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龙岗第四纪玄武岩: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
- 格式:pdf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0
玄武岩地质描述玄武岩是一种火成岩,具有浓黑色或暗绿色的外观。
它是由于火山喷发或地壳熔融形成的岩浆在地壳表面迅速冷却而形成的。
玄武岩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包括斜长石和辉石。
它的质地通常细粒状,具有均匀致密的结构。
玄武岩的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地球上最早的火山活动。
当地壳深处的岩浆上升到地壳表面时,由于压力减小,岩浆开始冷却和凝固。
由于玄武岩的冷却速度很快,岩浆中的矿物没有足够的时间形成大型晶体,而是以微小的颗粒形式存在。
玄武岩的地质特征是其颗粒细小且均匀分布,这使得它具有均匀的颜色。
它的颜色通常是黑色或暗绿色,但也可能带有灰色、蓝灰色或棕色的斑点。
这些颜色的变化是由于岩石中不同矿物的含量和氧化状态的不同。
玄武岩的质地坚硬,耐磨损。
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因此在建筑和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古代文明都使用玄武岩作为建筑材料,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
玄武岩还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使得它在火山喷发后形成了特殊的地质景观。
当火山岩浆冷却并凝固后,地壳会因温度的变化而收缩和膨胀。
这种收缩和膨胀会导致玄武岩形成特殊的岩石结构,如柱状节理和熔岩台地。
玄武岩的柱状节理是由于岩石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裂缝和缝隙。
这些裂缝和缝隙沿着岩石的垂直方向排列,并形成六边形柱状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使得玄武岩成为建筑和雕刻的理想材料。
熔岩台地是由于玄武岩在火山喷发后冷却形成的平坦地表。
当火山喷发时,岩浆流出地壳并迅速冷却,形成一层厚厚的玄武岩覆盖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地壳被侵蚀,玄武岩覆盖物暴露在地表上,形成平坦而广阔的熔岩台地。
玄武岩在地质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玄武岩的分析,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到地球深处的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
此外,玄武岩也是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的指示物,可以帮助科学家预测和研究地质灾害。
总结起来,玄武岩是一种形成于火山喷发或地壳熔融的火成岩,具有均匀致密的结构和细粒状的质地。
玄武岩特征描述玄武岩是一种火山岩,由于其在地球上的广泛分布和重要的岩浆活动性质,因此它具有丰富的特征和参考价值。
下面将介绍玄武岩的地质特征、矿物组成、岩石分类以及其应用领域等相关参考内容。
玄武岩的地质特征:玄武岩产于岩浆活动的火山喷发和玄武岩台地(如中国华北平原)的地域范围广泛,包括海底火山、火山岛、大陆火山等地质环境。
火山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具有一系列的特征。
首先,玄武岩的颗粒较细,偏向于粗粒度到细粒度,通常不超过2mm;其次,岩石表面通常呈现出暗色或潮湿的外观;此外,玄武岩的质地坚硬,斑面光滑;最后,岩石熔点较高,约为1200~1250℃。
玄武岩的矿物组成:玄武岩中的主要矿物组成有斜长石、黑云母和辉石。
斜长石是玄武岩的主要矿物,常常以白色或灰白色晶体的形式存在;黑云母是玄武岩中的次要矿物,常以暗色或黑色晶体的形式出现;辉石是玄武岩中最常见的铁镁矿物,其颗粒形状通常呈长条状。
此外,玄武岩中还可能包含少量的橄榄石、透辉石和石榴石等矿物。
玄武岩的岩石分类:根据玄武岩的颗粒大小和矿物组成,可以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
最常见的类型是碱性玄武岩,其斜长石含量较高。
碱性玄武岩常以黑色或暗绿色为主要颜色。
另外,还有含有苏长石的玄武岩,它的颜色通常为灰色或淡绿色。
除此之外,还有高钙玄武岩、橄榄玄武岩、低钾玄武岩等等几个类别,它们都具有各自特定的矿物组合和颜色。
玄武岩的应用领域:玄武岩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坚固性,因此在建筑领域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建造石墙、石路、石桥等各种建筑。
此外,玄武岩还常被用作护坡材料和路面铺装材料,因为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压强度。
另外,玄武岩也常用于雕刻和室内装饰,因为其颗粒细腻且容易加工。
在地质学研究中,玄武岩也被广泛用于测定地球年龄和研究地质构造等方面,对于认识地球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玄武岩是一种常见的火山岩,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矿物组成。
在建筑和地质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玄武岩地质描述
玄武岩是一种黑色或暗绿色的火成岩,由风化基性玄武质岩熔融后冷却结晶而成。
玄
武岩具有岩石结构完整、物理力学性质优良、抗压强度高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
道路、桥梁、港口等工程领域。
玄武岩的成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岛火山喷发抬升形成的玄武岩,另一种是陆地火
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
两种成因形成的玄武岩特点存在一定区别,海岛玄武岩熔岩流强
度大、斑晶化程度低、气孔较多,而陆地玄武岩熔岩流强度虽小但斑晶化程度较高同时可
能存在晶体空腔。
从地质结构角度看,玄武岩主要分布于大洋洲、北美、东南亚、非洲等地。
我们经常
可以看到由玄武岩构成的山峰或岩石隆起地形。
玄武岩岩石结构为粗晶、均质或者碎石质
等等,颜色主要为暗绿色或黑色,成分中除含有硅、铝、钠、钙、铁等元素外,还含有大
量的铁、镁等金属元素。
玄武岩有着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质,使之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该岩石不易磨损,不容
易被风化和腐蚀,不容易被迅速侵蚀,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抗风化能力。
它可以用于修建防
护墙、隧道、坝底等重要建筑物的基础工程。
玄武岩还可以用于修建桥梁、道路、广场等
建筑物的硬质材料,这种材料不容易龟裂变形,能够更好地保持整体形态和强度。
此外,
玄武岩还可以用于制造砂石、路基、铁路渣、矿渣等材料,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材料。
总体而言,玄武岩是一种优良的火成岩,因其物理力学性质优越,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建设等重要工程领域。
了解和掌握玄武岩的性质特点,对于开采和利用这种岩
石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玄武岩的基本知识及用途
玄武岩(Basalt)
玄武岩是一种最常见的火山岩,在地理上它们均衡分布在地球表面上,它们有许多变化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玄武岩的独特的地表性质和
色彩。
在分类上,玄武岩是黑色或深灰色的,它具有晶体结构,其成分大
多是石英、长石和钾石,碱、钙等,它具有较高的晶体结构,其成分大多
是石英、长石和钾石,碱、钙等,它具有较高的温度和硬度。
玄武岩的物理性质:它一般都是石英或者石英长石,比重特别高,在2.5-3.2之间,比普通的火成岩要高,粒度细,中等粗糙,玄武岩的皮肤
结构较少,多为块状、颗粒状,有时也有微碎玄武岩,具有较强的抗拉性,其抗拉强度介于20-80兆帕之间,但抗压强度低。
玄武岩的化学性质:主要组成元素有石英、长石、钾石、碳酸钙、氧
化钠、氧化铁、氧化镁等,主要有块状砂岩、细砂岩、灰岩、火碱岩、碳
酸钙岩等多种岩石类型。
特别是石英成分多,超过四分之三,此外,玄武
岩还含有较多的碳酸钙。
玄武岩的用途:
1、建筑石材:玄武岩具有质地坚实,表面光滑,密度大,硬度高,
抗折、抗压,耐腐蚀等特点,是非常理想的建筑石材。
玄武岩特征描述玄武岩是一种常见的火山喷发产物,属于一种基性的(也称为酸碱度低的)火山岩石。
其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尤其在板块边界附近的火山地区非常常见。
下面将对玄武岩的特征进行描述。
1. 成分与结构: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组成,少量的榴辉岩和磁铁质矿物也常见于玄武岩中。
斜长石和辉石的晶体在裂缝中形成交错排列,使得玄武岩呈现出斑晶质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岩石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
2. 颜色和质地:玄武岩的颜色通常为深灰色到黑色,有时会带有绿色和褐色的斑点。
其颜色受岩浆中不同矿物的含量和气泡的存在程度影响。
玄武岩的质地可以分为玄武岩玻璃质和玄武岩晶质两种。
玻璃质玄武岩由于迅速冷却而形成,显示出光滑的表面和玻璃状的外观。
晶质玄武岩则具有晶体结构和更为粗糙的外观。
3. 火山岩喷发特征:玄武岩主要通过火山喷发喷出。
在喷发过程中,高温的玄武岩岩浆从地下岩浆室中升向地表,经由火山口释放到地面上。
由于玄武岩的低黏度,它能够迅速流动,形成较为广阔的岩浆流。
玄武岩喷发时会伴随气体的释放,形成冲出口在岩浆流面上的气泡和熔滴。
4. 玄武岩的形成环境:玄武岩在地表的形成环境通常与板块运动和火山活动有关。
位于板块边界附近的火山地区,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地震带等,是玄武岩形成的常见区域。
板块潜没型火山、中洋脊火山和大陆裂谷火山都可能喷发玄武岩。
5. 经济意义和应用:玄武岩在建筑、道路建设和工艺制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其坚固、耐久和美观的特点,玄武岩常被用作建筑和路面材料。
例如,在古代的埃及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中就大量使用了玄武岩,从而展示了其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以上是对玄武岩特征的描述。
玄武岩作为一种常见的火山岩石,其成分、颜色、质地和形成环境等方面的特征使其具有独特的地质和应用价值。
通过了解玄武岩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和火山活动的影响。
七年级科学玄武岩知识点玄武岩是一种常见的火山岩石,是由岩浆在火山喷发或溢出时冷却凝固而成的。
在地球上,玄武岩广泛分布于大洋中央山脊、火山地区以及洋岛上。
以下是七年级科学中关于玄武岩的知识点。
一、玄武岩的组成玄武岩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矿物质,其中含有大量的辉石和含铁的矿物质。
辉石可以是棕色、灰色或绿色的颗粒状晶体。
玄武岩还包含一定量的石英、长石和方解石等矿物质。
二、玄武岩的性质1.颜色:玄武岩通常为暗黑色或灰黑色,有时带有深绿色、褐色、青灰等颜色。
2.密度:玄武岩密度较大,一般为2.8-3.0g/cm³。
3.硬度:玄武岩硬度适中,一般为5-6。
4.脆性:玄武岩具有较好的脆性,易于破碎成块状。
三、玄武岩的分类玄武岩根据成分可分为镁铁质玄武岩、钙碱性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三大类。
1.镁铁质玄武岩:主要成分是镁铁质辉石,其中含有较少的钾长石和含铁矿物质,如黑云母、锆石和橄榄石等。
在地球上,镁铁质玄武岩分布于大洋中央山脊和大洋洋壳,是地球最常见的岩石之一。
2.钙碱性玄武岩:主要成分是富含钙的长石和辉石,含有极少量的含铁矿物质。
钙碱性玄武岩是一种相对稀少的玄武岩。
3.碱性玄武岩:主要成分是含碱长石和角闪石,含铁矿物质较少。
碱性玄武岩在地球上分布不如镁铁质玄武岩广泛。
四、玄武岩的应用玄武岩可以用于建筑、灌溉、道路铺设、环保、岩石探测和火山研究等领域。
玄武岩可以用作建筑和修路材料,用于填充和铺设路面。
其石头可以用来修建出租屋和废弃矿山。
正如前面提到的,玄武岩可以用来研究火山活动,揭示火山活动的规律和机制。
五、玄武岩的意义玄武岩是地球上火山活动的产物之一。
它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火山喷发活动,研究玄武岩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同时,玄武岩还对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由于其广泛的分布和多种用途,玄武岩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如何区分花岗岩、石灰岩和玄武岩?
这三种岩石非常容易进行区分,首先简单介绍下三种岩石的分类及成因:在地质学中,将地球上的岩石划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这三类中又会进一步细分,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问题中提到的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类,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类。
花岗岩为酸性岩浆岩,主要是岩浆沿着地下裂缝向上侵入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矿物逐渐析出结晶形成的;玄武岩为基性岩浆岩,主要是岩浆快速通过火山通道或者裂缝喷发到地壳形成,这一过程中岩浆温度迅速降低,矿物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析出并结晶成形;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湖泊或者海洋环境中,由水体中的碳酸钙、碳酸镁等物质常年累月地沉淀形成。
在此了解基层上,可以很好地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区分:
1、肉眼观察(非专业人士区别法)
花岗岩为花色的,颜色组成主要有肉红色、黑色、白色;玄武岩多为黑色的,并且最大的特点是表面有气孔或者填充颗粒;石灰岩多为灰白色、深灰色,表面细腻,存在纹理。
2、显微镜(专业人士)
花岗岩为花岗结构,组成矿物主要为石英(白色)、长石(肉红色)和黑云母(黑色),显微镜下可以非常容易观察到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晶体。
玄武岩有斑状变晶结构、粒间隐晶结构、斑状结构,主要是粒间隐晶结构,显微镜下矿物呈隐晶状态或呈针状。
石灰岩一般为晶粒结构,晶粒主要为方解石和文石,显微镜下观察成分较为单一,除此之外,由于石灰岩形成于海洋或湖泊中,有的石灰岩还可见生物骨架、生物碎屑等。
3、滴酸实验
石灰岩主要的化合物是碳酸钙,所以遇酸容易酸化,滴浓度5%的
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表面冒气泡。
对于花岗岩和玄武岩,滴入盐酸后,则没有反应。
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汪云亮 张成江 修淑芝WA N G YunL iang,ZHA NG Cheng Jiang and XIU ShuZhi成都理工学院三系,成都 6100593th Depar tment of Che ngd u Univ er sity of T echnology,Cheng du610059,C hina2000-07-14收稿,2001-03-28改回.Wang YL,Zhang CJ and Xiu SZ.2001.Th/Hf-Ta/Hf identification of tectonic setting of basalts.Acta Petrologica Sinica, 17(3):413-421Abstract T h,T a a nd Hf are r efr act or y str ong m agmat ophile elements.Because that the geo chem ical behav ior o f T h,T a and Hf is simila r during m agmat ic actio n,the r atio s of T h,T a and Hf co uld r estor e pro cesses o f mantle par tial,mag matic fr act ional cr ystalliza tio n,mantle fractionatio n and so o n.T he T h/Hf and T a/Hf ratios of ba salts,especially primary o ne, reflect the differ ent iation of T h,T a and Hf o f its sour ce r eg ion.In gener al,there is a clo se relationship bet ween these character istics and t ect onic setting.Based o n t he r atios amo ng T h,T a and Hf o f basalts fo rmed fro m typical tectonic setting of t he w o rld,w e pr opose a new tectonic identificat ion scheme of basalts on the T h/Hf and T a/Hf double lo gar ithmic plot. Key words Basalt,T ecto nic setting,T h/Hf-T a/Hf ident ification diagr am.摘 要 T h,T a,Hf是一组耐熔强亲岩浆元素,由于地球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其相互之间的比值关系能将深部作用的地球化学过程较好地恢复出来。
第一章第四纪地质概况河北平原属华北地台的华北断拗带的一部分,是自中生代以来以下降为主,伴随短暂上升所形成的断陷盆地。
据构造、新生界地层与下第三系地层发育情况,划分出三级构造单元,自西向东包括冀中拗陷、沧州隆起、临清拗陷、内黄隆起、黄骅拗陷及呈宁隆起等,并以断裂为其控制边界。
新生界地层广布全区,一般厚度1000~3500米,厚者达5000米以上,薄者仅500~800米(参阅基底构造及第四系厚度示意图) 。
第四纪堆积物的成因类型、厚度与展布方向,受构造、古气候与古地理环境的控制和影响,其空间分布均有较大变化。
在山前平原是具有明显的多骱性沉积旋回的冲积洪积或冰川一一冰水堆积地区;中部与东部平原为多层交迭的冲积湖积地区,滨海平原则以冲积为主夹有海积层的地区。
此外,在沧州地区东部及永年一一肥乡一带见有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以及地层中普遍见到多层古土壤与沉积间断的残积层。
第四系沉积厚度在拗陷区达500~600米,隆起区350~450米,近山麓地带150~300米左右。
第四纪以来出现数次冷暖交替的气候变化,对本区第四纪堆积物起着控制作用。
据前人资料,在太行山东麓有两次以上冰川活动,属山岳冰谷冰川类型。
据近年初步勘探结果,在固安一一保定一一柏乡一一临漳一线以西钻孔中,见有数层棕黄、红棕色含泥砾卵石及泥砾层,深部见有风化含泥砾砂;在此线以东的钻孔中偶尔见有磨光漂砾,似属冰川一一冰水停积物。
又据东部平原钻孔中孢粉资料,亦反映有数次寒冷或温凉与温暖气候的孢粉组合;重砂矿物中出现稳定矿物与非稳定矿物的含量与组合的交替变化,亦表明因气候变化而引起的化学风化程度不一。
本区第四纪稳定地继承着第三纪以来的构造特点,处于持续下降为主的新构造运动巾。
但由于下降幅度不一,蓝伴随短暂相对的上升,拗陷区与隆起区沉积物特点也因此各异,拗陷区内堆积速度快,并处于还原环境为主,往往粒度较粗分选差,土色灰暗,湖沼相地层较发育;在隆起区堆积速度较慢,并处于氧化环境为主,土色发红,冲积相地层较发育。
玄武岩的特点范文玄武岩是一种含有高量镁铁质的火山岩,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特征,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玄武岩的特点。
1.成因:玄武岩是由地幔中的岩浆在地表喷发冷却形成的。
火山爆发时,地球深处的岩浆上升到地表并急剧冷却导致其结晶形成岩石。
2.颜色:玄武岩一般呈黑色或者深灰色,具有油脂光泽。
这是由于玄武岩中含有较高的铁镁矿物质,如辉石和角闪石。
3.矿物成分:玄武岩主要由辉石、角闪石和少量的钙长石组成。
辉石是玄武岩中最主要的矿物质,常见的有辉石斜长石玄武岩。
另外,玄武岩中还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铁、磁铁矿、石英等。
4.结构:玄武岩一般呈块状或块状结构。
当岩浆冷却时,岩石中的矿物质结晶并相互结合形成了块状的结构。
5.视觉特征:玄武岩具有细密的晶粒结构,通常难以辨别单个矿物质。
其晶粒一般小于几毫米,但可以达到几厘米。
玄武岩表面光滑,有时能看到部分晶体的形状和斑点。
6. 密度:玄武岩的密度一般在2.6-3.0 g/cm³之间,相对较高。
7.强度:玄武岩的强度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剪切能力。
8.耐磨性:由于其成分富含硅酸盐矿物质,玄武岩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广泛用作建筑材料和道路铺设材料。
9.耐火性:由于其成分中富含镁、铁等物质,玄武岩耐火性较好,可用于耐火材料和岩棉的制造。
10.熔点:玄武岩的熔点约为1200℃-1250℃,相对较高,因此在火山喷发时能够保持较高的黏度。
11.化学性质:玄武岩具有低含水量的特点,矿物质反应较活泼,容易与地下水等反应,形成一些特殊的矿石和矿藏。
12.分布:玄武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火山地区,如冰岛、美国夏威夷群岛、意大利艾奥利群岛等。
在中国,玄武岩分布较广,如山东蓬莱大帽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等。
正是由于玄武岩具有以上独特的特点,它在建筑、道路建设、耐火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了解玄武岩的特点,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岩石形成的过程。
玄武岩分类、特征及形成构造背景玄武岩,洋壳主要组成,属基性火山岩。
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地球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
1546年,G.阿格里科拉首次在地质文献中,用basalt这个词描述德国萨克森的黑色岩石。
汉语玄武岩一词,引自日文。
日本在兵库县玄武洞发现黑色橄榄玄武岩,故得名。
玄武岩是一种基性喷出岩,其化学成分与辉长岩或辉绿岩相似,SiO2含量变化于45%~52%之间,K2O+Na2O含量较侵入岩略高,CaO、Fe2O3+FeO、MgO含量较侵入岩略低。
矿物成份主要由基性长石和辉石组成,次要矿物有橄榄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等,岩石均为暗色,一般为黑色,有时呈灰绿以及暗紫色等。
呈斑状结构。
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普遍。
玄武岩体积密度为2.8~3.3g/cm3,致密者压缩强度很大,可高达300MPa,有时更高,存在玻璃质及气孔时则强度有所降低。
玄武岩耐久性甚高,节理多,且节理面多成五边形或六边形,构成柱状节理。
性脆,因而不易采得大块石料,由于气孔和杏仁构造常见,虽玄武岩地表上分布广泛,但可作饰面石材不多。
主要成份玄武岩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还有少量的氧化钾、氧化钠),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多,约占百分之四十五至五十左右。
玄武岩的颜色,常见的多为黑色、黑褐或暗绿色;在腾冲火山群附近的玄武岩多为青灰色,也有暗红色、橙色、黄色的。
因其质地致密,它的比重比一般花岗岩、石灰岩、沙岩、页岩都重。
但也有的玄武岩由于气孔特别多,重量便减轻,甚至在水中可以浮起来。
因此,把这种多孔体轻的玄武岩,叫做"浮石",在云南腾冲马站火山群脚下附近的村寨里,人们把这些多孔体轻的玄武岩叫做“泡石”。
成分玄武岩根据其成分不同可以分为拉斑玄武岩、碱性玄武岩、高铝玄武岩。
结构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气孔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玄武玻璃。
充填矿物按其充填矿物不同可分为橄榄玄武岩、紫苏辉石玄武岩等。
玄武岩成因类型
玄武岩的结构是岩石中组成部分(矿物颗粒和玻璃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玄武岩所表现出的结构特征取决于岩石形成时的温度、压力、粘度、冷却速度等物理化学条件。
玄武岩的常见结构有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质结构、玻璃质和半晶质结构。
常见的斑晶矿物为斜长石、橄榄石和辉石,其中橄榄石常变为褐红色的伊丁石,这些矿物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因此在岩浆冷却过程中,它们首先形成较大的晶体颗粒,嵌入到粒度更细的基质中。
大多数玄武岩的基质都是隐晶质,故一般在肉眼下分辨不出基质的矿物成分,只有个别种属(粗玄岩)中,才能看见基质中的斜长石微晶和辉石微晶。
针对玄武岩基质的结构特征,进一步划分为如下类型:间隐结构(intersertal texture):在小板条状微晶斜长石组成的不规则空隙中充填隐晶质和玻璃质,其中玻璃质有的已脱玻化。
这种结构反映了岩石形成于快速冷却环境中;
间粒结构(intergranular texture):又称为粒玄结构或粗玄结构,较自形的条状斜长石微晶构成的不规则空间内充填了细小的辉石、橄榄石和磁铁矿等。
这种结构反映了岩浆冷却速度较缓慢的环境。
在较厚岩流的中下部位也可能出现局部的辉绿结构;
间粒-间隐结构(拉斑玄武结构,tholeiitic texture):属于过渡类型,其中由斜长石构成的三角形孔隙中充填了辉石、磁铁矿和玻璃质;
玻基斑状结构(vitrophyric texture):由于岩浆更快的冷却,斜长石微晶来不及结晶,基质完全由火山玻璃组成,如果岩石中无斑晶或斑晶的体积分数小于5%,则为玻璃质结构。
玄武岩的成因、构造环境分类玄武岩的成因、构造环境分类研究意义:因为玄武质岩浆直接来源于上地幔,并可产于多种构造环境中,所以研究玄武岩对于反演地幔物质成分、分析构造环境和地球的深部动力学均具有重大意义。
1、玄武质岩浆的形成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导致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因素:温度的升高;压力的降低;挥发组分的加入。
不同构造部位诱发源岩熔融因素的差异: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减压熔融俯冲带——下插板块升温,引起熔融俯冲带——下插板块脱水,引起上部地幔楔部分熔融—挥发组分的加入2、玄武岩成分差异的影响因素1)源区的物质成分—地幔成分的不均一性,如饱满型地幔、交代富集型地幔、亏损型地幔。
2)部分熔融程度—如拉斑玄武岩是地幔橄榄岩20-30%部分熔融的产物;碱性玄武岩是地幔橄榄岩<15%部分熔融的产物。
3)源区流体的成分—如CO2使岩浆中的碱度增加。
4)源区的部分熔融条件—P的影响最大,如低压下形成拉斑玄武岩,高压下形成碱性玄武岩。
3、玄武岩的成因与构造环境1)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形成环境:拉张环境形成条件:低压高温,高度部分熔融(20- 30%)源区:亏损的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主要是拉斑玄武岩。
化学成分特征是低LILE,同位素亏损。
MORB分为两种:正常MORB (N-type): 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上地幔;地幔柱型MORB (P-type):起源于比较富集的地幔柱或热点。
P-type MORB= N-type MORB + OIB sourceMORB的原始岩浆可能是苦橄岩经过Ol的结晶分异而成拉斑玄武岩。
2)大陆裂谷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碧玄岩、拉斑玄武岩形成环境:大陆内部拉张环境形成条件:减压为主,温度增加较小,部分熔融程度一般低于洋中脊源区:饱满型和交代富集型的地幔橄榄岩大陆裂谷岩浆作用:代表稳定的大陆开始发生裂解,是新的洋盆形成的前奏。
大陆裂谷岩浆作用的起因:有两种模式,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地质是1:5万平原深覆盖区区调的组成部分,这些调查既服务于经济建设,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区调工作要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就要开阔眼界拓展服务领域,重视上述方面的调查。
本《细则》根据《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万-1.5万)》、《城市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000)》要求进行编制的。
一第四纪野外记录描述内容(一)第四纪岩石命名及岩性描述粘土类描述内容:颜色、岩性名称、成份及含量(包括粒和砾径)、构造(包括层厚等)、结构、粘性、塑性、透水性、胶结性等。
1、粘土灰黄色……粘土,粘粒含量大于30%,块状构造,泥质结构。
干后坚硬,裂隙发育,手压不碎,铁锤打击成粉末。
湿土能搓成1mm左右细条,粘性和塑性大(好),不透水等。
2、亚粘土 (粉砂质粘土)灰黄色……亚粘土,粘粒含量5-30%,块状构造,粉砂泥质结构。
干后较硬,裂隙少,手压不易碎,手搌有少量砂感。
湿土能搓成球体或3mm左右细条,粘性和塑性较大(好),透水性极弱等。
3、亚砂土(含粘土质粉砂、粉土)灰黄色……亚砂土,粘粒含量小于5%,块状(层状等)构造,泥质粉砂结构,土质粗糙、松散、空隙发育。
干后无裂隙、结构松散、手压极易碎,砂感强,土块完整性极差。
不能搓成细条和球体,湿时也无粘聚力,过湿时成流动状态。
无粘性和塑性,透水性能好等。
4、淤泥质土主要有{粉砂质淤泥(淤泥质亚粘土)、淤泥质粉砂(淤泥质亚砂土、工程地质称淤泥质粉土)。
灰黑色……淤泥,块状(层状等)构造,泥质结构,岩性较软(稀)、水份大时不成形,水份含量较高,一般大于50%,水份特高时呈流动状态,具油脂光泽,手搌污手,有异味,粘性和塑性好,透水性弱等。
5、砂类颜色、成份、大小(粒径)、含量(各粒级含量)、构造、结构(砂质结构等),磨园度(滚园状、园状、次园状、次棱角状、棱角状)、分选性(分选性好、分选性中等、分选性差),胶结物成份、含量、胶结性(胶结松散、胶结紧密等)等。
北岩古火山群玄武岩特征及成因朱秀川,刘 丹,张瑞香,蒋 军,游 杭(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油气工程学院,山东东营 257000) 摘 要:北岩古火山群是新生代火山活动产生的大陆溢流玄武岩,玄武岩中含有大量刚玉包裹体,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刚玉成因及化学特征,对其原岩分析较少,本文主要研究北岩古火山玄武岩特征,通过岩石标本及镜下现象分析,认为该区玄武岩以新生代尧山组橄榄粗玄岩和牛山组气孔及杏仁状玄武岩为主,化学成分上表现为高镁、高钙、低钾等特点。
岩石中含有肯特带的橄榄石捕掳体、深源二辉橄榄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等包体,并结合化学特征上Sr同位素和Nb同位素分析,表明其岩浆来源于上地幔。
关键词:碱性玄武岩;山旺组;尧山组 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8)01—0034—03 山东临朐-昌乐地区临朐群玄武岩位于鲁西潍坊火山群上,出露面积约461km2[1],是新生代火山活动的产物,火山岩多沿山前平原边部发育,属多期次喷发,形成的新生代玄武岩可分为三组:牛山组、山旺组和尧山组。
三组玄武岩对应火山活动的三个时期,牛山期火山活动较强,以裂隙式喷发为主,部分地区为中心式喷发,出露的岩石多为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山旺期火山活动较小,玄武岩不发育,以火山碎屑岩为主。
尧山期主要以中心式喷发为主,岩性以橄榄石玄武岩,碧玄岩为主,岩石中含有大量橄榄石包体。
1 地质特征北岩古火山玄武岩位于昌乐-临朐火山群上,为新生代火山运动的产物,岩性以橄榄玄武岩为主,岩石中含有大量橄榄石捕掳体和刚玉捕掳体,发育较大面积熔岩台地[2],牛山组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山坳和下部地层,以碱橄榄玄武岩和碧玄岩为主,距今21.0±2.5Ma,山旺组多为紫红色黏土岩和砂砾岩等,距今17-18Ma,尧山组多分布在顶部,岩石柱状节理发育,岩性以斑状橄榄粗玄岩为主,距今17.3±1.5Ma[4]。
玄武岩的成因、构造环境分类研究意义:因为玄武质岩浆直接来源于上地幔,并可产于多种构造环境中,所以研究玄武岩对于反演地幔物质成分、分析构造环境和地球的深部动力学均具有重大意义。
1、玄武质岩浆的形成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导致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因素:温度的升高;压力的降低;挥发组分的加入。
不同构造部位诱发源岩熔融因素的差异: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减压熔融俯冲带——下插板块升温,引起熔融俯冲带——下插板块脱水,引起上部地幔楔部分熔融—挥发组分的加入2、玄武岩成分差异的影响因素1)源区的物质成分—地幔成分的不均一性,如饱满型地幔、交代富集型地幔、亏损型地幔。
2)部分熔融程度—如拉斑玄武岩是地幔橄榄岩20-30%部分熔融的产物;碱性玄武岩是地幔橄榄岩<15%部分熔融的产物。
3)源区流体的成分—如CO2使岩浆中的碱度增加。
4)源区的部分熔融条件—P的影响最大,如低压下形成拉斑玄武岩,高压下形成碱性玄武岩。
3、玄武岩的成因与构造环境1)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形成环境:拉张环境形成条件:低压高温,高度部分熔融(20- 30%)源区:亏损的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主要是拉斑玄武岩。
化学成分特征是低LILE,同位素亏损。
MORB分为两种:正常MORB (N-type): 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上地幔;地幔柱型MORB (P-type):起源于比较富集的地幔柱或热点。
P-type MORB= N-type MORB + OIB sourceMORB的原始岩浆可能是苦橄岩经过Ol的结晶分异而成拉斑玄武岩。
2)大陆裂谷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碧玄岩、拉斑玄武岩形成环境:大陆内部拉张环境形成条件:减压为主,温度增加较小,部分熔融程度一般低于洋中脊源区:饱满型和交代富集型的地幔橄榄岩大陆裂谷岩浆作用:代表稳定的大陆开始发生裂解,是新的洋盆形成的前奏。
大陆裂谷岩浆作用的起因:有两种模式,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主动模式:地幔柱或热点。
玄武岩成分
玄武岩是一种常见的火成岩,由于其丰富的成分和多样的特性,成为地球上最常见的岩石之一。
它主要由斜长石、辉石和少量的石英组成。
玄武岩的成分使得它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在地质学、建筑和冶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玄武岩的成分中,斜长石是最主要的矿物之一。
斜长石的化学式为(Na,K)AlSi3O8,它含有丰富的铝、钠和钾元素。
斜长石的晶体结构稳定,硬度适中,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抗腐蚀性。
这使得玄武岩在建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用于建造耐久性强的建筑物和道路。
除了斜长石,玄武岩中还含有辉石。
辉石是一种含有镁、铁和硅的矿物,其化学式为(Mg,Fe)2Si2O6。
辉石的晶体结构稳定,硬度较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导热性。
因此,在冶金和工程领域中,玄武岩常被用作高温炉膛的隔热材料,以及导热设备和耐磨零件的制造材料。
玄武岩中还含有少量的石英。
石英是一种含有硅的矿物,其化学式为SiO2。
石英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硬度高,耐磨性强。
在建筑和装饰领域,玄武岩中的石英常被用作精细研磨的石材,如地板、墙壁和台面等。
玄武岩是一种成分丰富的岩石,由斜长石、辉石和少量的石英组成。
它的独特成分使得玄武岩在建筑、冶金和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
通过合理利用玄武岩的特性,可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