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美术《泥工橡皮泥浮雕》说课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2.38 MB
- 文档页数:10
### 教学目标1. 了解泥塑浮雕的历史、特点及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4. 学会运用泥塑材料制作简单的浮雕作品。
### 教学对象大班学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1. 泥塑材料:黏土、模具、刮刀、水等。
2. 教学课件:泥塑浮雕历史及特点介绍。
3. 展示作品:不同风格的泥塑浮雕作品。
4. 辅助工具:画笔、颜料、剪刀等。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不同风格的泥塑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作品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泥塑浮雕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二、讲解泥塑浮雕的历史及特点1. 利用课件介绍泥塑浮雕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及特点。
2. 结合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泥塑浮雕。
三、示范制作过程1. 教师现场示范制作泥塑浮雕的基本步骤,包括:塑形、上色、装饰等。
2. 强调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学生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泥塑材料、模具、刮刀等工具。
2. 学生按照示范步骤,动手制作自己的泥塑浮雕作品。
####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泥塑浮雕的历史、特点及制作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体会。
二、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浮雕作品,介绍作品的主题、创意和制作过程。
2. 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三、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泥塑浮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泥塑浮雕作品。
### 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泥塑浮雕的历史、特点及制作方法。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了泥塑浮雕的制作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苏科版三年级劳动下册第03课《纸黏土浮雕》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纸黏土浮雕》是苏科版三年级劳动下册第三课的内容。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制作纸黏土浮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纸黏土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利用纸黏土制作出具有立体感和艺术感的浮雕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纸黏土浮雕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审美观念,提高手工制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意识,他们对于纸黏土等手工材料并不陌生。
然而,如何将纸黏土制作成具有立体感和艺术感的浮雕作品,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纸黏土浮雕的制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纸黏土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制作出具有立体感和艺术感的浮雕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纸黏土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制作出具有立体感和艺术感的浮雕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纸黏土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或实物展示纸黏土浮雕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讲解纸黏土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让学生明确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实践:学生按照制作步骤,利用纸黏土制作浮雕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创新设计。
4.分组展示:学生将制作好的浮雕作品进行分组展示,互相评价,交流制作心得。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纸黏土浮雕的制作技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提高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水平。
泥版浮雕的制作方法(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制师范《美术》教材《造型.表现》第八章第二节《浮雕》第2课。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生活中我们常用浮雕来装饰环境,浮雕因材料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美感。
汉画像石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节课我把具有地方特色的徐州汉画像石引进课堂,让学生结合画像石的技法进行泥刻浮雕的制作。
2、本课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节是集欣赏、合作、互动、实践于一体的美术课。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素描、色彩、版画等。
本单元安排了《概述》、《浮雕》、《圆雕》三个内容。
学生已经学习了《概述》,了解了雕塑的基础知识,欣赏了中外雕塑作品。
上节课学习浮雕的定义和分类,并亲自制作泥塑浮雕,而后面将要学习《圆雕》,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既起到延伸,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浮雕技法的多样性。
有效利用地方资源,拓展泥浮雕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利用汉画像石的表现手法拓展表现。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等师范学校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造型能力,他们已经学过版画,掌握了刻刀使用的方法。
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愿意主动接受新事物,会独立思考,会合作、会借鉴。
我给他们发放了《课前准备》的有关材料,安排他们课余时间参观画像石馆(徐州画像石馆、歌风台等),收集有关的图片、邮票、首日封和文字资料,目的也是为了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提高师范生适应小学教育教学所需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会欣赏、分析石刻浮雕作品,会借鉴徐州汉画像石浮雕的艺术特点,拓展浮雕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从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在参观、收集等综合实践中加强学生的动手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个体的独立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在欣赏、制作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使学生感悟到美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泥工说课稿一、教学内容1. 泥工概述:介绍泥工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
2. 泥工材料与工具:介绍常用的泥工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及使用方法。
3. 泥工技巧:学习泥工的基本技巧,包括揉、搓、压、拍等。
4. 泥工创作:学习如何利用泥工技巧创作出各种形状和形象的物品。
5. 泥工作品欣赏:欣赏和分析经典的泥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泥工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认识到泥工在工艺美术中的重要性。
2. 学会使用泥工工具和材料,掌握基本的泥工技巧。
3. 通过泥工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泥工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难点:创作出有创意和美观的泥工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工工具套装、泥工材料、示范作品等。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套泥工工具、泥工材料和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经典的泥工作品,引发学生对泥工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泥工概述:介绍泥工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使学生对泥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泥工材料与工具:讲解常用的泥工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及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并熟悉这些材料和工具。
4. 泥工技巧学习:讲解和示范泥工的基本技巧,包括揉、搓、压、拍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这些技巧。
5. 泥工创作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进行泥工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帮助。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泥工创作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和创作方法,创作出有创意和美观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泥工基本概念和历史2. 泥工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及使用方法3. 泥工基本技巧的示范和讲解4. 泥工创作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创作一个泥工作品作业要求:1. 运用所学的泥工技巧和创作方法2. 作品要有创意和美观3. 作品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完成度作业答案:由于作业是开放性的创作,没有固定的答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灵感,运用所学的泥工技巧和创作方法,创作出各种形状和形象的物品。
1. 让学生了解泥板浮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泥板浮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泥板浮雕的制作技巧
3. 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
1. 泥板浮雕的制作技巧
2. 创作实践
四、教学难点
1. 泥板浮雕的制作技巧
2. 创作实践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泥板浮雕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泥板浮雕,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师讲解泥板浮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泥板浮雕
的艺术魅力。
3. 制作技巧:教师讲解泥板浮雕的制作技巧,包括泥板的制作、图案的设计、浮
雕的塑造等,并进行示范。
4. 创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学生分组合作,选取自然景观为题材,设计并制作泥板浮雕。
5. 展示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让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共同提高审美
鉴赏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泥板浮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了泥板浮雕的制作技巧,能够结合自然景观进行创作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学生通过合作创作,培养了团队精神,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泥塑课教案及课件1. 泥塑课教案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获取灵感。
2. 泥塑课教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泥塑课教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4. 泥塑课教案要求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工具。
5. 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对泥塑有更直观的认识,是泥塑课教案的常用教学手段之一。
6. 课件的设计应简洁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7. 泥塑课件中应包含泥塑的基本工具和原材料的介绍,让学生有所了解。
8. 课件中的案例展示应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9. 在泥塑课件中融入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增加学生的情感投入。
10. 泥塑课件中的设计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升他们的技能。
11. 课件中的示范操作应该清晰明了,便于学生模仿。
12. 泥塑课教案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3. 在课件中融入一些参与性强的互动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14. 泥塑课件中的示范作品和学生作品展示环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5. 融入艺术欣赏的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更多灵感。
16. 泥塑课程的课件需要具备一定的系统性,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7. 在课件中适当引入一些现代艺术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18. 泥塑课程的课件中应该包含一些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19. 课件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加色彩和图文并茂的元素。
20. 泥塑课程的课件应该设计出一些有趣的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1. 引导学生多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作为泥塑创作的灵感来源,是课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22. 泥塑课教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搭配,以及手工操作的技巧。
23. 课件中可以融入一些相关名家的作品赏析,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