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章法结构解析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42.45 KB
- 文档页数:3
楷书字体的技法与笔结构解析楷书字体是中国书法中最常见、最广泛使用的字体之一,具有规范、工整、端庄的特点。
它的技法和笔结构对于学习和掌握楷书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技法和笔结构两个方面对楷书字体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楷书。
一、楷书字体的技法楷书的技法包括构字、点画、横竖撇捺、折笔等,下面将逐一进行解析。
1. 构字构字是指字形的整体结构和形态。
楷书的构字要求端正、规范,各部分之间要协调一致,既要保持笔画的连续性,又要注重字形的稳定性。
构字的要领包括:上下部分平衡、左右部分对称、对角线交叉要匀称等。
2. 点画点画是指楷书中字形的细微部分,包括点、横、竖、撇、捺等。
在写字时,要注意点画的大小、粗细、形状等,使其与整个字体相协调。
同时,点画的位置也要准确,不能偏离标准位置。
3. 横竖撇捺横竖撇捺是楷书中最基本的笔画形态,也是构成字形的基本单位。
横竖撇捺不仅要符合规范,还要注重笔画的匀称和流畅性。
在书写时,要注意控制毛笔的运动,使横竖撇捺的变化自然而流畅。
4. 折笔折笔是指楷书字体中出现的弯曲的笔画形态。
与横竖撇捺相比,折笔更具有变化和灵动性。
在书写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折笔技法,同时也要保证折笔的形态规范。
二、楷书字体的笔结构楷书的笔结构主要指毛笔书写时笔画的始末位置和笔画的排列顺序。
下面将从起笔、承笔、撇捺、收笔等方面进行解析。
1. 起笔起笔是指毛笔离纸后再接触纸面的位置。
楷书的起笔一般从上到下,先写竖笔、再写横笔。
起笔要准确,力度适中,以保证字形的规范和美观。
2. 承笔承笔是指根据字形的结构和笔画的特点,将笔尖平稳地承接至下一笔的位置。
承笔要求毛笔的转折流畅,形成圆润的线条。
3. 撇捺撇捺是楷书中常见的笔画形态,也是表达字形变化和衔接笔画的重要部分。
在写撇捺时,要注意笔画的起承笔,使其与其他笔画相连接,形成连贯的字体。
4. 收笔收笔是指将毛笔从纸面上提起的位置。
在收笔时,要注意用力的适度和节奏的把握,使字体的线条不突兀,显得流畅自然。
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楷书作为我国书法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章法布局是一项关键的技艺。
合理的章法布局可以使字体更加协调美观,凸显书法作品的艺术感和气势。
本文将介绍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楷书章法。
一、楷书章法布局的原则1. 一字一格原则楷书一字一格是指每一个字的字形都应在一个规定的格子中书写。
这是楷书章法布局的基本原则,也是保证字体整齐划一的重要手段。
2. 上下对称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上下对称原则是指每一行字的上下两边应该保持左右对称,营造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
上下对称可以通过字形的对称,如左右部分、上下部分的结构对称来实现。
3. 左右平衡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左右平衡原则是指每一行字的左右两边应该保持平衡,字形在形状、大小和位置上要相对和谐一致。
左右平衡可以通过调整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来实现,使得整体的布局更加美观。
4. 空白分隔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空白分隔原则是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使整体的布局更加舒适自然。
过于紧凑的字体排列会使文字显得拥挤,影响字体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感。
5. 主次分明原则楷书章法布局中,主次分明原则是指要合理区分字体的主次,突出重点。
在排列布局时,应将主要内容置于中央位置,次要内容放置于字体的边缘或次要位置。
这样能使整个作品更有层次感和主题感。
二、楷书章法布局的方法1. 中心对称法中心对称法是楷书章法布局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文字的中心位置放置于整个作品的中央,左右两边对称分布。
这种布局方式能够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常用于写作标题、做书法作品封面等。
2. 左右分布法左右分布法是楷书章法布局中常见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文字集中在左边或右边,使排列整齐、有序,给人以朴素、稳重的感觉。
这种布局方式常用于写作长文、文章开头等。
3. 上下分布法上下分布法是楷书章法布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文字分布在上方和下方,使整个作品具有动感和流动感,常用于做诗词书法作品、楹联等。
楷书基本结构法则一、概述楷书是中国书法的基本字体之一,也是最为常见和广泛应用的字体。
楷书的书写规范和结构法则对于学习和掌握楷书的基本技巧和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楷书的基本结构法则入手,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楷书字体的构造和书写要点。
二、楷书基本结构法则2.1 根据字形结构推断楷书的结构与字形紧密相连,通过推断字形的基本结构,我们可以准确地书写楷书。
楷书的字形结构一般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分通常为头或冠部,中部为身部,下部为足部。
通过观察字形的特点,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字的基本结构,从而更好地进行楷书书写。
2.2 保持平衡和整体感在书写楷书时,要注意保持字形的平衡和整体感。
一个好的楷书应该具备平衡和谐的字形结构,每个部分的比例不宜过大或过小。
同时,在书写字的时候要注重整体感,将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协调的字形。
2.3 注重笔画的顺序和力度楷书的笔画顺序和力度对于字形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书写楷书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书写笔画,不能乱涂乱抹。
同时,要注意力度的掌握,刚柔适度,使每一笔的线条流畅自然,力道适中,既有韵味又有力量感。
三、楷书的结构要点3.1 头部构造楷书的头部通常由冠横或竖构成。
冠部的长度和位置直接影响整个字形的平衡和稳定性。
头部的形状要符合基本结构法则,不可过大或过小,要与身部相互协调。
3.2 身部构造楷书的身部是整个字形的主体部分,它的形状和结构直接决定了字的整体形态和风格。
身部一般由若干个横竖构成,横竖的长度和位置要符合整体比例和美感。
3.3 足部构造楷书的足部通常由横构成,横的位置和长度要与头部和身部相互协调。
足部的形状和结构也需要符合整体比例和平衡感。
3.4 结构的变化和特殊要点在实际书写中,一些字的结构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和特殊要点。
这些特殊要点需要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进行积累和掌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书写这些字体。
四、楷书示例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楷书字体示例,通过这些示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楷书的基本结构法则:1.人:头部呈“冠横”状,身部为两个竖,足部为一横。
硬笔楷书法章法技巧章法的重要性章法是硬笔楷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决定了作品的整体布局和视觉效果。
正确的章法能够使作品显得有条不紊、平衡和和谐,同时能够凸显出作品的主题和重点。
掌握好章法技巧,能够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和观赏性。
硬笔楷书章法原则在硬笔楷书中,章法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顶扬硬笔楷书的字形特点是上狭下宽,因此在布局中要注意顶部的扬起。
一般情况下,作品上方应留有适当空白,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有上下有层次感,提高字体的干练感和稳重感。
2. 左降右升硬笔楷书的字形要求左降右升,也就是左边的字形偏下,右边的字形偏上。
这一原则能够使作品看起来更加稳定和平衡,增加整体的美感。
3. 左顾右盼左顾右盼即左边的字形略向左侧看,右边的字形略向右侧看。
这样的布局能够增加字体的动感和生动感。
4. 大小有致章法布局不仅仅是字形的位置和方向,还需要注意字的大小。
整个作品中,大字需要有大字的气势,小字需要有小字的精巧。
通过合理掌握字形的大小,能够增加整个作品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感。
5. 行间留白行间的留白对章法布局来说也非常重要。
合理的行间留白能够增加字体的整洁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同时,行间留白还能够凸显出作品的主题和重点。
硬笔楷书章法技巧1.在开始书写前,可以先用铅笔在稿纸上画出字的轮廓。
通过画轮廓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掌握字的形态和笔画顺序。
2.在布局时,可以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出轻微的线条,作为章法的辅助,然后再用硬笔书写。
3.在书写时,可以先用淡墨水磨湿硬笔的笔尖,然后再将墨汁倒在砚台上,调节墨的浓稠度。
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笔墨效果,使字体更加饱满和有立体感。
4.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按照章法的原则进行布局。
首先确定好字的位置和大小,然后再按照顶扬、左降右升、左顾右盼的原则进行布局。
同时,要注意行间留白的均匀和合理性。
5.在书写字体时,要注意掌握笔画的力度和粗细。
要使笔画的粗细呼应字的大小,使字体的线条变化和谐统一。
掌握这个万能书法楷书公式,颜真卿书法楷书结构不在难书法楷书结构介绍结构规律原因分析上面我们已经基本介绍了4中结构,上宽下窄,上窄下宽,上下窄中间宽,上下宽中间窄。
那么这样分布的原因我们还不知道,只有搞清楚这些原因或者规律我们才能对类似的结构进行举一反三。
上宽下窄的字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上宽下窄的字,上部宽都是横向笔画的结构,比如宝盖头,长横抗肩等,所以上部要宽,反之我们看下部笔画都是纵向排列的结构,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和规律:上下结构的字:上部笔画是横向结构要写的宽,下部笔画是纵向结构要写的窄。
反之就是上部笔画是纵向结构写窄,下部笔画结构是横向写宽。
通过以上的结构分析我们找一些字帖(颜真卿字帖《多宝塔》、《勤礼碑》)单字来具体说明以上规律的正确性,有理有据,有图有真相,呵呵。
我要是你看到现在我就关注小编了。
颜真卿《多宝塔》单字颜真卿楷书结构分析官字上部笔画是横向所以上部要宽,下部笔画是纵向所以要写窄,结构是上宽下窄,是不是很简单了。
颜真卿《多宝塔》单字颜真卿楷书结构分析乎字上部笔画整体是横向要宽,下部笔画纵向要窄,此字长横要抗肩,横要左放右收(左长右短),横画取势右上。
竖钩中间笔画要细,钩要钩的饱满,这个钩在颜真卿《多宝塔》里还是比较常见的,比较《多宝塔》是颜真卿44岁时所书作品了,还不是特别成熟。
颜真卿《多宝塔》单字颜真卿楷书结构分析有字上部横向要宽,下部纵向要窄,横和撇的关系是,横长撇短,这个关系小编在上篇文章已经介绍过了,没有看过的书友可以去看看。
颜真卿《多宝塔》单字颜真卿楷书结构分析尚字上部窄下部宽,相信都不用小编多说你已经学会了这个规律了吧,下部半包围中间口子要写的饱满,不宜过小或过大,横折钩要一笔写成,横要长折钩要短向内倾斜。
颜真卿楷书上中下结构字上中下结构的字一般是成菱形状态,也就是两头小中间大,就是菱形结构,当然也满足我们上面分析的结构规律。
颜真卿《勤礼碑》单字颜真卿《勤礼碑》单字颜真卿书法楷书菱形结构分析著和艺字都是上中下结构,菱形结构字两头小中间宽,掌握这个规律基本可以写好所以上中下结构的字,其实上中下结构的字大部分还是上下窄中间宽的结构,只有及个别结构不是,比如:赢、窝等。
楷书结构图文解析前面我们学习了点画的写法。
但点画不是字,它必须经过一定的搭配方能成为字,这好比“零件”和“建筑材料”,要经过一定规则的装配和建造方能成为“机器”和“房子”一样。
把点画搭配起来成为字就叫结构。
所以要把字写好,除了练好点画,还得讲究结构。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经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结字亦须用工。
”他是把用笔放在第一位,把结构放在第二位的。
就书法艺术而言,赵孟頫的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不过普通书法爱好者学书法,最重要的目的不在于做书法家,而在于先把字写得正确、整齐、美观。
从这个角度出发,树人湖笔君认为学书者掌握字的结构方法。
显得更加重要。
为字书者辜摇罕明结构万法,显得史加重要。
语文课教文字学知识,也讲字的结构,书法课又讲结构,事物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
书法写的是汉字,自然要遵守汉字的组织规律,这是一般性。
但书法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用毛笔写,又有写字者的个人爱好和苦心经营,写出的字便会有肥瘦、长短、方圆、巧拙的不同,使字的结构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面貌和风格。
这是印刷字、美术字所望尘奠及的,要是没有这个特殊性,楷书就不会有欧、颜、柳、赵等不同的字体。
学楷书的结构,不能不注意其特殊性。
关于结构,前人遗留下来的论述很多,如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对于我们学习结构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将楷书结构归纳为以下八个要点。
前三点是力求“平正”的基本要点,后五点是务追;“险绝”的个性要点。
一、横平竖直横平竖直是使字重心平衡、整体端正的一条重要原则。
横画好比房子的横梁,竖画好比支柱,粱平柱直,房子才结实。
一个字横画平了,竖画直了,看上去就平正、稳妥。
如图:但楷书中的横平竖直,又不能说把每一横画都写成水平状态,将每一竖画都成垂直状态。
如果这样,字就杲板,重心也未必平稳,这可以理解成一种长期的视觉习惯。
楷书的横画略带一点斜势,左低右高,反觉平稳。
因为一横的头部与尾部的分量是不相等的。
田英章楷书结构与章法讲解
楷书结构与章法讲解
楷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从诞生以来,楷书就以其简洁、稳重的笔画组合、神韵四射的字体,得到后世书法家的赞赏和喜爱。
楷书的笔划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是极为有规律的书法体系。
本文主要是对《田英章楷书》的结构与章法进行讲解。
一、结构
田英章楷书的基本结构为:笔画、肩线、基准线等。
1、笔画
笔画是构成字的基本单位,田英章书法的笔画很重视笔的步调。
他以腰笔、虎口笔、弦笔等古典书法的技法以及新式书法的技法,分别用于书写不同的书体,例如行书、隶书等。
2、肩线
肩线是笔画的排列,是书法高低的标准,田英章书法中肩线分为上肩线、下肩线和中肩线。
3、基准线
基准线是书体中最重要的定位点,这个线贯穿上中下肩线之间,书体的画面整体性和美感全靠基准线来定位,确立。
二、章法
1、速写
田英章书法对速写十分重视,而且有几条特点:一是大力抓
笔,将笔迅速收拢,以笔走成为书法最大特点;二是追求优雅,给字写一个完美的气质;三是增强节奏感,达到气势鼓舞的效果。
2、构图
田英章书法倡导构图技法,其主要思想是通过主次笔划的比例,构建出一种稳定的笔划组织架构,以达到静态美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田英章书法的构图是由三条笔划构成,其中主笔是抓拴笔组成,而副笔则是由虎口笔组成。
3、沙质
田英章书法对沙质也一直很重视,他善于利用沙质的高低变化,用以表现书法的空间美感,是给书法增加更多细节的手段。
总之,田英章书法是中国古典书法的经典之作,其精炼的技法,简练的结构,以及鲜明的构图,都使其被人们广泛推崇。
2018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讲义)最新2018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讲义)楷书结构原则——平正平正的含义是指字端正、不偏不欹,它是汉字楷体构字的重要法则。
清代书法家XXX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宜平正,不宜侧欹。
”就是指这一原则而言的。
字体的平正不是给人以安稳感,更重要的是可以理正行气、协调章法,使每一篇字犹如严整肃穆的军士方阵。
平正的要领平正又可分为重心平稳、横平竖垂。
(一)重心平稳重心原是指地球对物体各部分的作用力,它的合力叫重力。
重力集中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汉字的笔画本无重量。
但是,人们往往把对各种物体的接触所形成的重量知识移情于汉字的笔画形质上。
汉字的中心往往处在字的无形中竖线上。
只有在中竖线上左右平衡地安排笔画,才能求得左右稳定。
1、点落竖中线凡是字的中间有点画,应把字写在竖中线上,其它笔画以点为中心匀称安排。
2、横分竖中线在上中下有横的字,横要在中竖线上平均安排长度。
13、竖与竖中线重合。
中间有竖的字,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其他笔画的结构单位均衡安排。
4、口排竖中线中部有口“口”“日”的字要把“口”“日”安排在竖中线上,并且在竖中线上所占空间匀称,其他笔画做合理安排。
5、相交竖中线撇、捺画在竖中线上交叉。
(二)横平竖垂1、横平汉字从整体上看横比竖多。
我们在写横画时肯定要按照结构需要,准确的安排每一个横画的位置,正确的测定其长短比例,并保持它们的平行距离和左低右高的势态。
(1)单横在一个字中,如果横画只呈现一次,这一横画每每在字里充当编缉。
要把它写发展横,以起到不乱平衡的作用。
2(2)双横双横上下相叠,必须要一短一长,间距保持平行。
如果长短一致,则会失去主次和美感。
(3)三横三横上中下相叠,宜两短一长,中间一横也可稍短或稍长,但不可与长横挣位。
三横的间距相称,以体现结字均衡的原则。
(4)多横多横重叠是指多个结构单位的重叠排列,在每一个结构单位里仍按上述原则安排,只不过要从整体上考虑他们的空间大小和长短变革。
硬笔楷书的结构要领一、掌握楷书的结构要领之一——中正稳定楷书以端庄为美,字正平稳,踏实安详;中心即中竖时,竖要正直;中心没有中竖时,要做到左右均衡,重心稳定;一中心中正有中竖的字,字的中心就在中竖上;中竖要像字的脊梁,中正挺拔,写出力度和骨感;二上下对正字的上方中心要和下方中心上下对正,形成一条中心线;不要上下扭错,如同人的脊柱弯曲;三调位均衡字中心线的左右应保持左右均衡;当左边和右边的笔画多少、轻重不同时,要在右下方适当挪移位置以保持重心稳定;二、掌握楷书的结构要领之二——疏密均匀楷书以匀称为美,间距均匀,空白舒服;不论是横之间、竖之间、撇之间,都要基本等距,不要忽大忽小,变化突然;一横间均匀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横的间距大小要根据字的笔画多少而定;横多的字,间距要密而匀;横少的字,间距要大而匀;二竖间均匀竖与竖之间的距离也要基本相等,间距大小根据字的宽窄而定;竖多的字,间距要密集而均匀;坚少的字,间距要远而均匀;三斜画均匀撇与撇之间的距离要基本相等;一般上方的撇,间距要密一些;下方的撇,要稀疏一些;多撇组合时要上短下长,斜度适当;三、掌握楷书的结构要领之三——突出主笔楷书的字形方正之中,要有伸展突出的一个笔画或一部分,以体现字的个性姿态;突出主笔是写好一个字的关键;一展横作为伸展主笔的横,有时在字上方,有时在字中,有时在字下方;二展竖竖作为字的主笔,有时在字中间,有时在字右侧,此时左竖一般收缩;三展撇作主笔的撇,向字的左下方伸展,使左重,右下部分右移,求得平衡;四展捺作为最后一笔的捺,往往伸展开放,使这个字舒展、潇洒;五展钩作为主笔的钩向右或右下伸展,使字显得开阔大方;六展折肩右侧的折肩往往向外突出,钩脚向内收缩,展肩收脚,精神外拓;四、掌握楷书结构要领之四——主次分明汉字看似方块字,但其实没有一个字是规整的正方形;要找出“破方”的一部分,显示字形的变化、特征和突出的美,使写出来的字丰富多彩,各具神态——或上宽,或中宽,或下宽,或右展,主次分明;一上展下收上方宽展,盖住下方,支撑住这个字的“天”;下方收缩,不必伸展,安居其下;二上收下展下方宽展,稳托这个字的“地”;上方收缩其宽,不必伸展,稍向右上倾斜,还会安安稳稳地立在上面;三中展上下收中间有宽展的笔画,如撇、捺、长横、四点等,任其宽展,尽显优势;上下收缩突出宽展之美;四展右收左汉字有左紧右松的特点,视觉舒服;先紧后松,左边笔画排列紧密,右边笔画宽松自在;五、掌握楷书结构要领之五——左右对应楷书以对应为美,正如人体外形的左右基本对称一样,这种平衡使人看上去舒服,如不对称或不平衡则使人有一种缺憾之感;一撇捺对应左撇右捺,像鸟的翅膀,平衡对应;撇和拣的下端基本对应,在一条稍上斜的直线上;如不对应,则视觉不平衡,心理感觉不完美;二撇点对应左边撇,右边点;下端平,点勿短;点尾重,字稳定;注意字的尾点要长,要上弯,要有支撑力;三斜度对应左竖向内斜收,右竖也向内斜收,左右对应,视觉平衡;左斜,则右也斜;左直,则右也直;左侧决定右侧;六、掌握楷书结构要领之六——轻重平衡汉字的左右部分,笔画有多有少,体积有大有小,造成视觉上的轻重不平衡感;我们可以利用左右部分高低位置的调整,来尽量达到视觉上的平衡;一左小上升左边笔画少、字形小的部分,要写在左上方,依靠右侧,以右为主,减少自己的独立性,千万不可写大、下垂,造成左右不稳之感;二右小下降右边笔画少、字形小的部分,要写在右下方,压住字的阵脚;从力学上讲,下垂位置往往能增加重量感,使字不会显得左重右轻;三右钩伸展左横下降凡是字的右下有伸展的钩,右下加重分量时,字左上的横都要左低右抬,加重左边的视觉重量,形成左右平衡的视觉效果;七、掌握楷书结构要领之七——穿插补空汉字的中心要紧凑、团结、抱成一团,上下左右之间要穿宽插虚,笔画与笔画相避让,笔画于空白间穿插,虚实相交,无懈可击;一上下穿插字的中心要紧凑,上下需靠近而穿插,使上下既不分离,也不拥挤,上下一体,融合均匀;上下穿插要巧妙,上方留空,下方穿插,意在笔先;二左右穿插字的中心要紧凑,中间部分要穿宽插虚;左右穿插要巧妙,右侧笔画穿插左侧空白,交错融合;既不要左右独立,又不要左右顶撞;三空处穿插字的左边短小而居上时,左下往往产生空白,右边的笔画可以向左下穿插,既补空又亲密;八、掌握楷书结构要领之八——中宫紧收汉字的中心要紧凑,紧凑的位置集中在中部或左上方;外围比较松展,造成一种内紧外松的对比,更突出了聚集核心的力量;一中紧外展字的中部紧凑,外围伸展,从视觉上使人感觉中心坚实团结,外围伸展,自由飘逸;这样的结构更能体现汉字的美;二上紧下松字的上方先写,要紧凑安排,给后写的下方留出更大的空间;人的身体外形也是重心稍高,腰位于中上部;下部腿长,疏朗;这符合日常人们的审美习惯;三左紧右松字的左方先写,要紧凑安排,给后写的右方留出更大的空间;先紧后松,感觉轻松;先松后紧,感觉局促;这也符合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习惯;九、掌握楷书结构要领之九——同形变化楷书比较规整,变化不多,但同形的部分也有一些微小的变化,有利于字形的稳定和形态的活泼自然;一横长撇短横短撇长横长撇短的字形上宽下窄,如“右”、“有”;横短撇长的字形上窄下宽,如“左”、“在”;注意写好字的整体外形;二同形异态左右同形的字往往左小右大,左收右放,左捺变点;上下同形的字往往上小下大,上收下放,上捺变点,下捺伸展;请细心观摩,准确表现;三重捺伸缩当一个字有两个捺时称为“重捺”;重捺要一伸展,一收缩收缩为长点,不要重复用捺;十、掌握楷书结构要领之十——形态自然汉字的造型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千万不可以把它们单一化、规整化,削弱了各自的特征;一律归于方形或一律归于同样大小,那样会大大削减汉字的造型美;一有长有扁长者任其长,上紧下松,亭亭玉立;短者任其短,墩实安稳:不可长者写宽,短者写高,造型生硬,破坏自然之美;二有斜有正汉字有的四平八稳,左右对称,极其端正;有的字形斜侧,以斜画为主笔,有动感和变化之美,这样汉字组合起来才生动自然;切不可将斜者写正;三有大有小汉字的大小变化多端,型号不一,要顺其自然;小者任其小,但结构不紧促;大者任其大,但结构不松散;字要有大有小,生动自然;十一、掌握楷书结构要领之十一——比例协调楷书每一个字的形状、大小都是有大体轮廓的;在每一个外轮廓里,内部的比例关系要恰当,分配合理,协调均匀;一左右宽窄有比例字的左右横向有宽窄之分;宽窄的整体比例要写好,宽窄的细微比例也要写准,是l比1,还是l比或l比2,要琢磨;二上下长短有不同字的上下纵向每部分长短都有所不同,在大体把握好长短关系的同时,还要细致比较,把握好长短的具体比例关系;三内外大小要配套外框的大小和内心的大小要配套;内心大了则满,内心小了则空;十二、掌握楷书结构要领之十二——笔势连贯楷书的笔画看似笔笔独立,但它们是在一个连贯的书写过程中完成的,所以要追求笔画之间的动作在空中的连贯,形成笔势贯通、笔断意追之感;练习时,上一笔的尾在空中要寻找下一笔的头,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走势连贯起来;每一笔的收笔处不离纸,向下一笔起笔方向运动。
颜体楷书章法教程一、颜体楷书的特点颜体楷书那可是相当有特色的呢。
它的笔画特别粗壮厚实,就像一个个肌肉发达的小战士一样,给人一种雄浑大气的感觉。
你看它的横画,有时候右端会微微向上翘起,就像小尾巴一样俏皮。
而且颜体楷书的结构非常规整、严谨,每个字就像一座精心搭建的小房子,稳稳当当的。
它的捺画也是一绝,捺脚又长又饱满,像是在宣纸上踢出的一脚漂亮的足球。
二、章法布局1. 字间距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很有讲究哦。
在颜体楷书的章法里,字间距不能太挤,不然就会显得乱哄哄的,像是一群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透不过气来。
但是也不能太松啦,太松的话字就像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
要恰到好处,就像排队的时候,大家既保持一定的距离,又能感觉到彼此的联系。
2. 行间距行与行之间呢,要留出适当的空间。
这样看起来才会清爽、整洁。
如果行间距太小,那整个篇章看起来就会很压抑,像是乌云密布的天空。
要是行间距太大,又会显得很空荡,就像大沙漠里只有寥寥几棵树。
3. 整体布局在一幅颜体楷书作品里,整体的布局要平衡。
比如说,不能一边字特别大,一边字特别小,就像跷跷板一样,要保持两边的平衡。
而且,开头和结尾也要有一定的呼应,开头写得很精彩,结尾也要收得住,不能虎头蛇尾。
三、笔画的排列组合1. 同向笔画当有很多同向的笔画在一起的时候,比如说几个横画或者几个竖画,它们要有变化。
不能写得像复制粘贴一样,每个笔画都要有自己的姿态。
就像一群小伙伴,虽然都朝着一个方向走,但是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有点不一样,这样才有趣。
2. 不同笔画的搭配不同的笔画搭配在一起的时候,要相互协调。
比如横画和竖画相交的地方,要处理得干净利落,不能模模糊糊的。
就像两个人在合作完成一件事情,要配合得很好,不能互相推诿。
四、书写时的节奏书写颜体楷书的时候要有节奏哦。
不能一笔一划都写得很慢很慢,那样会显得很死板。
也不能写得太快,太快就会失去颜体楷书那种稳重的感觉。
就像跳舞一样,有快有慢,有舒缓有紧凑,这样写出来的字才会有生命力。
楷书章法布局秘诀,值得学习!一幅具有欣赏价值的书法作品,不仅要求笔画精到,结体优美,单个字写得漂亮,而且要求布局合理,通篇和谐。
要想学会全篇的布局,首先要从单个字的布局入手。
1.首笔领字何谓“首笔领字”?即字的第笔是整个字的统领,关乎全局,与主笔同样重要。
一则,首笔的长短、斜正可掌控整个字的大小、斜正。
如首笔或长或短,或斜或正,则其后所有笔画皆以首笔为准,依次写来,使整个字或大或小,或斜或正,写完后才知是美是丑。
因此,在写第一笔时,要心有全局,要为以后笔画的安排做铺垫,而不能盲目落笔,心中没数,写出的字或大或小,都会影响视觉效果。
过大则显憋闷;过小则显拘谨。
在方格中写字,首笔的落笔位置非常重要。
若落笔失误,偏左或偏右,偏上或偏下,皆如束缚手足,拘谨而不得施展。
所以,落笔的位置也决定了字形的美丑。
要把字安排在可以向四面八方伸展的位置,就要找准落笔点。
字写得大小适当,整个字的四周都有伸展的空间,都有空气的流动,从而才能带来视觉的和谐。
2.首字领篇书写一篇字,除了要把握好每个字的第一笔,还要写好一篇字的第一个字。
我们在日常书写时,通常有一个感受,那就是第一个字写得大了,后面的字也跟着大;第一个字写得小了,后面的字也跟着小;所以要把握好第一个字的大小。
除了大小之外,书写第一个字的方、圆、藏、露等笔法会影响到全篇字的用笔特点,书写第一个字的轻重、迟涩、劲速的节奏也给后面的字的书写打下伏笔。
如果第个字写得很重,由于书写运动的惯性,后面的字也会写得重,全篇字的风格容易表现厚重一路,驾驭不好易流于板滞。
第一个字如同全篇字的地基,书写的斜正应以视觉和谐为宜,不宜过于平板或过于倾侧。
无论是平板还是倾侧,都会使全篇字或呆板无生气,或歪歪斜斜如醉酒。
3.字的肥瘦在进行全篇字的书写时,要学会将各种不同结构的字巧妙、合理地安排在格中。
因笔画多少的差异,字形大小不可能样。
字与字之间的大小差异要合理、适度,不能出现西瓜与香瓜一样的视觉差异。
楷书章法结构解析教学楷书章法结构解析教学章法,篇章布局之法。
古人云:“积点以成字。
积字以成篇。
”在一幅作品中,字与字并不是无关的堆砌,而是生气联属、息息相关的;行与行也不是机械排列,而是顾盼映带、血脉贯穿的。
把握章法,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书法作品创作的前提之一。
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一、构思谋篇写文章要讲究动笔前的“谋篇”,绘画要事先“构图”。
书法创作前也必需事先进行“构思谋篇”。
古人说:“意在笔中,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有难书之字,预于心中布置,然后下笔,自然简单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成。
”所以动笔前,要依据所要书写的内容进行一番考虑,比如位置的支配,留天地的多少,字多大为好,行距大约以多少为宜,有没有难以书写的字,等等。
这样下笔后就不至于“临时无法,任笔所成”了。
初学者在进行构思谋篇时,不妨先用小纸布置一下,如同作画先构草图一样。
遇有不妥当的地方,加以调整修改,大局基本确定后再下笔。
二、首字领篇孙过庭《书谱》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就是说在布局时,要在通篇之首,立一字为通篇之主,它的轻重疏密、体势意态直接管领了通篇的字体风格、变换起伏、字势斜正及形体大小等。
所以第一个字有很大的制约力,书写时必需考虑到整篇字的很多变化,仔细定夺这个字,不行不假思考,随便下笔,影响整篇字的布局。
因此,章法布局的其次个原则是首字领篇原则。
学书者只要反复实践摸索,便能谙熟此道。
三、行气贯穿通篇字与字之间妙在相互承应。
假如点画皆有意,字字尽有情,息息相关.血脉相通,相互管带,这就可谓上下相承、行气贯穿。
唐代孙敬玄说:“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
”古人还说:“真(即楷书)则字终意不终,草则行尽势不尽,其得书之趣矣。
”可见,行气贯穿原则是章法布局所不行缺少的。
初学布局应留意两点:一是字正行直,字守中线,这是行气贯穿的基础;二是字与字之间要笔势连贯。
《楷书的结构规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楷书的结构规律;初步认识书法的几种表现形式,并理解用笔轻重和笔画粗细的关系,尝试创作书法作品。
2、德育目标:学习书法艺术,感知优秀传统;养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力目标:明确汉字的笔画均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部分组成;掌握楷书的结构规律,尝试创作书法作品。
二、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1)掌握楷书的结构规律。
(2)尝试创作书法作品。
2、难点分析:掌握楷书的结构规律是难点,创作书法作品是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1、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在教学中,少讲或者不讲抽象的理论,多讲怎样写,在什么地方写。
使学生通过记忆、模仿,逐步形成定型动作(即习惯动作)。
2、教学中把知识分散,边讲边练,各个突破。
3、通过例字教学,解决并逐渐掌握楷书的结构规律。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 1、维护课堂秩序;检查学具。
2、让学生欣赏讲解有关我国的传统书法艺术的趣事。
(二)引言导入新课。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书法当中楷书的写法。
我们汉字的结构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三)讲授新课。
一、格子分类我们在书写汉字时,书写的格子用的比较多的有两种,一种是“九宫格”,另外一种是“米字格”。
二、楷书的结构规律1、重心平稳,左右均匀。
就是要使字的支撑点的左右两侧从视觉上保持平衡。
例如:“京、考、季、聿、交”。
教师指导:检查学生作业,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纠正。
2、疏密匀称,不离不犯。
即在字形结构的分间布白时要疏密适当,须根据字形合理布置其点画间的虚白,调匀其点画的'粗细长短,以及偏旁部首的宽窄、高矮、大小和他们之间的远近。
即要注意点画间的疏密,又要注意偏旁部首间的疏密。
例如:“無、蠻、馳、鶴”3、比例协调,因字立形。
比例指笔画与笔画之间,部件与部件之间,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所占的面积,比较其中一个不封是另一部分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以及它们占整字的几分之几。
《硬笔楷书章法》说课稿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结合书法课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为本堂课设置如下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章法形式、种类、原则、格式,掌握楷书作品创作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探索新知识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实例赏析和写作训练开拓思路,激发创作热情,培养审美以及与人和谐相处意识,在加深对书法艺术理解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章法的格式为教学重点,章法格式中题款部分为难点。
说教法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已基本掌握笔画写法、结构规律,具备进行章法学习的基础。
学生正处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但自主学习、抽象思维能力欠佳,厌烦枯燥的文字说教,书写能力参差不齐;同时,书写技巧和谋篇布局能力的形成需要不断练习。
在充分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遵循新课标理念,选择了四种教学方法:体验训练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
课前准备: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印发书法作品练习纸,要求学生搜集五言或七言诗,名言警句等资料。
说教学过程(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3分钟)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
我选择的是,国庆60周年阅兵分列式中正步行进片段。
通过设问,怎样才能将我们手下的这支部队训练得步调一致、和谐统一,经得起检阅呢?学生经议论达成了“横看成排,纵看成行”的共识,引出第一个知识点——章法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再一次感受那威武雄壮、排山倒海的豪迈气势,通过将楷书字体和正步行进巧妙联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人们常将写字比作走路,“楷书字就象人走正步,一篇楷书作品就像一支走正步的部队”。
第二个环节:学习新知(15分钟)在学生了解章法就是“集字成篇的规则、要求和方法”含义后,展示不同形式的楷书作品,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楷书作品的种类、构成分别是什么”,及时抓住学生发言和教学思路的契合点,引导总结出“作品分横写式、纵写式”等形式——一、章法形式。
楷书章法结构解析教学
章法,篇章布局之法。
古人云:“积点以成字。
积字以成篇。
”在一幅作品中,字
与字并不是无关的堆砌,而是生机联属、息息相关的;行与行也不是机械排列,而是顾
盼映带、血脉贯通的。
掌握章法,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书法作品创作的前
提之一。
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一、构思谋篇
写文章要讲究动笔前的“谋篇”,绘画要事先“构图”。
书法创作前也必须事先进行“构思谋篇”。
古人说:“意在笔中,笔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有难书之字,预于心中
布置,然后下笔,自然容易徘徊,意态雄逸,不得临时无法,任笔所成。
”所以动笔前,要依据所要书写的内容进行一番考虑,比如位置的安排,留天地的多少,字多大为好,行距大约以多少为宜,有没有难以书写的字,等等。
这样下笔后就不至于“临时无法,
任笔所成”了。
初学者在进行构思谋篇时,不妨先用小纸布置一下,犹如作画先构草图
一样。
遇有不妥当的地方,加以调整修改,大局基本确定后再下笔。
二、首字领篇
孙过庭《书谱》中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就是说在布局时,
要在通篇之首,立一字为通篇之主,它的轻重疏密、体势意态直接管领了通篇的字体
风格、变换起伏、字势斜正及形体大小等。
所以第一个字有很大的制约力,书写时必
须考虑到整篇字的许多变化,认真定夺这个字,不可不假思索,随意下笔,影响整篇
字的布局。
因此,章法布局的第二个原则是首字领篇原则。
学书者只要反复实践摸索,便能谙熟此道。
三、行气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