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晋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1.2众多的人口教案晋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知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
2.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与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
3.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资料,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及其分布概况,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出发点。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指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课文中的“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让学生看看我国人口直线上升的情况。
或者让学生简单算算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12亿人和100万人其人口增加的速度有什么不同,以此理解人口基数大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活动一”中的资料更是体现了中国人口过多的负面影响与坚决落实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3.我国的人口分布从人口密度入手。
这部分内容既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而且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
“中国人口密度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既是某些自然环境区域的结果,又是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运用“中国人口密度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
可通过“活动二”加以训练巩固掌握,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众多的人口-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来自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人口与城市”。
本章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数量和分布、人口增长的原因、人口负担、城市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等内容。
而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描述我国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恶性循环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二、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现状,了解人口结构和城市化水平;2.了解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恶性循环原因;3.学习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成效;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强调减少资源浪费和保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现状;2.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成效。
四、教学难点1.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2.如何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课,向学生介绍我国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现状,强调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并展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成效。
2.实验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过快增长的恶性循环原因,并了解如何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3.讨论法:通过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研究如何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六、教学过程1.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历史变化趋势,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现状。
2.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四组,让每个小组找到一篇与人口增长有关的新闻或文章,并进行分析,其中要求讨论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实例分析:通过某个城市垃圾处理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资源浪费和保护环境。
4.讲授:通过PPT介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及其成效,让学生了解我国计划生育的措施和意义。
5.提问: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人口数量和分布现状,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的恶性循环原因,并了解如何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学习实例分析和讲授,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他们思考得更加深入,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1.2 众多的人口【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2.生疏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进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3.生疏实行方案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力量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缘由;2.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家乡的人口状况,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猛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技能与方法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生疏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教学预备】《我国人口增长图》《我国人口分布图》;调查家乡人口状况,预备相关数据;分活动小组围坐。
【课时支配】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2.生疏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进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教学过程】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引入】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特别拥挤。
2.【谈谈】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患病和体验。
(同学所举典型例子:暑假自己要到父母打工所在地广东去,到了成都火车北站发觉那里人头攒动,好不简洁才挤上火车,车上人满为患,碰上暑运高峰,只有感叹“行路难”了;去花园镇赶场,碰上农夫街人流、车流拥堵不堪,100多米的街道,半个钟头才挤出去。
)3.【计算】供应四川省人口数量、面积的数据,算一算四川的人口密度。
(四川是一个人口大省)4.【比较】比较中国(12.95亿),印度(10亿多)、美国(2.82亿)、俄罗斯(1.45亿)四国人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5.【设想】以人口总数计,假犹如国外伴侣聚会的话,每次其中至少会有一个中国人(形象地感受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
【过程与方法】
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
三、教学过程:
探究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读课本第11页1.9“我国人口的增长”图,思考:
①图中出现了两个人口增长高峰期,指图说出分别开始于哪一年?其中增长最快的时期开始于哪一年?
②1999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0.88%,但该年新增人口近1200万,这是什么原因?
③通过以上两方面,总结出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特点是什么?你能简要说明原因吗?
2、结合课本第11-12页,分组讨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3、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什么?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
探究二:人口东多西少
1、读课本第13页,图1.11(我国人口密度图)分析说明:
①图中找出人口地理分界线。
②说出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面积和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比较老师出示的东、西部的人口密度数据,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数量、分布、增长以及人口问题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人口的概念、世界人口分布等基础知识,对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我国人口的具体数量、增长速度以及人口问题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体系,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的特点,掌握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人口问题的关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人口数量、分布、增长的特点。
2.难点:人口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和增长情况。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人口问题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人口问题的本质。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地图、案例等的多媒体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人口问题案例,准备供学生讨论的材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人口增长这么快?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众多的人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我国人口的分布情况,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1.2众多的人口一、单选题1.“1949年以来的六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的居民是由单一民族组成的”这句话表明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A. 小聚居B. 均匀分布C. 大散居,交错杂居D. 聚集居住【答案】C【解析】解: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故选:C.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考查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2.读图,完成题.图中①、②、③、④所在的地形区,人口最稠密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解析】解:读图可知,①是我国的四川盆地;②是柴达木盆地;③是准噶尔盆地;④塔里木盆地.对比上述四个地区,四川盆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亚热带,四大干湿区中的湿润地区,属于紫色土壤,因此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所以①、②、③、④所在的地形区,人口最稠密的是①四川盆地.故选: A.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 -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东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少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人口稀疏.考查我国人口和地形区的分布,要理解记忆.3.如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读图回答题图中反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A. ①段B. ②段C. ③段D. ④段【答案】B【解析】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如②特别是60代--70年代,人口增长最快,70年代后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故选:B.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特点,要理解记忆.4.如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献哈达是该民族普遍的一种礼节.据此完成9-10题.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该民族集中分布的是()A. 藏B. 陕C. 滇D. 川【答案】A【解析】解:图中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地区,以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和青海省最为集中.故选:A.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要理解记忆.5.计划生育实行好多年,但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大,其最合理的解释是()A. 人口死亡率降低了B. 人口出生率高C. 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D. 人口基数庞大【答案】D【解析】解: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选:D.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要理解记忆.6.下面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中,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增长状况。
《众多的人口》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会用统计图分析问题,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人口数量: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亿,是世界上人口_____的国家。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______,第二_____,人口最少的是_______。
二、不均衡的人口分布1.2010年,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__________人/千米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千米2)的_________倍多。
2.人口分布:以黑龙江省_____—云南省_____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_____,西北部人口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2.有人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应采取措施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
”谈谈你的看法。
【达标检测】1.下表是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该数据资料反映了我国()年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总数11.6亿12.95亿13.7亿【拓展阅读】计划生育国策的主要内容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并根据宪法制定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众多的人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二)学会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三)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族的人口构成,民族分布的特点,对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影响,掌握5个民族自治区,了解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及各民族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5个民族自治区的分布。
【教学过程】【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师:同学们,目前全世界人口约有60亿,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我们中国。
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口大国呢?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一、问:请大家看看,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是多少亿?居世界第几位?(板书: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二、问:(一)假如所有的中国人手牵手在地球的赤道上,可绕地球多少圈?(每个人约占0.3米长的距离)(二)你们知道世界七个最发达的国家吗?它们七国人口总和约6.74亿,仅是中国人口的约几分之一?(板书:1.人口基数大:12.95亿、世界第一)学生:计算、讨论、回答:1.约10圈。
2.(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加拿大)(二分之一。
)(三)讲述: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人口大国。
我国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课件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要求思考:1.公元1578年前的一千多年间,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如何?2.1578-1949年,人口增长了几亿?用了多少年?这段时间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3.1949-2000年,人口又增长了几亿?用了多少年?这段时间人口增长又有什么特点?4.归纳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经历了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
《众多的人口》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族的人口构成,民族分布的特点,对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影响;2.掌握5个民族自治区;3.了解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及各民族的生活习惯;4.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5个民族自治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教学准备:各民族的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播放《爱我中华》音乐,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我们知道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不仅生活着汉族同胞,还有不少兄弟民族和我们汉族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十六兄弟民族内容。
二、新授1、56个民族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呢?请大家读第13页课文第一段,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大家庭中共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2)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其他民族呢?学生活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总共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因此被称为少数民族。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在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1)除了汉族之外,其他民族为什么统称为少数民族?(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人口最少的民族是?(3)人口数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哪些?(4)请大家拿出人民币,仔细观察上面有些什么?学生活动: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等。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甚至还有自己的文字,人民币上那些我们不认识的字母,就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字。
讨论:同学们对照课本14页,说说你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
《众多的人口》导学案《浩繁的人口》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人口问题的现状和影响,认识人口问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珍爱认识。
一、导入请学生观看一段有关人口问题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问题如此重要?人口增长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二、进修内容1. 人口问题的现状-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总量不息增加。
- 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日益突出。
- 人口流动加剧,城市化经过加快。
2. 人口问题的影响- 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会导致劳动力短缺,社会福利肩负加重。
- 人口流动会带来资源分配不均和社会稳定问题。
三、教室讨论1. 请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人口问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哪些具体影响?如何解决人口问题?2.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论和提问。
四、案例分析请学生阅读一个关于人口问题的案例,并回答以下问题:- 该案例中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该问题对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五、小结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人口问题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解决人口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环境珍爱认识。
六、作业安置1. 请学生以“如何解决人口问题”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人口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2. 鼓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人口问题的最新动态,并做一次简单的调研。
七、延伸拓展推荐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或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人口问题的背景和影响,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导学案设计者:XXX老师以上就是本节课《浩繁的人口》的导学案,希最同砚们认真进修,加深对人口问题的理解,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众多的人口)初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及人口问题,理解我国人口国策。
2.利用图表,归纳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提高读图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3.在了解我国根本国情的根底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及对策。
(难点)人口问题。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问题〞的漫画,让学生观察漫画,思考漫画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我们应做何应对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人口特点(1)人口数量多(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自然段,思考:我国的人口概况(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22年,人口数量已经到达了13.7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我国人口数量大。
(2)人口增长迅速(教师活动)多媒体上给出1691—2022年的我国人口数据表,让学生绘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教师指导绘图考前须知,学生绘图结束后进行展示,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分小组商量:(问题)①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②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绘制折线图,小组代表分享商量结果。
(教生总结)①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②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诊治卫生事业进一步开展,死亡率下降,人们的寿命延长。
(3)人口压力大(教师活动)多媒体上展示我国粮食安全的相关文字资料:对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的开展中大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天字第—号〞的大问题。
近两年国际粮价大涨,世界粮食储藏降到了30年来的最di点,粮价延续飞涨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甚至损害了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大为增加。
一方面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缺粮的绝对数量大。
(问题)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活动)我国粮食需求量大,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主要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耕地资源少,并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耕地资源进一步缩减。
1.2众多的人口(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我国民族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
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少数民族政策。
4读图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
【教学重难点】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民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手段】:看图片,观察地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唱“五十六朵花”歌曲,问学生:五十六朵花代表什么意思?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自学课文14-15页“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完成练习册15页知识结构中“民族构成”及“民族
政策”“民族的分布”部分。
2、学生提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3、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我国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节日;民族分布的优越性。
学生可自由发表见解,师归纳总结。
4、指导学生阅读“民族的分布”图,掌握阅读地图的方法,并完成课本17页“图上所得”
三、课堂小结:民族构成状况;民族政策;民族分布。
四、课堂检测:练习册9-10页“轻松入门”与“能力提升”
五、机动作业:完善本节知识结构(见板书)
【板书设计】:
五十六个兄弟民族:
人口最多的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
少数民族有,超过400万的有个。
民族政策:。
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汉族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主要记住集中在、和。