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32.00 KB
- 文档页数:20
利用营业税征收范围的节税筹划A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213年1月31日,资产总额1200万元(其中房屋、建筑物1000万元),负债1205万元,净资产-5万元。
公司股东决定清算并终止经营。
B公司与A公司经营范围相同,为了扩大公司规模,决定出资1205望远购买A公司的全部资产,A公司将1205万元全部用于偿还债务,然后将公司解散。
在本业务中,A公司向B公司销售不动产将缴纳55万元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1 000×5%×(1+3%+7%)=55万元利用签订合同进行的营业税筹划[案例1]建设单位甲有一工程找一施工单位承建,在工程承包公司乙的组织安排下,施工单位丙最后中标,这时,若施工单位丙与建设单位甲签订承包合同,合同金额为300万元,建设单位甲支付给工程承包公司乙20万元的中介服务费,工程承包公司乙应纳营业税(城建税等附加暂不计算)20万元×5%=10000元。
[筹划分析] 若工程承包公司乙与建设单位甲直接签订合同,合同金额为320万元,再把工程转包给施工单位丙,完工后,乙向丙支付工程款300万元。
这样,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三)款“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他人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的规定,工程承包公司乙应纳营业税(320-300)×3%=6000元。
[筹划结果] 因此,工程承包公司乙通过这种方式签订合同可少缴4000元的营业税。
工程承包公司是否与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将适用不同的税率。
具体说,若承包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则适用建筑业3%的税率;若不签订承包合同,则适用服务业5%的税率。
适用税率的不同,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案例2] 南京峰晶实业公司有一工程需找一施工单位承建。
在工程承包公司南京鲁风建筑工程公司的组织安排下,施工单位南京新陵建筑工程公司最后中标,于是,南京峰晶实业公司与南京新陵建筑工程公司签订了承包合同,合同金额为200万元。
营业税纳税计算及处理案例(一)凡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均按取得的营业额和规定税率计算应纳税款。
其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营业税×税率应纳税额应以人民币计算。
凡以外汇结算营业额的,应当按外汇市场价格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其折合率可以选择营业额发生的当天或当月旧的国家外汇牌价。
但金融保险业企业营业额的人民币折合率为上年度决算报表确定的汇率。
纳税人应事先确定使用哪种折合率,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得变更。
节税者在处理营业税进行节税策划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作为营业税计税依据的营业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而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这里的价款是指向独立核算单位和不独立核算单位收取的货币、实物或其他经济利益;价外费是指在价格以外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集资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凡价外费用,无论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应并入营业额计算应纳税额。
2.纳税人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的,应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或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这种情况是指纳税人在经营营业税征税范围的项目时,又兼营增值税征税范围的项目。
按照新税制的规定,必须将不同税种的征税项目分别核算、分别申报纳税。
如果纳税人不分别核算的或不能准确核算的,其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一并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
例如,旅游公司同时经营销售旅游商品和日用小百货时,应当分别核算旅游业务的营业额和销售货物的营业额。
如不分别核算,则对营业额和销售额一并征收增值税。
这种结局对节税者来说十分不利。
3.在同一项销售行为中如果既涉及到应税劳务又涉及到货物,称为混合销售行为。
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不征营业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征收营业税。
4.保险业实行分保险的,初保业务以全部保费收入减去付给分保人的保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增值税1、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商品没有进项税。
应纳税额=[含税价/(1+3%)]*32、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情况(P99):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1)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2)非正常损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3)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上述所列情形的,应在当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4)纳税人购入的自用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5)上述项目的货物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6)按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7)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发生上述情况的,应当将该项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从当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无法确定该项进项税额的,按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扣减的进项税额;(8)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例题•计算题】某厂外购一批材料用于应税货物的生产,取得增值税发票,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外购一批材料用于应税和免税货物的生产,价款20000元,增值税3400元,当月应税货物销售额50000元,免税货物销售额70000元。
计算当月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3400*70000/(50000+70000)=1983.33(元)3、视同销售的情况:P90(1)委托代销货物;(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到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4)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注意:如果是外购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不视同销售,作进项税额转出)(6)将自产、委托加工、外购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7)将自产、委托加工、外购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8)将自产、委托加工、外购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4、销售额销售额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税务会计案例分析范文30篇在我家附近有个小餐馆,老板叫老王。
这小餐馆虽然不大,但是生意还挺红火。
一、经营情况与税务初步认知。
老王这个小餐馆,每个月营业额大概有10万块钱。
他刚开始就知道要交营业税(那时候还没营改增),就按5%的税率来算,每个月得交5000块的营业税。
他心里就有点不舒服,觉得这税交得肉疼啊。
而且他还雇了几个服务员,给服务员发工资啥的也是一笔开销。
他就寻思着,这营业额里包含了食材的成本、房租啥的,都交这么多税,是不是不合理呢?二、成本与可扣除项目分析。
税务会计就跟他解释了。
虽然营业额是10万,但是那些食材的采购成本,比如每个月食材花了3万块,这部分其实是可以在计算应纳税额的时候考虑的。
如果按照会计利润的思路,利润 = 营业额成本费用(这里的房租、服务员工资等是费用)。
但是在税务上,不是这么简单的计算。
对于营业税来说,那时候就是按照营业额全额征收,没有太多扣除项目(不像企业所得税那样可以扣除很多成本费用后算利润再征税)。
不过呢,如果是一些合法的票据,比如食材采购的发票,在其他税务计算或者税务检查的时候,都是很重要的依据。
三、纳税申报与合规风险。
老王有时候就犯懒,想着偶尔少报一点营业额,这样税就能少交一点。
这时候税务会计就警告他了。
纳税申报可是得如实进行的,如果被税务机关查到有偷税漏税的行为,那可就惨了。
不仅仅是要补缴税款,还可能面临高额的罚款。
比如说,要是查出来少报了1万块营业额,按照5%的营业税税率,少交了500块的税。
一旦被发现,可能要补缴这500块,再加上罚款,罚款可能是少交税款的几倍呢,这可就不是几百块钱的事儿了,可能要好几千块,而且还会影响小餐馆的信誉。
四、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营改增后)后来营改增了,小餐馆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是3%。
这可把老王高兴坏了。
原来10万营业额交5000元营业税,现在10万营业额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是10÷(1 + 3%)≈9.71万,增值税就是9.71×3%≈2913元。
建筑业营业税筹划案例评析新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及《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新《条例》、新《细则》关于建筑业营业税政策有新的规定,建筑安装企业只有充分领会、用好这些政策,才能为企业带来有效的税收利益。
案例一 具备钢结构生产安装资质的A建筑公司2009年中标X单位写字楼工程,工程标的3000万元,其中测算安装价款为500万元,合同总价款并未区分工程劳务价款和材料价款,A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当期进项税额400万元。
政策变化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117号)规定,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对销售自产货物和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征收增值税,提供建筑业劳务收入(不包括按规定应征收增值税的自产货物和增值税应税劳务收入)征收营业税。
2.无论是新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还是《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均明确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即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缴纳增值税。
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案例解答 1.按照原政策规定,A公司应就其取得的全部收入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税。
A公司应纳增值税为3000÷(1+17%)×17%-400=35.90(万元)。
2.按照新政策规定,由于A公司未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A公司应纳营业税为500×3%=15(万元)A公司应纳增值税为(3000-500)÷(1+17%)×17%-400=-36.75(万元),当月为留抵税额。
案例评析 1.建筑安装企业在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要在合同中分别明确注明工程劳务价款和自产货物销售价款,并分别开具建筑业发票和货物销售发票。
第1篇案例背景:某市A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近年来,A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税务问题与税务机关产生争议。
以下是A公司与税务机关之间的争议情况:争议事实:1. 2009年,A公司向某市税务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将一项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计入当期收入。
税务机关认为,该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应计入2008年,要求A公司补缴税款。
2. 2010年,A公司购买了一批建筑材料,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
在申报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时,A公司将该批建筑材料的进项税额全部抵扣。
税务机关认为,A公司购买的建筑材料中,部分用于非应税项目,不能全额抵扣进项税额,要求A公司补缴税款。
3. 2011年,A公司因项目停工,部分土地闲置。
税务机关认为,A公司应缴纳土地闲置费,要求A公司缴纳。
法律分析:一、关于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的税务处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收入确认原则计入当期收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应当按照转让合同的约定确定转让时间。
3. 本案中,A公司将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计入当期收入,符合收入确认原则。
税务机关要求A公司补缴税款,缺乏法律依据。
二、关于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税务处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接受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等,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接受服务,用于非应税项目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3. 本案中,A公司购买的建筑材料中,部分用于非应税项目,不能全额抵扣进项税额。
税务机关要求A公司补缴税款,符合法律规定。
三、关于土地闲置费的税务处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土地使用者未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或者未按照规定支付土地闲置费的,应当缴纳土地闲置费。
对某海运公司的营业税稽查案例分析海运公司是指利用海洋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的企业。
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物流方式,海运业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海运公司作为商业实体,也要承担相应的税务义务。
本文将以某海运公司的营业税稽查案例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在某省税务局对该海运公司进行营业税稽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该公司存在大量未申报或申报不完整的营业收入情况。
通过比对该公司的进出口货物数据和申报的营业收入情况,税务机关发现该公司存在伪造出口货物和篡改运输记录的行为,以逃避税务申报和缴税的责任。
这种偷逃税款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财政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其次,税务机关还发现该海运公司存在虚开发票的问题。
为了减少税负,该公司利用与其存在关联关系的一些公司合法开具了大量虚假的发票,并将这些发票作为成本进行了抵扣。
这种虚开发票的行为既损害了税收的正常征收,也扭曲了市场的价格体系,对其他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和损失。
此外,该海运公司还存在在税务稽查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和隐瞒真实情况的问题。
为了掩盖其偷逃税款的行为,该公司提供了虚假的财务会计报表、银行账户和其他相关资料。
同时,他们还隐瞒了公司实际的经营情况,包括隐藏收入、变相支付薪酬等。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税收法律法规,也损害了税收监管的公信力。
针对上述问题,税务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起营业税稽查案例。
首先,他们通过全面梳理数据,对该海运公司的核心业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比对,发现了问题的蛛丝马迹。
其次,他们充分发挥税收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与海关、银行等相关部门进行了数据交流与核验,增加了查验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同时,税务机关也加大了稽查力度,采取了突击稽查、随机稽查等方式,对海运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和监控。
在调查过程中,税务机关还积极行使税收征管职责,对该海运公司存在的税务违法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他们依法追缴了该公司偷逃的税款,并对其进行了罚款,并对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营业税条例讲解及案例分析一、税法修改的背景(一)营业税法修改的背景2008年12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第51号和第52号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增值税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消费税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营业税实施细则)。
新修订的三个税收实施细则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为进一步完善税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并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
为切实保证三个新税收暂行条例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对现行增值税实施细则、消费税实施细则和营业税实施细则作相应修订。
为此,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组织了相关立法工作,经过多方面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修改,最终形成了这三个税收实施细则的修订案。
此次三个税收实施细则的修订,主要根据其“上位法”相关授权对内容作相应操作性规定,重点明确了增值税转型改革、混合销售行为、境内营业税应税劳务界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等相关规定。
同时,对三个税收实施细则的一些共性条款,包括销售和有偿转让的定义、外汇销售额的折算、价外费用的范围、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核价顺序、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等,作了统一和衔接。
此外,按照准确、简练、统一、规范的原则,对部分文字进行了修改。
注:“上位法”是指这是从法的渊源而言的,就法律效力大小来讲,效力大的为上位法,它之下生效的为下位法。
比如说宪法和其他法律部们的关系,宪法就是上位法,因为其他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其他的法律如刑法、民法就是下位法。
(二)营业税改革调整的意义是什么1.修订新条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与时俱进,适时改革,是维系政策强大生命力的有效保障。
营业税税务筹划案例分析——利用合作建房筹划
2004.03.02
合作建房是指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权,另一方提供资金,双方合作,建造房屋。
根据税法规定,合作建房有两种方式,一是纯粹“以物易物”方式,而是成立“合营企业”方式。
两种方式又因具体情况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纳税义务。
这就给纳税人提供了税务筹划的机会。
例如,甲乙两企业合作建房,甲提供土地使用权,乙提供资金。
两企业约定,房屋建好后,双方均分。
完工后,经有关部门评估,该建筑物价值2000万元,甲乙各分得1000万元的房屋。
可见,甲企业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而拥有了部分新建房屋的所有权,应以转让无形资产税目计算营业税,其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营业额为1000万元,甲应纳的营业税为:1000万元×5%=50万元。
甲企业进行了税务筹划,免交了这部分营业税。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甲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乙企业以货币资金合股成立合营企业,合作建房,房屋建成后双方采取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分配方式。
现行营业税法规定: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当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
由于甲企业投入的土地使用权是无形资产,因此,无须缴纳营业税。
仅此一项,甲企业就少缴了50万元的税款。
营业税案例分析案例一:位于某县城的建筑安装公司2009年8月发生以下业务:(1)与机械厂签订建筑工程合同一份,为其承建厂房一栋,签订合同时预收工程价款800万元,月初开始施工至月底已完成全部工程的1/10;(2)与开发区签订安装工程合同一份,为其铺设通信线路,工程价款共计300万元,其中包含由开发区提供的光缆、电缆价值80万元,月末线路铺设完工,收回全部价款;(3)与地质勘探队签订合同一份,按照合同约定为其钻井作业提供泥浆工程劳务,取得劳务收入40万元;(4)以清包工形式为客户提供装修劳务,共收取人工费35万元、管理费5万元、辅助材料费10万元,客户自行采购的装修材料价款为80万元;(5)将自建的一栋住宅楼销售给职工,取得销售收入1000万元、煤气管道初装费5万元,代收住房专项维修基金50万元;该住宅楼的建筑成本780万元,当地省级税务机关确定的建筑业的成本利润率为1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公司8月份承建厂房工程应缴纳的营业税;(2)公司8月份铺设通信线路工程应缴纳的营业税;(3)公司8月份提供泥浆工程作业应缴纳的营业税;(4)公司8月份为客户提供装修劳务应缴纳的营业税;(5)公司8月份将自建住宅楼销售给职工应缴纳的营业税。
案例二: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8月发生有关业务及收入如下:(1)旅游景点门票收入650万元;(2)景区索道客运收入380万元;(3)民俗文化村项目表演收入120万元;(4)与甲企业签订合作经营协议:以景区内价值2 000万元的房产使用权与甲企业合作经营景区酒店(房屋产权仍属公司所有),按照约定旅游公司每月收取20万元的固定收入;(5)与乙企业签订协议,准予其生产的旅游产品进入公司非独立核算的商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一次性收取进场费10万元。
当月该产品销售收入30万元,开具旅游公司普通发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门票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2)计算索道客运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3)计算民俗文化村表演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4)计算合作经营酒店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5)计算商店应缴纳的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