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十校2012高三学生最后2套热身试卷(二)--语文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402.00 KB
- 文档页数:13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学生冲刺联考(二模)语文试题(考试日期:5月23日上午)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的人像艺术,和其他几个古老民族比较起来,以目前出土资料来看,是十分逊色的。
在西周以前,少数的人像,如半山彩陶罐上的人首器盖,头上长了角,脸上有纹身,下面是蛇身,似乎还介于半人半兽之间。
商代铜器中的人面杯、人面器盖、错金铜像,以及西周的玉人,夹杂在多彩多姿的各种动物兽面之中,不仅数量孤单得可怜,在造型上,也十分简陋粗略,比例极小,实在不能和埃及巨大威严的人像雕塑相比。
②西奥多·鲍伊说:“人像艺术在西方远比东方要蓬勃发展,主要是源于西方对个人的重视。
”如果商周铜器上作为图腾的兽面之说可以成立,我们的确发现,至少在西周以前,中国人是以部族的共同符号(图腾)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把“伟大”的概念与个人结合的。
人,在死亡以后,统统归回到一个共同的图腾符号上去,是巨大的龙或凤的种族,强调的只是龙的符号,而不是某一个个人。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2届高三学生最后热身(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的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考试结束,务必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32分)本卷共33小题,每小题4分,共1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该意见稿提出,在基本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年均、日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一些地区的PM2.5高于50,有的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很多。
这警示我们要保护环境,过“低碳生活”,因为这样做()A.有利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B.有利于绿色消费,促进可持续发展C.有利于量入为出,适度消费D.有利于避免盲从,理性消费2.“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为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大亮点,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需要()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和谐社会②改变财富分配失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全体人民同时富裕④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实现社会公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 稀土是钢、铈等十几种稀有金属元素的统称,用途广泛,是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也有重要作用,号称“工业维生素”。
2012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宁波十校联考)1.A(B中suí应为suì,C中shāo为shào,D中gòng为gōng)2.A(B中“翱”为“遨”,C“淳厚”应为“醇厚”,D中“断章取意”为“断章取义”,)3.D(A中麻木应为麻痹B中大音希声意思是“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C中“以致”应该改成“以至”)4.D(A中“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前应该加上主语“小悦悦”,B中“服务”后面应该加“目标”,C中把“较为合适”去掉)5.实例:韩愈的文章追求波澜起伏的独特美6.例句:品味荷花,我为其圣洁而欣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真仙女也。
品味菊花,我为其坚贞而倾倒,“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真君子也。
(内容2分,诗词1分,语言表达1分)7.示例:赞同。
⑴沟通上的亲近:语气更亲切,更有亲和力,拉近了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
⑵表达上的简洁:其简便、快捷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网络交流。
反对。
⑴表达不得体:“亲”是私密性的称谓,用在正规严肃的语境中,显得不庄重。
⑵信息的模糊性:对不熟悉这种称呼的人而言,“亲”的使用会影响信息的可信度。
⑶表达上的不规范:这种表达的过度简省,对语言的规范性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辩证。
看场合:如果是非正式场合,如网上交易,这样表达更显亲切,便于达成交易;但如果是严肃语境,如外交部的招聘广告,这样使用显得不庄重。
看对象:“亲”的使用还要视具体对象而定。
相对而言,城镇较乡村更容易接受,年轻人较年老者更容易接受。
评分标准:能形成两点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写出一点理由得3分,写出两点得5分。
8.C。
(文中说“在实现人生境界的同时也由一种人生哲学而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的体验”,从“同时”“而”等词语的意思上分析,“格物致知”作为哲学范畴目的是实现人生境界,同时由人生哲学的范畴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体验。
2025“江南十校”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A【解析】A项,根据原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等人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实践之外,还有“他们的天才条件”。
2.B【解析】B项,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应该是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3.B【解析】B选项“概括人的认识过程”,体现了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体现了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实践论》弥补了荀子认识论的局限性,赋予了它新时代的形式”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循环。
A选项,只是体现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C选项,只是表明通过实践发现真理;D选项,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说,是一种静态的,结论型的,方法论模糊的,缺乏发展过程的认识实践论。
4.①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能够服务并指导实践。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以指导艺术创作的实践,并且让文艺作品代表时代风貌并引领时代风气。
②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因此,社会生活也应该成为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5.①艺术的阶级性,决定了艺术创作者应该树立为广大人民群众创作的艺术观,否则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出现偏差,就会失去生命力。
②艺术创作者需要深植于生活,把人民作为表现的主体,以饱满的热情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刻画当代最美人物和奋斗不息的人生。
③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能够服务并指导实践,经过艺术创作者典型化的艺术加工,让文艺代表时代风貌并引领时代风气。
6.C【解析】“有一缕烟从嘴角挤到眼眶中来,泪水热辣辣地淹没了村子和家……”由此可知“此刻泪水热辣辣地流出来”不是因为“想起昨日队长的到访”。
7.D【解析】A项“暗示了他对队长的怨恨”错;B项“意境和情感表述一致”错,《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陶渊明归隐的喜悦之情;C项“口涎”与“弧线”不构成比喻。
2012年“江南十校”联考命题说明与试卷分析第一部分命题说明一、工作过程我校作为江南十校理事学校,已经承担过两次命题工作。
但是,面对这次命题工作,我们仍然感到压力巨大。
为了做好这次命题工作,在命题过程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相应的工作。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了做好这次命题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江南十校联考命题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全程主管,教研组长负责各科命题工作。
命题工作小组从各年级抽调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学科命题组。
这些教师多是从事教学多年,教研成果、命题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
2.计划周密,稳步推进在接受命题任务之后,我们便制定了命题时间表。
2011年9月、10月确定各学科命题教师,同时,命题教师开始搜集、准备相关命题资料。
2011年10月底,召开第一次全体命题教师会议,传达命题指导思想,强调命题纪律,签订试卷保密协议,规范命题工作流程。
2011年11月、12月,各学科拿出试卷初稿,并在此期间进行四次集中商讨,然后基本定稿。
2011年12月份将试卷初稿送审。
2012年1月,根据专家审核意见,各学科再次对试卷进行磋商,做精细化修改、校对工作,并请相关教师试做,根据试做情况做最后推敲,然后定稿付印。
3.严格监控,责任到人命题工作小组严格监控各学科命题进度,并不时对各学科命题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
在此过程中,特别强调命题科学和命题纪律。
首先,反复重申命题的科学性。
要求各学科严格遵循《高中新课程标准》和安徽省《考试说明》,以2011年高考试卷结构形式为依据,做到平和、平易,杜绝偏题、怪题、难题,力求有创新、有特色、有一定的导向性。
其次,反复强调命题的纪律性。
要求各学科严格按照学校命题小组制定的计划展开命题工作,严把各个环节,力保不出差错。
为做好保密工作,学校与相关人员签订了《2012年“江南十校”联考命题工作保密协议》,责任到人。
二、指导思想根据课改实验区命题基本走势和我省自主命题特点,本着有利于检测高三学生的应考能力,有利于高三教师调整和改进复习工作的原则,命制一套在省内具有较高检测质量、能反映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命题趋势的模拟测试卷,以发挥“江南十校”联考所独有的检测与反馈、激励与鞭策、预测与导向的功能。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bō)因噎.(yē)废食B. 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脸瘙(sào)痒难忍C. 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真物阜.(fù)民丰D. 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刻入不敷.(fū)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分)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
2012“江南十校”语文答案详解1.D(由第二段第二句话内容可知,“自由主义先辈理论家”提出的基本人权概念存在性别上的盲点,而这“很容易成为男权话语的一部分,并在社会实践层面上融入整个社会结构中的性别压迫机制”,因而“值得怀疑和商榷”。
D项理解最为准确。
)2.C(原文只是肯定约翰•密尔“早已看到了性别问题对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并从法律、家庭和情感等角度对社会如何压迫女性作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启发我们应该“从自由主义的源头出发,总体把握自由和正义的概念”,得不到“约翰•密尔对自由和正义概念的把握比罗尔斯、查尔斯•泰勒等人更具有预见性”这个结论,所以C项是不准确的。
)商榷:C项的错误主要应该是张冠李戴,这部分内容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努斯鲍姆的观点。
补充:学生会认为A项也有错误,理由是原文中有两个前提,而选项中只保留了一个。
可以对学生用一些逻辑知识解释。
选项里面用了“只有……才”的句式,把前提作为“必要条件”,两个前提都作为“必要条件”当然是正确的,但只保留一个对不对呢?比方:“只有有了你的爸爸和妈妈才有你”,这句话是对的,那减少一个条件,换成“只有有了爸爸才有你”,也是对的。
不能把“必要条件”理解“充分条件”。
同样选项中减少了一个必要条件,句子也是成立的。
3.B(A项错误,“是努斯鲍姆坚持的普遍原则”有问题,原句中有“并且”一词;B 项准确,全文主要是围绕这一点来展开的;C项“是努斯鲍姆质疑问题的起点”解说有误;D项“是努斯鲍姆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努斯鲍姆学术研究价值的判断错误。
)4.A(太平、平安。
)5.B(A项,所+动词/为……所,表被动;B项,介词,把;C项,语气副词,可不译/代词,他;D项,连词,因而/连词,而且。
)6.D(应为“没有周公人们会变成野蛮的狄夷,没有孔子人们会思想混乱”。
)商榷: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危害大于..禽兽。
这个选项与原文表述也不一致,原文是“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江南十校2012届高三学生最后2套热身卷(一)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选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一、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娄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曲线CD段酵母菌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乙醇的积累D.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先向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滴加培养液再加上盖玻片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是性激素合成的场所B.骨骼机细胞在无氧呼吸时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C.叶绿体具有双层膜,是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D.氨基酸、葡萄糖等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3.科学家为了研究抑制基因表达的机制,在基因启动子后插入一段颠倒的转录区序列,导致新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因分子内部形成互补区而失去功能。
2012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题(详解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A.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b.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C.抵牾(y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解析】A项“悚”读作sǒng;C项“牾”读作wǔ;D项“辗”读作zhǎ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亲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解析】A项“不孚众望”,孚,信服。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2届高三学生最后热身(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8题,第Ⅱ卷15~18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Ⅰ卷7、9~14题,第Ⅱ卷19~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的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考试结束,务必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每小题已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徽商文化的作用程必定徽商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体系:一是观念文化,二是制度文化,三是地域文化。
观念文化是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它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徽州号称“东南邹鲁”,又是“程朱理学”的故乡,封建理学的观念文化在徽州地区牢固地处于思想统治地位; 制度文化是社会管理和政治层面的文化,在封建社会的基层,它的核心是以家族宗族乡族为形式的宗法制度文化,徽州地区形成并保留着最完整、最有效的家族宗族乡族结构体系,世世代代维系和控制着徽州人的思想和行为; 地域文化是劳动人民历史地创造的乡土文化,但徽州的地域文化却是层次很高的乡土文化,扬名于世的就有徽剧、徽菜、徽派建筑、徽州朴学、徽州版画、徽州篆刻、徽州文书、新安理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洋洋大观,光彩夺目。
观念文化从思想理念的层面推动着徽商的繁荣发展。
徽州地区儒风甚盛,受封建理学的深刻影响,徽州人仍然崇尚业儒进仕、扬名显宗。
所以,徽州地区书院甚多,明清时期考取进士、状元的徽州人屡为安徽之冠。
读书做官固然很好,但成功者毕竟只有少数人,而经商是一条相对容易的道路,因而大多数徽州人便“弛儒而张贾”,经商渐成风气,形成“微人什六七从商”的局面。
在从商过程中,徽商更经儒商为荣,他们笃信生财有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仁心为质,和合为用;程朱理学的价值观、义利观渐成徽商的经营理念。
徽商的大量史料表明,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从观念文化层面对徽商繁荣发展的影响,是深刻而巨大的。
制度文化从家族和社会层面推动着徽商的繁荣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着“双重统治格局”的制度体系,即“国”与“家”的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基层组织统治体系的基础,是家族宗族乡族严密而有序的组织,这在古徽州地区表现得最为充分。
从中原迁来的每一户士族都希望能在徽州繁衍发展、举族兴旺,乃以家谱、宗祠、祭祀等多种形式维系着家族的精神与文化联系,各姓氏、各门户都有很强的凝聚力和进取性。
宗族中的每一户人家,都以家族为重,以从商的业绩光耀门户,为族人争光;而族人又以经商富户为楷模,鞭策子孙,努力奋进。
徽州的商人以家族宗族乡族为纽带,表现出很强的团队精神,所以,他们能走出徽州,在各大城镇和商埠从商,不仅站稳脚跟,而且能蓬勃发展,形成气候。
地域文化或乡土文化从个人素质层面推动着徽商的繁荣发展。
徽商是一个文化修养水平较高的社会阶层,他们非常注重从书本中去学习经商技能,又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并且非常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可以说,这也是繁荣昌盛的徽州地域文化所培育的。
徽州商人在幼年时期大多在由宗族兴办的学堂或书院受过启蒙教育,成人后已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而走向商海;许多商人本身就是理学信徒、诗画戏曲爱好者或文物方面的收藏家,更有一些商人本身就是理学鸿儒、诗人、画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戏曲家。
他们经商致富后,更加热衷于乡土文化建设,在家乡投资办学、刻书、藏书、建戏班、办文会,给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繁荣昌盛的徽州地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徽商,而徽商的发展又为徽州地域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徽商兴衰的文化解读》有删节)1.根据原文,下列对“徽商文化”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徽商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可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地域文化三个系列。
B.徽商观念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封建理学观念处于思想统治地位。
C.徽商制度文化就是以家族宗族乡族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文化。
D.繁荣的徽州地域文化抚育了一代代徽商,而徽商的发展又为其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下列各项对“徽商观念文化的作用”的理解有误一项是(3分)()A.受封建理学的影响,徽州人崇尚业儒进仕,扬名显宗,因而在徽州地区建立了许多书院。
B.由于徽州人在书院的书多,大家以儒商为荣,因而形成了徽人什六七从商的局面。
C.徽商以儒商为荣,笃信生财有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的经商原则。
D.受封建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的价值观、义利观察逐渐成为徽商的一种经营理念。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徽州人创造的徽州地域文化是当时中国社会层次最高的乡土文化,并形成了洋洋大观扬名于世的文化形式和流派。
B.因为当时徽州儒风甚茂,封建理学影响深刻,书院很多,所以明清时期考取进士状元的徽州人是安徽最多的。
C.在徽商制度文化的影响下,徽州商人表现出很强的团队精神,进而使得他们最终走出徽州,蓬勃发展,并形成气候。
D.徽商之所以能够繁荣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很注重从书本中学习经商技能,同时很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
乐毅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
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
”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
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
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
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
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
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
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
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
”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
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
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
”遂进军深入。
齐人果大乱失度,湣王出走。
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
使人请蠋,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自奋绝脰而死。
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
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
宽其赋敛,除其暴令,齐民喜悦。
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
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
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
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记四》)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与乐毅谋伐齐乃.瞻衡字B.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若因.而乘之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D.而.又欲劫之以兵酌贪泉而.觉爽5.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乐毅“能而好贤”的一组是(3分)()①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②乐毅曰:齐,霸国之余业也③故用国者立而王,信方而霸④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⑤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⑥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人A.①②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乐毅起先反对燕国对齐国发动战争,原因是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更何况强大的秦国不愿意支援燕国打赢这场战争。
B.剧辛认为乐毅不应该在没有他国军队支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应该以占领齐国边境城池为主要目的,这样会充实燕国的国土。
C.乐毅听说王蠋贤能,就下令军队不要骚扰王蠋,并派人前去相邀谋事,但王蠋最终还是因为乐毅的部下恶意相逼而自杀身亡。
D.文中的齐湣王是齐宣王的父亲,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就与他们二人有关。
7.将本文言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
(3分)译文:(2)国者,天下之利势也。
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
(4分)译文:(3)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3分)译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看叶罗与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所归隐。
8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紫千红的百花已经凋零,青青的芳草开始枯萎,美丽的春天已经逝去。
B.尽管眼前已没有缤纷的春景,但在池塘深处应还有宜人的景色。
C.我年事已高,大好的青春风华旋成痛苦的记忆,往事不堪回首。
D.绿叶扶疏茂,绿叶虽平淡,却是活力长存,生机盎然,生生不息。
9.“看花应不如看叶”这句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诗人所说的“意味长”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答: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6分,每空1分)(1)世间行乐亦如此,,……。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引》)(3)仰观宇宙之大,,所以游目骋怀,。
(王羲之《兰亭集序》)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方字,完成11~14题。
灵魂的镜子李瑰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
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谈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
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星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多见。
学校要搞话剧表演。
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
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
只是一件小事。
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着、在大量信息里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