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州中考指标到校政策方案最终版出炉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广州高中“指标到校”政策中考正式实施广州高中“指标到校”政策2016年中考正式实施过渡三年,广州高中“指标到校”政策终于在今年开始实施!12日广州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这项重磅政策的实施细则。
对比2013年发布的政策,今年的实施办法在整体设计上并未见明显调整:广州所有示范性高中拿出30%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到全市所有初中;“指标生”可享受最多低于志愿高中近三年录取分数线20分录取。
对于社会广泛关注的“指标生如何摊派到校”的问题,会上透露: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和区属示范性高中分别采取二级分配办法,各初中分到的指标多少与该校符合条件的指标考生人数相关。
值得关注的是,“指标到校”录取安排在提前批进行,“指标生”志愿与其他批次志愿同步填报,共设3个指标到校志愿,中考录取将多一次机会。
有业内人士分析,该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深远:一方面将扭转“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局面,引导初中生源走向均衡;另一方面,该政策或将推高高中提前批的录取分数线,搅动广州高中生源的格局。
南方日报记者毕嘉琪通讯员穗教宣聚焦焦点一.三年前发布的实施办法并未调整据了解,高中“指标到校”是教育部提倡并建议推广的一种做法,2012年教育部提出“要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要求。
随后,省教育厅在2013年的相关文件中明确:“公办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一级普通高中每年安排不低于30%的公费招生名额,按初中学校在校生数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直接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含民办)学校,并逐年提高直接分配的比例。
”近年来,在广东多地如佛山、东莞、中山、珠海已在高中招生逐步探索“指标到校”。
从这一层面上看,在广州高中实施“指标到校”可谓大势所趋。
结合实际,广州在2013年出台《2016年广州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该办法规定,广州“指标到校”政策从2013年执行,三年过渡,2016年实施;2016年至2018年,指标分配的比例是示范性普通高中当年招生总计划的30%,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
2013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区、县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优先公费择校民办优先公费择校民办优先公费择校民办优先公费择校民办老三区702645635645610595610595550520--465不设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实行分段投档。
天河区645607580607592550--白云区625545540550485485--黄埔区625568558550513505--番禺区630530520550485485--花都区620530520550485485--南沙区630530520550485485--萝岗区625530520--------增城市625550525550490490465从化市610540530550480480--注:“老三区”指荔湾、越秀、海珠三区。
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录取分数(提前批)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提前批招生学校录取工作于7月9日进行,现将录取分数公布如下:序号学校名称录取类别招生区域最低分数最低分数末位同分序号末位考生志愿序号末位考生分数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外区最低分数外区最低分数末位同分序号外区末位考生志愿序号外区末位考生分数外区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1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公费全市72831172831择校全市726712726712广东实验中学公费全市72072172072自筹全市7112152711215 3广东广雅中学公费全市71611171611择校全市71894271894 4广州市执信中学公费全市7201151720115择校全市72087272087 5广州市第二中学公费全市7101601710160择校全市71514271514 6广州市第六中学公费全市6951041695104择校全市7081642708164 7广东华侨中学公费全市6423803642162择校全市6503332650333 8广州市协和中学公费全市6561151656115择校全市68628726862879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黄华路校区)公费全市70026170026择校全市70212637153010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大学城校区)公费全市7023362705278择校全市7114427114411广州市铁一中学(亚运城校区)公费全市68292168292择校全市6988826988812广州市铁一中学(校本部)公费全市7012601701260择校全市692138269213813广州市第一中学公费全市64534626613206573981657398择校全市678272678276793732679373 14广州市第四中学公费全市6453122654226463012655231择校全市66236126623616662172666217 15广州市真光中学公费全市6806016806068060168060择校全市68829226882927012882701288 16广州市第三中学公费全市64536426723436453642673312择校全市6639326639317广州市第七中学公费全市66037716603776682481668248择校全市6938826938869632696318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公费全市66235816623586643441664344择校全市688612688616886126886119广州市培正中学公费全市6547216547265472165472择校全市663472663476861882686188 20广州市育才中学公费全市645300267510064774267664择校全市65738826573886603932660393 21广州市第五中学公费全市6453422673107660442678139择校全市66012526601256772492677249 22广州市南武中学公费全市6394103644278640340365910择校全市6621052662105663414266341423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公费全市67829116782916782541678254择校全市6923602692360692360269236024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公费全市645250365119464934436574择校全市666186266618625广州市天河中学公费全市660381660386631061663106择校全市68620726862076873052687305 26广州市培英中学公费全市648851648856491181649118择校全市70082700827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校本部)公费全市64534936452936502113650211择校全市679392267939228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同德校区)公费全市648563648566511323651132择校全市649349264934929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公费全市64534156751466501565675146择校全市66327626632766644726644730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公费全市6103043659301635716357择校全市6591412659141674120267412031广东仲元中学公费全市69216316921636952491695249择校全市7025427025470340270340 32广东番禺中学公费全市6605816605866195166195择校全市68662268662688273268827333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公费番禺和三镇645221265338834广州市番禺区象贤中学公费全市653141653146592631659263择校全市674156267415635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公费全市63036346431076302624666278择校全市635365368213963835368213936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中学公费全市64535046462086553342655334择校全市63629636583546536826536837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公费全市66235316623536663101666310择校全市67421326742137035837035838广州市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公费全市626329363429643262365458择校全市6353573666118647293366814439广州市花都区新华中学公费全市602301360314160596360976择校全市6353714663271644210466630340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公费全市65169165169择校全市661341266134141广州市玉岩中学公费全市6353153683256541651654165择校全市67624426762446761182676118 42增城市增城中学公费全市67135316713536863511686351择校全市67322526732256783322678332 43增城市新塘中学公费全市6453674648152择校全市63924736691056431582643158 44从化市从化中学公费全市63426836582116402563658211择校全市63725236461026391373646102 45从化市第六中学公费全市61232736172416122723618280择校全市65112336511236511233651123 46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民办全市6583631658363说明:1.“最低分数末位同分序号”是指向该校投档考生最低分数的同分最大排位序号。
2013广州中考志愿填报指南随着2013年中考的到来,中考志愿填报也将提上日程,中考网在此为各位考生提前收集整理了大量实用的中考志愿填报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志愿填报热点问题每年中考填报志愿期间都会涌现出一系列的问号:各所高中是如何根据考生的志愿进行录取的?高分保护线是不是“万能”的?为什么有的学校择校分数线比公费分数线还高?……明师教育小编把每年中考填报志愿时出现的热门问题整理出来,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参考。
Q1:不同志愿之间为什么要有级差?志愿之间要有级差并非是硬性规定,但为了不浪费每一个志愿,填报志愿时在同一批的不同志愿之间留有级差是有必要的,这是由中考录取的方式决定的。
广州高中录取是根据考生在考试前填报的志愿,实行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志愿优先的投档方式,同一批次的所有招生学校同时进行录取。
录取时,各所学校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依此进行录取。
因此,考生在每批志愿中,填好第一志愿尤其重要。
因为在投档中,热门学校一般在第一志愿的投档已完成了招生计划,不可能再招收第二及以后志愿的考生。
若考生在某批次的第一志愿选择的学校偏离本人实际,而后续志愿也报得不合理,则在该批落选的可能性很大。
即使是次热门的学校,在第一志愿投档时也很有可能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招生计划,仅剩下小部分用于后续志愿的投档,由于在第二、第三志愿上招收的人数少,就会抬高在这些志愿上招生的“分数线”。
也就是说,一所比较热门的学校如果在第一志愿上录不满,在第二志愿上录取到的最低分,往往比录取的第一志愿生的最低分要高。
要对付这种情况,考生则应该反向思考,第二、第三志愿的选择和第一志愿相比,应该留有一定的梯度。
热门学校的志愿不要过于集中,即按照第一志愿学校的录取控制线高些,第二志愿学校的录取控制线低些,第三志愿学校的录取控制线更低些,如此类推来选填志愿,注意志愿间保持一个合理的梯度。
此外,值得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不同的录取批次之间的志愿是互不影响的。
广州中考招生“指标到校”人话版解读对哪类学生影响最大?如何提高名校录取几率?2013年提出至今三年过去,“指标到校”政策终于将正式实施。
1月12日,广州市教育局正式公布广州中考招生实行“指标到校”政策———2016年至2018年,包括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等在内的全市41所省市属的示范性高中,将拿出30%的招生计划,约有9700多个学位面向广州全市近500所初中学校进行指标分配。
对于原本成绩高的学生而言,在中考正常发挥的情况下,“指标到校”政策所带来的是让他们多了一个进入心仪学校的机会。
但摆在考生面前的问题是,该如何提高自己被名校录取的几率?并非人人都可报考“指标生”按照《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16年广州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穗教基教〔2013〕39号)规定,广州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以下简称“示范性高中”)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即“指标到校”)的实施办法,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1月1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16年广州41所示范性高中的指标生名额或将有9700多个,而这些名额将分配到全市近500所初中。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政策规定,“指标生”录取中的成绩只包括考生的考试分数,不含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各项加分和照顾录取。
最低控制分数线为示范性高中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20分。
以华附为例,其2013-2015年三年来的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为728、730、733分,平均分为730分,以此预测华附 2016年指标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可能为730-20=710分。
不过,最终2016年“指标生”的录取分数线还是要以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为准。
并非每个中考生都可报考“指标生”。
记者查阅政策发现,想要成为指标生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且缺一不可:一是考生须为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借读考生),户籍从外市迁入的,截止时间为当年3月 31日。
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招生学校补录计划和办法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招生学校补录计划和办法的通知2013年我市普通高中学校各批次录取工作已于7月10日全部结束。
由于部分普通高中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为满足考生需求,现由我办统一组织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进行补录工作。
有关补录规定公布如下:已报名参加我市今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统一录取的且未曾被录取过的考生,成绩在465分以上的可参加普通高中补录。
2013年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学校补录计划详见附件。
学校信息详见《二〇一三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指南》或浏览广州招考网“中招网上咨询会”的学校介绍。
补填志愿时间及要求。
7月16日8:00至17:00时,符合资格需办理补填志愿的考生,凭本人考生号和密码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依照补录学校招生范围和志愿组顺序填报补录志愿。
补录共设3组学校志愿,考生每组最多可填4个志愿。
第一组志愿可填面向全市招生的省、市属高中学校,及面向本区招生的区属公办高中。
第二组志愿可填面向全市招生的非本区的区属公办高中。
第三组志愿可填面向全市招生的民办高中。
其中,第一、二志愿组第1志愿只能填报公办公费高中,从第2志愿起,考生可自行选择填报公办公费、公办择校高中。
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时必须在截止时间前对所填报的志愿信息予以确认,未确认的补录志愿无效。
请各区、县级市招考办通知本区县初中毕业学校为要求补录但缺乏上网条件的考生提供上网条件。
补录原则。
1.省、市属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学校补录面向全市招生。
区属普通高中学校补录范围由补录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今年萝岗、黄埔、番禺三区的区属公办普通高中面向全市范围补录,其他区属公办普通高中面向本区补录。
2.补录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不低于该校原录取最低分数,其中面向全市补录的区属示范性高中,招收外区考生的分数不低于学校原外区最低录取分数。
公办学校如在原最低录取分数上生源不足的,不再降分。
广州中考政策2013年起有大变动实施指标到校广州中考政策从今年起有大变动,酝酿已久的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终于有了眉目。
昨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2013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从今年开始广州市各级示范性高中将拿出30%的学位直接分配到全市近400所初中,参与“指标到校”录取的考生,不享受重复加分和照顾录取政策。
同时,越秀、海珠、荔湾三个老城区将不再视为同一个招生区域,而实行分区招生。
此外,为配合省异地高考方案,广州也将出台异地中考方案,以此保证在广州参加中考的学生能有资格参加高考。
指标到校解读●指标人数100个初中生有7人能获得指标按照《意见稿》,从今年开始,广州所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含通过初期督导验收的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将拿出30%优质学位,按照人头比例、分区域分派到所有的初中(含民办学校);有多个校区的示范性高中,按校区分配指标计划,分配比例亦为各校区招生计划数的30%。
这意味着,无论重点初中还是普通初中,都有机会获得名校的学位指标。
参照去年数据,广州全市省、市、区示范性高中的招生数为29910人,按30%的学位计算,约有8900多个“到校指标”。
据统计,全市有初中学校近400所,去年参加广州中考的考生约11.8万人,以此推算,100人中有7-8人能获得名校指标。
●分配方法省、市属示范性高中采取二级分配模式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如何分配?《意见稿》明确了指标分配拟采用“市归市、区归区”的办法。
也就是说,省市属示范性高中可以向全市初中分配学位,但是区属示范性高中,只能面向本区中学分派学位。
具体操作为:省、市属示范性高中采取二级分配模式,即先按比例分配到各区县,区内作整体“打包”,然后通过电脑派位方式分配到校;而区、县级市属示范性高中的指标分配则采用一级分配模式,即直接由区按比例分配到校。
●录取优惠指标生降30分,落榜了仍可正常录取根据《意见稿》,指标生仍需参加中考,但能享受降分录取优惠。
广州中考新政指标到校是拆东墙补西墙?内容由京翰教育一对一家教辅导()整理2013年广州中考“指标到校”政策的出台,把原本准备开心过寒假的初三学生搅得“咯咯乱”,有家长在教育局和市府门前通过各种途径表述了自己的诉求,他们反对新政的突然来袭,要求取消或延迟推行。
家长到了这个时候原本就压力大,情绪会不稳定,时刻记挂着孩子的成绩,一心希望孩子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没想到政策的巨大变化,令他们措手不及,他们连续几天的诉求上访大家都能理解。
但,即使家长的诉求改变了“指标到校”这一政策实行的时间,教育公平的问题就解决了吗?“指标到校”只是拆东墙补西墙?先从中考“指标到校”的初衷说起。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让那些生源相对较差的学校也能有上名校的机会。
这一新政的出台,对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起到了一定的照顾倾斜作用,表面上看,推进了教育公平,但实质上却是以牺牲好学校中等成绩学生的利益来满足一般学校好成绩的学生的利益(这句话说着拗口,主要是复杂的政策,就不解释那么多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教育不公平到底是如何造成的?原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数学科冼德载老师说:“广州基础教育的不公平已积重难返,很难一时根治。
”早在20年前,广州就采取电脑派位的方式来保证小升初生源的均等,起初那几年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唯有重点扶持部分学校来提高升学率。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好学校更好,差学校更差,教育不仅没有达到公平,反而进一步拉开了差距,以致择校成风,造成今时今日的局面。
现在的“指标到校”与其说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不如说是拆东墙补西墙,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指标到校”远远不能满足家长对于优质学位的需求“指标到校”的第二个目的是缓解如今日益严重的“择校热”,希望减轻小学生因升学而增加的负担。
“择校热”是如何形成的?因为各学校差距大,好的学校,如育才实验,“近几年的中考平均分都能上广雅”,如此诱人的升学率,也难怪每年吸引了四五千人去争抢那稀有的270个优质学位。
2013年广州中考政策2013年广州中考政策如今还是一个未知数。
年后刚刚返工,包括省、市政协委员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围绕三大焦点问题:“指标到校”、“分区招生”、“异地中考”各自发声。
受广州市教育局委托,本报官方微博“@广州日报”公开征求家长意见。
截至记者昨日交稿时,这条微博的评论数已经突破800条。
也有家长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反映意见。
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了解到,近日将召开中考政策座谈会,邀请市民为广州教育健康发展支招。
从中考政策的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来,反对和质疑时时见诸媒体和网络。
但这不是唯一的声音。
对中考新政特别是“指标到校”持中立态度或支持态度的学生、家长也大有人在。
他们认为,大量的城市普通居民家庭没有条件在小升初时为孩子交钱择校或“挤”进民办初中,但孩子在相对薄弱的公办初中里也足够努力,“指标到校”给了这些孩子和家庭以鼓励和希望。
谁支持?普通公办初中的优秀学生“我们认为《2013年广州市中小学招生考试工作意见》应如期在今年实施。
中考新政对全市初中毕业生一视同仁,指标到校是到全市所有中学,因而是完全公平公正的。
从长远看,中考新政对教育公平及实现中学合理资源配置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其重要意义十分积极和正面。
”来自越秀区三所公办初中的16位家长联名写了一封信,对“指标到校”政策表示支持。
参与联署的家长曾先生说,儿子现在在豪贤中学念初二。
“这是老城区一个街巷里面的中学,规模小、条件比较差。
学校没有操场,只有一块水泥地。
市里面专门拨钱买了空调,却因为线路无法承受负荷而无法安装。
在越秀区里面,这就是一所很普通的公立中学。
”曾先生说,儿子的同学们多来自普通居民家庭,还有的学生家庭条件非常困难。
“小升初是由电脑派位的,有些学生家里条件允许,就择校去了好一些的初中。
还有的学生考去了民办初中。
不管是择校,还是上民办初中,费用都比上公办初中贵得多。
有的家庭承受不起,就算小孩成绩不错,也只能在公办的、条件差一些的初中念书。
2013广州中考指标到校政策方案最终版出
炉
2016年中考指标到校实施方案最终版4月26日出炉,指标生投档线从原来的30分降至20分。
4月26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2016年广州市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部分招生指标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实施办法》,就指标到校的范畴、分配方式以及投档录取等做出首次详细的说明。
原来用指标生方式进华师附中需要714分,但是现在要提高到724分了。
记者对比《办法》与原来的征求意见稿发现,其中最大的变化也是此前争议分歧最大的录取降分优惠分值,从原来的降30分缩小为降20分。
具体是,“指标生”以招生学校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20分为最低录取分数线进行投档。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调整呢?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不愿明说,称是综合了各方意见,并已提交市招考委通过。
卓越教育校长周贵告诉记者,指标生是在提前批之前的单独批次录取的。
如果按照降30分录取,很可能出现某校的提前批录取分数比指标生录取分高出30分甚至50分,反差巨大恐招致家长很大意见。
现在优惠降至20分的话,影响面将会更少。
他分析称,优惠幅度缩小10分后,影响人数将减少至原来的1/3.
20分的降分优惠,在中考录取中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记者对2012年广州市中考分数段统计表进行分析,每20分在中考相差的排名约为4000~7000.也就是说,成为指标生之后,成绩排在4000名之后,仍有可能被名校录取。
以执信中学为例,2012年公费线是719分,排名在4000名左右的考生可以上执信,如果对指标生降20分优惠,也就是录取线调整至699分,那么意味着排名9000名的指标生也有机会进入执信,这种优惠幅度相当于降低了一半多。
中考指标到校新政将影响今年“小升初”及在读小学生的择校问题,这也是广州推出“指标到校”政策的目的推动广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因为此政策一出,很多家长让孩子初中通过民校考试来择校的想法就开始动摇了,他们认为今后坐等电脑派位或许也有好出路。
家长李女士很看重降20分录取,但又担心学校的生源会下降。
而有家长则决定不让孩子初中去考民校了,而是让孩子到普通中学重点班包底,三年“卧薪尝胆”,争取指标冲刺名校。
而有家长更是想到了一个“绝招”,那就是让孩子的学籍挂在普通中学,而平时人在民校或培训机构读书,初三再回普通中学考试,这样就可以保证分数和指标都有把握了。
指标生招生学校为:广州市所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6年至2018年指标分配的比例是示范高中当年招生
总计划的30%.有多个校区的示范高中,按校区分配指标计划。
送生学校为:广州市十二个区的初中学校。
省、市属学校初中部按属地管理原则,在毕业生学籍所在区参与指标分配。
操作时,省、市属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对象为全市范围内所有送生学校,即省、市属示范高中指标生面向全市分配;区属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对象为本区范围内的送生学校,即区属示范高中指标生面向本区分配。
省、市属示范高中指标到校招生计划采取两级分配模式,即先将指标招生计划按比例分配至各区,按区为单位整体打包后,再随机分配至各送生学校。
记者粗略计算,若按去年全市40所提前批招生的示范性高中共招生3万余人计算,如果拿出30%优秀学位,将有8900个学位分到各所初中。
指标计划的招生设立单独批次投档录取,纳入全市统一招生录取平台。
独立招生学校录取结束后、提前批录取之前,单独设置指标计划录取批次,根据指标考生填报的志愿、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所在送生学校分配到的指标计划,以招生学校近3年在提前批公办公费最低录取分数的平均值下降20分为最低录取分数线进行投档。
“指标生”录取批次在各校最低控制线投档结束后,若有
剩余指标未完成录取,则将剩余招生计划并入该招生学校提前批进行投档录取。
这意味着,如果学生在指标批次未能被录,那么还有多一次冲击名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