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T脚本开发规范_Java
- 格式:docx
- 大小:27.04 KB
- 文档页数:6
Java开发规范1排版规范1.1规则1.1.1*程序块要采用缩进风格编写,缩进的空格数约为4个。
说明:对于由开发工具自动生成的代码可以有不一致。
1.1.2*分界符(如大括号‘{’和‘}’)各独占一行并且位于同一列,同时与引用它公的语句左对齐。
在函数体的开始、类和接口的定义、以及if、for、do、while、switch、case语句中的程序都要采用如上的缩进方式。
示例:如下例子不符合规范。
for (…) {… // program code}if (…){… //program code}void example_fun (void){… //program code}应如下书写。
for (…){… //program code}if{… //program code}void example_fun (void){… //program code}1.1.3*较长的语句、表达式或参数(>80字符)要分成多行书写,长表达式要在低优先级操作符处划分新行,操作符放在新行之首,划分出的新行要进行适当的缩进,使排版整齐,语句可读。
示例:if(filename != null&& new File(logPath + filename).length() < LogConfig.getFileSize()) {… // program code}public static LogIterator read(String logType, Date startTime, Date endTime,int logLevel, String username, int bufferNum)1.1.4*不允许把多个短语句写在一行,即一行只写一条语句示例:如下例子不符合规范。
LogFilename now = null; LogFilename that = null;应如下书写:LogFilename now = null;LogFilename that = null;1.1.5*if, for, do, while, case, switch, default等语句自占一行,且if, for, do,while语句的执行语句无论多少都要加括号{}。
RFT概述RFT(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是由IBM推出的针对Java、.Net和Web应用程序的自动化功能测试工具,拥有功能强大的编辑器并支持多种脚本语言,还集成了ScriptAssure 技术、模式匹配功能及数据驱动,以增强测试脚本的灵活性。
借助这一工具,测试人员可以轻松地录制或编写脚本来进行自动化测试,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
通过录制一个应用程序的测试您可以很快产生测试脚本,您还可以测试这个应用程序之中的任何对象,包括这个对象的属性和数据。
注:开始记录之前,要针对你所录的应用程序的脚本,先配置测试环境、配置测试应用程序和创建功能测试项目。
1.创建Functional Test项目文件—新建—Functional Test项目,点击弹出创建Functionnal Test项目的对话框,在该窗口需要你指定项目名称和存放该项目的路径,点击【完成】按钮,Functional Test项目创建完成。
或连接到现有项目,连接到项目后才能记录脚本。
注:如果有源控制选项可用,则不要选择将项目添加到源控制中。
如果有关联项目选项可用,则不要选择将Functional Test 项目与当前Rational 项目相关联。
2.编辑应用程序信息配置—配置应用程序进行测试,点击弹出编辑用程序信息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在该窗口点击【添加】按钮,在弹出的“选择应用程序种类”窗口中选择你要添加的应用程序的种类,如图所示。
然后点击【下一步】,直至完成。
3.启用环境进行测试配置—启用环境进行测试,点击弹出“启用环境”窗口,在该窗口中,你可以进行选择:注:窗口中的三个选项卡是需要用到的三个类别或领域,它们是根据您所测试的应用程序的类型而定。
(1)一般情况下,Internet Explorer是测试回放的默认浏览器,并默认被启用。
(2)选择Java选项卡,是用于测试Java应用程序的默认运行环境。
(3)如果您已经安装了Eclipse平台,那么您也可以选择Eclipse 选项卡。
Java编程规范和代码风格Jav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的编程语言,拥有丰富的代码规范和编程风格。
本文将介绍Java编程规范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常见的代码风格建议。
一、命名规范合理的命名规范是编写清晰可读的代码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命名规范建议:1. 类名应该采用首字母大写的驼峰命名法,例如:Person、Student。
2. 方法名和变量名应该采用首字母小写的驼峰命名法,例如:getName、setAge。
3. 常量名应该全部大写,使用下划线分隔单词,例如:MAX_VALUE、PI。
4. 包名应该全部小写,且只包含小写字母和点号,例如:com.example.project。
5. 避免使用单个字母作为变量名或者方法名,除非在临时变量的情况下。
二、缩进和空格良好的缩进和空格规范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缩进和空格建议:1. 使用4个空格作为一个缩进层级,不要使用制表符。
2. 在每个语句的前后添加适当的空格,例如:if (condition) {。
3. 各种运算符前后都应该添加空格,例如:a + b,而不是a+b。
4. 方法之间应该使用空行进行分隔,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三、注释规范注释是代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给其他开发人员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释规范建议:1. 使用Javadoc风格的注释来描述类、方法和字段的作用和用法。
2. 在关键性的算法和复杂逻辑处添加必要的注释,增加代码的可读性。
3. 避免使用无意义的注释,注释应该与代码同步更新,避免产生过时的注释。
四、代码结构和规范良好的代码结构和规范可以提高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代码结构和规范建议:1. 一个源文件应该只包含一个公共类,且类名必须与文件名一致。
2. 方法应该保持简短,每个方法应该只做一件事情。
3. 避免使用魔法数值,应该使用有意义的常量进行替代。
4. 避免使用过长的行,一般不要超过80个字符。
java规范Java 语言规范是指编写 Java 代码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准则和规定,以确保代码的一致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下面是一份Java 语言规范,包含了 1000 字左右的内容:1. 源代码文件以 .java 为扩展名,并使用小写,以相应的类名命名。
2. 类名使用 PascalCase(大驼峰命名法)命名规则,即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如:MyClass。
3. 方法名、变量名使用camelCase(小驼峰命名法)命名规则,即第一个单词小写,后面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如:myMethod。
4. 常量名使用全大写,并用下划线分隔每个单词,如:MAX_VALUE。
5. 使用制表符(Tab)而不是空格进行缩进,并且每个缩进级别是 4 个字符。
6. 在代码的适当位置使用空行来提高可读性,如:在方法之间、在变量声明之后等。
7. 注释应该清晰而简明地描述代码的意图和功能,包括方法说明、参数说明和返回值说明等。
8. 使用块注释(/** ... */)来为类或方法添加文档注释,以便生成文档。
9. 使用单行注释(// ...)来解释某一行代码的目的或作用。
10. 尽量使用合理的命名来表达代码的意思,避免使用简写或缩写。
11. 使用 final 关键字来标记不能被修改的变量,以增加代码的安全性和可读性。
12. 使用 try-catch-finally 块来处理异常,并确保资源的正确释放。
13. 使用 {} 来包围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和方法体,即使只有一行代码也要使用。
14. 使用接口和抽象类来实现代码的模块化和重用性。
15. 使用封装来隐藏类的内部实现细节,只暴露必要的接口给外部使用。
16. 使用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来表示类的状态和行为,并保持良好的封装性。
17. 避免在循环中频繁创建对象,尽量使用对象池和缓存来提高性能。
18. 使用泛型来增加代码的类型安全性和复用性。
19. 使用枚举来定义一组固定的常量,并避免使用魔法数(Magic Number)。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以下简称RFT)是一个面向对象的、自动测试工具,它使您能够测试各种应用程序。
通过录制一个应用程序的测试您可以很快产生测试脚本,您还可以测试这个应用程序之中的任何对象,包括这个对象的属性和数据。
RFT可以给您提供一个编写脚本语言的机会和两种开发环境:Eclipse 框架中的Java™或者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系统中的Microsoft™ Visual Basic™ .NET。
这意味着,无论您开发小组的成员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或者平台,您都应该能够将它们与 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 集成起来,并且您在开发自动化测试的时候能够利用它们的一些功能。
4. 脚本录制和回放过程设定测试环境->设定录制选项->启动录制->执行用户动作->插入验证点->结束录制->复位环境->设定回放选项->回放脚本->查看分析结果。
5. 验证点在设计测试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决定何时以及如何确认应用程序符合预期,这就需要在环境中设计验证点。
验证点是一个脚本中创建的某一个要点,用于在运行过程中确定待测应用的状态,而不再需要通过视觉判断程序是否通过测试,代之以自动测试。
可以说,若没有验证点就不叫测试。
一般把以下对象作为数据验证点:下拉列表、菜单分级结构、表格、文本、树结构、状态等。
6. 脚本支持命令是在脚本录制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的一些辅助工程,操作方便。
包括调用脚本、日志录入、记时器、休眠、注释、剪贴板测试对象:鼠标和键盘等作用在任何组件的的控件。
验证点:测试时所更关注的一个控件的属性,可以把验证点转换为数据池,分为属性验证点额和数据验证点。
1.数据验证点(data verification point)使用共享测试对象映射:各个脚本设计到的所有对象。
2.属性验证点:输入卡号以后的button:Place Order选中action command和enabled,其大小颜色等没有关系基线:一个已经被正式评审或批准的规格产品,他作为进一步开发的一个基础,并且必须通过正式的变更流程来变更。
浅谈RFT1、RFT是什么?RFT全称是Rational Functional Tester,是IBM公司的一个产品。
以前叫Rational XDE Tester,再早一点叫RobotJ。
RFT提供了自动化测试Java程序、web应用、Eclipse以及终端应用的解决方案。
它支持Windows以及Linux平台。
RFT支持纯Java以及作为其自动化测试脚本,由于笔者多工作在J2EE平台,以下内容将只涉及用Java作为自动化测试脚本,但其原理同样可以应用于写出来的脚本。
图表1 RFT的主界面为RFT的主界面。
笔者正在使用的RFT的版本为6.1.1.1。
图表1 RFT的主界面2、理解RFT的对象识别使用RFT开发自动化测试脚本的过程大致是:录制对象映射,使用对象映射对GUI对象进行操作从而完成自动化测试。
所以我们首先来理解RFT的对象识别。
2.1、对象映射文件在RFT里面有一类以rftxmap为后缀名的文件,这类文件被称为对象映射文件,用于存储被测GUI对象的识别信息。
对象映射文件所包含的被测GUI对象又可以可视化的显示在对象映射编辑器中。
虽然这类文件是文本格式的,但不能够像普通文本文件被直接编辑。
相反,应该使用录制工具将对象加入对象映射文件中。
编辑对象的识别标准则是通过对象映射编辑器来完成。
2.2、对象映射编辑器图表2所示的就是一个对象映射编辑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被录制工具加进来的对象组成了树形的结构。
每一个对象都有相关的识别属性。
例如图中高亮显示的Button对象,它的.class属性值为javax.swing.JButton,说明这个对象是swing组件库中的按钮组件。
它还有其他属性。
每个属性的值后面都跟有权重值。
权重值对于测试程序运行过程中对象识别非常重要。
图表2对象映射编辑器2.3、对象识别的过程这里简单描述一下测试程序运行时对象识别的过程。
假如我们在测试的过程中需要点击图表2中高亮显示的对象所代表的按钮。
JAVA开发设计规范JAVA开发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JAVA开发过程中,为了统一编码风格、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而制定的一系列约定和规范。
本文将从命名规范、代码布局规范、注释规范、异常处理规范、编码规范等方面介绍JAVA开发设计规范。
1.命名规范变量、方法和类名应使用有意义的英文单词或缩写,遵循驼峰命名法。
-变量名应代表该变量的含义,且不使用无意义的单字母命名。
-方法名应清晰表达方法的功能和作用。
-类名应使用名词或名词短语,首字母大写。
2.代码布局规范-使用缩进方式使代码结构清晰可读。
-使用空行分隔不同的功能块。
-代码行长度应限制在80个字符之内,方便查看和打印。
3.注释规范-对于每个类、方法和成员变量,都应添加必要的注释说明其功能和用法。
-注释应该与代码同步更新,并保持准确性。
-注释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不应包含冗余信息。
4.异常处理规范- 在代码中必须使用try-catch块处理可能抛出的受检异常。
- 不应使用catch(Exception e)的方式处理异常,在catch块中应提供相应的处理逻辑。
- 应避免在catch块中直接打印异常信息,而是应使用日志框架打印异常。
5.编码规范-尽量使用局部变量而不是全局变量。
-代码中不应包含硬编码的常量,应使用常量变量或配置文件存储。
-代码中应避免使用魔法数字,而使用有意义的命名常量代替。
-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表达式和语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以上只是JAVA开发设计规范的一部分。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还应根据团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良好的编码规范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同时,开发人员应定期进行代码审查和重构,以保证代码的质量和规范的执行。
Java代码编写规范-Java开发学习有什么技巧Java代码编写必须要留意这些规范:1.严格区分大小写;2.每一条语句都以半角的(;)结束;3.源程序尽量使用代码缩进的编排方式。
如果想具体了解Java代码编写规范,那无妨接着往下看吧!为了提升程序的可读性,在书写〔java〕源程序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java对大小写敏感,严格区分大小写。
(2)每一条语句都以半角的(;)结束。
(3)无论java格式自由,但一行建议只写一条语句。
(4)为程序可读性与可维护性起见,尽可能在必要处加上解释。
(5)源程序尽量使用代码缩进的编排方式。
尽量不要用tab制表符,使用不同的源代码〔管理〕工具时,tab字符将因为用户设置的不同而扩大为不同的宽度。
(6)尽量避免一行的长度超过80个字符,因为很多终端和工具不能很好地处理,但这一设置可以灵活进行调整。
当一个语句或表达式无法容纳在一行内时,可以在一个逗号后面或一个操作符前面断开,但折行后,应该比原来的语句再缩进两个以上字符。
2Java开发学习有什么技巧1.注重项目实战案例的学习想要学好java开发技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要结合相关的项目实战案例的学习去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由于java 语言是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语言,所以小伙伴必须要理解培养自己的抽象概念,正因为如此也有人把学习java的过程称作为学习“抽象〞的过程。
项目实战学习的作用是一方面锻炼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项目实战学习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2.勤于总结学习java开发语言一定要重视java开发思想的建立,所谓的java开发思想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实施的方法。
要想达到学习的编程思路的目的一定要在项目案例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总结,然后将总结来的经验思路来用于程序编写,通过反复多次的学习与总结会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编程思想,然后随着编程经验的不断增加逐步丰富编程思想。
比如java的面向对象编程步骤有三步,分别是类的〔制定〕、对象的创建和方法的调用,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够指导自己的编程,这就是形成编程思想的过程。
Java开发规范Jav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为了使Java代码更易维护、易读、易懂,需要制定相应的开发规范。
本文将介绍一些比较通用的Java开发规范。
命名规范命名规范是Java代码规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代码的易读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遵循命名规范能够使代码更加一致性、统一性和规范化。
类名•类名使用大写字母开头的驼峰命名法,如StudentInfo。
•类名一般是名词,不能使用动词或动词词组。
方法名•方法名遵循小写字母开头的驼峰命名法,如getUserInfo。
•方法名一般使用动词或动词词组,不能使用名词。
变量名•变量名遵循小写字母开头的驼峰命名法,如userName。
•变量名一般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不能使用动词。
常量名•常量名使用全部大写字母,单词之间用下划线(“_”)连接,如MAX_VALUE。
•在定义常量时,使用final static进行修饰,如public final static int MAX_VALUE = 100;代码风格Java开发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一些代码风格上的规范,以便保证代码的易读性、可维护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代码风格上的规范。
缩进•使用4个空格进行缩进,而不是使用制表符(“\t”)。
•在方法、代码块中使用缩进,以控制程序的结构,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空格•操作符两侧应该有一个空格,如a + b。
•方法名和左括号之间不应有空格,如getName()。
•if、while、for等关键字和左括号之间需要一个空格,如if (flag)。
•参数列表中,逗号后应加一个空格,如public void print(String str1, String str2)。
换行•一行代码中最好不要超过80个字符,超过需要进行换行。
•应该在操作符之后进行换行,而不是在操作数之后进行换行。
•如果一个类似方法调用的行文本会超过代码宽度限制,将点号后每个参数或从左括号后开始换行。
•在一个代码块的左括号前换行。
RFT脚本开发规范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测试中心
使用对象
该文档的使用对象是测试中心自动化测试组成员。
版本信息
目录结构
命名规范
RFT脚本中需要命名的文件分为一下几类:
调用脚本--只包含callScript函数,对功能、流程脚本进行调用的脚本
功能、流程脚本--实际的走查脚本,包括初始、业务、查询等
数据池—走查脚本中引用的数据池文件(.rftxdp)
测试对象—走查脚本中引用的测试对象文件(.rftxmap)
检查点—走查脚本中引用的检查点(.rftvp)
●调用脚本命名规范:
⏹命名规则如下:<功能类别编号><功能类别名称>_<大模块编号><大模块名称> [编号]
1.功能类别编号含义:A系统初始;B组织初始;C业务;D查询
2.大模块编号含义:01公共;02财务;03供应链;04决策;05资金;06预算;07工作平台
3. [编号]是可选项,当多个机器同时调用同一段脚本时使用;日构建不需要
例如:A系统初始_01公共
●功能、流程脚本命名规范:
⏹以功能划分用例的模块:<模块简称>_<功能类别名称>_<编号><功能名>
1.<模块简称>参照模块字典
2.<功能类别名称>参照功能类别字典
3.<编号>脚本走查的顺序号
4.<功能名>功能的中文名称,应与用例一致
例如: (大部分数据初始脚本采用这种方式)
总账中的集团科目设置:总账_系统初始_05集团科目定义
⏹以流程划分用例的模块:<模块简称>_<功能类别名称>_<编号><流程名>
1.<模块简称>参照模块字典
2.<功能类别名称>参照功能类别字典
3.<编号>脚本走查的顺序号
4.<流程名>流程的中文名称,应与用例一致。
例如: (大部分业务脚本采用这种方式)
总账凭证处理流程:总账_业务_01凭证处理
库存中的其它入库流程:库存_业务_04其它收货业务
●数据池命名规范:
⏹这里只涉及非专用数据池,要和调用它的脚本命名一致:<模块名称>_<功能类别名称>_<编
号><功能名>。
例如:
总账集团科目设置的数据池:总账_系统初始_05集团科目定义
●测试对象:不需要规定,系统自动放在项目\resources中与脚本名称一致
●检查点:不需要规定,系统自动放在项目\resources中:脚本名称.检查点名称
编写规范
1)每个脚本的开头,要加注释信息说明其基本信息及功能。
2)做得修改地方要加注释,在每个脚本的结尾,要对修改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
修改
的编号在一个脚本中是唯一的,所以在命名修改编号之前要先到脚本结尾检查已有编号,依次+1进行命名。
在修改的地方加入如下注释:
单行屏蔽:#t001 hide
多行屏蔽:#t002 hide begin
屏蔽的内容
#t002 hide end
单行增加:#t003 add
多行增加:#t004 add begin
增加的内容
#t004 add end
######################################################################
# 修改编号:t001<对应脚本中的修改内容的编号>
# 修改描述:<修改的详细描述>
# 修改人:<必须是中文完整姓名>
# 修改日期:<格式为YYYY/MM/DD >
######################################################################
3)用不到或需要修改的脚本不要直接删除或修改,要屏蔽掉原有脚本,保留之前修改
痕迹。
4)变量都要加注释,说明其用途。
对于自定义的函数及提取生成的编译模块,在声明
中要使用详细备注来说明该函数或编译模块的功能。
在调用时也要加上简单注释
5)为了增强可读性,要作到结构分明,判断、循环体要缩进。
6)复杂的循环、调用分支的判断、循环一定要加注释。
7)脚本中走查有可能发生变化的公共的部分必须要用全局变量来代替。
8)录入的数据除使用全局变量之外,应尽量全部使用数据驱动,以便于以后数据用例
的扩充。
9)一段脚本开发完成后,必须按照录制前的状态调试走查一遍。
附1:
功能类别字典:
附2:
模块字典
附2:
脚本模板
############################################################## #脚本名称: <脚本名称>
#适用版本: <本脚本适用的程序版本>
#创建人: <必须是中文完整姓名>
#创建日期: <格式为YYYY/MM/DD>
#功能: <脚本完成的功能描述>
#运行前要求: <运行前的要打开的窗口及状态要求、数据库中的数据要求等> #参考文档: <>
#备注: <>
############################################################## GUI_unload_all();
GUI_load(GUI_path&\\***.gui”);
table =data_path& "\\***.xls";
rc = ddt_open(table, DDT_MODE_READ);
if (rc!= E_OK && rc != E_FILE_OPEN)
pause("Cannot open table.");
ddt_get_row_count(table,table_RowCount);
for(table_Row =1; table_Row <= table_RowCount; table_Row ++)
{
ddt_set_row(table,table_Row);
#XXX; # t001 hide YYY; # t001 add ……
……
}
ddt_close(table);
GUI_close(GUI_path&”\\***.gui”);
############################################################# #修改编号:t001<对应脚本中的修改内容的编号>
#修改描述:<修改的详细描述>
#修改人:<必须是中文完整姓名>
#修改日期:<格式为YYYY/MM/D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