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加工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3.55 KB
- 文档页数:1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_天麻采集加工及炮制方法天麻为兰科植物,干燥根茎入药,具有平肝息风、祛风定惊,治头晕目眩、肢体
麻木、高血压病等症。
(1)采集加工
冬春两季采挖,冬采的为冬麻,质优;春采的为春麻,质次之。
出土后除去地上
茎及须根,将地下根块洗净,用竹片轻轻刮去外皮,并泡入清水中,如刮皮后不及时
泡入水中,块茎表面变黑,影响外观。
浸泡后入煮。
按5公斤鲜天麻加入100克明矾,将刮皮后的天麻入锅煮透。
以天麻块茎切开无白色小点,通体透明无实心为度。
起锅后摊铺竹帘晾干,再置
于文火的烘炕上烘烤。
火力宜保持在80℃,开头宜小火,以后逐渐升高,但不得超过90℃。
当烘至7~8成干时,取出用木板压扁、整形,若有憋汽膨胀的,可用竹签穿刺,排出水汽,防止空泡,然后压扁继续炕烘。
烘到快干时火力应降低到60℃,防止炕焦。
一般炕烘3~4天即全干。
第二次上炕时,可在木炭火上加一些硫磺泥球熏炕,使
天麻色泽洁白,并可防虫蛀。
(2)改良方法
天麻采收后洗净,不刮皮。
按大小分级,放在蒸笼内蒸透,再用文火炕烘。
温度
不超过100℃,炕烘一天后取出晾开、回潮,使内部所含水分透至表层,烘至7~8成
干时,取出晾干,这样可以减少因刮皮和水煮加工对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损失。
而且产
品坚实,少空泡。
(3)炮制方法
取生姜1.25公斤加水捣烂压榨取汁,将生麻5公斤浸泡2天,每天换水一次,浸
至6~7成透时,捞起沥干,装入容器,倾入生姜汁浸渍至吸干后,置于蒸笼内蒸至透心,取出切成薄片,晒干即成。
天麻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
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头痛失眠。
天麻的采后加工技术,严格讲,应分为分级、蒸制、整形、烘干、包装5个步骤。
另外,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天麻,对加工还有一些特殊要求。
分级,天麻大小差异较大,特别是野生天麻,不仅大小差异大,而且采挖破损率高。
天麻大小不同,蒸制与干燥所需的时间有很大差异,破损的天麻蒸制与干燥所需的时间与完好无损的天麻相比差异更大。
因此,分级是天麻正式加工前的重要工序之一。
天麻采挖后,先将泥土迅速冲洗干净,放通风处晾干表面明水后,按大小分级。
150克以上的为一级,100~150克的为二级,50~100克的为三级,25~50克的为四级,25克以下的不宜加工,应继续留做种用。
野生天麻,25克以下的单独加工。
破损、虫蛀的天麻,一律作为等外品处理。
蒸制,目前农户加工天麻,有蒸有煮。
由于采用蒸制方法加工的天麻,药用成分损耗较少,因而天麻规范化加工,最好采用蒸制。
天麻分级后,及时上笼蒸制。
一般一级天麻大火蒸20~30分钟,二级蒸15~20分钟,三级蒸10~15分钟,四级蒸8~10分钟。
蒸制适宜的天麻,拿起在暗处迎光查看,可见透明的天麻中间略带暗影;掰开天麻检查,可见中间略有白心(占麻体直径五分之一左右)。
若蒸制过度,会使天麻折干率降低。
如果是加工作为礼品或供出口用的透明“雪天麻”,还需在蒸制后及时剥去天麻表面粗皮,或在蒸制前将天麻粗皮刮去。
烘干前期温度设定50℃-60℃。
以后每小时提高,逐步提高至65℃,烘干时间24小时。
烘干初期若温度过高,天麻容易出现糠心,温度过低时天麻容易变质。
烘干至七八成干后将天麻取出,将麻体尽量理直,然后用木板用力压扁,使外形更加美观。
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品质的影响天麻是一种中草药,具有护肝、镇静、抗炎等多种功效,并且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记忆力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天麻的品质受到加工方法的影响,不同的加工方法会对其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就简要介绍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品质的影响。
首先是晒干加工。
晒干是最常见的天麻加工方式之一,一般是将天麻放在室外晒干,或者利用晒房或太阳能晒干设备进行加工。
晒干可以有效地降低天麻的含水量,提高其保存性和稳定性。
经过晒干加工后的天麻,其香气会更加浓郁,味道更加纯正,质地更加顺滑。
其次是炒制加工。
炒制是常用的天麻加工方法之一,一般利用炒制锅或平底锅将天麻进行炒制。
炒制可以利用高温加热的方式,除去天麻中的水分,使得天麻变得更加干燥和易于保存。
炒制还可以有效地改变天麻的味道和香气,使得其口感更加鲜美,香气更加浓郁。
另外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是研磨加工。
研磨是将天麻进行细碎处理的加工方式,一般使用研磨器具将天麻进行研磨。
研磨可以使得天麻变得更加细腻,提高其吸收率和利用率。
经过研磨加工后的天麻,其颜色更加鲜艳,质地更加细腻,口感更加丰富。
最后是蒸制加工。
蒸制是将天麻放在蒸锅中进行加工的方法,通过蒸汽的作用,可以使得天麻充分透气和蒸煮,增加其口感和香气。
蒸制可以有效地保持天麻的营养成分和药效,并且采用蒸制加工的天麻具有更好的药效和更长的保质期。
不同的加工方法对于天麻品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晒干加工可以提高天麻的保存性和稳定性;炒制加工可以改变天麻的味道和香气,使得其口感更佳;研磨加工可以提高天麻的吸收率和利用率;蒸制加工可以保持天麻的营养成分和药效,并且延长其保质期。
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对于提高天麻的品质至关重要。
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品质的影响天麻是一种珍贵草药,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用价值。
天麻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加工方法。
不同的加工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包括天麻的药效成分、口感、气味和外观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品质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有关天麻的加工技巧。
我们来了解一下天麻的一般加工方法。
传统的天麻加工方法包括晒干、炒制和研磨。
晒干是将天麻放在阳光下晒干,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炒制是将天麻放在锅里翻炒,以增加天麻的香味和气味。
研磨是将天麻研磨成细粉,以便制成药丸或其他药物形式。
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天麻的品质有着不同的影响。
晒干的天麻更容易保存和运输,因为它的水分含量较低,更不容易发霉和变质。
晒干的天麻口感较脆,人们在食用或制成药丸时会有更好的口感体验。
但晒干的天麻会失去一部分药效成分,因为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一些药效成分的分解。
炒制的天麻具有独特的香味和气味。
炒制过程中,天麻的香味会被激发出来,使得天麻更具诱人的味道。
炒制的天麻还具有一定的活性,可以提高天麻药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率。
炒制过度或温度过高会导致天麻的药效成分受到破坏,使得天麻的药效降低。
研磨是将天麻研磨成细粉的过程。
研磨使得天麻更容易制成药丸、散剂和茶等形式。
研磨过程中,天麻的纤维结构被破坏,从而使得天麻的药效成分更容易溶解和吸收。
研磨过程也会使得天麻的药效成分丧失一部分,因为一些药效成分在研磨过程中可能会被氧化或挥发。
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天麻品质有着不同的影响。
晒干使得天麻更易保存和运输,但可能导致药效成分的丧失。
炒制使得天麻具有独特的香味和气味,但过度炒制可能导致药效成分的损失。
研磨使得天麻更易制成药物形式,但研磨过程中药效成分的丧失也是一个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天麻的品质,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加工技巧:1. 控制晒干时间和温度:在晒干天麻时,应控制好时间和温度,避免天麻过度暴露在阳光下,以及温度过高。
这样可以减少药效成分的丧失。
2. 控制炒制时间和温度:在炒制天麻时,应根据天麻的品种和湿度控制好炒制时间和温度。
天麻的采收初加工技术天麻如鲜销,只要收获后保持不碰撞、不摔打、无机械伤痕等,然后用软刷将麻体上的泥沙轻轻刷除,装入软衬木箱或塑料箱即可。
如加工干麻,则方法较为复杂,一般先用水煮法或笼蒸法进行熟制,然后烘干或晒干。
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笼蒸、炕烘法制干,其操作工艺流程为:选级―洗净―蒸熟―炕烘。
1.选级按天麻重量进行50克差度分级,即分别以50克以下、50―99克、100―150克、151―200克、201克以上分别置放和处理,并同时剔出病麻、烂麻等不合格品。
2.水洗用清水洗去麻体表面泥沙。
3.笼蒸将洗净的天麻入笼蒸熟。
一般做法是:大火将水烧开后,先放入个头最大的天麻,大火蒸约5―6分钟后,再放入次大个头的天麻继续蒸,5―6分钟后放入个头稍小的天麻,再蒸约5―6分钟,最后放入小天麻,再蒸约5―6分钟后,一般可全部蒸熟。
蒸制过程中应注意:每放入一屉生麻时,须将原笼屉抬起,把新笼屉置于最下层。
检查蒸熟度以熟透、无硬心为准。
4.炕烘大火烧至炕表温度50℃,将熟麻单层排列,每30分钟翻转一次,每60分钟提高温度10℃,最高温度80℃时不再升温,维持该温度至烘干为止。
炕烘过程的工作要点:当烘至半干时,麻体十分柔软,用洁净平滑木板轻压麻体,目的是使其呈扁状平直,有更高的透明度,且在使用时更易打碎,同时也便于计量,该工作可在烘制过程中翻转麻体时进行。
要提高天麻的商品价值,可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严格分级。
每次熟制、烘干,只用一个规格的天麻,以便于掌握火候。
第二,麻体洗净后,用滚皮机将天麻的粗糙外表、斑点等脱掉。
第三,烘制过程中,麻体皮下会有气泡突起,可使用极细的竹针扎破放气,并将表皮抚压平整。
天麻加工常用方法
天麻是一种草药,常用于中药制剂。
下面是一些天麻的常用加工方法:
1. 切片:将天麻切成薄片,方便使用和保存。
2. 研粉:将天麻研磨成粉末状,用于制作药丸、胶囊等剂型。
3. 炙烤:将天麻在火上炙烤,使其质地变硬,增加其药效。
4. 制浸膏:将天麻与水或酒浸泡,浸泡一段时间后,将药渣过滤,得到浸膏。
5. 纳米化处理:将天麻进行纳米级粉碎,增强其溶解性和药效。
6. 发酵处理:将天麻进行发酵处理,使其药性更活化,增加其功能。
这些加工方法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药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工,以便更好地使用和应用。
一、天麻简介别名赤箭、定风草。
为兰科植物。
天麻以块茎入药有息风镇痛作用。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X等地。
杂木林而有大量残留树桩及树根的地方或竹林地中。
天麻即不以根吸收养料,又无绿叶制造养料,必须与一种真菌一密环菌建立共生关系。
才能生长,所以有生长天麻的地方,一定会伴生大量密环菌。
栽培天麻首先应在木棒上培养好密环菌,称之谓菌材或菌棒。
密环菌体侵可利用木棒的营养,然后将天麻栽培在菌村旁边,由菌丝入天麻块茎后吸取腐烂的菌材的养料,供天麻生长发育。
多年生腐生草本,高60—IOOCnI,地下块茎横生,肥厚,肉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约IOeg有不明显的环节。
茎单一,直立,圆椎形,黄赤色,稍带肉质。
叶为退化的膜质鳞片,互生、基部呈鞘状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花冠不整齐,口部倾斜,基部膨大、呈歪壶状。
萌果长圆形至长倒卵形;种子多数而细。
花期6~7月;果期7—8月。
二、天麻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天麻入药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它的药物作用有:1、镇痛作用:用天麻制出的天麻注射液,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近年来,经一些医疗单位1000多例患者的临床试用,有效率达90虹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或)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XX.87%o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
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
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明目、增智作用:天麻尚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目前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
日本用天麻注射液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效率达81%。
天麻采收时间及后期加工方法技术【导读】天麻是我国需求量很大的药材,近几年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天麻的需求量和价格都在逐年上升,这也促进了天麻种植产业。
天麻种植过程中,采收及加工非常重要,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采收时间及加工技术。
天麻是我国需求量很大的药材,近几年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天麻的需求量和价格都在逐年上升,这也促进了天麻种植产业。
天麻种植过程中,采收及加工非常重要,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采收时间及加工技术。
一、天麻采收时间天麻采收应在休眠期或恢复生长前采收。
冬季采收的为“冬麻”,春季采收的为“春麻”,以“冬麻”质量为佳。
在北方或高海拔地区,天麻生长周期短,一般10月下旬就开始休眠,为防止天麻冻坏,应在11月上旬前收获;南方及低海拔地区,天麻生长周期较长,通常在10月下旬至1 1月中旬才停止生长,天麻进入休眠的时间晚,宜在11月下旬至12月前收获,也可在翌年3月下旬前收获。
二、天麻采收方法采收前,先将地上的杂草或覆盖物清除,再挖去覆盖天麻的土层,接近天麻生长层时,慢慢刨开土层,揭开菌材,将天麻从窖内小心逐个取出,严防碰伤,分别将箭麻、米麻、白麻小心放人盛装天麻的竹篓等盛装容器中。
不能用装过肥料、盐、碱、酸等容器装天麻。
三、天麻加工方法技术1、分级。
天麻的大小直接影响蒸制时间和干燥速率,加工前应先根据天麻大小和重量进行分级,一般分为3个等级。
一等:单个重量150g以上,形态粗壮,不弯曲,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无虫伤、碰伤,黄白色,箭芽完整。
二等:单个重量75 -150g,长椭圆形,部分麻体弯曲,无虫伤、碰伤,黄白色,箭芽完整。
三等:单个重量75g以下或有部分虫伤、碰伤,黄白色或有少部分褐色,允许箭芽不完整。
2、清洗。
将分级好的天麻用清水快速洗净,不去鳞皮,不刮外皮,保持顶芽完整。
洗净的天麻应及时加工以保持新鲜的色泽和质量。
3、蒸制。
将不同等级的天麻分别放在蒸笼中蒸制,待水蒸气温度高于100℃以后计时,一等麻蒸20- 40分钟,二等麻蒸15- 20分钟,三等麻蒸10~15分钟。
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品质的影响1.晒干法晒干法是一种常见的天麻加工方法。
在该方法下,新鲜的天麻通过晒干处理。
研究表明,晒干法可以提高天麻中马来酸的含量,其主要原因是在晒干过程中,马来酸可以被转化为其它化合物,从而增加其含量。
同时,晒干法还能够降低天麻中质子化萘啶的含量,这是由于晒干过程中,质子化萘啶可以被分解或挥发出去。
然而,晒干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晒干方法会消耗一定的天然成分,因此,天麻的药效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晒干方法可能导致天麻中部分化学成分的丧失。
例如,晒干过程中,天麻中的一些挥发性成分可能会被散失,从而导致其药效降低。
2.微波干燥法微波干燥法是一种新型的天麻加工方法。
在该方法下,天麻通过微波辐射进行干燥。
研究表明,微波干燥法可以有效地保留天麻中的药效成分。
同时,微波干燥法还可以提高天麻中2,3,5,4'-四羟基苯乙酸等抗氧化成分的含量。
然而,微波干燥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微波干燥法对天麻的加工时间和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加工条件不恰当,则会影响到天麻中药效成分的含量。
其次,使用微波干燥法进行天麻加工需要大量的能源,这也是该方法的一个缺点。
3.蒸制法然而,蒸制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蒸制法可能导致天麻中一些挥发性成分的丧失。
其次,蒸制法会使天麻的含水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其质量,不利于保存和运输。
4.醋制法醋制法是一种常见的天麻加工方法。
在该方法下,天麻先用苏打水浸泡,然后在加入醋中进行醋制。
研究表明,醋制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天麻中的颜色和香味,同时还可以降低天麻中苯丙酮的含量。
总之,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品质的影响是多样的。
每种加工方法都具有其优点和缺点。
因此,在选择天麻加工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天麻采收后如何加工?
天麻怎么样加工?采收回来的天麻怎么样进行加工?天麻加工时需要注意什么?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采收的天麻应及时加工,尤其3~6月收挖的春麻不宜久放,以免影响质量。
1、洗搓:先搓去泥土,再用谷壳加少量水反复搓去块茎鱗片、粗皮、黑迹,亦可用竹片刮去外皮,然后用水洗干净,注意保留芽嘴。
2、蒸煮:按大、中、小分3个等级,一级麻单个重量150克以上,二级麻75~150克,三级麻75克以下,分开蒸,大者一般蒸半个小时,小者蒸10~15分钟,蒸至透心,断面无白点(对着光看没有黑心)。
蒸后摊开晾干水气,以防变色霉烂。
蒸的作用是杀死块茎细胞,并易于干燥,但不可过熟,否则会降低折干率和有效成分含量。
有的地方采用沸水煮,但煮易使有效成分丧失,故不可取。
3、烘炕:可用无烟煤或木炭火烘炕,量大宜用烘房干燥。
开始烘炕时,火力不宜过大,温度宜保持在50℃~60℃,否则外表迅速干燥定型,阻碍水分渗出,并产生气泡。
烘炕中要经常翻动,以免炕焦。
烘至麻体变软时,取出用木板压扁,有气泡者先用竹针刺入麻体放气后再压,然后再继续炕,此时温度可稍高,约为70℃左右,不能超过80℃,接近全干时应降低温度,否则易炕焦变质。
传统加工天麻常熏硫黄,以使天麻色泽白净,并可防虫蛀。
但产生的硫化物有毒性,现已不再使用。
冷却后即可烘干或晒干。
药材应储存于干燥通风,且有防潮措施的环境。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介绍天麻采收后的加工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天麻的采收与加工技术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搞好天麻的采收与加工是提高商品天麻质量最关键的环节。
一、采收:1、采收时间。
天麻的采收时间一般在深秋或初冬(即10-11月),这时天麻已停止生长,采收既便于收获和加工,还有利于收获后及时栽培,同时,此期间采收的天麻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
2、采收方法。
采收天麻时要认真细致,注意不要损伤麻体。
首先应小心地将表土扒去,取出土上层菌材以及填充料,然后轻轻地将天麻取出,这样一层一层地收获。
取出的天麻要进行分类,箭麻和大白麻需及时加工,小白麻和米麻做种用。
做种用的要特别注意妥善保管,以免造成烂种,其具体保管方法是:先用手捏细土能成团,松手可散开为度的湿润细土撒在平地上,以5-10厘米厚为宜,然后将麻种单摆在上面,上面再撒5厘米厚的细润土,注意放种时要小心轻放。
但是,这样保管也不能过长,否则会造成烂种,最好是采收和栽培同时进行,这就需要事先备好新菌材和木段。
二、加工先将采收需加工的天麻用清水洗净,并用薄竹片轻轻刮去块茎表面的粗皮,然后分为大(200克以上)、中(100-200克)、小(100克以下)三级分放在清水中进行浸泡,并及时采取以下加工方法:1、笼蒸法。
先用大火将空蒸笼放在锅中加水蒸至上汽,即锅底水已沸腾,然后将天麻按大、中、小分别放进蒸笼里蒸煮。
大天麻蒸40-50分钟、中等蒸半小时左右、小的蒸10-20分钟,以蒸透为宜,即对着光看不见黑心为准,蒸好后,取出放在事先备好的火烤架上进行烘烤,并用少量硫磺熏蒸1次,一般每10公斤鲜天麻可放硫磺3-5克。
烘烤时要经常翻动,开始火可旺点,当烘烤至麻体开始变软时,即转为文火烘烤,以避免麻体形成离层,出现空心,影响质量。
一旦麻体出现生泡,要用竹针扎入麻体。
当烘烤到6-7成干时,取出用木板压扁,压扁后再烘烤至全干即成商品天麻。
这样加工的天麻色泽鲜艳,质量好,同时,也可放在阳光下曝晒,但所需时间长,不利提高质量。
如果白天放在阳光下曝晒,晚上进行烘烤,可节省部分燃料。
天麻的简易加工方法天麻的加工须先除去天麻的残茎,注意保留箭芽,洗去泥沙,搓去菌索及鳞片,清水洗净后上屉蒸。
火力要强,屉盖要严密,以便能迅速杀死麻体细胞,抑制麻体内的酶类活动,并可防止浆液外渗。
大麻蒸30分钟,小麻蒸15分钟,以熟透(无白心)为度,如有气胀过大的可用生针刺破排气,然后置火炕或烘干室,也可晒干。
一般需4-5千克鲜天麻能加工1千克成品。
1、火炕烘干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开始时火力不可过猛(燃料最好用煤或木柴),使炕温平衡上升,保持在50-60℃。
2-3小时后,使炕温逐渐升到70-80℃,以便麻体内的水分迅速蒸发。
如开始时温度过度,麻体外层因水分迅速蒸发而形成硬壳,内部水分外散受阻,造成长时间不易干透。
当麻麻干到7-8成时,用木板压扁,但用力不可过大,以防跑浆而损失芭效,然后继续上炕烘,此时温度以50-60℃为宜,以防干焦变质(枯炕)。
当干到8-9成时,下炕回潮(发汗),即堆放在低温处,用棉被或双层麻袋盖严,闷10小时以上,使麻体水分外润,然后继续上炕烘至全干,炕温50℃左右。
2、烘干室烘干:将蒸透的药用麻平摆在干燥盘内(注意不要重叠),密闭门窗,开始时温度控制在40-50℃,逐渐升温至70℃,并据室温、湿度的变化情况适时排气,干到7-8成时,压扁,停止排气,烘至全干为止。
(1)四川通江县加工法将商品麻用清水洗净,再用稻草或谷皮搓去鳞片,洗净后趁湿放入无烟封闭式烘炕中,用快水烘至麻体发软(熟透)无硬心时,打开封闭口,继续用微水烘(40-50℃),同时趁软将麻体捏扁,过大而有气胀时可用竹针排气。
当烘至麻体发硬时,下炕回潮(发汗),变软后再入炕,微水洪至干硬,互撞发出清脆响声,再出坑堆放1周左右。
如麻体不再变软,即表示干透,可装箱贮放。
(2)湖北利川福宝加工法先除去商品麻的残茎,注意保留箭芽,洗去泥沙,用薄铁片刮去外皮(注意不要伤肉),立即投入清水中,水沸后按每5千克加100克白矾于沸水中,以水没过天麻为度,边煮边用木椿轻轻搅动,使其均匀受热,煮到无心为止(用竹针试扎或向亮处照看)煮麻时最好按大、中、小麻分类煮。
如何加工及分级天麻从11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天麻处于休眠期。
在此期间天麻都可加工成品药出售。
一般都采用边收边栽边加工,使收获和栽种紧紧相连。
收获期分为冬春两季。
冬收在封冻之前,春收在解冻之后萌动之前(4月中旬)。
收获的天麻想要加工,必须按以下工序进行:分级:箭麻有大小,一级天麻应在150克以上;二级天麻70克~150克;三级天麻70克以下;四级天麻是残缺虫蛀的。
冲洗:把分好级的天麻在水中冲洗干净,马上剥皮蒸煮,称为雪天麻或明天麻。
如果带皮,洗后可直接蒸煮。
应注意的是:天麻不要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否则加工成的成品麻发乌。
蒸煮:天麻入笼后或在水中煮要注意以下几点:A、蒸煮时不要太过。
一级麻煮沸时间应在10分钟~14分钟,二级7分钟~10分钟,三级5分钟~8分钟。
B、随时检查蒸煮情况。
天麻中心有一没透的白心,应占天麻直径的1/5。
这样折干率高。
否则蒸煮太过折干率低。
C、用水煮10千克天麻可加入20克明矾。
加工后的天麻半透明质量高。
硫磺熏:蒸煮后的天麻用硫磺熏的目的是为了外形美观,色泽洁白透明,质量好,并可防虫蛀。
把出锅的天麻摆放在床上的竹帘上,用塑料布盖严,床下点燃硫磺,熏5小时~6小时,然后上炕烘干。
烘干或晒干:如果天麻量大,最好建一回龙炕,上放竹帘,竹帘上放天麻,开始时温度应保持在55℃~65℃,经30小时后,温度可达80℃,不要超过85℃。
一般60小时即可全干。
也可在55℃~65℃温度下,经48小时,可出炕堆放,用麻袋等物闷盖发汗8小时,然后用木板压扁整形,然后再上炕继续炕干。
整形的目的是无皱纹好看。
储存:加工好的天麻放在塑料袋中储存,只要不受潮一般不会霉变。
伏天可以暴晒。
在储存期间可以用报纸包些花椒放在袋中可防虫蛀。
等级:一级干货黄白色,坚实半透明状,无空心,无枯炕虫蛀,每公斤26个以内。
二级干货表面黄白色,体坚实不易折断,半透明状,无空心,无虫蛀,无霉变,每公斤26个以上。
三级干货:表面黄白或褐色,半透明,无霉变无虫蛀,扁缩而弯曲,每公斤90个以内。
天麻深加工实施方案天麻,又名川天麻、川芎,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材。
天麻具有祛风镇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的需求不断增加,天麻的深加工也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将就天麻深加工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天麻深加工的意义。
天麻作为一种中草药材,经过深加工可以提高其药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深加工能够将天麻加工成不同的制剂,如天麻颗粒、天麻胶囊、天麻片等,方便患者服用,同时也方便了药企的生产和销售。
此外,深加工还可以提高天麻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天麻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天麻深加工的实施方案。
1. 原料采集和初加工。
天麻的原料采集需要选择优质的生长环境和规范的采收标准,保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采集后的天麻需要进行初加工,包括清洗、晾晒等步骤,确保原料的干净和干燥,为后续的深加工提供良好的原料基础。
2. 深加工工艺。
天麻的深加工工艺包括研磨、浸提、干燥、制粒、包装等多个环节。
在深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规格,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流程,满足市场的需求。
3. 质量控制。
天麻深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原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成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药材标准和质量要求。
只有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4. 市场推广。
天麻深加工的产品需要进行市场推广,包括制定营销策略、开展宣传推广、拓展销售渠道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天麻深加工产品的优势和特点,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总结。
天麻深加工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可以为天麻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只有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天麻加工技术
天麻采挖后,应及时加工,一般以5天之内加工为宜,以免烂麻造成损失。
天麻加工有如下几道工序:
(一)分档。
天麻大小及完好程度直接影响蒸煮时间和干燥速率,按鲜麻大小及完好程度大致分档,便于加工。
鲜麻重0.3斤以上为一档,0.15—0.3斤为二档,0.15斤以下麻体完整者为三档,挖破、病虫危害鲜麻统归为等外品。
(二)洗净泥土。
注意天麻不可长时间浸泡,当天洗净的天麻一定要在当天蒸煮完毕。
否则,加工成品外观发黑。
(三)蒸煮。
1、蒸制方法:在蒸笼中蒸5—30分钟。
时间:一档麻15—30分钟,二档麻10—15分钟,三档及等外麻5—10分钟。
程度:以天麻稍有白心为度,判断方法同煮制方法。
蒸制方法天麻药效损失较少。
2、煮制方法:大量加工蒸制困难,多采用煮法加工。
水开后,天麻分批分档投放开水中,水深应超过天麻,并用光滑木棍不断搅拌,使天麻受热均匀。
天麻量少也可先煮一档天麻,过3—5分钟再放入二档天麻,再过3—5分钟放入三档天麻,一锅煮好后同时捞出。
时间:一档麻10—15分钟,二档麻7—10分钟,三档及等外麻5—8分钟。
程度:断面留有5—8mm的白心,占断面六分之一—五分之一。
判断:拿天麻在暗处往亮处看,看见透明的天麻中间还留有笔杆粗细一条暗影即可出锅;也可用手用力捏压天麻,若发出“喳喳”的响声,则说明煮沸时间合适。
大量加工可掰开天麻检查,只要白心占直径五分之一以下即可。
天麻煮沸时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明矾,比例以10斤天麻加明矾0.2斤,加工后的天麻外观半透明,质量好,对内质没有影响。
(四)烘干。
1、简易烘干。
采用各式自制火炕烘干。
开始烘烤温度50—60℃(切忌过高,否则糖心,也不宜低于45℃否则生霉),使天麻体内水份迅速蒸发,到七、八成干时,取出压偏,发现气泡用竹针穿刺放气。
第二次上炕时,在炭火上加硫磺泥球(三份磺、七份泥加水和匀干燥)熏炕,可提高天麻明度并防虫蛀。
天麻快干时,火力降至50℃,不宜急火,以免炕焦。
若遇晴天,可以采用白天晒,夜晚炕,一气弄干,这样加工的天麻,黄白色,半透明,中药上称为“明麻”。
2、机械烘干。
采用烘干机或烘房烘干。
最佳工况为65℃,1米秒风速。
机械烘干批量大,质量稳定,加工出的天麻质量上乘。
(五)分级。
商品干天麻分为四个等级:
一等:平均单体重38克以上,每公斤26个以内,呈扁平长椭圆形,表面黄白色,体质坚实,半透明,无空心、枯炕、虫蛀、霉变。
二等:平均单体重22克以上,每公斤46个以内,可稍弯曲,其它要求同一等。
三等:单体平均重11克以上,每公斤90个以内。
可扁缩弯曲,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
其它同一等。
四等:单体平均重8克左右,每公斤约120个,包括空心、碎块、色次的天麻,无霉变、灰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