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设计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3
摘要现在的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缺的交通工具。
汽车座椅的舒适度密切关系着驾驶员出行,座椅的不适可能引起驾驶员产生较大的不舒适感,从而影响驾车质量,即而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而现今为止,汽车座椅位置的调节基本有两大方式,一是传统的采用基于手动调节方式的机械,这种方式现在仍广为运用,二是较为先进的电动控制。
本文所设计的就是使用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
采用几个开关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可以方便的调节座椅的位置,使驾驶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效的增加驾驶的舒适度。
本文主要由垂直方向,水平方向,靠背倾角三个方向调节座椅的位置,并使用行程开关防止电机在极限位置继续运转而烧毁。
关键词:电动座椅、89C52单片机、双向直流电机、位置传感器第一章绪论1.1 电动座椅研究的背景如今,汽车的功能已不单纯是代步,还代表着身份等。
汽车座椅也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座椅。
而是应市场需求,被厂家赋予了更多的功能。
比如温度湿度的控制功能、自动按摩功能等等,都是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在汽车座椅设计上的体现。
除了汽车座椅整体的变化外,汽车座椅面料也在发生着变化。
总体看来,汽车座椅面料的发展方向是:通过大力创新,提升自主开发设计能力,在用料的考究上,织纹与材质色彩的协调上,力求表现产品的经典、尊贵等特点,突出多样化、个性化,以应对众多消费群体挑剔的选择。
因此,未来汽车座椅面料应综合体现它的美学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卫生要求及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1.2 电动座椅研究的意义驾驶座椅状态主要是指驾驶座椅与方向盘距离的远近,座椅面的高低和座椅靠背的俯仰角度。
而驾驶员座椅状态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身心状态以及视野大小,从而影响到行车安全。
而实现座椅状态在人员要求下的自动调整,将会使得调整变得轻松和快捷。
现如今,座椅的舒适性不仅要让驾乘人员坐在座椅上时感到舒服,还应综合考虑驾乘人员的各种感官知觉(比如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心里感觉和功能性感觉(是否符合人际工程)等,这将在未来的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多功能座椅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多功能座椅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功能,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多功能座椅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功能,掌握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技巧。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多功能座椅的设计,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设计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多功能座椅设计原理:介绍多功能座椅的设计理念、原则和基本要求。
2.多功能座椅结构分析:分析多功能座椅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作用。
3.多功能座椅功能设计:讲解多功能座椅的各项功能及其设计方法。
4.多功能座椅设计实践:指导学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多功能座椅的设计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多功能座椅的设计原理、结构和功能。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多功能座椅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实验法:学生进行多功能座椅设计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设计理论、方法和技术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多功能座椅设计所需的实验设备,如计算机、设计软件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团队协作等,占总评的30%。
2.作业:包括课堂练习和小论文等,占总评的40%。
3.考试: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30%。
编号:审定成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汽车电动座椅的设计学院名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组负责人:填表时间:2011年5月大学教务处制摘要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汽车,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交通工具,而对于司机而言,汽车座椅的舒适度密切的影响着司机感官,不舒服的座椅可能引起司机师傅在家时过程中产生不舒服感,从而影响驾车质量,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现今为止,汽车座椅位置的调节基本有两大方式,一是采用基于手动调节方式的机械,二是电动控制。
本文介绍了使用89C51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座椅电动控制系统。
采用几个开关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可以方便的从五个方面调节座椅的舒服度并利用LED显示出座椅调节的具体数值,使得这些调节可视化。
从五个方向分别是前后垂直方向,水平方向,靠背倾角,头枕位置进行调节并具有记忆功能。
并使用行程开关防止电机在极限位置继续运转而烧毁。
【关键词】89C51、电动座椅、LED显示ABSTRACT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 more and more families have cars, cars have become people life of transportation, and indispensable for the driver, car seats for the comfort close affects the driver senses, uncomfortable seats may cause the driver when master at home produced during uncomfortable sense, thus affecting driving quality, can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traffic accident. So far, car seat now adjust basic has two big ways, one is to adopt the way based on manual adjustment of mechanical, second is the electric contro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se of 89C51 microcontroller control of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of intelligent seats. Using several switch to control motor, and the positive &negative can be conveniently from five aspects of adjusting seat comfortable degrees and use LED shows seat adjustment, which makes the concrete numerical value adjustment visualization. Before respectively from fiv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direction is horizontal direction, back of a chair, the inclination to adjust and head position with memory functions. And use travel switch prevents motor in extreme position continues to operation and burned.【Key words】89C51,Electric seat,LED display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目录 (4)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课题研究的背景 (1)第二节汽车电动座椅的技术现状 (1)一、国外发展现状 (1)二、国内发展现状 (2)第三节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第四节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第五节本章小结 (4)第二章汽车电动座椅系统概述 (5)第一节系统概述 (5)第二节整体电路的工作原理 (5)一、汽车座椅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5)第三节系统总体设计 (6)一、控制器的选择与介绍 (6)二、LED数码管显 (11)1) LED数码管介绍 (11)2) LED数码管编码方式 (12)3) LED数码管显示方式和典型应用电路 (13)第四节本章小结 (15)第三章汽车电动座椅硬件设计 (16)第一节总体硬件实物框架 (16)第二节控制器最小系统 (16)3.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16)3.2.2 单片机的时钟电路 (17)3.2.3 复位电路和复位状态 (18)3.2.4 总线结构 (21)第三节显示电路 (22)第四节电机驱动电路 (24)第五节输入键盘的设计 (25)第六节电源设计 (25)第七节本章小结 (26)第四章汽车电动座椅软件设计 (27)第一节主程序流程 (27)第二节按键扫描模块 (28)第三节数码管的显示 (31)第四节电机驱动子程序 (31)第五节计时中断子程序 (33)第六节本章小结 (34)第五章系统测试与分析 (35)第一节 proteus介绍 (35)第二节系统仿真测试 (38)第三节结果分析 (39)第四节本章小结 (39)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40)第一节总结 (40)1 优势 (40)2 不足 (40)第二节展望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附录 (42)附录1:原理图 (42)附录2:PCB板及三维模型 (44)附录3:程序清单 (46)附录4:英文资料及中文翻译 (55)一、英文资料: (55)二、中文翻译: (6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价格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拥有自己汽车,人们追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只在乎出行的方便,同时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对汽车座椅地调节能够更加简单、方便、快捷。
多功能座椅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多功能座椅的基本结构及其设计原理,掌握相关术语和概念。
2. 学生能描述多功能座椅的功能特点,并分析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我国多功能座椅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设计原理和创意思维,设计出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多功能座椅方案。
2. 学生能运用绘图工具和软件,制作出清晰、准确的多功能座椅设计方案。
3. 学生能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多功能座椅的设计、制作和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多功能座椅设计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对座椅设计的美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关注座椅设计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提升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通过多功能座椅设计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设计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为我国多功能座椅设计领域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多功能座椅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多功能座椅的定义、功能和分类,结合课本第二章内容,分析不同类型座椅的设计特点。
- 按功能分类:休闲、办公、学习、医疗等- 按材料分类:木材、金属、塑料、布艺等2. 多功能座椅设计原理:讲解设计原理,如人体工程学、力学、材料学等,结合课本第三章内容,分析设计原理在座椅设计中的应用。
3. 创意思维与设计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创意思维进行多功能座椅设计,介绍设计方法,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参考课本第四章内容。
4. 多功能座椅设计方案制作:教授绘图工具和软件的使用,如CAD、SketchUp等,结合课本第五章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设计方案。
5. 多功能座椅制作与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完成座椅的制作,并进行展示和评价,参考课本第六章内容。
6. 环保意识与人文关怀:探讨座椅设计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强调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结合课本第七章内容。
汽车电动座椅一、汽车电动座椅的分类在一些高级轿车中,乘客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依靠电力可以实现座椅滑行、倾斜的调整;驾驶员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座椅滑行、倾斜的调整,而且还可以实现前垂直、后垂直、头枕和腰垫位置的调整,有的还带有位置存储功能。
电动座椅的类型根据分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根据使用电动机的数量分类根据使用电动机的数量,电动座椅可分为单电动机式、双电动机式、三电动机式和四电动机式等。
(1)单电动机式单电动机式只能对电动座椅的前后两个方向进行调整。
(2)双电动机式双电动机式可以对电动座椅的4个方向进行调整,即不仅前后两个方向的位置可以移动,其高低也可以进行自动调整。
(3)三电动机式三电动机式可以对电动座椅的6个方向进行调整,即不仅能向前后两个方向移动,还可分别对座椅的前部和后部的高低进行调整。
(4)四电动机式四电动机式的调整功能除了具有以上三电动机式的调整功能以外,还可对靠背的倾斜度进行调整。
电动座椅装用的电动机最多可达8个,除了保证上述基本运动外,还可对头枕高度、座椅长度和扶手的位置进行调整。
2.根据有无加热器分类根据有无加热器,电动座椅可分为无加热器式与有加热器式两种。
有加热器式电动座椅可以在冬季寒冷的时候对座椅的坐垫进行加热,以使驾驶员或乘客乘坐更舒适。
3.根据有无存储功能分类根据有无存储功能,电动座椅可分为无存储功能与有存储功能两种。
有存储功能的电动座椅,可以将每次驾驶员或乘客调整电动座椅后的数据存储下来,作为以后重新调整座椅位置时的基准。
此外,在座椅中还附加了一些特种功能的装置,如在气垫座椅上使用电动气泵,对各个专用气囊(腰椎支撑气囊、侧背支撑气囊、座位前部的大腿支撑气囊)进行充气,起到调节支撑腰椎、侧背、大腿的作用。
具有8种功能的电动座椅如图1所示。
(图1)具有8种功能的电动座椅1—座椅前后调节 2—靠背倾斜调节3—座椅上下调节 4—靠枕上下、前后调节5—座椅前部支撑调节 6—侧背支撑调节7—腰椎支撑气垫调节二、电动座椅的组成电动座椅主要由座椅开关和位置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执行机构的驱动电动机三大部分组成。
汽车电动座椅一、汽车电动座椅的分类在一些高级轿车中,乘客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依靠电力可以实现座椅滑行、倾斜的调整;驾驶员的电动座椅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座椅滑行、倾斜的调整,而且还可以实现前垂直、后垂直、头枕和腰垫位置的调整,有的还带有位置存储功能。
电动座椅的类型根据分类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根据使用电动机的数量分类根据使用电动机的数量,电动座椅可分为单电动机式、双电动机式、三电动机式和四电动机式等。
(1)单电动机式单电动机式只能对电动座椅的前后两个方向进行调整。
(2)双电动机式双电动机式可以对电动座椅的4个方向进行调整,即不仅前后两个方向的位置可以移动,其高低也可以进行自动调整。
(3)三电动机式三电动机式可以对电动座椅的6个方向进行调整,即不仅能向前后两个方向移动,还可分别对座椅的前部和后部的高低进行调整。
(4)四电动机式四电动机式的调整功能除了具有以上三电动机式的调整功能以外,还可对靠背的倾斜度进行调整。
电动座椅装用的电动机最多可达8个,除了保证上述基本运动外,还可对头枕高度、座椅长度和扶手的位置进行调整。
2.根据有无加热器分类根据有无加热器,电动座椅可分为无加热器式与有加热器式两种。
有加热器式电动座椅可以在冬季寒冷的时候对座椅的坐垫进行加热,以使驾驶员或乘客乘坐更舒适。
3.根据有无存储功能分类根据有无存储功能,电动座椅可分为无存储功能与有存储功能两种。
有存储功能的电动座椅,可以将每次驾驶员或乘客调整电动座椅后的数据存储下来,作为以后重新调整座椅位置时的基准。
此外,在座椅中还附加了一些特种功能的装置,如在气垫座椅上使用电动气泵,对各个专用气囊(腰椎支撑气囊、侧背支撑气囊、座位前部的大腿支撑气囊)进行充气,起到调节支撑腰椎、侧背、大腿的作用。
具有8种功能的电动座椅如图1所示。
(图1)具有8种功能的电动座椅1—座椅前后调节2—靠背倾斜调节3—座椅上下调节4—靠枕上下、前后调节5—座椅前部支撑调节6—侧背支撑调节7—腰椎支撑气垫调节二、电动座椅的组成电动座椅主要由座椅开关和位置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执行机构的驱动电动机三大部分组成。
轿车电动座椅调节机构设计邱小夏【摘要】The electric seat of car uses reversing motor, gearing ( worm shaft, turbine, spindle, rack, etc. ) and the seat reg-ulator ( screw jack or gea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etc. , by us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he seat regulator to adjust the seat. The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chair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drive system design as well as related calculation, calculating the size of the related parts and drawing out the assemblydraw-ing of the adjustment system and many main parts. The new seat regulator makes the seat simple, convenient and faster to ad-just, and it could reach the requirement of convenience and comfort.%电动座椅采用双向电动机、传动装置(蜗杆轴、涡轮、心轴、齿条等)和座椅调节器(螺旋千斤顶或齿轮传动机构)等,通过传动装置和座椅调节器之间的连接,实现对座椅的调节,设计出了电动座椅的调节系统,包括传动和驱动系统的设计计算及相关零件的尺寸。
多功能智能座椅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多功能智能座椅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和机械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智能座椅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功能规划、电路设计等。
3. 学生能够解释智能座椅中应用到的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和机械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多功能智能座椅模型。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电路连接、程序编写和故障排查方法,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进行项目设计、执行和展示,提高沟通协调和项目管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程设计和科技创新的兴趣,激发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支持和帮助,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学习多功能智能座椅的设计与应用,认识到科技改变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多功能智能座椅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 机械结构:座椅结构、驱动装置等。
-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 控制器:微控制器、编程语言等。
2. 设计流程与方法:- 需求分析:了解用户需求,明确设计目标。
- 功能规划:根据需求规划座椅功能。
- 电路设计:绘制电路图,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
- 程序编写:编写控制程序,实现座椅功能。
3. 实践操作:- 制作多功能智能座椅模型。
- 连接电路,调试程序,排除故障。
- 团队协作,进行项目设计、执行和展示。
4.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第一周:介绍电子元件和机械结构,学习基础知识。
- 第二周:学习传感器和控制器,了解设计流程。
- 第三周:进行实践操作,制作多功能智能座椅模型。
- 第四周:团队协作,完善设计,进行项目展示。
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电子技术、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相关章节密切相关。
汽车电动座椅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发表时间:2020-09-16T15:01:14.43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10期作者:岑文安[导读] 现阶段,汽车电动座椅作为汽车的主要装置,可根据驾驶员身材岑文安李昭赞李访广东肇庆爱龙威机电有限公司广东省肇庆市 526238摘要:现阶段,汽车电动座椅作为汽车的主要装置,可根据驾驶员身材、坐姿形态进行智能调节,既可以提供舒适的驾驶位置,同时,在出现交通安全事故时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驾驶员与乘员出现颈椎受损等问题。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汽车电动座椅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与实现要点,希望可以加强电动座椅的推广普及力度。
关键词:汽车电动座椅;控制系统;设计要求电动座椅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座椅手动调节不便、缺乏记忆功能等问题。
但是,部分企业所设计汽车电动座椅控制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座椅在抵达最大位置后仍保持移动状态,导致电机时常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易出现电机烧毁等故障问题。
一、汽车电动座椅组成及工作原理现阶段,虽然各厂商所设计汽车电动座椅配置结构高度一致,主要由调节装置、座椅、靠枕、悬挂机构、靠背以及骨架、数码管显示器、传动机构等加以组成,图1汽车电动座椅的构成框图,图2为汽车座椅外观结构图。
图2 座椅外观结构图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驾驶员向中控屏中下达特定控制指令,导入相关信息,如驾驶员身材形态等等。
随后,控制系统对所接收指令、导入信息与车辆周边环境情况等信息进行扫描分析,基于程序运行准则,对驾驶员与乘员座椅的高度、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并构建起稳定的闭环控制系统与三环控制系统。
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也将在显示屏中显示汽车电动座椅的实时运行工况,并根据周边环境变化、整车运行状态,对座椅位置进行适当调节,确保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最佳视野。
二、系统设计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唯有明确并遵循各项设计要求,具体要求包括:第一,在系统中增设电动座椅速度以及位置的自动控制功能;第二,确保控制系统可以对以往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备份、形成位置记忆。
行业标准《汽车座椅调节电机》(报批稿)编制说明一、 编制标准的任务来源和目的1)任务的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2010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文件(见附件1),详见该文件的附件中“国家行业标准《汽车座椅调节电机》”(见附件2)。
任务的提出单位: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标准的归口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的起草单位:上海汽车、长沙汽车电器研究所、浙江科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延锋江森座椅股份有限公司,李尔座椅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胜华波电机有限公司等产品名称:汽车座椅调节电机标准主要起草人:邓恒,李伟阳,陈善章,赵咸飞,许智诚、田建锋等。
2)编制标准的目的:汽车使用者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座椅不单单只是以往移动功能,而是需求各向的调节功能,一些新功能比如座椅记忆功能等结合电子部件的设计也相继出现,而电机中的电子器件的出现对部件的EMC提出了新的要求。
并且一辆车上会配备多个座椅调节电机(多达4~6个),只有提高电机本体的设计与制造水平才能有效的减小故障率。
这就需要一个合理的座椅电机技术体系来保证行业的设计与制造水平,而现在却没有一个针对此专业的行业标准。
二、主要工作过程第一次会议,根据发改办工业[2008]1242号文件要求,汽车电器标委会准备起草《汽车座椅调节电机》行业标准。
并准备成立以整车企业与电机公司相结合的行业标准起草工作组。
第二次会议,确立由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主的行业标准起草工作,并开始编写《汽车座椅调节电机》行业标准。
制定标准编制计划,搜索相关整汽车整椅企业技术资源与汽车微型电机企业的技术支持资源。
第三次会议,起草工作组陆续收集国内外汽车电器标准及汽车、汽车座椅电机相关企业产品标准、产品技术要求,并与本企业现用的企业标准对照,初步确定标准范围、格式、内容以及相关参考文献。
第四次会议,在借鉴了国外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上汽编写组国汽车行业对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微电机行业的特点而制订的,行业标准起草小组拟定了《汽车座椅调节电机》工作组初稿,并对初稿中每一条款的意义、出处、相关标准的对比进行注解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