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肾病综合征护理
【主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肾滤过功能下降、液体向组织间质转移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蛋白丢失、肠道黏膜水肿影响蛋白质吸收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与大量蛋白丢失、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防治保健知识有关。
【护理要点】
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饮食。
选用优质蛋白质和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2.监测病人体重、腹围,观察病人水肿的变化。
3.限制入量,并严格记录出入量。
4.严重水肿者,注意皮肤护理,定时改变体位,防止发生压疮。
5.观察用药情况(参考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要点第5条)。
6.出院指导①避免劳累和剧烈体育运动,避免受凉和
感冒;②合理饮食,保证营养,有水肿时应限盐;③指导病
人掌握自测尿蛋白方法;④遵医嘱用药。
肾内科肾病综合征临床护理论文在现代医学中,肾脏被认为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具有排泄代谢产物的功能,还能维持血液内部环境的稳定。
但是,肾脏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肾脏疾病就是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严重蛋白尿伴水肿和低蛋白血症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病。
那么,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们该如何开展呢?一、针对病情针对性的营养支持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疾病所致的低蛋白血症会影响到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代谢,因此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给予患者高蛋白、低盐、低脂、低糖等适宜的饮食,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充足的氨基酸和营养,同时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二、根据病情开展综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需要通过药物配合、休息、营养调理、积极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等多种方法进行。
在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对于不能经药物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采用肾活检技术辅助诊断,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三、对于水肿症状要注意观察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一旦出现水肿,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观察,监测患者的体重、尿量、血压等指标,以及水肿部位的变化情况。
对于出现严重水肿的患者,可以采用轻度利尿剂或者大剂量的激素,但是要注意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对于不能耐受利尿剂或者钠限制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经皮穿刺式肾脏调节自控系统外科手术。
四、宣教与心理疏导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除了医疗治疗,护理人员还应当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时对患者进行宣教,了解疾病的常识、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抑郁情绪,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之,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着手,定期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和治疗方案,并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在疾病治疗的同时注重宣教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肾病综合征护理教育论文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组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其四大特征是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血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发病率在儿童中较高。
肾病综合征可以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教育也需要因病因而异。
本文将从护理的角度出发,探讨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教育。
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教育1. 病情和病因教育对于不同类型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其病因和临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护理教育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对于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病因不同的肾病,需要告知患者其病因、病程和可能的并发症等情况,以便患者能够加强自我管理,调整饮食、保持身体健康等方面。
2. 饮食教育饮食控制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整。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限制摄入高蛋白、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麦制品等富含营养的食物的摄入。
患者还需要避免食用过咸、过甜和油腻的食物,同时保持适量的饮水。
3. 适当的运动和休息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弱,需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适当的运动可帮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能力,增加体力和耐力,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但是,患者需要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运动,避免对健康造成伤害。
患者还需要注意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 用药指导药物治疗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用药合理、规范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一般来说,药物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开具处方,并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避免药物过量或误服。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随时向医生汇报药物的使用情况。
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教育1. 病因及病情教育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1. 背景介绍肾病综合征是指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脂、水肿和高血压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膜发生异常改变,导致血浆蛋白大量丢失至尿液中,引起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
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正确的护理常规可以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2.1 控制饮食肾病综合征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根据病情和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饮食。
一般建议采用低盐、低蛋白、低脂肪饮食,限制摄入盐分、蛋白质和脂肪量,减轻肾脏的负担,保护肾功能。
同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维持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2.2 控制液体摄入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水肿症状,需限制液体摄入,控制体内液体潴留。
建议患者每天的液体摄入量不超过限定值,并根据尿液排出量和体重变化调整液体摄入量。
2.3 管理药物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护士应协助医生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点,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
同时,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4 观察病情变化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尿量、尿色、水肿、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同时,护士还要定期进行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指导和心理支持。
2.5 预防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
护士要加强感染预防措施,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护士还要定期进行感染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6 提供心理支持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病情较长,易对抗拒治疗产生心理负担。
护士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全面的沟通,解答疑虑,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同时,护士还可以组织相关的心理疏导活动,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
2.7 应对并发症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血管病变、肾炎性腹水等。
肾病综合征护理观察要点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肾脏疾病,需要细致的护理和观察。
本文将介绍肾病综合征护理观察的要点,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病情。
一、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尿量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
注意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尿量是否正常,是否有尿少或无尿的情况。
同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变化,如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等。
二、监测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是评估肾病综合征病情的重要依据。
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肾脏功能的异常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注意水肿情况水肿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症状之一。
注意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及进展,评估水肿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对于严重水肿的患者,应适当限制水分摄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观察血压变化血压升高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预防肾性高血压。
如有血压升高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情况。
定期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特别是血钾和血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六、注意营养状况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注意保证充足热量摄入。
同时,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维持身体健康。
七、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常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八、预防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如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九、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提高肾病综合征的认知度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了解患者对肾病综合征的了解程度和认知误区,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的肾脏疾病。
研究发现,肾病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感染、自身免疫、某些药物等。
因此,对于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要采取规范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介绍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患者评估患者评估是护理的基础,其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情况。
在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评估中,护士要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头面部、心肺、腹部、四肢等各系统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患者与家属交流情况等。
2.患者的肾脏功能,包括尿量、尿液的颜色、尿比重等。
3.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和尿常规等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病史、用药史等。
营养支持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饮食应该合理搭配,控制蛋白摄入量,摄取含有高生物品质的蛋白质的食物(如鱼、鸡蛋、豆类等)。
另外,患者应该每天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营养平衡。
控制血压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
护士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并针对性地建议患者进行控制血压的方法,如避免情绪激动,限制摄取高盐食物等。
控制水肿水肿是肾病综合征的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
为了控制水肿,护士应该帮助患者控制摄入盐分及限制饮水量。
同时,患者还可以采用热敷或按摩等方法,促进水分的排出。
病情监测在患者的护理中,护士应该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定期检查病理检查结果、尿量及身体状况等。
处理并发症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还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并发症。
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腹水、心血管疾病等。
根据以上护理常规,可以帮助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在实际的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环节,确保病人得到及时、高效、贴心的护理服务,提高其康复程度。
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患有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康复将会更加顺利。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重点与病情观察肾病综合征是指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病变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在临床上以突然出现的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为特点。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护士要充分理解疾病特点,掌握护理重点,并进行定期病情观察和评估。
本文将从护理重点与病情观察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护理重点1. 规范膳食护理肾病综合征患者要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表现,制定适宜的膳食计划。
一般来说,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的饮食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
饮食中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但要注意避免高蛋白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
此外,患者应该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等,以避免刺激肾脏,加重病情。
2. 管理水肿和浮肿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易出现水肿和浮肿,护士需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例如,卧床休息时要注意抬高患者的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合理控制水分摄入,避免饮水过多或过少。
此外,可根据医嘱给予利尿药物,以促进尿液排出。
3. 疼痛管理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区疼痛的症状,护士需要及时评估和缓解患者的疼痛。
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局部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
同时,遵循医嘱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 心理护理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护士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其内心的需求和困扰,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适时开展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增强抵抗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病情观察1. 尿量观察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记录每次尿量的时间和数量,并观察尿液的性状。
当出现尿量减少、色黄、浑浊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医生,以便对病情进行评估和处理。
2. 体重观察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易出现水肿,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体重的变化,以及时发现水肿的情况。
体重增加过快或过多可能意味着患者体内水分潴留,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血压观察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护士要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并记录下来。
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轻度水肿及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应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协助患者在床上做四肢运动,防止肢体血栓形成。
2.根据患者的肌酐清除率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
摄入足够的热量,多食植物油、鱼油、麦片及豆类。
水肿时给予低盐饮食,勿食腌制食品。
3.监测生命体征、体重、水肿、腹围及出入量的情况。
观察并注意有无精神萎靡、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
4.在应用利尿剂、抗凝药、激素、细胞毒药物和中药时,应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出现不良情况时应及时给予解决。
5.准确记录出入量,限制液体入量,进液量等于前一天尿量加上500mL。
每日监测体重并记录。
6.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急性期卧床休息,可给予双下肢按摩或气压泵治疗;恢复期活动与休息交替进行。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生活规律,进行适度的锻炼,保持良好的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机体抵抗力。
2.告知患者严格遵守饮食治疗原则,尤其是蛋白质的合理摄人及控制水、钠盐的摄入量。
3.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如果出现少尿、水肿、尿液浑浊、感冒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4.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学会自我调适,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综述一、护理目标:1.控制疾病进展: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变来减缓肾脏病变的进展。
2.缓解症状:针对水肿和高胆固醇血症等症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营养支持:合理规划饮食,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维持体力和免疫功能。
4.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面对疾病带来的各种困扰。
5.教育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知识和护理指导,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二、护理措施:1.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肾功能、水肿、营养状态和心理状况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需求。
2.促进患者遵守药物治疗方案,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
3.协助患者进行饮食调节,推荐低盐、低蛋白但高能量的饮食,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肾脏负担。
4.监测和管理水肿,测量患者的体重、血压和尿量,控制液体摄入,推荐适量运动,促进体液的排出。
5.管理高胆固醇血症,推荐患者进行低胆固醇饮食,并根据需要给予药物治疗。
7.注重预防感染,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引发感染的环境和物品。
8.加强教育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疾病的知识和管理技巧,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如监测血压、监测尿量和控制饮食等。
9.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1.尊重患者的意愿,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信任的关系,理解并尊重患者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定期随访患者,了解其生活情况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目标和计划。
3.多学习和更新护理知识,及时关注肾病综合征的最新研究和治疗进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护理技能。
4.注意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护理的个体化和差异化。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其疾病特点和个体差异,全面评估和科学规划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症状。
肾病综合征护理疾病查房
一、精神、心理护理,由于肾病综合征病程绵长,且易于反复,患者思想包袱较重,因此了解并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思想顾虑很重要,鼓励病人胸怀开阔,思想放松,避免消极悲观,更不要“钻死胡同”,学会调养情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体早日康复。
二、生活护理
1.休息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一般无需严格限制活动,根据病情适当安排文娱活动,使患儿精神愉快。
2.饮食保证热量,蛋白摄入控制在每日2g/kg左右为宜。
明显水肿或高血压时短期限制盐。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和受压,定时翻身被褥应松软。
臀部及四肢可垫上橡皮气垫或棉圈,有条件可使用气垫床。
水肿的阴囊可用棉垫或吊带托起,皮肤破裂处应盖上消毒敷料,以防感染。
4.严重水肿者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药物因严重水肿常致药物滞留、吸收不良或注射后针孔药液外渗,导致局部潮湿、糜烂或感染。
必须肌内注射时,注意严格消毒,注射后按压时间稍长些,以防药液外渗。
5.观察浮肿变化记24小时出入量,每天记录腹围、体重,每周送检尿常规2——3次。
6.预防感染肾病患儿与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室收治。
避免受凉,
不去人群拥挤场所。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是在肾小球疾病中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对血浆蛋白通透性明显增高为特征,可伴或不伴肾小球的炎性改变。
1.急性发作期、高度浮肿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但应注意适当活动踝关节,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2.密切监测电解质的变化,防止低钾或高钾的发生。
3.密切观察血压、尿量的变化,假设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应警惕急性肾衰的发生。
4.根据医嘱给予ACEI类药物,以利于降低尿蛋白,减轻肾小球滤过压。
5.高度浮肿的病人应每天空腹测量一次体重并记录,有腹水的患者必要时每天测量腹围,保持床单位平整,酌情使用气垫床,防止褥疮的发生,尽量防止肌肉注射,以防针眼处渗液,同时严格控制水钠的摄入。
6.应用激素治疗患者的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激素治疗后患
者出现形象的改变,因此心理护理特别重要,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激素的副作用,并告知停用激素后外貌可大致恢复,使患者积极配合。
(2)口服强的松者应服药到口,防止患者少服或不服。
(3)做好胃肠道的保护,防止胃肠道溃疡的发生。
服用强的松前应先服胃粘膜保护药,如法莫替丁,强的松应在饭中或饭后服用。
(4)注意卫生,防止感染:注意口腔和会阴部卫生,勤沐浴、更换床单、被服。
(5)注意体重的变化。
(6)由于激素会引起血压升高及血糖升高,因此要监测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和体温,同时监测血糖情况,减少含糖食物的过多摄入。
(7)防止劳累,防止感冒,特别注意补钙,如口服钙片及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
7.其余按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疾病。
2、评估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和程度。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二、护理措施
1、活动与休息:活动期全身严重水肿,合并胸腔积液、腹水及呼吸困难者,给予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肢体的适当活动;病情缓解后尿量逐渐增加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改变体位时应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2、饮食护理:给予正常量优质蛋白,高热量、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
3、密切观察病情:观察全身水肿情况每天一次,注意血栓、血塞、感染及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肢体循环受阻及急性少尿,体温高于正常者每天测量 4 次,高热时及时遵医嘱做好降温处理。
4、药物治疗护理:观察降压药及利尿药的疗效,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做好处理;使用抗凝药物时注意出血倾向,必要时提醒医生停药;使用激素时应做好药物宣教,防止自行增、减药量。
5、预防感染: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
6、控制体液平衡:根据医嘱记录出入液量,测体重每天 1
次,并记录。
7、口腔及皮肤护理:做好口腔、皮肤及会阴部的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8、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经常安慰、鼓励患者。
三、健康指导要点
1、保持良好的休息,合理饮食。
2、指导患者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
3、一周后门诊复査。
四、注意事项
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减量或停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一.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适当休息,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
2.调整饮食,减轻水肿。
3.做好保护性隔离。
与感染性患儿分开放置,病室每日空气消毒,减少探视人员。
4.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5.做好会阴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三.病情观察及症状护理
1.每周测体重2次,水肿严重、少尿患儿每日测体重一次。
2.注意监测体温、血象等,及时发现感染灶,通知医生协助处理。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发现烦躁、头痛、心律紊乱等,及时报告医生,配合
抢救处理。
4.对长期食用低盐饮食或在利尿期已发生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者,注意观察电
解质失调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置。
5.肾病患儿用激素治疗时,易有骨质疏松,要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发生骨折。
四.用药护理
1. 激素治疗期间要注意每日尿量、尿蛋白变化及血浆蛋白恢复情况,注意激素的副作用。
遵医嘱及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质。
2.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时,注意白细胞数下降、脱发、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用药期间要多饮水和定期复查血象。
3. 利尿剂长期用药后要注意观察有否电解质紊乱,及时通知医生,定期查血电解质。
4. 使用肝素过程中注意监测凝血时间及凝血原时间。
五.健康教育
1.向患儿及家长解释病情,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做好生活方面的护理,防止发生感染。
3.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损伤。
4.讲解激素治疗的作用,使患儿及家长主动配合与坚持计划用药。
5.教会患儿及家长学会用试纸监测尿蛋白的变化。
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 患儿浮肿减轻或消退,体重基本降至病前。
2. 患儿能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3.患儿皮肤完整,未发生感染
4. 疾病健康指导落实。
5. 家长对疾病有了较正确的认识,焦虑心情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