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补给形式及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1.雨水补给(1)补给特点:①雨水补给河流迅速而集中,具有不连续性。
河流流量过程线随着降雨量的增减而涨落,呈现锯齿形尖峰。
②季节、年际变化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东亚季风区内,雨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也大,因而河川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各年水量很不稳定,丰枯变化比较悬殊。
同时,由于降雨集中,冲刷地表,所以河流含沙量往往较大。
(2)补给时间:夏秋(3)主导因素:流量变化与降雨量变化基本一致;(4)主要分布区:东部季风区我国各地雨水在年径流量中所占的比重相差悬殊,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为60%~80%,其中浙闽丘陵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河流可达80%~90%,云贵高原占60%~70%;黄淮海平原各河占80%~90%;东北和黄土高原各河占50%~60%;西北内陆地区只占5%~30%。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1)补给特点:补给有时间性,水量变化较小(2)补给时间:春季(3)主导因素: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4)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3.冰川融水补给(1)补给特点:补给有时间性,水量较稳定(2)补给时间:主要在夏季(3)主导因素::冰川补给河流水量的多少与变化,与流域内冰川、永久积雪贮量的大小和气温的高低变化密切相关。
(4)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和青藏地区4.地下水补给(1)补给特点: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2)补给时间:全年(3)主导因素: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而定(4)主要分布地区:普遍5.湖沼水补给(1)补给特点:水量较稳定,对河流有调节作用(2)补给时间:全年(3)主导因素:由湖泊水和河水的相对水位决定(4)主要分布地区:长白山天池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河流的五种补给方式
一种河流的补给方式是冰河补给。
冰河补给是由冰川补给造成的,它是一种古老的河流补给方式。
冰川补给,是指大陆冰川在衰减过程中所释放的融水,这些融水经过流经河流系统宣发至河床,因此会促进河流原位膨胀并为河流提供更多的水量。
第二种河流补给方式是湿润补给。
这种补给方式的特定地理环境必须拥有较多的植被覆盖,或者降低的地表运动,以分散雨水,提供河流补给补给。
由于生物的活动能使水分溶解,湿润补给的水补充要比冰河补给来的慢,但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第三种河流补给方式是突发其他河流的补给。
这种补给方式是指某河流从其他河流,湖泊或湖水中突然补给,这通常是在严重的洪水期间,河流补充水量而发生的一种情况。
第四种河流补给方式是人工补给。
人工补给本质上是指由人们直接将水投放到河流中去,人们可以将给河流水通过管道从其他水质良好的水源进行供水,也可以从水库或工坝中打开闸门进行补给,也可以从上游池塘取水进行补给,这种补给方式非常有利于河流环境的稳定与保护。
最后一种河流补给方式是冰下地下水补给,也称之为冰下补给。
冰下补给是指冰下的地下水以河流的形式进入河流系统,这种补给水源具有冰质和高温湖水,特别在冰川补给不足的地区,冰下地下水补给就具有重要意义。
冰下补给可以神奇地滋养河流,因而提高河流的水质,保护河流的平衡状态。
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
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江都抽引长江水,以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的京杭运河为主要输水渠道,逐级提水北送,经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后,经位临运河、为运河、南运河自流到天津。
利用现有湖泊、河道、水利设施每年向北方调水180亿立方米,输水沿线1 150公里的海河,淮河流域以及胶东地区缺水状况都将得到缓解。
中线方案将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跨越江、淮、黄、海四大流域,自流到北京、天津。
全长l 241公里建设全立交、全衬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西线方案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引水工程分别在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上筑坝建库,积蓄来水,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入黄河。
西气东输的意义:
1.西部:
社会经济1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2 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3推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可能会遭受破坏
东部
社会经济:缓解能源紧缺的局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
地理环境: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地理河流补给知识点整理归纳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地理河流补给知识点整理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地理河流补给知识点整理归纳一.河流补给河流补给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
最终的来源是降水。
多数河流都不是由单纯一种形式补给,而是多种形式的混合补给。
河流补给是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它决定了河流水量的多寡和年内分配情势。
研究河流补给有助于了解河流水情及其变化规律,也是河水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
河流补给指河流的水源。
大多数河流的水源,主要是流域上的大气降水。
根据降水形式及其向河流运动的路径不同。
二.河流补给类型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以雨水补给为主。
雨水补给河流迅速而集中,具有不连续性。
河流流量过程线随着降雨量的增减而涨落,呈现锯齿形尖峰。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东亚季风区内,雨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也大,因而河川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各年水量很不稳定,丰枯变化比较悬殊。
同时,由于降雨集中,冲刷地表,所以河流含沙量往往较大。
我国各地雨水在年径流量中所占的比重相差悬殊,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为60%~80%,其中浙闽丘陵地区和四川盆地的河流可达80%~90%,云贵高原占60%~70%;黄淮海平原各河占80%~90%;东北和黄土高原各河占50%~60%;西北内陆地区只占5%~30%。
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冬季,河流的汛期为冬季;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降水较均匀,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径流流经地区,冬季往往严寒多雪;随着气温的回升,冬季以固态形式降落到流域表面上的积雪,第二年春季开始融化,补给河流。
汛期多出现在春季或初夏。
其补给水量的多少及其变化,与流域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
由于气温具有缓慢连续变化的特点,因而河流流量过程线的变化也比较稳定平缓。
河流补给形式及特性之阳早格格创做1、雨火补给:它是河流最要害的补给典型,普遍多正在夏季战秋季补给河流,各别天区也爆收正在冬季.雨火补给具备没有连绝性战集结性的特性,往往制成河川径流年内调配没有均,年际变更大.2、季节性积雪融火补给:主要爆收正在秋季,具备连绝性战时间性的特性,比雨火补给河流的火量变更去得仄慢.3、冰雪融火补给:主要指正在流域内的下山天区,永暂积雪或者冰川的融火补给.那类补给也爆收正在搞涝、半搞涝的山区战部分较温润的山区.冰雪融火补给最隐著的特性是单位里积出火率下,并有明隐的日变更战年变更的特性.那类补给的河流火量的年变更幅度比雨火补给的河流小.4、湖泊沼泽补给:山天天区的湖泊,常成为河流源头.河流中、下游天区的湖泊,能搜集湖区许多去火,减少河流流量,较大湖泊对于河流火量起安排效率.沼泽火补给,对于河流火量的安排效率没有明隐,补给的火量也较小.5、天下火补给:它是河流火量稳当、时常的根源.以天下火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历程线变更更为仄慢,径流的年内调配匀称,年际变更小.河流普遍很少为简单补给,常常是具备某种补给典型占劣势的混同补给.•河流的补给典型的分解:1、依河流天圆的天区推断:尔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火补给为主;西北搞涝、半搞涝区以下山冰雪融火补给为主;云贵下本区天下火补给较多;东北天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火战雨火补给.2、依据径流变更历程推断:雨火补给,径流变更较大,与落火变更普遍;冰川融火补给决断于气温,径流下峰正在夏季;天下火补给的河流,径流稳固而稳当;湖泊对于径流具备安排效率,使径流变更较小;秋季有明隐秋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火补给.•特天指示:河流火、湖泊火、天下火之间有火源互补闭系.三种火体的补给情景与决于火位下矮战流量大小的动向变更:当河流火位下于湖里或者天下潜火里时,河流火补给湖泊火或者天下火;当河流火位矮于湖里或者潜火里时,湖泊火或者天下火补给河流火.湖泊战火库(人为湖泊)对于河流径流起着调蓄效率:正在洪流期蓄积部分洪流,延慢、削减洪峰;枯火期释搁蓄火,补充、宁静径流.。
河流的补给类型
1.雨水补给——最重要的补给形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注: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有以下特点:
①影响径流变化因素是降水量——径流变化与降雨
量变化一致;
②补给时间多在夏秋季,但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以冬
汛为主;
③河流径流往往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径流变化小。
如亚马孙河、泰晤士河。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影响径流变化因素是气温——补给时间:春季
注:我国东北的河流(如松花江),一年有两次汛期:
①春汛——时间4、5月;补给水源:季节性积雪融水。
②夏汛——时间7、8月;补给水源:雨水。
3.冰川融水补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如塔里木河)——影响径流变化因素是气温——补给时间:夏季
4.湖水补给
①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取决于湖面与河面的水位高低:一般汛期时河水补给湖泊,枯水期时湖水补给河流。
②湖泊对其下游河段的径流起调节作用(洪水期削减河川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使河流径流变化趋于平缓。
人工水库也有同样作用。
5.地下水补给
①河流最稳定的补给形式,往往成为河流的“基流”。
任何一条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
②地下水与河水有互补关系——取决于地下水位与河面的高低: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
但地上河的河段,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如黄河下游、荆江河段。
注:单一补给的河流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而以某种补给为主。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分析:
1、依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
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而可靠;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春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特别提醒: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有水源互补关系。
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地下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湖泊和水库(人工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削减洪峰;枯水期释放蓄水,补充、稳定径流。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高中地理:河流的补给一、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1. 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河流的汛期出现在雨季。
如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因而河流的汛期多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期多在冬春季节;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冬季,河流的汛期为冬季;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降水较均匀,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2. 季节性积雪融水:河流流经地区,冬季往往严寒多雪;随着气温的回升,积雪融化汇入河流,汛期多出现在春季或初夏。
如由于积雪的融化,我国东北的河流会形成春汛。
3. 冰川融水:多为内陆地区的河流,水源来自高山地区的冰川,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汛期出现在夏季。
如我国西北地区有些河流夏季大部分水量来自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冰川融水。
4. 湖泊水:对湖泊以下河段径流起调节作用。
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削减河流洪峰,在枯水期补给河流,增加河流的径流量。
5. 地下水: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但补给量较小。
二、典型例题下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A. 地下水补给B. 降雨补给C. 冰雪融水补给D. 湖泊水补给(2)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 春季增温快,积雪融化多B. 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 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 夏季单一暖气流控制,少锋面雨解析:首先要从图中正确解读其中蕴含的地理信息:(1)该江段全年夏季流量最大,冬季流量最小,径流季节变化明显;(2)在该江段的三种补给类型中,类型①补给量最大,且最大补给季节出现在夏季;(3)该江段夏季降水最多,全年径流量随降雨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明显。
综合上述信息,可判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降雨补给。
从图中可知:②类型补给春季最多,其次为夏季、秋季,冬季没有,因而可判断②补给类型为积雪融水,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较多。
我国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一、补给类型1.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
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
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
雨水补给的河流的主要水情特点是,河水的涨落与流域上雨量大小和分布密切有关,河流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际变化很大.在我国普遍分布,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2.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化。
干旱年份冰雪消融多,多雨年份冰雪消融少,河流丰、枯水年径流得到良好调节,因此年际变化较小。
中国发源于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地的河流,都不同程度地接纳了冰雪融水的补给。
在我国分布于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3.湖泊和沼泽水的补给有些河流发源于湖泊和沼泽,如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有些湖泊一方面接纳若干河流来水,另一方面又注入更大的河流。
中国鄱阳湖接纳赣江、信水、修水和抚水等水系来水,后注入长江。
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量变化缓慢,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
4.地下水补给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中国西南岩溶发育地区,河水中地下水补给量比重尤其大.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河流下切的深度.河流下切越深,切穿含水层越多,获得的地下水补给也越多。
一般地下水与河流水有互相补给关系.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都十分均匀。
5.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
这类补给的特点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量变化来得平缓。
春季升温,有一个淅增的过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
河流一般很少为单一补给,通常是具有某种补给类型占优势的混合补给。
不同气候带的河流补给也不相同。
①处于热带、亚热带(华南、华中、西南)的河流,雨水是主要补给来源;处于温带(东北、华北及内蒙古地区)的河流,除降水补给以外,还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②发源于西北和青藏高原山地的河流,除上述两种补给外,还有永久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③绝大多数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④一些大河,由于流经条件不同的地区,各河段的补给情况也不同。
河流补给类型的判读
要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雨水补给,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之一是降雨。
当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和地下水补给量时,河流会得到雨水的补给。
这种类型的河流被称为雨水河流。
2. 融雪补给,在山脉地区,冬季的积雪会在春季融化,形成河流的补给源。
这种类型的河流被称为融雪河流。
融雪补给的河流通常在春季和夏季水量较大,而在其他季节水量较少。
3. 内陆流域补给,一些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内陆流域,即河流的水源地并非来自大气降水,而是来自地下水或其他水体。
这种类型的河流被称为内陆流域河流。
4. 冰川补给,在高山地区,冰川融化也会为河流提供补给。
这种类型的河流被称为冰川河流。
冰川补给的河流通常在夏季水量较大,而在冬季水量较少。
5. 地下水补给,一些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地下水。
地下水通过
渗漏或泉水的形式进入河流。
这种类型的河流被称为地下水河流。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类型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补给方式的综合结果。
河流的补给类型也可以随季节、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进行详细的地理和水文调查研究。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水循环河流特征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⑷对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 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
⑵判断寒暖流的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
(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 水资源的分布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2.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⑴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 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第一节水循环水循环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容易相互转化的特性。
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其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能量。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重要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蒸发蒸发是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能力通常,将处在特定气象环境中,具有充分供水条件的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称为蒸发能力,又称潜在蒸发量或最大可能蒸发量。
影响蒸发能力的主要因素有:(1)气温高低。
气温越高,蒸发能力越强。
(2)饱和差。
饱和差是某地空气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当时实际水汽压的差值。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蒸发速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3)风速与湍流扩散。
地理第二次作业1 举例说明不同地区河流的汛期及成因 河流补给类型:大气降水补给(降水较多的地区)、冰川融水补给(干旱地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冬季有降雪,春季融化)、湖泊水补给与地下水补给(普遍存在,对汛期来临的时间影响很小)1、 长江(黄河、珠江):夏汛以大气降水与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该河流流域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为雨季,降水多,并且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流量大。
2、 塔里木河(干旱区):夏汛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
3、 松花江:春汛与夏汛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该河流流域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形成夏汛。
4、 亚马逊河:全年为汛期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该河流流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多。
注意: 河流一般很少为单一补给,通常是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补给类型占优势的混合补给,要综合分析当地气候特点,给出判断。
例如:长江,上游地区主要是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中下游为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另外注意地图册和练习册中河流与地下水、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原理,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例.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读后回答。
(l) 图中 A 、B 、 C 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 , 该判断:A 是__ __ _补给,根据是___ 。
B 是__ _补给,根据是___ 。
C 是__ ____补给,根据是___ 。
(2) 该判断图中①②两条曲线 , 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为什么?(3) 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_____地区。
(4) 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_____ __ ,原因是_____ _ _。
【答案】(1) 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我国东部受夏季风的影响 , 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在春分日以后 ,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 , 积雪融化出现在春季;地下水补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补给形式,且洪水期地下水补给量小 于枯水期。
我国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之袁州冬雪创作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一、补给类型1.雨水补给一般以夏秋季两季为主.雨水是大多数河流的补给源.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河流多由雨水补给.雨季到来,河流进入汛期.旱季则出现枯水期.雨水补给的河流的主要水情特点是,河水的涨落与流域上雨量大小和分布紧密亲密有关,河流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平均,年际变更很大.在我国普遍分布,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2.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存在于夏季.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的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流域内冰川、积雪的储量及分布,也取决于流域内气温的变更.干旱年份冰雪消融多,多雨年份冰雪消融少,河流丰、枯水年径流得到杰出调节,因此年际变更较小.中国发源于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地的河流,都分歧程度地采取了冰雪融水的补给.在我国分布于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地区.3.湖泊和沼泽水的补给有些河流发源于湖泊和沼泽,如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有些湖泊一方面采取若干河流来水,另外一方面又注入更大的河流.中国鄱阳湖采取赣江、信水、修水和抚水等水系来水,后注入长江.湖泊和沼泽对河流径流有分明的调节作用,因此由湖泊和沼泽补给的河流具有水质变更缓慢,变更幅度较小的特点.4.地下水补给这是河流补给的普遍形式,中国西南岩溶发育地区,河水中地下水补给量比重尤其大.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流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河流下切的深度.河流下切越深,切穿含水层越多,获得的地下水补给也越多.一般地下水与河流水有互相补给关系.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的年内分配和年际变更都十分平均.5.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这类补给的特点具有持续性和时间性,比雨水补给河流的水质变更来得平缓.春季升温,有一个淅增的过程,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河流一般很少为单一补给,通常是具有某种补给类型占优势的混合补给.分歧气候带的河流补给也不相同.①处于热带、亚热带(华南、华中、西南)的河流,雨水是主要补给来历;处于温带(东北、华北及内蒙古地区)的河流,除降水补给以外,还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②发源于西北和青藏高原山地的河流,除上述两种补给外,还有永久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③绝大多数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④一些大河,由于流经条件分歧的地区,各河段的补给情况也分歧.如长江源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中、下游则以雨水补给占优势;⑤同一河流在分歧时期的补给也不相同,雨季以地面水源补给为主,旱季以地下水源补给为主;⑥山区河流的补给还表示有垂直变更规律.如天山山脉高山带的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低山带主要靠雨水补给,中山带两种补给都有.二、典例分析例1.下图暗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1)~(2)题.(1)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A.地下水补给B.降雨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2)导致②类型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 )A.春季增温快,冬季积雪多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单一暖气流节制,少锋面雨【解析】解答这两题的关键是明白图示气温、降水与河流三种补给之间的关系,补给类型③随季节的变更很小;补给类型②在春、夏季节较多,秋季较少,冬季没有;补给类型①降水量的变更而变更.因此可以断定①是雨水补给,②是冰川积雪融水补给,③是地下水补给.②冰川积雪融水补给量一般随气温及冰川积雪量的大小而变更,图中②的补给最高值出现在春季的来由主要是:一方面春季的气温回升快,融化量增加快;另外一方面随着融化量的增加,高山地区积雪量也在减少,因此虽然夏季气温最高,但由于积雪量的减少,它的补给量没有春季高.【答案】(1)B(2)A例2.下图是我国某河流的综合补给示意图,读后回答.(l) 图中 A 、B、 C 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给形式 , 该断定:A 是__ __ _补给,根据是___ .B 是__ _补给,根据是___ .C 是__ ____补给,根据是___ .(2) 该断定图中①②两条曲线 , 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为什么?(3) 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_____地区.(4) 从图中看出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解析】本图把河流的补给同流量融合在一起,比较全面地考察河流知识,重点要抓住河流的补给形式,再连系"我国东部某地区"这一前提予以分析.由于我国东部河流无冰川融水补给,主要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四种补给.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均具有季节性,前者集中于5-11月(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后者则是在春暖(春季)以后,所以从水情上看,A 属大气降水,B为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和湖泊水有全年补给、径流稳定的特点.但二者仍有区别,湖泊水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节作用,地下水与河流水有互补关系,特别是洪水期河水水位高于潜水面,河水向两岸潜水含水层渗透, 成为潜水的补给来历.图中典线所示的两次高水位期,C 的补给量减少, 就反映了河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 因此C是地下水不是湖泊水.由于水库的作用是调节径流量,故径流质变更较小的②曲线是修筑大坝以后测知的.【答案】(1) 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我国东部受夏季风的影响 , 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在春分日以后 ,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 , 积雪融化出现在春季;地下水补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补给形式,且洪水期地下水补给量小于枯水期.所以A为雨水、B为冰雪融水、C是地下水(2) ②曲线因为全年流量比较平稳 , 已受到水库调节(3) 东北(4) 径流量越大 , 地下水补给越少因径流量大到一定程度 , 河水水位超出或接近地下水面。
•河流的补给类型的分析:
1、依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
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
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而可靠;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春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特别提醒: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有水源互补关系。
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地下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湖泊和水库(人工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延缓、削减洪峰;枯水期释放蓄水,补充、稳定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