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与主要自然带-
- 格式:doc
- 大小:722.50 KB
- 文档页数:13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和自然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气候和自然带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1. 气候和自然带的定义。
2. 气候和自然带的重要性。
3. 气候和自然带的基本特征。
教学活动:1. 引入气候和自然带的概念。
2.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气候和自然带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和自然带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气候类型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
2. 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内容:1. 热带气候类型。
2. 温带气候类型。
3. 寒带气候类型。
4. 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活动:1. 介绍热带气候类型的特征。
2. 介绍温带气候类型的特征。
3. 介绍寒带气候类型的特征。
4. 通过地图展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第三章:自然带的概念和分类教学目标:1. 理解自然带的概念。
2. 掌握不同自然带的特征。
教学内容:1. 自然带的定义。
2. 不同自然带的特征。
教学活动:1. 引入自然带的概念。
2. 通过实例介绍不同自然带的特征。
第四章:气候和自然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标:1. 理解气候和自然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分析不同气候和自然带区的人类活动特点。
教学内容:1. 气候和自然带对农业的影响。
2. 气候和自然带对人类居住的影响。
3. 气候和自然带对旅游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讨论气候和自然带对农业的影响。
2. 分析气候和自然带对人类居住的影响。
3. 探讨气候和自然带对旅游的影响。
第五章:气候变化与自然带的变化教学目标:1. 理解气候变化对自然带的影响。
2. 掌握自然带变化的原因。
教学内容:1. 气候变化对自然带的影响。
2. 自然带变化的原因。
教学活动:1. 探讨气候变化对自然带的影响。
2. 分析自然带变化的原因。
第六章:气候带分布的规律性教学目标:1. 理解气候带分布的规律性。
2. 掌握影响气候带分布的主要因素。
教学内容:1. 纬度对气候带分布的影响。
2. 海拔对气候带分布的影响。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出示北半球气候理想分布图与自然带对应图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北半球气候类型理想分布图温带季风气候 90° 70° 50°35°25° 10 0°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季风环流 90°60°40°30° 20°热带雨林气候三、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以温定球)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
(以温定带)2、根据降水特点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以水定型)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 左右,冬雨稍多)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最高月降水量400mm 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 ,最高月降水量400mm 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 ),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南北半球的判断:6、7、8月高温:属于北半球;12、1、2月高温:属于南半球 热带:终年高温(南北纬30°之间):T 最冷月>15℃: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冬温夏热(南北纬30°—40°之间):T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冬冷夏热(南北纬40°—60°之间):T 最冷月<0℃(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北纬60°—90°之间):T 最热月<15℃(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气候类型特例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世界主要气候带概述地球上的气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
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地球划分为五大主要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和极地气候带。
每个气候带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面将对世界主要气候带进行概述。
热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范围在赤道两侧23.5°之间,主要包括赤道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和热带草原地区。
这一气候带气温高,日照充足,降水量丰富,湿度大,季节变化不明显。
热带雨林地区常年雨季,植被繁茂,动植物种类丰富;热带草原地区气候干燥,适宜发展畜牧业。
热带气候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热带水果、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地。
亚热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位于热带气候带和温带气候带之间,纬度范围在23.5°至40°之间,主要包括地中海气候、西岸气候和中国南部亚热带气候。
这一气候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降水量适中,季节变化明显。
地中海气候带适宜种植橄榄、葡萄等作物;西岸气候带气候温和,适宜发展渔业和水稻种植;中国南部亚热带气候带气候湿润,适宜发展水稻、茶叶等农作物。
温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位于亚热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之间,纬度范围在40°至60°之间,主要包括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这一气候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量适中,季节变化明显。
地中海气候带适宜种植小麦、葡萄等作物;大陆性气候带气温变化大,适宜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海洋性气候带气候温和,适宜发展渔业和畜牧业。
寒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位于温带气候带和极地气候带之间,纬度范围在60°至75°之间,主要包括西伯利亚气候、北美大陆气候和北欧气候。
这一气候带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凉爽,降水量较少,季节变化明显。
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和分布一、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二、气候类型比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点主要成因自然带及动物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0之间全年高温多雨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热带雨林带;猩猩、河马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分干湿季两季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湿季;信风带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季热带草原带;长颈鹿、羚羊热带季风带南、北纬10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夏季风(西南风)来临,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雨,冬季风(东北风)来临受大陆气团影响,降水明显减少热带季雨林带;大象、孔雀热带沙漠气候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常年炎热干燥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热带荒漠带单峰驼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东岸夏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水,气温高;冬季风时,受大陆冷高压影响,降水减少,气温也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猕猴、灵猫地中海气候在南北纬300-40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处于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夏季副高控制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暧湿多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中纬亚洲大陆中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冬季风时,陆地冷高压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时,受海洋气团控制,暖热多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松鼠、黑熊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终年干旱少雨,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大终年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黄羊、旱獭双峰驼温带海洋性气南北纬400―600大陆西岸终年温和湿润全年受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控制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北极圈附近冬季漫长而寒冷,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亚寒带针叶林带驼鹿、紫貂寒带苔原气候极地附近全年严寒,降水少,所处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极少寒带苔原带驯鹿、北极熊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全年酷寒同上极地洋原带北极熊、海豹气候专题习题训练【气候成因】1、图1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
全球十三个气候表1、十三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地区(要详细)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
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
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干季和湿季。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
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
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
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
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
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
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干燥。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
全球气候发布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纬各 5 º~10 º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以及亚洲马来群岛的绝大部分地域。
气候特点:全年皆夏,各月平均温为25~28 ℃,日较差比年较差稍大;多对流雨,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 000 mm以上,月降水量最少也超过60 mm。
植被土壤:适合热带雨林发育,森林高大茂密,物种繁多,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地带性土壤为热带雨林砖红壤。
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分布于赤道多雨气候区的外围,一般可达南、北纬15º左右,也可伸至25º左右。
包括非洲的苏丹草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的北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和奥里诺科平原、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以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地区。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干季时受信风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雨季时则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气流辐合带移来时,湿润多雨。
植被土壤: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稀树草原红棕色土。
3、热带荒漠气候分布: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内陆和西部,大体介于南北纬15 º~30 º之间。
典型的的热带干旱气候区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纳米布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以及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干旱气候区外缘,分别向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和亚热带夏干气候区过渡。
气候特点:热带干旱气候区内终年降水量少(不足125 mm)且变率大,气温高,气温年、日较差大,云量少,日照强烈,蒸发强,相对湿度小;热带半干旱气候区内气候有短暂雨季,年降水量250~750 mm。
植被土壤:植被土壤类型为热带荒漠(或荒漠草原)荒漠土。
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出现于纬度10º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
分布于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和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带。
世界各大洲气候类型、地形分布高清地图01全球高清大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彩色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彩色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表层洋流分布图、世界植被自然带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统计图02手绘高清黑白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手绘高清放大细节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表层洋流分布图放大细节图03全球细分图解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04大洲细分图解一、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解析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①热带气候类型分布显著;②气候类型在赤道两侧南北对称分布的特征非常明显。
特殊地区:①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所至;②南回归线经过的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岛上山脉阻挡东面来的水汽,及附近的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共同作用。
二、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解析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温带季风气候;⑧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⑨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⑩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规律:①气候类型分布比较齐全(热带草原气候除外);②由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类型依次更替;③由沿海到内陆,气候类型逐渐变化(温带地区明显);④东西两岸气候类型明显不同: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
特殊地区: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较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三、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解析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⑧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⑨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规律:大陆西岸气候类型南北纵向分布,东岸气候类型分布面积较广,原因是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分布。
气候所对应自然带类型1、地理.气候类型和所对应的自然带.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带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冰原气候:寒带冰原带苔原气候:寒带苔原带高山高原气候(无自然带)(主要就是这些,至少高中就让掌握这么多2、各个气候带对应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以及特点根据气候,把地球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带。
由于温带和寒带在南北半球各有一个,这样地球上就分成了五个气候带。
热带气候又可分成三种不同类型的气候,即赤道气候、热带气候和副热带气候。
赤道气候,即赤道地区的气候,它的特征是:全年气温高、湿度大、闷热多雨。
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5-之间,全年气温变化较小;全年多雨,陆上午后多雷雨,海上夜间多雷雨;年降雨量通常在1000—3000毫米之间,各月分配均匀。
非洲的刚果盆地、几内亚湾东侧海岸、南美的亚马孙河流域、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均属于赤道气候。
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全年可分干季和湿季两个季节,风暴甚多。
印度、缅甸、越南和我国的海南岛都属于热带气候。
副热带气候:全年较长时期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和活动的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我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属于这种气候。
温带气候: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四季雨量分配均匀,云量多,湿度大,欧洲的英国、荷兰等属于这种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雨量稀少,且集中在夏季,我国新疆、甘肃等地属于、这种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海洋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冬季盛行大陆季风气候,寒冷干燥,我国长江流域以北东部地区属于这种气候。
全球气候与自然带(热带气候)一、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分布位置:(赤道南北纬10°)(地带性):几内亚湾、东南亚马来群岛、马来半岛南部、菲律宾南部、巴拿马、亚马孙平原、海地岛(非地带性):马达加斯加岛东岸、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北部(成因:①位于热带气温高。
②处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③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二、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带(由于植被破坏严重,由热带季雨林带退化为热带草原带)特征:全年炎热,分雨旱两季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布位置:(北纬10°—25°大陆东岸)(地带性):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北部、斯里兰卡、马来半岛北部、海南岛(备注:印度半岛西部、东北部(孟加拉国)、中南半岛沿岸、菲律宾等均为热带雨林带,其中印度半岛的热带草原带为非地带性。
)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特征:全年炎热,分干湿两季成因:夏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控制分布位置:(南北纬10°—23°26′)(地带性):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西岸、澳大利亚北部、墨西哥、古巴、巴西高原(非地带性):非洲东岸、厄瓜多尔(成因: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形成。
)(备注:墨西哥西岸为热带草原带、东岸为热带雨林带,古巴为热带雨林带。
)四、热带沙漠带——荒漠带特征:全年炎热少雨成因:夏季受东北信风控制,冬季受副高控制分布位置:(南北回归线—30°大陆西岸、内陆)(地带性):非洲北部、南部南部西岸、阿拉伯半岛、索马里、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南部(非地带性):智利、秘鲁(成因:沿岸寒流)(亚热带气候)五、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控制分布位置:(30°—40°大陆西岸)(地带性):地中海沿岸、南非、澳大利亚南部(伯斯、阿德福德)、美国中西部(旧金山、洛杉矶)、智利西岸(圣地亚哥)六、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分布位置:(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地带性):亚洲东南部、台湾、澳大利亚东部(悉尼)、北美洲东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日本南部(东京)、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乌拉圭(备注:密西西比河流域、南美洲东南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