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
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 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 水中,如此每天干地3次,可以 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 减少冻疮的发生.
服、擦药物法
•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
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 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 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 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 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 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室内温度18℃—20℃ , 相对湿度50一60%为最好。
1、电器火灾
2、吸烟
3、存放、使用易燃易化气等)
预防窒息
• 当人体在有窒息性气体环境中时,
窒息性气体导致人体呼吸系统终止 呼吸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就是中毒窒 息事故。预防中毒窒息事故应根据 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窒息性气体的种 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常,预 防中毒窒息事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
恒诺临河分段 防寒过冬
防寒过冬科目培训内容要求
• 1.防寒过冬基本知识。
2.冬季安全作业的特点。 3.冬季作业对人身安全的基本要求。 4.冻伤处置和预防煤气中毒措施。 5.事故案例分析。
冬季作业有以下特点:
• ⑴ 笨:冬季穿戴较多,行动不便,影响视觉、听
觉,也影响操作技能的发挥。尤其是露天作业的 工作人员更为不利。
一、要穿着适当厚度的 保暖御寒衣服。
衣着指数——克洛
1克洛需要穿0.64厘米厚某 种织物的衣服 。
长江以北为2.9厘米
穿衣指数(气象参数)等级
• 穿衣指数一般分8个级别发布: • 穿衣气象指数共分8级,指数越小,穿衣的厚度越
薄。
• 1-2级为夏季着装,指短款衣类,衣服厚度,在4
毫米以下;
• 3-5级为春秋过渡季节着装,从单衣、夹衣、风
(4) 多喝热饮料。 (5) 尽快除去湿衣服。 (6)用温水清洁伤口。 (7)确保伤处完全干燥 (包括趾间)。
1、直接用火烤(×)
2、热水加热(×) 3、所有冻伤部位应尽可能缓慢地使之
温暖而恢复正常体温 (√)
4、直接用雪团按摩患部及用毛巾用力 按摩(×)
5、对已复温的患处,用温热水浸泡(×)
外用: 冻疮膏、消毒棉垫 纱布、绷带 内服: 感冒冲剂、姜糖水 去痛片、安定
• ⑵ 畏:人们对严寒气候,往往产生畏缩感觉,表
现为不愿意行动的心理,在工作中简化作业程序, 违章作业、冒险蛮干等行为。
• ⑶ 滑:冬季结冰地面滑、工具滑、材料滑,增加
了作业难度,尤其是上下线路和高空作业等。
• ⑷ 忙:冬季是铁路的冬运、春运、军运的运输繁
忙季节,再加上两大传统节日,职工家务忙、事 情多、休息不好、精神容易分散。
防寒过冬安全教育重点
•防冻、防滑、防火、防高空坠
落、防触电、防车辆撞轧、防 煤气中毒
目录
一、冻伤相关知识 二、冬季人体的防寒与保暖 三、冬季防火 四、冬季安全行车 五、设施设备防寒 六、冬季养生与保健 七、防寒食物
主因
潮湿、刮风 穿衣过少、 长时间静止不 动
低温 寒冷
疲劳、醉酒 饥饿、失血 营养不良
• (1)酸洗设备及硝化反映锅应尽可 能密闭和加强通风排毒。
• (2)定期维修设备,防止毒气泄
漏。
• (3)加强个体维护,进入氮氧化
物浓度较高的场所工作时应戴防毒面 具。
3.预防氯中毒
• (1)严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
冒、滴、漏,保持管道负压。
• (2)排放含氯废气前须经石灰
净化处理。
• (3)检修或现场抢救时必须
(1)正确使用劳保品。 (2)注意观察皮肤,常活动。 (3)裸手不要接触金属物体。 (4)加强关节保暖防护。
(5)临时休息处保温措施达标。
尽快脱离低温环境,复温。
(1) 一度冻伤,可让自己主动活动,并按摩 受冻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2) 二、三度冻伤,应尽快
脱离低温环境,保暖,
促进肢体复温。
(3) 二度冻伤的水疱可在消毒后刺透,使黄 水流出再包扎,伤口已破溃者按感染伤口 处理。
△ 冬季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 ⑴ 各种设备表面温度低易结冰,作业场地
结冰路滑,容易摔倒。
• ⑵ 室内外温差较大,如果不注意增减衣服
就容易感冒,影响身体健康;室外作业时, 穿戴较多行动不便易碰伤手脚,穿戴太少 又会造成冻伤。
• ⑶ 室内如有取暖炉火容易发生火灾和煤气
中毒。
• ⑷ 冬季严寒,风干物燥,容易发生火灾
1.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 (1)冬天屋内生煤炉取暖必须使用烟囱,使“煤气”
能够顺利派到室外。
• (2)在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应经常测定空气中的一
氧化碳浓度或设立一氧化碳警报器和红外线一氧化 碳自动记录仪,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变化。
• (3)进行煤气生产时应定期检修煤气发生炉和管道
及煤气水封设备,防止一氧化碳泄漏。
(4)生产场所应加强自然通风,生产一氧化碳的生 产过程要加强密闭通风;矿井放炮后必须通风20分 钟以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
(5)进入一氧化碳浓度大的场所工作时,须戴防毒 面具;操作后,应立即离开,并适当休息;作业时 最好多人同时工作,便于发生意外时自救、互救。
2.预防氮氧化物中毒(热电厂、汽车产生)
戴防毒面具。
4.预防氢氰酸中毒
• (1)加强密闭通风。
•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氰化物的保
管、使用和运输应有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的专用 制度;用氰化物熏仓库是要防止门窗漏气,并须 经充分通风方可进入。
多发生在手指、足趾、手背、 足跟、耳廓、鼻尖、面颊部等处。
局部冻伤按其程度分四级。 一度冻伤:伤及表皮层。 二度冻伤:伤达真皮层。 三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 四度冻伤:伤及肌肉和骨骼。
一、体育锻炼法 二、温差水泡法 三、服、擦药物法
体育锻炼法
• 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 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 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 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 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 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 目的.
衣到毛衣类,服装厚度在4-15毫米;
• 6-8级为冬季服装,主要指棉服,羽绒服类,其
服装厚度在15毫米以上。
二、做好人体直接接触 空气部位的保暖。
“寒从脚下起”
三、在冬季宜穿 深色衣服。
四、要勤晒被褥。
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其 散热系数仅为0.027。
五、在生活、工作环境中保持适 宜的温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