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准地转理论及其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II个例分析)郭洁、李国平
- 格式:ppt
- 大小:20.10 MB
- 文档页数:115
兰州大学《天气学与诊断分析》15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8 分。
)1.如果在作平滑的过程中,滤去高频波(短波),保留低频波(长波),这种平滑就称为一个()A. 低通滤波器B. 中通滤波器C. 高通滤波器D. 带通滤波器正确答案:A2.如果在作平滑的过程中,只允许其中某一段频率的波通过,这种平滑就称为一个()滤波器,A. 低通滤波器B. 中通滤波器C. 高通滤波器D. 带通滤波器正确答案:D3. 正形投影中,放大倍数M值随纬度而变化,在标准纬度,M=()A. 2B. 1C. 1.5D. 2.5正确答案:B4. 日常所用的地图投影多是()A. 极射赤平B. 兰勃托C. 割面投影D. 麦开脱正确答案:C《天气学与诊断分析》15秋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8 分。
)1. 分析研究大气运动规律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A. 理论分析法B. 统计分析法C. 实验分析法D. 动力学方法正确答案:ABC2. 垂直速度的计算方法()A. 从降水量反算大气的垂直速度B. 运动学方法C. 动力学方法D. 个别变化法正确答案:ABCD3. 要正确使用这些气象资料,必须经过必要的处理,比较简单的资料处理可分为A. 记录错情判断B. 补缺测或漏传记录C. 实测风矢量的分解D. 平滑和滤波正确答案:ABCD4. 在平滑处理时常用的平滑方法有:A. 三点B. 五点C. 九点平滑D. 四点正确答案:ABC《天气学与诊断分析》15秋在线作业2三、判断题(共 42 道试题,共 84 分。
)1.准地转理论为理解温带天气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其中用得最多的表达式是从位势高度场和温度场诊断垂直运动的w方程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 由此出现的雷暴大风,其潜在的最大风速可以用所谓的雷暴大风指数来估算。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 综合集成是提高数值预报产品应用效能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中国新一代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切线性伴随模式技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新一代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切线性伴随模式技术姓名刘国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赵文涛2008050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摘要四维变分同化技术是提高数值天气预报时效的重要方法切线性模式和伴随模式是同化系统的关键技术。
本文针对我国自主研发的多尺度通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为建立全球四维变分同化系统的切线和伴随模式开展了以下工作基于全球模式绝热动力学框架和四维伴随变分资料同化理论建立了全球模式的切线性模式凡垤和伴随模式切线性模式精度高伴随模式正确满足业务要求。
设计了全球伴随模式动态数据存储库采用断点存储技术解决了全球伴随模式存储和恢复基态值的难点问题。
设计了全球半隐式一半拉格朗日中算法在物理空间中连续的切线性伴随模式解决了算法中切线性模式出现分母为零的问题基于算法建立了方程的高精度切线性和伴随模式。
基于库建立了模式中求解方程的子空间方法和预条件子算法库设计了方程的切线性和伴随的框架。
关键词切线性模式伴随模式代码检测方程断点存储第页国防科学技术火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曲——’第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表目录表全球模式切线模式整体精度………………………………………。
表支持的子空间方法及预条件子………………………………表矩阵大小为时运行时间……………………………………表矩阵大小为时运行时间……………………………………表矩阵大小为时运行时间…………………………………。
表在不同数据规模下的值………………………………表在不同数据规模下的值…………………………………………第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图目录图四维变分同化示意图……………………………………………………………图开发切线性模式的两种方法…………………………………………………图开发伴随模式的三种方法……………………………………………………图新一代多尺度通用模式体系结构图…………………………………………图模式程序简化关系结构图…………………………………………图模式软件框架示意简图………………………………………………图关键子程序流程示意简图………………………………………图全球模式切线性伴随模式开发流程………………………………图切线性模式代码的构造过程…………………………………………………图伴随模式代码的构造过程……………………………………………………图伴随模式计算流程……………………………………………………………图伴随模式全计算策略…………………………………………………………图伴随模式全存储策略…………………………………………………………图伴随模式断点存储策略………………………………………………………图程序流程简图…………………………………………………图程序流程简图………………………………………………图关键子程序流程示意图………………………………………图子程序流程简图…………………………………………………………。
第14章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地面状况第14章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地面状况14.1 概述14.1.1 定义在实际观测中,“天气”这一术语概括了大气状态及与之相伴的现象。
对它们不需要定量测量。
这些观测,如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水凝物),悬浮或飞扬的粒子(水凝物和大气尘粒),或其它特定的大气光学现象或电现象,是对大气中或地球表面上观测到的现象的定性描述。
详细叙述参见WMO (1975)。
“水凝物(Hydrometeor)”是指悬浮在大气中或通过大气降落的,被风从地面吹起的,或沉积在地面上或空气中的物体上的液态或固态的水物质微粒的聚集体。
“大气尘粒(Lithometeor)”是大气中微粒的聚集体,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微粒是固态的、非水的。
这些微粒或多或少地悬浮在空气中,或被风从地面吹到空中。
“大气光学现象(Photometeor)”是指由太阳光或月光的反射,折射,衍射,或干涉而形成的发光现象。
“大气电现象(Electrometeor)”是可见或可闻的大气电的表现形式。
在气象观测中,有两种报告天气的方式。
现在天气是对观测时出现的天气现象的描述。
过去天气通常描述在过去几小时内发生的重要天气事件,而不是发生在观测时的天气现象。
这一章也讲述一个相关项目—地面状况的观测方法。
地面状况指由新近的气候和天气事件所造成的关于地表面水量情况或固态层的描述以及覆盖在正常地表面上的任何水的或非水的微粒层。
14.1.2 单位和度量观测和识别现在天气、过去天气和地面状况并与定量数据一起进行报告。
这些观测已按照度量实现了标准化,因而使观测员能从来自众多观测员的感知总结的大量描述中选出合适的一项。
制定的标准见WMO(1995)。
只是新近因自动气象站的发展和无人气象站的使用,才产生了对迄今为止由观测员执行的功能进行定量化的需求。
在此领域所作的努力已见诸有关国家的报道。
为适应自动气象站在观测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方面的复杂程度和效率水平的变化,特殊的编码指导已列入WMO(1995),它们与人工气象站所使用的较完整的气象报告有所不同。
利用地转偏差风原理制作强对流天气预报
段中和;许爱华
【期刊名称】《气象》
【年(卷),期】1990(016)007
【摘要】地转偏差风及其在低层的辐合,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影响。
本文利用地转偏差风原理,提出一个适合短期预报强对流天气的简便方法。
通过预报实践的检验,证明该方法使用方便、效果较好。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段中和;许爱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7
【相关文献】
1.利用小制作巧讲自转周期和地转偏向 [J], 周汉斌
2.运用气象动态变化原理制作长期天气预报 [J], 祝其江;吴海青
3."华风影视"制作电视天气预报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J], 罗静兰;翁红梅;谭伯楷
4.在创意中学习原理在制作中体验物理--指导学生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制作“双芯壶”的过程 [J], 金珞汉
5.地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有效方法之一──四平市气象局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简介 [J], 伊丽萍[1];王喜文[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