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控制的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424.00 KB
- 文档页数:74
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的护理1994年,国际疼痛研习学会定义:“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和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癌性疼痛实际应为恶性肿瘤所致的疼痛更为确切。
癌症疼痛的特征:1、癌症疼痛多为逐渐加剧,是多种机制共存的疼痛,且持续时间长。
2、癌症疼痛患者精神恐惧和焦虑。
3、50%—90%的癌症患者直至死亡伴有疼痛,其中半数以上是剧烈疼痛。
4、依病理过程,会发生不同机制的疼痛和连吗啡药物控制难以奏效的疼痛。
癌症疼痛的分类1、依病因分类。
(1)癌组织所致的疼痛。
癌组织向周围组织浸润使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压迫或破坏神经,使神经传导阻滞。
(2)机体发生生理、病理变化所致的疼痛。
包括肌肉、关节发生的机能障碍及凝血功能亢进所致引起的疼痛。
(3)与治疗癌症相伴的疼痛。
包括术后创伤部位的疼痛,化疗后的末梢神经炎、变性、粘膜障碍所致的疼痛,因免疫力低下引起的感染及放疗后组织烧伤、炎性反应、变性所致的疼痛。
(4)因生活方式、全身状态所致的疼痛,如便秘、失眠。
(5)因合并症所致的疼痛,如带状疱疹、神经炎、口腔炎。
2. 病理学分类。
因癌症疼痛发生和维持的机制不同可分为侵害感受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及心理性疼痛。
(1)侵害感受性疼痛。
侵害感受性疼痛占癌症疼痛的绝大部分,是因癌损害机体在引起的疼痛:1)神经纤维承受超量压力时产生疼痛电脉冲所引起的疼痛。
2)被破坏的细胞、组织释放出疼痛物质3)组织被破坏后若干酶被活化。
产生强力疼痛物质缓激肽。
4)细胞破坏后,构成细胞膜的花生四烯酸游离,经环氧酶作用产生前列腺素,增强了缓激肽的作用。
侵害感受性疼痛的主要特征是,由组织损伤引起,治疗组织损伤就可减轻疼痛,应用非类固醇性抗感染性镇静剂和中枢性镇痛制剂有效。
(2)神经源性疼痛。
因神经组织受伤所致的疼痛。
其特征为无组织损伤,表现为持续性烧灼、触电样或麻木样疼痛。
应用非类固醇性抗感染性镇痛剂和类吗啡制剂难以奏效。
(3)心理性疼痛。
除上述2种致痛因素以外,由社会、家庭和自身所致的疼痛。
医诊通肿瘤癌症会引起疼痛吗人体的疼痛感,是由痛觉神经接受刺激后发出脉冲信号传达到神经中枢,整合后形成了疼痛的感知。
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在晚期、转移性和终末期癌症患者中,疼痛的发生率高达66.4%,其中晚期患者有1/3会出现重度疼痛。
1.癌症本身一般不会引起疼痛,疼痛是因为肿瘤侵犯到正常组织中的痛觉神经。
2.癌症的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80%以上的晚期患者会出现癌痛,这是由于肿瘤侵犯神经、骨骼、脏器以及脉管系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疼痛。
3.晚期癌症患者除出现癌痛外,还会出现发热、食欲减退、体重指数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对生命失去信心,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这些负性因素会放大患者对疼痛的感觉。
癌痛的危害长期癌痛会对患者的日常睡眠、活动及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产生或加重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从而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疼痛强度评估工具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人而异,一定要规范地使用疼痛评估工具正确评分,临床上使用的评估工具有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W o ng-Bak e r面部表情量表、长海痛尺等。
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是一种常用的疼痛量化评分,该法比较灵敏,有可比性。
在纸上面划一条10厘米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
患者在代表自身疼痛强度的点上做标记,使用尺子测量无疼痛点(0)与患者标记之间的距离来确定评分。
(详见图1)癌痛的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是有效控制癌痛的方法。
癌症三阶梯镇痛方案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 H O)提出的,针对不同疼痛程度患者予以阶梯性镇痛方案。
“三阶梯”就像爬楼梯一样,针对由轻到重的疼痛患者,采用不同强度的止痛药物,既能充分发挥药物针对不同程度疼痛的镇痛效果,同时也避免了过度治疗以及阿片类药物耐受的发生。
(详见图2)1.轻度疼痛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NSAID)具有抗炎、镇痛、解热、抗风湿的作用,因其化学结构与抗炎机制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甾体类)不同而被命名。
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癌痛的评估及其用药护理学中癌痛的评估及其用药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中护理学的重点考察内容,帮助大家梳理相关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一、癌痛的评估癌症疼痛的评估是癌症疼痛控制的关键。
根据主诉疼痛层度分级法:0度:无痛。
I度(轻度)1-3分:可耐受,不影响睡眠,可正常生活。
II度(中度)4-6分:疼痛明显、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
III度(重度)7-10分:疼痛剧烈,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影响睡眠,需用麻醉性药物。
二、癌痛的用药1.癌痛药物止痛要点: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药物治疗癌痛的要点是:口服,按时,按阶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
2.三阶梯给药法:三阶梯给药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癌痛治疗方法,原则为按阶梯给药,依药效的强弱顺序递增使用。
其目的是真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第一阶梯:主要针对轻度疼痛患者,选用非阿片类止痛药(阿司匹林、布洛芬)士辅助药物辅助用药:减少主药的用量和副作用。
如抗惊厥药(酰胺咪嗪、丙戊酸等)、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等)、抗焦虑药(苯二氮杂卓类、安定)、皮质类固醇类。
非阿片类药物:解热镇痛类、抗炎类。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第二阶梯:适应中度疼痛患者选用弱阿片类(可待因) 辅助药物弱阿片类药物:如氨酚待因、可待因、曲马多、布桂嗪等。
第三阶梯:重度或剧烈性癌痛患者,选用强阿片类(吗啡) 辅助药物阿片类药:吗啡、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等。
例题:1.周某,55岁,乳腺癌晚期,疼痛明显,睡眠受干扰,给予第二阶梯镇痛疗法。
下列属于该阶梯的镇痛药是( )。
A.阿司匹林B.布洛芬C.吗啡D.可待因【正确答案】D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疼痛程度的分级,病人疼痛明显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时的疼痛级别是( )。
A.0级B.1级C.2级D.3级【正确答案】C。
癌性疼痛治疗规范与管理一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1 癌症疼痛概念:伤害性疼痛、神经痛、牵扯痛和自发性疼痛;源自肿瘤本身的疼痛、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和非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疼痛。
2 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麻醉科执行“三阶梯治疗”用药原则用药规范:第一阶梯:轻度至中度癌痛病人应采用非阿片类镇痛药。
如果有特殊指征,可合并应用辅助镇痛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有阿斯匹林、扑热息痛、醋氨酚、双氯芬酸钠等。
对骨转移性癌痛常能止痛。
这是因为骨转移处癌细胞产生大量前列腺素,而非甾体类抗炎药能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同时有解热抗炎等作用。
上述药物对骨膜受肿瘤机械性牵拉、肌肉或皮下等软组织受压或胸膜腹膜受压产生的疼痛也有效。
第二阶梯:当非阿片类药物不能满意止痛时,应弱阿片类止痛药,称为第二阶梯。
临床主要应用可待因、右旋丙氧酚,可待因效果更好。
第三阶梯:中度和重度癌痛选用强阿片类止痛药。
在第一、第二阶梯治疗效果不好时采用,此类药物效果好,但易产生药物依赖和耐药性,连续用药后不能停药,若迅速停药就会产生戒断症状;重复用药效果逐渐下降,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维持效果。
强阿片类止痛药的应用需考虑许多因素,如年龄、性别、全身情况、癌症类型及疼痛程度和广泛度。
药物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通常由小剂量开始,根据临床经验增加到恰当的剂量。
三阶梯治疗中的辅助用药:针对癌痛病人产生的全方位疼痛,除了局部疼痛外,还要治疗社会性、心理性因素所导致的疼痛,此时可选用辅助药物进行治疗。
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管理:病人需持有卫生行政部门的疼痛治疗卡和病人及协办人的身份证,门诊挂号疼痛门诊,由疼痛门诊医生开局处方,依据医院管理规定开出一定数量镇痛药,一般为3天量,同时指导病人用药,评价用药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作好文书记录。
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科室负责人。
二癌症疼痛的神经介入治疗1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术规范:股神经、臂丛神经穿刺置管术等,常规皮肤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穿刺确定理想位置,置入导管,导管深度不小于10 CM,缝合固定导管,注入实验剂量,观察效果,无菌贴膜覆盖并妥善固定。
治疗癌痛,这些常识你一定要先了解疼痛是最常见的癌症相关症状之一,也是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
癌症疼痛可能发生于癌症的各个阶段,影响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
在新诊断的癌症患者中大约有1/4出现疼痛,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有1/2伴有疼痛,进展期患者大约3/4伴有疼痛。
癌症疼痛的治疗已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控制癌痛已经成为患者实质性的主要治疗。
1癌痛镇痛原则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三阶梯镇痛原则是被广泛接受的癌痛治疗指南,建议按照癌痛的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镇痛药物:轻度癌痛用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中度癌痛应用“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癌痛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并且按照患者情况酌情使用各类辅助药物。
但癌痛的处理远比“三阶梯治疗”建议复杂。
癌痛镇痛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口服给药。
口服药既方便又经济且较安全,故而能口服的药最好口服。
2、按时给药。
这是相对于按需给药来说的。
应该按照药物体内代谢的规律制订给药方案,尽量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3、按阶梯给药。
第一阶梯:非阿片类药物,多为非甾体抗炎药,对轻度疼痛疗效肯定,并可增强二、三阶梯药物的效果,有封顶效应。
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有很多弱阿片类NSAID药物的复合剂,有封顶效应。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以吗啡为代表,无封顶效应。
临床上根据疼痛的轻、中、重度分别用一、二、三阶梯药物,但阶梯给药是人为划分的,不宜过分拘泥,目前有弱化二阶梯药物的趋势。
4、用药个体化。
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肝脏功能、胃肠道吸收情况,还应考虑到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不同,因此疗效和不良反应也会有差别。
5、注意具体细节。
在临床上应该注意仔细观察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并且对不良反应进行正确处理。
2癌痛的评估临床上,大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癌痛进行评估,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有生以来感受到的最大程度疼痛。
临床上常以疼痛是否影响夜间睡眠来区分轻、中度疼痛,若疼痛导致彻夜难眠则表示重度疼痛。
癌痛控制的标准
癌痛控制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疼痛程度:根据病人的主观描述、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进行评估,一般采用0-10分进行评分,确定疼痛的程度。
2. 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计划:根据疼痛的程度以及病人特点,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包括辨识病因和诱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辅助疗法(如物理治疗、心理支持等)、制定合理的疼痛评估和复查计划等。
3. 优先采用非药物疼痛管理方法:非药物方法包括物理疗法(如冷热敷、推拿按摩、理疗等)、心理支持(如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放松技巧、瑜伽、音乐疗法等。
如果非药物方法不能控制疼痛,再考虑采用药物疼痛管理方法。
4. 药物疼痛管理方法:根据疼痛的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如非甾体抗炎药、醋氨酚、布洛芬等)和处方药(如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抗抑郁药物等)。
5. 定期疼痛评估和治疗调整:对疼痛管理计划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反应,酌情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或者调整药物种类以获得最佳的疼痛控制效果。
6. 让病人参与决策:鼓励病人参与疼痛管理的决策过程,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提供充足的信息和支持,以便他们能够主
动参与疼痛管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总之,癌痛控制的标准是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特点,经过评估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计划,优先采用非药物方法进行治疗,如无效再考虑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病人能够获得最佳的疼痛控制效果。
喜欢的偶像英文对话作文A: Hey, do you have any favorite idols?B: Absolutely! I'm a huge fan of Taylor Swift. Her music is just so catchy and relatable. 。
A: Oh, really? I'm more into K-pop idols. My favorite is BTS. Their performances are always so energetic andtheir music is just amazing.B: That's cool! I've heard a lot about BTS, but I haven't really gotten into their music yet. Maybe I should give it a try.A: Definitely! They have a wide range of music styles, so there'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
B: Speaking of music styles, have you heard of Billie Eilish? She's a rising star and her unique style is just so captivating.A: Oh yeah, I've heard some of her songs. Her voice is so hauntingly beautiful and her lyrics are so raw and honest.B: Exactly! She's definitely one of a kind. 。
肿瘤科中晚期病人的疼痛控制近年来,随着肿瘤的高发率和病人生存期的延长,肿瘤科中晚期病人的疼痛控制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其心理和社交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科学有效的疼痛控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三个方面探讨肿瘤科中晚期病人的疼痛控制方法。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用的疼痛控制方法之一,主要通过使用止痛药物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在肿瘤科中,常用的止痛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非处方药主要是一些常见的非鸦片类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这些药物在轻度到中度疼痛时,能够提供一定的缓解效果。
而处方药主要包括鸦片类镇痛药物,如吗啡、右美托咪定等。
这些药物常用于重度疼痛控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除了常规的止痛药物,还有一些辅助性药物能够进一步提高疼痛控制的效果。
例如,抗抑郁药物和抗癫痫药物可以用来治疗神经性疼痛,能够降低疼痛感。
此外,局部麻醉药物和镇静剂也可以通过局部或全身应用来减轻疼痛。
维生素B12和镁剂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疼痛的缓解。
二、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在肿瘤科疼痛控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非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改善身体和心理状态来减轻病人的疼痛感。
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心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
物理疗法是通过物理手段来缓解病人的疼痛感,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
这些方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减轻疼痛感。
心理疗法是通过心理辅导和行为疗法来减轻疼痛感。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对疼痛的焦虑和恐惧感。
行为疗法主要通过认知技能训练和自我放松等方法,调整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
康复训练包括运动治疗和功能训练,可以提高病人的体力和生活能力,减轻对疼痛的影响。
三、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通过综合干预来达到更好的疼痛控制效果。
综合治疗不仅能够提供有效的疗效,还能够降低因单一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癌痛控制的标准(一)
癌痛控制的标准
概述
•癌痛是癌症患者晚期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癌痛控制的标准旨在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目标
•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优化患者的日常功能活动。
•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
评估
•疼痛评估:使用疼痛量表记录患者的疼痛强度。
•疼痛特点:了解疼痛的性质,如剧痛、刺痛、钝痛等。
•疼痛区域:确定疼痛发生的具体部位。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非处方药:常用的非处方药有NSAIDs和对乙酰氨基酚。
–处方药:根据疼痛程度,使用适当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
•非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等。
–放松疗法: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感。
•并发症治疗:
–恶心和呕吐:使用抗恶心药物。
–便秘:推荐使用轻泻剂。
随访和调整
•随访:定期随访患者,了解疼痛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调整: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药物耐受性,适时调整药物剂量。
结论
•癌痛控制是重要的癌症治疗方面之一。
•通过有效的评估、治疗和随访,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癌痛健康教育一、概述: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
二、治疗原则:1、按阶梯给药2、个性化治疗二、疾病指导:心理指导1.护士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面前始终都要表现出语言大方得体举止端庄沉稳,工作认真负责,给患者以信任感和安全感;2.主动热情关心病人,倾听其诉说心中的焦虑,消除其孤寂感,让其体会到他并不是孤立地承担痛苦:3.鼓励患者增强侠心和信心;4.另外亲人的关心对患者至关重要指导家属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给病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使患者从精神上摆脱对疼痛的恐惧和害怕,增加对生活的希望。
用药指导在临床上,药物是癌痛的主要治疗方法。
我们要全面、准确、及时地评估疼痛的时间、程度、部位、性质、持续性和间断性、疼痛治疗史,疼痛对患者和家属的影响等根据评估结果遵医嘱按三级止痛原则给予镇痛药,给药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原则:①、按时给药:严格掌握镇痛药的半衰期,有规律地给药,可预防疼痛的发生,并防止加重。
②、个体化给药: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体重、耐药性的不同区分给药。
要注意患者的实际疗效,选择适当的剂量,以达到有效镇痛为目的。
③、口服给药:在可能的情况下,力争口服给药。
既可保持患者的独立性,又便于病人长期服用,能免去长期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和伤害。
如不能口服应考虑直肠或经皮下给药。
④按阶梯给药:按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原则,逐渐加量,不要等病人需要时才用,要有规律的按点用药,并仔细观察疗效及副作用。
⑤注意具体细节:从最简单的剂量方案及创伤最小的止痛疗法开始;不要用安慰剂治疗癌痛,安慰剂并不能真正止痛;病人对阶梯药物在不良反应的敏感性上有很大差异用时要留心:杜冷丁只可用于短时的急性疼痛止痛,若大剂量用会出现震颤、幻觉、抽搐、肌阵挛和癫痫发作等;长期使用二氢挨托菲可导致明显的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不能用于癌痛的常规治疗。
四、出院指导(1) 遵医嘱按时定量给药;(2) 出院后按要求服药,疼痛不能缓解时应回院就诊,不该强忍疼痛;11参考文献:《实用肿瘤护理》拟定人:许**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癌痛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癌症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是癌病痛是患者晚期阶段最为常见及深受其苦的问题之一,患者面临生命的威胁,心情紧张,焦虑,恐惧等问题,导致患者和家属心理压力较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癌痛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普及,提高医务人员对癌痛的认识和处理水平,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目标1.了解癌痛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2.掌握癌痛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3.了解癌痛的治疗原则和方法4.掌握常见癌痛的处理技巧5.提高对癌痛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三、培训内容1.癌痛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1)癌痛的定义癌痛是指由于肿瘤直接侵及或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所引起的疼痛,是患者晚期癌症的主要问题之一。
(2)癌痛的分类根据癌痛的性质和持续时间,可将癌痛分为恶性疼痛和恶性疼痛综合征。
恶性疼痛综合征包括恶性疼痛和与肿瘤治疗相关的疼痛。
(3)癌痛的临床表现癌痛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疼痛类型包括:酸痛、闷痛、钝痛、刺痛等。
癌痛的严重程度可以从轻微的不适感到剧痛的程度不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神经系统症状等。
2.癌痛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1)癌痛的评估方法癌痛的评估方法包括患者的主诉、体格检查、疼痛量表、疼痛评定量表等。
(2)评估工具评估工具包括:疼痛评定量表(VAS)、疼痛问卷、疼痛日记等,通过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癌痛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癌痛的治疗原则癌痛的治疗原则包括: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综合评估、综合干预等。
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疼痛类型和不同的疾病阶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疗法、手术干预、传统医学疗法等,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达到减轻患者疼痛的目的。
4.常见癌痛的处理技巧(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物、抗癌药物、镇静剂等,根据疼痛的类型和原因选用合适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