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分区 南方低山丘陵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地理分区南方低山丘陵南方低山丘陵1、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富”,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
回答(1)~(3)题。
(1)江南丘陵的范围是()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2)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A.庐山与恒山B.泰山与黄山C.衡山与井冈山D.峨眉山与武夷山(3)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①大力改良红壤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④封山育林保持水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后完成(1)~(3)题。
(1)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C.土壤贫瘠D.耕作粗放(2)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窖C.钻小气井D.上山砍柴(3)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如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
据图判断4~6题。
4.该地可能位于()A.两广丘陵B.山东丘陵C.辽东丘陵D.太行山区5.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6.本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考虑()A.大量出售木材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生产C.适当发展一次性竹筷生产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南方丘陵山区的江西泰和县千烟洲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A. ,B. ,C. _,D. ,E.(2)D处可发展哪些生产?(3)AB和D的生态环境意义具体表现为:(4)此种农业从布局上可称为,而在土地利用上体现了以为主、综合经营的开发方向。
南方低山丘陵区自然特征1、经纬度范围:东经105-东经120,北纬33以南;秦岭以南,横断山区以东;2、地貌:属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m以下;低山丘陵广布,丘陵山地所占比例约为76%,垂直地带显著,是我国最为低矮的大面积连片山区;平原面积小而分散。
主要地形: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两广丘陵、浙闽丘陵;重要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脉、(东西走向)秦岭、大巴山脉、大别山、南岭。
重要山区:桂西岩溶山区、南岭山区、湘西山区、大别山区。
3、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水文特征: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无结冰期,为大气降水补给。
5、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土壤: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分布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与赣闽浙),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良。
7、区域自然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记忆):(1)山地丘陵的地形特征为南方地区立体农业、复合式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光照、热量、水资源充足,且配合好,有利于农业发展。
(2)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
农林产品如茶叶、竹子、油菜籽、松香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3)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电开发利用和农业灌溉。
(4)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河流航运较为便利,促进了本区工业增长。
(1)开发历史悠久,植被开垦、工业生产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同时红壤贫瘠,肥力较低,限制农作物产量;位于我国东南部,距海洋近,台风等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2)生物资源利用不合理,生产方式单一,经营粗放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3)水土流失严重、能源紧张、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问题与整治:一、石漠化(一)定义: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南方丘陵低山读下列两幅图,回答1~2题。
1、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2、乙图大致为甲图从A至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A.1800B.700C.200D.500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
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3~4题。
3.上图中的地区可能位于:A.两广丘陵B.山东丘陵C.辽东丘陵D.太行山区4.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读下面某地7月份的平均气温图,回答5~7题。
5、A、B两地的地形可能是()A.同为盆地B.A为山地、B为盆地C.同为山地D.A为盆地、B为山地6、.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E、F两地的地势高于四周B.E、F两地的地势低于四周C.E地的地势高、F地的地势低D.E地的地势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7、.M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A.酸性土壤的改良B.盐碱地的改良C.荒漠化的防治D.沼泽地的保护8、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985年2002年(1)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分(2)据图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3分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国西部省区开始建设桑蚕基地项目,国家开始实施桑蚕业中心的战略转移。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蚕业发展日趋衰落,而花卉、蔬菜和塘鱼的生产规模却日益壮大。
(3)分析近年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桑蚕业发展日趋衰落的主要原因。
3分(4)结合下图,举例说出发展基塘农业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的意义。
4分9、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区域复习——南方低山丘陵区及相关区域一、基础知识回顾1、位置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不包括这一范围内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面积较大的平原。
这里低山丘陵连片集中分布,被称为“南方低山丘陵区”。
2、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的原因?同纬度的我国南方丘陵,由于受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东亚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天然植被多为亚热带、热带常绿林,因此成为回归沙漠带的“绿洲”。
3、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⑴优势:①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雨热同期;②地形:土地类型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③水源: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灌溉;④农业资源: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优势品种多;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
⑵劣势:①地形:地形崎岖不平,平地少;②气候(自然灾害):受夏秋旱涝灾害、春季低温冻害、盛夏干热风等多种气象灾害影响;③土壤:红壤酸性强,土质粘重,有机少,肥力低(土壤贫瘠);④水土流失严重。
4.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发展措施①走立体农业道路,发展多种经营;②资源深加工:优势资源及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③发展农业观光旅游;④退耕还林还草(5)开发薪炭林和沼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等。
5.南方低山丘陵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好处利于充分发挥丘陵山地水土资源潜力;减轻对有限耕地的压力,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利于扩大就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6.水土流失与生态建设水土流失是南方丘陵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⑴自然原因:①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多暴雨,地表侵蚀作用强烈;③土壤:山地丘陵区,土壤疏松;⑵人为原因:①能源短缺导致伐林取薪,破坏植被(最主要原因);②人多地少导致的过度开荒、陡坡开垦,破坏植被;③开矿、工程建设破坏地表结构和植被。
南方低山丘陵区自然特征1、经纬度范围:东经105-东经120,北纬33以南;秦岭以南,横断山区以东;2、地貌:属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m以下;低山丘陵广布,丘陵山地所占比例约为76%,垂直地带显著,是我国最为低矮的大面积连片山区;平原面积小而分散。
主要地形: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两广丘陵、浙闽丘陵;重要山脉:(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脉、(东西走向)秦岭、大巴山脉、大别山、南岭。
重要山区:桂西岩溶山区、南岭山区、湘西山区、大别山区。
3、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水文特征: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无结冰期,为大气降水补给。
5、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土壤:南方低山丘陵区红壤分布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与赣闽浙),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大力改良。
7、区域自然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需记忆):(1)山地丘陵的地形特征为南方地区立体农业、复合式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光照、热量、水资源充足,且配合好,有利于农业发展。
(2)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能力强。
农林产品如茶叶、竹子、油菜籽、松香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3)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电开发利用和农业灌溉。
(4)有色金属等资源丰富,河流航运较为便利,促进了本区工业增长。
(1)开发历史悠久,植被开垦、工业生产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同时红壤贫瘠,肥力较低,限制农作物产量;位于我国东南部,距海洋近,台风等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2)生物资源利用不合理,生产方式单一,经营粗放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3)水土流失严重、能源紧张、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问题与整治:一、石漠化(一)定义: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我国三大丘陵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中国的丘陵约有1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那幺,我国的三大丘陵是什幺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中国三大丘陵是什幺东南丘陵
东南丘陵,是中国三大丘陵之首,世界主要地形之一,指中国东南部一带的丘陵,是北至长江,南至两广(指广东、广西),东至东海,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即雪峰山以东)的总称,东南丘陵也是中国地形地貌中,分布最广最密集、土地面积最大的丘陵。
辽东丘陵
辽东丘陵,长白山地的延续部分,呈华夏向,构造上属华北地台辽东隆起带。
古老的基底变质岩系在铁岭、营口、丹东等地广泛出露,含有丰富的铁矿和菱镁矿。
山东丘陵
山东丘陵位于黄河以南,大运河以东的山东半岛上,面积约占半岛面积的70%。
半岛中部的胶莱平原将山东丘陵分隔为鲁东和鲁中丘陵两部,在鲁中丘陵区分布着一片方山丘陵,当地称为“崮子”,如孟良崮、抱犊崮等。
1中国三大丘陵有哪些特点东南丘陵包含(江南丘陵、江淮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湖北省、江苏省的全部地区或部分地区均为丘陵地形地貌。
东南丘陵海拔高度多在200米至500米之间,其中部分主要的山峰超过1500米。
东南丘陵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南丘陵与低山之间多数有河谷盆地,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十分适宜发展农业林业。
中国地理学案11——南方低山丘陵区编写:李继花审核:韩爱玲 2016—6—3 1、位置范围:指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不包括这一范围内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面积较大的平原。
这里低山丘陵连片集中分布,被称为“南方低山丘陵区”。
2、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的原因?同纬度的我国南方丘陵,由于受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东亚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温暖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天然植被多为亚热带、热带常绿林,因此成为回归沙漠带的“绿洲”。
3、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⑴优势:①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雨热同期;②地形:土地类型多样,可以发展多种经营;③水源: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灌溉;④农业资源: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优势品种多;河湖众多,淡水鱼产丰富。
⑵劣势:①地形:地形崎岖不平,平地少;②气候(自然灾害):受夏秋旱涝灾害、春季低温冻害、盛夏干热风等多种气象灾害影响;③土壤:红壤酸性强,土质粘重,有机少,肥力低(土壤贫瘠);④水土流失严重。
4、红壤改良5.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发展措施①走立体农业道路,发展多种经营;②资源深加工:优势资源及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③发展农业观光旅游;④退耕还林还草⑤开发薪炭林和沼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等。
7.水土流失与生态建设水土流失是南方丘陵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⑴自然原因:①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②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多暴雨,地表侵蚀作用强烈;③土壤:山地丘陵区,土壤疏松;⑵人为原因:①能源短缺导致伐林取薪,破坏植被(最主要原因);②人多地少导致的过度开荒、陡坡开垦,破坏植被;③开矿、工程建设破坏地表结构和植被。
措施:①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②发展多种经营,减轻土地压力;③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④对优势资源及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民年收入;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⑥加强教育。
中国地形介绍三大丘陵东南丘陵东南丘陵,是中国三大丘陵之首,指中国东南部一带的丘陵,是北至长江,南至两广(指广东、广西),东至东海,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即雪峰山以东)的总称,东南丘陵也是中国地形地貌中,分布最广最密集、土地面积最大的丘陵。
东南丘陵包含(江南丘陵、江淮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徽省、湖北省、江苏省的全部地区或部分地区均为丘陵地形地貌。
东南丘陵的主要山脉有:黄山、九华山、衡山、丹霞山、幕阜山、庐山、井冈山、大别山等。
东南丘陵是指北至长江,南至两广,东至东海,西至云贵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总称。
地理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雷州半岛以北,云贵高原以东。
经纬度位置:20°N——28°N,110°E——120°E。
地形多样,以低山丘陵为主,山脉盆谷交错分布。
东南丘陵气候上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江南丘陵和闽浙丘陵属于中亚热带,降水充沛,热量丰富,是中国林、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的山区。
年均温16°—20℃,最冷月平均气温3°—8℃,最热月平均气温27°—30℃,≥10℃积温5000°—7000℃。
无霜期230—300天。
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具春多雨、夏酷热的气候特征。
华南丘陵属于南亚热带,年均温21℃左右,最冷月气温12°—14℃,低温平均值为2℃,≥10℃积温7300°—8300℃,无霜期360天左右,年降水量1700—2000毫米,具“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气候特征。
它包括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部分或全部。
海拔多在200至500米之间,其中部分主要的山峰超过1500米。
丘陵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丘陵与低山之间多数有河谷盆地,因多红色土壤、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经济林农业。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地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
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南方低山丘陵
1、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富”,而地理学家
说“江南是丘陵”。
回答(1)~(3)题。
(1)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2)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A.庐山与恒山
B.泰山与黄山
C.衡山与井冈山
D.峨眉山与武夷山
(3)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①大力改良红壤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④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后完成(1)~(3)题。
(1)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耕作粗放
(2)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
最佳途径是
A.建小水电站
B.开采小煤窖
C.钻小气井
D.上山砍柴
(3)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如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
据图判断4~6题。
4.该地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
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
5.关于该区农业资源的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水流湍急,地表侵
蚀切割强烈
6.本区的经济发展,可以考虑()
A.大量出售木材
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生产
C.适当发展一次性竹筷生产
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南方丘陵山区的江西泰和县千烟洲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
A. ,
B. ,
C. _,
D. ,
E.
(2)D处可发展哪些生产?
(3)AB和D的生态环境意义具体表现为:
(4)此种农业从布局上可称为,而在土地利用上体现了以为主、综合经营的开发方向。
8、材料一中国新闻网2006年12月7日报道,中国南方丘陵红壤区水土流失的治理
已初见成效。
未治理前,许多地区“山光、水油、田瘦、人穷”是其生态恶化、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如今在实施大封禁、小治理、实行生态保护的综合治理下,许多地区逐渐实现了“绿起来,富起来,美起来”的目标。
(1)图乙表示江西省低山丘陵区人地关系,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内容分别是、、。
(2)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西省水土流失加剧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3)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没有黄土高原严重,但造成的损失却比黄土高原严重,为什么?
(4)如何改善江西省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