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竖向与管网综合设计操作流程1
- 格式:pptx
- 大小:477.38 KB
- 文档页数:5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如何操作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图手段,有条件的可以采用三维图,在施工前对机电安装工程进行模拟施工完后的管线排布情况,即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施工图纸在计算机上进行图纸“预装配”。
可极大缓解机电安装工程中存在的各种专业管线安装标高重叠、位置冲突的问题,不仅可以控制各专业和分包的施工工序,减少返工,还可以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成本。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如何操作?不妨来听听老法师传授的八步要点!①技术准备时要选定各机电安装专业技术人员1-2名,调配计算机、打印机等相关设备,组建技术施工小组,对个人员进行职能分配;甲方提供设计院的全部机电安装施工图纸电子版。
②各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认真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当进行图纸会审时,积极与设计人员交流、充分沟通、完善节点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
③准备好电子版的施工图纸,并通过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及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对电子版的施工图纸进行优化整改,将不需要的尺寸线及构筑物线条去掉,并将土建的结构图纸与机电安装图纸进行合并检查,并形成记录。
④a. 统一标注:由于各专业的习惯不同,在表示空间位置时各有各的表达方式。
一般风管标注的是风管顶面标高,空调水管为管底标高,空调风管、水管所表示的均是不含保温层的标高,消防和给排水管标高表示的是管中心标高,电缆桥架标注的是下底相对该层地面的标高。
设备专业地下部分采用绝对标高,地上部分是以各层地面为参考点的相对标高,而电气专业全部以本楼层地面为参考点,标注的是相对楼层地面的桥架下底标高。
为了进行管线综合,必须统一标注。
首先电气和设备专业的做法统一,和设备专业一样,地下采用绝对标高,地上采用相对标高。
考虑水管的外径尺寸、风管的厚度、桥架的高度、风管和空调水管保温层的厚度,将一点式标注改为两点式,即空间占位的上顶和下底标高。
只有这样才便于比较,便于绘制管线综合图。
b.各专业修改、优化本专业图纸时,应对原图中的管线示意走向及尺寸明确出来,在符合规范及原设计意图的前提下,从便于施工及实际操作等方面出发对图纸进行合理化的修改,并形成修改记录,技术负责人对各专业管线的制图颜色标准提出要求,便于区分。
管线综合基本步骤管线综合的基本步骤是建筑和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优化建筑物的管线布置,确保其安全、高效、经济。
以下是管线综合的基本步骤:1. **资料收集与整理**:在开始管线综合之前,需要收集建筑物相关的所有管线资料,包括管线的种类、材质、规格、走向、敷设方式等。
此外,还需了解各专业的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行业规范等相关信息。
2. **初步规划与设计**: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的管线综合规划与设计。
这一步骤需要考虑管线的功能需求、安全间距、施工便利性等因素,并制定出初步的布置方案。
3. **深化设计**:在初步规划的基础上,对各专业管线的布置进行深化设计。
这一步骤需要考虑管线的实际施工情况,如管线的弯曲半径、支吊架的安装位置等,并确保管线的施工符合相关规范和安全要求。
4. **碰撞检测与调整**:利用专业的管线综合设计软件进行碰撞检测,找出各专业管线之间的冲突点,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碰撞检测是管线综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避免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管线冲突和返工现象。
5. **出图与交底**:根据深化设计和碰撞检测的结果,绘制出详细的管线综合图纸。
图纸应包括各专业管线的平面图、剖面图和施工详图等,以便施工人员按照图纸进行施工。
同时,还需要进行图纸交底工作,向施工单位详细说明图纸内容和施工要求。
6. **现场监督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监督和调整。
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如果遇到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可以实现建筑物的管线综合优化设计,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效率。
总图设计的竖向布置总图设计博客为大家剖析总图设计的竖向布置。
(1) 竖向布置的任务厂区竖向布置主要是根据工厂的生产工艺要求、运输要求、场地排水要求以及厂区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确定建设场地上的高程(标高)关系,合理组织场地排水。
具体工作包括:1) 根据自然条件选择、确定厂区竖向布置的系统和方式;2) 确定建(构)筑物、露天堆场、铁路、道路、广场、绿地及排水构筑物等的标高,并为厂区内外运输创造良好的条件;3) 确定场地平整方案,力求土石方工程量最小,并使厂区填挖方量接近平衡;4) 确定场地排水方式,计算雨水流量和管沟断面,保证厂区雨水顺利排除;5) 确定必须建立的人工构筑物(护坡、挡土墙)。
总图的竖向布置(2)竖向设计的原则1) 竖向设计应与总平面布置统一考虑,并与场地外现有的和规划的运输线路、排水系统、场地标高等相协调。
2) 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地形,尽可能使场地的设计标高与自然地形相适应,使场地的土石方量最小,并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
例如当建、构筑物布置在平坦地区时,其纵轴宜与地形等高线稍成角度,便于场地排水;当其布置在山坡地带时,其纵轴宜于顺等高线布置,以减少土石方量及基础的深度。
3) 在满足生产、安全、运输、排水、卫生和预留消防通道等要求的同时,竖向设计应该特别注意全厂环境的立体空间美观和建(构)筑物的群体艺术处理。
要使其空间造型效果和谐均衡、舒展完整,在环境上优美舒适。
(3) 竖向布置系统与方式1) 竖向布置系统竖向布置系统基本可分为平坡式系统和台阶式系统两类。
平坡式系统的特点是厂区场地各主要整平面连接处的坡度与标高都是平缓的连接;台阶式系统的特点是在厂区场地各主要整平面的连接处有陡坡、高差大。
可以根据自然地形坡度的大小和场地宽度等因素选用。
2) 竖向布置的方式竖向布置的方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三种。
①平坡式即把场地处理成接近自然地形的一个或几个坡向的整平面,其间连接无显著高度变化、这种形式有利于生产运输联系、管网敷设。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步骤(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海南天鸿市政设计有限公司培训文件(最后修订时间:)一、准备工作操作步骤: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实施方案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以管道为准),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序号行间距栏类别栏名称备注实施方案施工图11212设计路面标高原地面标高(m)①21212设计管中心标高设计管中心标高(m)31212管顶覆土管顶覆土(m)41212坡度及坡长坡度(%%145)及坡长(m)②51212管径管径管材接口基础61515道理桩号管道桩号(m)71212井编号节点编号84040用户自加节点大样③97070管道小平面管道平面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操作步骤:1、布置管线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一、准备工作操作步骤: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出图比例为1:1000 初步设计出图比例为1:2000】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145在Rc9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初步设计桩号间隔:100】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操作步骤:1、布置管线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布置完管线后,利用x命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2、管道桩号平面->管线桩号->定义给水管线桩号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初步设计整桩间隔100】平面->管线桩号->自动标注管线桩号3、从图面提取地面标高平面->自然地形->自然离散点->文本定义/属性块转【如果自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用属性块转】平面->自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整桩间隔(米)【一般情况下,施工图取25,初步设计取50】->生成列表->提取标高存入文件【在一个工程中如果有多条桩号线的时候,注意保存的文件名称应分别进行自定义以示区别】平面->自然转设计【将从图上读取的自然地形标高文件转换成本次工程的设计标高文件】4、布置管道阀门井及消火栓给水->布置井类->阀门井->按桩号布置/选择检查井布置点【一般情况下采用“按桩号布置”,阀门间距取600m,无消火栓时间距可取600~1000m。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最后修订时间:一、准备工作操作步骤: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实施方案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以管道为准,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操作步骤:1、布置管线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布置完管线后,利用x命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2、管道桩号平面->管线桩号->定义给水管线桩号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实施方案整桩间隔100平面->管线桩号->自动标注管线桩号3、从图面提取地面标高平面->自然地形->自然离散点->文本定义/属性块转如果自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用属性块转平面->自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整桩间隔米一般情况下,施工图取25,实施方案取50->生成列表->提取标高存入文件在一个工程中如果有多条桩号线的时候,注意保存的文件名称应分别进行自定义以示区别平面->自然转设计将从图上读取的自然地形标高文件转换成本次工程的设计标高文件4、布置管道阀门井及消火栓给水->布置井类->阀门井->按桩号布置/选择检查井布置点一般情况下采用“按桩号布置”,阀门间距取600m,无消火栓时间距可取600~1000m;在按桩号布置阀门时应注意整桩附近的已有节点,一般已有节点在5m以内布置阀门井会导致阀门井节点不可生成,最后无法计算;故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选择检查井布置点”方式布置阀门井替换已有节点给水->自动布置消火栓消火栓开始桩号尽量选择整桩,如果从0+000开始设置消火栓,应将开始桩号定在0+120,0+000桩号消火栓手动添加5、节点编号给水->节点编号->主节点编号该操作完成后,图上无显示6、定节点地面标高给水->井地面标高->管里程标高计算G->“选择要计算节点”7、定管道管径给水->定义管径-> “选择要定义直径管线管材要求一致”8、定管埋深给水->定管埋深->管顶覆土定标高F一般管顶覆土取9、绘制纵断面图工具->给水新版纵断裁图->管道里程断面裁图->“选择起点井”->“选择终点井”->“空选或回车退出”实施方案、施工图:横向比例2000,竖向比例200地面标高确定方法->自然标高文件计算设计地面标高确定方法->设计标高文件计算确定->绘制纵断面图在实施方案设计阶段,尽量采用A3图幅,单幅桩号数600m,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A2图幅,单幅桩号数450m10、绘制小平面图标注->标井编号->重设标注内容G标注内容只选择“编号”标注->标井编号->平行管->成组标注Z->“选择要标注节点”->“请选择任一个样本检查井”->“点取标注位置点”标注->测量坐标标注该步骤可只在施工图设计中出现工具->自动裁图->平面自动裁图取样方式11、完成平面及纵断面图绘制节点大样:给水->节点图井表->平面管件整理完善图面信息->统计工程量->完成。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海南天鸿市政设计有限公司培训文件(最后修订时间:2010.07)一、准备工作操作步骤: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实施方案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以1.0Mpa管道为准),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操作步骤:1、布置管线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布置完管线后,利用x命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2、管道桩号平面->管线桩号->定义给水管线桩号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实施方案整桩间隔100】平面->管线桩号->自动标注管线桩号3、从图面提取地面标高平面->自然地形->自然离散点->文本定义/属性块转【如果自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用属性块转】平面->自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整桩间隔(米)【一般情况下,施工图取25,实施方案取50】->生成列表->提取标高存入文件【在一个工程中如果有多条桩号线的时候,注意保存的文件名称应分别进行自定义以示区别】平面->自然转设计【将从图上读取的自然地形标高文件转换成本次工程的设计标高文件】4、布置管道阀门井及消火栓给水->布置井类->阀门井->按桩号布置/选择检查井布置点【一般情况下采用“按桩号布置”,阀门间距取600m,无消火栓时间距可取600~1000m。
管线综合设计流程摘要:本文结合国内石油化工行业优秀设计公司的专业分工,总结了场地的管线综合设计的流程,详细分解了工程设计公司各相关专业在场地管线综合设计的过程中的工作步骤,可为从事相关设计工作的人员起到指引作用。
关键词:管线综合设计;流程;管廊;地下管线;初版委托;1版委托1 概述场地的管线综合设计,主要是将场地范围内的工程管线在地上、地下空间布置上统一安排,确定其合理的水平间距和相互交叉时的垂直间距,避免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相关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相互矛盾和干扰,为工程管线的施工以及竣工后的管线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管线综合设计涉及管线种类多、相关专业多、工作反复多,需要工程设计公司各个相关管线专业密切配合来完成。
笔者根据多年的管线综合工作经验,并结合国内石油化工行业优秀设计公司的专业分工,总结出石化企业的管线综合设计流程,其他工业园区或工厂可作参照。
2 管线综合设计的流程2.1 确定设计原则总平面布置图及竖向布置图确定以后,项目经理汇同各个管线专业(包括总图专业、储运专业、给排水专业、电气专业、自控专业、热工专业、暖通专业等),确定该项目管线综合设计统一规定,供各专业开展工作。
设计统一规定应包括以下内容:(1)管线综合的布置原则;(2)地下管线的避让原则;(3)地下管线交叉时布置的要求;(4)管线的种类和敷设方式;(5)厂区主管廊的宽度、跨路桁架的跨度及最小净空高度;(6)管线自建筑红线或工艺装置、系统单元、储运设施等的边界线向道路方向的布置顺序。
2.2 总图专业提出初版委托条件总图专业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图上准确标明建构筑物、铁路、道路等的位置,场地整平标高、室内地坪标高、铁路轨顶标高、道路路面标高、厂区主管廊、厂区主要管线带边界等,并明确表示出管线综合分幅),作为施工图阶段管线综合工作的初版委托条件提交各管线专业(包括储运、给排水、电气、自控、热工、暖通等)。
2.3 电气、自控、热工、暖通专业提出初版委托条件电气、自控、热工、暖通等专业,将管线的初步路由画在平面图(收到的总图专业的初版委托条件)上,同时在图上注明管线出入口和检查井、阀门井、通风井、人孔(或出入口)、支架、杆塔(包括路灯、高杆灯、摄像杆塔等)、梯子、平台等管线附属构筑物的初步位置,表明管线的敷设方式、管径、电压或工作压力、管沟的外壁尺寸(壁厚按250mm考虑)、伸缩节的平面尺寸和共架管道的排列断面等,委托储运专业和给排水专业。
给水管道平面及纵断面图设计流程(最后修订时间:2010.07)一、准备工作操作步骤:1、设置->设工程名【在HySzGxWork下创建本工程数据储备文件夹】2、设置->出图比例【施工图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 实施方案纵断面图出图比例为1:2000】3、设置->文字大小【一般取3】4、设置->标注小数位【一般取3】5、设置->图框设置【A0~A4图框均不要“对中线、标尺线、会签栏”,全部不打勾,然后保存设置】6、设置->管道规格【这里我们主要调整给水硬聚氯乙烯管的相关数据即可(以1.0Mpa管道为准),确定保存后,需重启鸿业市政管线程序生效】7、设置->管线标注->管长管坡8、设置->纵断表头->给水->用户①这里选择设计路面标高类别是为了方便做纵断面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纵断面图上的地面标高②%%145在stedi字体中显示为千分号③节点大样及管道平面的行间距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阶段做调整9、设置->纵断标注【施工图桩号间隔:50 实施方案桩号间隔:100】备注:其中步骤1、2、4、8、9在不同工程不同设计设计阶段中有不同设置,每次均需重新设置。
二、绘制平面及纵断面图操作步骤:1、布置管线采用pl命令布置管线,线段及小幅度曲线均可,尽量直线段越长越好,可减少节点量,减轻后续的工作量。
布置完管线后,利用x命令打散管线,给水->定给水管2、管道桩号平面->管线桩号->定义给水管线桩号平面->管线桩号->桩号标注设置【通常常用千米桩号、左侧标注->小桩号侧标注,施工图整桩间隔50,实施方案整桩间隔100】平面->管线桩号->自动标注管线桩号3、从图面提取地面标高平面->自然地形->自然离散点->文本定义/属性块转【如果自然地形标高数据为属性块,则采用属性块转】平面->自然标高文件->地图提标高整桩间隔(米)【一般情况下,施工图取25,实施方案取50】->生成列表->提取标高存入文件【在一个工程中如果有多条桩号线的时候,注意保存的文件名称应分别进行自定义以示区别】平面->自然转设计【将从图上读取的自然地形标高文件转换成本次工程的设计标高文件】4、布置管道阀门井及消火栓给水->布置井类->阀门井->按桩号布置/选择检查井布置点【一般情况下采用“按桩号布置”,阀门间距取600m,无消火栓时间距可取600~1000m。
竖向设计步骤园林竖向设计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设计和调整、修改的工作量都很大。
但不管是用设计等高线法或是用纵横断面设计法等进行设计,一般都要经过以下一些设计步骤。
一、资料的收集设计进行之前,要详细地收集各种设计技术资料,并且要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对全园地形现状及环境条件的特点要做到心中有数。
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如下:1.园林用地及附近地区的地形图,比例1:500或1:1000,这是竖向设计最基本的设计资料,必须收集到,不能缺少。
2。
当地水文地质、气象、土壤、植物等的现状和历史资料。
3.城市规划对园林用地及附近地区的规划资料,市政建设及地下管线资料。
4.园林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及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
5.所在地区的园林施工队伍状况和施工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与施工机械化程度等方面的参考材料。
资料的收集原则是:关键资料必须齐备,技术支持资料要尽量齐备,相关的参考资料越多越好。
二、现场踏勘与调研在掌握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应亲临园林建设现场,进行认真的踏勘、调查,并对地形图等关键资料进行核实。
如发现地形、地物现状与地形图上有不吻合处或有变动处,要搞清变动原因,进行补测或现场记录,以修正和补充地形图的不足之处。
对保留利用的地形、水体、建筑、文物古迹等要加以特别注意,要记载下来。
对现有的大树或古树名木的具体位置,必须重点标明。
还要查明地形现状中地面水的汇集规律和集中排放方向及位置,城市给水干管接入园林的接口位置等等情况。
三、设计图纸的表达竖向设计应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需要与总体规划同时进行.在中小型园林工程中,竖向设计一般可以结合在总平面图中表达。
但是,如果园林地形比较复杂,或者园林工程规模比较大时,在总平面图上就不易清楚地把总体规划内容和竖向设计内容同时都表达得很清楚.因此,就要单独绘制园林竖向设计图。
根据竖向设计方法的不同,竖向设计图的表达也有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和设计等高线法等三种方法.由于在前面已经讲过纵横断面设计法的图纸表达方法,下面,就按高程箭头法和设计等高线法相结合进行竖向设计的情况来介绍图纸的表达方法和步骤。
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一)给水工程规划1、设计依据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95)2、流量计算1)用水量计算:滑县通和华府规划有居民974户,居住人数3117人,人均综合用水量标准:200L/人.d。
日变化系数取K=1.5。
则最大日综合用水量为:Q1=3117×0.20×1.5=935.1m3/d。
2)室外消火栓用水量:Q2=14.0L/s。
3、系统介绍1)系统概况:滑县通和华府给水系统由滑兴路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道,区内部分连成环状以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各用户干线均由主环接出,环枝结合。
低层建筑给水、绿化给水、室外消火栓共系统。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与高层建筑室内消防给水均为独立系统,由附设给水泵房供给。
2)管道敷设:室外给水管除高层消防给水管道采用钢管外,其余均采用PE管,粘合连接。
给水管道主线与热力管线共地沟,楼前支线采用直埋敷设。
各管线与建筑物呈平行敷设,尽量减少与其它管道的交叉。
(二)排水工程规划1、设计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94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滑县县城总体规划》2、流量计算1)雨水系统:雨水量计算采用公式:Q=Ψ×F×q其中,Ψ为径流系数,取0.65;F为设计雨水管渠汇水面积;q为暴雨强度公式。
q=3680.012*0.50.4/(T+16.7)0.858其中,P为重现期,取0.5年;T为汇水时间,取10分钟。
2)污水系统:小区生活污水流量按小区给水量的90%计算则污水量Qw=Qg×0.90=935.1×0.90=841.6m3/d3、系统介绍滑县通和华府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依据小区道路竖向,沿小区主干道,力求管线短、埋深小,向东排入城关干渠,污水经小区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滑兴路城市污水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