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鱼腥草滴丸解热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4.55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鱼腥草抗炎活性的质量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作为传统的清热解毒中药,因其药食同源,具有广泛的学术研究价值。
在鱼腥草众多化学成分中,以挥发油成分的药用活性价值最高,主要含癸酰乙醛(又名“鱼腥草素”)、甲基正壬酮等脂肪族成分和α-蒎烯、p-月桂烯等萜类成分。
本院结合地方药材资源特色,以鱼腥草水蒸气蒸馏液制成的鱼腥草滴鼻剂(医院制剂),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疗效确切,临床生产应用已有近40年历史。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行了鱼腥草鼻喷剂的开发研究。
近期的Ⅱ期临床实验结果显示,鱼腥草鼻用喷雾剂对急、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生理盐水安慰剂组。
中药及其制剂药效成分复杂,以多层次、多靶点作用于机体生物网络中某些特定环节而发挥其整体效应。
为真正反映中药的内在、整体质量,保障中药制剂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生物活性的质量评价模式的建立将成为中药及其制剂质量研究的趋势。
为探讨基于鱼腥草抗炎活性共有成分的质量评价模式,本论文首先选择来源于不同产地鱼腥草中的四种共有挥发性成分(α-蒎烯、p-月桂烯、癸醇和甲基正壬酮),分别考察了其体内抗炎药效的量效关系;在量效关系成正比的基础上,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四种共有成分含量的方法;体内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四种共有成分均以其原型进入体内;进而对不同含量共有成分的鱼腥草样品与其体内抗炎药效的相关性进行验证,发现其体外含量与体内抗炎药效亦呈正相关。
除上述抗炎活性共有成分外,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鱼腥草素钠也是鱼腥草的重要活性成分,以鱼腥草素钠为原料的制剂已用于临床多年。
由于癸酰乙醛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受热易被转化成甲基正壬酮,鱼腥草素钠也可能存在相同的转化过程。
为保障鱼腥草素钠在制剂工艺中的稳定性,探讨其发挥抗炎药效的物质基础,本文采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对鱼腥草素钠与甲基正壬酮的体内外抗炎药效进行比较。
Hainan Med J,Sep .2019,Vol.30,No.18鱼腥草抗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黄秋兰1,薛娜丽1,范德平1,刘红绸1,郭玉姝2,周嘉平3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检验科1、药剂科2、中医科3,上海201802【摘要】鱼腥草是一种被我国药典收录的传统而有效的中草药材,能够作为食材,也可在临床中作为清热解毒的中药材。
相关研究发现,鱼腥草具有利尿、抵抗病原微生物及抗炎的功效,可根据药性研究制出相关药剂,临床中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炎性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关于鱼腥草抗炎药理作用的现状及临床应用在中药研究中不断被重视,本文通过分析鱼腥草的药理机制,为临床应用鱼腥草进行抗炎治疗提供参考,对于保障人体健康及进一步开发其有效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鱼腥草;抗炎机制;药理作用;有效成分;清热解毒;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19)18—2431—03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inflammator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HUANG Qiu-lan 1,XUE Na-li 1,FAN De-ping 1,LIU Hong-chou 1,GUO Yu-shu 2,ZHOU Jia-ping 3.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2,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Shanghai Jiading Nanxiang Hospital,Shanghai 201802,CHINA【Abstract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is a traditional and effectiv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at is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It can be used as a foodstuff or as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heat-clearing and detoxify-ing in the clinic.Releva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has diuretic,anti-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and can be used to prepare related drugs according to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in clinic.In recent year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nti-inflammatory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for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by analyzing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afeguarding human health and further developing its ac-tive ingredients.【Key words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Pharmacological action;Active ingredi-ent;Heat-clearing and detoxifying;Clinical application·综述·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9.18.033基金项目:上海市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编号:JDKW-2018-W18)通讯作者:周嘉平,主任医师,E-mail:bbdj20160808@鱼腥草是一种药食两用且被我国多部医学典著提及的传统中药,多生长于长江流域以南,在食品及医药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1]。
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及工艺研究摘要:复合鱼腥草合剂为临床常用的处方药,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红肿,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有较强的抗病毒、抗菌、抗炎的功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对病毒性及细菌性感染、风热感冒、肺炎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优点,是治疗感冒的理想药物之一。
鱼腥草合剂由鱼腥草、板蓝根、黄芩、连翘、金银花五味中药材及辅料制成,它的制备工艺:因鱼腥草、连翘、金银花3味中药材都含有挥发油,可以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中的挥发油成分,而其他水溶性成分,可用水煎煮提取。
黄芩、板蓝根含有黄酮、靛玉红、多种氨基酸等,均溶于水,可用水为溶济,煎出其活性成分。
再一并同时用水提醇沉加蜂蜜,用纯化水定容而得。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测定处方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对复合鱼腥草合剂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复方鱼腥草合剂;鱼腥草;抗菌、病毒;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引言: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截儿根、猪鼻拱、蕺菜,客家话称之狗点耳,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是一种具有腥味的草本植物,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其药用价值主要为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
鱼腥草富含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成分,营养价值很高,是常用的野生蔬菜之一,因此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资源之一。
正文:复合鱼腥草合剂【作用类别】本品为耳鼻喉科喉痹类非处方药药品。
【剂型】合剂【成份】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辅料为蔗糖、蜂蜜、防腐剂(苯甲酸钠、羟苯乙酯)。
【性状】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液体;味甜、微苦涩。
【适应症】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有风热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30毫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糖尿病患者禁服。
【注意事项】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
复方鱼腥草滴丸质量标准研究作者:邬秋萍宁火华吴燕红许妍钟瑞建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20期摘要:目的建立复方鱼腥草滴丸的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鱼腥草、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
结果在TLC中均能检出鱼腥草,黄芩,且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在0.10255~2.04491μg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4%(n=6),RSD=1.3%。
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复方鱼腥草滴丸;TLC法;鱼腥草;黄芩;HPLC法;黄芩苷复方鱼腥草滴丸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和金银花五味药材制备而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急喉痹,急乳蛾,症见咽部红肿、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症候者[1]。
原标准TLC方法重现性、稳定性较差,含量测定方法前处理复杂,重现性差,为了更好地提高产品质量的可控性,本文对鱼腥草、黄芩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黄芩的活性成分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为该制剂生产提供了质量控制依据。
1 仪器与试药岛津LC-20AD高效液相色谱仪,Labsolution工作站,PDA检测器。
黄芩苷对照品(批号为110715-201117),鱼腥草对照药材(批号为121046-200403)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复方鱼腥草滴丸及处方中5味药材由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水为超纯水,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2.1鱼腥草的薄层鉴别取本品5g,加水20ml,加热回流30min,放冷,离心,取上清液,用氨水调节pH值11~12,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30ml/次,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溶解,作为样品溶液。
另取鱼腥草对照药材0.5g,加水50ml,煎煮30min,滤过,浓缩滤液至约20ml,用氨水调节pH值11~12,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6种中药口服液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比较实验研究沈存思;尹庆锋;王蔚;徐建亚;谢彤;汪受传;单进军【摘要】目的:对比研究6种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口服液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考察其抗炎作用差异.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考察其镇痛作用差异.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考察其解热作用差异.结果:各组中药口服液均可对抗二甲苯所致的炎性反应(P <0.05,P<0.01),蒲地蓝组、蓝芩组、胆木组及双黄连组要稍优于柴桂组及银黄组;各组中药口服液均能对抗乙酸所致小鼠的疼痛性反应(P<0.05,P<0.01),蓝芩组、双黄连组、胆木组要稍优于蒲地蓝组、银黄组及柴桂组;各组中药口服液均可降低干酵母所致大鼠升高的体温(P <0.05,P<0.01),柴桂组、双黄连组、胆木组及蒲地蓝组要稍优于蓝芩组、银黄组;结论:6种中药口服液均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但其作用程度存在差异.【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6(011)009【总页数】4页(P1663-1666)【关键词】中药口服液;抗炎;镇痛;解热;比较研究【作者】沈存思;尹庆锋;王蔚;徐建亚;谢彤;汪受传;单进军【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江苏法迈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210008;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感冒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鱼腥草抗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泱泱中华人杰地灵,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鱼腥草就是其中之一,该种植物清热解毒,既可入药,也是一种食材,能够发挥利尿、抗炎等多种作用,目前已经作为中草药材被列入我国药典,在下面的文章中,笔者就以分析论述鱼腥草的作用为切入点,围绕鱼腥草化学成分以及鱼腥草的抗炎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展开系统性的研究探讨,旨在最大化的挖掘鱼腥草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鱼腥草;抗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引言鱼腥草是一种含有生物碱、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的具有药用价值,而且能够食用的草本植物,有抗炎、解热等诸多功效,在鼻炎、鼻窦炎等多种炎症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发挥较高的治疗作用,鱼腥草在中草药中占据一定地位,在中医方面,通常是利用鱼腥草克制消除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等症状,随着时代的进步,相关人员对鱼腥草优越的抗炎活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鱼腥草抗炎药理作用的研究中,并且获取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对于鱼腥草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鱼腥草的药理作用鱼腥草除了食用之外,根据我国传统的中药典籍中的记载,很早就在药学领域得到了应用。
鱼腥草大多生长在我国的南方,以西南地区为主,该地区的百姓不仅喜欢将鱼腥草作为日常家常菜肴,而且随着医药领域的不断发展,鱼腥草的药用价值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鱼腥草大多生长在阴湿的地方,它的叶子和根茎都可以拿来食用,因其根茎和叶子被破坏后,其汁叶会产生明显的鱼腥味,所以被称为鱼腥草,在某些地区也被称为折耳根。
通过对鱼腥草的成分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化学组成主要成分包含有机酸,生物碱,挥发油等多种成分,特别是挥发油其本身具备消炎抗菌,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常常将鱼腥草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制作成药物来应用于各类炎症疾病的治疗,因此鱼腥草在药学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2鱼腥草的成分组成通过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鱼腥草本身的单位挥发油含量大约在0.05%。
鱼腥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阎红雒江菡于瑞洪等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6期摘要: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全草,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鱼腥草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生物碱、多糖、有机酸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肿瘤、抗过敏、平喘等功效,为鱼腥草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鱼腥草;药理作用;抗炎1 抗菌作用体外抑菌试验利用溶剂提取法从鱼腥草中提取鱼腥草素,用NCCLS肉汤稀释法测定MIC值;建立小鼠金葡球菌感染模型,观察体内抗菌活性。
结果表明鱼腥草素对大肠杆菌、金葡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假丝酵母等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对金葡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最为明显;体内抗菌实验表明对金葡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另外,鱼腥草和TMP联合应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作用明显增强,但其作用机理、产生增强作用的原因、对其它细菌的作用以及在临床上实际情况等,都需进一步验证。
用固体法和液体法对筑产鱼腥草挥发油抑菌作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有较强抑菌作用,对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抑菌作用,对其他革兰氏阴性菌作用不显著。
近年来,于哲等人通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鱼腥草内生放线菌培养基的碳源、氮源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初步研究,得到结果表明发酵液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为水溶性抗生素。
2 抗病毒作用1)用鸡胚培养法和微量血凝试验测定了鱼腥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鱼腥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药物质量浓度在31.25mg/ml时即能达到抑制病毒的增殖,浓度在250mg/ml时对鸡胚内流感病毒有4倍的抑制作用。
采用鸡细胞凝血试验方法,测定鱼腥草挥发油乳剂抗流感病毒的作用,采用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法测定鱼腥草挥发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抑制作用。
2021国内外关于鱼腥草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综述范文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 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始载于《名医别录》,其后历代本草文献都有记载“以清解肺热见长,为治肺雍之要药”[1].鱼腥草味辛,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能,主要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等[2].现代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如结膜炎、角膜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性疾病[3-5].作为传统的清热解毒中药,鱼腥草因其显着的抗炎、解热作用,在 2003 年卫生部从上万种中药中推荐的 8 种抗 SARS 中药中,鱼腥草注射液排在第 2 位[6-7].鱼腥草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多糖、有机酸等。
在中医临床实践和中药制药工业中,以鱼腥草挥发油成分的药用活性价值最高[5-6].已上市多年的鱼腥草注射液和鱼腥草滴眼液均由新鲜鱼腥草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饱和蒸馏液制成。
鱼腥草挥发油成分主要为甲基正壬酮( methyl-n-nonyiketone )、癸酰乙醛(decanoylacetaldehyde,又名鱼腥草素,其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或鱼腥草素钠)等脂肪族类成分,以及β-月桂烯(β-myrcene)、α-蒎烯(α-pinene)等萜类成分[4].随着对鱼腥草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鱼腥草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现对国内外关于鱼腥草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细胞因子是一类重要的炎症介质,根据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与作用分为2 类,即促进炎症反应的致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类(IL-1β、IL-2、IL-6、IL-8、IL-12、IL-17等),其中TNF-α、IL-1、IL-6 是介导炎症的主要细胞因子;减轻或抑制炎症反应的抗炎因子(如 IL-4、IL-5、IL-10 等)[8].国内外学者对鱼腥草制剂、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癸酰乙醛、甲基正壬酮等的抗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鱼腥草水提物在质量浓度为 0.062 5、0.125mg/mL 时可抑制TNF-α的分泌(抑制率约 30%)[9].甲基正壬酮剂量依赖性抑制 LPS 诱导的TNF-α产生[10].鱼腥草注射液可以抑制血清中TNF-α、IL-1β和 IL-8 的量,可能是其抗炎解热作用的机制之一[11].大鼠 ig 给予鲜鱼腥草挥发油(100 mg/kg),可抑制LPS 诱导的 IL-8、丙二醛(MDA)的产生,从而发挥其抗炎、抗氧化作用[12].α-蒎烯可降低 LPS 诱导的 IL-8 分泌[13]. 炎症和免疫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2 种不同反应,但两者在炎症疾病的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上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