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管理实施细则
- 格式:ppt
- 大小:10.04 MB
- 文档页数:77
发电管理系统安全与健康管理子系统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GHFD-03-TB-08/XD-02SHZD0414-2015-00402015-07-30发布2015-07-30实施神华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制度信息总览表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范脚手架、登高用具、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管理,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防止高处坠落和高空落物,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结合公司管理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引用文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细则,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一)GB 26164.1-201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二)GB/T 3608-2008 高处作业分级(三)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四)JGJ80-19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五)GB4053.1-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一部分:钢直梯)(六)GB4053.2-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二部分:钢斜梯)(七)GB4053.3-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三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八)GB12142-2007 便携式金属梯安全要求(九)GB 6095 安全带(十)GB 2811 安全帽第二条本细则明确了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高处作业安全要求与安全防护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涉及的术语和定义“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 或2m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高处作业高度”是指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
“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孔”是指楼板、屋面、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的;墙上,高度小于75cm的孔洞。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明确规定高处作业的作业程序及安全管理要求,有效防范高处作业过程中事故及未遂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的高处作业活动管理。
第三条高处作业是指在距离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包括上下攀援等空中移动过程。
第四条高处作业分为4个等级:一级(2米≤h w≤5米)、二级(5米<h w≤15米)、三级(15米<h w≤30米)、四级(h w >30米)。
经过危害分析,由于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导致风险度增加时,高处作业应进行升级管理。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安全监察科(一)负责建立、完善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
(二)负责各单位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各单位(一)各单位应确定高处作业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组织作业人员等相关人员对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进行现场确认,并在许可证的相应栏目中签字。
(二)现场负责人应向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各单位对高处作业的全过程实施监督。
(三)各单位负责人对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现场确认后,审批许可证。
(四)高处作业完工后,各单位与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在许可证完工验收栏签字。
第七条施工作业单位(一)施工单位负责人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安排作业监督人员。
(二)施工单位负责人持施工任务单,到相关基层单位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第八条作业人员职责(一)在作业前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位号)、时间和作业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许可证中的安全措施。
(二)持有有效的高处作业安全许可证,并对许可证上的安全防护措施确认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
(三)对安全措施不落实而强令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四)在作业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发出信号,并迅速撤离现场。
第九条监护人员职责(一)了解作业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了解周边环境和风险,熟悉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
企业制度-执行类1 基本要求1.1本细则所称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 米以上(含2 米) ,有坠落可能的位置进行的作业。
1.2高处作业级别:1.2.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1.2.2高处作业高度在5~15m,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1.2.3高处作业高度在15~30m,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1.2.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1.3高处作业进行到15m(含15m)以上时,应按《宁波工程公司作业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并按许可证上的安全措施认真落实,许可证的管理按照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执行。
1.4高处作业涉及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等作业时,应按《宁波工程公司作业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2 管理内容及要求高处作业HSE管理包括危害识别、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许可证办理程序、作业安全措施、交叉作业HSE管理规定、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HSE规定、格栅板、花纹板铺设、作业人员的职责、许可证管理等。
2.1危害识别2.1.1项目施工部门要积极推进标准化作业,在施工中做到减少进入现场总人数、减少高空作业、减少交叉作业。
同时,加强预制深度,做到能在地面作业完成的尽可能在地面完成,切实减少高处作业的安全风险,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本质安全的环境。
要从消除坠落危害、坠落预防和坠落控制3个方面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高处作业的频次和时间;对于无法避免且危险性较大的高处作业,必须采取"错时错位硬隔离"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2.1.2进行高处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2.1.3高处作业高度超度15米时,应按规定将安全措施填入许可证内。
2.2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2.2.1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精神病及其他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高处作业的安全,加强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细则适用于本单位内的高处作业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维修、清洁等悬空作业。
第三条安全责任:本单位负责高处作业安全,对高处作业人员负有安全管理责任。
高处作业人员应自觉遵守本细则,做到安全第一。
第四条安全教育培训:单位应组织定期的高处作业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操作规程、高处作业事故案例分析等知识,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五条安全设施: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带、安全防护网等,为高处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第六条监督检查:单位应设置专门的监督检查部门,定期对高处作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高处作业的安全。
第七条紧急救援:单位应设立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提供物资和设备,确保高处作业人员在意外情况下得到及时救援。
第二章高处作业准备工作第八条作业计划:高处作业应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人员等,明确责任和要求。
第九条安全评估:单位应对高处作业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可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十条人员配备:根据高处作业的特点,单位应合理调配作业人员,确保人员数量、质量合适。
第十一条装备准备: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完好有效。
对于过期、损坏的设备应及时更换。
第十二条通风排水:对于高处作业现场应设置通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避免二氧化碳中毒。
第十三条安全标识:单位应在高处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包括但不限于禁止吸烟标识、高处危险标识等。
第十四条工作通知:单位应将高处作业进行书面通知,并向作业人员说明作业内容、作业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等。
第三章高处作业操作规范第十五条禁止无资质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第十六条高处作业应经过充分的准备,作业人员应熟悉作业区域、作业方式、安全设施等。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细则1. 前言在高空作业时,因为作业区域的特殊性和高出地面的高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整理了本《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细则》。
2.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是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的关键,必须要做到规范、科学和有效。
下面是具体的管理细则:2.1 工作前准备•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确认作业地点是否安全,并进行现场勘查;•评估作业环境和条件,确保工人及设备能够安全作业;•装备好必要的个人保护用品,如安全带等。
2.2 使用高处作业设备•必须是专人操作,不能操作不熟练或未接受过培训的人;•严格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进行操作;•设备涉及安全装置的必须完好并且正常工作,如安全锁等;•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3 事故应急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高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各有不同,应事先进行充分的规划;•提前准备好事故处理工具及药品,创造良好的事故应急处理环境;•应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
2.4 合理布局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要合理布局,使工人或设备使用起来更加安全、稳定和方便。
具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工人的危险区域应与高处灯具等设备区域进行隔离;•布局时考虑空气流通和安全出口,以及人员、材料等的进出口道;•布置电缆、气缸、油管等管线,使之够严密。
2.5 防护漏洞要想确保高处作业安全,必须做到“防范于未然”,对于可能产生漏洞的情况,必须做好防范措施。
主要措施如下:•在操作过程中定期巡视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固定吊篮,加强安全防护;•对于危险设备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做好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
3. 总结高处作业是危险的,因此在进行高处作业的时候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做好安全管理,遵循上述的管理细则。
保证高处作业过程中工人和设备的安全性,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所在。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范文一、引言高处作业是指在建筑、工程、装修等作业过程中,需要在较高的位置进行作业。
由于高处作业存在较高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阐述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
二、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施工外围,确保周围环境安全无隐患;2. 进行现场勘测,熟悉各种设备和工具的操作方法;3. 确定高度安全措施,根据作业需求选择合适的安全设施;4. 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明确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5.检查作业设备,包括安全绳、防护帽等,确保完好无损。
三、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1. 安全绳:作为高处作业的基本保障,必须使用可靠、强度合格的安全绳,且要正确系好。
2. 防护帽: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帽,防止物体从高处坠落对头部造成伤害。
3. 安全网:对于高度较高或有坠落危险区域的作业,应设置安全网,防止人员坠落。
4. 扶梯或爬梯:提供便捷的上下高处的设施,确保人员安全到达作业区域。
5. 防护栏杆:在需要禁止人员进入或坠落危险区域时,应设置防护栏杆,提供有效的保护。
四、高处作业的安全操作要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擅自改变工作方式或忽视安全规定。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绳等。
3. 注意工作平台的稳定性,确保作业面的牢固可靠。
4. 操作前要对作业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行。
5. 制定沟通计划,保持与其他作业人员的有效沟通,确保顺畅作业。
6. 遵守高温、恶劣天气下的作业规定,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五、高处作业的事故应急处理1. 当发生意外事故时,首先要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然后及时报警。
2. 提供急救及紧急医疗等必要的救援措施。
3. 事故发生后,要进行事故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4. 相关人员、工具、设备等应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安全使用。
六、高处作业的安全技能培训1. 对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使其熟悉作业程序、技能和安全程序。
分类名称:编号:版本: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细则批准人职务发布文号发布日期生效日期1目的本管理细则的目的是为规范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避免或减少高处坠落伤害或落物伤害,保障作业者人身安全。
2适用范围本管理细则适用于公司管理范围内(包括承包商)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
3编制依据《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4职责4.1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负责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4.2管理区域责任单位负责本区域内高处作业的安全监控与管理。
5要求5.1高处作业的分类(GB/T3608-83《高处作业分级》)5.1.1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5.1.2作业高度在5—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5.1.3作业高度在15—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5.1.4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5.2高处作业人员应符合的条件5.2.1年满十八岁,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无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精神病、恐高症等禁忌症。
5.2.2接受过高处作业方面的指导,熟悉高处作业相关知识。
5.2.3熟悉作业内容,懂得如何使用各种防护用具,了解安全防护措施。
5.3高处作业使用的设备、用具5.3.1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绳及其它劳保用品);5.3.2需临时搭设和使用的装置(如:脚手架、梯子、脚扣、踏板等);5.3.3各种工具、材料的运送用具;5.3.4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牌、安全栏杆、隔离绳等)。
5.4高处作业许可的审批5.4.1高处作业属于高危险作业,严格按照《作业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HSE-01-11-C01高处作业许可证》。
5.4.2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5.4.2.1高处作业,作业单位或外来施工单位(承包商)应设置现场监护人,并负责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监护。
5.4.2.2现场作业许可人和作业(申请)负责人应对各项准备工作予以确认;遇到以下环境条件时,不允许高处作业a)遇六级以上大风天气时、遇有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而影响视觉和听觉的条件下或对人身安全无保障时;b)作业区域的冰、雪等未清除,并且未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c)附近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等场合,并且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d)接近高压电力线2米以内的区域,且电源未切断或电线未迁移;e)作业区域的孔洞未设有坚固的盖板或安全栏杆;f)作业用具的附着物不牢固,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在铁路施工高处作业中,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合理和经济适用,制订本细则:第1.0.2条本细则适用于铁路施工及一般构筑物施工时,高处作业中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等项作业。
第1.0.3条本细则所称的高处作业,应符合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一83规定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第1.0.4条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2.0.2条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第2.0.3条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第2.0.4条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第2.0.5条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第2.0.6条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入上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第2.0.7条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霏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设施。
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制定本《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第二条全体高处作业参与人员都应对高处作业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者、管理人员、监督人员等。
第三条高处作业负责人应当对高处作业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具体职责如下:(一)组织制定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二)确保高处作业人员配备所需的防护装备、工具和安全绳、带;(三)组织进行高处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四)向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操作方法;(五)落实高处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计划;(六)对高处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七)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禁物品进入现场;(八)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提升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水平。
第四条高处作业的作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具体职责如下:(一)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熟悉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二)正确佩戴防护装备,严禁不戴或不正确使用;(三)按照要求配备安全绳、带,并正确使用;(四)严禁低于安全绳、带所在位置的高度进行作业;(五)接受高处作业负责人的指挥和监督;(六)积极配合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提供实际情况和解决方案。
第三章安全教育培训第五条高处作业负责人应组织高处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高处作业的危险性和必要性;(二)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三)高处作业的防护装备和使用方法;(四)高处作业的安全绳、带的使用方法;(五)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方法。
第六条高处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应定期进行,新进人员应在进入高处作业前进行专项培训。
第七条高处作业负责人应对安全教育培训进行记录,并做好档案管理。
第四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八条高处作业现场应配备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设置围栏或阻挡设施,有效控制人员进出;(二)设置标识,明确高处作业区域和危险区域;(三)确保作业人员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四)落实安全绳、带的使用要求;(五)确保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符合安全标准;(六)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所使用的防护装备、工具和设备;(七)制定高温、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下的安全防护措施。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细则高处作业(高度超过2米)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必须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人身安全。
本文将介绍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细则。
一、高处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所有高处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以下项目符合安全要求:1.安全带和安全绳是否齐全,连接是否正确固定;2.作业现场是否有安全警示牌;3.作业现场是否有坑洞、斜坡、障碍物等危险因素,如果有需要进行标示或者疏通;4.作业工具和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完好无损;5.作业人员是否配戴安全帽、防滑鞋等个人保护用品;6.作业人员是否明确了作业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高处作业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1.作业人员必须保证安全带、安全绳的连接和固定;2.作业人员在作业中不能乱蹦、乱跳、乱摆动,切勿猛冲、猛拽、猛转;3.作业人员必须在装置好安全带和安全绳后,在坚固、平稳的地方换下工作鞋;4.作业人员上下工作台必须手脚并用,有意识地抓稳管道、管柱,尽量保持平衡;5.作业人员在作业中,除紧急情况外,不能随意脱离安全绳;6.压顶板、输入筒、出口、管路等各个部位必须有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7.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摇晃、敲击或做出其他危险动作。
三、高处作业后必须清理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在完成高处作业后必须保证作业现场清理干净,所有设备、工具、物品等必须按照规定放置。
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作业人员必须将安全带、安全绳放置在固定的地方,以防被其他人员误用;2.作业现场必须保持通畅,保证走道无障碍、设备不散乱;3.检查作业现场是否有遗漏物品和垃圾,需要及时清理干净。
四、高处作业管理者需要做好相关记录高处作业管理者需要制定并实施完善的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对高处作业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年度检查,以保证高处作业中人员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做好以下相关记录:1.安全检查记录;2.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记录;3.险情处理记录;4.事故记录和处理情况记录。
以上记录需保存至少两年。
五、总结高处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作业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作业后必须清理作业现场,管理者需要做好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