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15
第三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是指将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
下面将从教育技术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来探讨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一、教育技术的起源教育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开始使用石板和棕榈叶作为教学工具,将知识记录下来并传播给学生。
这是教育技术的最早形式,称为“口耳相传”。
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对话式教学法”。
这种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来传授知识,被认为是古希腊教育技术的重要里程碑。
二、教育技术的发展1.机械教育技术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机械教育技术开始兴起。
这一时期,使用幻灯片、录音机、电影等机械装置来进行教学已成为主流。
这些机械装置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学习知识,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多媒体教育技术时代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引发了教育技术的新一轮变革。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互动学习。
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如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元素的结合,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和直观。
3.网络教育技术时代21世纪初,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网络教育技术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同时,网络教育技术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如在线课程、教学软件和互动教学工具等。
三、教育技术的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技术将继续创新和演变。
未来,教育技术有望实现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同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改变教育的形式和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体验度。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王斌教育技术,从一个教学改革实践中的运动(视听教学运动)到形成为一个专门的实践领域(运用教育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领域),进而发展为一门专业与学科(教育技术学),大约经历了70~80多年的历史。
表21 我国媒体教学应用的发展过程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一) 电化教育的兴起(二) 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三) 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四)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转变(一) 电化教育的兴起时期:1919-1949特征: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典型事件:1917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电影。
1922年南京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农学院开始运用幻灯片和电影片到各地宣传科学种棉知识。
1923年晏阳初在嘉兴举办的千字课教学实验中使用了幻灯。
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1937年,建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
1940年,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
民国电教的代表性人物陶行知:电教先驱晏阳初:早期电教实践者蔡元培:电影教育的倡导者孙明经:民国电教的主要奠基人舒新城:民国电教的重要理论家民国电教的代表性案例上海大夏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镇江民众教育馆金陵大学理学院开设电化教育专业,师生赴日拍摄日全食科教片(一) 电化教育的兴起发展特点: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在国外视听教育的影响下而引入我国的,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且先在社会教育中,后在学校教育中进行推广。
由于旧中国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加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不够和投入不足,因此电化教育始终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只在南京、上海一带少数城市的学校社会团体中有所开展,始终未能有大规模的推广。
早期电化教育的实质是视听媒体设备在教学教育中的应用,相当于美国的视听教育,从本源上说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教学手段的应用。
(二) 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时期:1950-1965特征:播音教育(举办俄语广播学校、文化补习学校、广播函授大学)、电视大学(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学校(中小学与高校)电化教育——开课(如:北师大1947年有电化教育馆,开设选修课);辅助教学典型事件:1949年11月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1950年中央文化部商同教育部把所属各省,市文化馆划归文化部领导,以利于推动各地电教工作。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视听教育和程序教学运动,在中国则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
电化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活力,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产生了积横的作用与广泛的影响。
1.新中因成主前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1)“电化教育”的产生“电化教育”的产生与“电气化”有关。
“电气化”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具有“高科技”的含义,幻灯、电影、广播以及电视都和“电”有关联,教育电影、教育广播、教育电视、幻灯片等利用电力,通过教育影响一个人与其世界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在国外视听教育的影前下引入的,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出现之初由学校、学者倡导,从社会教育实验到学校教育推广。
在当时经济不发达、科技落后、政府不重视、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电化教育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形成大规模推广。
(2)兴办电教专业随着电影和广播教学的开展,一些学校开始开设电影播音课程,开办电影播音专业,培养专门的电教人才,主要有:1936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开办的电影播音教育专科;1939年金陵大学开办的电影播音专修科:1940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开办的电化教育专修科等。
(3)兴办电化教育出版物20世纪40年代电化教育出版物主要有金陵大学的《电影与播音》、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电教趟讯》和社会教育司的《电化教育》等。
2.新中国成立初朝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1)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1949年11月,新中国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电化教育处(后为幻灯处),负责全国电教工作。
1950年,文化部商同教育部把所属各省、市文化馆划归文化部领导,以利推动电教工作。
我国的电教事业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开始起步和发展。
(2)社会电化教育的发展开展播音教育:1949年,北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俄语广播学校”;1953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文化补习学校”;1958年天津举办“广播函授大学”。
开展电视教育:1960-1966年,上海、北京、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地相继举办”电视大学”,开设数学、物理、化学、中文、政治、俄语、英语等课程。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科技手段和教育原理来解决教育问题、改进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以下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1. 初期阶段:上世纪50年代,最早的教育技术主要是使用幻灯片、录音机等简单的影音媒体,来辅助教学。
这些技术被应用于教育场景中,主要用于向学生介绍新概念和内容。
2.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出现: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随着电视、录像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开始逐渐融入课堂教学。
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教师能够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教育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开始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交互式学习,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4. 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可能。
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开始兴起,在各个层面推动了教育的全球化和信息化。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获得在线教育资源,进行远程学习和交流。
5. 智能教育技术的崛起: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教育技术逐渐引起关注。
教育机器人、个性化学习系统、智能教室等应用开始出现,为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影音媒体、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和智能教育技术的不断演进,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未来,教育技术将继续借助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教育的创新和进步。
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也随之而来。
从最初的投影仪、幻灯片到电子教室、网络教学,教育技术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但这只是个开始,教育技术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 电影教育在20世纪初,电影技术发展迅速,以至于许多学校都开始使用它来进行教学。
在黑白电影时代,学生们通常在教室里观看一些类似于纪录片的电影。
到了1940年代,彩色电影开始出现,这使得学校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之后,学校又开始使用幻灯片机和录音机,这些工具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电脑教育197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台个人计算机Apple II,开启了电脑时代。
在此之后,计算机开始被大规模应用到教育领域中。
主要表现在:学校通常配备了计算机实验室,学生们使用计算机学习编程等技术,同时还有一些专门的软件和游戏用于教学。
3. 网络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开始变得更加容易获取。
这也意味着网络教育成为现实。
网络教育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远程教学,还包括教育软件的使用,以及学习资料的电子化和在线发布。
二. 教育技术的现状目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被应用到教育领域。
例如,VR技术能为学生提供高度互动和视觉体验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而AI技术可能会成为未来教育的核心工具之一,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对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精准的指导。
在全国范围内,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已经大力推行教育技术,许多教育机构提供在线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和掌握知识。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可能无法快速、顺利地运用教育技术,或者是一些机构和平台为了快速盈利,而缺乏对教育教学的深刻理解。
三. 教育技术应用的优势教育技术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使教育更具互动性教育技术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效。
例如,通过在线互动式课堂,能够快速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