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7历年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6
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 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蒹葭》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首爱情诗B.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C.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意思相同D.王国维称赞其最得“风人深致”2.《氓》“总角之宴,言笑晏”中,“宴”的意思是A.欢乐B.宴会C.财物D.回忆3.下列在写作手法上明显体现出“春秋笔法”的语句是A.郑伯克段于鄢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乐莫乐兮新相知D.学不可以已4.《秦晋崤之战》选自A.《国语》B.《左传》C.《战国策》D.《论语》5.下列著作或篇目中,属于语录体的是A.《庄子》B.《离骚》C.《左传》D.《论语》6.《论语》的《侍坐》篇中,表现出志向远大、直爽豪放性格特点的人物是A.子路B.冉有C.公西华D.曾皙7. 成语“缘木求鱼”出自A.《论语·侍坐》B.《孟子·齐桓晋文之事》C.《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D.《庄子·逍遥游》8.《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句中,“中”的意思是A.符合B.约束C.截断D.绑缚9.先秦诸子中,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10.班固《离骚赞序》将“离骚”解释为A.离别的忧愁B.牢骚C.遭受忧患D.远离骚扰11.《论督责书》的作者是A.李斯B.贾谊C.司马迁D.班固12.《两都赋》的作者是A.贾谊B.司马迁C.班固D.李斯13.《迢迢牵牛星》“脉脉不得语”中,“脉脉”的意思是A.含情相视的样子B.沉默不语的样子C.怨恨的样子D.失望的样子14.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总体格调特点是A.欢快明朗B.昂扬慷慨C.清婉秀丽D.华美秾艳15.下列篇目中,属于文学批评的文章是A.《陈情表》B.《典论·论文》C.《与陈伯之书》D.《北山移文》16.下列援引了牵牛织女神话传说的作品是A.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B.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C.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D.曹植《赠白马王彪》17.曹植《洛神赋》“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中,“抗”的意思是A.举起B.对抗C.抵御D.拒绝18.陶渊明“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中,“虚室”用来比喻A.心B.世俗杂事C.仕宦生活D.家庭19.从篇目分类来看,通行的《世说新语》一般被分为A.十二门B.二十四门C.三十六门D.六十四门20.诗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中,“南冠”代指A.帽子B.囚犯C.家乡D.亲人21.被后世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竞为大家”的作品是A.《从军行》B.《长安古意》C.《登幽州台歌》D.《春江花月夜》22.王维诗《观猎》又名A.《猎骑》B.《狩猎》C.《田猎》D.《打猎》23.诗句“穷年忧黎元”中,“黎元”指的是A.天子B.百姓C.家人D.朋友24.岑参世称“岑嘉州”的原因是A.籍贯嘉州B.曾嘉州刺史C.自号嘉州山人D.在嘉州登进士第25.《昌黎先生集》的作者是A.韩愈B.柳宗元C.刘禹锡D.韦应物26.《送孟东野序》中,“孟东野”指的是A.孟浩然B.孟郊C.孟云卿D.孟昶2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白居易28.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是一首A.咏物诗B.爱情诗C.讽刺诗D.咏史诗29.诗句“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中的“贾生”是A.秦朝人B.汉朝人C.隋朝人D.唐朝人30.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是A.李璟B.李煜C.李白D.李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诗歌中,出自《九章》的是()A.《湘夫人》B.《国殇》C.《哀郢》D.《离骚》2.《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中“众芳”比喻的是()A.美好的品德B.坚强的毅力C.正确的道路D.众多的贤臣3.下列文章中,以运用比喻和排比手法为特色的是()A.《烛之武退秦师》B.《邵公谏厉王弭谤》C.《苏秦始将连横说秦》D.《难一》4.《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认为齐王有推行仁政之心的依据是()A.以羊易牛B.为长者折枝C.力足以举百钧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5.贯穿《逍遥游》全文的中心线索是()A.有无之辨B.虚实之辨C.小大之辨D.人我之辨6.下列成语中,出自《劝学篇》的是()A.缘木求鱼B.前倨后恭C.锲而不舍D.退避三舍7.《谏逐客书》通篇的着眼点是()A.客卿的去留B.秦国的存亡C.百姓的安危D.敌国的强弱8.《报任少卿书》中“报”的意思是()A.拜谢B.赠与1C.回答D.致意9.《苏武传》中,被苏武指责为“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的是()A.虞常B.张胜C.卫律D.李陵10,下列诗作中,属于骚体诗的是()A.《七哀诗》B.《西北有高楼》C.《四愁诗》D.《陌上桑》11.《迢迢牵牛星》中“终日不成章”,所借用的诗句所属的篇章是()A.《氓》B.《湘夫人》C.《离骚》D.《大东》12.被沈德潜评为“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有其声音面目”的诗作是()A.《迢迢牵牛星》B.《平陵东》C.《行行重行行》D.《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3.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A.曹操《步出夏门行》B.曹丕《燕歌行》C.曹植《吁嗟篇》D.鲍照《代东武吟》14.《赠白马王彪》“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这里的“玄黄”指()A.马病B.人病C.天地D.颜色15.下列诗作中,写出了英雄末路的沉痛感叹的是()A.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B.陈琳《饮马长城窟行》C.阮籍《咏怀诗》(驾言发魏都)D.刘琨《重赠卢谌》16.“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两句出自()A.王粲《登楼赋》B.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C.丘迟《与陈伯之书》D.吴均《与宋元思书》17.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名句是()A.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B.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D.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18.“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出自()A.庾信《哀江南赋序》B.孔稚珪《北山移文》2C.吴均《与宋元思书》D.郦道元《三峡》19.下列江淹《别赋》文句中,描写从军者之别的是()A.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B.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霑罗裙C.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D.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20.下列《北山移文》文句中,写假隐士的是()A.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B.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C.闻风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D.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21.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一抔之士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六尺之孤”是指()A.作者自己 B.嗣位的中宗C.李敬业D.武则天22.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端居”意思是()A.隐居B.端坐C.苦读D.安居23.出自《辋川集》组诗的王维诗是()A.《渭川田家》B.《山居秋暝》C.《终南山》D.《鹿柴》24.下列诗句中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是()A.山回路转不见君B.砅崖转石万壑雷C.千岩万转路不定D.百步九折萦岩峦25.杜甫诗中以诗人自我形象收束全篇的是()A.《望岳》B.《春望》C.《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D.《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26.下列《师说》句子中,前后存在对比关系的是()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7.《段太尉逸事状》中,痛斥焦令谌的人物是()3A.郭子仪B.郭晞C.白孝德D.尹少荣28.《琵琶行》中,形容音乐清脆高扬的诗句是()A.大珠小珠落玉盘B.间关莺语花底滑C.银瓶乍破水浆迸D.大弦嘈嘈如急雨29.下列诗句中,运用互文见义手法的是()A.芙蓉泣露香兰笑B.辛苦日多乐日少C.孤山寺北贾亭西D.烟笼寒水月笼沙30.下列别号中,属于杜荀鹤的是()A.九华山人B.江湖散人C.甫里先生D.莲峰居士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诗句“三岁贯女,莫我肯劳”出自A.《氓》B.《君子于役》C.《将仲子》D.《硕鼠》2.下列《湘夫人》诗句中,直接描述主人公忧愁情思的是A.洞庭波兮木叶下B.鸟何萃兮中C.思公子兮未敢言D.捐余袂兮江中3.《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选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4.下列文句,出自《邵公谏厉王弭谤》的是A.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B.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C.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D.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5.苏秦“将说楚王,路过洛阳”,对其“侧目而视,倾耳而听”的是A.妻B.父母C.嫂D.地方官6.下列文章中,从一连串日常生活的小是小非入手,引出大题目的是A.《侍坐》B.《晋文公之赏》C.《非攻》D.《论贵粟疏》7.《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这里的“一夫”是指A.赵高B.陈涉C.项羽D.刘邦8.晁错《论贵粟疏》上奏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9.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说:“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他表达的意思是A.修身者,智之府也B.上之不能纳忠效信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D.士为知己用,女为说己容10.《苏武传》中,李陵受单于之命来劝降,苏武的回答是A.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B.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C.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D.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11.《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的诗篇即是A.《四愁诗》B.《陌上桑》C.《西北有高楼》D.《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2.下列《行行重行行》诗句中,暗示思妇对丈夫在外行为的挂念和猜疑的是A.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B.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C.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D.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13.曹植《赠白马王彪》中“年在桑榆间”,是指A.人到老年B.命悬天上C.无法见面D.归隐农村14.有“洛阳纸贵”之誉的作品是A.《登楼赋》B.《洛神赋》C.《三都赋》D.《别赋》15.《重赠卢谌》的作者生活在A.东汉B.西晋C.东晋D.西汉16.下列写到自然景物的句子中,语意双关,象征作者行止的是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B.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C.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D.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17.陶渊明《咏荆轲》取材于A.《左传》B.《国语》C.《韩非子》D.《史记》18.下列作品中,属于骈文的是A.《与山巨源绝交书》B.《水经注》C.《与宋元思书》D.《世说新语》19.《北山移文》“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其中所用典故出自A.《孟子》B.《庄子》C.《荀子》D.《墨子》20.名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作者是A.江淹B.庾信C.鲍照D.谢21.下列《滕王阁序》文句中,运用典故出自《论语》的是A.怀帝阍而不见B.他日趋庭,叨陪鲤对C.接孟氏之芳邻D.今兹捧袂,喜托龙门22.“初唐四杰”中诗文集名《幽忧子集》的是A.杨炯B.卢照邻C.王勃D.骆宾王23.下列诗句属于孟浩然所作的有A.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B.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4.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送行的对象是A.高适B.张守C.封常清D.哥舒翰25.李白下列诗篇作于“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后的一首是A.《古风》(大车扬飞尘)B.《蜀道难》C.《将进酒》D.《行路难》26.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受降城”故址在今A.宁夏B.甘肃C.新疆D.陕西27.《玄真子》的作者是A.陆龟蒙B.李朝威C.张志和D.韦庄28.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共来百越文身地”一句,典出A.《庄子》B.《孟子》C.《楚辞》D.《诗经》29.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的作者是A.南朝宋的君王B.南朝齐的君王C.南朝梁的君王D.南朝陈的君王30.词调《乌夜啼》又名A.子夜歌B.吴声曲C.相见欢D.山花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卷(课程代码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君子于役》选自《诗经》中的(A)A.《王风》B.《唐风》C.《秦凤》D.《卫风》2.下列属于国别体史书是(B)A.《史记》B.《战国策》C.《汉书》D.《左传》3.《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C)A.《史记》B.《汉书》C.《国语》D.《三国志》4.《论语》共有(D)A.十篇B.三百六十篇C.十八篇D.二十篇5.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的是(D)A.孔子B.孟子C.庄子D.墨子6.《劝学》篇选自(C)A.《论语》B.《九章》C.《荀子》D.《韩非子》7.《谏逐客书》写“缪公求士”所得之一是(D)A.商鞅B.张仪C.范睢D.蹇叔8.下列《过秦论(上)》中的语句,描述陈涉的是(D)A.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B.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C.有席卷天下,包举字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D.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9.《李将军列传》中,称李广为“汉之飞将军”的是(D)A.汉文帝B.汉武帝C.卫青D.匈奴10.《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这里.所写刘兰芝行为发生的时间是(C)A.未嫁焦家时B.嫁到焦家时C.被焦母驱遣时D.嫁到太守家时11.汉乐府的句式除多采用五言外,还多采用(D)A.三言B.四言C.六言D.杂言12.《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这里“君”指的是(A)A.丈夫B.妻子C.国君D.朋友13.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C)A.曹操《短歌行》B.王粲《七哀诗》C.曹丕《燕歌行》D.鮑照《拟行路难》14.王粲《七哀诗》的时代背景是(B)A.王莽之乱B.董卓之乱C.八王之乱D.七国之乱15.下列人物中,属于《画工弃市》记述其故事的是(C)A.西施B.赵飞燕C.王昭君D.杨贵妃1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称其辞官的季节是(D)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7.下列人物中,被钟嵘称为“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的是(B)A.左思B.鮑照C.江淹D.谢灵运18.名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出自(B)A.《石壁精舍还湖中作》B.《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C.《归去来兮辞》D.《归园田居》19.丘迟《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中的“故国”是指(B)A.齐朝B.梁朝C.陈朝D.晋朝20.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的“北山”是指(A)A.钟山B.泰山C.嵩山D.华山21.《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张丞相”是指(A)A.张九龄B.张巡C.张若虚D.张籍22.《辋川集》的诗歌体式是(C)A.七律B.七绝C.五绝D.五律23.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这首诗写于(B)A.冬至B.重阳节C.元宵节D.霜降24.“乍可狂歌草泽中”中“乍可”的意思是(C)A.忽然B.短暂C.只可D.随意25.“平沙无垠,夐不见人”中“夐”的意思是(B)A.深邃B.遥远C.高大D.灰暗26.下列作品作者为韦应物的是(A)A.《滁州西涧》B.《夜上受降城闻笛》C.《北征》D.《喜外弟卢纶见宿》27.“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中“挼”的意思是(C)A.拿着B.摘取C.揉搓D.捏着28.下列字号属于陆龟蒙的是(A)A.天随子B.幽忧子C.飞卿D.放翁29.《钴鉧潭西小丘记》中“钴鉧"原指(C)A.宝石B.锄头C.熨斗D.美玉30.《水夫谣》中“水夫“指的是(C)A.渔民B.水军C.纤夫D.卖水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诗经》中所收诗歌,其年代大约始于西周初年,断至_______。
2、《左传》的作者,相传是_______。
3、孔子是春秋末年_______国人。
4、《哀郢》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
5、《苏武传》中,用人情感化劝降苏武的是_______。
6、《迢迢牵牛星》中写牛郎织女"_______,脉脉不得语。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诫后主"不宜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8、《拟咏怀》的作者是_______。
9、王勃《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是指著名诗人_______。
10、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表达凌云壮志:"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
"11、韩愈的《_______》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1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是指_______。
13、《待漏院记》的作者是_______。
14、欧阳修《醉翁亭记》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这里的"乐"是指_______。
15、北宋_______与其子拭、辙皆当时著名文人,世称"三苏"。
16、《稼轩长短名》是_______的词集。
17、"枯藤老树昏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出自_______的名篇《天净沙·秋思》。
18、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中"县官"是指_______。
19、吴伟业名句"恸哭文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指的是_______。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__试题课程代码:00532真题+答案第一篇: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__试题课程代码:00532真题+答案1、《硕鼠》的主要表现方法是(C)A.拟人 B.夸张 C.借喻 D.衬托2、下列诗句,出自《哀郢》的是(D)A.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襟兮醴浦 C.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B.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D.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3、《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这句话的意思是(A)A.没有秦穆公的帮助,我们到不了今天B.没有秦军的配合,我们战胜不了郑国C.没有佚之狐推荐,郑伯不会用烛之武D.没有烛之武游说,局势不会这样变化4、《冯谖客孟尝君》:“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这里“矫”的意思是(C)A.传达 B.矫正 C.假托 D.违背5、《逍遥游》:“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这里“之人”是(D)A.宋荣子 B.列子 C.许由 D.藐姑射山神人6、“矛盾”一词出自(D)A.《齐桓晋文之事章》 B.《非攻(上)》 C.《晋文公之赏》D.《舜之救败》7、《论贵粟疏》写到有一种人“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这种人是(D)A.王侯 B.官吏 C.武士 D.商人8、《项羽本纪》中“当是时,诸将皆折服,莫敢枝梧”,这时发生的事件是(A)A.项羽杀宋义 B.钜鹿之战 C.鸿门宴D.垓下之围9、张衡《四愁诗》中想象雁门景象的一句是(C)A.欲往从之湘水深 B.欲往从之陇阪长 C.欲往从之雪纷纷 D.欲往从之梁父艰10、《陌上桑》描写罗敷美貌,所采用的手法是(D)A.具体刻画 B.运用比喻 C.运用对比 D.侧面描写11、《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A)A.《文选》 B.《乐府诗集》 C.《玉台新咏》D.《古诗源》12、《西北有高楼》已经带有文人之作的特色,其突出表现是(C)A.对偶 B.排比 C.用典 D.比兴13、下列曹植《洛神赋》文句中,用来形容洛神体态的是(B)A.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B.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C.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D.含辞未吐,气若幽兰14、王粲《登楼赋》中,写到虽遭囚禁仍弹奏楚国乐调的古人是(B)A.庄舄 B.钟仪 C.孔子 D.范蠡15、阮籍《咏怀诗》(驾言发魏都)是以战国时代魏王史事来比喻(C)A.魏武帝 B.魏文帝 C.魏明帝 D.魏元帝16、《重赠卢谌》一诗的作者是(A)A.刘琨 B.左思 C.葛洪 D.嵇康17、谢灵运《登池上楼》:“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_全国2007年7月自考试卷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湖北自考网4月7日整理课程代码: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蒹葭》诗中写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再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A.希望的渺茫B.季节的变化C.人生的衰老D.情感的加深2.《九歌·国殇》题目“国殇”是指()A.死去的国君B.阵亡的将士C.灭亡的国家D.未成年而夭折的人3.晋楚城濮之战中,楚军的主将是()A.子玉B.斗勃C.栾枝D.子犯4.在下列以说辞为主的文章中,具有铺张扬厉文风的是()A.《苏秦始将连横说秦》B.《烛之武退秦师》C.《齐桓晋文之事章》D.《邵公谏厉王弭谤》5.《侍坐》一文选自()A.《论语》B.《孟子》C.《战国策》D.《庄子》6.荀子《劝学篇》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为了说明()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C.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D.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7.李斯《谏逐客书》中,“客”指的是()A.客人B.客卿C.门客D.车客8.贾谊《过秦论》(上)中说陈涉“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这里提到的“陶朱”是春秋时期的()A.鲁国大夫B.楚国大夫C.齐国大夫D.越国大夫9.班固《苏武传》记载,苏武北海牧羊,啮雪吞旃之时,曾给其衣食帮助的是()A.浞野侯B.於靬王C.昆邪王D.左伊秩訾10.张衡《四愁诗》说“侧身东望泪沾翰”,“翰”是指()A.下裳B.佩巾C.上衣D.衣襟11.汉乐府《平陵东》选自()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宋书》1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中“报府”的意思是()A.回到家里B.到府办公C.报告官府D.禀告母亲13.写下“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著名诗句的是()A.曹操B.曹丕C.陈琳D.王粲14.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这里的“星汉”指()A.牵牛星B.织女星C.银河D.北斗15.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河阳视京县”是化用了《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的句子,《河阳县》诗的作者是()A.阮籍B.曹植C.嵇康D.潘岳16.下列《登楼赋》中用典的句子,与“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同出一书的是()A.钟仪幽而楚奏兮B.庄舄显而越吟C.惧匏瓜之徒悬兮D.畏井渫之莫食17.下列作品,与李密《陈情表》属于同一文体的是()A.《北山移文》B.《过秦论》C.《谏逐客书》D.《报任少卿书》18.陶渊明《读山海经》诗“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周王传”指()A.《山海经》B.《穆天子传》C.《尚书·周书》D.《周本纪》l9.下列谢灵运《登池上楼》的诗句,上下句不构成对偶的是()A.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B.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D.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20.下列孔稚珪《北山移文》句子中运用拟人化手法的是()A.秋桂遣风,春萝罢月B.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C.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D.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21.下列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文句中,所用典故与司马相如有关的是()A.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B.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C.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D.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2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表达了向往归隐田园淡泊心态的诗句是()A.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C.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3.下列边塞诗中以景结情的是()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C.《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D.《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24.下列诗句中出自王翰《凉州词》的是()A.万里长征人未还B.不斩楼兰终不还C.岂逐春风一一回D.古来征战几人回25.下列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句中讥刺杨国忠兄妹的是()A.瑶池气郁律B.与宴非短褐C.乐动殷胶葛D.中堂有神仙26.韩愈《进学解》中下列词语意指“仔细搜寻人才”的是()A.爬罗剔抉B.刮垢磨光C.细大不捐D.贪多务得27.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渗透了作者人格之美的语句是()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B.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楼为类C.引觞满酌,颓然就醉D.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28.刘禹锡诗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的“君”是指()A.元稹B.柳宗元C.白居易D.韩愈29.与王建同以擅长乐府诗而齐名,并称“张王”的是()A.张若虚B.张志和C.张籍D.张九龄30.李商隐《无题》中,与“晓镜但愁云鬓改”一句相连的是()A.东风无力百花残B.夜吟应觉月光寒C.青鸟殷勤为探看D.相见时难别亦难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1-07年试卷与答案200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诗句中,表现女子对沉溺于爱情深感痛悔的是()。
A.吁嗟鸠兮,无食桑葚B.人之多言,亦可畏也C.三岁贯女,莫我肯德D.溯洄从之,遂阻且长2.屈原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喻指()。
A.加强修养B.才能出众C.培植人才D.博采众长3.“师直为壮,曲为老”这一军事思想产出于()。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于()。
A.《齐恒晋文之事章》B.《谏逐客书》C.《邵公谏厉王弭谤》D.《苏秦始将连横说秦》5.《侍坐》中表达了淡泊之志并受到孔子赞许的弟子是()。
A.子路B.曾皙C.冉有D.公西华6.下列文章中,运用寓言故事来说理的是()。
A.《鱼我所欲也章》B.《难一·舜之救败》C.《非攻》(上) D.《烛之武退秦师》7.下列作品,出于(新书)的是()。
A.《论贵粟疏》B.《论督责书》C.《言兵事疏》D.《论积贮疏》8.《报任少卿书》中说:“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是写作者()。
A.绝不苟且偷生B.深感处世艰叛C.内心痛苦至极D.暂且顺应时势9.《苏武传》中略写的部分是()。
A.白头归汉B.李陵劝降C.卧雪牧羊D.卫律威逼10.东汉张衡《四愁诗》所写的是()。
A.怀古伤今B.饯别咏怀C.感事伤时D.怀人愁思#wK4U,Sp5q)]!K7l P Q01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开头两句诗的作用是()。
A.描绘自然景物B.渲染悲剧气氛C.刻划人物心理D.推进情节发展12.《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所用的表现手法是()。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被王国维称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篇是A. 《氓》B. 《君子于役》C. 《蒹葭》D. 《采薇》2. 《齐桓晋文之事》中,用来比喻“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的是A. 挟太山以超北海B. 缘木求鱼C. 为长者折枝D. 邹人与楚人战3. 《秦晋崤之战》中,作出“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判断的是A. 郑穆公B. 皇武子C. 弦高D. 王孙满4.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是A. 齐国人B. 魏国人C. 赵国人D. 燕国人5. 先秦散文中,鲁迅称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A. 《老子》B. 《墨子》C. 《庄子》D. 《韩非子》6. 《湘夫人》选自A. 《楚辞·九歌》B. 《楚辞·九章》C. 《楚辞·天问》D. 《楚辞·招魂》7. 《谏逐客书》中,“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平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的秦国国君是A. 秦孝公B. 秦缪公C. 秦昭王D. 秦惠王8. 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A. 《春秋》B. 《左传》C. 《史记》D. 《汉书》9. 下列语句中,出自《报任安书》的是A. 挟太山以超北海B.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C.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D.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0. 李陵降匈奴是在苏武出使匈奴的A. 第二年B. 第四年C. 第六年D. 第八年11. 下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句中,“阿母”指刘兰芝母亲的是A. 上堂谢阿母,母听去不止。
由星火燎原星星博客4月 25日整理课程代码: 00532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分)1.《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君子”是指(D)A. 国君B.士大夫C.贤人 D.丈夫2.《论语·侍坐》中“浴乎沂 yi ,风乎舞雩,咏而归”所表达的曾皙的志向是( B )A. 回归自然B.甘于淡泊C.制礼作乐 D.专心诗书3.下列《离骚》诗句中,以香草象征人才培养的是( C )A.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B.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C.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D.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4.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所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指的是(A)A. 士B.工C.农 D.商5.成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C)A. 《齐桓晋文之事章》B.《逍遥游》C.《劝学篇》 D.《邵公谏厉王弭谤》6.在《难一·晋文公之赏》中,韩非认为( D )A. 一时之权和万世之利不可兼得B.一时之权重于万世之利C.万世之利重于一时之权 D.一时之权与万世之利是统一的7.贾谊《过秦论》 (上 )选自(C)A. 《新语》B.《新论》C.《新书》D.《新序》8.晁错《论贵粟疏》中说农夫“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这里“急政”的意思是(B)A. 紧急的政令B.紧急的征收C.紧急的征伐D.紧急的措施9.《项羽本纪》中说“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武信君”指的是(C)A. 刘邦B.项羽C.项梁D.章邯10. 下列《陌上桑》中的诗句,以夸饰服饰之美显示罗敷美貌的是(B)A.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B.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C.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D.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11.下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人物,具有外柔内刚个性特征的是( C )A. 刘兄B.焦仲卿C.刘兰芝D.焦母12. 下列诗作,属于叙事诗的是( A )A. 《平陵东》B.《四愁诗》C.《迢迢牵牛星》D.《西北有高楼》13. 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用的修辞手法是(D)A. 拟人B.借代C.对偶D.比喻14.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D)A. 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15. 下列曹植的作品中,作于曹丕即位之前的是(B)A. 《赠白马王彪》B.《白马篇》C.《洛神赋》D.《吁嗟篇》16. 下列作品中,与诸葛亮《出师表》属于同一古代文体的是(A)A. 《谏逐客书》B.《北山移文》C.《过秦论》D.《段太尉逸事状》17. 李密《陈情表》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这里的“伪朝”指(C)A. 曹魏B.东吴C.蜀汉D.西晋18.我国诗史上最早一首山水佳作的作者是( C )A. 谢灵运B.陶渊明C.曹操D.谢朓19.下列陶渊明《归园田居》,不含比喻意义的诗句是( C )A. 误落尘网中B.池鱼思故渊C.依依墟里烟D.久在樊笼里20.庾信《拟咏怀》“枯木期填海”的典故出自(A)A. 《山海经》B.《列子》C.《庄子》D.《水经注》21.下列诗句点明了杜少府赴任之处的是(B)A. 城阙辅三秦B.风烟望五津C.海内存知己D.无为在歧路22. 下列诗作中,抨击统治者穷兵黩武,给胡、汉百姓都带来深重灾难的一篇是(C)A. 杨炯《从军行》B.王昌龄《从军行》C.李颀《古从军行》D.高适《燕歌行》23. 下列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句中直抒胸臆的是(B)A. 欲济无舟楫B.端居耻圣明C.坐观垂钓者D.徒有羡鱼情24. 李白《行路难》中比喻仕途艰难的诗句是( B )A. 停杯投箸不能食B.欲渡黄河冰塞川C.闲来垂钓碧溪上D.忽复乘舟梦日边25. 下列诗作中体裁为五言古诗的是(C)A. 《观猎》B.《望天门山》C.《望岳》D.《春望》2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矢射塔”这一细节,是为了表现他( C )A. 从容镇定B.视死如归C.嫉恶如仇D.武艺高强27.《捕蛇者说》中最能体现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C )A.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B.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D.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28. 刘禹锡《乌衣巷》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谢”是指(D)A. 谢朓B.谢灵运C.谢玄D.谢安29. 《琵琶行》中形容音乐滞涩幽冷的诗句是(B)A. 大珠小珠落玉盘B.幽咽泉流冰下难C.银瓶乍破水浆进D.四弦一声如裂帛30. 《阿房宫赋》在写法上的特点是(A)A. 描写和议论结合,兼寓抒情B.叙事和议论结合,兼寓抒情C.描写和叙事结合,兼寓抒情D.抒情和描写结合,兼寓议论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试卷(课程代码 00532)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闻,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蒹葭》一诗,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 B.《卫风》 C.《秦风》 D.《小雅》2.《战国策》一书的整理者是A.司马迁 B.刘向 C.班固 D.李密3.下列作者中,提出“兼爱”主张的是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4.《逍遥游》以“列子御风而行”的例子说明A.犹有所待 B.圣人无名 C.神人无功 D.至人无己5.《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共有A.二百多句 B.三百多旬 C. 四百多句 D.五百多句6.《涉江》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其中“重华”指的是A.舜 B.尧 C.禹 D.汤7.李斯《谏逐客书》写到“用商鞅之法”的秦君是A.缪公 B.孝公 C.惠王 D.昭王8.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中“共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A.《礼记》 B.《论语》 C.《周易》 D.《孟子》9.班固《苏武传》为突出苏武舍弃个人恩怨、一心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而运用的对比是A.与张胜的对比 B.与卫律的对比 C.与李陵的对比 D.与单于的对比10.《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A.《玉台新咏》 B.萧统《文选》 C.《乐府诗集》 D.《杂曲歌辞》11. 下列《行行重行行》诗句中,运用比兴手法表达对远行君子恋情的是A.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B.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C.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D.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12.《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A.《古诗十九首》 B.萧统《文选》 C.《玉台新咏》 D.《乐府诗集》13.《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表达的意思是A.穷达异心 B.怀才不遇 C. 怀念故土 D.冤屈难伸14.文学史上首开文学批评风气的《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曹操 B.曹丕 C. 李密 D. 葛洪15.曹植《赠白马王彪》“年在桑榆问”,意思是A.命悬天上 B.回到故乡 C.人到晚年 D.相隔不见16.左思《咏史》“冯公岂不伟,自首不见招”,“冯公”生活的时代是A.西汉 B.西晋 C. 东汉 D.东晋17. 江淹《别赋》“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侍坐》一文中,孔子所赞许的学生是()A.曾皙B.子路C.冉有D.公西华2.按时代先后排列以下作家,正确的一组是()A.晁错、李斯、班固、司马迁B.李斯、晁错、司马迁、班固C.班固、李斯、晁错、司马迁D.司马迁、班固、李斯、晁错3.下列文章中,文体与《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相近的是()A.《北山移文》B.《归去来兮辞》C.《祭十二郎文》D.《出师表》4.下列作品中,主要运用对话表现手法的是()A.王粲《七哀诗》B.陈琳《饮马长城窟行》C.鲍照《拟行路难》D.曹丕《燕歌行》5.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汉代乐府诗的采集始于()A.汉高祖时期B.汉文帝时期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6.下列诗题中,“行”字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短歌行》B.《琵琶行》C.《丽人行》D.《钱塘湖春行》7.下列诗作出自《王右丞集》的是()A.《送杜少府之任蜀川》B.《渭川田家》C.《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D.《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8.在下列四组作家并称中,以平易通俗风格著称的是()A.韩孟B.高岑C.元白D.王孟9.下列诗人中自称“五言长城”的一位是()A.刘长卿B.韦应物C.李益D.王翰10.“藐姑射山神人”的故事见于()A.《烛之武退秦师》B.《非攻上》C.《劝学篇》D.《逍遥游》1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故国”是指()A.西蜀B.唐朝C.吴越D.南唐12.下列文句中所用典故与陶渊明有关的是()A.气凌彭泽之樽B.光照临川之笔C.酌贪泉而觉爽D.奉宣室以何年13.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咏六朝史实,具体所指覆亡的朝代是()A.东晋B.西晋C.东吴D.陈朝14.《哀郢》中“郢”的故址在今()A.湖北江陵B.湖南长沙C.江西九江D.安徽寿县15.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列举秦国四君事迹,其中“蚕食诸候,使秦成帝业”的是()A.缪公B.孝公C.惠王D.昭王16.下列句子中出自先秦史传散文的是()A.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B.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土为能C.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17.下列四组句子,上下两句形成对偶的是()A.闺中风暖B.北海虽赊陌上草熏扶摇可接C.幼稚盈室D.从流飘荡瓶无储粟任意东西18.《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其中所用语典出自()A.《楚辞》B.《左传》C.《诗经》D.《庄子》19.下列诗句中,“下”字意为“出”的一句是()A.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B.飞流直下三千尺C.无边落木萧萧下D.扌从金伐鼓下榆关2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谐音双关的词语是()A.蚕B.灰C.泪D.丝21.《陌上桑》中“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表现了少年()A.为美倾倒B.打扮自己C.彬彬有礼D.年轻气盛22.下列诗句中表示对丈夫深情关切的是()A.女之耽兮,不可说也B.君子于役,苟无饥渴C.逝将去女,适彼乐国D.乐土乐土,爰得我所2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统领全诗的两句是()A.许身一何愚,窃经稷与契B.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D.忧端齐终南,氵项洞不中掇24.《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借山水暗喻作者人格的句子是()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B.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C.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25.下列人物出于传奇小说的是()A.柳毅B.董邵南C.山巨源D.许远26.下列诗句中上下句意思相近的是()A.徇禄反穷海,卧对空林B.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C.倾耳聆波阑,举目眺岖嵚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27.《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刘兰芝驳斥焦母无理指责的两句话是()A.昼夜勤作息,令俜萦苦辛B.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C.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28.下列作品中兼有寓言特点的是()A.《进学解》B.《捕蛇者说》C.《段太尉逸事状》D.《种树郭橐驼传》29.下列诗句中象征修身洁行的是()A.畦留夷与揭车兮,杂社衡与芳芷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C.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D.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30.曹植《赠白马王彪》在诗章安排上所用的手法是()A.起兴B.重章C.顶针D.递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_全国2007年4月自考试卷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湖北自考网4月7日整理课程代码:0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人生理想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2.《君子于役》一诗出自()A.《诗经·王风》B.《诗经·卫风》C.《诗经·秦风》D.《诗经·小雅》3.下列诗篇中,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是()A.《硕鼠》B.《蒹葭》C.《氓》D.《将仲子》4.《论语·侍坐》中表现出淡泊洒脱性格的是()A.子路B.冉有C.公西华D.曾晳5.下列诗歌中,和《蒹葭》一诗意境相似的是()A.《西北有高楼》B.《湘夫人》C.《陌上桑》D.《国殇》6.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以“缘木求鱼”喻指()A.以武力手段去称霸B.以羊易牛来表达自己的不忍之心C.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D.邹人与楚人战7.贾谊《过秦论》中说秦始皇“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这里的“鍉”指()A.刀剑B.长矛C.盾牌D.箭头8.晁错的《论贵粟疏》,所呈奏的皇帝是()A.汉惠帝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9.《魏公子列传》中,详写的部分是()A.如姬盗符B.进击秦军C.解救邯郸D.侯生献计10.班固《苏武传》中,且鞮侯单于说“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其中“丈人”是指()A.岳丈B.老者C.朋友D.君子11.下列《陌上桑》中的诗句,通过写用具之美表现罗敷美貌的是()A.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B.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C.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D.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12.下列文献中,以“焦仲卿妻”为题收录此诗的是()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宋书》13.下列陶渊明的诗句中含有比喻的是()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14.下列诗篇中,章与章之间采用了辘轳体形式的是()A.曹丕《燕歌行》B.曹植《赠白马王彪》C.曹操《短歌行》D.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15.郦道元《三峡》“乘奔御风”中的“奔”指()A.马B.云C.龙D.船16.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七言诗的诗人是()A.曹丕B.鲍照C.谢朓D.庾信17.下列谢灵运《登池上楼》诗句,上下句意思重复的是()A.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B.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C.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18.下列陶渊明诗句中,表现诗人劳动后喜悦心情的是()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D.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19.阮籍擅长五言诗,其代表作是()A.《咏怀诗》B.《咏史》C.《七哀诗》D.《四愁诗》20.诸葛亮《出师表》,“出师”是指征伐()A.曹魏B.东吴C.孟获D.张鲁21.下列诗作中通篇为诗中主人公独白的是()A.杜甫《丽人行》B.杜甫《新婚别》C.白居易《长恨歌》D.高适《燕歌行》22.下列《滕王阁序》文句中含有喻指皇帝词语的是()A.目吴会于云间B.怀帝阍而不见C.地势极而南溟深D.天柱高而北辰远23.下列杨炯《从军行》诗句中直抒胸臆的一联是()A.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B.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C.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D.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4.题目又作《渭城曲》的王维诗作是()A.《山居秋暝》B.《送元二使安西》C.《渭川田家》D.《观猎》25.孟浩然《宿建德江》一诗所写的建德江在()A.浙江省B.江苏省C.湖南省D.湖北省26.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与“人世几回伤往事”一句相连的是()A.王濬楼船下益州B.金陵王气黯然收C.一片降幡出石头D.故垒萧萧芦荻秋27.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写段秀实赴郭晞军营,是为了表现他的()A.仁信爱民B.识见卓越C.高风亮节D.刚勇无畏28.《张司业集》的作者是()A.张籍B.张志和C.张若虚D.张先29.下列语句中,可称为张志和《渔歌子》景物描写“眼目”的是()A.西塞山前B.桃花流水C.青箬笠,绿蓑衣D.斜风细雨30.李商隐《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其典出于()A.《孟子》B.《荀子》C.《韩非子》D.《庄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课程代码:053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人生理想的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2.《君子于役》一诗出自( )A.《诗经·王风》B.《诗经·卫风》C.《诗经·秦风》D.《诗经·小雅》3.下列诗篇中,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是( )A.《硕鼠》B.《蒹葭》C.《氓》D.《将仲子》4.《论语·侍坐》中表现出淡泊洒脱性格的是( )A.子路B.冉有C.公西华D.曾晳5.下列诗歌中,和《蒹葭》一诗意境相似的是( )A.《西北有高楼》B.《湘夫人》C.《陌上桑》D.《国殇》6.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孟子以“缘木求鱼”喻指( )A.以武力手段去称霸B.以羊易牛来表达自己的不忍之心C.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D.邹人与楚人战7.贾谊《过秦论》中说秦始皇“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这里的“鍉”指( )A.刀剑B.长矛C.盾牌D.箭头8.晁错的《论贵粟疏》,所呈奏的皇帝是( )A.汉惠帝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9.《魏公子列传》中,详写的部分是( )A.如姬盗符B.进击秦军C.解救邯郸D.侯生献计10.班固《苏武传》中,且鞮侯单于说“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其中“丈人”是指( )A.岳丈B.老者C.朋友D.君子11.下列《陌上桑》中的诗句,通过写用具之美表现罗敷美貌的是( )A.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B.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C.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D.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12.下列文献中,以“焦仲卿妻”为题收录此诗的是(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宋书》13.下列陶渊明的诗句中含有比喻的是(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14.下列诗篇中,章与章之间采用了辘轳体形式的是( )A.曹丕《燕歌行》B.曹植《赠白马王彪》C.曹操《短歌行》D.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15.郦道元《三峡》“乘奔御风”中的“奔”指( )A.马B.云C.龙D.船16.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七言诗的诗人是( )A.曹丕B.鲍照C.谢朓D.庾信17.下列谢灵运《登池上楼》诗句,上下句意思重复的是( )A.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B.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C.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18.下列陶渊明诗句中,表现诗人劳动后喜悦心情的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D.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19.阮籍擅长五言诗,其代表作是( )A.《咏怀诗》B.《咏史》C.《七哀诗》D.《四愁诗》20.诸葛亮《出师表》,“出师”是指征伐( )A.曹魏B.东吴C.孟获D.张鲁21.下列诗作中通篇为诗中主人公独白的是( )A.杜甫《丽人行》B.杜甫《新婚别》C.白居易《长恨歌》D.高适《燕歌行》22.下列《滕王阁序》文句中含有喻指皇帝词语的是( )A.目吴会于云间B.怀帝阍而不见C.地势极而南溟深D.天柱高而北辰远23.下列杨炯《从军行》诗句中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A.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B.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C.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D.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4.题目又作《渭城曲》的王维诗作是( )A.《山居秋暝》B.《送元二使安西》C.《渭川田家》D.《观猎》25.孟浩然《宿建德江》一诗所写的建德江在( )A.浙江省B.江苏省C.湖南省D.湖北省26.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与“人世几回伤往事”一句相连的是( )A.王濬楼船下益州B.金陵王气黯然收C.一片降幡出石头D.故垒萧萧芦荻秋27.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写段秀实赴郭晞军营,是为了表现他的( )A.仁信爱民B.识见卓越C.高风亮节D.刚勇无畏28.《张司业集》的作者是( )A.张籍B.张志和C.张若虚D.张先29.下列语句中,可称为张志和《渔歌子》景物描写“眼目”的是( )A.西塞山前B.桃花流水C.青箬笠,绿蓑衣D.斜风细雨30.李商隐《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其典出于( )A.《孟子》B.《荀子》C.《韩非子》D.《庄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作品中,刻划了苏秦、张仪、冯谖、鲁仲连等策士的生动形象的是(C)。
P1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春秋》2.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兴手法的是(B)。
P12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3.屈原根据民间祭祀之礼、歌舞之乐进行再创作的作品是(B)。
P20A.《九章》B.《九歌》C.《天问》D.《招魂》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D)。
P38A.《古诗为焦仲卿妻作》B.《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C.《长恨歌》D.《离骚》5.《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一句中,“夫人”的意思是(C)。
P52注解A.晋文公的夫人B.秦穆公的夫人C.那人,指秦穆公D.这人,指晋文公6.下列成语中,出于《冯谖客孟尝君》的是(B)。
P67A.道路以目B.扶老携幼C.缘木求鱼D.寡不敌众7.李白“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等诗句,明显是出自于(B)。
A.《鱼我所欲也章》B.《逍遥游》C.《劝学篇》D.《离骚》8.“劝百讽一”的基本模式属于(B)。
P127A.骚体赋B.汉大赋C.东汉抒情小赋D.骈赋9.《谏逐客书》点明题旨的方法是(A)。
A.开门见山,篇首点题B.画龙点睛,篇末点题C.首尾叙议,中间点题D.隐含于叙事中10.贾谊《过秦论》和晁错《论贵粟疏》在性质上都属于(A)。
P139A.政论散文B.历史散文C.人物传记D.汉赋11.《汉书》的体例属于(C)。
P204A.编年体国别史B.纪传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纪事本末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记传体通史《汉书》记传体断代史12.《古诗十九首》最早被收录于(A)。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课程代码:0053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作品中,刻划了苏秦、张仪、冯谖、鲁仲连等策士的生动形象的是(C)。
P1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春秋》2.下列诗句中,运用比兴手法的是(B)。
P12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3.屈原根据民间祭祀之礼、歌舞之乐进行再创作的作品是(B)。
P20A.《九章》B.《九歌》C.《天问》D.《招魂》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D)。
P38A.《古诗为焦仲卿妻作》B.《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C.《长恨歌》D.《离骚》5.《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一句中,“夫人”的意思是(C)。
P52注解A.晋文公的夫人B.秦穆公的夫人C.那人,指秦穆公D.这人,指晋文公6.下列成语中,出于《冯谖客孟尝君》的是(B)。
P67A.道路以目B.扶老携幼C.缘木求鱼D.寡不敌众7.李白“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等诗句,明显是出自于(B)。
A.《鱼我所欲也章》B.《逍遥游》C.《劝学篇》D.《离骚》8.“劝百讽一”的基本模式属于(B)。
P127A.骚体赋B.汉大赋C.东汉抒情小赋D.骈赋9.《谏逐客书》点明题旨的方法是(A)。
A.开门见山,篇首点题B.画龙点睛,篇末点题C.首尾叙议,中间点题D.隐含于叙事中10.贾谊《过秦论》和晁错《论贵粟疏》在性质上都属于(A)。
P139A.政论散文B.历史散文C.人物传记D.汉赋11.《汉书》的体例属于(C)。
P204A.编年体国别史B.纪传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纪事本末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记传体通史《汉书》记传体断代史12.《古诗十九首》最早被收录于(A)。
P237A.《文选》B.《玉台新咏》C.《乐府诗集》D.《诗集传》最早出现在《文选》的有:《古诗十九首》、《四愁诗》《报任少卿书》《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南朝徐陵);《陌上桑》最早见于《宋书·乐志》(南朝沈约)13.阮籍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他的八十二首(D)。
P297A.《咏物诗》B.《咏史诗》(左思)C.《怀古诗》D.《咏怀诗》14.魏晋南北朝时期轶事小说的代表作是(C)。
P246A.《搜神记》B.《子不语》C.《世说新语》D.《语林》15.曹丕《燕歌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是(C)。
P254A.作者B.行客C.思妇D.牵牛织女16.《吁嗟篇》是曹植后期的一首咏物诗,所咏的对象是(D)。
P264A.春草B.梅花C.松柏D.转蓬17.王粲《七哀诗》中所选用的典型事例是(B)。
P288A.千里无鸡鸣B.饥妇弃子路旁C.老兵无家可归D.守卒诀别妻儿18.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属于“金刚怒目”式的是(D)。
P331A.《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B.《饮酒》(结庐在人境)C.《五柳先生传》D.《咏荆轲》19.《北山移文》中,“移”字的正确解释是(A)。
P372A.一种文体B.送达对方C.迁移变动D.讽刺谴责20.在初唐诗坛有重要影响的“初唐四杰”指的是(C)。
A.尤杨范陆B.虞杨范揭C.王杨卢骆D.黄秦晁张21.中唐韩柳古文运动的明确指导思想是(B)。
P561A.文道两歧B.文以明道C.骈散合一D.文必秦汉22.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借物喻人,其所咏之物是(B)。
P449A.柳B.蝉C.燕D.梅23.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一篇风调接近古体诗的(A)。
A.五律B.七律C.五绝D.七绝24.下列诗句中,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D)。
P499A.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徵苗B.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C.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D.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25.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被后人概括为(C)。
P527A.诗史B.缘事而发C.沉郁顿挫D.即事名篇,无复依傍2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作者是(C)。
P533A.王维B.孟浩然C.韦应物D.柳宗元27.韩愈《张中丞传后叙》补叙了三个人的英雄业绩,这三个人是(B)。
P589A.张籍、许远、南霁云B.张巡、许远、南霁云C.张巡、许远、雷万春D.张籍、许远、雷万春28.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两诗均作于(D)。
P630A.扬州B.京口C.苏州D.金陵29.下列作品中,属唐代传奇小说的是(B)。
P720 神话小说A.《种树郭橐驼传》(传记文兼寓言)B.《柳毅传》C.《五柳先生传》(传记)D.《张中丞传后叙》(传记)30.李煜以水喻愁的名句是(D)。
A.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B.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C.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31.下列作品中,属于儒家代表作的有(ACD)。
A.《论语》孔子,儒家B.《管子》C.《孟子》孟子,儒家D.《荀子》荀子,儒家E.《吕氏春秋》吕不韦,杂家32.根据郭茂倩《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抵保存于(ABE)。
P220A.郊庙歌辞B.鼓吹曲辞C.杂曲歌辞D.西曲歌辞(吴声哥辞)属南朝乐府E.相和歌辞33.南朝民歌《西洲曲》中运用的艺术手法有(ABC)。
P411A.谐音双关B.比喻C.顶针D.夸张E.排比34.下列评价,适用于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的是(BCD)。
P464A.是五言律诗(五言古诗)B.托物寓意,纯用比兴C.寄寓怀才不遇的感慨D.隐怀理想幻灭的忧伤E.用语华美,工于炼饰(于平淡中见精警)35.下列诗人中,擅长七绝的是(CE)。
李益A.李白B.杜甫C.王昌龄D.张若虚E.杜牧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屈原在《国殇》中是如何描写激战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战士的?答:本篇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
诗中不但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精神,而且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本诗分为两段。
第一段写战场激战。
第二段热情礼赞为国捐躯的战士。
在此诗中,屈原将动态过程的描述同静态雕像的刻画紧密结合;在动态过程的描述中将大场面鸟瞰同局部特写紧密结合;在静态雕像的刻画中将外形描绘同精神赞美紧密结合;而这种结合过程又同战争的步步展示、诗人感情的层层发展协调一致。
37.《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结尾处为什么要写两人墓地上梧桐松柏交相覆盖、鸳鸯日夕和鸣?P236答:诗的结尾写刘、焦墓地梧桐松柏枝叶交相覆盖、鸳鸯双双日夕和鸣,象征着男女主人公贞洁爱情的不朽,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追求自由爱情的可贵精神的赞颂和对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情,同时借此告诫后世人不要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38.“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以及“松菊犹存”、“抚孤松而盘桓”等句出自哪篇作品,有何比兴象征意义?P339答: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语意双关,“无心出岫”象片着自己的误落尘网,“倦飞知还”的鸟比喻作者的终于归隐。
“松菊犹存”、“抚孤松而盘桓”,也富有象征意义。
菊与松象征着正直高洁的品格,这也正是陶渊明品格自己的写照。
39.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中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是什么?P683 答:三、四两句作为爱情盟誓,历来被人们称引激赏。
两句诗运用比兴手法,将春吐丝与蜡炬滴泪两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象征相思的绵绵不止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行动贴切,含蕴隽永。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0.举例分析《苏武传》中苏武的形象。
P215答: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不忘使臣之命,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而又不为所屈,奋力抗争。
他对于卫律的始而威胁,继而利诱,终以断水断粮相逼等手段一一从容处之。
在受审讯时他以自刎对之,义不受辱;卫律以剑相胁,他不为所动;卫律诱以富贵,他直言怒斥,更以两国之安危责之。
最后匈奴欲以冻饿置之死地,他千主百计自救,奇迹地活了下来。
针对卫律的软硬兼施,苏武予以驳斥和责骂,而对故人李陵的劝降,苏武不作正面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大义自剖心迹,使李陵受到感动而无言答对。
苏武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处事得体,不失汉朝使节的身份,正气凛然,维护了民族尊严,感人至深。
41.以《三峡》中描写春冬一段为例,说明其语言精炼准确的特点。
P394答:本文语言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
如描写三峡春冬这时一段:因为急流下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饰湍;因为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饰潭。
而以“绝”字状山,以“怪”字写柏,真是写出了景特的神韵。
再如以“清荣峻茂”四字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不同特色,遣词造句精炼至极。
42.为什么白居易《琵琶行》中演奏乐曲的一段描绘备受后人赞赏?P645答:1)作者以层出不穷的新颖精妙的比喻,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为人们熟知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场景,以帮助人们对乐曲内容、声情的感受与理解。
2)作者以“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传导出当乐曲休止、间歇时那种余音袅袅、音味丰富、令人浮想翩翩的艺术审美感受,提示出了“有无相生”的审美规律。
3)借助多重比喻,作者还描绘出了乐曲声情的丰富变化,显现出琵琶女内心复杂的情感活动,使琵琶曲音调之悲怆掩抑、突兀不平与琵琶女身世之飘流零落、感情之喜怒哀乐互为表里,互相生发,加深了读者对乐曲内容及本诗主旨的理解。
五、阅读理解题(共10分)4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1)这段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写游西山之前的平日游览之胜。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一句,反扣“始得”,引起下文。
(2)文中的“是州”,指的是哪里?答:指永州(今湖南零陵县)(3)解释下面句子中下划横线的字词:自余为僇人(受刑戮的人,犹言罪人,因作者贬官永州,故称)其隙也,则施施而行(隙:公务之暇)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极:至,到;趣:通“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