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重点
- 格式:pdf
- 大小:153.43 KB
- 文档页数:3
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与发展在当今的军事领域,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决定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精确制导武器到卫星通信系统,从战场态势感知到网络战,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现代战争的形态和作战方式。
首先,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体现在精确制导武器方面。
精确制导武器是现代战争中的“撒手锏”,它能够在远距离上精确打击目标,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
例如,导弹通过卫星导航、惯性导航和红外成像制导等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打击。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的“战斧”巡航导弹就凭借其精确制导技术,对伊拉克的重要目标进行了有效的打击。
此外,激光制导炸弹和末敏弹等武器也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武器的精确打击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其次,电子侦察与监视技术为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卫星侦察、无人机侦察和电子侦察飞机等手段能够获取敌方的军事部署、通信信号和电磁频谱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军方可以了解敌方的作战意图和行动规律,为制定作战计划和实施作战行动提供依据。
例如,美国的“锁眼”系列侦察卫星能够拍摄高分辨率的图像,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
同时,电子监听技术可以截获敌方的通信内容,分析敌方的指挥体系和作战计划。
在现代战争中,谁掌握了更多、更准确的情报,谁就能够在战场上占据主动。
再者,军事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得益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
高速、安全、可靠的通信系统对于指挥作战至关重要。
卫星通信技术使得军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通信,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战术通信网络则可以将战场上的各个作战单元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此外,加密技术的应用保证了通信的安全性,防止敌方截获和破译重要信息。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抗干扰通信技术能够确保通信的畅通,保证作战指挥的有效性。
另外,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装备的智能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浅谈电子战争发展趋势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设备已广泛渗透到各种作战装备和作战行动当中。
而电子战争(即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已从战争辅助保障手段发展成为战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作战武器,得到了各国政府和军队的高度重视。
电子战是现代战争的序幕与先导,并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进而决定战争进程和结局,电子战是军力倍增器,是继陆、海、空、天战场之后的第五维战场。
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在电子战设备方面主要有以下的发展动向:1.电子信息对抗装备和技术发展将以综合一体化、联网化为主流发展方向。
综合一体化能使电子设备中的各类功能性模块获得最大限度的通用性、共用性、共享系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并大大降低系统的全寿命周期费用。
2.发展平台外一次性使用的有源雷达诱饵。
平台外自卫干扰新概念为对抗导弹攻击开辟了一种极有希望的自我保护手段。
3.加速研发升空的多用途无人机.隐身机电子战平台.20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海湾战争以后,世界上已掀起一股发展军用无人机的热潮,重点研制和装备电子战用的无人机。
4.加强电子攻击的“硬杀伤”手段和能力。
5.发展新一代反辐射导弹,提升对敌防空压制能力;6.发展无源探测定位系统,其在现代强电磁环境中占有与有源雷达探测定位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未来对付空中预警机、电子干扰飞机、隐身飞机等高价目标以及其他大功率辐射源的重要电子战手段。
7.大力发展红外光电对抗装备8.大力发展新型电子战武器,如:计算机病毒干扰. 高功率微波武器等。
电子战是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的一个攻防兼备的双刃“杀手锏”,其运用无形的电磁能和定向能攻击或瘫痪敌方的军事信息系统和降低敌方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的攻击效率,使其丧失战斗力。
电子战武器将越来越成为现代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为适应现代高科技战争,我国应该从综合一体化的体系对抗的高度来应对未来战争对电子战进攻和防御提出的各种新要求,了解与国外电子战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抓住重点,将电子战纳入范围更广、威慑更大的信息战范畴,加紧开发研制能够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陆、海、空、天综合一体化的电子战系统,增强中国的电子战防御能力!。
信息化作战中的电子战装备与技术发展信息化作战已成为现代军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电子战装备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于保障作战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信息化作战中的电子战装备与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一、电子战装备的分类根据作战任务和使用环境的不同,电子战装备可以分为电子侦察装备、电子对抗装备和电子保护装备三大类。
1. 电子侦察装备电子侦察装备主要用于收集和分析对方电磁信号,获取有关敌情、敌情态势和敌方作战指挥系统等重要信息。
这类装备包括电子侦察舰、侦察飞机以及地面电子侦察设备等。
它们通过对电磁信号的探测和分析,为我方提供精确的敌情信息,为作战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2. 电子对抗装备电子对抗装备针对敌方电磁系统进行干扰和破坏,以削弱敌方作战能力。
这类装备包括电子干扰弹、电子干扰车辆和电子干扰飞机等。
它们通过发送特定的电磁信号,扰乱敌方系统的正常运行,使其在战斗中陷入被动,从而为我方作战争取胜提供有利条件。
3. 电子保护装备电子保护装备主要用于保障我方通信和指挥控制系统的安全性,防止被敌方侦察和攻击。
这类装备包括密码通信设备、反侦察雷达和抗干扰通信设备等。
它们通过加密和反侦察手段,确保我方的通信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不被敌方获取和破坏,并能够有效地抵御敌方的干扰。
二、电子战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一些目前值得关注的技术领域。
1.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战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电子战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增强实时决策和快速反应能力。
2. 网络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在电子战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通过建立高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网络,可以实现电子战装备之间的协同作战和信息共享,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3. 光电技术光电技术的应用为电子战装备的侦察和干扰手段提供了新的选择。
例如,红外干扰技术可以对敌方红外制导武器进行干扰,削弱其精确打击能力。
武器发展趋势未来的战争是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将是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总趋势。
1、大规模毁伤性武器仍具有威慑作用,但将出现多种新的威慑手段核、生、化武器,特别是核武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具有战略威慑作用,各国为争夺优势的竞争将主要在实验室内展开。
而电子对抗装备、远程精确打击武器、计算机网络攻击手段和空间对抗装备将成为新的威慑手段,而且是具有威慑和实战双重功能的武器装备。
2、信息装备继续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并成为武器装备建设的重点信息装备是夺取战场信息优势的关键,也是提高武器装备整体作战效能的“倍增器”。
信息装备已由各军兵种分散、独立发展走向互通、兼容,进人一体化发展阶段,更加重视体系配套和与武器系统的结合。
集战场态势感知、有效运用力量和可靠服务网络三种主要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将成为武器装备建设的重点。
美军提出“全球信息栅格”的设想和有关的行动计划,旨在改进和加强它的一体化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和监视与侦察(IC4ISR)系统。
3、作战武器将趋于隐身化、多功能化。
未来战争中,陆、海、空战武器将面临各种探测手段、制导武器和电子干扰的严重威胁。
为有效保存自己和打击敌人,发展隐身武器是必然趋势。
隐身技术在作战飞机和战术导弹上的应用已初见成效,隐身舰艇、隐身战斗车辆和其他隐身武器将有大的发展。
战场隋况复杂多变,为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机动灵活地打击随时出现的不同目标,作战武器多功能化将是大势所趋。
4、精确制导武器继续向远程、高精度、抗干扰、智能化方向发展新一代精确制导武器将广泛采用毫米波、红外成像、卫星导航定位等单一或复合制导技术,提高武器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准确识别、跟踪和命中目标的能力。
所谓智能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使武器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自主机动能力,能从众多的目标中,选择打击威胁最大的目标,击中目标最薄弱的部位;如果第一次发起攻击不能奏效,还能在目标区待机再次进行攻击。
集成电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军事领域是其重要应用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集成电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一、集成电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1. 军事通信系统军事通信系统是军队指挥与控制的重要手段。
集成电路在军事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包括无线通信、数据传输、信号处理和信息保密等方面。
集成电路的高度集成性能,使得军事通信系统具备了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保密性能。
2. 导弹与航天器导弹与航天器是军事领域的重要装备,其综合性能的提升离不开集成电路的支持。
集成电路在导弹与航天器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导弹制导系统、飞行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方面。
集成电路的高可靠性和高性能,为导弹与航天器的稳定飞行和精确打击提供了支持。
3. 战场情报系统战场情报系统是军事作战的重要支撑,其需要实时收集、传输、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情报数据。
集成电路在战场情报系统中的应用多涉及图像采集、数据传输、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等方面。
集成电路的高速度和大容量存储能力,使得战场情报系统具备了更高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4. 电子战系统电子战系统是军事作战的重要手段,其通过干扰、压制和破坏敌方的电子装备来达到作战目的。
集成电路在电子战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信号发射与接收、射频干扰与抗干扰技术以及无线电频段的扫描和探测等方面。
集成电路的高频率和高带宽特性,使得电子战系统具备了更强的干扰和抗干扰能力。
5. 智能化武器装备智能化武器装备是现代化战争的重要特征,其需要集成电路的支持才能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
集成电路在智能化武器装备中的应用主要涉及目标识别、导弹制导、火力控制和作战决策等方面。
集成电路的高精度和高速度特性,为智能化武器装备的高效作战提供了支持。
二、集成电路在军事领域的发展趋势1. 低功耗随着电子装备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子对抗》一、电子对抗概述电子对抗概述部分介绍以下四部分内容:(一)电于对抗的定义电子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武器、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
它是一方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来控制电磁频谱或用电磁频谱攻击敌方的电子设备、器材的作战行动。
(二)电子对抗的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和基本类型1.无线电通信对抗通信对抗是为削弱、破坏敌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无线电通信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统称。
其基本内容包括通信对抗侦察、通信干扰和通信电子防御等。
2.雷达对抗雷达是发射探测脉冲并接收被照射目标的回波来发现、测定目标的空间位置并可对目标进行跟踪的设备。
雷达对抗是与敌方雷达和雷达制导导弹系统及火控系统作斗争的各种战术和措施的总称。
它是利用专门的电子设备或器材,与敌方雷达设备作斗争,以阻止敌方雷达获得电磁信息,减弱和破坏敌武器系统的效能和威力,同时保护己方雷达等电子设备及武器系统在敌干扰条件下仍能发挥效能和威力。
其中,进攻性对抗措施主要包括雷达的侦察、干扰、伪装、欺骗和摧毁。
3.光电对抗光电对抗包括光电侦察与反侦察、光电干扰与反干扰、光电制导与反制导、光电隐身与反隐身、光电摧毁与反摧毁等。
4.水声对抗亦称声纳对抗。
为削弱、破坏敌方水声设备和声制导武器的使用效能,保护已方水声设备和声制导武器正常发挥效能而采用的各种措施与行动的统称。
(三)电子对抗与指挥控制战、信息战的关系信息战是现代高技术战场上作战双方为争夺信息的获取、控制和使用优先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装备或系统实施的作战行动,是以夺取战场主动权为目的、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数字化部队为基本作战力量而展开的斗争形态。
(四)电子对抗的产生与发展1906年,德国福雷斯特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只可以对无线电信号起放大作用的真空三极管。
这是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促进了军用电报、电话和广播事业的迅速发展,也为电子对抗准备了条件。
新概念武器发展趋势摘要: 科学阐述了新概念武器的定义,系统探讨了新概念武器的发展历程、独特性能、分类及破坏机理,深入分析了新概念武器对现代战争的重大影响,精要介绍了新概念武器的发展现状及使用情况,明确指出了新概念武器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发展新概念武器的战略举措。
引言在国防科技日新月异的知识军事时代,武器装备已发展到第三代,即“电子兵器”时代。
军队知识化、武器智能化、战场数字化、战争信息化、战略威慑化已成为21 世纪军事发展的基本趋势。
作为新世纪在新概念战争中以新奇致胜的新概念武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对武器的发展思路提出严峻的挑战,也为武器的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新概念武器概述1.1新概念武器的科学定义在武器的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一类武器,一经推出,或是其采用的原理、或是其采用的技术、或是其最终的杀伤效果,总有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研究人员都在竭尽全力要与众不同,可以说是“新”不惊人死不休,这就是新概念武器。
新概念武器是相对于传统武器而言的,是尚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一类高技术武器,它在基本原理、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方式上与传统武器有重大的区别。
它可以利用声、光、电、电磁和化学失能剂等先进技术直接杀伤目标和破坏设备[1 ~4]。
如果要对新概念武器下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那就是指采用新原理、新技术,在杀伤破坏机理和作战效能上与传统武器有明显不同,在战争中能发挥潜在特殊作用的高技术武器群体。
这类武器在设计思想、系统结构、总体优化、材料应用、工艺制造、高技术含量、部署方式、作战方式、作战使命及毁伤效果等诸多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武器,是可以在武器装备体系中起战斗力倍增器作用的创新性武器。
1.2新概念武器的发展历程新概念武器是20 世纪80 年代末期至90 年代初期才发展起来的,它是在全面禁止使用原子核武器,以及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生物武器和化学战剂武器,在维护和平与反暴乱的条件下,演变而发展起来的新型装备。
美国海军电子战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唐 宏(海军装备部装备采购中心,北京100071)摘要:电子战是现代战争胜利的保证㊂一直以来,美国海军非常重视电子战系统的发展和建设,构建了包括舰载电子战系统㊁舷外电子战系统和舰载机电子战系统在内的立体电子战体系㊂以电子对抗任务使命为出发点,针对美国海军电子战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了认知电子战㊁一体化综合射频技术等美海军电子战系统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对我国电子战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的帮助㊂关键词:美国海军;电子战系统;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 N 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 N 32-1413(2018)05-0001-05D O I :10.16426/j .c n k i .jc d z d k .2018.05.001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o fU SN a v y E WS ys t e m T A N G H o n g(C e n t e r o fE q u i p m e n tP r o c u r e m e n t ,D e p a r t m e n t o fN a v a l E q u i p m e n t ,B e i j i n g 10007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E l e c t r o n i cw a r f a r e (E W )i s t h e g u a r a n t e e o f v i c t o r y i nm o d e r nw a r .T h eU SN a v y a l w a ys h a s p a i d g r e a t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E W s y s t e m s ,a n de s t a b l i s h e s a 3D E Ws y s t e mi n c l u d i n g t h es h i p b o a r dE W s y s t e m ,t h eo f f -b o a r dE W s ys t e m a n dt h ea i r b o r n eE W s y s t e mo n s h i p b o a r d a i r c r a f t .T a k i n gt h em i s s i o n a n d t a s k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a s t h e s t a r t -i n gp o i n t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c u r r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u s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o f t h eU Sn a -v a l E Ws y s t e mi nd e t a i l ,a n d s u mm a r i z e s t h em a i n t e c h n i c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d i r e c t i o no fU Sn a v y E Ws y s t e m ss u c ha sc o g n i t i v e E W a n di n t e g r a t e dr a d i of r e q u e n c y (R F )t e c h n o l o g y e t c .,w h i c hi s h e l p f u l t o t h e 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o u rE Wt e c h n o l o g y.K e y wo r d s :U Sn a v y ;e l e c t r o n i cw a r f a r e s y s t e m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r e n d 收稿日期:201804190 引 言现代战争是陆㊁海㊁空㊁天㊁电一体的多元空间的战争,是全天候㊁全方位㊁多层次的立体战争㊂其中电磁频谱作为态势感知的重要手段和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一直以来是敌对双方首先要争夺的 制高点 ㊂只有赢得电磁频谱的掌控,才能在高技术战争中实现精确识别和精准打击,真正获得制海权和制空权[1-3]㊂从海湾战争以来的几次局部战争中可以看出,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的战争愈演愈烈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型高科技在现代化军事武器装备中的应用,现代军事装备正向着信息化㊁智能化㊁一体化的方向发展㊂电子战变得越发重要,其已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㊂在现代海战中,反舰导弹已成为水面舰艇的主要威胁,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反舰导弹已具有射程远㊁威力大㊁命中精度高㊁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强等特点㊂为了有效应对反舰导弹的威胁,提高舰艇战斗力和生存能力,必须提高舰艇综合防空反导能力㊂电子战系统作为舰艇防空反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举足轻重㊂从世界各国海军武器装备的配备可以看出,小到巡逻艇,大到航空母舰,都装备了各种类型的电子战设备㊂美国海军作为兼具空天和陆上作战能力的综合性军种,其电子对抗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而又最完善的军用综合电子系统,并2018年10月舰船电子对抗O c t .2018第41卷第5期S H I P B O A R DE L E C T R O N I C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V o l .41N o .5代表着世界军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4-7]㊂进入21世纪后,为了保持电磁频谱的绝对优势,美海军持续发展多平台㊁多手段的持久全谱电子侦察㊁强化全面的电子进攻和保持领先的水面电子防护能力㊂1美国海军电子战系统发展现状1.1舰载电子战系统发展现状20世纪70年代,反舰导弹的威胁日益凸显,为了给水面舰艇提供自卫和末端威胁防御能力,美国海军研发并部署了A N/S L Q-32电子战系统㊂此后不断完善和改进,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水面舰艇都装备有S L Q-32(V)电子战系统㊂经过近40多年的研制更新,已经有超过450套S L Q-32电子战系统被美国海军和1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海军所采购,并发展了7种主要型号且部分型号已形成装备㊂它们分别为:基本型S L Q-32(V)1,主要功能是对临近的雷达制导反舰导弹提供告警㊁识别和测向;S L Q-32(V)2型是在S L Q-32(V)1型的基础上增加1组E/F频段的2路子天线,用来接收E/F频段的敌方舰载雷达信号,能对导弹附属的目标指示和发射雷达进行告警㊁识别和测向;S L Q-32(V)3型除包括S L Q-32(V)2型的全部能力外,还增加了干扰能力,以阻止或延迟导弹的目标指示和发射,使已经发射的导弹偏离真目标;S L Q-32 (V)4型是S L Q-32(V)3型的改进型,其设计是为了满足大型航空母舰的需要,用以代替S L Q-17干扰机;S L Q-32(V)5型是非正式命名的一种型号,其组成是S L Q-32(V)1和S L Q-32(V)2型系统基础之上加装一种 伙伴 多波束干扰机,其电子战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S L Q-32V(6)是水面电子战改进项目(S E W I P)B l o c k2项目的一部分,用于提供早期预警㊁威胁警告㊁分析和对抗来袭反舰导弹,可在公海大洋和濒海地区使用,S E W I PB l o c k2最大的变化是将原本S L Q-32(V)3/4的多个接收和干扰天线阵面统一用一个天线阵面取代;S L Q-32(V) 6(如图2所示)已于2016年10月获准开始全速生产㊂S L Q-32V(7)是S E W I PB l o c k3项目,目前正在研制的S E W I PB l o c k3旨在为新建平台以及所有装备A N/S L Q-32(V)3和A N/S L Q-32(V)4的巡洋舰㊁驱逐舰㊁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船提供通用的电子攻击能力㊂B l o c k3将引入综合电子攻击能力(包括新的发射机㊁天线阵列以及相关的干扰技术),从而使舰船免受射频制导导弹的威胁㊂图1 S L Q-32(V)5电子战系统组成图2 S L Q-32(V)6电子战系统在S E W I P项目之前,S L Q-32(V)电子战系统的电子支援措施(E S M)分系统采用多波束接收+瞬时测频的技术体制,由多波束接收天线阵㊁瞬时测频接收机㊁检波对数视频放大器(D L V A)测向接收机㊁预处理机㊁中央计算机㊁显示控制等组成㊂电子对抗(E C M)分系统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2个部分㊂无源干扰为MK36箔条火箭系统;有源干扰为多波束干扰发射机㊂而随着反舰导弹的不断发展,水面战面临的威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㊂美国海军意识到必须具备更强大的防御能力,因此于2003年启动了针对S L Q-32改进的S E W I P项目,确保对先进反舰导弹的有效防御能力㊂S E W I P是一个分批次(B l o c k)㊁多阶段的项目,旨在为舰船作战系统提供增强的反舰导弹防御能力,同时提供抗目标瞄准与反监视能力以及增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㊂S E W I P的增量1,即B l o c k1,包含了一系列的提升措施,聚焦于可快速研发和部署的低风险升级举措㊂这些升级不仅使现有S L Q-32的性能得到提升,同时还解决了关键硬件的退化问题㊂S E W I PB l o c k2在软硬件上都有大幅度的改进,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将原本S L Q-32(V)3/4的多个接收和干扰天线阵面统一用一个天线阵面取代㊂硬件方面,S E W I P增量1以砷化镓(G a A s)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 I C)的相控阵功放组件代替S L Q-32原有的旧式接收机与天线,大幅提高了性能㊂另2舰船电子对抗第41卷外,采用综合通用电子战系统(I C E W S )的相关组件,使系统处理延迟降至200m s ,在高杂波背景环境中仍有良好的脉冲处理能力,并大幅降低虚警率㊂软件方面,增加新的电子战模式,强化信号处理能力,并以一个通用战斗系统显控界面来取代原S L Q -32与战斗系统之间的多重界面与各独立组件,有效提高作战效能,并简化后勤维护与升级,该增量的正式型号为S L Q -32(V )6㊂S E W I P 增量3以增量2为基础,重点着眼于电子攻击(E A )与主动干扰能力的改进,正式型号为S L Q -32(V )7㊂该增量技术方案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基于氮化镓发射/接收模块的有源电扫阵列,并结合了 集成桅杆 (I n T o p )项目的成熟技术㊂I n T o p 将雷达㊁电子战㊁通信等多种射频功能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在甚高频(V H F )到Q 波段的范围内共享孔径㊁电子设备㊁显控和操作员㊂I n T o p 项目对综合化的E W /I O /通信样机(如图3所示)进行了验证,解决了S E W I PB l o c k3阶段的关键技术㊂图3 E W /I O/通信原型样机1.2 舷外电子战系统发展现状舰载电子战防御系统一般可以分为舰载和舷外两大类㊂对于舰载有源干扰而言,由于舰艇雷达截面(R C S )非常大,尤其对于航母平台,为了获得有效的干扰效能,舰载有源干扰机需要非常高的干扰功率,这增大了被采用被动雷达制导反辐射导弹攻击的危险,并且新一代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大多采用单脉冲体制,具有优良的角跟踪能力,具备 干扰源寻的 制导的能力,可以对舰载有源干扰机进行被动跟踪,引导导弹直接攻击舰艇㊂而舷外有源电子对抗系统通过内部搭载的电子信号放大器模拟大型战舰的R C S ,同时按照预先编程好的弹道和飞行参数在空中徘徊,吸引来袭反舰导弹,诱骗其雷达寻的头锁定诱饵本身,从而偏离舰艇平台㊂在现役舷外有源诱饵中,美国海军装备的M k 234 纳尔卡 (N u l k a)是最成功的,作为一种新型电子防护手段,美海军十分重视该诱饵系统,并已采购了上千套系统装备在各类大型战舰上㊂N u l k a 能有效地全天候保护海军舰艇对抗反舰导弹,该系统可用作舰艇多层防御系统的一部分,或作为独立系统㊂威胁信息由舰上的E S M 系统或其他设备提供,N u l k a 利用这些信息计算诱饵弹的最佳发射时间和最佳弹道㊂N u l k a 结合了由B A E 系统公司澳大利亚分部生产的新型悬停式火箭载荷平台,上面安装了由洛马公司生产的宽带射频转发式载荷,辐射出类似大型舰船的雷达截面积,旨在引诱射频制导反舰导弹远离其预定目标㊂目前,被称为E -纳尔卡的秘密项目正在开发升级的载荷㊂尽管舷外有源诱饵能够有效防御反舰导弹,但由于其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为几十秒,最多仅仅几分钟㊂因此,美国海军也一直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以开发出更持久的软杀伤对抗技术㊂2014年10月,美国海军进行了A N /A L Q -248的先进舷外电子战(A O E W )有源任务载荷(AM P )的研发,A O E W 电子战吊舱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与舰载S L Q -32(V )6协同工作,以探测来袭导弹,识别导弹的目标位置,并使用射频对抗技术来阻止导弹攻击㊂A O E W 系统旨在研制对抗世界上部分最先进的雷达制导反舰导弹,如俄罗斯制造的S S -N -22 日炙 导弹和S S -N X -26红宝石 导弹的措施㊂ 日炙 导弹可以3M a 速度飞行,搭载1枚约320k g 的弹头㊂ 红宝石 导弹最高可以2.5M a 速度飞行,搭载1枚约300k g 的弹头,并且可能具有在末段飞行过程中机动的能力,难以击败㊂A O E W 项目的目标之一是在防区外探测和干扰来袭反舰导弹,使舰载或舷外导弹防御能力有机会挫败来袭武器㊂A O E W 原型将安装于MH -60R 和MH -60S 直升机上,但未来可部署的版本可能适用于具有长航程㊁长续航能力的固定翼无人机或无人直升机中㊂A O E W 的作战使用如图4所示㊂除了A O E W AM P 以外,美国海军还进行了舰射电子战扩展型持久诱饵(S E W E E D )项目,该项目用于后续A O E W 的增量㊂S EW E E D 作战使用及系统组成示意图如图5所示㊂目前,由海军研究实验室领导的未来海上能力计划的主题是舰射电子战扩展型持久诱饵未来海上能力,旨在演示 舰艇发射㊁快速反应㊁长续航性㊁可携带E W 载荷的投掷式3第5期唐宏:美国海军电子战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图4 A O E W 的作战使用飞行器㊂海军研究局透漏了舰射电子战扩展型持久诱饵概念的有限细节,披露了一种可以转换为旋翼飞行的火箭发射飞行器,以便快速部署和定位㊂未来海上能力计划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表面处理和机身材料/几何结构㊁用于电子战兼容的天线隔离㊁有效载荷热管理以及先进的控制算法㊂未来海上能力计划也在探索动力和推进方面的问题,如无斜盘转子以及旋转翼快速部署结构㊂还将研发一种被称为 黑幽灵 的小型㊁高效涡轮发动机,作为未来可能的升级版本㊂图5 S E W E E D 作战使用及系统组成示意图1.3 舰载机电子战系统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后,海上空袭作战体系对抗特征凸显,呈现规模大㊁强度高㊁信息化和超视距的态势,对舰艇编队的攻击呈现出多方位㊁多梯度㊁多形式的饱和攻击㊂因此,舰载电子战设备的升空是空战和空间立体战的直接需要,同时,舰载电子战设备升空还可克服地球曲率半径的影响㊂目前,美国海军的主战舰载电子战飞机为 咆哮者 E A -18G ,该飞机具有优异的机动性能和极强的电子进攻能力,已成为任何潜在对手都很难防御的 撒手锏 武器㊂与 前任徘徊者 E A -6B 相比, 咆哮者 E A -18G 在电子战能力上进行了全面升级㊂E A -18G 咆哮者 拥有十分强大的电磁攻击能力㊂凭借诺斯罗普㊃格鲁门公司为其设计的A L Q -218V (2)战术接收机和新型A L Q -99战术电子干扰吊舱,E A -18G 可以高效地执行对地空导弹雷达系统的压制任务㊂与以往拦阻式干扰不同,E A -18G 可以通过分析干扰对象的跳频图谱自动追踪其发射频率,并采用 长基线干涉测量法 对辐射源进行更精确的定位以实现 跟踪-瞄准式干扰 ㊂此举大大集中了干扰能量,首度实现了电磁频谱领域的 精确打击 ㊂采用上述技术的E A -18G 可以有效干扰160k m 外的雷达和其它电子设施,超过了任何现役防空火力的打击范围㊂不仅如此,安装于E A -18G 机首和翼尖吊舱内的A L Q -218V (2)战术接收机还是现今世界上唯一能够在对敌实施全频段干扰时仍不妨碍电子监听功能的系统㊂近年来,随着威胁对象电子系统变得更加网络化,更具适应性,时域上捷变性更强,并能跨频谱工作,下一代电子战系统必须提高相关技术能力,协同整合多项功能以应对未来威胁,并且电子战系统必须紧随威胁的发展而发展,才能保持其在陆㊁海㊁空㊁天㊁赛博空间等所有作战领域的作战有效性㊂为了应对当前和未来的威胁,电子战系统必须具备射频捷变㊁自适应以及高功率㊁多任务的能力,同时能够及时在频谱范围内进行操纵㊁监视以及提供精确的波形㊂未来电子对抗系统必须具备宽工作带宽㊁快速切换时间㊁指令电子波束扫描㊁全极化分集和自适应波形等重要属性,并由此获得更为卓越的频谱机动性和操纵性㊂在此背景下美国海军开展了下一代干扰机(N G J)的研制㊂N G J 用最新的有源电子扫描阵列(包括有源相控阵阵列(A E S A )㊁数字和基于软件定义技术)来解决新兴的高级威胁和日趋复杂的威胁辐射源密度问题㊂其主要采用能够在0~100%占空比之间运行的高效率宽带G a N T /R 组件㊁极化分集的A E S A ,还有一个全数字㊁可扩展㊁可编程的软件定义接收器和技术生成器㊂2014年10月,N G J 在 湾流 -I I I 上完成首次飞行试验㊂正在 湾流 -I I I 飞机下装配的N G J 如图6所示㊂此次试验旨在验证系统集成㊁阵列发射功率㊁干扰技术和干扰管理,主要进行发射和接收波形㊁A E S A 波束捷变和控制㊁A E S A 发射功率㊁发电机速度控制/电源管理以及针对真实目标技术产生器的 终端对终端 系统集成效果等试验㊂2017年,美海军正式将N G J 命名为A N /A L Q -249㊂2 美国海军电子战系统的发展趋势2.1 认知电子战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战场电磁环境带来的挑4舰船电子对抗 第41卷图6正在 湾流 -I I I飞机下装配的N G J战,认知电子战受到了广泛关注㊂认知电子战系统是在传统电子战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目标认知㊁智能决策㊁自主学习等系统认知能力形成的智能化电子战系统㊂机器学习㊁智能决策等技术的引入,使认知电子战系统具备有效应对时敏目标㊁未知目标和认知型目标的能力[8-10]㊂美国海军目前正在研究将自适应电子战行为学习项目(B L A D E)开发技术和自适应雷达对抗项目(A R C)开发算法应用到E A-18G 咆哮者 电子战飞机上㊂2.2大微波光子新技术微波光子学技术[11-12]的发展及其在电子战领域的应用是电子战领域的一项潜在颠覆性技术,是新一代多功能㊁超宽带电子战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撑㊂而采用基于光的微芯片来处理数据的集成光子学,比传统芯片处理速度要快得多㊂与传统的射频系统相比,集成光子可以显著拓宽模拟信号的频率覆盖范围,且可以进行远距离㊁低损耗传输㊂芯片级集成光子技术有利于大幅度减小系统对尺寸㊁重量和功率的要求㊂2.3一体化综合射频技术随着A E S A㊁开放式架构和数字处理技术的进步,一体化综合射频技术是未来电子系统的发展趋势㊂一体化综合射频系统拟采用共用设计,摆脱传统的分散㊁独立㊁专用的射频链路设计,将一体化推进至天线及射频前端㊂基于尽可能少的综合射频[13-14]模块构建一个兼具态势感知㊁电子对抗(E C M)㊁通信㊁导航㊁识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射频系统,可显著降低机载航电系统的重量㊁尺寸㊁功耗和成本,通过动态分配系统资源㊁快速转换系统功能,有效缩短系统反应时间,提升作战能力㊂2.4电子战无人系统有人驾驶的电子战飞机往往是敌人袭击的首选目标,为确保人身安全而采用无人机执行电子战任务,已越来越被世界许多国家重视㊂目前,美海军正在发展具备续航时间长和拥有隐身能力的电子战无人机㊂这类无人机主要装载雷达对抗设备,在目标上空对对方的雷达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压制或欺骗干扰,从而保护己方的飞机或导弹突防㊂此外,还可以作为诱饵和反辐射手段等功能任务应用㊂3结束语电子对抗技术的发展是现代战争胜利的保证㊂本文以电子对抗任务使命为出发点,详细阐述了美国海军舰载电子战系统㊁舷外电子战系统和舰载机电子战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对美国海军电子战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我国电子战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㊂参考文献[1]吴征宇,朱立伟,宪禄飞.美海军舰载电子战系统及发展走向[J].舰船电子对抗,2004,27(1):1820. [2]李志成.舰载雷达电子对抗技术概述[J].舰船电子对抗,2005,28(2):69.[3]曲长文,何友.舰载电子战系统的发展趋势[J].舰载武器,2000(3):4650.[4]刘志春,袁文,苏震.美国舰载电子战系统的发展[J].舰船电子工程,2008,28(6):3640.[5]陈松海.美国海军舰载电子战系统及发展趋势[J].国防科技,2006(3):610.[6]曲长文,何友.舰载电子战系统的现状和展望[J].舰船电子对抗,1999,32(4):14.[7]吴继宇,王雷,朱立伟,等.美海军舰载电子战系统及发展走向[J].舰船电子对抗,2004,27(1):79. [8]张春磊,杨小牛.认知电子战初探[J].通信对抗,2013(2):14.[9]范忠亮,朱耿尚,胡元奎.认知电子战概述[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5(1):3338.[10]张春磊,杨小牛.认知电子战与认知电子战系统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9(6):551555.[11]何刚,瞿鹏飞,孙力军,等.微波光子技术应用现状及趋势[J].半导体光电,2017(5):627632. [12]王虎.微波光子技术在电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飞航导弹,2017(9):5459.[13]徐艳国,胡学成.综合射频技术及其发展[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4(6):551559. [14]赵佩红.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技术综述[J].雷达与对抗,2011,31(3):913.5第5期唐宏:美国海军电子战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及发展趋势。
概述: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已成为军事领域的一项重要策略。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作战能力、提高战时决策速度,并且在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信息化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1. 情报收集与分析:信息化技术使军队能够更高效地收集、处理和分析情报。
通过无人机、卫星、雷达和其他传感器,军队可以实时获取关键数据,并通过信息处理系统将数据转化为军事情报。
这些情报可以用于敌情分析、目标识别和作战决策等方面。
2. 电子作战:信息化技术在电子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子战利用电子设备和技术干扰、摧毁或控制敌方通信、导航和指挥系统。
信息化技术提供了更高效的电子侦察、电磁干扰和反干扰手段,使军队能够在战场上精确地干扰敌方通信,并保护自己的通信网络。
3. 指挥与控制系统:信息化技术改变了战争指挥与控制的方式。
现代战争的指挥与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和传感器技术,将各个作战单元、武器装备和人员连接在一起,实现即时的指挥与控制。
这样的系统使指挥官能够更好地了解战场局势,并做出更快的决策。
4. 虚拟训练与仿真:信息化技术在战争训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虚拟训练系统通过模拟战场环境和战斗场景,提供真实战争体验,帮助军队提升作战能力。
仿真技术也用于战争计划与战役演习,使指挥官能够事先评估战场局势和各种战术选择的效果。
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AI可以提高情报分析的效率,在海量数据中快速发现模式和趋势,帮助军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AI还可以用于开发自主作战系统,实现无人武器装备的智能控制。
2. 量子技术:量子技术在信息安全和密码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量子通信和量子加密技术可以保护军队的通信网络免受黑客和敌方的攻击。
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它也将为军队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加速情报处理和决策过程。
军事行业现代战争的战略与武器装备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军事思想的创新,军事行业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现代战争的战略与武器装备的发展,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战略层面和武器装备的角度,探讨军事行业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发展趋势。
一、战略层面的发展1.战争背景分析现代战争具有复杂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依托网络和信息技术,使得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快捷。
通过战略分析,军事行业能够更好地理解战争背景和敌方的动向,为战争的决策提供关键信息。
2.战略制定与执行军事行业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战略制定和执行的重要作用。
通过运用先进的模拟技术和战争游戏,军事行业能够模拟出各种战略方案,并通过实际演练来验证其可行性。
军事行业对每个战役和行动进行全面规划和指导,确保军队的行动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和灵活性。
3.决策支持系统现代战争中,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对战局的走向至关重要。
军事行业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实现对战争信息的快速采集和分析,为指挥官提供准确的情报和数据,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武器装备的发展1.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形态之一,军事行业始终将信息化作为武器装备发展的核心方向。
通过发展卫星通信、网络安全和电子战等先进技术,军事行业能够实现对敌方信息的快速获取和传输,以及对电磁波谱的有效利用。
2.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正逐渐应用于现代战争中。
军事行业通过发展无人机和自动化武器装备,减少了对人员的依赖,并提高了作战效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在作战决策、目标识别和信息处理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新型武器装备的出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军事行业的武器装备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高精度导弹、激光武器和高能磁暴武器等新型武器装备的出现,为现代战争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战术优势。
军事行业将不断推动武器装备的创新和发展,保持军事技术的先进性。
三、军事行业发展的影响1.对国家安全的保障军事行业的发展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特种装备中的电子战技术概览电子战技术是现代战争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它以电磁波为手段,用于干扰、破坏或迷惑敌方电子系统,对抗其通信、导航、雷达等武器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特种装备领域,电子战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特种装备中的电子战技术进行概览。
一、特种装备中的电子战技术分类1. 电子干扰技术电子干扰技术是电子战的基础和核心技术,它通过发送有针对性的电磁干扰信号,干扰、扰乱、瘫痪敌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特种装备中常用的电子干扰技术包括雷达干扰、通信干扰、导航干扰等。
2. 电磁屏蔽技术电磁屏蔽技术用于减弱电磁波的传输和辐射,降低特种装备被敌方电子设备侦测和跟踪的概率。
它通过使用屏蔽材料、线路布置优化等手段,使特种装备在电磁波频段的特征得到减弱,从而提高隐蔽性和生存能力。
3. 电子对抗技术电子对抗技术是指通过进行主动的电磁波干扰或防御,使特种装备免受敌方电子攻击的技术。
它包括了电磁态势感知、频谱监测、电子对抗干扰、电子反制等技术手段,用于提高特种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和打击效能。
二、特种装备中的典型电子战技术应用1. 空中电子战技术应用在特种装备的空中平台上,电子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作战任务中。
比如,电子干扰装备可以干扰敌方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其失去目标探测和跟踪能力。
电磁屏蔽技术可以减小飞行器在电磁波频段上的特征,提高隐蔽性。
电子对抗技术可以增强飞行器的自卫能力,有效抵抗敌方电子攻击。
2. 水面电子战技术应用在特种装备的水面平台上,电子战技术同样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电子干扰装备,水面特种装备可以实施雷达干扰,干扰敌方导弹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其无法锁定和命中目标。
电磁屏蔽技术可以减小水面特种装备在电磁波频段上的特征,提高其隐蔽性。
电子对抗技术可以帮助水面特种装备减轻敌方电子攻击,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3. 陆地电子战技术应用在特种装备的陆地平台上,电子战技术同样发挥重要作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通过电子干扰技术来扰乱敌方通信系统,破坏其指挥控制能力。
信息战装备信息战装备是由电子战装备不断发展而来的最为广泛的装备,其代表性装备除了传统意义的电子战装备之外,还包括以计算机病毒武器为主的网络战武器。
电子战装备计算机网络战武器一、电子战装备(一)电子战装备的现状现代电子战,对抗领域进一步扩大,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引信对抗、无线电遥测遥控对抗、红外对抗、可见光对抗、激光对抗、水声对抗等,这些电子战的作战领域几乎覆盖了整个电磁波频谱,电子战也就成为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控制权的斗争。
1、电子侦察装备的现状(1)通信侦察装备和机载雷达告警系统目前世界各国现役的通信侦察装备的工作频率基本上覆盖了无线电通信的大部分频段,可同时侦测相邻的几十个信道,有的达80个信道,转换速度快,测频精度高; 当前对飞机最有威胁的雷达主要有两大类搜索监视雷达。
这类雷达一照射到飞机上,意味着该飞机已被发现了;跟踪雷达。
敌方的这类雷达一照射到飞机上,意味着它的高技术兵器马上就要发起攻击了。
(2)电子侦察平台各军事强国已形成多高度、全方位、大纵深、立体化的电子侦察网络。
▪电子侦察卫星主要用于侦察敌方雷达的位置、使用频率等参数,为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突防和实施电子干扰提供数据;还用于探测敌方军用电台和发信设施的位置、调制方式等参数,以便窃听、干扰和破坏。
▪电子侦察飞机目前在役的有两类:有人驾驶电子侦察机,无人驾驶电子侦察机。
▪地面侦听站是现代战争广泛采用的一种侦察手段。
目前,美国在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几个国家就设有地面侦听站,日夜监听俄罗斯、古巴、伊拉克、朝鲜以及我国的雷达与通信等军事电子情报。
▪电子侦察船和侦察潜艇有时伪装成商船、科学考察船等,在世界各个海域进行间谍活动,收集电子情报。
地面侦听站美国RC-135V电子侦察飞机2、电子进攻装备的现状(1)通信干扰装备和雷达干扰装备地面干扰系统如美国的AN/MLQ-4车载通信干扰系统,机动性好,能快速展开和撤收,能间断或连续的监视和干扰敌方的甚高频通信。
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重点吴世龙1,吴世岭2(1.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合肥230037;2.庐江县白湖一中,巢湖231508)摘要:介绍了现有电子战武器装备的类型,探讨了电子战武器装备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指出了未来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发展重点,对于了解电子战武器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电子战;装备;现状;趋势中图分类号:TN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32-1413(2004)06-0003-03DevelopmentTrendsandEmphasesofTheEWWeaponEquipmentsWUShi-long1,WUShi-ling2(1.ElectronicEngineeringInstituteofthePLA,Hefei230037,China;2.TheNo.1MiddleSchoolintheLujiangCounty,Chaohu231508,China)Abstract:TypesoftheEW(ElectronicWarfare)weaponequipmentinexistenceareintroduced,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developmenttrendoftheEWequipmentarediscussed,thedevelop-mentemphasesaredemonstrated.Thisarticleisusefulinlearning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trendoftheEWweaponequipment.Keyword:EW(ElectronicWarfare);equipment;presentsituation;trend0 引 言21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电子战必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导作战样式,其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将促使各国军队竞相发展电子战手段,以适应未来电磁环境条件下作战的需要。
21世纪电子战装备将进一步向系统化、系列化、侦察干扰一体化及标准化、模块化方向发展,四维战场空间制电磁频谱权的争夺,将会空前激烈。
正如军事专家所断言的那样:未来战争的获胜者将永远属于“最善于控制和运用电磁频谱并拥有最新式电子战兵器的一方”。
同样,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设备已广泛渗透到电子战装备和电子战的各个环节。
从侦察、监视到预警,从通信、指挥到控制,从情报处理到作战决策,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设备。
未来战争中电磁频谱控制权的斗争将会更加激烈,对电磁优势的争夺将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制高点,如何改进和发展自身的电子对抗及反对抗装备就成为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
1 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分类现代战争电子战技术装备按用途大体可分为电子侦察、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三大类。
电子侦察装备有太空侦察装备、空中侦察装备、地面侦察装备和海洋侦察装备。
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用这些装备在陆、海、空、天多维战场建成全方位、大纵深、立体化的电子侦察体系。
电子进攻是采用电子干扰、破坏、摧毁等手段,削弱或瘫痪敌方重要电子系统和设备效能的作战行动。
目前发达国家军队的电子进攻手段及装备主要有通信干扰装备、雷达干扰装备、收稿日期:200309152004年12月舰船电子对抗Dec.2004第27卷第6期SHIPBOARDELECTRONICCOUNTERMEASUREVol.27No.6计算机病毒和反辐射武器等。
电子防御,是防止敌方发现和识别己方电子设备的准确位置和电磁信号,保证己方重要的电子系统和设备正常工作的行动。
由于电子防御设备通常只是电子系统的分系统或附属分机,很少单独使用,所以一般称为电子防御技术措施。
2 未来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2.1 日趋一体化和通用化现代战争中,战场上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以往那种彼此分立、功能单一的电子战装备已远远不能适应作战需要了。
一体化和通用化已成为当前电子战装备发展的重点和未来电子战装备总的发展方向。
一体化是指将功能相近、相互关联的数个设备组合成一个系统,从而简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电子战装备的信息综合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对付多种威胁。
通用化则是指电子对抗系统的设备普遍采用标准化的模块结构,通过组建多种作战平台通用的弹性系统骨架,使不同的系统、设备之间尽可能拥有相同的电子模块,相互之间可以通用,根据不同的对抗对象快速组装成功能不尽相同的电子战装备。
这样就避免了设备的重复研制,降低了成本造价,同时减少了设备、器件的种类,简化了系统的后勤保障和技术维护,并最终有效地提高电子对抗系统的反应速度和作战效能。
2.2 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为了更有效地对付现代战争战场上复杂多变的电磁威胁,未来新一代的电子对抗设备将广泛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大幅度提高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以具备更好的实时能力、自适应能力和全功率管理能力。
功率管理是通过一体化和自动化对电子干扰资源实施科学管理,以便使电子战装备能以最佳对策形式响应瞬时电磁威胁态势。
功率管理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典型的功率管理系统由威胁信号接收机、计算机、干扰机、逻辑和控制接口设备等组成。
采用功率管理后,电子战装备的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同时对付多个威胁目标。
2.3 工作频段不断拓宽毫米波技术和光电技术的发展使现代电子战装备的工作频率不断向更宽的频段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电子战仅体现在通信对抗,在电磁波频谱中处于无线电波频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电子战除了包括通信对抗外,还有雷达对抗、导航对抗等,也处于无线电波频段。
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导航对抗等又统称为射频对抗。
当前的电子战,除了包括上述的射频对抗外,还有红外对抗、激光对抗、水声对抗等。
从整体上看,未来电子战装备的工作范围必将扩展到整个电磁波频谱。
另外,仅就射频对抗而言,其工作频率范围也越来越宽,几乎覆盖了整个无线电波频段。
2.4 处理能力和发射功率不断提高高技术战争对电子战装备性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战场上电子设备密度的增加,战场上电磁信号的密度大大增加。
面对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现代作战飞机上的电子战装备必须有很强的接收、分析、处理电磁信号能力,迅速地识别己方雷达与敌方雷达,并要确定敌方雷达的威胁性质和等级,以采取相应的对抗措施。
另外,在现代战争中,从敌方系统辐射制导电磁信号到武器击中目标的反应时间很短,这就要求电子战装备的反应速度必须非常快,必须能迅速采取有效的对抗措施,以免遭敌方高技术兵器的攻击。
另外,现代战争也要求电子战设备的功率不断提高。
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提高单管的发射功率;二是采用多波束干扰技术;三是采用固态功率源。
3 未来电子战装备的发展方向3.1 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隐身技术又称目标特征控制技术,是为防止武器和平台被探测设备发现所采取的综合措施。
隐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雷达的探测带来了新的威胁和挑战。
目前国外发展的反隐身技术主要还是在雷达技术方面,如发展米波和毫米波雷4舰船电子对抗 第27卷 达、双基地雷达、超视距雷达,激光雷达、谐波雷达、机载预警雷达、被动雷达和光电探测系统等,同时提高雷达的威力,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方法,改善信噪比。
此外,还将大力发展能摧毁隐身飞行器的导弹和电磁微波武器。
随着反隐身技术的提高,隐身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如采用高性能的新型吸波材料,采用“探测-记忆”雷达和低截获率雷达等。
用于电子战的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发展将是未来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领域。
3.2 反辐射导弹反辐射导弹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电子战的主要“硬杀伤”手段。
未来反辐射导弹的发展方向:采用新微波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扩大频率覆盖范围,提高导引头对信号的贮存、分析、识别和记忆能力,增强在复杂电磁信号环境中攻击目标的能力;提高反应速度、飞行速度,延长留空时间,研制可以自动搜索、跟踪目标的小型巡航式反辐射导弹,给敌方以持续的威胁。
3.3 计算机病毒武器将成为未来电子对抗的主力军 随着计算机病毒武器的出现,传统的电子对抗将让位于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战是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而产生的。
它的攻击目标是计算机系统。
由于目前的军事系统都装备了计算机设备,因此,计算机病毒战的破坏功效比传统的电子对抗要大得多。
与传统的电子对抗相比,计算机病毒对抗有其独特的性质。
其一,病毒具有微小性,易潜伏下来,一旦激活,可以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其二,病毒具有持久性,即使病毒程序已经被删除,计算机的数据和程序乃至系统功能的恢复也是相当困难和费时的;其三,病毒具有传染性和多功能性,一旦病毒传染给一个程序,那么当该程序运行时,该病毒就能通过计算机传给它所连接的整个系统,并能保留继续扩散的能力。
由此可见,利用计算机病毒武器来攻击敌方的信息系统,就能减弱敌方的作战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比传统的电子对抗效果大得多。
3.4 多波束干扰技术在现代战争复杂的电子战环境中,一架作战飞机可能同时受到几十部雷达的跟踪,要对付这些雷达的威胁,首先要求干扰机的侦收和引导部分能对这些雷达信号迅速截获、分选、识别并排列出威胁次序,并立即把干扰机的发射引导到正确的频率和方位上,在这样复杂密集信号环境中使用单波束干扰机来同时干扰几十部雷达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波束技术已成为今后干扰技术的发展方向。
国外发展的多波束干扰技术主要有三种:相控阵干扰系统、透镜馈电干扰系统、固态阵干扰系统。
3.5 一些新型的、特殊的电子战技术装备 主要包括目前正在积极研制和探索的一些“新概念”武器装备。
如用于反卫星的激光武器、高能粒子束武器,以及流星余迹通信、中微子通信等等。
4 结束语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世界范围的军事革命已蓬勃兴起,许多国家将武器装备的发展作为其迎接新军事革命的重要措施,积极探索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佳效益的方法,我们应紧密跟踪其新做法,分析其新走势,为现代电子战及信息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1] 杨凤泉.电子装备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综述[J].电视技术,2001(6):116-119.[2] 刘金广.计算机病毒武器———信息战场上的致命杀手[J].计算机时代,2001(12):28-29.5第6期吴世龙等: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