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生种植区划
- 格式:ppt
- 大小:504.00 KB
- 文档页数:60
我国花生主产区主要种植模式简介作者:暂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4期我国是花生生产大国,花生亦是我国第六大优势作物。
2009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437.8万公顷,居世界第2位,产量达1470.8万吨,居世界第1位。
我国花生种植区域广,东起黑龙江省密山市,西至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喀什市,最南端到海南省三亚市,最北端到黑龙江黑河市,分布的南北跨度超过34个纬度,东西跨越58个经度。
种植花生的海拔高度从低于海平面以下154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到海拔1800米以上的云南玉溪地区。
由于受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我国花生种植模式的多样化。
我国花生主产省份包括豫、鲁、冀、辽、苏、皖、粤、闽、川等省,其中2009年豫、鲁、冀、辽四省花生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已占我国花生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0%以上。
本文重点介绍了豫、鲁、冀、辽四省份的花生种植模式。
一、国内花生种植方式分类花生种植模式主要包括种植方式、植株配置方式和栽培方式等。
花生适宜的种植模式应利于充分利用光能、地力,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田间管理。
(一)种植方式1.平作即地面开穴或开沟播种,行距大小可调整,便于安排,不受起垄限制。
平作的优点是利于抗旱保墒,减少了起垄工序,省时省工,宜于密植,但排灌不方便,昼夜温差小。
平作是旱薄地花生产区的一种种植方式。
在无灌溉条件、干燥、土壤肥力低的旱地或山坡地,排水良好的沙地、土壤保水性差、水分容易流失的条件下,适宜采用平作并密植。
2.垄作是将花生播种在垄上。
起垄播种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对提高地温和昼夜温差有利,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同时排灌亦较方便,能防止积水烂果;在丘陵地上起垄还可相应加厚土层,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有利于荚果发育。
垄作可分为单行垄作和双行垄作两种。
3.畦作亦称高畦种植。
南方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降雨量较多,易受涝害,尤其是水稻、花生轮作田,更容易积水,多采取开沟作畦,作成抗旱防涝、能排能灌的高畦;北方的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土层浅,易涝的丘陵旱地,也有高畦种植的习惯。
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我国的种植业是农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分区发展模式。
我国的种植业分区是依据土地条件、环境气候、种植特点和商品属性等因素进行的,以下为介绍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
1、北方麦区北方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省份以及山西、河北等北方省份。
该区域气候寒冷干燥,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同时,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还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区。
2、苏皖沪地区苏皖沪地区主要指江苏、安徽、上海等省份,该区域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
其中,江苏和安徽两省是我国主要的稻米产区。
3、南方果区南方果区包括广东、福建、云南、湖南等省份,该区域气候温暖、雨水充沛,适合种植香蕉、椰子、柚子、荔枝等热带水果,是我国主要的热带水果产区。
4、华北农牧交错区华北农牧交错区包括河北、山西等省份,该区域北部气温低、腹地开阔,适合发展畜牧业;南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
该地区近年来已经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形成了以供销社为龙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5、西部丝绸之路边缘区西部丝绸之路边缘区包括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该区域干燥、缺水,但日照充足。
适合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同时,新疆还是我国特有的油松、巨松、云杉等针叶林区域。
6、东南丘陵盆地区东南丘陵盆地区包括江西、湖北、浙江等省份,该区域地势较高,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多种水果、柑橘、茶叶等作物颇具特色。
7、中部山地区中部山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山西、陕西等省份,该区域山峰起伏、地势复杂,适合种植烤烟、茶叶、水果等特色作物。
其中,湖南茶叶产区或江南名泉十二泉的茶叶特别有名,产量大且质量好。
8、西南稻田区西南稻田区包括四川、云南等省份,该区域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蔬菜等作物。
其中,四川省还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种植区。
9、华南马鞍山区华南马鞍山区包括福建、江西等省份,该区域地势高峻,气候湿润,适合种植烟草、茶叶、中药材等作物。
铁岭各地花生种植面积铁岭地区是辽宁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东北部。
铁岭地区的气候适宜花生生长,土地资源丰富,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花生种植区之一。
以下是铁岭各地花生种植面积的详细介绍。
首先,铁岭市区是铁岭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花生种植的重要区域之一。
铁岭市区的花生种植面积大约为5000亩左右。
市区的土地条件较好,土壤肥沃,适宜花生生长。
农民通过小规模种植花生来增加家庭收入。
其次,铁岭市东辽区也是花生种植的重要区域之一。
东辽区位于铁岭市的东部边界,总面积约为4633平方公里。
该区的农田资源丰富,适宜花生生长。
据统计,东辽区的花生种植面积约为1.2万亩左右。
农民们经常将花生种植于某些耕地上,利用农田资源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再次,铁岭市调兵山市也是花生种植的重要地区。
调兵山市是铁岭市的下辖市,位于铁岭市的南部边界,总面积约为1708平方公里。
该市的气候条件适宜花生生长,并且有大规模的农田资源可供利用。
据统计,调兵山市的花生种植面积约为8000亩左右。
农民们通过种植花生来丰富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铁岭市西丰县也是花生种植的重要地区之一。
西丰县是铁岭市的下辖县级市,位于铁岭市的西部边界,总面积约为2156平方公里。
西丰县的农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花生生长。
据统计,西丰县的花生种植面积约为2万亩左右。
农民们广泛种植花生,利用当地农田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铁岭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也有一定的花生种植面积。
该县位于铁岭市的北部边界,总面积约为3585平方公里。
农民们利用土地资源,种植花生来增加农业产值。
据统计,该县的花生种植面积约为1万亩左右。
花生的种植不仅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
总结起来,铁岭地区是辽宁省一个重要的花生种植区。
从市区到各县市,花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些地区的农民们通过种植花生,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丰富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言语花生十三知识点总结第一,花生的产地和种植。
花生原产地在南美洲,17世纪传入中国,如今我国的种植面积已逐渐扩大。
我国的主要产区有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区。
第二,花生的生长环境。
花生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8摄氏度,适宜土壤为肥沃、排水好的砂质壤土。
第三,花生的营养价值。
花生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被誉为“植物牛奶”,对于增强体力、补充营养具有一定的功效。
第四,花生的经济价值。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养分丰富的食用作物,可以生产食用油、食品加工、药品、饲料等多种用途。
第五,花生的食用方法。
花生可以生食或者熟食,可以直接食用或者加工成各种美食,如花生糖、花生酱、炒花生米等。
第六,花生的药用价值。
根据中医理论,花生具有温中健脾、补虚益气、润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干咳等症状。
第七,花生的储藏方法。
花生应保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发霉,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潮湿的情况下更要注意保鲜。
第八,花生的栽培技术。
花生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处理、育苗管理、播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需要农民进行合理的管理。
第九,花生的种类和品种。
花生的种类主要分为油花生和薯花生两种,油花生以榨油为主,薯花生以食用为主。
不同的品种适合不同的用途。
第十,花生的副作用与禁忌。
部分人群不宜多食花生,如肥胖人群、肠胃不好的人群、过敏体质的人群等,因为花生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不适宜过量食用。
第十一,花生的主要病虫害。
花生的主要病虫害有赤星病、花生增长不良病、花生锈病、花生萎蔫病等病害,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第十二,花生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生寓意着富贵、长寿、平安,常常被视作节日的食品,如过年时的糖炒花生、中秋时的花生糖等。
第十三,花生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花生制品市场前景广阔,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可以通过出口拓展国际市场。
综上所述,花生不仅是一种美味食材,还有很多的知识点和价值,希望大家能够对花生有更多的了解,让我们一起享受花生带来的美味和健康!。
油料油粕知识--(图表分析)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四十年(1978-2018)变化情况提到食用油,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偏好。
但多数都和地域有关,而地域的偏好又和该地域长期种植的油籽有关。
比方说大豆油主要在东北等大豆主要种植区更受欢迎;花生油则主要在花生的主要种植区域山东、河南和广东地区为人们喜爱;菜籽油则主要在江浙、四川一带食用。
这种偏好,又和各种食用油的风味关联,所以,在习惯一种油后,如人们工作、居住地发生变更,往往会将这一爱好带到新的地域,所以,随着人员频繁的流动,各地的超市中应市场的需求,食用油品种也更加丰富和琳琅满目起来。
近期,开始将平时积累的一些资料整理一下,聊聊各种油籽在我国的种植情况,包括种植面积,种植大省分布情况。
本文先说说最为国人喜食的花生油的原料油籽—花生的种植情况。
一、花生种植面积在国产油料作物中的排行花生,既是国人喜爱的零食、佐餐食品,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原料,也是全球五大油料作物之一。
我国种植花生的省份遍布全国,种植大省间的跨度也比较大。
这里先看看花生在我国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中的排序情况。
下图是2018年我国主要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情况,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大豆12619.16万亩排第一,国产大豆既用来做豆腐、豆浆、发豆芽,同时又用来榨油,当然国产的大豆主要是用于食用,榨油的大豆原料近年来已经被美国、巴西、阿根廷的进口大豆(转基因大豆)替代了;第二为9826.5万亩的油菜籽,本文重点谈到的花生种植面积为6930万亩排第三,第四为近年来发展很快的油茶籽6724万亩,第五是棉籽(棉花的种子,也是重要的油籽,很多时候的人们把它遗忘了,后面笔者会在其他文章中介绍)5028.5万亩,第七则也是既榨油又作为零食的葵花籽,种植面积为1875万亩。
从种植面积上看,大豆占压倒性的优势,比花生的种植面积多出近一倍(82%),但是实际上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以及食品工业用大豆蛋白等),专门用于榨油的国产大豆仅占总产的30%左右,而花生虽种植面积排第三,实际在国产油籽榨油产油总量上仅次于油菜籽,处于第二位,而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及出油率(35%左右)均排在国产六大油籽之首(这在笔者其他文章中另有阐述)。
花生的分布与种植一、花生的种植分布花生作为古老的栽培植物,目前花生种植主要分布在南纬40°至北纬40°之间的广大地区。
主要集中在两类地区,一类是南亚和非洲的半干旱热带,另一类是东亚和美洲的温带半湿润季风带。
世界花生基本上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
亚洲、非洲、美洲共占世界种植面积的99%以上,欧洲和大洋洲仅零星种植。
世界花生主产国有印度、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塞内加尔、苏丹、尼日利亚、扎伊尔和阿根廷等。
中国和印度的花生产量分列世界前两位。
我国花生的分布非常广泛,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东至台湾,西达新疆,都有花生种植,但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辽宁、江苏、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
二、我国主要种植品种1980年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上耕作制度的改变和花生育种水平的提高,花生繁育品种不断增加,单产明显提高。
随着北方地膜花生、长江流域水田地膜花生与晚稻配套、黄淮地区夏播麦茬花生等大面积推广,科研工作者为不同地区新的栽培模式培育了较为适合的品种,如海花1号是北方春播地膜栽培中创高产记录的品种,具有产量高而且稳产性强的特性;汕油27、中花4号等抗锈病高产早熟品种是中部产区早地膜花生配杂交晚稻较好的品种;具有早熟优质特性的品种如白沙1016、红花1号是麦茬夏播花生栽培的理想品种。
另外,在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推广杂交育成的高抗青枯病品种,如中花2号、鲁花3号、粤油92等,使多年来困扰我国局部地区的青枯病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我国种植的主要花生品种有:鲁花9号、鲁花10号、鲁花11号、冀花4号、中花16、粤油7号、丰花1号、海花1号等、花育22号、花育33、远杂9102、远杂9847、运杂9307等品种。
三、花生的种植方式花生的种植方式是各花生产区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品种栽培技术等自然、生产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形成的,并且随着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的改变而有所发展和变化。
浅谈我国花生的特点、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摘要:花生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种植地域,有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
本文主要阐述花生的形态特征、分布地域、营养功效及综合开发利用情况。
一.概述花生是豆科落花生属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Arachis L,俗称香果、地果、落花生。
花生是全球最重要的四大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生、芝麻)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油菜,居油料作物第二位,在世界油脂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花生生产大国,自1993年以来,我国花生年总产量持续超过印度而居世界首位。
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统计数据,2001年和2002年全球花生总产和收获面积创历史最高记录,而我国是世界花生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二.花生的形态特征花生的果实为荚果,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形状有蚕茧形,串珠形和曲棍形。
蚕茧形的荚果多具有种子2粒,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荚果,一般都具有种子3粒以上。
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
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种皮、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
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
种皮内为两片子叶,呈乳白色或象牙色。
三.花生在我国的分布地域及生产状况花生适应性较强,是一种耐旱性较强的作物,适种在漫岗沙丘区,以沙土最适宜。
全国除青藏高原、宁夏、内蒙古和东北北部外,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北、广西、河南、安徽、四川、辽宁、福建、江苏等省区。
这10个省区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90%。
目前,我国花生集中产区有两个:一是以山东半岛为中心的渤海湾周围丘陵及沿江丘陵沙土带。
花生面积将近占全国的1/5,总产量占一半左右,是全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二是以粤西为中心的粤、桂、闽丘陵及沿海地区,为我国第2大花生产区,但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1%,是个低产的集中产区。
此外,黄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苏北、皖中、赣南、鄂东、湘南、川中丘陵及滇南、贵东北等地区为我国花生的一般产区。
国花生各主产省(区)分布及生产概述2000年种植面积超过10万hm2的省(区)有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安徽、广西、四川、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福建、辽宁等13个。
这13个省(区)的种植面积达450.85万hm2,占全国花生种植总面积的92.85%,总产达1362.58万吨,占全国花生总产的94.38%,成为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地。
现将各主产省(区)的花生分布及生产概况分述如下。
(一)山东省该省是我国花生生产大省,1996~2000年期间,年均种植面积83.53万hm2,单产3694.82 k9/hm2,总产308.63万吨。
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21.2%和26.27%。
该省花生种植遍及全省各地,主要分布于胶东丘陵、鲁中南山区和鲁西、鲁北平原区。
种植花生的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风化而成的粗砂和砂砾土及河流冲积的砂土。
全省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棕壤、褐土、砂姜黑土和盐土,其中潮土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9.5%,棕壤约占29.2%,褐土约占21.2%,砂姜黑土约占4.5%,盐土约占3.9%,除盐土外,其余土壤类型均有花生栽培,适于种植花生的耕地约有240万hm2。
全省土壤养分状况大体是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素不足,严重缺磷,微量元素缺乏。
花生田养分更趋偏低。
全省年平均气温12~14℃,≥15℃期间的日数为150 d左右,无霜期180~220 d。
≥0℃的平均积温42005100℃,全省最热月份一般在7月份,日平均温度多在24~26℃,胶东半岛东部最热月份出现在8月份。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在550~950 mm,相对变率在15Y0~20%,绝对变率全省各地均在100 mm以上,主要花生产区县(市)花生生育期问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700 mm,但分布很不均匀,季、月相对变率很大,旱涝现象时有发生。
一般春季(3~5月份)偏少,多在50~120 mm,夏季(6~8月份)偏多,多在300~600 mm,9月份时多时少,平均80 mm以上。
一、背景花生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油料作物,在世界油料生产中仅次于大豆居于第二位。
我国作为花生的主要产地,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500万公顷1400万吨,占世界花生总产的40%,居世界第一。
2007年仅河北省花生播种面积661.47万亩,占全省油料作物面积的90%以上,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7%,全省花生主要分两个区域:一是春花生种植区域,该区域包括唐山、秦皇岛及廊坊三市和张家口及承德坝下沿长城各县,面积约300万亩;二是春夏麦套花生种植区,包括保定、石家庄、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等市,面积约400万亩。
近年来,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三秋”大忙季节花生收获劳动力明显不足,加之劳动强度大,收获时间长,影响后序的其他作业(小麦种植),花生收获机械化已成为花生生产环节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
二、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概况与应用现状花生的收获经历了手拔、镢刨、犁耕和机械收获四个阶段。
由于世界各地经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国家花生的收获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而欠发达国家基本还是以人工和畜力为主。
目前花生收获机械按功能的完善程度分类,主要有用于分段收获的花生挖掘犁、花生收获(挖掘)机、花生复收机和用于联合收获的联合花生收获机等。
花生挖掘犁结构非常简单,一般与小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工作时只将花生耕起,不能实现花生与土壤的分离,挖掘后由人工抖土、捡拾花生。
花生收获(挖掘)机较花生挖掘犁在功能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实现了挖掘和果土分离的功能,但仍需人工或机械捡拾、集运、摘果。
国外花生收获机械的研究起步较早,技术也比较先进,多采用两段收获法。
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CourtesyofLillistonMfg.Co.生产的LP—2型花生收获机、荷兰Michigan生产的PH—2型花生收获机及美国KelleyManufacturing公司生产的系列花生挖掘机,这些机型均采用挖掘铲与分离链相组合的工作原理。
驻马店花生种植区域驻马店作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农业基地,拥有广泛的农田资源,其中花生种植区域是该地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对驻马店花生种植区域进行详细介绍。
驻马店花生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该地的北部地区,包括上蔡县、汝南县、正阳县等地。
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花生的种植。
此外,当地气候条件也对花生的生长有利,拥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气温,能够为花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驻马店花生种植区域,种植户主要依靠传统种植方式进行花生的种植。
他们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耕种,通常先进行耕地翻植,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然后在适宜的季节,将花生种子进行直播或整形种植。
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农民会根据花生的生长需要进行及时的田间管理,包括浇水、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
在驻马店花生种植区域,花生主要种植的品种有花生大青、花生细勾、花生丰收、花生中华、花生早青等。
这些品种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的特点,非常适合驻马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此外,花生种植户还选择适宜的种植技术,如密植、穴播、条播等方式,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驻马店花生种植区域的农民在花生的收获季节,通常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的方式。
人工收获是在花生地上进行,农民将花生植株拔起,然后将地上的花生果实摘下。
机械收获则是使用花生联合收割机,在机械的帮助下将花生地的花生植株切割并收获。
机械收获方式不仅效率高,还能保证花生的品质。
驻马店花生种植区域的花生产量在近年来呈现出较大的增长趋势。
这得益于驻马店地区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科研人员的技术支持。
在驻马店花生种植区域,也逐渐形成了花生种植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组织形式,为提高花生产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外,驻马店花生种植区域的农民不仅关注花生的产量,还注重推进花生产业的综合发展。
他们通过加工花生,制作花生油、花生酱、花生糖等产品,增加了花生产业的附加值。
同时,他们还积极开拓花生产品的销售渠道,将花生产品推向市场,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中国农业地理之我国农作物分布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
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
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
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
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
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
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
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
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
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
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
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
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历年中国花⽣种植⾯积及产量历年中国花⽣种植⾯积及产量单位:万公顷万吨年度 11/12 10/11 09/10 08/09 07/08 06/07 05/06 04/05 ⾯积 445 412.1 426 420 397 380 469 476 产量1510150014701430130112731434143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东省花⽣种植⾯积及产量单位:万公顷万吨年度 11/12 10/11 09/10 08/09 07/08 06/07 05/06 04/05 ⾯积 37.7180.49 77.48 80.05 79.01 78.12 88.48 92.53 总产量 ------339.0330.0337.1325.6325.3359.9365.301002003004005002005年2007年2009年我国种植⾯积⼭东种植⾯积982年以来, ⼭东选育并通过审定的品种有 26个, 其中鲁花9 号获国家科技进步⼆等奖, 鲁花11号、14 号获⼭东省科技进步⼀等奖, 鲁花4 号获⼭东省科技进步⼆等奖, 鲁花1号、5 号、10 号获⼭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审定品种数和获奖数均居全国前列。
⼭东花⽣品种在全国的应⽤处领先地位。
据全国农技推⼴中⼼2001年统计,在全国花⽣播种⾯积前10位品种中, ⼭东育成的花⽣品种有5个 (鲁花9、10、11、14号和海花1号) , 占10个品种播种⾯积的5111%, 占全国花⽣播种⾯积的2016% 114 ⼭东省花⽣出⼝在全国中的地位⼭东是全国花⽣出⼝⼤省,历史悠久,除南美外, 已销往全球。
在⽇本、东南亚、欧洲、北美、⼤洋洲的近30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较稳定的客户和销售渠道。
/ 七五0 、/ ⼋五0 期间, 年均出⼝(24~ 30) @ 10t,创汇111~ 114亿美元,/ 九五0 期间, 出⼝量稳步增加, ⾼的年份达到35@ 10t, ⼊世后,给⼭东花⽣出⼝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2002 年出⼝量达到4916@ 10t, 创汇213亿美元以上, 约占国际花⽣贸易量的20%, 占全国出⼝总量的 70%左右。
我国花生大种类有海花鲁花系列豫花中花白沙四粒红冀油四等等其他小品种交易不是很大,需求不大,在此不一一列举了花生果:花生系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c本植物,花生原产于美洲的巴西和秘鲁,明末传入我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最早传入我国的是爬蔓的小果花生,现在栽培的大粒种是清末传入山东沿海的烟台、蓬莱一带,后来逐渐广泛推广。
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世界花生生产国家中仅次于印度居第二位。
我国种植花生的主要产地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江苏、安徽、辽宁、四川、湖北和闽粤桂沿海一带也是重要产区。
山东省花生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产量约占全国的1/3,居全国第一位。
山东省莱西市出产的花生量大质优,每年直接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12%以上(不含中粮油等外地企业收购出口部分)。
花生果在国际贸易中也是一个传统商品,每年需求量约在10万吨左右,进口国家大都集中在欧洲各地,加拿大、港澳、新加坡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出口花生果主要做为食品原料,据了解欧洲一些国家在过圣诞节时作为一种吉祥物将花生果挂在松柏树上,或做礼物相互赠送或作烤花生果用。
近几年来我国山东、河北等地也有烤花生果出口,四川也有天府花生出口。
食用花生果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是两仁大花生果,最好的每英两10/12个果。
花生果应果皮清洁,无尘土和杂质,挑除不熟果、损伤果和破碎果。
皮色和类型最好的是类似弗吉尼亚型的大花生果。
我国的大花生果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型。
果皮光滑无麻坑不宜太薄,在烘烤中可减少破碎。
2.用途:花生果在国内外主要作为干果食品,经过烘烤后食用,味美香甜人皆喜之,或做煮花生果或做天府花生(四川省的有名特产)。
3.规格质量:出口花生果分大路货、手拣不分级、手拣分级货,目前出口的大部分是手拣不分级花生果及手捡分级果,其品质规格按对外贸易合同有具体规定的则按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进行检验并评定结果,并按GB/T1532-86标准规定进行检验。
(2)贸易合同中规定的品质规格(仅是实例不是不变的):手拣不分级花生果:水分≤10%;杂质≤0.5%;不完善果≤5.5%。
国花生各主产省(区)分布及生产概述2000 年种植面积超过 10 万hm2的省(区)有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安徽、广西、四川、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福建、辽宁等13 个。
这 13 个省(区)的种植面积达 450.85 万hm2,占全国花生种植总面积的 92.85%,总产达 1362.58 万吨,占全国花生总产的94.38%,成为我国花生的主要产地。
现将各主产省(区)的花生分布及生产概况分述如下。
(一)山东省该省是我国花生生产大省,1996~2000 年期间,年均种植面积83.53 万hm2,单产 3694.82 k9/hm2,总产 308.63 万吨。
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 21.2%和26.27%。
该省花生种植遍及全省各地,主要分布于胶东丘陵、鲁中南山区和鲁西、鲁北平原区。
种植花生的土壤多为花岗岩和片麻岩风化而成的粗砂和砂砾土及河流冲积的砂土。
全省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棕壤、褐土、砂姜黑土和盐土,其中潮土约占耕地总面积的 39.5%,棕壤约占 29.2%,褐土约占 21.2%,砂姜黑土约占 4.5%,盐土约占3.9%,除盐土外,其余土壤类型均有花生栽培,适于种植花生的耕地约有 240 万 hm2。
全省土壤养分状况大体是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素不足,严重缺磷,微量元素缺乏。
花生田养分更趋偏低。
全省年平均气温 12~14℃,≥15℃期间的日数为 150 d 左右,无霜期 180~220 d。
≥0℃的平均积温42005100℃,全省最热月份一般在 7 月份,日平均温度多在 24~26℃,胶东半岛东部最热月份出现在8 月份。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在 550~950 mm,相对变率在 15Y0~20%,绝对变率全省各地均在 100 mm 以上,主要花生产区县(市)花生生育期问年平均降水量多在 500700 mm,但分布很不均匀,季、月相对变率很大,旱涝现象时有发生。
一般春季(3~5 月份)偏少,多在 50~120 mm,夏季(6~8 月份)偏多,多在 300~600 mm,9 月份时多时少,平均 80 mm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