是少年儿童最为期待的一个日子,作为语文教师要多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幸福和快乐,引导孩子们用笔记录着特殊的时刻,记住着难忘的时刻。
我为孩子们不知了这样的作文题目《儿童节最幸福的一刻》看过孩子们的作文,我会心地笑了。
作文范例:《儿童节最幸福的一刻》
今天是儿童节,而对我来说却有着特别难忘的记忆,因为今天我收到了一份最大的惊喜。
在数学课上,有一道有些难度的题目,当同学们都还在认真思考的时候,我已经胸有成竹了,正因为此,我把手高高地举起来,当老师叫到我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多么的开心,这下子我可以大展身手了,于是我们自信的和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我看着老师也在微笑着点头,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发现老师的眼睛真美,她看到的样子是那么的喜欢。
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儿童节礼物――老师的赞赏。
最好的儿童节礼物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鼓励,我知道孩子的心里有多么的幸福,我也沉浸其中,幸福着她的幸福。
这就是我们能够带给孩子们的作文课堂,真是的,流露着情感和情意的课堂,长久地坚持,学生一定会爱上写作,
在写作中感悟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