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等三角形各种判定

全等三角形各种判定

全等三角形各种判定
全等三角形各种判定

全等三角形各种判定-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F

E D

C

B

A

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 )

1.如图,AB =AD ,CB =CD .△ABC 与△ADC 全等吗为什

2.如图,C 是AB 的中点,AD =CE ,CD =BE .

求证△ACD ≌△CBE .

3.如图,点B ,E ,C ,F 在一条直线上,AB =DE ,

AC =DF , BE =CF . 求证∠A =∠D .

4.已知,如图,AB=AD ,DC=CB .求证:∠B=∠D 。

5.如图, AD =BC, AB =DC, DE =BF. 求证:BE =DF.

C

A A C E A

D C B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SAS)

1.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A=OC,OB=OD.求证DC∥AB.

2.如图,△ABC≌△A B C

''',AD,A D''分别是△ABC,△A B C

'''的对应边上的中线,AD与A D''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已知AC⊥AB,DB⊥AB,AC=BE,AE=BD,试猜想线段CE与DE的大小与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4.已知:如图,AD∥BC,AD=CB,求证:△ADC≌△CBA.

5.已知:如图AD∥BC,AD=CB,AE=CF。求证:△AFD≌△CEB.

6.已知,如图,AB=AC,AD=AE,∠1=∠2。求证:△ABD≌△ACE.

A

C

D

B

A

E

B

C

F

D

A

B C

D

A

H F

E

D C

B A

7.已知:如图,点B,E,C,F 在同一直线上,AB ∥DE,且AB=DE,BE=CF. 求证:AC ∥DF .

8.已知:如图,AD 是BC 上的中线 ,且DF=DE .求证:BE ∥CF .

9.如图, 在△ABC 中, 分别延长中线BE 、CD 至F 、H, 使EF =BE, DH =CD, 连结AF 、AH . 求证:(1) AF =AH ;

(2)点A 、F 、H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3)HF ∥BC.

10.如图, 在△ABC 中, AC ⊥BC, AC =BC, 直线EF 交AC 于F, 交AB 于E, 交BC 的延长线于D, 连结AD 、BF, CF =CD. 求证:BF =AD, BF ⊥AD.

11.证明: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提示:首先分清已知和求证,然后画出图形,再结合图形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A

B E F

12.证明: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1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BE =CF ,求证:(1)AE =BF ; (2)AE ⊥BF .

14.已知: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长AD 上一点,BF 平分

∠EBC , 交CD 于F ,求证BE=AE+CF.(提示:旋转构造等腰)

15.如图,△ABD 和△ACE 是△ABC 外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BAD=∠CAE=900.(1)判断CD 与B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2)探索DC 与BE 的夹角的大小.(3)取BC 的中点M ,连MA ,探讨MA 与DE 的位置关系。

A C D

E F G

F

E D C A B

A D E F

3~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四(ASA 、AAS )

1.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FB =CE ,AB ∥ED ,AC ∥FD .求证AB =DE ,AC =DF .

2.如图,∠ACB =90°,AC =BC ,BE ⊥CE ,AD ⊥CE 于D ,AD =2.5cm ,DE =1.7cm . 求BE 的长.

3.已知,D 是△ABC 的边AB 上的一点,DE 交AC 于点E ,DE=FE ,FC ∥AB 。 求证:AE=CE 。

4.已知:如图 , 四边形ABCD 中 , AB ∥CD , AD ∥BC .求证:△ABD ≌△CDB

5.如图, 在△ABC 中, AC ⊥BC, CE ⊥AB 于E, AF 平分∠CAB 交CE 于点F, 过F 作

FD ∥BC 交AB 于点D. 求证:AC =AD.

A D

B C

F

E

A B C

D E

P Q

N

M

6.如图, AD ∥BC, AB ∥DC, MN =PQ. 求证:DE =BE.

7.如图, 在ABC 中, ∠A =90°, BD 平分B, DE ⊥BC 于E, 且BE =EC,

(1)求∠ABC 与∠C 的度数; (2)求证:BC =2AB.

8.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是CD 上一点,且AE 、BE 分别平分∠BAD 、∠ABC .

(1)求证:AE ⊥BE ;

(2)求证:E 是CD 的中点;

(3)求证:AD +BC =AB .

9.已知,如图Rt △ABC ,∠BAC =90°,AD ⊥BC ,D 为垂足,∠ABD 的平分线交

AD 于E 点,EF ∥AC ,求证:AE =EF .

B C E

A D

A B

E

10.△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90°,AB=AC.

⑴若D 为BC 的中点,过D 作DM ⊥DN 分别交AB 、AC 于M 、N ,

求证:DM =DN 。

⑵若DM ⊥DN 分别和BA 、AC 延长线交于M 、N 。问

DM 和DN 有何数量关系。

11.已知:

C 点的坐标为(4,4),A 为y 轴负半轴上一动点,连CA ,CB ⊥CA 交

x 轴于B 。① 求证:CA =CB ;

② 问OB -OA

12.已知A (-4,0),B (0,4),C (0,-4),过O 作OM ⊥ON 分别交

AB 、AC 于M 、N 两点。 ①求证:OM =ON ;

②连MN ,MN 交x 轴于Q ,若M 点的纵坐标为3,求M 与N 的坐标。

M

N

D C B A

M N

D C

B

A

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五(HL )

1.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高.求证:(1)BD=CD ;(2)∠BAD =∠CAD .

2.如图,AC ⊥CB ,DB ⊥CB ,AB =DC .求证:∠ABD =∠

ACD .

3.已知:如图,AB =CD ,DE ⊥AC ,BF ⊥AC ,E ,F 是垂足,DE BF =. 求证:(1)AF CE =;(2)AB CD ∥.

4.如图,AD 平分∠BAC ,DE ⊥AB 于E ,DF ⊥AC 于F ,且DB=DC ,求证:EB=FC

A A C A D E C B

F

5.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BE=CF.

求证:AD是△ABC的角平分线.

6.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点O,OB=OC.求证∠1=∠2.

2.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的一点,PD⊥OA交OA于D,PE ⊥OB交OB于E.F是OC上的另一点,连接DF,EF.求证DF=EF.

3.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BE=CF.

求证:AD是△ABC的角平分线.

4.如图, 在ABC 中, ∠A =90°, BD 平分B, DE ⊥BC 于E, 且BE =EC,

(1)求∠ABC 与∠C 的度数; (2)求证:BC =2AB.

7.倍长中线法与截长补短法

1.在△ABC 中,AB =5,AC =3,AD 为BC 边的中线,则AD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4 <<5 C.2<<3 <<5

2.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AB =4,AC =6,则AD 的取值范围是 . 3.如图,△ABD 和△ACE 是△ABC 外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BAD=∠CAE=900.(1)判断CD 与B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2)探索DC 与BE 的夹角的大小.(3)取BC 的中点M ,连MA ,探讨MA 与DE 的位置关系。

4.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是CD 上一点,且AE 、BE 分别平分∠BAD 、∠ABC .

(1)求证:AE ⊥BE ;

(2)求证:E 是CD 的中点;

B C E

A D

O

E D C

B A

(3)求证:AD +BC =AB .

5.如图△ABC 中,∠A =500,AB >AC ,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BD=CE ,∠BCD =∠CBE ,BE 、CD 相交于O 点,求∠BOC 的度数.

6.△ABC 中,D 是BC 中点,DE ⊥DF ,E 在AB 边上,F 在AC 边上,判断并证明BE+CF 与EF 的大小.

7.已知:如图,在△ABC 中,∠A =90°,AB =AC ,∠1=∠2, 求证:BC =AB +AD .

(分别用截长法和补短法各证一次)

8.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AD ,∠B =∠D =90°.

A

B C

D E F A 2 1

C

B

D

O F

E D

C

B A E

D

C B

A (1)如果BE +DF =EF ,求证:①∠EAF =45°;②FA 平分∠DFE .

(2)如果∠EAF =45°,求证:①BE +DF =EF .②FA 平分∠DFE .

(3)如果点F 在DC 的延长线上,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且DF -BE =EF ,求证:①∠EAF =45°;②FA 平分∠DFE .(画图并证明)

8.全等三角形检测

一.选择题:

1.在△ABC 、△DEF 中如果∠C =∠D ,∠B =∠E ,要使△ABC ≌△FED ,还需要的条件是

( )

=ED =FD =FD D.∠A =∠F

2.如图:AB ∥CD ,AD ∥BC ,AC 、BD 交于点O ,AE ⊥BD

于E ,CF ⊥BD 于F 点,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对 对 对 对

3.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B =∠C ,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 ≌△ACD 的是( )

=AE B.∠AEB =∠ADC =CD =AC 4.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有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两角及第三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⑤腰和一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等腰三角形全等。

M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P

O

E D B A A

B

C D E

F 个 个 个 个

6.在△ABC 中,AB =5,AC =3,AD 为BC 边的中线,则AD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4 <<5 C.2<<3 <<5

7.下列四个命题: ①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②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③两内角之差等于第三个内角的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④腰和底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全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 个 个 个 个

8.等腰三角形周长为a ,一腰的中线将周长分成5:3两部分,则它的底边长为( ).

A.6a

B.2a

C.6a 或2a

D.

45

a 9.下列条件中,能判断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个数是( ).

①顶角和一条腰对应相等; ②一条腰和底边对应相等; ③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 ④两条腰和底角对应相等. 个 个 个 个 10.已知:如图,BD 为△ABC 的的角平分线,且

BD =BC ,E 为BD 延长线上的一点,BE =BA ,过E 作EF ⊥AB ,F 为垂足. 下列结论:①△ABD ≌△EBC ; ②∠BCE +∠BCD =180°; ③AD =AE =EC ;

④BA +BC =2BF .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如图:已知AD ⊥AB ,AE ⊥AC ,AD =AB ,AE =AC 则

下列结论:①∠DAC =∠BAE ;②△DAC ≌△BAE ;

③DC ⊥BE ;④MA 平分∠DME ;⑤△BMC ≌△CEA ;

正确个数是( )

个 个 个 个 12.如图P 是等腰Rt △ABC 斜边AC 上任意一点,PE ⊥AB 于E ,PF ⊥BC 于F ,PG ⊥EF 于G ,在GP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PD=PB ,则BC 与DC 关系是( ) =DC =DC ,且BC ⊥DC >DC ⊥DC

二.填空题: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AB =4,AC =6,则AD 的取值范围是 .

14.如图△ABC 中,∠A =500,AB >AC ,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BD=CE ,∠BCD =∠CBE ,BE 、CD 相交于O 点,则∠BOC

的度数为 . 15.已知:如图,点A 在线段DE 上,点F 在线段AB 上,且∠1=∠2=∠3,要使得△ABC ≌△EDC ,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满足的条件)

3

21E D C

B

A F

7

6

54

3

21E D

C

B

A 16.已知△ABC 中,高AD 与高BE 交于H 点,BH =AC ,则∠ABC 的度数等于 .

17.如图,∠1=∠2=25°,∠3=∠4,∠5=∠6,则∠7= . 18.有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 若能从一个底角的顶点出发,

将其剪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纸片, 则原等腰三角形纸片的顶角为 度.

三.解答题: 19.如图,已知:AB =AC ,AD =AE ,∠BAC =∠DAE . 求证:△ABD ≌△ACE .

20.如图,AB =AD ,BC =DE ,∠1=∠2,求证:(1)AC =AE ;(2)∠CAE =∠CDE

21.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的一点,且BE =AC ,延长BE 交AC 于F ,求证:AF =EF .

A B

C

D

E

2

1A

B

C

D

E F

2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过C 作CE ⊥AB 于E ,并且AE =2

1(AB +AD ).①求

证:BC=DC .②求∠ABC +∠ADC 的度数.

23.如图,△ABE 和△ACF 分别是以△ABC 的AB 、AC 为一边在形外所作的等边三角形,BF 与CE 相交于O .①求证:BF=EC .②求∠EOB 的度数.③求证:OA 平分∠EOF .

O

F

E

C

B

A

A B

C

D

E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总结

全等三角形(一)SSS 【知识要点】 1.全等图形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 (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如DEF ABC? ?与全等,记作ABC ?≌DEF ? (2)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 (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SSS”. 如图,在ABC ?和DEF ?中 ? ? ? ? ? = = = DF AC EF BC DE AB ABC ? ∴≌DEF ? 【典型例题】 例1.如图,ABC ?≌ADC ?,点B与点D是对应点, ? = ∠26 BAC,且? = ∠20 B,1 = ?ABC S,求 A C D D C A D∠ ∠ ∠, ,的度数及ACD ?的面积. 例2.如图,ABC ?≌DEF ?,cm CE cm BC A5 , 9 , 50= = ? = ∠,求EDF ∠的度数及CF的长. A D

例3.如图,已知:AB=AD ,AC=AE ,BC=DE ,求证:CAD BAE ∠=∠ 例4.如图AB=DE ,BC=EF ,AD=CF ,求证: (1)ABC ?≌DEF ? (2)AB//DE ,BC//EF

1全等三角形判定一(SSS,SAS)(基础)知识讲解

全等三角形判定一(SSS ,SAS )(基础) 【要点梳理】 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 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 B =AB ,''A C =AC ,''B C =BC ,则△ABC ≌△'''A B C .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边角边” 1. 全等三角形判定2——“边角边”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要点诠释:如图,如果AB = ''A B ,∠A =∠'A ,AC = ''A C ,则△ABC ≌△'''A B C . 注意:这里的角,指的是两组对应边的夹角. 2.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如图,△ABC 与△ABD 中,AB =AB ,AC =AD ,∠B =∠B ,但△ABC 与△ABD 不完全重合,故不全等,也就是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典型例题】 类型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边边边” 1、已知:如图,△RPQ 中,RP =RQ ,M 为PQ 的中点. 求证:RM 平分∠PRQ .

【思路点拨】由中点的定义得PM =QM ,RM 为公共边,则可由SSS 定理证明全等. 【答案与解析】 证明:∵M 为PQ 的中点(已知), ∴PM =QM 在△RPM 和△RQM 中, ()(),, RP RQ PM QM RM RM ?=?=??=? 已知公共边 ∴△RPM ≌△RQM (SSS ). ∴ ∠PRM =∠QRM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即RM 平分∠PRQ. 【总结升华】在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有的可以从图中直接找到,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等条件隐含在题目或图形之中. 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综合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类型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边角边” 2、(2016?泉州)如图,△ABC 、△C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E 在AB 上.求证:△CDA ≌△CEB . 【思路点拨】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CD ,BC=AC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即可. 【答案与解析】 证明:∵△ABC 、△C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 ∴CE=CD ,BC=AC , ∴∠ACB ﹣∠ACE=∠DCE ﹣∠ACE , ∴∠ECB=∠DCA , 在△CDA 与△CEB 中 , ∴△CDA ≌△CEB .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四种方法”_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学习要求 1 ?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1―― “边边边”, 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 ?判断 ____ 的 _____ 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 2?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1―― “边边边”(即 ________ )指的是 _____ 3?由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 1―― “边边边”可以得出:当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一定时,这个 三角形的 _____ 也就确定了. 在厶 ______ 和厶 ______ 中, RP RQ(已知), PM _______ , _____ _______ (), 二 _____ 也 ______ ( )? / PRM = _______ ( ______ ) ? 即RM ? 5. 已知:如图 2 — 2, AB = DE , AC = DF , BE = CF. 求证:/ A =Z D . 4. 已 知: 求只要证_ 证明:如图 2 —〔,△ RPQ 中, RM 平分/ PRQ . 要证 RM 平分/ PRQ ,即/ PRM = M 为PQ 的中点(已知),

分析:要证/ A =Z D,只要证_________ 也 ______ 证明:??? BE = CF ( ), 二BC = ____ . 在厶ABC和厶DEF中, AB _______ , BC _______ , AC _______ , 二 _____ 也______ ( ). ???/ A=Z D ( __________ ). 6. 如图2- 3, CE = DE, EA = EB, CA = DB , 求证:△ ABCBAD . 证明:??? CE= DE , EA= EB, ? 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即 _____ = _______ . 在厶ABC和厶BAD中, = ______ (已知), _____ _______ (已知), (已证), _____ ( ), ? △ ABC◎△ BAD ( ). 综合、运用、诊断 一、解答题 7. 已知:如图2 —4, AD = BC . AC= BD .试证明:/ CAD = /DBC . &画一画. 已知:如图2 —5,线段a、b、c . 求作:△ ABC,使得BC = a, AC= b, AB = c .

【AAA】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常考典型例题及练习.doc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一、知识点复习 在△ABC 和△DEF 中 ② 在△ABC 和△DEF 中 ③AAS )

HL ) 在△ABC 和△DEF 中 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边与三个角,你是否想到这样一问题了:除了上述四种识别法,还有其他的三角形全等识别法吗?比如说“SSA ”、“AAA ”能成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吗? 二、常考典型例题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巩固 1.下列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两边一角对应相等 B .两角一边对应相等 C .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 .三边对应相等 2.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CD 与BE 相交于O 点,已知AB=AC ,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 ≌△ACD ( ) A.∠B=∠CB .AD=AEC .BD=CED .BE=CD 3.下列各图中a 、b 、c 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 全等的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丙 D .只有丙 4.如图,E ,B ,F ,C 四点在一条直线上,EB=CF ,∠A=∠D ,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 ≌△DEF 的是( ) A .AB=DE B .DF ∥AC C .∠E=∠ABC D .AB ∥DE 5.如图,已知∠ABC=∠DCB ,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 ≌△DCB 的是( ) A .∠A=∠D B .AB=DC C .∠ACB=∠DBC D .AC=BD 6.如图,∠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便是∠AOB 的平分线OC ,作法用得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 A .SAS B .SSS C .ASA D .HL 第二部分:考点讲解 考点1:利用“SAS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如图,A 、D 、F 、B 在同一直线上,AD=BF ,AE=BC ,且AE ∥BC .求证:△AEF ≌△BCD . 2.如图,AB=AC ,AD=AE ,∠BAC=∠DAE .求证:△ABD ≌△ACE . 考点2:利用“SAS ”的判定方法解与全等三角形性质有关的综合问题 3.已知:如图,A 、F 、C 、D 四点在一直线上,AF=CD ,AB ∥DE ,且AB=DE ,求证:FEC CBF ∠=∠ 考点3:利用“SAS ”判定三角形全等解决实际问题 4.有一座小山,现要在小山A 、B 的两端开一条隧道,施工队要知道A 、B 两端的距离,于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 ,连接AC 并延长到D ,使CD=CA ,连接BC 并延长到E ,使CE=CB ,连接DE ,那么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与总结(教案)

A D B B D C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全等三角形复习 [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 1.判定和性质 一般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判定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 角角边(AAS )、边边边(SSS ) 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HL ) 性质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对应中线相等,对应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注:①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 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 ? ? ? ?? ??? ???? ? ???????? ? ?? ?????? ????? ??)找任意一边()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找已知边的对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边为角的邻边)任意角(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已知一边一角)找第三边() 找直角()找夹角(已知两边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二、例题讲解 例1.(SSS )如图,已知AB=AD ,CB=CD,那么∠B=∠D 吗?为什么? 分析:要证明∠B=∠D ,可设法使它们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再证它们所 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本题中已有两组边分别对应相等,因此只要连接 AC 边即可构造全等三角形。 解:相等。理由:连接AC ,在△ABC 和△ADC 中,??? ??===AC AC CD CB AD AB ∴△ABC ≌△ADC (SSS ),∴∠B=∠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点评: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往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有时根据问题的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2.(SSS )如图,△ABC 是一个风筝架,AB=AC,AD 是连接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证明:AD ⊥BC.分析:要证AD ⊥BC ,根据垂直定义,需证∠ADB=∠ADC,而∠ADB=∠ADC 可由△ABD ≌△ACD 求得。 证明: D 是BC 的中点,∴BD=CD 在△ABD 与△ACD 中,?? ? ??===AD AD CD BD AC AB C

全等三角形判定公开课教案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角边公开课教 案 授课教师:乐山市市中区关庙中学雷万建 一、背景介绍与教学资料 本教材强调直观和操作,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教材的编排淡化概念的识记,强调图形性质的探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必要基础。在教学呈现方式上,改变了“结论——例题——练习”的陈述模式,而采用“问题——探索——发现”等多种研究模式。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数学说理,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说理的必要性,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学会初步说理。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角边”以及利用“判定基本事实证明三角形全等。学生通过自己实验,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方法。由于本节课是学生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第一课时,所以对学生来讲是一次知识的飞跃,也为下面几节课的探索做铺垫。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探索、领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过程,能灵活地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推理,并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感悟三角形全等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 2、会正确运用“判定基本事实,在实践观察中正确选择判定三角形的方法。同时 通过作图,论证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既是难点也是关键点。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操作---结论—运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因铺设电线的需要,要在池塘两侧A、B处各埋设一根电线杆(如图),因无法直接量出A、B两点的距离,现有一足够的米尺。怎样测出A、B两杆之间的距离呢。(图见课件)

全等三角形判定基础练习(有答案)

全等三角形判定基础练习(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如图,已知AD=AE,添加下列条件仍无法证明△ABE≌△ACD的是() A.AB=AC B.∠ADC=∠AEB C.∠B=∠C D.BE=CD 2.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给出如下四组条件:①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②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③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④三个角对应相等;其中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 3.如图,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得到△ABC≌△BAD的是() A.BC=AD,∠ABC=∠BAD B.BC=AD,AC=BD C.AC=BD,∠CAB=∠DBA D.BC=AD,∠CAB=∠DBA 二.解答题(共6小题) 4.如图,AB=CB,BE=BF,∠1=∠2,证明:△ABE≌△CBF.

5.如图所示,有两个直角三角形△ABC和△QPA按如图位置摆放C,P,A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BC=PA.当QP与AB垂直时,△ABC能和△QPA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6.如图,BE⊥AC于E,CF⊥AB于F,CF、BE相交于点D,且BD=CD.求证:AD平分∠BAC. 7.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且BD=AB,过B作BE ⊥AC,与BD的垂线DE交于点E.求证:△ABC≌△BDE.

8.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且BD=CE. 求证:△ABE≌△ACD. 9.如图,已知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AB=AC,∠B=∠C.求证:△ABE≌△ACD.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记边角边公理的内容; (2)能应用边角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力目标: (1) 通过“边角边”公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目标: (1) 通过几何证明的教学,使学生养成尊重客观事实和形成质疑的习惯; (2) 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找出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式 教学过程: 1、公理的发现 (1)画图:(投影显示)

教师点拨,学生边学边画图. (2)实验 让学生把所画的剪下,放在原三角形上,发现什么情况?(两个三角形重合) 这里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 (3)公理 启发学生发现、总结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作用: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之一. 应用格式: 强调: 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再按公理顺序列出三个条件,并用括号把它们括在一起;写出结论. 2、在应用时,怎样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已知中给出的,二时图形中隐含的(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邻补角、外角、平角等)所以找条件归结成两句话:已知中找,图形中看. 3、平面几何中常要证明角相等和线段相等,其证明常用方法: 证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角平分线定义;等式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地. 证线段相等的方法――中点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等式性质. 2、公理的应用 (1)讲解例1.学生分析完成,教师注重完成后的总结.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四种方法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四 种方法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学习要求 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边边边”, 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课堂学习检测 一、填空题 1.判断_____的_____ 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 2.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边边边”(即______)指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边边边”可以得出:当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一定时,这个三角形的_____也就确定了. 图2-1 图2-2 图2-3 4.已知:如图2-1,△RPQ中,RP=RQ,M为PQ的中点. 求证:RM平分∠PRQ. 分析:要证RM平分∠PRQ,即∠PRM=______, 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M为PQ的中点(已知), ∴______=______ 在△______和△______中, ∴______≌______(). ∴∠PRM=______(______). 即RM. 5.已知:如图2-2,AB=DE,AC=DF,BE=CF. 求证:∠A=∠D. 分析:要证∠A=∠D,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BE=CF(), ∴BC=______. 在△ABC和△DEF中, ∴______≌______(). ∴∠A=∠D(______). 6.如图2-3,CE=DE,EA=EB,CA=DB, 求证:△ABC≌△BAD. 证明:∵CE=DE,EA=E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 在△ABC和△BAD中, =______(已知), ∴△ABC≌△BAD(). 综合、运用、诊断 一、解答题 7.已知:如图2-4,AD=BC.AC=BD.试证明:∠CAD=∠DBC.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5、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有: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1 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SSS ) 2.证题的思路: ???????? ?????????????????????????????)找任意一边()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找已知边的对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边为角的邻边)任意角(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已知一边一角)找第三边()找直角()找夹角(已知两边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基础: 题一:如图所示中,F 、C 在线段BE 上,若BC=FE ,AB=DE ,要利用SSS ?证明△ABC ≌ △DEF ,补充一条边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 例1:如图,在ABC ?中,M 在BC 上,D 在AM 上,AB=AC , DB=DC 。 求证:MB=MC

变式:如图10所示,P 是正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且PA=6,PB=8,?PC=10,若将△PA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 ?′AB ,?则点P ?与点P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APB=________. 2:边角边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 基础:如图所示,已知∠1=∠2,AB=AC ,求证:BD=CD .(要求:写出证明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 例题:AD 与BC 相交于O,OC=OD,OA=OB,求证:DBA CAB ∠=∠ 变式:已知,△ABC 和△ECD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 ,C ,D 在一条直线上求证:BE=AD E D C A B

全等三角形证明判定方法分类总结

全等三角形(一)SSS 【知识要点】 1。全等图形定义: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 (1)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1)表示方法:两个三角形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 如 DEF ABC ??与全等,记作ABC ?≌DEF ? (2)符号“≌”的含义:“∽”表示形状相同,“=”表示大小相等,合起来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也相等,这就是全等. (3)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4)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与成“边边边"或“SSS". 如图,在ABC ?和DEF ?中??? ??=== AC BC AB ABC ?∴ ≌DEF ? 【典型例题】 例1.如图,ABC ?≌ ADC ?,点B 与点D 是对应点, ?= ∠26BAC ,且?= ∠20B ,1=?ABC S ,求 ACD D CAD ∠∠∠,,的度数及ACD ?的面积. 例 2 . 如 图 , ABC ?≌DEF ?, cm CE cm BC A 5,9,50==?=∠,求EDF ∠的度数及CF 的长。 例3.如图,已知:AB=AD,AC=AE ,BC=DE,求证:CAD BAE ∠=∠ 例4.如图AB=DE ,BC=EF ,AD=CF,求证: (1)ABC ?≌DEF ? (2)AB//D E,BC//EF ?例5.如图,在,90?=∠?C ABC 中D 、E分别为AC D E=DC ,求证:(1)AB DE ⊥; (2)BD 平分ABC ∠ (角平分线的相关证明及性质) A D D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边角、角角边)

课题:11.2.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边角、角角边)(总第课时) 课型:新授课时:第三课时 执笔人:李春艳审核人:司艳珍 教学目标 1. 会说出三角形全等判定的角边角及其推论。 2.会应用角边角和角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会利用角边角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 2.难点: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三个条件要分清楚是哪种判定方法 学法指导: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作图:已知:△ABC,(让同学们自己画)再画一个三角形A′B′C′,使B′C′=BC, ∠ B′= ∠ B, ∠ C′= ∠ C. (1).按步骤作图 (2)与同桌重叠比较,看所做的三角形ABC是否重合? (3)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总结:两角和他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在△ABC和△DEF中,角A=角D,角B=角E,BC=EF, △ABC与△DEF全等吗? 4通过以上探讨得出结论: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二.课中研讨 (一)重点研讨 (一)重点研讨 5.已知:如图中,∠1=∠2,∠C=∠D。求证:AC=AD

(二) 深化提高: 6. 如图,△ABC ≌△DBC ,∠A=800,∠ABC=300, 则∠DCB= 度; 7、已知:如图,∠DAB=∠CAB ,∠C=∠D ,求证:AC=AD (三)达标测试 8、已知: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BE 和CD 交于O 点,AB=AC ,∠B=∠C. 求证:BD=CE 三.课后巩固 9、判断题: (1)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2)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10、下列条件能否判定△ABC ≌△DEF. (1)∠A=∠E AB=EF ∠B=∠D (2)∠A=∠D AB=DE ∠B=∠E 11、如右图:已知,∠ABE=∠CBD, ∠BCE=∠DBA,EC=AD 。求证:AB=BE,BC=DB 学习反思: C B A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与总结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梳理: SSA)和角角角(AAA)不能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技巧平台: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认真分析已知条件,仔细观察图形,明确已具备了哪些条件,从中找出已知条件和所要说明的结论的内在联系,从而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来选择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常用的证题思路如下表: AC边即可构造全等三角形。

B D C 解:相等。理由:连接AC ,在△ABC 和△ADC 中,??? ??===AC AC CD CB AD AB ∴△ABC ≌△ADC (SSS ),∴∠B=∠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点评: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往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有时根据问题的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2.(SSS )如图,△ABC 是一个风筝架,AB=AC,AD 是连接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证明:AD ⊥BC.分析:要证AD ⊥BC ADB=∠ ADC 可由△ABD ≌△ACD 求得。 证明:ΘD 是BC 的中点,∴BD=CD 在△ABD 与△ACD 中,?? ? ??===AD AD CD BD AC AB ∴△ABD ≌△ACD(SSS),∴∠ADB=∠AD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Θ∠ADB+∠ADC=?180(平角的定义) ∴∠ADB=∠ADC=?90,∴AD ⊥BC (垂直的定义) 例3.(SAS )如图,AB=AC,AD=AE,求证:∠B=∠C. 分析:利用SAS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A 是公共角。 证明:在△ABE 与△ACD 中,?? ? ??=∠=∠=AD AE A A AC AB ∴△ABE ≌△ACD(SAS),∴∠B=∠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例4.(SAS )如图,已知E,F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且AE=BF,AD=BC,∠A=∠B,求证:DF=CE. 分析:先证明AF=BE ,再用SAS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 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 (4)有两角及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三、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1)可以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 (2)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 (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4)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中包含两个要素:边和角。 ①积极发现隐含条件: 公共角对顶角公共边 ②观察发现等角等边: 等边对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对等边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③推理发现等边等角: 图1:平行转化图2 :等角转化图3:中点转化 图4 :等量和转化图5:等量差转化图6:角平分线性质转化 图7:三线合一转化图8:等积转化图9:中垂线转化图10:全等转化 图11:等段转化

四、构造辅助线的常用方法: 1、关于角平分线的辅助线: 当题目的条件中出现角平分线时,要想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构造辅助线。 角平分线具有两条性质:①角平分线具有对称性; 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关于角平分线常用的辅助线方法: (1)截取构造全等: 如下左图所示,OC是∠AOB的角平分线,D为OC上一点,F为OB上一点,若在OA上取一点E,使得OE=OF,并连接DE,则有△OED≌△OFD,从而为我们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了条件。 例1、如上右图所示,AB//CD,BE平分∠BCD,CE平分∠BCD,点E在AD上,求证:BC=AB+CD。提示:在BC上取一点F使得BF=BA,连结EF。 (2)角分线上点向角两边作垂线构造全等 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来证明问题。如下左图所示,过∠AOB的平分线OC上一点D 向角两边OA、OB作垂线,垂足为E、F,连接DE、DF。则有:DE=DF,△OED≌△OFD。 例2、如上右图所示,已知AB>AD, ∠BAC=∠FAC,CD=BC。求证:∠ADC+∠B=180°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与总结(教案)

A D B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全等三角形复习 [知识要点] 一、全等三角形 1.判定和性质 一般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判定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 角角边(AAS )、边边边(SSS ) 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HL ) 性质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对应中线相等,对应高相等,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注:①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 ②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证题的思路: ? ? ? ?? ??? ???? ? ???????? ? ?? ?????? ????? ??)找任意一边()找两角的夹边(已知两角)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找已知边的对角()找已知角的另一边(边为角的邻边)任意角(若边为角的对边,则找已知一边一角)找第三边() 找直角()找夹角(已知两边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二、例题讲解 例1.(SSS )如图,已知AB=AD ,CB=CD,那么∠B=∠D 吗?为什么? 分析:要证明∠B=∠D ,可设法使它们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再证它们所 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本题中已有两组边分别对应相等,因此只要连接 AC 边即可构造全等三角形。 解:相等。理由:连接AC ,在△ABC 和△ADC 中,??? ??===AC AC CD CB AD AB ∴△ABC ≌△ADC (SSS ),∴∠B=∠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点评: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往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有时根据问题的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2.(SSS )如图,△ABC 是一个风筝架,AB=AC,AD 是连接A 与BC 中点D 的支架,证明:AD ⊥BC.分析:要证AD ⊥BC ,根据垂直定义,需证∠ADB=∠ADC,而∠ADB=∠ADC 可由△ABD ≌△ACD 求得。 证明: D 是BC 的中点,∴BD=CD C

全等三角形判定四种方法学习总结

三角形全等 一.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边边边”(SSS ) 图2-1 图2-2 图2-3 1.已知:如图2-1,△RPQ 中,RP =RQ ,M 为PQ 的中点. 求证:RM 平分∠PRQ . 分析:要证RM 平分∠PRQ ,即∠PRM =______, 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 M 为PQ 的中点(已知), ∴______=______ 在△______和△______中, ?? ? ??===), ______(____________,),(PM RQ RP 已知 ∴______≌______( ). ∴ ∠PRM =______(______). 即RM . 2.已知:如图2-2,AB =DE ,AC =DF ,BE =CF . 求证:∠A =∠D . 分析:要证∠A =∠D ,只要证______≌______. 证明:∵BE =CF ( ), ∴BC =______. 在△ABC 和△DEF 中, ?? ? ??===______,______,______,AC BC AB ∴______≌______( ). ∴ ∠A =∠D (______). 3.如图2-3,CE =DE ,EA =EB ,CA =DB , 求证:△ABC ≌△BAD . 证明:∵CE =DE ,EA =E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 在△ABC 和△BAD 中, =______(已知),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证已知 ∴△ABC ≌△BAD ( ). 练习 4.已知:如图2-4,AD =BC .AC =BD .试证明:∠CAD =∠DBC . 如图2-4 5.“三月三,放风筝”.图2-5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他根据DE =DF ,EH =FH ,不用度量,就知道∠DEH =∠DFH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证明. 图2-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与总结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梳理: 一般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 条件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边边边(SSS ,角角边(AAS 斜边、直角边(HL 性质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对应线段(如对应边上的高、 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备注 判定三角形全等必须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 注意: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中“边”是不可缺少的,边边角( SSA 和角角角(AAA 不能作为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技巧平台: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认真分析已知条件,仔细观察图形,明确已具备了哪些条件, 从中找出已知条件和所要说明的结论的内在联系,从而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根据三角形 例1. (SSS 如图,已知 AB=AD CB=CD 那么/ B=/ D 吗?为什么? 分析:要证明/ B=/ D,可设法使它们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再证它们所 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本题中已有两组边分别对应相等,因此只要连接 AC 边即可构造全等三角形。 [AB = AD 解:相等。理由:连接 AC ,在^ ABC^n ^ ADC 中, {CB =CD l AC = AC 二△ ABC^AADC ( SSS ,二/ B=/ 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点评: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往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题的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已知条件 寻找的条件 选择的判定方法 两角 夹边或任一边 ASA 或 AAS 一角及其对边 任一角 AAS 一角及邻边 角的另一邻边或边的另一邻角或边的对角 SAS 或 ASA 或 AAS 两边 夹角或另一边或直角 SAS 或 SSS 或 HL 全等的条件来选择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常用的证题思路如下表: 、例题讲解 有时根据问 D

初二数学上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很全

全等三角形 知识梳理 一、知识网络 ??????????→?????????????? ???对应角相等性质对应边相等边边边 SSS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应用边角边 SAS 判定角边角 ASA 角角边 AAS 斜边、直角边 HL 作图 角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定理 二、基础知识梳理 (一)、基本概念 1、“全等”的理解 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的图形; (2)大小相等的图形; 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二)灵活运用定理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 有一组边对应相等,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 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3、要善于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已知条件中有两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边相等(ASA)②任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AAS) (2)已知条件中有两边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角相等(SAS)②第三组边也相等(SSS) (3)已知条件中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任一组角相等(AAS 或ASA)②夹等角的另一组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三种证明方法经典例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例题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 例1:如图,在△AFD 和△EBC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1)AD =CB ;(2)AE =CF ;(3)DF =BE ;(4)AD ∥BC 。请将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证明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一方面考查证明题的条件和结论的关系,另一方面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1中的三边对应关系。 2)解题思路: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首先确定命题的条件为三边对应相等,而四个论断中有且只有三个条件与边有关,因此应把论断中的(1)(2)(3)作为条件,来证明论断(4)。在证明全等之前,要先证明三边分别对应相等。 解答过程: 已知:如图,在△AFD 和△EBC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D =CB ,AE =CF ,DF =BE 。求证:AD ∥BC 。 证明:∵AE =CF ∴AE +EF =CF +EF ∴AF =CE 在△AFD 和△CEB 中, ∵ ∴△AFD ≌△EBC (SSS ) ∴∠A =∠C ∴AD ∥BC 解题后的思考:在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1判断三角形全等时,一定要找准三边的对应关系,然后给出证明。 小结:本例题一方面考查了命题的书写与证明,另一方面通过本题的严格证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规范了三角形全等证明题的书写。 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 例2:已知:如图,是和的平分线,。 求证:(1)△OAB ≌△OCD ;(2)。 AD CB AF CE DF BE =??=? ?=?  OP AOC ∠BOD ∠OA OC OB OD ==,AB CD =

11.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边边边”条件的内容,并能初步应用“边边边”条件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如何探索研究问题,并初步体会分类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画图、比较、验证,培养学生注重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边边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3 、若△ABC≌△DEF,点A与点D,点B与点E是对应点,试写出其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二)新课讲解: 问题1: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C=EF,AC=DF, ∠A=

∠D, ∠B=∠E, ∠C=∠F,则△ABC和△DEF全等吗? 问题2:△ABC和△DEF全等是不是一定要满足AB=DE,BC=EF,AC=DF, ∠A=∠D, ∠B=∠E, ∠C=∠F这六个条件呢?若满足这六个条件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条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一个条件可分为:一组边相等和一组角相等 两个条件可分为:两个边相等、两个角相等、一组边一组角相等探究一: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 ①只给一条边: ②只给一个角: 2.给出两个条件: ①一边一内角: 60°60° 60°

②两内角: ② 两 内 角 : ③两边: 问题3: 两个三角形若满足这六个条件中的三个条件能保证它们全等吗?满足三个条件有几种情形呢? 3.给出三个条件 三个条件可分为: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两角一边相等、两边一角相等 例:画△ABC,使AB=2,AC=3,BC=4 画法:1画线段BC=4 2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2和3为半径作弧,交于点C 。 则△ABC 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30° 30° 30° 30° 30° 50° 50° 2cm 2cm 4cm 4cm

全等三角形重难点(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重难点知识 林东六中初二数学备课组 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ABC≌△DEF(SSS)。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ABC≌△DEF(ASA)。 (3)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ABC≌△DEF(AAS)。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ABC和△DEF中,,∴△ABC≌△DEF(SAS)。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在R t△ABC和R t△DEF中,∵AB=DE,BC=EF,∴R t△ABC≌R t△DEF(HL)。 注意: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有一个必要条件是:有一组对应边相等。 ②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情况,可以画图实验,如下图,在△ABC和△ABD中,AB=AB,AC=AD,∠B=∠B,显然它们不全等。③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两个大小一样的等边三角形。 2. 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图形 在平面几何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借助于三角形全等来解决,比如线段的相等、角的相等、平行、垂直关系等。在运用三角形全等这一工具时,主要是找两个三角形,并找出它们满足全等的条件来;解题时经常需要通过观察图形的运动状况,把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看成是另一个的平行移动、翻折、旋转等方法得到的,这需要对常见的全等三角形做到心中有数,如下图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基本图形。掌握这些全等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的位置关系,对我们在复杂的几何问题中迅速、准确地确定全等三角形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