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理论与政策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5
财务管理之股利理论与政策引言财务管理是企业中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它涉及到企业资金的筹集、配置与使用。
股利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政策,对于股东利益、企业价值和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股利理论与政策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股利理论股利理论是股利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1. 鸟笼理论鸟笼理论认为,股利是吸引投资者购买股票的一种方式。
企业通过提高股利支付来增加投资者对企业股票的吸引力。
如果企业提高了股利支付,投资者将更愿意购买企业的股票,从而提高了股票价格。
2. 代表理论代表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未来经营状况的信号。
企业通过股利政策向投资者传递信息,影响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前景的预期。
股利支付多的企业被视为未来稳定盈利的标志,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股票。
3. 无效理论无效理论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和投资者决策没有影响。
根据无效理论,投资者在股利政策下的财务决策与在纯利润政策下的财务决策是等效的。
因此,企业的股利政策对投资者没有影响。
股利政策股利政策是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制定的关于股利支付的具体政策。
股利政策的制定应该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股东利益、税务政策和资本市场的需求。
1. 稳定股利政策稳定股利政策是一种以稳定股利支付为目标的政策。
稳定股利政策通过保持股利的相对稳定性,向投资者传递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信号。
稳定股利政策适用于已稳定盈利的企业,可提高企业的声誉和股票价格。
2. 增长股利政策增长股利政策是一种以稳健增长股利为目标的政策。
增长股利政策通过适度提高股利支付来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和未来的盈利潜力。
增长股利政策适用于高成长的企业,可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股票。
3. 不支付股利政策不支付股利政策是一种将企业盈利全部用于再投资的政策。
不支付股利政策适用于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扩张和创新的企业,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
4. 不稳定股利政策不稳定股利政策是一种根据企业盈利情况随时调整股利支付的政策。
第七章股利理论与政策(P345)教学要点•股利及其分配的概念、程序;•股利理论及其内容;•股利政策及其类型;•股利政策制定的步骤;•股利分割、股利回购。
教学内容第一节股利及其分配第二节股利理论与股利政策第三节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第一节股利及其分配一、股利及其分配的概念股利(dividend)应该是持股人或股东得到的利益,所以分红和送股都应该是股利的范围。
分红和送股是目前我国股市的股利的一种体现。
股息、红利亦合称为股利。
股利的主要发放形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和建业股利。
建业股利或建业股息又称建设股息,是指经营铁路、港口、水电、机场等业务的股份公司,由于其建设周期长,不可能在短期内开展业务并获得盈利,为了筹集到所需资金,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并获得批准后,公司可以将一部分股本还给股东作为股息。
“分”是指“取”;“配”是指“有计划地分派,安排”。
分配是指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所进行的安排或分派。
严格意义上的“分配”属“运营管理”的范畴。
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终结算后,将盈利的一部分作为股息按股额分配给股东。
利润分配就是对企业所实现的经营成果进行分割与派发的活动。
(P345)分配管理是指企业确定或调整分配标准、分配政策等的策略。
二、分配的对象及其构成(一)分配的对象:理论上,分配的对象应是EBIT。
即企业所有资本、技术、劳动、服务等生产要素皆参与分配的对象。
权益资本所有者参与分配的对象是税后利润(大多数专家的观点)。
债务资本所有者参与分配的对象是EBIT。
供应商提供的无偿商业信用,可理解为“提供短期债务资本,不要求报酬”。
但国家以“非所有者”身份所参与分配的形式是“税收”,对象为EBIT。
人力资本所有者则以普通所有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
由于权益资本的分配,体现的是“企业所进行的分配”;债务资本的分配是会计制度所规范了的[利息支出是先期支付或计算(费用化或资本化),且与企业是否盈利无关];以“非所有者”身份参与分配的国家,是税法所规范了的,“分配政策”无需研究。
第11章股利理论与政策11.1 股利及其分派11.1.1 利润分派程序1.弥补此前年度亏损2.提取法定公积金3.支付优先股股利4.提取任意公积金5.支付一般股股利11.1.2股利旳种类⏹一般有钞票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
⏹我国:只能采用钞票股利和股票股利钞票股利与股票股利旳比较不同股利旳会计解决:钞票股利:借:利润分派——未分派利润贷:应付股利借:应付股利贷:银行存款股票股利(送股):借:利润分派——未分派利润(或盈余公积)贷:股本(面值部分)资本公积(溢价部分)股票股利(转赠):借: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贷:股本股票股利对财务指标旳影响:项目引起旳变化⏹股东权益总额不变⏹股东权益构造比例变化⏹每股收益下降⏹每股市价下降⏹股东持股比例不变【例11-1】某公司有关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决定:本年按规定比例10%提取盈余公积,并发放股票股利10%。
本年提取盈余公积=2000×10%=200(万元)盈余公积余额=400+200=600(万元)⏹股本余额=500×(1+10%) ×1=550(万元)⏹发放股票股利=500×10%×1=50(万元)资本公积余额=100(万元)未分派利润余额=2 000-200-50=1750(万元)股东权益合计=550+100+600+1750=3000(万元)11.1.3 股利发放程序1.股利宣布日(Declaration Date ):公司董事会将股利支付状况予以公示旳日期。
2.股权登记日(Record Date ):有权领取股利旳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
3.除息日(Ex-Dividend Date ):股权登记日旳次日,此时再买进股票已不享有上述权利。
4.股利支付日(payment Date):向股东发放股利旳日期。
11.2 股利理论11.2.1MM股利无关理论前提(假设):完善(有效)市场理论论点:☐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旳股票价值产生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