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有机合成材料 教案 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7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教学过程】《有机合成材料》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近一年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并能够对物质的分类有初步的认识,尤其对无机物的分类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存在着模糊不清,要注意引导点拨加以区分。
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体味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重点认识到“白色污染”带给我们的危害,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因此需要多方面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机合成材料》效果分析1.本课题就知识内容本身并不是很难,知识点也不是很多,教材内容设计过渡条理,学生们对教学难点的学习较易掌握。
能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能够体会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差别,也能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区分有机小分子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达标题目设计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年龄及知识水平特征,大多学生都能掌握物质的分类及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区别、知道白色污染的后果和处理的大概方法。
3.就课堂上学生们的情绪表现来看,教师实现学生主动自主的快乐学习、获得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环境科学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并积极主动的乐于社会实践、深感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任重而道远!《有机合成材料》教材分析《有机合成材料》评测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碳酸钙 B.二氧化碳 C.乙醇 D.硫酸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 B.棉花 C.腈纶 D.天然橡胶3.区分羊毛和涤纶最简单的方法是( )A.放入水中看是否溶解B.用肥皂水加以区分C.通过燃烧方法辨闻气味和用手捻进行区分D.分别测定它们的拉力进行比较区分4.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是指()A.冶炼厂排放的白色烟末B.石灰窑排放的白色污染物C.人们遗弃的聚乙烯等塑料垃圾D.废弃的瓷砖等白色建筑材料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强化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B.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C.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有机合成材料》课后反思1.本课题中涉及的材料有很多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学中把生活中各种材料适时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对不同材料的差异形成更直观的认识,使“常见材料的辨识”这一难题解决的更为容易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2.3《有机合成材料》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2.3《有机合成材料》是本册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以及有机合成材料的相关概念。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化学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等基础知识,对于有机合成材料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2.难点: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有机合成材料的相关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3.准备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塑料瓶、合成纤维衣物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属于什么材料,引出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特点和应用的PPT,让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类有机合成材料,并总结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是学生在学习了有机物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对有机合成材料进行探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通过介绍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使学生了解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历史;常见合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机物的基础知识,对有机物的概念、分类、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合成材料的认识相对较浅,对合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需要进一步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合成材料可能有所接触,但对其分类和特点不够明确。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
2.有机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合成材料,加深学生对合成材料的认识。
3.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准备合成材料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合成材料实例,如塑料瓶、合成纤维衣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材料是如何产生的吗?”、“它们有什么特殊性质?”激发学生对合成材料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合成材料的概念、分类、性质及用途。
通过PPT展示合成材料的图片、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合成材料。
同时,讲解合成材料的特点,如轻便、耐用、易加工等。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能区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2.过程与方法(1) 学会分析归纳、找共同点进行分类的学习方法。
(2)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3)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4)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知道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辨别有机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方法探究、启发、实验、阅读、讲解、讨论等。
教具准备投影仪和相关资料;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聚乙烯塑料碎片、棉花、羊毛、木片、干草;的确良、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制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引言]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探索太空世界,都离不开材料。
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紧密相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多的是有机合成材料。
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有机合成材料的诞生,结束了人类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
[板书]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过渡]到底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呢?要找到答案,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板书]一、有机化合物[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活动与探究来了解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活动与探究][投影下表,请学生完成][根据上表讨论]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中都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有确定数值,而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无固定数值,且其数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比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大得多。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课题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途以及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
方法
问题引导、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课前
准备
活动器材,课件,计算机
教学内容
与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1. 核心价值与功能(1)学科价值:整合有机反应,建立物质转化观;体会转化过程中逆推的思想和原则。
(2)社会价值:体会科学家经过理性的思考和大量的实验可以合成出人们需要的物质。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巩固官能团的性质及转化的一些方法②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②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有机合成的学习,体会化学的魅力②通过有机合成题的成功突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有机化学的乐趣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中的应用(2)难点:逆合成分析法思维能力的培养(3)障碍点:官能团的性质二.说教法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首先是新课程的理念,落实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其次是建构主义理论。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问题驱动式教学。
以问题解决为驱动,在促进学生学科认知发展方面具有过程性的教育价值。
2. 教学策略(1)学生障碍点解决策略:课前热身,从官能团的性质、官能团的引入、反应类型、常见试剂与反应条件四个方面进行复习(2)学生的难点解决策略:提供大量素材,利用媒体演示,采取问题解决式教学方式,同时将任务按步骤分解3. 教学设计(1)有机反应的学习方法①明确研究有机反应的一般思路②熟练从不同视角看有机反应(2)有机合成的学习方法①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原则②学习有机合成的方法③有机合成的综合练习4. 学情分析(1)已知:①基本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性质②知道一些官能团引入的方法③知道一些碳链增减的方法(2)未知:①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②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原则三.说过程1. 教学线索一条明线:引入合成——初识合成——学习合成——体验合成——感悟合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2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3.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2.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
三、教学难点1.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2.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1. 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
2. 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1.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聚合反应;–缩聚反应。
2.合成纤维的制备方法:–溶解法;–干法。
3.合成树脂的制备方法:–酯交换反应;–缩聚反应。
3. 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合成纤维制品等。
•合成纤维的应用:–布料;–纺织品;–化纤制品等。
•合成树脂的应用:–粘合剂;–涂料;–石油加工等。
1. 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 你们知道有机合成材料是什么吗? * 有机合成材料有哪些分类?2. 知识讲解(25分钟)分别介绍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各种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
3. 实例分析(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实验演示,展示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
学生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归纳(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的了解。
六、教学资源1.课本《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3.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评估1.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的理解;2.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实验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和分类基本掌握。
但是实验环节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操作技巧,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设计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有机合成材料是指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2. 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等。
3. 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可塑性、可弹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4. 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日常生活、医药、农业、工业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机合成材料制品,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合成材料的广泛应用。
2. 讲解知识点:教师讲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有机合成材料制品,让学生了解其制作过程和应用。
第二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包括单体、催化剂、聚合反应等。
2. 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命名原则和化学结构。
教学内容:1. 单体: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可以进行聚合反应。
2. 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起到加速反应速度的作用。
3. 聚合反应:通过单体的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4. 有机合成材料的命名原则和化学结构:根据单体的结构和反应过程进行命名。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有机合成材料制品的化学结构,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
2. 讲解知识点:教师讲解单体、催化剂、聚合反应等基本概念,以及有机合成材料的命名原则和化学结构。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有机合成材料制品的化学结构,让学生了解其命名原则和化学结构。
第三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聚合反应、化学反应等。
2. 掌握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过程和条件。
教学内容:1. 聚合反应:通过单体的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包括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共聚合等。
2. 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第2课时有机合成材料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了解使用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塑料性质的探究及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实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了解常见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及其用途。
【阅读思考】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P104,并依次回答下列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交流回答】1.棉花、羊毛、蚕丝和天然橡胶等属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三类属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
【提出问题】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活动与探究1】学生实验:撕掉塑料薄膜加热塑料片【提出问题】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交流回答】链状高分子都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纤维;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
【活动与探究2】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纤维制成,实验台面上的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都是纤维制成的。
学生实验:燃烧不同颜色的线,观察燃烧时的现象,并得出结论。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通用6篇)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及其应用;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调查“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常见合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一些新型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教学难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教学方法:讨论、练习、实验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日常生活不同领域中应用的各种各样的材料谈话引入: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材料,材料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质量。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生活中的物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学生交流、汇报)合成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到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需要。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类有机合成材料。
质疑: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顾名思义有机合成材料即利用有机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人工合制而成的材料。
过渡:那么什么是有机物呢?二、新课探究(一)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
2、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3、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幻灯片展示:聚乙烯分子模型和高分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第一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1.1 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1.2 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1.3 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1.4 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原理2.1 有机合成材料的制备方法2.2 有机合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关系2.3 有机合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策略2.4 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能优化方法第三章: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3.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3.2 高分子的制备方法3.3 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关系3.4 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第四章:有机合成材料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4.1 有机合成材料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4.2 有机合成材料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4.3 有机合成材料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4.4 有机合成材料在药物工业中的应用第五章:有机合成材料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5.1 有机合成材料的环境污染问题5.2 有机合成材料的降解与回收利用5.3 可持续发展与有机合成材料的关系5.4 绿色有机合成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第六章: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与测试方法6.1 机械性能测试6.2 热性能测试6.3 电性能测试6.4 光学性能测试6.5 分析与表征技术第七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案例分析7.1 塑料制品的应用案例7.2 橡胶制品的应用案例7.3 合成纤维的应用案例7.4 涂料与胶粘剂的应用案例7.5 药物与农药的应用案例第八章:有机合成材料的安全性与健康影响8.1 有机合成材料的安全性问题8.2 生物降解性与生物相容性8.3 有机合成材料的人体健康影响8.4 安全使用与防护措施第九章:现代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趋势9.1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的研发9.2 功能化与智能化有机合成材料9.3 生物模拟与仿生有机合成材料9.4 有机合成材料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第十章: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与研究方法10.1 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策略10.2 实验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0.3 有机合成材料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0.4 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重点关注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理解有机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的不同之处。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了解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2.了解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辩证地对待塑料的利与弊。
三、教学过程【旧知回顾】物质的分类。
【交流讨论】从物质分类角度判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属于哪类物质?【总结与交流】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它们与我们之前所接触到的物质都不同,都不属于酸、碱、盐及氧化物,而属于另一类物质——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过渡】那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学习一下。
【播放视频】《认识有机化合物》【总结】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知道,有机物分子中都含有碳原子。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视频内容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并说一说哪些是有机物?哪些是无机物?【总结与交流】其中,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是有机物,而硫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属于无机物。
【总结】化合物可以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而一般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但由于CO、CO2、H2CO3和碳酸盐等物质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金刚石、石墨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单质,不是无机物也不是有机物。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03第一段内容,说一说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
【讲解】1.碳原子可与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2.碳原子之间还可相互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3.含相同的原子和相同原子的原子数时,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
【交流讨论】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总结与交流】有机物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分为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又简称有机高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有机合成材料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三、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引起了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变化。
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并没有改变。
这是从质的方面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一:红磷燃烧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气球胀大,待装置冷却后,气球变瘪,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
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小结: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提问:是否是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间都存在以上质量关系?这种质量关系是否具有普通意义?探究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
表达式: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小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1)必须是真正参加反应的物质(2)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第二课时【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板书】2、质量守恒的原因【讲解】这是因为化学的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1)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和问题。
(3)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3)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通过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教学方法探究、启发、实验、阅读、讲解、讨论等。
教具准备课件,聚乙烯塑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探索太空世界,都离不开材料。
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紧密相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得最多的是有机合成材料。
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有机合成材料的诞生,结束了人类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
[板书]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过渡]到底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呢?要找到答案,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板书]一、有机化合物[师]下面,我们就通过活动与探究来了解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活动与探究][引导学生完成课本102页的表格][投影下表,请学生合对]化合物化学式组成元素相对分子质量甲烷CH4C、H 16乙醇C2H5OH C、H、O 46葡萄糖C6H12O6C、H、O 180淀粉(C6H10O5)n C、H、O 几万到几十万蛋白质C、H、O、N 几万到几十万硫酸H2SO4H、S、O 98 氧氧化钠NaOH Na、O、H 40氯化钠NaCl Na、Cl 58.5 [根据上表讨论]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中都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有确定数值,而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无固定数值,且其数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比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大得多。
[设问]已知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都属有机物,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来命名有机物?[生]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就叫有机物。
[生]应该说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
[评价]大家回答得很好![讲解]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人们把像葡萄糖、甲烷、酒精、蔗糖等这类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解释]组成中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叫做无机化合物,如水、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碳酸、食盐等。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熟悉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故人们将它归到无机化合物中来研究。
[讲解]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
通常称它们为小分子。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
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
[过渡]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但由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需求。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应运而生,简称合成材料。
[板书]二、有机合成材料[讲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从此,人类摆脱了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在改造大自然的进程中大大前进了一步。
合成材料品种很多,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讲解]由于合成材料的原料丰富易得、制造加工简单、性能千变万化,所以,合成材料一经出现,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引导学生看图片]介绍:年产10万吨的合成纤维厂产量相当于约8万公顷棉田一年的产棉量,约2000万只绵羊一年的产毛量。
年产10万吨的合成橡胶厂产量相当于约15万公顷橡胶林一年的产胶量。
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合成材料。
[讲解]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
如聚乙烯分子就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手拉手”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引导学生看图片(聚乙烯分子模型)]探究活动给学生发聚乙烯塑料,引导学生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撕,用的力是否相同?[引导学生看图片(高分子结构示意图)]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状(引导学生看高分子结构示意图)[讲解]高分子的结构不一样,其形成物质的性质就不一样。
如链状结构的聚乙烯塑料与网状结构的酚醛塑料(俗称电木)的性质就不相同。
[引导学生看实验视频]:加热聚乙烯塑料碎片。
现象:加热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时又熔化。
[讲解]我们刚才观察到的塑料的这种性质叫热塑性。
具有热塑性的塑料可反复加工,多次使用,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压制成所需的各种形状,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
若我们给酚醛塑料加热,其只能烧焦而不能熔化,我们把这种性质叫热固性。
[引导学生看图片]: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区别[讨论]结合塑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讨论: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应如何封口?电木插座破裂后能否进行热修补?为什么?[讨论结果]因聚乙烯塑料有热塑性,故可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封口;因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故不能进行热修补。
[介绍]塑料的品种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
[看图片]几种常见塑料的性能和用途[讲解]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是我们使用最多的塑料。
[过渡]高分子材料中的纤维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之分。
[展示图片][讲述]以上这些物质都是天然纤维,它们可以制成棉布、纯毛线、纸张等。
它们透气性好、吸水性也好,但它们易缩水,不耐磨。
涤纶、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制品。
[讲解]它们最明显的优点是: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缩水。
缺点是:吸水性、透气性差。
[看图片内容]思考回答:你知道小芳、小明和小刚买的秋衣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你能帮小明和小刚在市场上挑选一件穿起来比较舒适、弹性又好、又耐磨的秋衣吗?[生]可用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进行混合纺织的。
[师]很正确。
这也是商店里的时髦衣物多为混纺织品的缘故。
[过渡]下面我们学习合成橡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6页关于橡胶的知识回答:1、合成橡胶是怎样制得的?2、合成橡胶的种类有哪些?3、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有哪些优点?[学生看书后回答]1、人们在了解了天然橡胶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后,进行仿照,并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橡胶,即合成橡胶.。
2、合成橡胶的种类有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等。
3、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和耐高温等性能。
[承接]正因为如此,合成橡胶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12—19(合成橡胶的用途)][转折]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
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
这是因为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引导学生看图片]1.白色污染2. “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3.关于塑料的信息让学生思考后回答:1、使用塑料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2、“白色污染”问题是人类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白色污染”呢?[请学生看书后回答]方法有: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讲解]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加强回收、使用可降解塑料是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措施。
回收废弃塑料是非常重复的,因为塑料回收不仅可以减少废弃塑料的数量,而且节约资源。
但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因为不同种类的塑料,其再利用的途径是不同的。
[设问]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困难呢?[讲解]从改进塑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入手,研制新型的可降解塑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最有前景的措施。
[引导学生看图片[(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过渡]近年来,为了解决使用合成材料带来的环境问题,新型有机合成材料逐渐向对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引导学生看图片]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有机合成材料有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并知道了有机合成材料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将来对我们都很重要。
还知道了白色污染及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还了解了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课堂练习:1、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陶瓷B、聚乙烯塑料C、棉麻织品D、铝合金2、制造下列物品应该用热固性塑料的是()A、炒菜用的铁锅手柄B、食品包装袋C、雨衣D、塑料盆塑料桶课外作业:1、收集一些服装的标签,了解服装面料的纤维种类。
根据服装标签上的说明,思考不同纤维制成的服装在洗涤、熨烫时的注意事项。
2、收集一些衣料的纤维,如:棉线、纯毛毛线、服装里料、女丝袜,取一部分做燃烧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明初步鉴别各种纤维的简单方法及现象。
板书设计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一、有机化合物二、有机合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