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工程保险ppt
- 格式:pptx
- 大小:208.36 KB
- 文档页数:25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第一节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与风险管理一、建筑工程安全事故1.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分类(1)文件GB6441‐1986将事故分为三类,主要依据其最终造成的伤害程度:①轻伤事故,即带来的伤害程度较轻的事故。
通常情况下,轻伤对工作的影响小于105天,也就是由轻伤导致的工作能力丧失的时间不大于105天。
②重伤事故,即造成的伤害程度较重但是不造成死亡的事故。
通常情况下,由重伤导致的工作能力丧失时间大于105天。
③死亡事故(2)根据造成事故的类型可以将建筑工程中的伤亡事故分为六类,分别为坍塌、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其他等。
(3)国家建设部于2007年9月18日发布《建设部关于废止<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等部令的决定》,该文件对较为重大的安全责任事故进行级别划分:一级重大安全事故、二级重大安全事故、三级重大安全事故、四级重大安全事故等。
2.建筑安全事故损失概念及分类2.1 建筑安全事故损失概念在海因里希的因果链致因论的理论中有提出,每当安全事故爆发后,将无法避免的造成相关工程项目的损失。
而这些项目的损失可以直接被数据化,然后折现以金钱的方式表现,最终将安全事故所引发的损失直接转化为最普通的经济损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损失都可以简单用金钱来进行衡量,因为建筑工程上的安全事故不单是会造成比较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企业造成名誉上以及信誉上的损失,这些损失也会在社会的生产生活中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的公共秩序,扰乱社会的安定性。
从大的方面来看,安全事故不仅对企业本身造成相关的损失,同时也会对社会、国家、个人等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损失又分为经济损失、间接损失、直接损失等,总体来讲就是安全事故损失。
2.2 建筑安全事故损失分类当安全事故爆发之后,需要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准确的估计,这在后面的善后工作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那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发挥已有70多年的历史,1930年由海因里希所提出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之比为1∶4;后来的1956年西蒙兹总结出要从企业的经济角度去衡量安全事故中企业的经济损失;然后在1986年,安德莱奥尼又提出要从产品运营阶段、生产计划阶段、和实际事故损失情况三者来对安全事故损失进行细致的统计,并将结果分别合适的安置在生产运营的每个过程中;直到1994年,HSE给出总结:将保险和非保险损失费、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比例作为预估安全事故损失的基本条件。
工程施工中的保险与风险管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工程施工领域,保险与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保障项目顺利进行、降低潜在损失的关键因素。
无论是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小型的商业建筑项目,都无法忽视这两个重要方面。
工程施工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过程。
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再到实际的施工建设以及最后的验收交付,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遭遇各种意外情况。
比如,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导致施工延误,地质问题可能影响工程基础的稳定性,施工设备的故障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等等。
这些风险不仅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还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保险在工程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是一把保护伞,在风险来临时为项目提供经济上的保障。
常见的工程保险包括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等。
建筑工程一切险主要保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失,以及被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
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工地的建筑材料被水淹损坏,或者工地发生火灾致使部分已建成的结构受损,这些损失都可以通过建筑工程一切险得到赔偿。
安装工程一切险则侧重于保障各类机器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比如,在安装大型设备时,如果设备因意外坠落受损,或者在调试阶段出现故障,安装工程一切险可以帮助承担维修或更换的费用。
第三者责任险则是为了保障工程项目可能对第三方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假设在施工过程中有一块建筑材料从高处掉落,砸伤了路过的行人或者砸坏了附近居民的车辆,第三者责任险就会发挥作用,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然而,仅仅购买保险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有效的风险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基础的环节。
这需要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比如,通过对施工图纸的研究、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对类似项目经验的借鉴等方式,识别出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
第二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第一节、工程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的概念(一) 风险的概念:风险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客观现象,也是一个极深刻而又广泛的概念。
由于风险的理解不一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和实务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风险定义。
归纳起来,可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定义:1,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2,风险是损失或者伤害的可能性3,风险是预期和后果之间的差异总的平说,风险的定义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定义强调风险的不确定性,可称这广义风险;第二类定义强调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
广义的风险定义暗示着风险既可能是威胁,也可能是机会,而狭义的风险则强调风险带来的是不利后果。
本书侧重于从广义风险来理解,认同风险是给定情况下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性,当结果存在几种可能悬且实际结果不能预知时,就认为存在风险。
(二)、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1,说明或者结构不确定性2,计量不确定性3,事件后果不确定性工程项目风险是相对于一定条件的。
一定条件包括信息的不充分性、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能力的局限性、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信息的滞后性等。
工程项目风险是相对于一定条件的。
一定条件包括信息的不充分性、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能的局限性、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信息的滞后性等。
对于工种项目目标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两个方面。
工程项目风险是相对于风险主体的。
风险主体是经济单位,可以是个人、业主、承包方、咨询方、监理方和设计单位等,不同经济单位的工程项目目标是不一样的。
工程项目风险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其影响后果也是不确定的。
二、风险事件、风险因素和损失的概念(一)风险事件:活动或者事件主体未曾经预料到或者虽预料到其发生,但未预料到后果的事件称为风险事件。
风险事件对项目目标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
普通情况下风险分析或者风险管理更强调风险事件对项目目标的负面影响,因此有时将风险事件也称为风险事故,即指直接造成损失或者伤害的事件。
例如工期迟延、费用超支、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等都是风险事件。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保险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保险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风险管理旨在识别项目可能遭遇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降低或避免风险的发生。
保险管理则是通过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转移项目中的一部分风险给保险公司来保障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或损失。
首先,风险管理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对项目进行综合性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在项目的初期阶段,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团队应该对项目的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和分类,确定项目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如技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供应链风险等。
之后,需要评估每个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以便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其次,风险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根据风险的类型和优先级,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等。
通过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可以降低项目遭受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此外,保险管理是一种重要的风险转移手段。
根据项目的风险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来保障项目的实施。
常见的保险产品包括工程一切险、工地责任险、承包商延期险等。
购买保险可以为项目提供一定的财务保障,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或损失,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减轻项目方的经济损失。
同时,保险管理还需要注意保险的覆盖范围和金额。
在购买保险时,需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并确保保险的范围能够覆盖项目可能遭遇的风险,并且保险金额足够覆盖项目的实际价值。
此外,还需要了解保险公司的信誉和支付能力,确保在发生保险事故时能够及时获得赔付。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保险管理是确保工程项目安全实施的重要环节。
通过综合性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并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项目风险,保障项目的安全顺利完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保险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现代复杂的工程项目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技术风险、供应链风险、环境风险等。
工程特征:投资大、周期长、复杂性大
风险管理与保险最主要的区别表现在所管理的风险范围上,保险只是考虑纯粹风险中的可保
保险,而风险管理面对的风险比保险复杂、广泛的多
风险:
广义:未来的不确定性(盈利、损失、不盈不亏)一般适用金融
狭义:未来损失的不确定性(损失、不损伤)一般适用工程
风险要素:P(概率)C(影响程度)
风险构成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件、损失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
天灾(物质风险因素)
人祸(道德风险因素——故意或恶意
心理风险因素——无意或疏忽)
损失: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责任损失
风险特征:
客观性、损害性、不确定性(本质)、可测定性、发展性-可变性、相对性(能力不一,风险相对而言)
工程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产生来源分类: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
根据风险造成的后果分类:纯粹风险(有损失或无损失-狭义)、
自然风险(损失、盈利、不盈不亏-广义)
根据受损对象分类: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定义: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风险识别→风险分析(P、C)→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等级)→风险应对(控制)→风险监控
风险控制方法:1.风险规避(回避)适用P↑C↑
2.风险预防适用P↑C↓
3.风险抑制适用P↓C↑
4.自留适用P↓C↓
5.风险转移适用P↓C↑。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保险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保险管理一、引言工程项目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繁荣和发展的基石,然而,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许多风险,如技术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保险管理,以规避和转移风险。
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1、风险识别和评估在工程项目的初期阶段,企业应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确定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风险识别包括分析项目的各个方面,识别可能产生的风险源;风险评估是根据该风险的潜在损失和概率,对各个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和排序。
2、风险规避和控制一旦确定了可能的风险,企业应采取措施来规避和控制风险。
规避风险可以通过选择可靠的技术和工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控制风险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
3、风险转移对于那些无法规避和控制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风险。
风险转移是将风险由企业转移到保险机构。
企业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购买适当的保险产品,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工程项目保险管理1、保险需求分析在购买保险前,企业应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保险需求。
主要包括确定项目的价值、风险分析、保险期限等,确保购买保险的充分性和合理性。
2、选择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企业应选择信誉良好、资金充足、服务规范的保险公司。
同时,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如工程一切险、工程施工险等。
3、合理定价和谈判保险条款企业在购买保险时应根据保费与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赔付能力进行合理定价。
同时要充分理解和谈判保险条款,确保条款的综合性、可靠性和针对性。
4、保险理赔和风险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企业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配合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同时,企业还应通过风险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风险的损失。
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保险管理的关系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保险管理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