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名著导读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在老师指导下,初步了解四大名著,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学会阅读四大名著,课内外结合,读完四大名著。
(3)、了解四大名著主要故事内容,熟悉其中的精彩片断。
2、能力目标:(1)、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环境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2)、认识四大名著的作品现实意义。
3、德育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四大名著的精彩故事情节,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自豪感。
(2)、启发学生能简要分析各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鲁达、武松、李逵、孙悟空、猪八戒、曹操、诸葛亮、贾宝玉、林黛玉等),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简介四大名著1、四大名著的完成顺序①教师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引用其中“几度夕阳红”改成“山水夕阳红”来巧记四大名著的完成顺序:“山”是“三”的谐音,“水”-《水浒传》,指《三国演义》,“夕”是“西”的同音,指《西游记》,“红”当然就是《红楼梦》了。
②再明确四大名著的具体完成时间。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水浒传》——元末明初《西游记》——明朝《红楼梦》——清朝③介绍文学史上关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激发学生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自豪感。
明确: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
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
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
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一条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
四大名著导读导读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为学生提供了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四大名著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
本篇文章将从《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四部作品入手,为小学和中学生介绍这些名著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人物为中心,通过对贾府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朽。
小说以贾宝玉的生活经历为主线,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爱恨、痛苦与快乐。
通过描写贾宝玉与黛玉、宝钗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贾府的描写,展现了封建家庭的权谋和勾心斗角,以及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
通过阅读《红楼梦》,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生活和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部经典之作。
它以宋江、李逵、林冲等一众英雄豪杰为主人公,描写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108位英雄的塑造和他们的英勇事迹的描写,表达了对正义、忠诚和勇敢的赞美。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活,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宋朝社会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不公,并探讨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通过阅读《水浒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动荡和农民起义的历史,培养对正义和勇气的追求。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它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等一众人物为主角,讲述了他们西天取经的故事。
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的旅程为主线,通过对他们与妖魔鬼怪的斗争和磨难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恶、修行的艰辛和信仰的力量。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个性鲜明,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修行的道理。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唐朝社会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官员的贪污,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中国四大名著导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四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它们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这四部名著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价值所在,带您一窥其中的精彩世界。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爱恨情仇。
作品通过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个真实而丰满的社会画卷。
《红楼梦》以其细腻的描写、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神魔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四位主人公取经西天为主线,展现了他们在路上所经历的种种际遇和考验。
作品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生死的轮回和修行的道路。
《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英雄传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宋江、李逵、林冲等英雄好汉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梁山泊起义反抗腐败统治的故事。
作品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忠义、仁爱和正义感。
《水浒传》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激烈的斗争场面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历史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纷争。
作品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事件的安排,展现了智勇双全的军事谋略和人性的复杂性。
《三国演义》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战争场面和深刻的人物描写,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大名著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大名著导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生智慧《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线索,展现了一个封建社会家族的生活变迁与人性百态。
在这个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关人生的智慧。
首先,红楼梦教给我们珍惜人生的意义。
小说中的贾宝玉是一个有着极高人生觉悟的人物,他懂得世事无常,珍惜眼前,守望美好,用心感受生活的真谛。
他在红楼世界里游走,品味琉璃宝石之美,但是始终明白这些虽好,却也是过眼云烟。
他的聪明才智让他能看清花花世界的虚妄,从而更加明白人生的珍贵。
通过贾宝玉的角度,我们看到了即使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如意、不完美的事情,但我们仍然应该努力珍惜眼前的美好,用心感受生活的真谛。
其次,我们可以从《水浒传》中找到人生的智慧。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部巨著,它描述了一群出走异地的英雄好汉们的艰苦生活和英勇事迹。
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人生的智慧,最主要的就是努力与拼搏的重要性。
在《水浒传》中,主人公们通过勇猛无比的努力和奋斗,最终赢得了国家的认可和尊重。
这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积极努力和不懈拼搏,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成功与尊重。
第三,我们从《西游记》中也能汲取到人生的智慧。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僧人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
通过他们的冒险经历,我们可以明白人生路上的坎坷与意外难免,但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毅力。
正如唐僧师徒们一路上所经历的艰辛和困难,他们坚定地追求真理、排除万难,最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这让我们明白,无论人生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只要坚守信念,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
最后,我们从《三国演义》中也可以找到人生的智慧。
《三国演义》是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各路英雄豪杰争霸的故事。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智慧,如战略智慧、谋略智慧等。
通过刘备、曹操、孙权等各种角色形象,我们明白了人生往往需要有决策力,需要谨慎考虑,而不是盲目行动。
高考语文四大名著导读(一)本文是关于高考语文四大名著导读(一),感谢您的阅读!高考语文四大名著导读(一)《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主要内容: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主要事件: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4、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贾宝玉:封建叛逆者。
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相关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不同意。
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
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
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小升初语文《名著导读》考点综合全解考点梳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的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古典文学作品。
1.《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内容简介:《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描写108位梁山好汉的反抗斗争,再现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失败的过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
2.《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内容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
故事高度概括了三国纷争的历史,充分展示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矛盾关系,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3.《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内容简介:《西游记》是我国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
作者以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的故事为蓝本,叙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特征。
它为以后神魔小说的形象塑造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4.《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高鹗(清)内容简介:《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考点点拨△巧学妙记《水浒传》中部分人物绰号宋江(及时雨)卢俊义(玉麒麟)吴用(智多星)武松(行者)李逵(黑旋风)鲁智深(花和尚)林冲(豹子头)公孙胜(入云龙)张顺(浪里白条)燕青(浪子)秦明(霹雳火)花荣(小李广)孙二娘(母夜叉)杨志(青面兽)扈三娘(一丈青)时迁(鼓上蚤)△巧学妙记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是指《红楼梦》中最优秀的三十六位女子,以12人为一组,分为正、副、又副三组。
其中正十二钗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中外文学名著导读导读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宏大而复杂的贾府世界。
通过对贾府人物的生活、情感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社会、历史和人性的研究。
导读二:《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被誉为英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小说以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内特为视角,描绘了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通过对英国乡村社会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偏见和傲慢。
同时,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人们在追求幸福时所面临的困境。
导读三:《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
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海难中流落到荒岛上,独自生活并最终成功逃离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和冒险的描写,探讨了人类的生存意志和对自然的控制欲望。
同时,作者还通过鲁滨逊的经历,反思了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如奴隶制度和殖民主义。
导读四:《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系列贵族家庭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社会的动荡。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探讨了人类的自由意志和命运的关系。
导读五:《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代表作,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老渔夫和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的斗争故事。
小说通过对老渔夫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抗争。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老渔夫的塑造和对渔夫与鱼的斗争的描写,探讨了人类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中国四大名著导读四大名著,又称为四大小说,为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以及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中国小说发展的一块里程碑——《三国演义》1994年,一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把整个中国都卷了进去。
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个剧的收视率创近十年之最。
人们对这个剧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其实这个剧改编所凭借的蓝本——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更是令人不能忘却的。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由元末明初作家罗贯中依据陈寿的《三国志》、元代《三国志评话》和有关三国的故事加工而成。
作品由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写起,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长河中,生动地描写了汉末、三国时期的极为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人民所饱受的苦难,反映了封建社会各阶级的关系和生活面貌。
全书涉及时间长久,事件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抓住刘氏的兴衰这条主线,以蜀、魏、吴的斗争进行穿插,做到了以简驭繁,以少胜多,详略得体,有条不紊。
《三国演义》将古代战争描写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这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十分罕见的。
由于作者善于以战略的眼光分析各个战役,所以对各个战役的描写不是平分秋色,而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小说重点描写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是蜀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因此作者泼墨如水,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而对一些与全局关系不大的战争则惜墨如金,一笔带过。
在几个大战役之间又穿插几个小战役的描写,使战争的场面奔泻千里而又起伏萦回,百态千姿。
作者还善于把握各个战役的特点,根据战争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写法。
如官渡之战,袁、曹兵力悬殊,曹军处于劣势,又是远征,急于速战,因此突出粮食问题,着重描写曹操如何善于用人、用计,火烧袁军粮仓,出奇制胜。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作者:吴承恩,明代人。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四部分组成。
故事蕴含着“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孙悟空: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
兵器: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八戒(九齿钉耙)、沙僧(禅杖)。
《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
表现的主题“官逼民反”。
宋江(及时雨)情节: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宋江题反诗(浔阳楼)
性格: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既有
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鲁智深(花和尚)情节: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李逵(黑旋风)情节: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林冲(豹子头)情节: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性格: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为人安分守己、循
规蹈矩,其后变得精明果敢。
(最能体现“逼”的主题的人物)
武松(行者)情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性格: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吴用(智多星)情节: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排九宫八阵图
性格: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被称为“赛诸葛”)
杨志(青面兽)情节: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性格: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共同性格: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三位女将:扈三娘(一丈青)、顾大嫂(母大虫)、孙二娘(母夜叉)
身怀绝技的三将:善盗——时迁(鼓上蚤)、善射——花荣(小李广)、善行——戴宗(神行太保)
歇后语:(宋江)上梁山——官逼民反
(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作者: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月末明初小说家。
刘备情节: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
性格:忠厚善良、礼贤下士。
关羽情节:千里走单骑(忠)、义释曹操(义)、过五关斩六将(勇)、水淹七军(谋)、败走麦城(傲)、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刮骨疗毒。
性格: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诸葛亮情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
性格:深谋远虑、智勇双全、博学多才、淡泊名利、忠心耿耿。
《三国演义》中的“三绝”——“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桃园三结义”的是使用双股剑的刘备、丈八蛇矛枪的张飞、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是曹操和刘备。
“三字”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
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红楼梦》“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四大家族:贾、薛、王、史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李纨、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秦可卿、妙玉、巧姐。
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黛玉葬花)
王熙凤:聪明能干、巴结奉承、阴险恶毒、贪婪自私(毒设相思局)
香菱:才貌双全、心灵手巧(香菱学诗)
贾宝玉:追求自由、幸福,有叛逆精神(宝玉痛哭潇湘、宝玉疯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