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
- 格式:docx
- 大小:13.93 KB
- 文档页数:3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 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定义和分类2. 翻译的基本原则3.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翻译的定义和分类,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提供翻译实践案例,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4. 讨论:分组讨论翻译实践案例,分享翻译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翻译练习:评估学生的翻译练习成果,包括准确性、流畅性和表达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
2.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翻译实践案例供学生练习和讨论。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进行课堂讲解。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翻译案例,让学生了解翻译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角色扮演:模拟翻译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式教学:采用问答、解答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翻译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翻译心得和经验。
4. 反馈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其改进翻译方法和技巧。
八、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进度。
3. 实践环节:每节课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翻译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复习与测评:每章节结束后,进行复习和测评,确保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018年14期总第402期ENGLISH ON CAMPUS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文/黄梦菲【摘要】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在下,语言已需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所服务。
翻译对于传播人类文化知识,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翻译工作的要求亦与日俱增,翻译工作难度也大大提升。
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由翻译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构成。
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对翻译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翻译实践又时刻检验着翻译理论的现实可行性,两者是一种“互助互补互彰”的关系。
本文就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关系和两者的结合方式展开论述,来探讨如何出色的完成翻译工作。
【关键词】翻译理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结合【作者简介】黄梦菲(1992- ),女,汉族,河南许昌人,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一、翻译理论翻译活动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因此,人们对于翻译的界定也千差万别、困难重重。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翻译的解释,也大致说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是将一种相对陌生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中包括语言、文字、符合和视频等等。
翻译既可以指翻译活动的主体,即译者;也可以指翻译的行为与过程,即翻译行为;还可以指翻译活动的结果,即译文。
“翻译”一词集三种含义与一身,主体、行为与结果交叉在一起,更增加了对翻译的含义以及对其所要进行的研究的难度。
1.翻译理论相关内容。
翻译理论主要来源于,译者从以往自身的翻译经验,以及对进行过的翻译工作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而进行的深入思考,从而总结出的一些翻译的规律和技巧。
翻译工作主要针对对象是受政经模式、文化思想、风俗习惯差异而影响的不同语言,所以这就要求译者,语言语法构成、词汇、句法分析烂熟于心,此外,还要有丰富的百科知识,熟知历史、经济、政治、文化、风俗,并对当下正在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有了解,以此来丰富和拓展译者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迷茫而无从下手,从而译出原作的风格与语言,而在这过程中翻译理论也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翻译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跨文化活动,是通过语言转换来展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随着世界日趋全球化,翻译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如何进行优秀的翻译,需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翻译理论是从学术层面对翻译现象进行分类、解释和分析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可以在翻译过程中提供各种公式、方法、原则和规则等,以便于进行准确、标准和符合语言习惯的翻译。
翻译理论主要包括等价理论、功能理论和文化转换理论等。
等价理论是翻译理论中比较主流和经典的理论之一。
他认为在翻译中需要寻求同等意义或近似意义,使译文与原文在语义和语用上达到一定的匹配度,从而使译文意义不失真、不失真实、不失健康和不失文采。
等价理论的核心是翻译中需要双重转换:语言之间的转换和文化之间的转换。
相对于等价理论,功能理论则更加关注的是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它通过考虑翻译对读者的影响和作用来决定翻译取舍。
即使在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某些方法来实现更好的翻译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实践的实效性成为评价翻译品质的核心标准。
文化转换理论是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通过翻译者的思维活动实现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相转换。
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非常复杂,不仅需要翻译者有优秀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还需要有转换的思维观念和技巧。
翻译实践是通过词汇、语法、语义、上下文等多种手段将原文转换为目标语言的过程。
在翻译实践上,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例如语言能力、文化背景、技术素养、翻译规范等。
值得注意的是,翻译实践并不等同于语言的传递,因为翻译的本质是作为中介创建并解决两个文化或语言之间的联系。
一个好的翻译需要翻译者结合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进行切实可行的操作。
因此,好的翻译一定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效果为导向的翻译。
翻译者需要通过翻译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同时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适合自身的方法和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是相互交织着的。
第一章英汉文化对比与翻译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一、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Ecological Culture 生态文化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一)西方重唯理,思辩,中方重经验,直觉(二)西方的细节分析与中方的整体综合(三)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三、文化影响翻译的表现形式:(一)词汇空缺现象(Zero of equivalent word)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等或契合的词,有人称这种情况为词汇空缺(lexical gap) Salad沙拉Lost Generation迷惘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Baby Boomers生育高峰儿婴儿潮一代Y uppies雅皮士Dinks丁克Sandwich Generation三明治世代Couch Potato电视迷老泡在电视机前的人;终日懒散的人Mall Rats购物狂Hippie嬉皮士功夫kongfu叩头kowtow 炕Kang太极Taichi粽子Zongzi苦力Kuli饺子jiaozi 还有一些民族文化内涵特别丰富的词语,在翻译时也必须采用释义或注释等方法,说明该词的语用含义,才能使译语读者了解原语独特的文化现象。
如:钱先生周岁时“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得名“钟书”。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使学生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英汉互译。
4.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其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翻译的定义翻译的类型(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等)翻译的原则(如忠实于原文、保持原文风格、传达原文意义等)2. 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词义转换语义增减句子结构调整3. 翻译实践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翻译错误分析4. 文化差异与翻译语言与文化差异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翻译中的文化适应与调整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翻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法:进行英汉互译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翻译案例,讨论翻译中的问题和策略。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英汉互译练习的质量。
3. 翻译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翻译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见解。
4. 期末考试:设置翻译相关的试题,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
2. 参考书籍:翻译理论著作、翻译案例集等。
3. 网络资源:翻译相关网站、论坛、文章等。
4.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每周两次课,每次课时长为1小时30分钟。
七、教学进程1. 第一阶段(2周):介绍翻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讲解翻译的定义、类型和原则。
2. 第二阶段(3周):讲解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
3. 第三阶段(4周):进行翻译实践,包括英汉互译练习、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错误分析。
[精品]读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
本书是奈达博士继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之后的又一部论述翻译的经典著作,它旨在帮助译者在进一步领会翻译理论精髓的同时,切实掌握翻译技巧和策略。
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两位作者从《圣经》的不同译本中选取了大量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
这些例证涵盖了翻译的方方面面,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代表性,同时也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作者一方面对翻译进行了详尽的语言学分析,另一方面也指出,翻译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真正理想的翻译甚至是一门艺术。
本书的写作历经四年,几易其稿,凝聚了作者和圣经学会翻译工作者多年的经验和心血。
全书脉络清晰,语言深入浅出,说服力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翻译学参考资料。
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译英)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Practic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Notes for Senior College Students(2005年9月)刘国忠2578706*************.cnTopics at first:1. 解读汉译英《教学大纲》2. 解读汉译英《考试大纲》3. 汉译英学习指导①重要性②特性③实践性汉译英精典教材:1.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喻天根《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喻天根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92.《汉英翻译基础》陈宏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23.《英汉互译实用教程》宋天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14.《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55.《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6.《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汉译英主要内容:•一、汉译英实务教学•二、历届TEM8汉译英试卷评析•三、汉译英练习与评析•—汉英翻译强化训练汉译英实务教学主要内容一、汉英词语对比二、汉英句法基本差异(一)汉英句子的主语比较三、汉英句法基本差异(二)汉语谓语动词的分析和翻译四、被动语态的翻译五、汉译英中的主谓定位六、汉译英中的句子整合问题增补内容:七、如何避免翻译中的Chinglish八、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九、公示语的翻译十、历届TEM8汉译英试卷评析十一、汉译英练习与评析—汉英翻译强化训练汉译英学习指导(一)如何保证翻译课的教学效果1.以―正当程序‖保证翻译质量无论英译汉,还是汉译英,译文都需要准确、通顺,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
表达准确的基础是对原文的准确理解:译者必须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每个词、每句话和作者的意图。
表达通顺的基础是对译入语的熟练运用。
我们在做汉译英时,存在一个天然的劣势: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做到表达的准确和通顺相当困难。
浅谈翻译理论与实践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等各方面交流日益频繁和加深,在各国间的交流中,翻译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际途径,翻译活动越来越频繁。
因此,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翻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语言活动。
如果只有翻译实践没有翻译理论,那翻译水平就得不到提高。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无源之水,没有实践证明的理论是无本之木。
这要求我们语言学习者对中西翻译发展的历史阶段有正确、清楚地认识是极为重要的。
本文对中西方翻译历史阶段及其翻译理论做了简洁地概括,旨在能对翻译工作者和翻译专业本专科生起到引导作用,帮助他们入门。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时发生的战略转移。
对外开放和国际上的合作交流都需要语言为桥梁,语言翻译便显得非常重要。
标签: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活动;中西翻译名家(一)那么人类为何会有翻译这样一种活动呢?在西方社会,人们认为翻译之出现,其重要原因在于人类的巴别塔情节。
《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提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建造通天塔的工程,也不得不搁置。
即便如此统一语言,达到沟通无障碍,这也一直是人类的一个夙愿。
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影片——Babel,(巴别塔)就是讲的贯穿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语言之间的人的故事。
影片的结束语写到”the brightest light in the darkest night”.寓意着即便是在沟通困难重重的环境下,人类还是克服一切阻力来达到信息传递和交流。
在中国,最早的翻译起源于《越人歌》的翻译,相传是中国第一首译诗。
鄂君子皙泛舟河中,打桨的越女爱慕他,用越语唱了一首歌,歌词中唱到“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请人用楚语译出,就是这一首美丽的情诗。
有人说鄂君在听懂了这首歌,明白了越女的心之后,就微笑着把她带回去了。
合同(缩略版本)
1.甲方河海师范大学希望雇佣乙方阿迪斯科里作为英语老师。
双方
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特此签订合同。
双方均许诺会完全履行合同里所有规定的义务。
2.服务时间从2006年8月15号到2007年8月14号。
3.乙方的责任(见附录)
4.乙方每月的工资是5000人民币。
其中每月工资的70%可以转变为
外国货币。
5.甲方的职责。
甲方必须进行指导、监管和评价乙方的工作。
6.乙方的职责。
乙方必须按时完成任务并确保工作的质量。
7.合同的修正,取消和终止。
双方必须遵守合同,在未达成双方一致时不得修正、取消或者终止合同。
8.违约罚金
如果乙方因为不可抗力事件要求取消合同,乙方应当在有关部门的证明下,取得甲方的同意并支付退货费用以及违约罚金给甲方。
如果甲方因为不可抗力要求取消合同,在乙方同意后,甲方应支付乙方的退货费用;如果甲方取消合同没有正当理由,甲方应支付乙方的退货费用以及支付违约罚金给乙方。
9.这个合同的附录是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拥有合同的同等效力。
10.这个合同在双方签订的日期即日生效并会在合同期满时自动
失效。
如果任意一方要求订立新的合同,其应该在此合同期满的90天前向另一方提前说明请求并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签订新的合同。
乙方在合同失效后想继续保留合同,必须承受所有可能引发的损失。
10.仲裁
这个合同在河海师范大学,2006年8月15号签订。
一式两份,一份中文,一份英文,两种文本都同样真实可信。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补充合同
通过双方的同意,受聘方的工作和相关事宜有如下决定:
带领大学生和英语专业研究生并就学生们的语言课外活动提出建议。
甲方乙方
(签字) (签字)
看待成长的两种基本方式
人们基本上对于成长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将其看作是产品,一种是将其看作是过程。
我们一般把个人的成长看作是外在的结果或者是可以很容易辨认和估量的产品。
得到升职的工人,成绩提高的学生,
学会新语言的外国人——所有的这些都是人们用显著的成果来展示他们努力的例子。
相反,个人成长的过程相比很难确定,因为通过定义来说,它是一段旅程,而不是特定的路标或者路旁的里程碑。
这个过程不是道路它本身,而是人们在遇到新的经历和不可预知的障碍时拥有的态度和感受,以及他们拥有的谨慎或勇气。
在这个过程中,旅程从未停止;总是有一些新的方式去体验世界,去尝试新的理念,去接受新的挑战。
为了成长,去新的道路旅行,人们需愿意去冒险,去面对未知,在最初就接受他们失败的可能性。
在我们尝试新的方式的过程中,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对我们成长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我们认识自己是否快速而且充满好奇?如果是,那么我们会更多的去冒险,对不熟悉的经历会保持一颗坦率的心。
我们认为自己是害羞且犹豫不决的吗?那么我们的胆怯可能导致我们踌躇不前,行动缓慢,在确定安全前不前行一步。
我们认为自己适应变化很缓慢或者我们不够聪明去解决新的挑战?那么我们更容易扮演消极的角色或者一点都不去尝试。
如果我们准备好改变和成长,这些不安和自我否定的感觉同样都是不可避免的和必须存在的。
如果我们不能面对和解决这些内在的恐惧和疑虑,如果我们过分保护自己,那么我们便会停止成长。
我们便会陷进自己的泥淖里,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