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四通用液体洗衣剂的配制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室常用洗液的配置学习资料实验室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及使用在分析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项必须做的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
仪器洗涤是否符合要求,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和精密度均有影响。
不同的分析工作有不同的仪器洗净要求,一般定量化学分析所用的洗液配制及洗涤要求如下:一、铬酸洗液1、配置称取5g重铬酸钾粉末,置于250mL 烧杯中,加5mL 水使其溶解,然后慢慢加入100mL 浓硫酸,溶液温度将达80℃,待其冷却后贮存于磨口玻璃瓶内。
2、洗涤范围及注意事项主要用于洗除被有机物质和油污玷污的玻璃器皿,是强氧化性洗液,不适用于对铬的微量分析洗涤。
具有强腐蚀性,防止烧伤皮肤、衣物;用毕回收,可反复使用。
若洗液变成墨绿色则失效,可加入浓硫酸将Cr3+氧化后继续使用。
千万不能将水或溶液加入H2SO4中,配制时要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并注意不要溅出,混合均匀,待冷却后,装入洗液瓶备用。
防止洗液溅到身上,以防“烧”破衣服和损伤皮肤。
洗液倒入要洗的仪器中,应使仪器周壁全浸洗后稍停一会再倒回洗液瓶。
二、碱性乙醇洗液1、配制溶解120克氢氧化钠固体于120ml水中,用95%乙醇稀释至1L。
2、洗涤范围在铬酸洗液洗涤无效时,用于清洗各种油污3、由于碱对玻璃的腐蚀,玻璃磨口不能长期在该洗液中浸泡;须存放于胶塞瓶中,防止挥发、防火。
注意:失效洗涤时间不宜过长,使用时应小心慎重。
三、碱性洗液1、配制(1)4克高锰酸钾固体溶于少量水中,再加入100mL10%氢氧化钠溶液。
(2) 碳酸钠液(Na2CO3,即纯碱),碳酸氢钠(Na2HCO3,小苏打),磷酸钠(Na3PO4,磷酸三钠)液,磷酸氢二钠(Na2HPO4)液等。
2、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主要除去有机物质,用碱性高锰酸钾浸泡后器壁上会析出一层二氧化锰,需用盐酸或盐酸加过氧化氢除去。
碱性洗液用于洗涤有油污物的仪器,用此洗液是采用长时间(24小时以上)浸泡法,或者轻微浸煮法。
实验室常用洗液配制方法​实验室仪器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到实验效果,甚至决定着实验的成败。
由于器皿的不清洁或被污染,往往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甚至会出现相反的实验结果。
因此,对于学校、科研所、医院和厂矿企业的各实验室来说,仪器的洗涤都显得非常重要。
洗涤液简称洗液,根据不同的要求有各种不同的洗液。
将较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1.强酸氧化剂洗液强酸氧化剂洗液是用重铬酸甲(K2Cr2O7)和浓硫酸(H2SO4)配成。
K2Cr2O7在酸性溶液中,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对玻璃仪器又及少有侵蚀作用。
所以这种洗液在实验室内使用最广泛。
配制浓度各有不同,从5~12%的各种浓度都有。
铬有致癌作用,因此配制和使用洗液时要极为小心,常用两种配制方法如下:⑴取100mL工业浓硫酸置于烧杯内,小心加热,然后慢慢加入5g重铬酸钾粉末,边加边搅拌,待全部溶解并缓慢冷却后,贮存在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瓶内。
⑵称取5g重铬酸钾粉末,置于250mL 烧杯中,加5mL 水使其溶解,然后慢慢加入100mL 浓硫酸,溶液温度将达80℃,待其冷却后贮存于磨口玻璃瓶内。
该洗液是强氧化剂,但氧化作用比较慢,直接接触器皿数分钟至数小时才有作用,取出后要用自来水充分冲洗7次-10次,最后用纯水淋洗3次。
注意事项:这种洗液在使用时要切实注意不能溅到身上,以防烧破衣服和损伤皮肤。
洗液倒入要洗的仪器中,应使仪器周壁全浸洗后稍停一会再倒回洗液瓶。
第一次用少量水冲洗刚浸洗过的仪器后,废水不要倒在水池里和下水道里,长久会腐蚀水池和下水道,应倒在废液缸中,缸满后倒在垃圾里,如果无废液缸,倒入水池时,要边倒边用大量的水冲洗。
2.碱性洗液碱性洗液用于洗涤有油污物的仪器,用此洗液是采用长时间(24小时以上)浸泡法,或者浸煮法。
从碱洗液中捞取仪器时,要戴乳胶手套,以免烧伤皮肤。
常用的碱洗液有:碳酸钠液(Na2CO3,即纯碱),碳酸氢钠(Na2HCO3,小苏打),磷酸钠(Na3PO4,磷酸三钠)液,磷酸氢二钠(Na2HPO4)液等。
常用洗液的配制方法1. 铬酸洗涤液铬有致癌作用,因此配制和使用洗液时要极为小心,常用两种配制方法如下:⑴取100mL工业浓硫酸置于烧杯内,小心加热,然后慢慢加入5g重铬酸钾粉末,边加边搅拌,待全部溶解并缓慢冷却后,贮存在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瓶内。
⑵称取5g重铬酸钾粉末,置于250mL 烧杯中,加5mL 水使其溶解,然后慢慢加入100mL 浓硫酸,溶液温度将达80℃,待其冷却后贮存于磨口玻璃瓶内。
2. 其他洗涤液⑴工业浓盐酸:可洗去水垢或某些无机盐沉淀。
⑵ 5%草酸溶液:用数滴硫酸酸化,可洗去高锰酸钾的痕迹。
⑶ 5%~10%磷酸三钠(Na3PO4·12H2O)溶液:可洗涤油污物。
⑷ 30%硝酸溶液:洗涤二氧化碳测定仪及微量滴管。
⑸ 5%~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溶液:加热煮沸可洗脱玻璃仪器内壁的白色沉淀物。
⑹尿素洗涤液:为蛋白质的良好溶剂,适用于洗涤盛过蛋白质制剂及血样的容器。
⑺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乙醇等可用于洗脱油脂、脂溶性染料污痕等,二甲苯可洗脱油漆的污垢。
⑻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和含有高锰酸钾的氢氧化钠溶液:这是两种强碱性的洗涤液,对玻璃仪器的侵蚀性很强,可清除容器内壁污垢,洗涤时间不宜过长,使用时应小心慎重。
玻璃仪器的洗涤在分析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个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
仪器洗涤是否符合要求,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均有影响。
不同分析工作(如工业分析、一般化学分析和微量分析等)有不同的仪器洗涤要求,我们以一般定量化学分析为基础介绍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一、洗涤仪器的一般步骤1、用水刷洗:使用用于各种形状仪器的毛刷,如试管刷、瓶刷、滴定管刷等。
首先用毛刷蘸水刷洗仪器,用水冲去可溶性物质及刷去表面粘附灰尘。
2、用合成洗涤水刷洗:市售的餐具洗涤灵是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中性洗液,可配制成1—2%的水溶液,也可用5%的洗衣粉水溶液,刷洗仪器,它们都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必要时可温热或短时间浸泡。
实验二十四通用液体洗衣剂一.实验目的1.掌握配制通用液体洗衣剂的工艺;2.了解各组分的作用和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1.主要性质和分类通用液体洗衣剂为无色或淡蓝色均匀的粘稠液体,易溶于水。
液体洗涤剂是仅次于粉状洗涤剂的第二大类洗涤剂制品。
因为液体洗涤剂具有诸多显著的优点,所以洗涤剂由固态向液态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
最早出现的液体洗衣剂是不加助剂的或加很少助剂的中性液体洗衣剂,基本属于轻垢型,这类液体洗衣剂的配方技术比较简单。
而后出现的重垢液体洗衣剂,其中虽有不加助剂的,但更多的是加洗涤助剂的。
重垢型液体洗衣剂中的表面活性物含量比较高,加入的助剂种类也比较多,配方技术比较复杂。
液体洗衣剂除了上述两种外,还有织物干洗剂,它是污水洗衣剂,专门用于洗涤毛呢、丝绸、化纤等高档衣物。
另外还有预去斑剂,用于衣物局部(如领口、袖口)的这重垢洗涤。
还有织物漂白剂、柔软整理剂、消毒洗衣剂等。
上述液体洗衣剂是按其用途分类设计的。
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重垢液体洗衣剂,其次是轻垢液体洗衣剂。
本实验主要研究这两种类型的洗衣剂,我们称其为通用液体洗衣剂。
2.配方设计原理设计这种洗衣剂时首先考虑的是洗涤性能,即既要有强的去垢力,还不得损衣物。
其次要考虑的是经济性,即要工艺简单、配方合理、价格低廉。
再次要考虑的是产品的适用性,即既要适合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的洗涤习惯,还要考虑配方的先进性等。
总之要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使制得得产品性能优良而成本低廉,且有广阔的市场。
液体洗衣剂的配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表面活性剂液体洗衣剂种使用最多的是烷基苯磺酸钠,但国外已基本上实现了液体洗衣剂原料向脂肪醇硫酸盐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表面活性剂的转向。
以脂肪醇为起始原料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衣用液体洗涤剂中,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等。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α-烯基磺酸盐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活性物。
高级脂肪酸盐已是公认的液体洗衣剂原料。
液体洗涤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
2、掌握洗涤剂的测定方法。
3、掌握洗洁剂的配制方法。
4、了解洗洁剂中各组分的性质及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磺化反应是向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磺酸基(-SO3H)的反应。
生成的产物是磺酸(R-SO3H)、磺酸盐(R-SO3M;M表示NH4或金属离子)或磺酰氯(R-SO2Cl)。
磺化是亲电取代反应。
发烟硫酸中SO3分子中硫原子的电负性比氧原子的电负性小,所以硫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而成为亲电试剂。
常用的磺化剂是浓硫酸、发烟硫酸、三氧化硫、氯磺酸。
反应式:三、仪器和药品仪器:DF-1015传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20-1型多功能电动搅拌器、台秤、罗氏泡沫测定仪、烧杯(250ml、100ml)、搅拌棒、量筒(10mL、100mL)、滴管、托盘天平、秒表、精密pH试纸。
药品:十二烷基苯、发烟硫酸、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AES)、二乙醇酰胺(70%,6501)、脂肪醇聚乙烯醚(AEO-9)、乙醇、乙二胺四乙酸钠盐(EDTA)、食盐、香精、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1)磺化: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器的250mL四口瓶中,加入十二烷基苯35mL(34.6g),搅拌下缓慢加入质量分数98%硫酸35mL,温度不超过40℃,加完后升温至60~70℃,反应2h。
(2)分酸:将上述磺化混合液降温至40~50℃,缓慢滴加适量水(约15mL),倒入分液漏斗中,静止片刻,分层,放掉下层(水和无机盐),保留上层(有机相)。
(3)中和:配制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溶液80mL,将其加入250mL四口瓶中约60~70mL,搅拌下缓慢滴加上述有机相,控制温度为40~50℃,用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调节pH=7~8。
(4)盐析:于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氯化钠,渗圈试验清晰后过滤,得到白色膏状产品。
2、无磷洗涤剂配方参见表-1,操作步骤如下:(1)按配方将蒸馏水加入250mL烧杯中,再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加热使水温升到50℃,加入水溶性物质,并不断搅拌,之全部溶解为止。
最新洗衣液实验配方完美版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最新的洗衣液实验配方,旨在帮助您制作出完美的洗衣液。
以下是配方的详细说明:
配方材料
- 洗衣液基础剂:500毫升
- 水:300毫升
- 衣物柔软剂:50毫升
- 柠檬精油:10滴
- 柠檬酸:5克
- 染色清洁剂:10毫升
制作步骤
以下是制作最新洗衣液实验配方的步骤:
1. 将洗衣液基础剂倒入一个大中。
2. 慢慢加入300毫升水,同时搅拌均匀,直到液体变得透明。
3. 加入50毫升衣物柔软剂,继续搅拌,确保完全混合。
4. 往中滴入10滴柠檬精油,给洗衣液增添一丝清新的香气。
5. 加入5克柠檬酸,用于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和顽固的污垢。
6. 最后,加入10毫升染色清洁剂,帮助保持衣物的颜色鲜艳。
使用方法
使用这款最新的洗衣液实验配方非常简单:
1. 在洗衣机中加入适量的配方所需洗衣液,根据您洗涤的衣物
数量进行调整。
2. 根据衣物的类型和洗涤要求选择适当的洗涤程序。
3. 开始洗涤,让洗衣机完成其工作。
4. 洗涤结束后,按照衣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晾干方式。
注意事项
在使用最新洗衣液实验配方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1. 仅供家庭使用,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
2. 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3. 在使用前请先进行皮肤测试,以确保无过敏反应。
4. 避免将洗涤剂接触到食品或饮用水。
5. 若不慎误食,请立即就医。
请按照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使用最新洗衣液实验配方,相信您会得到满意的洗涤效果。
祝您洗衣愉快!。
实验室常用洗液配制方法,齐了!在分析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项必需做的试验前的预备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
试验室仪器的干净程度直接影响到试验效果,甚至打算着试验的成败。
由于器皿的不清洁或被污染,往往造成较大的试验误差,甚至会消失相反的试验结果。
因此,对于学校、科研所、医院和企业的各试验室来说,仪器的洗涤都显得特别重要。
今日,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各类洗涤剂的配制方法、使用范围以及留意事项,不要太全哦!洗涤液简称洗液,依据不同的要求有各种不同的洗液。
将较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1.强酸氧化剂洗液强酸氧化剂洗液是用重铬酸甲(K2Cr2O7)和浓硫酸(H2SO4)配成。
K2Cr2O7在酸性溶液中,有很强的氧化力量,对玻璃仪器又及少有侵蚀作用。
所以这种洗液在试验室内使用最广泛。
配制浓度各有不同,从5~12%的各种浓度都有。
铬有致癌作用,因此配制和使用洗液时要极为当心,常用两种配制方法如下:⑴ 取100mL工业浓硫酸置于烧杯内,当心加热,然后渐渐加入5g重铬酸钾粉末,边加边搅拌,待全部溶解并缓慢冷却后,贮存在磨口玻璃塞的细口瓶内。
⑵ 称取5g重铬酸钾粉末,置于250mL 烧杯中,加5mL 水使其溶解,然后渐渐加入100mL 浓硫酸,溶液温度将达80℃,待其冷却后贮存于磨口玻璃瓶内。
该洗液是强氧化剂,但氧化作用比较慢,直接接触器皿数分钟至数小时才有作用,取出后要用自来水充分冲洗7次-10次,最终用纯水淋洗3次。
留意事项:这种洗液在使用时要切实留意不能溅到身上,以防“烧”破衣服和损伤皮肤。
洗液倒入要洗的仪器中,应使仪器周壁全浸洗后稍停一会再倒回洗液瓶。
第一次用少量水冲洗刚浸洗过的仪器后,废水不要倒在水池里和下水道里,长期会腐蚀水池和下水道,应倒在废液缸中,缸满后倒在垃圾里,假如无废液缸,倒入水池时,要边倒边用大量的水冲洗。
2.碱性洗液碱性洗液用于洗涤有油污物的仪器,用此洗液是采纳长时间(24小时以上)浸泡法,或者浸煮法。
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实验报告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实验日期成绩同组人×××闽南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报告题目: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应化××× B1组0 前言实验目的:1.掌握配制液体洗涤剂的配方原理和工艺:2.了解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概述:现代洗涤剂是含有多种成份的复杂混合物。
其中表面活性剂是起清洁作用的主要成份,洗涤剂中的其他成份或是为改善和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效能、或是为适应某些特殊需要、或是为制成所需产品形式而加入的。
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各种助剂都具有各自的特性,这些性质各异的成份混在一起,由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便会产生更加理想的洗涤效果。
反之,若配方设计不当,各组份的性质也会相互抵消,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洗涤剂的配方是决定某种洗涤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洗涤剂配方的变化始终反映着洗涤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
[1]液体洗涤剂制造简便,只需将表面活性剂、助剂和其他添加剂,以及经过处理的水,送入混合机进行混合,即得产品。
液体洗涤剂的制造不用一系列的加热干燥设备,具有节约能源、使用方便、溶解迅速等优点。
液体洗涤剂要求各组分的相容性最为重要。
因是液体,配方中的组分必须良好相容,才能保证产品的稳定,使之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内无结晶、无沉淀、不分层、不混浊、不改变气味、不影响使用效果。
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配方的组成,但也与制备工艺条件、操作技术以及保管条件等有关。
[2]配方的设计原理:洗涤剂的组成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和辅助剂。
在选择液体洗涤剂的主要组分时,可遵循以下一些通用原则:(1)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在水相中有良好的溶解能力;(2)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能形成稳定的紧密排列的凝聚态膜;(3)表面活性剂能适当增大水相黏度,以减少液滴的碰撞和聚结速度;(4)要能用最小的浓度和最低的成本达到所要求的洗涤效果。
实验日期2015/5/31 成绩同组人林旭(D1)吴增楠(D1)林雅斯(D2)叶育欣(D2)林建宝(D3)闽南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报告题目:液体洗涤剂的配制12应化1 林跃宏1206000341 D3前言液体洗涤剂为无色和/或有色的均匀的粘稠液体,易溶于水。
液体洗涤剂的配方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组成。
液体洗涤剂使用方便、溶解速度快、低温洗涤性能好。
同时,还具有配方灵活、制造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节约能源、加工成本低、包装美观等诸多显著的优点。
液体洗涤剂一般分为织物用洗涤剂、硬表面清洁剂和个人卫生清洁剂。
设计这种洗涤剂时,要满足几点基本要求:①去污力强;②水质适应性强;③泡沫合适;④碱性适中;⑤工艺简单。
液体洗涤剂是仅次于粉状洗涤剂的第二大类洗涤制品。
它可分两类:一类是弱碱性液体洗涤剂,它与弱碱性洗衣粉一样可洗涤棉、麻、合成纤维等织物;另一类是中性液体洗涤剂,它可洗涤毛、丝等精细织物。
弱碱性液体洗涤剂pH值一般控制在9至10.5,有的产品是用烷基苯磺柄酸钠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复配而成的,并加无机盐助剂制成高泡沫的液体洗涤剂。
弱碱性液体洗涤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是烷基苯磺酸钠,它具有去污效果好和较强的耐硬水性,在水中极易溶解。
这种表面活性剂在硬水中去污力随硬度的提高而减弱,因此需加入螯合剂除去钙、镁离子。
此外,液体洗涤剂一般要求具有一定的粘度和pH值,所以还要加入无机和有机的增粘剂及增溶剂。
中性液体洗涤剂pH值在7至8之间,可用来洗涤丝、毛等精细织物。
这类产品主要用表面活性剂和增溶剂组成。
由于不含助剂,去污力主要靠表面活性剂,因此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较高,一般为40%至50%。
活性物含量中一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由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高,易引起细菌的繁殖,致使产品变色发臭,为了防止细菌繁殖,可适量加入一些苯酸钠和对羟基甲酯酯等作防腐剂。
1 实验方案1.1 实验材料a.仪器恒温水浴锅,烧杯(500mL 1个,100 mL 1个),玻璃棒1根,酸式滴定管(50 mL 1根),量筒(100 mL 1个),试管1根,塑料滴管2根,药匙1把b.药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6501),柠檬酸三钠,乙醇(分析纯),NaCl,香精1.2 实验步骤在 400mL 烧杯中先加入少量去离子水,将水加热至40~50℃,搅拌下,慢慢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在溶解过程中,水温要保持 40~50℃。
[实验室常用洗液配制方法]实验室洗液的配制方法一:铬酸洗液:配制酸度各有不同,从5~12%的各种浓度都有。
配制方法大致相同:取一定量的K2Cr2O7(工业品即可),先用约1~2倍的水加热溶解,稍冷后,将工业品浓H2SO4所需体积数徐徐加入K2Cr2O7不溶液中(千万不能将水或液体加入H2SO4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并注意不要溅出,混合均匀,俟冷却后,装入洗液瓶备用。
新配制的杀菌剂为红褐色,氧化能力很强。
当洗液用久后变为滩鼠,即说明洗液未有氧化洗涤力。
例如, 配制12%的洗液500mL 。
取60克工业品K2Cr2O7置于100mL 水中(加水量不是固定恒定的,以能溶解为度),加热溶解,冷却,徐徐加入浓硫酸:340mL ,边加边搅拌,冷后装瓶备用。
二:碱性高锰酸钾洗液用碱性高锰酸钾作电解液,作用缓慢,适合用作洗涤有油污的器皿。
配法:取高锰酸钾(KMnO4)4克加少量水溶解后才,再加入10%氢氧化钠(NaOH) 100mL 。
三:纯酸纯碱洗液根据器皿污垢的性质,直接用浓硫酸(HCL )或浓硫酸(H2SO4) 、浓硝酸(HNO3)浸泡或浸煮器皿(温度不宜太高,否者浓酸燃烧刺激人)。
纯碱洗液多采用10%以上的浓烧碱(NaOH) 、氢氧化钾(KOH) 或碳酸钠(Na2CO3) 液浸泡或浸煮器皿(可以煮沸)。
四:碱性乙醇洗液溶解120克氢氟酸固体于120ml 水中,用95%乙醇稀释至1L 。
在铬酸洗液洗涤无效时,用于清洗各种油污;由于碱对玻璃的腐蚀,玻璃磨口不能长期在该洗液中浸泡;须存放于胶塞瓶中,防止挥发、防火,久注易失效五:碱性高锰酸钾洗液 4克高锰酸钾液态溶于少量部份水中,再加入100ml10%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玻璃器皿内的还原染料有无或其他有机物质;浸泡后器壁上会析出一层二氧化锰,需有盐酸或盐酸加过氧化氢除去六:磷酸钠洗液 57克磷酸钠、28克油酸钠溶于470ml 水中清洗铜制上的残留物;浸泡数分钟后才用刷子刷洗七:酸性硫酸亚铁洗液含有零星硫酸亚铁溶液清洗由于贮存高锰酸及玻璃器皿而残留在洗液上的棕色污斑;浸泡后洗刷八:硝酸-过氧化氢洗液 15%-20%的硝酸加等表面积的5%过氧化氢清除特殊难洗的化学污物久存易分解,应存放于棕色瓶九:有机溶剂如三氯乙烯、二氯乙烯、苯、二甲苯、丙酮、乙醇、乙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汽油等清除玻璃器皿上所的油脂类、单体原液、聚合体等还原染料污物,应根据污物性质选者使用注意毒性、可燃性,用过的煤焦油溶剂应回收十:硫代硫酸钠洗液 10%的硫代硫酸钠硫酸。
一:铬酸洗液:配制浓度各有不同,从5~12%的各种浓度都有。
配制方法大致相同:取一定量的K2Cr2O7(工业品即可),先用约1~2倍的水加热溶解,稍冷后,将工业品浓H2SO4所需体积数徐徐加入K2Cr2O7不溶液中(千万不能将水或溶液加入H2SO4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并注意不要溅出,混合均匀,俟冷却后,装入洗液瓶备用。
新配制的洗液为红褐色,氧化能力很强。
当洗液用久后变为黑绿色,即说明洗液无氧化洗涤力。
例如,配制12%的洗液500mL。
取60克工业品K2Cr2O7置于100mL水中(加水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以能溶解为度),加热溶解,冷却,徐徐加入浓硫酸:340mL,边加边搅拌,冷后装瓶备用。
二:碱性高锰酸钾洗液用碱性高锰酸钾作洗液,作用缓慢,适合用于洗涤有油污的器皿。
配法:取高锰酸钾(KMnO4)4克加少量水溶解后,再加入10%氢氧化钠(NaOH)100mL。
三:纯酸纯碱洗液根据器皿污垢的性质,直接用浓硫酸(HCL)或浓硫酸(H2SO4)、浓硝酸(HNO3)浸泡或浸煮器皿(温度不宜太高,否者浓酸挥发刺激人)。
纯碱洗液多采用10%以上的浓烧碱(NaOH)、氢氧化钾(KOH) 或碳酸钠(Na2CO3)液浸泡或浸煮器皿(可以煮沸)。
四:碱性乙醇洗液溶解120克氢氧化钠固体于120ml水中,用95%乙醇稀释至1L。
在铬酸洗液洗涤无效时,用于清洗各种油污;由于碱对玻璃的腐蚀,玻璃磨口不能长期在该洗液中浸泡;须存放于胶塞瓶中,防止挥发、防火,久注易失效五:碱性高锰酸钾洗液4克高锰酸钾固体溶于少量水中,再加入100ml10%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玻璃器皿内的有无或其他有机物质;浸泡后器壁上会析出一层二氧化锰,需用盐酸或盐酸加过氧化氢除去六:磷酸钠洗液57克磷酸钠、28克油酸钠溶于470ml水中清洗玻璃器皿上的残留物;浸泡数分钟后用刷子刷洗七:酸性硫酸亚铁洗液含有少量硫酸亚铁溶液清洗由于贮存高锰酸及洗液而残留在玻璃器皿上的棕色污斑;浸泡后洗刷八:硝酸-过氧化氢洗液15%-20%的硝酸加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清除特殊难洗的化学污物久存易分解,应存放于棕色瓶九:有机溶剂如三氯乙烯、二氯乙烯、苯、二甲苯、丙酮、乙醇、乙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汽油等清除玻璃器皿上的油脂类、单体原液、聚合体等有机污物,应根据污物性质选者使用注意毒性、可燃性,用过的废液溶剂应回收十:硫代硫酸钠洗液10%的硫代硫酸钠溶液。
洗衣液配方与制作方法
洗衣液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有所调整,以下是一般的洗衣液配方和制作方法:
配方:
1. 配方1:
- 2杯洗衣皂粉
- 1杯洗衣苏打粉
- 1杯硼砂
2. 配方2:
- 1杯液体肥皂
- 1/2杯洗衣苏打粉
- 1/2杯氢氧化钠
- 4杯水
制作方法:
1. 将所有干燥成分混合在一起,如洗衣皂粉、洗衣苏打粉和硼砂。
搅拌均匀。
2. 如果你选择使用液体肥皂,将其倒入一个大碗或容器中。
3. 在另一个容器中,将洗衣苏打粉和氢氧化钠混合在一起。
4. 慢慢地将混合物倒入液体肥皂中,同时搅拌均匀。
5. 慢慢地加入水,继续搅拌直到配方变得均匀。
6. 将混合物倒入一个带有密封盖的容器中,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注意事项:
1. 在制作过程中要戴上手套和口罩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2. 配方中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
如果你的衣服容易变脏,可以加大洗涤剂的比例;如果你的衣服比较娇贵,可以减少洗涤剂的用量。
3. 在使用洗衣液时,需要根据衣物的种类和污渍程度调整使用的量。
4. 确保将洗衣液保存在儿童无法接触到的地方,以防止意外发生。
请谨慎使用自制洗涤剂,避免对衣物和皮肤造成损害。
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液体洗涤剂的配制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原理和方法。
2.了解洗涤剂配方中各成分的作用和效果。
3.通过实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液体洗涤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助洗剂、香料、颜色等组成。
表面活性剂具有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油脂的界面张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污垢。
助洗剂可增强洗涤效果,去除顽固污垢。
香料和颜色可以改善洗涤剂的感官性能,使产品更具有吸引力。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表面活性剂(如AES)、助洗剂(如碳酸钠)、香料、颜色、水等。
2.按照一定比例将表面活性剂、助洗剂、香料和颜色加入水中,搅拌均匀。
3.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包括洗涤剂的颜色、气味、粘稠度等。
4.对不同比例的配方进行洗涤效果测试,记录实验数据。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最佳配方比例。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实验现象记录:在配制过程中,不同比例的配方表现出不同的粘稠度、颜色和气味。
当表面活性剂含量较高时,洗涤剂呈现出较高的粘稠度,当助洗剂含量较高时,洗涤剂呈现出较高的碱性。
2.洗涤效果测试:通过对比不同配方比例的洗涤效果,发现当表面活性剂含量为2%-3%,助洗剂含量为1%-2%,香料和颜色适量时,洗涤剂具有较好的洗涤效果。
3.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最佳配方比例为:表面活性剂2%-3%,助洗剂1%-2%,香料和颜色适量。
在此比例下,洗涤剂具有较好的洗涤效果和感官性能。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配制出了具有良好洗涤效果的液体洗涤剂。
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是洗涤剂中的主要成分,能有效去除污垢。
助洗剂能够增强洗涤效果,去除顽固污垢。
香料和颜色则能够改善洗涤剂的感官性能,使其更具有吸引力。
通过调整配方比例,可以进一步优化洗涤剂的性能。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配方比例,开发出具有更好性能的液体洗涤剂。
同时,对于不同种类的污垢和不同的洗涤对象,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配方研究,以充分发挥液体洗涤剂的效果。
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实验报告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实验日期成绩同组人×××闽南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报告题目:液体洗涤剂的配制应化××× B1组0 前言实验目的:1.掌握配制液体洗涤剂的配方原理和工艺:2.了解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概述:现代洗涤剂是含有多种成份的复杂混合物。
其中表面活性剂是起清洁作用的主要成份,洗涤剂中的其他成份或是为改善和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效能、或是为适应某些特殊需要、或是为制成所需产品形式而加入的。
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各种助剂都具有各自的特性,这些性质各异的成份混在一起,由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便会产生更加理想的洗涤效果。
反之,若配方设计不当,各组份的性质也会相互抵消,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洗涤剂的配方是决定某种洗涤产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洗涤剂配方的变化始终反映着洗涤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
[1]液体洗涤剂制造简便,只需将表面活性剂、助剂和其他添加剂,以及经过处理的水,送入混合机进行混合,即得产品。
液体洗涤剂的制造不用一系列的加热干燥设备,具有节约能源、使用方便、溶解迅速等优点。
液体洗涤剂要求各组分的相容性最为重要。
因是液体,配方中的组分必须良好相容,才能保证产品的稳定,使之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内无结晶、无沉淀、不分层、不混浊、不改变气味、不影响使用效果。
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配方的组成,但也与制备工艺条件、操作技术以及保管条件等有关。
[2]配方的设计原理?:洗涤剂的组成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助剂和辅助剂。
在选择液体洗涤剂的主要组分时,可遵循以下一些通用原则:(1)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在水相中有良好的溶解能力;(2)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能形成稳定的紧密排列的凝聚态膜;(3)表面活性剂能适当增大水相黏度,以减少液滴的碰撞和聚结速度;(4)要能用最小的浓度和最低的成本达到所要求的洗涤效果。
教你自己配洗衣液、洗洁精一、最基本的洗涤剂我们首先来做一个最基本的洗涤剂。
到购物网站网购或者到试剂商店买以下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一般纯度就可以了,当然你也可以花多些钱买纯度高的)、碳酸钠(食用纯碱就行),再到超市买一大瓶纯净水。
然后按照重量比18:4:78比例称好,找个空的透明塑料瓶,打开盖子,把水加进去(注意瓶子不能太小了,水加进入后只有半瓶就最好),然后加入无水碳酸钠,盖上盖子用力振摇使它溶解;打开盖子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盖上盖子用力振摇使它溶解;当然有条件的可以用其他办法来把物料溶解到水里。
现在你可以用自己配的这瓶溶液来洗衣服、洗水果、洗餐具了。
这个配方绝对可以对付绝大多数污渍,你可以自己试一试看能不能把衣服、餐具洗干净。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丝、毛织物不能用这个洗涤剂,因为碳酸钠碱性强,会腐蚀这类衣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别名:月桂醇硫酸钠、K12、发泡剂等),是一种无毒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大多数洗涤剂中以它为主要成分,能够增大污渍在水里面的溶解度,让污渍在漂洗的时候被洗去。
碳酸钠(别名:纯碱、苏打等),可以使油脂分解成容易溶于水的甘油和脂肪酸钠,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另外也可以增大酸性污渍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很多洗涤剂配方中使用。
因此,只需要这两样东西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去污效果,另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物降解度大于90,,生物体的脂肪酶可以很容易把十二烷基分解掉;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绝对不污染环境,因此这个基本的洗涤剂绝对绿色环保,何况我们自己配制,省去了商品洗涤剂的外包装,那些塑料可都是石油化工、日用化工产品,需要消耗能源并且污染环境。
最后,这个配方也是健康安全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无水碳酸钠都是无毒的,虽然他们有腐蚀性,但是稀释后,腐蚀性不大,常用洗涤剂很多都有腐蚀性的。
所有洗涤剂使用的时候如果弄到眼睛、嘴里等粘膜,都是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的。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无水碳酸钠很容易漂洗干净,不会像香精、增白剂之类的东西残留,绝对不会洗完后还有香味的残留,自然是健康安全的。
1、铬酸洗液:
配制12%的洗液500mL。
取60克重铬酸钾置于100mL水中(加水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以能溶解为度),加热溶解,冷却,徐徐加入浓硫酸:340mL,边加边搅拌,冷后装瓶备用。
2、碱性高锰酸钾洗液
用碱性高锰酸钾作洗液,作用缓慢,适合用于洗涤有油污的器皿。
配法:取高锰酸钾4克加少量水溶解后,再加入10%氢氧化钠100mL。
3、纯酸纯碱洗液
根据器皿污垢的性质,直接用浓盐酸或浓硫酸、浓硝酸浸泡或浸煮器皿(温度不宜太高,否者浓酸挥发刺激人)。
纯碱洗液多采用10%以上的浓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碳酸钠液浸泡或浸煮器皿(可以煮沸,时间不能太长)。
4、碱性乙醇洗液
称取120克氢氧化钠加水150ml水中,用95%乙醇稀释至1L。
用于清洗各种油污;由于碱对玻璃的腐蚀,玻璃器皿不能长期在该洗液中浸泡;须存放于胶塞瓶中,防止挥发、防火,久注易失效。
常用洗涤液的配制
一;铬酸洗涤液
在粗天平上称取研细了的重铬酸钾20g,放于500ml烧杯中,加水40ml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徐徐注入35ml粗浓硫酸。
注意应边加边搅拌,配好的溶液应为深褐色,多次使用后效力降低时,可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末,用时防止它被稀释。
二;氢氧化钠高锰酸钾溶液
4g高锰酸钾溶液水中,在徐徐加入100ml10%氢氧化钠即成,该液用于洗涤油腻及有机物,在器皿上留下的二氧化锰可用浓硫酸洗掉。
三;硫酸铁的酸性溶液或草酸及盐酸洗涤液
该液用于清洗使用的高锰酸钾之后覆盖于滴定管和其他玻璃器皿上的棕色二氧化锰薄层用。
大多数不溶于水的无机物都可以用粗盐酸洗去。
灼烧过沉淀物的瓷坩埚,可用热盐酸(1;1)洗涤,然后用铬酸混合液和水洗涤,此时常常不能除去坩埚底部的沉淀,例如三氧化二铁、氧化铜等,因他们已于瓷釉融合,但这些坩埚仍可以使用。
四;肥皂及碱液洗涤液
当器皿被油腻弄脏,可用浓碱(30%--40%)
处理,或用热肥皂溶液洗涤,然后用热水或蒸馏水清洗。
五;硝酸洗涤液
在铝和搪瓷器皿上的沉淀,用5-10%HNO3除去,酸宜分批加入,每一次都要在气体停止放出后加入。
六;合成洗涤液
将合成洗涤剂用热水冲成浓溶液,洗时放入少量溶液(最好加热)震荡后用水冲洗,这种洗涤剂用于常规洗涤。
器皿清洗后,先用自来水,后用蒸馏水清洗,在用水沿着器皿的壁完全流掉,如器皿是清洁的,壁上便留有均匀的一层薄水膜。
实验二十四通用液体洗衣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配制通用液体洗衣剂的工艺;
2.了解各组分的作用和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
1.主要性质和分类
通用液体洗衣剂为无色或淡蓝色均匀的粘稠液体,易溶于水。
液体洗涤剂是仅次于粉状洗涤剂的第二大类洗涤剂制品。
因为液体洗涤剂具有诸多显著的优点,所以洗涤剂由固态向液态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
最早出现的液体洗衣剂是不加助剂的或加很少助剂的中性液体洗衣剂,基本属于轻垢型,这类液体洗衣剂的配方技术比较简单。
而后出现的重垢液体洗衣剂,其中虽有不加助剂的,但更多的是加洗涤助剂的。
重垢型液体洗衣剂中的表面活性物含量比较高,加入的助剂种类也比较多,配方技术比较复杂。
液体洗衣剂除了上述两种外,还有织物干洗剂,它是污水洗衣剂,专门用于洗涤毛呢、丝绸、化纤等高档衣物。
另外还有预去斑剂,用于衣物局部(如领口、袖口)的这重垢洗涤。
还有织物漂白剂、柔软整理剂、消毒洗衣剂等。
上述液体洗衣剂是按其用途分类设计的。
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重垢液体洗衣剂,其次是轻垢液体洗衣剂。
本实验主要研究这两种类型的洗衣剂,我们称其为通用液体洗衣剂。
2.配方设计原理
设计这种洗衣剂时首先考虑的是洗涤性能,即既要有强的去垢力,还不得损衣物。
其次要考虑的是经济性,即要工艺简单、配方合理、价格低廉。
再次要考虑的是产品的适用性,即既要适合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的洗涤习惯,还要考虑配方的先进性等。
总之要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使制得得产品性能优良而成本低廉,且有广阔的市场。
液体洗衣剂的配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表面活性剂
液体洗衣剂种使用最多的是烷基苯磺酸钠,但国外已基本上实现了液体洗衣剂原料向脂肪醇硫酸盐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表面活性剂的转向。
以脂肪醇为起始原料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衣用液体洗涤剂中,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等。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α-烯基磺酸盐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活性物。
高级脂肪酸盐已是公认的液体洗衣剂原料。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烷基醇酰胺也是重要的一种。
(2)洗涤助剂
液体洗涤剂常用的助剂主要有:
螯合剂。
常用三聚磷酸钠,但它的加入会使洗衣剂变浑浊,并会污染水体,近年来逐渐被淘汰。
如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它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能力最强,而且可使溶
液的透明度提高,但价格较高。
增稠剂。
常用的有机增稠剂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如聚乙二醇酯类等。
无机增稠剂用氯化钠或氯化铵。
助溶剂。
烷基苯磺酸钠、低分子醇及尿素等。
溶剂。
软化水和去离子水。
柔软剂。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消毒剂。
目前大量使用的仍然是含氯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绿氯化磷酸三钠等。
漂白剂。
过硼酸钠、过碳酸钾、过焦磷酸钠、过碳酸钠。
酶制剂。
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酶制剂的加入可提高产品的去污力。
抗污垢再沉降剂。
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硅酸钠等。
碱剂。
常用的有纯碱、小苏打、乙醇胺、氨水、硅酸钠、磷酸三钠等。
香精、色素等。
上述各种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能和配制产品的要求选取不同的数量进行复配。
三.仪器和药品
电炉、水浴锅、电动搅拌器、温度计、烧杯、量筒、托盘天平、滴管、玻璃棒。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Na)、尼诺尔、OP-10、食盐、纯碱、水玻璃、五钠、香精、色素、pH试纸、AES、硫酸等。
四.实验内容
1.将蒸馏水加入250ml烧杯中,加热升温到60度,缓慢加入AES,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
搅拌时间约为20min,在溶解过程中,水温控制在60~65度。
2.连续搅拌下依次加入ABS-Na、OP-10、尼诺尔等表面活性剂,一直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搅拌时间约20分钟,保持温度在60~65度。
3.不断搅拌下将纯碱、二甲苯磺酸钾、荧光增白剂、STPP、CMC等加入,溶解并保证温度在60~65度。
4.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40度以下时加入色素、香精等,搅拌均匀。
5.测溶液的pH值,并用磷酸调节反应液的pH值小于10.5。
6.降至室温,加入食盐调节粘度。
本实验不控制粘度指标。
表1 液体洗衣剂的配方质量分数/%
(本实验设计了几个通用液体洗衣剂的配方,同学们可根据实验原材料和仪器情况,选作其中一个或两个)
五.注意事项
1.按次序加料,必须使前一种物料溶解后再加后一种。
2.按规定控制好温度,加入香精时的温度必须小于40度,防止挥发。
3.制得得产品同学可带回试用。
六.思考题
1.通用液体洗衣剂有哪些优良的性能?
2.通用液体洗衣剂配方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3.通用液体洗衣剂pH值怎样控制?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