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演化
- 格式:ppt
- 大小:46.04 MB
- 文档页数:11
剖析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先哲对人居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探索延续至今。
其中蕴涵的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等对室内设计影响深远。
现代家居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深化和再创造,寻求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分与审美思想来指导现代家居室内设计并进行运用,优化建筑信息,使之和谐共生,从而整体、有效地营造一种理想的家居生活艺术环境,具有非常广泛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设计艺术一、解析传统文化“传统”到底是什么?有人说传统是已经形成的遗产或文化;也有人说传统是具有民族生活情感的,在民众中不断流传、继承下来的文化。
本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的、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
(一)什么叫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类文化的精华。
如中国的“彩陶文化”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其彩陶图案丰富多彩,所刻画的动物形态栩栩如生,如鱼纹、鸟纹和蛙纹等,至今在室内设计中仍起着装饰的点睛作用。
又如古埃及文化距今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并与建筑关系极为密切,它所建筑的金字塔,至今还令世人叹为观止。
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在室内设计上都喜欢遵循具有文化传统的建筑理论。
(二)传统文化在室内装饰上的艺术表现室内设计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儒家倡导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标准。
传统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文意识,其装饰内容和载体大多都有文化的意义,集中表现为重道德、助人伦和敦教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室内装饰成为传统艺术隐喻、象征和表达心愿、信仰及审美意趣的主要手段。
如我国主要图腾物“龙”和“凤”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装饰元素,具有人格精神,和人共融,为人所用。
“龙凤呈祥”是中国传统室内装饰的骨干脉络,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开端的象征,至今我们还有“龙的传人”的说法。
凤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象中的保护神,并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它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象征了美好与和平,预示能给人带来幸福和吉祥。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室内设计史中国室内设计史一、原始社会—朦胧的设计意识1、巢居、穴居从穴居到地面建筑的演化:断崖上的横穴——坡地上的横穴——袋型竖穴(临时遮掩)——袋型竖穴(活动顶盖)——袋型半穴(屋)——直壁半穴——木骨泥墙——地面之屋(室)2、最基本的空间布局:方形和圆形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
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3、装饰与陈设:多为几何纹样,运用点、线和大小黑白疏密的层次关系①人面纹(人面和太阳结合)②鱼纹(单体/复体)③植物纹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
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二、设计萌芽和发育—夏、商、周、春秋时期1、社会背景奴隶社会阶段,又是青铜时代,西周的版图已近我国现今版图,西周是奴隶制完备与衰落时期,也是华夏民族进一步融合、国家巩固统一的时期。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
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2、建筑概况与规划①建筑概况:城堡、城市、宫殿、庙宇和墓葬。
(这些建筑更加适合于“礼”的规范)②建筑平面形式:平面大都是大尺度的矩形,有前廊、围廊和回廊围成庭院,大门基本位于中轴线上。
室内设计是与建筑同步产生的,两者的发展息息相关,关系十分紧密。
中国建筑以中国为中心,以汉族为主题,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完整的基本体系和特征。
室内设计的演化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地理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而是文化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技术、宗教和风俗习惯等。
在上述两大因素中,明显影响中国传统室内演化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虽然中国面积大,但边缘环境相对恶劣,因此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看来还是过于内向和闭塞。
二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师重农抑商,这种经济及其相应的宗法制度直接影响着建筑和室内空间的形式。
三是儒家思想影响广泛,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念几乎渗透到了包括建筑在内的所有文化领域。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上述含义中,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
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室内设计的含义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渡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安全、健康、效率、舒适等等。
室内环境的创造,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室内设计的首要前提。
人们对于室内环境除了有使用安排、冷暖光照等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常有与建筑物的类型、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风格文脉等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
由于人们长时间地生活活动于室内,因此现代或称室内环境设计,相对地是环境设计系列中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
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延伸与应用摘要: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说到“每一个建筑都得个别设计,不仅和气候、地点有关,而同时当地的历史、人民及文化背景也都需要考虑。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地建筑仍各有独特风格的原因。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式,是不同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伤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
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特点。
关键词:中国元素;室内设计;应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悠远流长,它在世界上与其他国家的装饰元素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
在中式建筑室内装饰上,具有代表性的各类装饰元素与室内设计形式的表现效果之中,充分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文化气息及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内涵,其造型结构大方,而且内容丰富又赋予寓意,应用也极为广泛。
在室内装饰工程的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中国民族文化和艺术追求神似,追求意境,表达储蓄与神秘,在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吸取中国传统风格及文化的“神韵”,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以现代设计意识与传统风格有机的结合,古为今用,西为中用。
传统装饰元素在古今中式风格的室内装饰设计中其地位是显而易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元素,融合着庄重和优雅的双重品质。
作为室内设计结构中的表现符号,常见的有雕花纹饰、窗格门扇、中式家具、织绣、绘画、书法、印染、中国瓷器饰品等都是在室内表现的设计形式上发挥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并深受人们的喜爱。
另外,除了在视觉装饰效果方面的传达外,传统装饰元素中的吉祥图案对于空间结构来说又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冀望,如“梅”、“兰”、“竹”、“菊”等象征含义的使用。
传统装饰元素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室内设计中采用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对于空间的布局、环境的烘托来说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联系性。
传统装饰元素不是简单的一般性概念所组织处理的。
它是针对空间的复合性功能特点进行规划定位的:也是室内空间设计组织的重要元素。
但是,传统装饰元素又与室内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素。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摘要:图案是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中国传统纹样图案融合了儒释道的精髓和千百年的民情风俗,逐渐形成了具有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图形和纹饰。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的涵盖面非常广,包括动物、植物、人物、图腾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纹样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组合图案。
关键词:传统纹样;现代;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纹样是设计多元化的必然要求,是大众审美的最终指向。
因此对中国传统纹样图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设计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室内设计作品就显得非常重要。
而要想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就要对其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了解,下面笔者将简要介绍中国传统纹样的意义和价值,并详细分析了传统纹样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一、中国传统纹样图案的意义和价值中国传统纹样图案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和纽带,是一代代古人在与自然抗争中以及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比如最为普遍的传统纹样日月星辰等。
除此之外,传统纹样还表达了先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祈盼和憧憬,比如象征富贵的牡丹等植物图案。
中国传统纹样图案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将中国儒释道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室内设计上,可以促使新的创意的产生。
传统纹样将天地人有机地糅合到一起,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哲学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道家的八卦图,于方圆之间展示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万物化生过程,达到了美学与哲学的高度统一。
二、中国传统纹样图案的分类云纹是我国装饰图案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其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融入了各时期的不同风貌,造型变幻丰富。
云纹图案以云彩为意象借喻步步高升、祥瑞合意,是居所主人文化品位的体现。
云纹的主要形式有云雷纹、卷云纹、朵云纹、流云纹等,通常会和其它图案如海水、龙、蝙蝠、麒麟等祥瑞神兽结合使用,以更加突出祥瑞之意。
云纹常用于餐饮、娱乐、居家等的隔断和屏风上。
(二)回纹回纹是由陶器、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是由折线组成的圆形或者方形的回环状图案,形如“回”字,故而得名。
室内装饰到室内设计的演变从室内设计的三要素中我们巳知室内装饰设计只是室内设计的三要素之一,然而为什么社会中许多人,许多书籍都把室内设计称为室内装饰设计呢?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同时,也再对其周围事物加以不断地完善。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也有其发展、完善的过程。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人们对某一概念的定义在当时是正确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原有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进又将被更新或代替。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自然也在不断的完善。
正如当人们提到“艺术”一词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绘画、音乐、舞蹈”等概念,就好象只有绘画、音乐、舞蹈才是艺术,而其它的都不是。
翻开《艺术辞海》我们可以看到艺术不仅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同时它还包括戏曲、电影、曲艺、杂技、摄影、雕刻、织绣、建筑装饰等门类。
它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有许多丰富的内涵。
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种错觉呢?究其原因,这可能同这一概念历史的发展有关。
在远古时代音乐、舞蹈和绘画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率先于其它门类首先产生,它们的历史较长,而同时作为其它艺术的基础给人们留下较深的印象。
人们习惯于把室内设计称为室内装饰也有其历史的原因。
早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类的生存尚需大自然的恩赐。
出于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常常把动、植物的图案以及捕鱼、狩猎的场面画在岩洞、岩壁上。
人们把大自然万物当作神灵来膜拜,同时也发现了这些壁画、岩画的优美之处及其具有装饰作用。
随着群居生活的出现,出现了人类的早期建筑。
于是人们把居室的墙壁上绘上了这些图画。
一方面表达了人们祈求有更多的食物的愿望,另一方面又美化了住所。
早期定居的人们还采用了方、圆一些简单的图案来装饰住所。
1982年10月,我国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幅居址地画,画在一座房基临近后壁的居住面上,这是产生在新石器时代的室内装饰的早期萌芽的一例。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居室和神庙的装饰内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采。
软装起源软装艺术发源于现代欧洲,又被称为装饰派艺术,也称“现代艺术”。
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新技术方兴未艾的背景下,社会的审美意识普遍觉醒,人们的回归情结也在日益强化。
经过10年的发展,于30年代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软装配饰艺术。
图案呈几何型或由具象形式演化而成,所用材料丰富且以贵重的居多,除天然原料(如玉、银、象牙和水晶石等)外,也采用一些人造物质(如塑料,特别是酚醛材料、玻璃以及钢筋混凝土之类)。
其装饰的典型主题有裸女、动物(尤其是鹿、羊)、阳光。
体现了自然的启迪以及对美洲印第安人、埃及人和早期古典主义艺术的借鉴。
软装艺术在二战时已不再流行,但从60年代后期开始它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获得了复兴,到现阶段软装设计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
在中国,软装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十万年前的旧时期时代晚期,北京山顶洞人用磨制的石珠、兽乐等装饰的洞穴是比较显著的代表。
如今,社会的审美意识普遍觉醒,随着审美意识地不断改变和提高,对居室软装配饰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人们的回归情结也在日益强化。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时代里,人们不断地接受各个地方传来的各种时尚、流行的软装风格,就像女生关注时尚、潮流的服饰一样,人们无时无刻地强调着居室软装配饰的个性化、风格化、休闲化、民族化、现代化、朴素化等,这些软装配饰的风格、色彩、等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
居室的软装配饰也从消费型逐渐地向节约型转变,从以往的一味追求观感、追求身份的高贵、华而不实、缺乏实用性、和气派的形式主义向追求简约、舒适、个性化、人性化的实用主义方向发展,从贪婪地追求物质享受逐渐地向追求精神的健康、丰富和环境质量的优化、美好发展着,从20世纪80年代的宾馆型风格和90年代的豪华型风格逐渐地向现在的简约型、环保型转变。
环保型的软装概念和节约型的软装配饰风格已经成为软装主流,后现代居室的软装配饰的时代已经来临。
正如一句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那样,如今的软装配饰追求的是简约的风格路线,在简约的空间环境通过软装的点晴之笔,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透出主人的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人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